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实用干货)
安全生产事故分级

安全生产事故分级
安全生产事故分级是根据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1.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 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 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事故等级划分的补充性规定。
本条第一款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全文_条例_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落实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适用本条例;环境污染事故、核设施事故、国防科研生产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不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事故等级划分的补充性规定。
本条第一款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第四条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和事故损失,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依法追究责任。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严格履行职责,及时、准确地完成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事故发生地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支持、配合上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的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并提供必要的便利条件。
参加事故调查处理的部门和单位应当互相配合,提高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的效率。
安全生产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安全生产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安全生产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是指直接与事故发生相关的经济损失。
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人员伤亡:事故导致的人员伤亡会带来医疗费用、丧葬费用以及可能的赔偿费用等直接支出。
2.财产损失:事故可能导致企业生产设备、厂房、原材料等财产的损坏或毁坏,需要进行修复或重新投资购置,这些都会带来直接经济损失。
3.生产停工:事故发生后,为了进行安全检查和事故原因调查,企业往往需要停工暂停生产一段时间,这期间的生产中断会导致产品输出减少,销售收入的减少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4.环境污染:一些事故可能导致环境的污染,比如化工厂的泄漏事故,会导致地下水、土壤受到污染,治理和修复这些环境的费用也是直接经济损失。
间接经济损失是指事故对其他相关企业和社会经济产生的间接影响。
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供应链断裂:如果发生安全事故的企业是供应链中的关键环节,其生产停工将导致下游企业面临原材料短缺,生产无法正常进行,导致整个供应链中的企业遭受损失。
2.市场信誉受损: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后,企业的声誉和信誉将受到严重负面影响,这会导致客户的流失和销售额的下降。
3.社会投资受阻:安全事故发生后,旁观者会担心该企业的安全问题,可能不愿意再投资于该企业,这将导致企业面临资金来源的困难。
4.政府监管加强:安全事故发生后,政府往往会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提高标准和要求,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用于安全生产,这也会导致额外的经济负担。
总之,安全生产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都可能对企业和社会经济造成重大影响。
因此,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预防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
安全生产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1 基本定义
1)伤亡事故经济损失:指企业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所引起的一切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与间接经济损失。
2)直接经济损失:指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与毁坏财产的价值。
3)间接经济损失:指因事故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与受事故影响而造成其它损失的价值。
2 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
1)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
①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
②丧葬及抚恤费用
③补助及救济费用
④歇工工资
2)善后处理费用
①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
②现场抢救费用
③清理现场费用
④事故罚款与赔偿费用
3) 财产损失价值
①固定资产损失价值
②流动资产损失价值
3 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
1) 停产、减产损失价值
2) 工作损失价值(工作损失价值=被害者损失工作日×企业全年人均日净产值)
3) 资源损失价值
4) 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
5) 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
6) 其它损失费用。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493号令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493号令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落实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适用本条例;环境污染事故、核设施事故、国防科研生产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不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事故等级划分的补充性规定。
本条第一款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第四条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和事故损失,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依法追究责任。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严格履行职责,及时、准确地完成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事故发生地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支持、配合上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的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并提供必要的便利条件。
参加事故调查处理的部门和单位应当互相配合,提高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的效率。
安全生产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之令狐采学创编

1 基本定义
令狐采学
1)伤亡事故经济损失:指企业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所引起的一切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2)直接经济损失:指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
3)间接经济损失:指因事故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和受事故影响而造成其它损失的价值。
2 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
1)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
① 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
② 丧葬及抚恤费用
③ 补助及救济费用
④ 歇工工资
2)善后处理费用
① 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
② 现场抢救费用
③ 清理现场费用
④ 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
3) 财产损失价值
① 固定资产损失价值
② 流动资产损失价值
3 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
1)停产、减产损失价值
2)工作损失价值(工作损失价值=被害者损失工作日×企业全年人均日净产值)
3)资源损失价值
4)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
5)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
6)其它损失费用。
质量事故经济损失范围

质量事故经济损失范围
质量事故的经济损失范围是一个复杂且多方面的问题,它不仅涉及到直接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包括间接的经济损失。
这些损失的范围和程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事故的性质、规模、持续时间以及应对措施的有效性等。
首先,直接经济损失是指由于质量事故直接导致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所带来的费用。
这包括修复或更换损坏的设备、材料、产品等所需的费用,以及因人员伤亡而产生的医疗费用、赔偿金等。
这些费用通常可以通过计算直接得出,是质量事故经济损失的主要部分。
其次,间接经济损失则是指由于质量事故导致的生产中断、市场份额下降、品牌形象受损等所带来的潜在损失。
这些损失通常难以量化,但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例如,生产中断可能导致企业无法按时完成订单,从而失去市场份额;品牌形象受损可能导致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度下降,从而影响企业的销售业绩。
此外,质量事故还可能对企业的声誉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企业在行业内的地位下降。
这种声誉损失虽然难以用金钱衡量,但对企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在评估质量事故的经济损失时,必须充分考虑声誉损失的影响。
综上所述,质量事故的经济损失范围是一个广泛且复杂的问题。
它不仅包括直接的经济损失,还包括间接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失。
因此,在预防和应对质量事故时,企业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损失,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损失的发生和影响。
安全生产意外事故的依据标准

安全生产意外事故的依据标准
安全生产意外事故的依据标准根据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进行判断。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1.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 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 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如果发生迟报或者漏报事故,也可以作为判断事故等级的依据之一。
总之,安全生产意外事故的依据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标准,需要考虑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多个方面。
如需更详细的了解安全生产意外事故的依据标准,可以查阅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也可以咨询安全监管部门或法律专家获取更准确和权威的解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基本定义
1)伤亡事故经济损失:指企业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所引起的一切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2)直接经济损失:指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
3)间接经济损失:指因事故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和受事故影响而造成其它损失的价值。
2 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
1)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
①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
②丧葬及抚恤费用
③补助及救济费用
④歇工工资
2)善后处理费用
①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
②现场抢救费用
③清理现场费用
④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
3) 财产损失价值
①固定资产损失价值
②流动资产损失价值
3 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
1)停产、减产损失价值
2)工作损失价值(工作损失价值=被害者损失工作日×企业全年人均日净产值)
3)资源损失价值
4)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
5)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
6)其它损失费用
【感谢您的阅览,下载后可自由编辑和修改,关注我每天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