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台湾科技大学交流学习总结

赴台湾科技大学交流学习总结
赴台湾科技大学交流学习总结

赴台湾科技大学交流学习

总结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

赴台湾科技大学交流学习总结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白蓉

随着社会发展的变迁,台湾的技职教育已逐渐转型成欧美技职学校的形态,台湾技专学校在不断追求改制与升格的同时,技职教育理论与实务的研究已引起科技大学的兴趣与注意。本人有幸在2013年3月19日-3月28日参加了在台湾科技大学举行的“2013甘肃及黑龙江高等技职院(校)专业教师台湾短期学习研讨计划”。为期十天的短期学习收益颇丰,受益匪浅,感受很多,现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们与黑龙江院校一行40人于2013年3月19日抵达台湾科技大学后,在该校与黑龙江商会的精心安排下,先后分别听取了由台科大前校长陈希舜所做的《国立台湾科技大学简报》、台科大营建系黄兆龙教授所做的《节能减碳与绿建筑思维》、建筑系施宣光教授所做的《促进主动及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建筑系黄惠军博士的《合作学习案例说明》、教育部前常务次长周灿德博士的《技职教育之政策与人才培养》、明志科技大学刘祖华校长的《企业与学校合作培育人才实例探讨》等讲座,参观了台科大系所及院校、明志科技大学校园,并听了台科大的一堂音乐欣赏公开课。

二、收获与体会

(一)了解了台湾的职业教育体系结构

通过教育部前常务次长周灿德博士所做的《技职教育之政策与人才培养》讲座,了解了了解了台湾的职业教育体系结构。首先,台湾职业教育上下衔接,自成体系,与普通教育体系平行发展,齐头并进。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包括高级职业学校、专科学校、技术学院或科技大学、研究所。高级职业学校属于高中阶段职业技术教育,相当于祖国大陆的中等职业学校,它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修业年限一般为三年。高级职业学校以分类设置为原则,以“养成健全之基层技术人才”为目标。专科学校,即专科职业技术学校,它以“教授应用科学与技术,养成实用专业人才”为目标,它也是分类设置,并且按不同入学资格分设二年制、三年制和五年制。二年制专科学校招收对象为公

私立高级职业学校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三年制专科学校招收公私立普通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五年制专科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技术学院或科技大学属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它以“教授应用科学及技术,养成高级实用技术人才”为目标,分二年制、四年制。二年制招收专科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入学考试成绩合格者;四年制招收高级职业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入学考试合格者。

其次,台湾职业教育体系与大陆相比,还有一些明显的区别:第一,专科学校在台湾全部属于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普通教育体系不存在专科学校。第二,本科层次的高等院校,在职教体系称技术学院或科技大学,在普通教育体系称大学或独立学院。第三,和普通教育体系一样,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也存在研究生教育,培养硕士和博士。就我国高职而言,我们应适时完备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消除将高职教育当作一种层次的倾向,应将高职教育视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逐步建立包括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在内的完整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并打通各层次职业技术教育通道,使其上下科学衔接。

(二)了解了国立台湾科技大学的基本情况

通过台科大前校长陈希舜所做的《国立台湾科技大学简报》,了解了国立台湾科技大学的基本情况。台湾科技大学成立于一九七四年八月一日,为台湾第一所技术职业教育高等学府。建校之目的,在因应台湾地区经济与工业迅速发展之需求,以培养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为目标,同时建立完整之技术职业教育体系。学校占地44.5公顷,校本部位于台北市基隆路四段四十三号,1982年成立博士班。

2001年在台湾地区筹划之研究型大学(大学研究所基础教育重点改善计划)中,成为全台首批之9所大学之一。自2005年更在教育部门所推动“五年五百所顶尖大学”计划下,遴选为适合发展成“顶尖研究中心”的11所研究型大学之一。

该校自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班研究生,凡岛内、外大学或独立学院相关学系毕业,具有学士学位,或符合同等学力所规定资格者,都可以报考本校硕士班。此外,针对长期在社会就业且具硕士班报考资格人士,本校部分系所也设

有硕士在职专班,提供回流教育管道。凡修毕各所规定学分,完成硕士论文并经考试及格者授予硕士学位。

该校自1982年开始招收博士班研究生,招生对象为岛内、外大学或独立学院获得硕士学位、或符合同等学力所规定资格者皆可以报考。自2001年起部分系所也开始招收博士在职专班研究生。凡修毕各所规定学分,完成博士论文并经考试及格者授予博士学位。

台湾科技大学目前设有工程、电资、管理、设计、人文社会、精诚荣誉及智财学院等七个学院下设23个系,另设有台湾建筑科技中心、企业联合技术研发中心、研究中心和综合性中心等4个研发中心。

台湾科技大学至今各系所毕业校友已达约62,000人左右,毕业生出路包含留学继续深造、在台深造以及投身于产业界。由于实作经验丰富,理论基础完备,工作态度认真,毕业校友担任政府要职、大学教授、大学校长及企业主管者众多,深受各界的肯定。

依据《泰晤士高等教育》(THES-QS)在2009年的世界大学排名调查,台科大排名全世界第351名,在台湾所有大学中排名第五,仅次于台大,清大,成大及阳明,并且是台湾唯一进入世界四百大名校的科技大学。

依据《泰晤士高等教育》(THES-QS)在2010年的亚洲大学排名调查,台科大在亚洲大学排名前56名的大学。

(三)创新、弹性、规范、师资、激励、氛围

以上六个词是本次台湾行我的最大感受。

1.创新(创意)

通过本次的学习交流,本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创新”二字,无论是从各位教授、博士的讲座,还是整个台科大校园,都能感受大创新“创新(创意)”。

首先,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创新。在几位教授的讲座中都能感受到这一点。他们认为,这个世界变得太快,随着时代的进步,学位会越来与不值钱,已经失去了它的象征意义,学生在校学习,面对的不仅仅是三年后,甚至更久。尤其是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很多在校所学的知识毕业时就已经

没用了。所以,他们很多老师的教学理念是:“给他吃鱼,不如教他钓鱼”。要培养他们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再鼓励采用各种方式获取信息。

职业学校的学生喜欢动手,引导学生动手,是他们最主要的教学方法。用台科大营建系黄兆龙教授的话说“创新应用于未来”,“聪明不是单项教的,要让学生自己做,就会越来越聪明”。另外,在今天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学生未来走向社会,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竞争,要在竞争中取得胜利,不仅要巩固自己的实力,还要学会“合作”——一种新的竞争方式。台科大建筑系施宣光教授所创的主动与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中提出,没有竞争是不会有合作的,一个人的人格中影响最大的不是父母,而是同学,因为以后在社会中,他们可能是合作对象,也可能是竞争对象。

其次,正因为老师的引导,学生更勇于创新。台科大的学生先后在参加的世界级设计大赛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就是因为源于创新。创新使他们提高学习积极性,减少上课打瞌睡,动手使他们知识味蕾越来越强。本次培训学习过程中,恰逢台科大校庆,所以学校举办了各种活动,其中就包括校园创意大赛。走在台科大校园,到处可以看到学生忙碌的身影。包括自己创造的新型感应式路灯、各种人文雕塑等,虽然很辛苦,但可以感受到,他们乐在其中。

2.弹性

台科大在整个教育教学中都有很大的弹性,主要表现在对教师的评价、教师工作量考核、课程建设方式、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首先对老师的评价是从教学、研究、服务和辅导四个方面评价,除了对新进教师有要求外,学校并不要求四项均衡发展,可以先自我评估,按照个人喜好进行发展。其次,教师基本的工作量,以副教授为例,要求一学期每周两门课,约6学时,但若与企业有合作计划或要发表论文、出书等,可以减少基本工作量,这样,就有更多的时间做科研了。第三,在课程建设上,台科大每个系都设有系评教委员会和课程委员会,各课程委员会根据社会发展需求评估某课程是否需要再开或进行升级发展。课程设置改变的时间没有硬性规定,若老师觉得有必要更改,就可以向课程委员会提出申请,在经过课程委员会讨论,上报系里。课程委员会的成员主要由系里自行产生。第四,教师的授课方式上,学校没有硬性规定,每个老师根据所授课程性质及自身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定。

对于实训课程,每个学生所做项目,要么是老师给出几个课题,学生可以采用招标的方式自由组合,也可以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找课题来做,这样学生在做项目的过程中会有很高的积极性,很开心。第五,对于学生的考核评价,学校也没有硬性规定。每个老师根据具体情况来订。

3.规范

除了在上述几方面学校有很大的弹性以外,对学生管理方面却十分规范。如专门有学生住宿管理规定,违反规定的,扣一定的分值,当到达某一标准,将勒令学生不准在校住宿。在校园内,学校不准穿拖鞋等。在校园中张贴公告,必须附有“准许张贴”的字条,上附有张贴起止时间和截止时间,截止时间后一日内要求必须清除。

4.师资

强大的师资力量为职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台科大要求新进教师的学历必须在博士学位以上,并一进入学校,就要提出启动计划,提出未来科研等方面的发展计划,学校将在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另外,还会聘请大量企业师资力量,但没有学历要求,只要工作满7年兼任讲师,工作满9年兼任助理教授。

5.激励

首次是对教师的激励。无论是台科大,还是明志科技大学,都建立了一套奖励办法,激励教师多做科研、发表论文、出书等。其次,对学生,鼓励他们多动手,若在各种大赛中获奖将给予奖励。另外,取得证照不是学生毕业的硬性条件之一,而是对取得证照的学生按等级给予奖励。

6.氛围

有很强的人文、文明氛围。他们通常把中国的传统美德教育放在首位,无论是从校园,还是城市街道看,车辆一般都排列整齐,井然有序;校园环境卫生也较为整洁,看不到随地吐痰、乱扔脏物等不文明现象,学生服饰简洁得体,举止高雅,文明礼貌较好,学生上下电梯自觉排队,公众场合不大声喧哗,上扶梯自觉向右站,给赶路的人留有通道,吃完饭自觉将垃圾分类倾倒,收拾碗碟等,无疑显示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