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现场采样记录表
公共场所和游泳场所采样要点

2.
GB/T 18204.6-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 法 第6部分: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规定了公共场所卫生监测的频次与样本量、质量控制、 样品送检等技术要求。
公共用品用具采样一般要求
随机抽取清洗消毒后准备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无菌操作,使用灭菌干燥 棉拭子,于10 mL灭菌生理盐水内浸润(吸取约1 mL溶液)后,在用品 用具的适当部位来回均匀涂抹进行样品采集,再用灭菌剪刀剪去棉签手接 触的部分,将棉拭子放入剩余的9 mL生理盐水内,4 h内送检。
购物车(筐)、美容美发美甲用品、其他用品
PART
02
游泳场所采样
游泳场所卫生评价依据
GB 9667-1996《游泳场所卫生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室内外游泳场所的水质和游泳馆的空气 质量等标准值及其卫生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一切人工 和天然游泳场所。
游泳场所卫生评价依据
卫生要求:浸脚消毒池水的余氯含量应保持5~10 mL。
睡衣、睡裤随机选择2个5 cm×5 cm(25 cm )面积范围内 随后机,抽 在取用清品洗用消具毒的后适准当备部使位用来的回公均共匀用涂品抹用进具行,样无品菌采操集作,,再使用用灭灭菌菌剪干刀燥剪棉去拭棉子签,手于接触10的m部L灭分菌,生将2理棉盐拭水子内放浸入润剩(余吸的取9 约mL1生m理L溶盐液水)内,
灭菌生理盐水,不分菌种
本标准规定了室内外游泳场所的水质和游泳馆的空气质量等标准值及其卫生要求。
规定了公共场所卫生监测的频次与样本量、质量控制、样品送检等技术要求。
GB/T 18204. 本标准规定了室内外游泳场所的水质和游泳馆的空气质量等标准值及其卫生要求。
4-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4部分: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 公共茶具应做到一客一洗一消毒,拖鞋和修脚工具每客用后应消毒。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gb/t18204.6-202x第6部分:卫生监测技术规范202x年12月31日发布202x年12月1日实施1范围gb/t18204的本部分规定了公共场所卫生监测的频次与样本量、质量控制、样品送检等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监测与经常性卫生监测,其它场所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公共场所经常性卫生监测在公共场所营业期内,对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卫生状况进行的监测与评价。
4各类公共场所卫生监测频次与样本量要求4.1宾馆、饭店、旅店、招待所等场所4.1.1空气卫生状况监测4.1.1.1监测频次。
空气质量监测为1d,上午、下午各监测一次;经常性为随机监测。
4.1.1.2监测样本量。
客房数量≤100间的场所,抽取客房数量的3%~5%进行监测;客房数量>100间的住宿场所的,抽取客房数量的1%~3%进行监测;且每个场所监测的客房数量不得少于2间,每间客房布1个监测点。
4.1.2饮用水卫生状况监测4.1.2.1饮用水监测。
按gb5749执行。
4.1.2.2沐浴水监测频次。
随机检测。
4.1.2.3沐浴水监测样本量。
随机选择5间客房,各采集沐浴水样500ml。
4.2影剧院、音乐厅、录像厅(室)、游艺厅、歌舞厅等场所4.2.1影剧院、音乐厅、录像厅(室)等空气卫生状况监测4.2.1.1监测频次:空气质量监测在场所监测1d,在1d中监测1场~2场,每场开映前10min、开映后10min和结束前10min各监测1次;经常性卫生监测只随机监测1场,开映前10min、开映后10min和结束前10min各监测1次。
4.2.1.2监测样本量。
座位数量1000个的场所布置5个监测点。
4.2.2游艺厅、歌舞厅等空气卫生状况监测4.2.2.1监测频次。
空气质量监测在场所监测1d,在1d中营业的客流高峰和低峰时各监测1次;经常性卫生监测为随机监测。
【最新文档】公共场所采样记录表

检测仪器 □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仪(一氧化碳) □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仪(二氧化碳)
□可吸收颗粒物测定仪
一、现场检测记录:Fra bibliotek检测点
检测结果
检测项目 温度( ℃)
相对湿度( %) 风速( m/s)
二氧化碳( %) 一氧化碳 ( mg/m3)
甲醛( mg/m3)
可吸入颗粒物 ( mg/m3) 照度( lx )
公共场所现场检测采样记录表
受 检 单 位: 受检单位地址:
环境条件
温度( ℃ ): 湿度( %):
检测类别:评价检测□
日常检测□
监督检测□
事故性检测□
□ GB/T 18204.1-2013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 1 部分:物理因素
□ GB/T 18204.2-2014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 2 部分:化学污染物
检测依据 □ GB/T 18204.3-2013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 3 部分:空气微生物
□ GB/T 18204.4-2013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 4 部分: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
□ GB/T 18204.5-2013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 5 部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风速计 □ 精密声级计 □ 照度计 □ 温湿度计 □ 甲醛测试仪
噪声( dB(A ))
二、公共用品(具)采样记录: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采样点
受检单位陪同人:
检测人: 付作军、蔡伟、陶涛
检测单位:(公章)
注: 1、本表一式二份,卫生科、被检单位各一份。 2、单位换算: CO 1ppm=1.25mg, CO2 1%=10000ppm,甲醛 1ppm=1.34mg/ m3
公共场所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GB/T18204.2-2014可吸入颗粒物PM10光散射法1.原理当光照射在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物上时,产生散射光。
在颗粒物性质-定的条件下,颗粒物的散射光强度与其质量浓度成正比。
通过测量散射光强度,应用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值,求得颗粒物质量浓度。
2.仪器光散射式粉尘仪:颗粒物捕集特性D a50= 10μm±0.5μm,σ,=1.5±0.1。
其中D a50为捕集效率为50%时所对应的颗粒物空气动力学直径;σ为捕集效率的几何标准差。
测量灵敏度:对于校正粒子,仪器计数1 CPM=0.001 mg/m³。
测量相对误差:对于校正粒子测量相对误差小于土10%。
测量范围:0.001 mg/m3~10 mg/m3以上。
仪器应内设出厂前已标定的具有光学稳定性的自校装置。
注1:校正粒子为平均粒径0.6 pm,几何标准偏差σ≤1.25的聚苯乙烯粒子;注2:CPM为每分钟脉冲计数值,相对浓度的一种表示方法。
3.测量步骤3.1采样布点见附录A。
3.2按要求对粉尘仪进行期间核查和使用前的光学系统自校准。
3.3根据环境状况设定仪器采样时间与量程。
3.4按使用说明书操作仪器。
3.5粉尘仪使用环境的相对湿度应小于90% ,平均风速小于1 m/s。
4.结果计算4.1浓度计算:对于非质量浓度的计数值,按式(9)转换为PM10质量浓度。
ρ=R·K式中:ρ——可吸人颗粒物PM10的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³);R——仪器计数值,计数每分(CPM);K——质量浓度转换系数,mg /(m³·CPM)。
注: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的确定见附录B。
4.2结果表达:一个区域的测定结果以该区域内各采样点质量浓度的算术平均值给出。
5.测量范围和精密度5.1本法测定可吸人颗粒物PM10质量浓度范围为0.001 mg/m³~10 mg/m³。
现场采样点分布平面图及采样记录

工程名称
委托单位
采样日期
采样依据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10(2013版)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GB/T 18204.2-2014
采样数据
氨
TVOC(Tenax管)
苯(活性炭管)
甲醛
采样
流量
采样
时间
吸收液体积
采样流量
现场采样点分布平面图及采样记录
检验编号: 第 页共 页
工程名称
委托单位
采样日期
采样依据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2013版)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GB/T18204.2-2014
采样数据
氨
TVOC(Tenax管)
苯(活性炭管)
甲醛
采样
流量
采样
时间
吸收液体积
采样流量
采样
时间
吸收液体积
采样流量
采样
时间
吸收液体积
采样
流量
采样
时间
吸收液体积
0.5L/min
10min
10mL
0.5L/min
20min
/
0.5L/min
20min
/
0.5L/min
20min
5mL测点编号ຫໍສະໝຸດ 采样点数采样部位测点编号
采样点数
采样部位
现场采样点分布平面图及采样记录(续页)
采样
时间
吸收液体积
采样流量
采样
时间
吸收液体积
采样
流量
采样
时间
公共场所空气采样方法汇总

公共场所空气采样方法汇总公共场所空气质量对于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不良的空气质量可能导致各种健康问题,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过敏反应。
因此,及时监测和评估公共场所的空气质量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公共场所空气采样方法。
1.室内空气采样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是评估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的常见方法之一、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包括使用空气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然后将样品送回实验室进行分析。
常用的采样器包括活性炭管、吸附介质等。
此外,还可以使用空气质量监测仪器,如多参式仪器,直接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
2.室外空气采样室外空气质量也需要定期监测和评估。
室外空气质量检测可以使用多种方法。
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空气质量监测站,这些站点通常部署在城市的不同地区。
空气质量监测站可以实时监测和记录不同污染物的浓度,并提供相关的数据报告。
3.噪音监测噪音是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噪音污染可能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噪音监测也是公共场所空气质量评估的重要方面之一、噪音监测可以使用声级计等仪器进行。
通过对噪音素质的监测,可以评估噪音污染的严重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
4.VOCs监测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一类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它们可以来自于室内外的各种源,如建筑材料、家具、清洁剂、油漆等。
VOCs的存在可能会导致室内空气质量下降,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VOCs的监测也是公共场所空气质量评估的重要方面之一、VOCs的监测方法包括使用VOCs采样器进行空气采样,并将样品送回实验室进行分析。
常用的VOCs采样器包括室内采样器和室外采样器。
5.有毒气体监测公共场所可能存在各种有毒气体,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等。
这些有毒气体可能对人们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有必要进行有毒气体的监测和评估,以确保公共场所的空气质量安全。
有毒气体的监测可以使用气体检测仪进行。
这些仪器可以检测和测量不同有毒气体的浓度,并提供相关的数据报告。
3-1-现场检测或样品采集操作-1

3-1-现场检测或样品采集操作-1现场检测(⼀)噪声测定仪(dB,分贝)(主要⽤于测定公共场所和环境噪声)1.现场测定所需设备:1)数字声级计2)现场采样原始记录单2.现场测定:1)仪器校准:⾸先安装好电池,将仪器测定声级计按钮设定为A声级,将电源开关打开,⽤标准声校准器校准仪器。
2)按相关标准设置采样点和采样⾼度,待稳定后读数。
(⼤于100 m2的公共场所,据声源中⼼(或⼀侧墙壁)画⼀直线⾄对侧墙壁中⼼,在此直线上均匀分布3点为监测点;⼩于100 m2的公共场所在中央区⼀点作为监测点)3)测量完毕将开关推⾄OFF档;3.注意事项:外界环境⽐较恶劣时可以使⽤风罩保护传声器4.读数⽅法:1)稳态与似稳态噪声⽤快档(FAST)读取指⽰值或平均值;2)周期性变化噪声⽤慢档(SLOW)读取最⼤值并同时记录仪器时间变化特性;3)⽆规则变化⽤慢档(SLOW):每隔5秒度⼀个A声级,每个测量点要连续读取100个数据代表该测点的噪声分布。
5.现场记录单的填写:将读数填在现场记录单上,记录单上还应记录采样地点、采样时间、所⽤仪器型号和编号等,测定结束后将仪器收好。
6.FAST—瞬间噪声值—稳态噪声值SLOW—平均噪声值—周期性噪声值HOLD—最⼤噪声值—最⼤噪声值(⼆)风速仪(m/s,⽶/秒)(主要⽤于测定公共场所、通风管道、通风⼝、通风过道及室内外风速)1.现场测定所需设备:1)热球式电风速计;2)数显式风速计;3)现场记录单。
2.现场测定:1)测点选择:按相关标准设置采样点和采样⾼度。
2)⽤前装好1号⼲电池,注意电池的正负极;3)使⽤前观察电表的指针是否指于零点,如有偏移可轻度调整电表上的机械电螺丝,使指针回到零点;4)校正开关置于“断”的位置;5)将测杆插在插座上,测杆垂直向上放置,螺丝压紧,使探头密封,校正开关⾄于“满度”的位置,慢慢调整满度粗调和满度细调两个旋钮,使指针指在满刻度的位置;6)校正开关⾄于“零”位,慢慢调整零位粗调、零位细调两个旋钮,使电表指于零刻度的位置;7)测定时轻轻拉动螺塞,使测杆探头露出,探头的摆点⾯对风向,从电表上读出风速的⼤⼩;8)测定完毕后校正开关⾄于“断”的位置。
生活垃圾组分分析

专业综合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名称: 生活垃圾组分分析所属课程名称: 综合实验学生姓名:学号:专业: 环境工程生活垃圾组分分析摘要城市生活垃圾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
本文通过对某大学校园生活垃圾的收集,对其进行了组分分析,同时估算了各组分成分比例,结果表明校园生活垃圾成分比较单一,垃圾组分随功能区的不同而不同,垃圾组分符合此大学作为一个事业单位的特征,也为生活垃圾更好的减量化、资源化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生活垃圾;组分分析;垃圾产量MSW component analysisAbstractMSW has become a social scourges. Based on the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ampus life garbage collection, its analysis of the components, while the estimated composition of each component results show that campus life Components of a single garbage, garbage component with the different functional areas and different, garbage component with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s an institution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 s better living garbage reduction, and provide the basis of resources.Key words: MSW, Component Analysis, MSW output目录目录 (III)前言 (1)1资料综述 (2)1.1生活垃圾概述 (2)1.1.1生活垃圾 (2)1.1.2垃圾产生量 (2)1.1.3垃圾分类 (2)1.2校园垃圾 (2)1.2.1校园垃圾的涵义 (3)1.2.2校园垃圾资源分类 (3)1.3校园垃圾资源减量化与节约资源 (3)1.3.1废纸类 (3)1.3.2塑料类 (4)1.3.3玻璃类 (4)1.3.4金属类 (4)1.3.5堆肥技术 (4)2 实验部分 (5)2.1原料 (5)2.2仪器设备 (5)2.3垃圾样品的制备 (5)2.3.1制样要求 (5)2.3.2制样程序 (5)2.4实验设计方法 (5)2.4.1实验方案 (5)2.4.2实验步骤 (5)2.4.3数据记录 (5)3 结果 (7)4 结论 (8)参考文献....................................................................................................................................... 9致谢. (10)指导教师评分表 (11)前言现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城市进程的不断加快,都不可避免地面临自然资源垃圾化和垃圾成灾的严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