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低频电子线路 软件实验报告 基于Multisim的逻辑电平测试器设计

实验十二基于Multisim 的逻辑电平测试器设计一、实验目的1. 理解逻辑电平测试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2. 掌握用集成运放和555定时器构建逻辑电平测试器的方法。
3. 掌握逻辑电平测试器的调整和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电路可以由五部分组成:输入电路、逻辑状态判断电路、音响电路、发音电路和电源。
原理框图如图所示:技术指标要求:测量范围:低电平V V L 8.0<,高电平V V H 5.3> 用1kHz 的音响表示被测信号为高电平; 用500kHz 的音响表示被测信号为低电平;当被测信号在0.8V ~3.5V 之间时,不发出音响;输入电阻大于20k Ώ。
输入和逻辑状态判断电路要求用集成运算放大器设计,音响声调产生电路要求用555定时器构成的振荡器设计。
三、实验内容:1. 输入和逻辑状态判断电路测试(1) 调节逻辑电平测试器的被测电压(输入直流电压)为低电平(V V L 8.0<),用数字万用表测逻辑状态判断电路的输出电平。
(2) 调节逻辑电平测试器的被测电压(输入直流电压)为高电平(V V H 5.3>),用数字万用表测逻辑状态判断电路的输出电平。
按设计好的电路连接电路,如下图:图12. 音响声调产生电路(1) 逻辑电平测试器的被测电压为低电平(V V L 8.0<),用示波器观察、记录音响声调产生电路输出波形,用频率计测量振荡频率f0(2) 逻辑电平测试器的被测电压为高电平(V V H 5.3>),用示波器观察、记录音响声调产生电路输出波形,用频率计测量振荡频率f0(3) 逻辑电平测试器的被测电压(0.8V ~3.5V ),用示波器观察、记录音响声调产生电路输出波形。
连接电路图如下:图2四、实验结果:1.输入3.6V直流电压,由数字万用表可测得逻辑状态判断电路的输出U为高1电平5V,U为低电平0V,音响声调产生电路输出的振荡频率为1.02kHz。
电子线路实习报告(精选4篇)

电子线路实习报告(精选4篇)电子线路篇1:通过一个星期的电工实习,使我对电器元件及电路的连接与调试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打好了日后学习电工技术课的基础。
同时实习使我获得了自动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际连接技能,培养了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独立工作的能力。
最主要的是培养了我与其他同学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
具体如下:1.熟悉手工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
2.基本掌握电路的连接方法,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路的连接。
3.熟悉控制电路板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及工艺流程,能够根据电路原理图、电器元器件实物,设计并制作控制电路板。
4.熟悉常用电器元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
5.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器元件,并且能够熟练使用数字万用表。
6.了解电器元件的连接、调试与维修方法。
实习内容:1.观看关于实习的录像,从总体把握实习,明确实习的目的和意义;讲解电器元件的类别、型号、使用范围和方法以及如何正确选择元器件2.讲解控制电路的设计要求、方法和设计原理 ;3.分发与清点工具;讲解如何使用工具测试元器件;讲解线路连接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4.组装、连接、调试自动控制电路;试车、答辩及评分5.拆解自动控制电路、收拾桌面、地面,打扫卫生6.书写实习报告实习心得与体会:对交流接触器的认识交流接触器广泛用作电力的开断和控制电路。
它利用主接点来开闭电路,用辅助接点来执行控制指令。
主接点一般只有常开接点,而辅助接点具有两对常开和常闭功能的接点,小型的接触器也经常作为中间继电器配合主电路使用。
交流接触器的接点,由银钨合金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高温烧蚀性。
它的动作动力来源于交流电磁铁,电磁铁由两个“山”字形的幼硅钢片叠成,其中一个固定,在上面套上线圈,工作电压有多种供选择。
为了使磁力稳定,铁芯的吸合面,加上短路环。
交流接触器在失电后,依靠弹簧复位。
另一半是活动铁芯,构造和固定铁芯一样,用以带动主接点和辅助接点的开断。
直流稳压电源设计-低频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直流稳压电源设计一、实验目的学会选择变压器、整流二极管、滤波电容以及集成稳压器来设计直流稳压电源;掌握稳压电源的主要参数性能及其测试方法。
二、实验电路设计要求1、可以输出直流电压3V~9V,并连续可调;2、Iomax=200mA;3、稳压系数小于5×10^(-3);4、纹波峰峰值小于5mV。
三、设计电路的基本思路直流稳压电源要求将电网中提供的220V交流电压转化为值较小的直流电压,故电路应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电源变压器部分,提供12V 交流电;第二个部分是整流滤波电路,主要由二极管和电容构成,是电路中最重要的部分;第三个部分是稳压电路,将纹波尽可能减小,从而得到较为稳定的直流电压。
四、仿真电路设计1、电源变压器以及整流滤波电路V1220 Vrms 50 Hz0°T1 0178变压器选择副边输出12V,整流二极管选择整流效果最好的桥式整流接法。
连接时应该注意二极管的正负方向。
关于电容的选择:滤波电容应当由纹波电压△V0和稳压系数Sv来确定,由稳压器的最大输入电压Vi=12V和输出电压Vo=9V以及稳压系数Sv=5×10^(-3),纹波峰-峰值△V0=5mV可得稳压器输入电压的变化量△Vi=△V0×Vi/(Vo×Vs)=4/3,从而得到滤波电容C=Ic×t/△Vi约为1500μF,故取三个470μF的电解电容并联以达到要求。
2、稳压电路U2稳压器选择cw317(仿真软件由于没有cw317,故取lm317代替),对于稳压器而言,图中R2与接adj端的可变电阻(以RP1代替)组成了稳压器电压输出调节电路,输出电压V0约为1.25×(1+RP1/R2),根据实验要求,若取R0=200Ω,由于V0最大取9V,代入算得RP1=1240Ω,取2个1kΩ可变电阻串联代替。
电容c2的作用是减小输出的纹波电压,二极管D2作用是防止输出端与地短接,损坏稳压器。
函数信号发生器-低频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函数信号发生器一、实验要求掌握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函数发生器的设计方法与测试技术,学会安装与调试由分立器件与集成电路组成的多级电子电路小系统。
二、实验电路设计要求频率范围100Hz~1kHz;输出电压:方波U p-p≤24V,三角波U p-p=6V,正弦波U p-p>1V。
频率范围分段设置10Hz~100Hz, 100Hz~1kHz,1kHz~10kHz;波形特性方波t r<30u s(1kHz,最大输出时),三角波r△<2%,正弦波r~<5%。
三、设计电路基本思路本次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先利用集成运放的应用(比较器,积分器)产生方波和三角波,随后再利用差分放大器作为三角波-正弦波的变换电路。
方波和三角波的产生电路容易理解:比较器A1输出的方波经积分器A2积分可得到三角波,三角波又触发比较器自动翻转形成方波。
这样就可以构成方波,三角波发生器。
原理图:根据比较器门限计算式和积分器输出计算式:三角波幅度:Vom=R2Vcc/(R3+RP1)方波,三角波频率:f=(R3+RP1)/4R2(R4+RP2)C2由上,可以改变C2大小改变频率范围,调节RP2实现频率微调,调节RP1可实现幅度微调,但是相应地也会改变频率,所以最好在最初就设计好三角波的幅度。
正弦波电路:利用差分放大器的特点和传输特性,可以将频率较低的三角波变换为正弦波。
为了使输出波形更接近正弦波,设计时需注意:差分放大器的传输特性曲线越对称、线性区越窄越好;三角波的幅值V m应接近晶体管的截止电压值。
四、仿真电路设计方波、三角波电路:正弦波电路:五、仿真现象值得一提的是,在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中,由于集成运放本身的延时性,在频率变大时难免会出现被“削顶”的现象,从而之后也会影响正弦波的波形。
六、总结这项实验是我本学期第一个完成的仿真电路实验,通过本次实验,上学期学到的电路知识得到了一定的回顾复习,并且也学习到了方波,三角波,正弦波的设计思路,更主要的是通过本实验培养了分级小电路系统组建电路整体的思想。
低频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实验十、基于Multisim 数字电路仿真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虚拟仪器库中关于测试数字电路仪器的使用方法,如数字信号发生器和逻辑分析仪的使用。
2、进一步了解Multisim 仿真软件基本操作和分析方法。
二、实验内容:用数字信号发生器和逻辑分析仪测试74LS138译码器逻辑功能。
三、实验步骤:1、将数字信号发生器接138译码器地址端,逻辑分析仪接138译码器输出端,连接电路如下图:2、设置字信号发生器,改变其输入138译码器的值,观察逻辑分析仪的结果,可验证译码器的逻辑功能。
四、实验结果:1、设置字信号发生器输入138译码器的值为000,如下图所示从逻辑分析仪上得到的结果为即当输入000时,00=Y ,17654321=======Y Y Y Y Y Y Y查138译码器的真值表可知,结果是正确的。
2、设置字信号发生器输入138译码器的值为011,如下图所示从逻辑分析仪上得到的结果为即当输入011时,03=Y ,17654210=======Y Y Y Y Y Y Y查138译码器的真值表可知,结果是正确的。
3、设置字信号发生器输入138译码器的值为111,如下图所示从逻辑分析仪上得到的结果为即当输入111时,07=Y ,16543210=======Y Y Y Y Y Y Y查138译码器的真值表可知,结果是正确的。
由上述结果,即验证了138译码器的逻辑功能。
实验十一、基于Multisim 的仪器放大器设计一、实验目的:1、掌握仪器放大器的设计方法;2、理解仪器放大器对共模信号的抑制能力;3、熟悉仪器放大器的调试方法;4、掌握虚拟仪器库中关于测试模拟电路仪器的使用方法,如示波器、毫伏表、函数信号发生器等虚拟仪器的使用。
二、实验基本原理:仪器放大器是用来放大差值信号的高精度放大器,它具有很大的共模抑制比,极高的输入电阻,且其增益能在大范围内可调。
下图是由三个集成运放构成的仪器放大器电路。
其中,集成运放U3组成减法电路,即差值放大器,集成运放U1和U2各对其相应的信号源组成对称的同相放大器,且21R R =,63R R =,74R R = 令R R R ==21时,))(21(2121V V R R U U Go o -+=- 集成运放U3的输入信号是1o U 和2o U ,由于63R R =,74R R = 所以))(21()(21342134V V R R R R U U R R U Go o o -+-=--= 仪器放大器的差值电压增益因此改变电阻的值可以改变仪器放大器的差值电压增益,此仪器放大器的增益是负的,要使增益为正的,则可在输出时加一个反相器,即可得到增益为正的仪器放大器。
南昌大学低频电子线路实验报告(电子仪器)

电子仪器使用1、按键,接通电源。
显示初始状态,“正弦A路频率1000.00Hz”按键,屏幕显示频率界面,此时,可调节频率按)键,显示输出“正弦 A路频率 2000Hz”按(或)键,显示输出“正弦 A路频率 3300Hz”按键,屏幕显示幅度界面,此时,可调节幅度2V的信号按“正弦A路幅度 1.0000Vp-p”(峰—峰值1V)按键,显示输出,“正弦A路幅度 2.0000Vp-p”(峰—峰值2V)按键,显示输出,“正弦A路幅度 3.3Vp-p”(峰—峰值3.3V)1V的信号按按键,显示输出“正弦A路幅度1.0000Vrms”(有效值1V)按或键移动光标,将光标移至需更改的数位上,调节旋钮,便可改变数值红黑色夹子为地线(公共端)按键,系统回到初始状态(正弦A路频率1000.00Hz,正弦A路幅度 1.0000Vp-p)2、●按下键,接通电源,毫伏表自检●指示灯为量程指示“1V”表明满幅为1V。
从第一条弧线读取测量值“30mV”表明满幅为30mV。
从第二条弧线读取测量值其它量程以此类推●●按动/“转换量程“AUTO”灯亮为自动测量状态,毫伏表会根据测量信号的幅度大小自动选择量程●红色夹子为信号输入线,黑色夹子为地线(公共端)交流毫伏表测量的为正弦波电压有效值3、按下键,接通示波器电源,示波器自检(按按(信源1)的0电位,“2”为CH2(信源2)的0电位按1菜单)键,“耦合”默认选择“直流”,“探头”默认设置为“10×”2CH2(信道2)显示,再按一次可恢复显示(CH1类同)“”(位置)旋扭,可上下移动波形位置调节“VERICAL”(垂直)的“”调节“HORIZONTAL”(水平)的“POSITOIN(位置)旋扭,可左右移动波形位置”(水平)的“”(秒/按“信源”选择当前所使用的信源,“CH1”或“CH2”LEVEL”(电平)旋扭,将显示屏右侧光标调入波形图象幅度范围内,使波形稳定将波形调整至合适大小(屏幕显示2~3个周期的波形,波形的峰-峰值约占5格),可进行测量(2)使用自动测量功能●按●“信源”选择CH1(信道1)“类型”选择“频率”按“返回”键,显示频率测量结果数值●按显示屏右侧的第二个选项键,显示测量选项菜单“类型”选择“周期”按“返回”键,显示周期测量结果数值(测量菜单中的“类型”选项可循环选择)●其它测量选项的操作类同注释:如果“值”读数中显示一个问号(?),请尝试改变“伏/格”以增加灵敏度或改变“秒/刻度”设定探头柄上的的开关为衰减开关,建议置于“10×”探头顶端小钩为信号输入线,黑色夹子为地线(公共端)。
低频实训实验报告

附:总结格式-封面低频电子线路实训课程总结题目:学院:电子工程学院专业:学号: 2013127姓名:指导教师:黄国现2015年月附:总结格式-正文要求:1、页面设置: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厘米,纸张大小为A4;2、全文用宋体,题目用三号字体,其它全部用小四号字体;3、正文格式段落行间距为1.5倍行距;4、文内的公式要用公式编辑器输入。
低频电子线路实训总结专业:学号:姓名:一、设计电路原理图及工作原理图1设计电路原理图(要求简述工作原理)二、电路板设计制作过程1、软件简要介绍Altium Designer 提供了唯一一款统一的应用方案,其综合电子产品一体化开发所需的所有必须技术和功能。
Altium Designer 在单一设计环境中集成板级和FPGA系统设计、基于FPGA和分立处理器的嵌入式软件开发以及PCB版图设计、编辑和制造。
并集成了现代设计数据管理功能,使得Altium Designer成为电子产品开发的完整解决方案-一个既满足当前,也满足未来开发需求的解决方案。
2、PCB图设计要求和注意事项答:(1)要求:1,要考虑PCB的尺寸大小,然后我们要对设计方案有一个初步的规划,如电路板是什么形状,它的尺寸是多大,使用单面板还是双面板或者是多层板。
2其次导入网络报表及元件封装。
3,元件布局:元件的布局可以使用Protel 软件自动进行,也可以进行手动布局。
4,根据元件引脚之间的电气联系,对PCB 板进行布线操作。
(2)注意事项:1.按照电路的流程安排各个功能电路单元的位置,使布局便于信号流畅,并使信号尽可能保持一致的方向。
2.以每个功能电路的核心元件为中心,围绕它来布局。
元件应均匀、整齐、紧凑地排列在PCB上,尽量减少和缩短各元件之间的引线和连接。
3.在高频下工作的电路,要考虑元件之间的分布参数。
一般电路应尽可能使元件平行排列。
这样不但美观,而且焊接容易,易于批量生产。
4.位于电路板边缘的元件,离电路板边缘一般小于2mm。
低频电子线路 硬件实验报告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 模拟运算电路

实验七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模拟运算电路一、实验目的1.研究由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比例、加法、减法和积分等基本运算电路的功能。
2.了解运算放大器在实际应用时应考虑的一些问题。
二、实验原理1.集成运算放大器(1)具有高电压放大倍数的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2)可以灵活地实现各种特定的函数关系;(3)可组成比例、加法、减法、积分、微分、对数等模拟运算电路。
2.理想运算放大器特性(1)理想运放:将运放的各项技术指标理想化,满足下列条件的运算放大器称为理想运放。
开环电压增益Aud=∞输入阻抗ri=∞输出阻抗ro=0带宽 fBW=∞失调与漂移均为零等。
3.理想运放在线性应用时的两个重要特性(1)“虚短”输出电压UO与输入电压之间满足关系式:UO=Aud(U+-U-)由于Aud=∞,而UO为有限值,因此,U+-U-≈0。
即U+≈U-,称为“虚短”。
(2) “虚断”由于ri=∞,故流进运放两个输入端的电流可视为零,即IIB =0,称为“虚断”。
这说明运放对其前级吸取电流极小。
4. 基本运算电路(1)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电路如图1(a )所示。
对于理想运放, 该电路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为:为了减小输入级偏置电流引起的运算误差,在同相输入端应接入平衡电阻R2=R1 // RF 。
(a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b )反相加法运算电路图 1 反相运算电路(2) 反相加法电路电路如图1(b )所示,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为:)U R RU R R (U i22F i11F O +-= R 3=R 1 // R 2 // R F(3)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图2(a)是同相比例运算电路,: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为:R2=R1 // RF=+FO i1R U (1)U R i1FO U R R U -=当R1→∞时,UO =Ui ,即得到如图2(b)所示的电压跟随器。
图中R2=RF ,用以减小漂移和起保护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实验课程:低频电子线路实验学生姓名:付容学号:6100212236专业班级:电气信息I类126班2013年12月26日目录实验一、仪器放大器设计与仿真 (3)实验二、逻辑电平信号检测电路设计与仿真 (8)实验三、三极管β值分选电路设计与仿真 (13)实验四、宽带放大电路设计与仿真 (22)南昌大学实验报告学生姓名: 付容 学 号: 6100212236 专业班级:电一126班实验类型:□ 验证 ■ 综合 □ 设计 □ 创新 实验日期: 2013.12 实验成绩:实验一 仪器放大器设计与仿真一、实验目的1、 掌握仪器放大器的设计方法2、 理解仪器放大器对共模信号的抑制能力3、 熟悉仪器放大器的调试功能4、 掌握虚拟仪器库中关于测试模拟电路仪器的使用方法,如示波器,毫伏表信号发生器等虚拟仪器的使用二、实验原理仪器放大器是用来放大差值信号的高精度放大器,它具有很大的共模抑制比,极高的输入电阻,且其增益能在大范围内可调。
下图是由三个集成运放构成的仪器放大器电路。
其中,集成运放U3组成减法电路,即差值放大器,集成运放U1和U2各对其相应的信号源组成对称的同相放大器,且。
图中所示是有三个运放构成的仪器放大器。
其中,集成运放U3组成差值方法器,集成运放U 1和U4组成对称的同相放大器,且R 1=R 2,R 3=R 5,R 4=R 6。
由于v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v +,因而加在RG (即R1)两端的电压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相应通过RG 的电流i G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由于i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0,因而当R3=R2=R时,对于U3而言,Uo4加在反相输入端,Uo1加在同相输入端,利用叠加原理,合成的输出电压:由于R4=R5,R6=R7,因而仪器放大器的差值电压增益:仪器放大器的差值电压增益: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因此改变电阻的值可以改变仪器放大器的差值电压增益,此仪器放大器的增益是负的,要使增益为正的,则可在输出时加一个反相器,即可得到增益为正的仪器放大器。
三、实验器材Multisim虚拟仪器中的函数发生器、运算放大器、示波器。
四、实验内容1、采用运算放大器设计并构建一起放大器:(1)输入信号ui =2sinwt(mV)时,要求输出电压信号uo=0.4sinwt(V),Avd=200,f=1kHZ;(2)输入阻抗要求Ri>1MΩ。
2、用虚拟仪器库中关于测试模拟电路仪器,按设计指标进行调试。
主要虚拟仪器中的函数发生器、运算放大器、示波器。
五、实验方案1、实验设计思路:输入差模信号设计仪器放大器由增益设定所有电阻值用示波器观察输出与输入关系2、输入差模信号:通过将下面的信号“+”级接地,“—”级接输入的方式,使U4=-1sinwt mv ,又令U3=1sinwt mv ,则输入的差模信号Ui=2sinwt mv3、设计仪器放大器,并由增益设定相关电阻值由实验原理可知,要使Avf=200,则由公式⎪⎪⎭⎫ ⎝⎛+=G R R R R A 21-34vf 可令Ω==Ω==Ω===Ω==k 200k 2k 20k 407654321R R R R R R R R R G ,,,4、实验总原理图:六、实验仿真结果输入信号vi (两个反相电压)输出信号vo (黄色线)共模信号为2sinwt mv经过仿真计算得到以下主要数据:输入差模电压:Vid=2mV仪器放大器的输出电压:Vo=399mV仪器放大器的差值电压增益:Avf=199.5 200七、实验心得体会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不仅让我能够熟练掌握了mutisim软件的操作及仿真流程,通过老师对我的提问,这还增加了我对差模与共模的深刻认识。
在做实验前,只是基于理论课上的知识,我对理论课上学的差模与共模还未搞懂,现在做完实验后,知道了它的原理和作用,并且老师的提问,更能让我了解和掌握这方面知识。
说实话,上完理论课后我没有及时复习的原因,当老师验收我的实验成果时,对我提出的问题让我当时真的是懵了,压根就不知道,后来就赶紧翻书,这才知道。
可以说,本次实验让我意识到了我的理论知识存在严重缺陷,今后,我将会在做实验前将理论知识复习一下,这样才能提高实验效率。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学生姓名:付容学号:6100212236 专业班级:电一126班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2013.12 实验成绩:实验二逻辑电平信号检测电路设计与仿真一、实验目的逻辑电平测试器综合了数字电路和低频电路两门课的知识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并在Multisim电子工作平台上进行仿真。
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利用先进工具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
1)理解逻辑电平测试仪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2)掌握用集成运放和555定时器构建逻辑电平测试器的方法3)掌握逻辑电平测试器的调整和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二、实验原理电路可以由五部分组成:输入电路、逻辑状态判断电路、音响电路、发音电路和电源。
三、实验仪器Multisi虚拟仪器中的数字万用表、示波器、频率计四、实验内容技术指标要求:(1)测量范围:低电平<0.75V高电平>3.5V(2)用1kHz的音响表示被测信号为高电平(3)用500Hz的音响表示被测信号为低电平(4)当被测信号在0.75V~3.5V之间时,不发出音响输入和逻辑状态判断电路要求用集成运算放大器设计,音响声调产生电路要求用555定时器构成的震荡器设计。
五、实验方案1、实验设计思路:2、输入电路: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大小来改变输入电压Vi 3、逻辑状态判断电路:通过两个电压比较器,最上面电压比较器A1的反相端为 3.5V,同相端为输入电压值Vi;最下面的电压比较器A2的反相端为输入电压Vi,同相端为0.75V;当Vi>3.5v时,A1输出为高电平,A2输出低电平;当0.75v<Vi<3.5v时,A1输出低电平,A2输出低电平;当Vi<0.75v时,A1输出低电平,A2输出高电平。
4、音响声调产生电路:通过两个555定时器产生一定频率来驱动音响工作。
由公式C R )20.7(R 1f 21+=可令555定时器产生需要的频率。
上面的555定时器令F C R R n 10k 55k 3021=Ω=Ω=,, 可得到f1=1kHz,当A1的输出电平为高电平时,则555定时器工作,喇叭1工作频率为1000Hz ,发出声响;下面的555定时器令nF C R R 10k 4.115k 72.5721=Ω=Ω=,, 则f2=500Hz,当A2输出高电平时,555定时器产生500Hz,驱动喇叭2工作,并发出声响。
5、实验总原理图:六、实验仿真结果1、当Vi=6.00v 时,频率计f1=1.018KHz ,f2无示数,只有喇叭1发出声音。
2、当Vi=1.20v时,频率计f1、f2均无示数,且喇叭均不发出声响。
3、当Vi=1.49uV时,频率计f1无示数,f2=495.558Hz,只有喇叭2发出声响。
七、实验心得刚开始设计电路时,发现有些看不太懂题目意思,不知道实验要求我们到底做出什么实验结果来,对此实验有些陌生。
可后来经同学点拨,才知道此实验需要结合比较器来完成,并与数字电路逻辑设计课程紧密结合并加以运用。
设计电路的时候,发现更改输入电压时不太方便,原本用的输入电压为函数信号发生器,需要更改电压的时候直接更改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值,但老师建议我们可以用滑动变阻器来控制输入电压的高低,所以后来我改变了输入电压的输入方式,采取更简便的滑动滑动变阻器的方式来得出实验结果。
通过本次实验,加上实验一的实验经验,我对低频这门课了解的更多了,尤其是对比较器、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了解。
我总结到,实验课上能学到理论课上学不到的知识,还能让你学会怎样独立处理问题,又怎样适当的寻求帮助,以此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学生姓名: 付容 学 号: 6100212236 专业班级:电一126班实验类型:□验证 ■综合 □设计 □创新 实验日期:2013.12 实验成绩:实验三 三极管β值分选电路设计与仿真一、实验目的1、熟悉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掌握其各管脚电流之间的关系;2、掌握三极管放大电路和集成运算放大器(或集成电压比较器)的特性和 应用;3、掌握电路仿真调试的原则和排除故障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β是三极管共射电流放大系数,不是一个能够直接测量的物理量,一般不区分直流和交流下放大系数。
对于直流,有BC BCEO C I I I I I ≈-=β,忽略CEO I ,固定CEB U I 、的值,C I 的值跟β值成正比,通过测量C I ,选择一定的比例系数k ,由kCI =β测量β。
测量β的问题转化为对C I 的测量。
为了使数字测量设备能够测量模拟量,本实验还需要使用ADC 。
直接型ADC 是把输入的模拟电压信号直接转换为相应的数字信号,所以还要对C I 进行电流-电压转换。
A/D 转换后就可以用通过译码器连接数码管进行数字显示了。
三、实验仪器NPN 型三极管,4个发光二极管,若干个反相放大器、电压比较器,1个74LS48译码器,1个数码管,1个74LS148四、实验内容利用比较器构成一个NPN 型三极管β值分选电路。
要求该电路通过发光二极管的亮或灭来指示被测三极管β值的范围,并用一个LED 数码管显示β值的区间段落号。
如:(0-50)显示“1”、(50-100)显示“2”、(100-150)显示“3”、(150-200)显示“4”、(>200)显示“5”。
三极管采用Multisim 虚拟库中器件,其β(Beta )值可根据需要修改,比较器可选择集成运放(如LM324)。
五、实验方案1、实验设计思路: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时,集电极电流为基极电流的β倍,通过集成运放将电流转换成电压,根据事先设定的β值分段范围确定比较器的门限电压值。
通过比较,可用二极管反映β值范围,并将其转换成LED 数码管显示(利用数字逻辑电路转换)。
2、三极管的C I 测量:选择NPN 型三极管,将其共发射极接负电压5V ,共基极通过电阻R2与地相接,共集电极输出C I3、电流—电压转换:使用集成运放电路进行信号处理。
由于BJT 是CCCS 器件,其输出等效为受控电流源,所以采用反相比例运算电路进行电流-电压的转换,因为反相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入电阻低。
同时反相比例运算电路对运放的共模抑制比要求低,其输出电阻很低,这是优点。
在理想运放下,输入电阻为0,所以输出电压为f R I V C O ⨯=。
实际输入电阻不为零,所以信号源内阻比输入电阻越大,电路的转换精度就越高。
由公式2R V I I EEB C -==ββ可知,令V V R EE 5k 4002-=Ω=,f R I V C O ⨯=2fR V R EE-=β 可将C I 转换成Vo 进行电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