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分类

节水灌溉分类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农业大国,大力推广节水型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节水灌溉是节水农业的核心,它是通过采用先进的灌溉方法和技术将水源尽可能均匀、适度的分配到作物根区土壤中,使土壤经常保持适宜于作物生长的水分、通气和营养状况;从而达到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水产出效率的目的。节水灌溉大致有:
一. 喷灌
喷灌是将灌溉水通过喷灌系统(或喷灌机具),形成具有一定压力的水,由喷头喷射到空中,形成水滴状态,洒落在土壤表面,为作物生长提供必要的水分。喷灌比地面灌可提高产量15%一25%;灌水均匀度一般可达到80%一85%,水的有效利用率为80%以上,用水量比地面灌溉节省36%—50%;喷灌可用于各种类型的土壤和作物,受地形条件的限制小;可以提高工效20一30倍;可提高耕地利用率7%一15%。但喷灌受风的影响大,3一4级以上风力时应停止喷灌。喷灌的蒸发损失相对较大。
二. 微灌
微灌是利用微灌设备组装成微灌系统,将有压水输送分配到田问,通过灌水去以微小的流量湿润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局部灌水技术。微灌可以非常方便地将水施灌到每一株植物附近的土壤,经常维持较低的水应力满足作物生长需要。微灌的优缺点有:
(1)省水。微灌属于局部灌溉,减少了土壤表面的蒸发,比地面灌可省水50%,比喷灌省水20%。
(2)灌水均匀。微灌灌水均匀度高,一般可达80%-90%。
(3)节能。比喷灌工作压力低,又比地面灌用水省,利用系数高,因此节省。
(4)节省劳力。微灌便于自动控制,因而可明显节省劳力。
(5)对土壤和地形的适应性强。适应不同地形和不同土壤质地。
( 6 )地温降幅很小。微灌的运行方式是采用浅灌勤灌的方式,每次灌水量很小,因而几乎不会引起地温下降。
(7)增产。土壤水、肥、热、气状况处于最佳,给作物提供更佳的生存和生长环境,使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一般增产幅度达30%。
(8)在微灌系统上附设施肥装置(如施肥罐,文丘里吸肥器,施肥泵等水肥设备),将肥料随着灌溉水一起送到根区附近,不仅节约肥料,而且提高了肥效,节省了施肥用工。一些用于土壤消毒和从根部施入的农药,也可以通过滴灌施入土壤,从而节约了劳力开支,提高了用药效果。。
(9)但是,微灌是利用压力管道输水并需要有过滤设备(常用的过滤器有网式过滤器,离心式过滤器,叠片式过滤器,离心网式过滤器组合。),其系统投资一般要远高于地面灌,要考虑作物的经济效益。粮食作物常采用滴灌带,微喷带,薄壁软管进行灌溉;温室大棚

经济作物则应用滴灌管,压力补偿式滴头,微喷头浇灌;果树苗木采用管上式压力补偿滴头或者小管出流滴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