水工建筑物重力坝课程设计
水工建筑物重力坝课程设计(交大水利2012级).

第一章工程综合说明1.1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水电站装机容量20万千瓦,平均发电量5.09亿度。
工程建成后,可增加保灌面积50万亩。
根据工程的效益、库容、灌溉面积、防洪标准及重要程度等综合因素确定本工程属于Ⅲ等工程,其主要建筑物为3级,次要建筑物为4级,临时建筑为5级。
1.2 枢纽总体布置本枢纽河谷底宽100米左右,主厂房平面尺寸81×18㎡,根据初步布置,溢流坝段与主厂房并列布置。
厂房坝段布置在偏左岸。
由于坝址上游30公里处有铁路干线另有公路相通,所以进厂公路布置在左岸便于运送设备。
开关站布置在进厂公路一侧。
过木筏道布置在右岸,与厂方隔开,以防筏道运行时木材滑落,影响进厂交通。
第二章坝型及主要建筑物的型式选择2.1坝型选择坝址地形地质条件:河谷断面比较宽浅,近似梯形。
坝基为花岗斑岩,风化较浅,岩性均一,岩层新鲜坚硬完整。
筑坝材料:坝区大部分为花岗斑岩,基岩埋深浅,极易开采,在坝址下游勘探有6个沙料场,储量丰富,符合规范要求。
但坝址处缺乏筑坝土料。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如下:拱坝方案:此处河谷断面呈梯形状,不是v字形。
没有适宜的地形条件,故该方案不可取。
土石坝方案:由于当地缺乏土料,故该方案也不可取。
重力坝方案:混凝土重力坝和浆砌石重力坝都能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形地质条件,泄洪问题容易解决,施工导流容易。
浆砌石重力坝虽可以节约水泥用量,但不能实现机械化施工,施工速度慢,施工质量难以控制,故此方案也不可取。
混凝土重力坝采用机械化施工,施工方便,施工速度快,工期短。
综合以上方案:本工程坝型宜用混凝土重力坝。
2.2 枢纽组成建筑物(1)挡水建筑物:混凝土重力坝(2)泄水建筑物:坝身泄水(3)水电站建筑物:坝后式厂房、引水管道及开关站等(4)其他建筑物:过木筏道等第三章、非溢流坝面设计3.1 剖面拟定3.1.1 剖面设计原则1、设计断面要满足稳定和强度要求;2、力求剖面较小;3、外形轮廓简单;4、工程量小,运用方便,便于施工。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1、课程设计目的: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是在学习重力坝理论基础上进行的一次综合性的大坝断面设计,通过设计和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设计计算与工程制图的能力,使学生牢固掌握课程中学到的重力坝的设计原理、应力与稳定的分析方法。
2、基本要求能根据课题要求,通过查阅资料,独立完成课题的方案设计、合理地选择挡水坝段断面并进行设计情况与校核情况的应力与稳定分析,撰写设计说明书,并应用CAD画出完整的挡水坝段的剖面图,通过离线作业系统提交。
3、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1)基本资料一、气候特征1、根据当地气象局50年统计资料,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4 m/s,重现期为50年的年最大风速23m/s,吹程:设计洪水位2.6 km,校核洪水位3.0 km 。
2、最大冻土深度为1.25m。
3、河流结冰期平均为150天左右,最大冰厚1.05m。
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1、坝址地形地质条件(1)左岸:覆盖层2~3m,全风化带厚3~5m,强风化加弱风化带厚3m,微风化厚4m。
(2)河床:岩面较平整。
冲积沙砾层厚约0~1.5m,弱风化层厚1m左右,微风化层厚3~6m。
坝址处河床岩面高程约在38m左右,整个河床皆为微、弱风化的花岗岩组成,致密坚硬,强度高,抗冲能力强。
(3)右岸:覆盖层3~5m,全风化带厚5~7m,强风化带厚1~3m,弱风化带厚1~3m,微风化厚1~4m。
2、天然建筑材料:粘土料、砂石料和石料在坝址上下游2~3km均可开采,储量足,质量好。
粘土料各项指标均满足土坝防渗体土料质量技术要求。
砂石料满足砼重力坝要求。
3、水库水位、水库规模①死水位:初步确定死库容0.30亿m3,死水位51m。
②正常蓄水位:80.0m。
注:本次课程设计的荷载作用只需考虑坝体自重、静水压力、浪压力以及扬压力。
表一本设计仅分析基本组合(2)及特殊组合(1)两种情况:基本组合(2)为设计洪水位情况,其荷载组合为:自重+静水压力+扬压力+泥沙压力+浪压力。
重力坝课程设计.doc88

b.校核洪水位时:
作用效应函数:
坝基面抗剪断系数设计值:
坝基面抗剪断黏聚力设计值:
抗滑稳定抗力函数:
验算抗滑稳定性:
持久状况(基本组合)设计状况系数 ;结构重要性参数 ,本组合结构系数 。根据式
计算结果表明,重力坝在设计洪水位情况下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抗滑稳定要求。
上、下游面主应力
上游面主应力:
下游面主应力:
应力计算结果
计算情况
坝堹处
坝趾处
基本组合(设计洪水位)
479.18
0
39.97
497.18
39.97
1682.44
1261.83
946.37
2628.81
0
特殊组合(校核洪水位)
401.1
0
39.97
401.1
39.97
6
1301.7
976.28
设计内容
一、确定工程等级
由校核洪水位446.31m查水库水位———容积曲线读出库容为1.58亿 ,属于大(2)型,永久性水工建筑物中的主要建筑物为Ⅱ级,次要建筑物和临时建筑物为3级。
一、确定坝顶高程
(1)超高值Δh的计算
Δh = h1% + hz + hc
Δh—防浪墙顶与设计洪水位或校核洪水位的高差,m;
圆心O′距C点距离xo’=
根据以上数据,就可以确定溢流坝曲面了。下图就是本次设计的溢流坝曲面。
(3)消能防冲设计
1.选择孔口尺寸和闸墩型式及尺寸:
基本公式:
——总下泄流量
B—计算截面的长度,m。
——上游坝坡;
水工建筑物-教案 (重力坝 拱坝)

水工建筑物 授课教案章节名称 第三章 重力坝 教学日期授课教师姓名 张社荣 职称 教授 授课时数14学时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重力坝一章的教学是《水工建筑物》这门课程的入门章节,通过这章的学习,教师要将水工建筑物的设计方法、设计过程、设计原理和具体计算、绘图等内容系统的讲解清楚。
设计方法上要掌握极限状态设计方法;计算方法上要掌握材料力学方法、刚体极限平衡方法。
设计过程上要掌握从剖面拟定、作用施加、过坝水流处理、基础处理和细部构造等。
设计原理上要掌握强度和稳定是如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掌握重力坝水电枢纽中“水”从拦蓄到宣泄的能量转换原理。
授课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重力坝的工作特点;重力坝上的主要荷载计算方法以及荷载组合;岩基上重力坝的稳定分析;强度校核(应力计算);剖面设计;溢流重力坝的泄水方式及特点;下游消能与水面衔接;地基处理;构造要求。
重力坝的发展;轻型坝简介;碾压混凝土坝、砌石坝等。
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重点是设计方法、设计原理和设计过程;开始掌握国内外的设计标准、规范。
难点是如何将已经学过的知识和原理系统的运用的重力坝的设计过程中。
对学生的基本要求:(1)非溢流重力坝的荷载计算、剖面拟定、抗滑稳定验算及坝体应力的计算;(2)溢流重力坝的水力计算、剖面拟定;(3)重力坝的主要构造尺寸拟定能力;(4)重力坝的地基处理能力;(5)从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等方面看重力坝建设的发展方向。
思考题和作业(1) 重力坝的工作特点是什么?重力坝的优缺点?(2)重力坝的设计内容?基本剖面历史变革?(3)筑坝材料变革的历史和基础?(4)抗滑稳定的计算方法类型?计算方法比较。
提高坝体抗滑稳定的工程措施。
(5)重力坝失稳破坏的机理?目前设计中计算方法的缺陷?(6)重力坝应力分析的方法?扬压力存在的影响?(7)重力坝施工和运行期温度应力的计算方法?温度裂缝的类型和温度控制的措施?(8)重力坝地震作用计算方法、设防标准和工程措施?(9)溢流重力坝孔口设计、孔口形式类型及其特点?为什么用单宽流量衡量溢流重力坝泄水控制指标?(10)消能工的基本原理?不同消能工能量转换的途径?近20年在消能工设计方面的进展?(11)溢流坝有哪些高速水流问题?计算方法?判断标准?工程措施?(12) 重力坝地基处理的主要内容和作用?(13)重力坝构造设计的内容?面,构并做构造设计,最终绘出三维重力坝溢流和非溢流两个坝段。
重力坝课程设计

1. 课程设计目的混凝土坝电算课程设计是水工建筑物教学计划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水工结构设计基本技能,启发学生对实际结构工作情况的认识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具有重要作用。
课程设计包括重力坝设计的主要理论与计算问题,通过课程设计可以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
1).学会融会贯通“水工建筑物”课程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完成重力坝较完整的设计计算过程,以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与应用。
培养综合运用已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来解决基本工程设计问题的初步技能,全面分析考虑问题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
2).培养设计计算、绘图、编写设计文件、使用规范手册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提高查阅和应用参考文献和资料的能力。
2. 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1).设计标准:某水库位于某河道的上游,库区所在位置属高山峡谷地区。
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要求需修建水库,该工程以发电、灌溉、防洪为主。
拟建的水库总库容 1.33亿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9600kw 。
工程等级、建筑物级别以及各项控制标准、指标按SL252-2000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可得,本设计的工程规模为大(2)型,工程等级为Ⅱ级,永久建筑物的主要建筑物级别为2级。
2).坝基地质条件①开挖标准:本工程坝体在河床部分的基岩设计高程原定在827.7m 。
②力学指标:坝体与坝基面接触面的抗剪断摩擦系数f '=0.9~1.1,粘结力系数c '=700~800kPa 。
本设计抗剪断摩擦系数f '=1.07,粘结力系数c '=850kPa③基岩抗压强度:15002/cm kg 3).特征水位经水库规划计算,坝址上、下游特征水位如下:P=0.1%校核洪水位为909.92m ,相应下游水位为861.15m ;P=1% 设计洪水位为907.32m ,相应下游水位为859.80m ; 正常挡水位为905.70m ;相应下游水位为855.70m ;淤沙高程为842.70m ;4).荷载及荷载组合荷载应按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决定计算内容。
课程设计重力坝设计

课程设计重力坝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设计旨在通过学习重力坝的设计,使学生掌握重力坝的基本原理、结构特点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1.掌握重力坝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原理。
2.了解重力坝的结构特点和设计要求。
3.熟悉重力坝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重力坝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5.具备一定的工程图纸阅读和理解能力。
6.能够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重力坝的设计和模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水利工程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重力坝的基本原理、结构特点、设计方法、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等方面。
1.重力坝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原理:介绍重力坝的概念、分类和基本工作原理,使学生了解重力坝的性质和功能。
2.重力坝的结构特点和设计要求:讲解重力坝的结构组成、特点和设计原则,使学生掌握重力坝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3.重力坝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介绍重力坝的施工工艺、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4.重力坝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重力坝工程案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重力坝的基本原理、结构和设计方法。
2.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重力坝工程案例,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重力坝模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重力坝设计与施工》等。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如《水利工程概论》、《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等。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重力坝)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重力坝)1000字一、前言重力坝是水利工程中广泛应用的水工建筑物之一,具有简单、稳定、可靠等特点。
为了能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重力坝的设计与施工,本文将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介绍重力坝的基本概念、设计要点、施工过程以及安全措施。
二、概述重力坝是指靠坝体自身的重力抵抗水压力,并使坝体能够保持在平衡状态的坝。
重力坝通常具有比较宽的顶宽、大坝底宽,以及垂直或近垂直的坝面。
三、设计要点1. 坝体稳定性重力坝的稳定性是设计的重点之一,因此坝体的自重和坝前水柱作用所产生的水压力必须能够平衡。
为了保证坝体的稳定性,需要进行相应的坝体截面优化和稳定分析。
2. 溢洪道设计溢洪道是重力坝防洪的主要措施之一,需要根据坝址洪水特征和设计洪水确定相应的溢洪道参数。
一般来说,溢洪道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坝上游的泄洪需求,同时确保洪水能够安全地通过坝址,避免发生洪水冲毁等事故。
3. 切尾设计切尾是指将河床河岸的土质挖出,以便于坝底的施工和加强重力坝的水密性。
在切尾的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河床河岸土质的稳定性,避免在切尾过程中发生坍塌和滑坡等不安全情况。
四、工程案例以南岸水库为例,该水库位于河南省某市,总库容为 3.3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为1117.1平方千米,最大蓄水位为265.5米。
该水库为一座重力坝,具体参数如下:1. 坝址基础岩层接触深度: -76米2. 坝顶标高: 277.5米3. 坝顶长度: 534.75米4. 坝顶宽度: 10.5米5. 坝脚标高: 206米6. 坝脚长度: 342米7. 坝脚宽度: 42米8. 坝高: 71.5米五、施工过程1. 剥离坝址土层:将坝址表土和浮石剥离至基岩层,同时进行基岩凿打和清理。
2. 贴面铺垫:在坝址的基础岩层上进行界板定位和方案确认,贴面铺垫,同时进行模板安装。
3. 混凝土浇筑: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检测和质量监控,保证混凝土强度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水工建筑物重力坝课程设计【精品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资料]
![水工建筑物重力坝课程设计【精品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4232b8302768e9950e7381b.png)
《水工建筑物》(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重力坝课程设计目录第一章基本资料 (2)1、重力坝课程设计任务书 (2)2、基本资料 (4)第二章计算书 (7)1、确定校核洪水位 (7) (7) (7)2、确定工程等级及坝型 (7)3、确定坝顶高程 (7)的计算 (7) (9)4、非溢流坝实用剖面的设计和静力校核 (10) (10)确定设计水位和校核水位下的荷载组合及荷载计算 (12)对两种工况进行非溢流坝的抗滑稳定计算,校核其安全性 (14)对非溢流坝坝底水平截面的边缘应力以及底部截面的内部应力计算,校核其强度 (15)用材料力学法计算边缘应力 (15)坝基面应力计算 (16)5、溢流坝剖面的拟定和消能设计 (19)泄水方式的选择 (19)溢流坝剖面拟定 (19)消能防冲设计 (23)6、细部构造设计 (25)坝基的连接、灌浆和排水 (25)坝基固结灌浆 (25)坝基防渗帷幕灌浆 (26)坝基排水 (27)坝身廊道和排水 (27)纵横缝构造及止水 (28)坝顶布置 (29)第一章基本资料1、重力坝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及要求课程设计是为了加强和巩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是水工建筑物课程实践教学的必要环节,其目的和要求是:1、巩固和加深学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计算、绘图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刻苦钻研的工作作风;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必须按计划独立完成设计,成果完整,并要答辩。
二、设计内容1、确定工程等级;2、在已知设计洪水位、设计泄洪流量和校核泄洪流量的前提下,确定堰顶高程,计算校核洪水位和坝顶高程;3、非溢流坝基本剖面的拟定;4、溢流坝剖面及消能方式的拟定;5、非溢流坝实用剖面的设计和静力计算;(1)非溢流坝实用剖面设计(2)确定正常和非常情况的荷载组合及荷载计算;(3)对以上两种情况进行非溢流坝的整体稳定计算,校核安全性;(4)对以上两种情况的坝底面的边缘应力计算,校核其强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重力坝姓名:**学号:**********班级:11水利水电工程(本)04 指导老师:**目录一、原始资料(数据) (2)二、坝体剖面拟定 (3)三、稳定分析 (5)四、应力分析 (13)五、溢流坝面设计 (15)六、细部构造设计 (17)七、地基处理设计 (19)附录1:参考资料 (21)附录2:坝体剖面图 (21)一、原始资料(数据)某枢纽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灌溉。
水库建成后,还可以提高下游二个水电站的出力和发电量。
该工程坝型为混凝土重力坝。
1、水库特征:1.1、水库水位: ①正常蓄水位—349米 ②设计洪水位—349.9米 ③校核洪水位—350.4米1.2、下泄流量及相应下游水位:①千年一遇洪水的下泄流量13770s m 3,相应下游水位271.90米;②五千年一遇洪水的下泄流量15110m 3,相应下游水位272.63米1.3、库容:总库容为17.9亿立方米 考虑开挖后,坝基面高程269m 2、综合利用效益:2.1、装机容量20万千瓦,年发电量7.4亿度。
2.2、防洪:可将千年一遇洪峰流量以18200s m 3削减至13770s m 3;可将五千年一遇洪峰流量从21200s m 3削减至15110m 3;可灌溉农田30万亩;此外还可改善航运条件,库区可从事养殖。
3、自然条件:3.1、地形:坝址位于峡谷出口段,左岸地势较低,山坡较缓;右岸地势较高,山坡较陡。
3.2、地质:坝址出露岩层为志留系圣母山绿色含砾片岩。
岩性坚硬完整,新鲜岩石饱和极限抗压强度在60-80Mpa 以上,坝上游坡角为绢云母绿泥石英片岩, 饱和极限抗压强度为30-40 Mpa 。
坝基坑剪断摩擦系数f 经野外试验及分析研究确定为1.0-1.1;坝基坑抗剪断凝聚力为0.6-0.8 Mpa 。
3.3、水文地质:坝址水文地质较简单。
相对不透水层埋藏深度一般在35米以内,库区无渗漏问题。
3.4、气象资料:最高气温为42℃,最低气温为-8℃,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14s m ,水库吹程为1.4km3.5、淤泥:百年后坝前淤沙高程为286.6米,淤积泥沙内摩擦角取︒=0ϕ,淤沙浮容重为33108m N ⨯二、坝体剖面拟定1、 工程等级总库容为17.9亿立方米,确定为大(1)型水库,等级为Ⅰ级。
2、确定坝高2.1、超高值Δh 的计算坝顶高程应高于校核洪水位,坝顶上游防浪墙顶高程应高于波浪顶高程,防浪墙顶至设计洪水位或校核洪水位的高差Δh ,可由式(2-1)计算。
Δh = h1% + hz + hc (2-1) Δh —防浪墙顶与设计洪水位或校核洪水位的高差,m ; h1% —累计频率为1%时的波浪高度,m ;hz —波浪中心线至设计洪水位或校核洪水位的高差,m ;hc —安全加高,由于该工程的级别为Ⅰ级,故查得设计洪水位情况hc =0.7m ;校核洪水位情况hc =0.5m 。
下面按官厅公式计算h1% , hz 。
V 0 为计算风速,14m/s ;D 为吹程,1.4km ;波高h l :gD/V 02=70∈(20~250),为累计频率5%的波高h5%,规范规定应采用累计频率为1%时的波高,对应于5%波高,应乘以1.24;首先计算波浪高度h l 和波浪长度L 和波浪中心线超出静水面的高度hz 。
(1) 设计洪水位时:设计洪水位时Δh 计算,风速采用多年平均最大风速 V 0=14m/s ,吹程D=1.4km 。
波浪三要素计算如下:波高h l =0.0166 V 05/4 D 1/3=0.0166×14^(5/4)×1.4^(1/3)=0.50m 波长L=10.4(h l )0.8 =10.4×0.5^0.8=6.00m雍高hz=πhl2/Lcth2πH/L=3.14×0.5^2/6.0×cth(2×3.14×80.9/6.0)=0.13m计算得出h=h 5% =0.50m ,因gD/V 02=70,h 1%=1.24h 5%=0.62m ; hz = 0.13m ; hc = 0.7m Δh = h 1% + hz + hc=0.62+0.13+0.7=1.45m(2) 校核洪水位时:计算方法同上,hc=0.5m ,Δh = h 1% + hz + hc=0.62+0.13+0.5=1.25m 2.2、坝高计算坝顶高程按下式计算,并选用其中较大值 坝顶高程=设计洪水位+Δh 设=349.9+1.45=351.35m 坝顶高程=校核洪水位+Δh 校=350.4+1.25=351.65m 取校核洪水位时的情况351.65m为保证坝体运行安全,需设置防浪墙,取1.2m ,坝顶高程取为▽350.5m 。
坝基面高程为269m,坝顶高程为350.5m,坝高为350.5-269=81.5m 。
3、 拟定坝顶宽度因无特殊要求,根据规范的规定,坝顶宽度可采用坝高的8%~10%取值,且不小于2m 并应满足交通和运行管理的需要。
按坝高的10%计算,即为6.52m ~8.15m ,考虑到上游防浪墙、下游侧护栏、排水沟槽及两边人行道等,取坝顶宽为8m ,以满足大坝维修作业通行需要。
4、 拟定剖面尺寸拟定坝体形状为基本三角形。
本次设计采用上游坝面铅直,下游倾斜的形式。
该形式为实际工程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形式,具有比较丰富的工程经验。
下游坝坡坡率m=0.6~0.8,取m=0.8。
计算得坝底宽度为B=0.8×81.5=65.2m 。
坝体剖面示意图如图二-1。
校核设计正常:图二-1 坝体剖面示意图三、稳定分析1、荷载及其组合重力坝的主要荷载主要有:自重、静水压力、浪压力、泥沙压力、扬压力等,常取1m坝长进行计算。
荷载组合可分为基本组合与特殊组合两类。
基本组合属于设计情况或正常情况,由同时出现的基本荷载组成。
特殊组合属校核情况或非常情况,由同时出现的基本荷载和一种或几种特殊荷载组成。
设计时应从这两类组合中选择几种最不利的、起控制作用的组合情况进行计算,使之满足规范中规定的要求。
本次荷载组合分二种(1)、基本组合为设计洪水位情况,其荷载组合:自重+静水压力+扬压力+泥沙压力+浪压力;(2)、特珠组合为校核洪水位情况,其荷载组合:自重+静水压力+扬压力+泥沙压力+浪压力。
2、设计洪水情况荷载计算:2.1、自重W坝体自重的计算公式: W =Vγc(kN)(3-1)式中 V——坝体体积,m3;由于取1m坝长,可以用断面面积代替,通常把它分成如图三-1 所示的若干个简单的几何图形分别计算重力;γc——坝体混凝土的重度(本设计中混凝土的重度为24kN/ m3)图三-1分解后的两部分自重:W1=24×8×81.5=15648kNW2=1/2×24×71.5×57.2=49077.6kNW= W1+ W2=15648+49077.6=64725.6kN取坝底部中点为力矩作用中心点O,则W1作用点至O点的力臂L1=32.6-4=28.6mW2作用点至O点的力臂L2=32.6-(8+57.2/3)=5.53m;竖向力对O点的弯矩(顺时针为“-”,逆时针为“+”):MOW1= 15648×28.6=447532.8KN·mMOW2=49077.6×5.53=271399.128KN·m∑MOW=447532.8+271399.128=718931.928 KN·m2.2、静水压力P静水压力是作用在上下游坝面的主要荷载,计算时常分解为水平水压力PH和垂直水压力P两种,本设计上游坝面只有水平水压力,下游有水平和垂直两种压力。
如图三V-2所示。
图三-2根据水力学公式计算公式为:水平水压力PH式中:H—计算点处的作用水头,m;γw —水的重度,常取9.81 kN/m3;按水重计算。
垂直水压力PVH上=349.9-269=80.9mH下=271.90-269=2.9m上游水压力:P上H=1/2×9.81×80.9×80.9=32102.29kN (→)下游水平水压力:P下H=1/2×9.81×2.9×2.9=41.25KN(→)下游垂直水压力:P下v=1/2×9.81×2.32×2.9=33.00KN(↓)上游水压力力臂L上H=80.9/3=26.97m下游水平水压力力臂L下H=2.9/3=0.97m下游垂直水压力力臂L下V=32.6-2.32/3=31.83m静水压力对O点的弯矩(顺时针为“-”,逆时针为“+”):MoP上H=-32102.29×26.97=-865798.76KN·mMoP下H=41.25×0.97=40.01KN·mMoP下V=-33.00×31.83=1050.39 KN·m水平水压力对O点的弯矩:MoP=-865798.76+40.01-1050.39=-866809.14KN·m2.3 、扬压力U (设帷幕灌浆,设排水孔)根据规范,排水处扬压力折减系数:α=0.25,如图三-3 所示,将扬压力分成四部分,U1,U2,U3,U4。
图三-3U4=28.45×65.2=1854.94 kNU3=1/2×(189.50-28.45)×57.2=4606.03kNU2=(189.50-28.45)×8=1288.4kNU1=1/2×(793.63-189.50)×8=2416.52kNU=U1+U2+U3+U4=10165.89kNU4作用点至O点的力臂L4=0U3作用点至O点的力臂L3=32.6-(57.2/3+8)=5.53mU2作用点至O点的力臂L2=32.6-8/2=28.6mU1作用点至O点的力臂L1=32.6-8/3=29.93 m竖向扬压力力对O点的弯矩(顺时针为“-”,逆时针为“+”):Mo1=-2416.52×29.93=-72326.44 KN·mMo2=-1288.4×28.6=-36848.24KN·mMo3=-4606.03×5.53=-25471.35KN·mMo4=0∑MOU=0-72326.44-36848.24-25471.35=-134646.03KN·m2.4、泥沙压力Ps一般计算年限取50~100 年,本设计取100年,水平泥沙压力Ps 为:式中:γsb——泥沙的浮容重,8kN/m3;hs ——坝前淤沙厚度,286.6-269=17.6m;Φs ——淤沙的内摩擦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