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药理学
护理药理学名词解释及药物应用

护理药理学名词解释及药物应用药物的基本作用可分为兴奋和抑制,前者是指使机体原有功能增强,后者是指机体原有功能减弱.药物具有双重性,即能预防疾病也能引起疾病.治疗作用有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不良反应(庆大霉素引起的神经性耳聋,肼屈嗪造成的红斑狼疮)包括: 副反应;毒性反应;停药反应;变态反应;后遗效应; 继发反应;三致反应.特异质反应,副反应:是指药物在治疗剂量是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毒性反应:指药物在用要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机体对药物敏感性过高时产生的危害性反应。
停药反应:长期应用某些药物,突然停药是原有的疾病没有的症状出现的现象变态反应的特点是变态反应与药物固有的效应和剂量无关,一般不可预知。
耐受性:机体在连续多次用药后,对药物反应性降低,必须加大剂量到原有的疗效。
耐药性:指长期应用化学药物治疗后,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治疗指数是半数致死量与半数有效量的比值(LD50/ED50)受体的特点包括特异性,灵敏性,可逆性,饱和性和多样性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称为亲和力,内在活性是指药物与受体结合后,药物产生效应的能力。
根据药物与受体结合产生的效应不同,将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为激动药,部分激动药和阻断药药物体内过程包括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
口服给药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
首关消除:某些药物由口服药物由消化道给药,在胃肠道吸收后,首先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在进入体循环前被肠黏膜及肝脏代谢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有效药量减少,药效降低的现象。
结核性药物的特点:可逆性,暂时性,不能透过血管壁,饱和性,置换性。
代谢药物的器官主要是肝脏。
药物主要通过肾排泄。
药酶诱导剂:是指能使药酶活性增强者。
凡能增强药酶活性或加速药酶合成的药物药酶抑制剂:是指能使药酶活性降低者。
凡能减弱药酶活性或减少药酶合成的药物半衰期:资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按恒比消除的药物,停药后约经过5个半衰期,体内药物基本消除。
护理药理学教学全套课件

临床常用口服麻醉性镇痛药
弱阿片类:
✓长效:曲马多缓释片(100mg) ✓短效:布桂嗪片(30mg); 可待因(30mg);
双氢可待因(10mg);曲马多片(50mg)
临床常用口服麻醉性镇痛药
复方制剂(均为短效药物):
✓ 泰勒宁(羟考酮5mg +对乙酰氨基酚325mg) ✓ 及通安(曲马多37.5mg+对乙酰氨基酚325mg) ✓ 科洛曲【科博肽(克痛宁)0.16mg+曲马多25mg+
中度
弱阿片类药物 ±非阿片类镇痛药 ±辅助药物
轻度
疼痛
非阿片类药物±辅助药物
选择镇痛药应从低级向 高级顺序提高
不同程度的疼痛选择相对 应阶梯的药物
第一阶梯代表药为阿斯匹林 第二阶梯代表药为可待因 第三阶梯代表药为吗啡
麻醉性镇痛药的临床应用 NSAIDs类药物抗炎镇痛 临床应用广泛
镇痛、退热 但无抗炎作用
总结
4、非甾体药不能两种同时应用,但可以和其他类止疼 药合用以减少非甾体药用量。 5、NSAIDs有“天花板效应”:超过封顶剂量以后, 即使增加剂量,镇痛效果不会再增加,而不良反应会 相应增加。
谢谢
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规划教材
护理药理学(用药护理) Pharmacology in Nursing
感觉神经元
阿片受体
接受神经元
沿
传
入
神
经
痛
觉
产
生
吗啡
镇痛药
兴奋阿片受体 含有哪些成员?
镇痛药分类
吗啡 哌替啶 罗通定
注意事项
1、不同的麻醉药品,药理作用不同
如:可待因镇痛作用较吗啡弱,镇咳作用较吗啡强 海洛因镇痛作用是吗啡的2-4倍,但依赖性是吗啡的6-8倍 美沙酮还可用于戒毒
护理药理学

第一章总论1.药理学是一门研究药理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制的学科。
药理学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规律,称为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二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即机体对药物处理的规律,称为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
2.药物是指用于预防、诊断及治疗疾病的物质。
3.护理药理学属药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以临床整体护理为基础遵循护理程序的主线,主要研究在临床护理中药物与患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4.药物常用制剂:芳香水剂、溶液剂、合剂、糖浆剂、胶浆剂、酊剂、醑剂、擦剂、洗剂、涂剂、栓剂、乳剂、软膏剂、糊剂、火棉胶剂、滴耳剂、滴鼻剂、滴眼剂、眼膏剂、散剂、注射剂、透析液、口腔用制剂、片剂、丸剂、煎剂、流浸膏剂、浸膏剂、冲剂、甘油剂、海绵剂。
5.药物新型制剂:微型胶囊、毫微型胶囊、脂质体,复合型乳剂、磁性药物制剂、固体分散物、透皮治疗系统、气雾剂。
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药物作用是指药物与机体细胞之间的初始作用。
药理效应是指药物的初始作用所引起的机体组织器官在功能和形态上的变化,是机体对药物反应的表现,对不同脏器有其选择性。
药物作用具有选择性、两重性和差异性。
2.凡是不符合用药目的的并给患者带来不适甚至痛苦的药物反应称为不良反应。
(1)副作用:指在治疗剂量之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特点难以避免,可逆。
(2)毒性作用:是指在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对机体组织器官的危害性反应。
特点程度较重,可以避免。
(3)后遗反应: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阈浓度)以下还残存的生物效应。
特点不稳定。
(4)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来疾病或症状加剧称为停药反应,又称回跃反应。
特点出现戒断症状。
(5)变态反应:是一类免疫反应,也称过敏反应。
常为非肽类药物进入体内作为半抗原与机体蛋白结合为抗原后,经过10天左右致敏过程而发生,一般见于过敏体质患者。
变态反应的的性质与药物原有的药理效应和剂量无关,难以预测。
护理药理学-受体和配体

护理药理学
Pharmacology in Nursing
第一单元 总论
受体和配体
受体和配体
(一)受体与配体
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许多药物是通过与受体结合而 呈现作用。
受体是位于细胞膜或细胞内一些具有识别、结合特异 性配体并产生特定效应的大分子物质。
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为配体,如神经递质、 激素、自体活性物质和化学结构与之相似的药物等。
受体和配体
受体 配体
细胞
受体:是位于细胞膜或 细胞内一些具有识别、 结合特异性配体并产生 特定效应的大分子物
当受体和配体相结合后, 会引发相应的效应。
受体和配体
配体 受体
受体配体关系,就好比“钥匙与锁” 的关系
配体相当于钥匙
受体相当于锁 配体与受体相结合当于钥匙插 到锁里面
产生效应相当于锁被打开了
受体和配体
(二)受体的特性
受体具有特异性、敏感性、饱和性、可逆性、可调节 性、多样性。
谢谢
护理药理学试题及答案

护理药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种药物是通过抑制H+/K+ ATP酶而发挥作用的?A. 雷尼替丁B. 奥美拉唑C. 阿莫西林D. 头孢噻肟答案:B2. 下列关于药物剂量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A. 药物剂量与治疗效果成正比B. 药物剂量需根据患者体重和年龄调整C. 药物剂量越大,疗效越好D. 药物剂量需考虑患者的肝肾功能状态答案:C3.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指:A. 药物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全身循环的速度A. 药物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全身循环的量B.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容积C. 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率D. 药物从体内排出的速度答案:A4. 下列哪种药物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A. 阿奇霉素B. 庆大霉素C. 头孢克洛D. 磺胺甲噁唑答案:C5. 药物的半衰期是指:A. 药物在血浆中浓度下降到一半所需的时间B. 药物完全从体内清除所需的时间C. 药物发挥最大疗效所需的时间D. 药物开始产生毒性反应的时间答案:A二、判断题1. 药物的副作用是指在治疗剂量下,药物引起的非预期的、有害的反应。
(正确)2. 药物的耐药性是指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后,药物的疗效逐渐减弱的现象。
(正确)3. 药物的个体差异是指不同患者对同一种药物的反应和耐受性存在差异。
(正确)4. 药物的首过效应是指药物在首次通过肝脏时被大量代谢,导致进入全身循环的药量减少。
(正确)5. 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是临床上用来评估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一种常用方法。
(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述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区别。
答:药动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主要关注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变化。
药效学则是研究药物对生物体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关注的是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2. 什么是药物的副作用,如何减少副作用的发生?答:药物的副作用是指在治疗剂量下,药物引起的非预期的、有害的反应。
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可以通过精准的剂量调整、合理选择药物、监测患者的生理状态和药物相互作用等方式实现。
(完整版)护理药理学大纲

《护理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护理药理学课程性质:专业课,必修学时:72学时适用专业:护理专业三年制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护理药理学是护理学专业一门必修基础课。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制的科学,主要包括药效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两个方面。
护理药理学不仅介绍了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内容,还着重阐述了药物的毒副反应和防治措施、禁忌症、药疗监护须知及护理人员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的内容,使护理人员掌握临床各类常用药物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和熟悉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疗监护、禁忌症、防治措施,了解剂量和用法,并联系其临床实际,以达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发挥药物最佳效应和减少药物毒副反应的目的,为指导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提供理论依据。
二、课程内容(一)课程重点与难点本课程的重点:药物的毒副反应和防治措施、禁忌症、药疗监护须知。
本课程的难点:临床各类常用药物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二)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主要教学内容】1.药理学的性质和任务2.药物和药理学发展简史3.药理学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药理学、药物的概念。
2.熟悉我国药物发展简史。
3.了解药理学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4.树立合理用药、全心全意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理念。
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主要教学内容】1.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2.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两重性3.药物的量效关系4.药物的作用机制【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药物的选择性作用、药物作用的两重性、不良反应、副作用,药物剂量的定义,量效曲线。
2.熟悉药物的基本作用、变态反应、依赖性等概念,受体的概念,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
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主要教学内容】1.药物的跨膜转运2.药物的体内过程3.药物的速率过程【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药物的首关效应、药物生物转化及意义、肝药酶、半衰期和生物利用度的概念。
2.熟悉稳态血药浓度、药物经肾排泄和消除。
3.了解药物的跨膜转运、时量关系和时效关系。
护理药理学教案

护理药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掌握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学参数和药动学参数。
(3)熟悉常见药物的分类和临床应用。
2. 能力目标:(1)能够分析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效学特点。
(2)能够评估药物的药动学过程和临床应用。
(3)能够运用药理学知识进行药物治疗和护理。
3. 情感目标:(1)培养对药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的定义、分类和作用机制。
2. 药物的药效学参数:药效学的基本概念、药物的剂量与效应关系、药物的作用持续时间和时效性。
3. 药物的药动学参数:药动学的基本概念、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4. 常见药物的分类和临床应用: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药物、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的药效学参数和药动学参数。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药物的临床应用和护理。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提问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报告质量。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药物分类和临床应用的理解。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护理药理学教科书。
2. 多媒体课件:用于讲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效学特点。
3. 案例材料:用于分析药物的临床应用和护理。
4. 网络资源:用于获取最新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六、教学内容5. 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的类型、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
6. 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中毒: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原因及处理;药物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7. 药物治疗监测:血药浓度监测的适应症、方法及临床应用。
8. 特殊人群的药物治疗: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及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药物治疗。
9. 药物疗法与护理:药物给药方法、药物护理要点及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与处理。
《护理药理学》考试题库

护理药理学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单5选1,只能选择其中最佳的一项1.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及作用机制的科学称为A.药物学B.药理学C.药剂学D.药效学E.药动学答案:B2.研究机体对药物作用的科学称为A.药物学B.药效学C.药物化学D.药动学E.配伍禁忌答案:D3.可作用于机体,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和用于计划生育的化学物质称为A.药物B.制剂C.剂型D.生物制品E.生药答案:A4.下面有关临床护士用药护理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药前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B.用药前检查药物制剂的批号C.用药时要注意用药方法和时间D.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E.发现医嘱错误,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答案:E5.在用药护理中,护士需请示医生后才能做的是A.了解患者的用药史和过敏史B.指导患者正确用药C.用药前要仔细核对患者的姓名、药名、给药剂量和给药方法D.用药时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E.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后是否要立即停药答案:E6.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的科学称为A.药效学B.药物学C.药物化学D.药动学E.配伍禁忌答案:A7.护士在临床用药中的职责不包括A.了解用药史B.了解药物过敏史C.检查药物有效期D.观察药物的疗效E.不用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答案:E8.护理药理学的任务不包括A.正确执行医嘱B.正确开展用药监护C.培养用药指导能力D.正确进行生活护理E.掌握药物的作用、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答案:D9.在用药护理中,护士应该做到A.要熟悉药物的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B.在用药时,要做到操作前检查、操作中检查、操作后检查C.要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做好记录D.要加强与患者的心理沟通,缓解用药时紧张情绪E.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停药答案:E10.药动学是研究A.机体如何对药物进行处置B.药物如何影响机体C.药物发生动力学变化的原因D.合理用药的治疗方案E.药物的疗效答案:A11.药效学研究的是A.药物在体内的过程B.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C.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D.药物的临床效果E.药物的不良反应答案:C12.药理学是研究A.药物的学科B.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原理C.药物效应动力学D.药物代谢动力学E.药物的治病方法答案:B第二章药效学一、单5选1,只能选择其中最佳的一项1.下列对药物选择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临床选药的基础B.与药物剂量大小无关C.选择性是相对的D.是药物分类的依据E.大多数药物均有各自的选择作用答案:B2.易产生生理依赖性的药品称为A.麻醉药品B.麻醉药C.毒药D.剧药E.毒剧药答案:A3.药物被机体吸收利用的程度是A.半数有效量B.治疗指数C.半衰期D.生物利用度E.安全范围答案:D4.药物被吸收入血之前在用药局部呈现的作用称为A.局部作用B.吸收作用C.防治作用D.选择作用E.不良反应答案:A5.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和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称为A.治疗作用B.预防作用C.副作用D.局部作用E. “三致“反应答案:C6.药物随血流分布到各组织器官所呈现的作用,称为A.局部作用B.吸收作用C.首过效应D.防治作用E.不良反应答案:B7.长期应用受体拮抗药,可以使体内相应的受体数目增多,称为A.受体的向上调节B.受体的向下调节C.高敏性D.耐受性E.部分受体激动剂答案:A8.用阿托品治疗胃肠绞痛时,患者出现口干、心悸等反应,属于A.后遗效应B.副作用C.毒性反应D.继发反应E.特异质反应答案:B9.哌替啶用药成瘾后,突然停药可产生戒断症状,该反应属于A.后遗效应B.继发反应C.精神依赖性D.生理依赖性E.毒性反应答案:D10.停药后血浓度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时仍残存的药理效应称A.耐药性B.毒性反应C.后遗效应D.继发反应E.副作用答案:C11.受体激动剂与受体A.只有内在活性B.只有亲和力C.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D.无亲和力,又无内在活性 E.有亲和力但无内在活性答案:C12.受体阻断剂与受体A.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B.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C.无亲和力,有内在活性D.既无亲和力,又无内在活性E.具有较强亲和力,仅有较弱内在活性答案:A13.服用催眠量的巴比妥类药物,次晨出现的宿睡现象是A.副作用B.毒性反应C.变态反应D.后遗效应E.特异质反应答案:D14.胸膜炎咳嗽应用镇咳药,此作用属于A.心理治疗B.对因治疗C.预防作用D.对症治疗E.局部作用答案:D15.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的患者使用磺胺甲噁唑后发生溶血反应,此反应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A.病理因素B.遗传C.年龄D.过敏体质E.毒性反应答案:B16.某患者因伤寒高热,医生给予阿司匹林退热,此药物作用为A.对症治疗B.对因治疗C.局部作用D.预防作用E.选择作用答案:A17.患者,男,42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药理学————————————————————————————————作者: ————————————————————————————————日期:ﻩ沈小平:护理药理学-复习题(上)第1~8章《药理学》:综合练习题及答案说明:1、目标检测题(名词、填空、问答题部分)及参考答案。
2、选择题部分见教材。
3、兰色字新宋体为参考答案第1章总论一、名词解释1.药物:是指能对机体原有生理功能及生化过程产生影响,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或计划生育的化学物质。
2.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制的一门科学。
3.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和作用机制的科学。
4.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影响,既研究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包括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称为药物代谢动力学。
5.毒性反应:是由于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或机体敏感性过高引起的对机体有明显损害的反应。
6.受体激动剂:指对受体既有亲和力,也有内在活性的物质(或药物)。
7.内在活性:药物兴奋受体的能力。
8.生物利用度:药物被机体吸收利用的程度。
9.首过消除:某些口服药物在首次通过肠粘膜及肝脏时,部分药物被代谢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
10.半衰期:是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11.特异质:是由于遗传异常并在药物的影响下所产生的反应。
12.耐受性: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较低,必须应用较大剂量方可呈现应有的治疗作用,称为耐受性。
13.依赖性:反复使用某些药物,使机体对该药产生依赖现象,停药时可产生戒断症状的药物。
如吗啡。
(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后,患者对药物产生的主观和客观上需要连续用药的现象。
可分为精神依赖性和躯体依赖性。
)14.联合用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或短时间先、后应用。
15.常用量:比最小有效量大,比极量小的量,既为常用量。
16.麻醉药:能够引起麻醉状态的药物。
麻醉药的分类:根据麻醉范围、方法及麻醉后机体状态的不同,可分为:①局部麻醉药。
②全身麻醉药。
附:麻醉的概念:是机体或机体的一部分在药物或其他因素的影响下,暂时失去对外界刺激反应性的一种状态。
17.麻醉药品:是指具有依赖性潜力,不合理使用或者滥用可以产生身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即成瘾性)的药品、药用原植物或者物质,包括天然、半合成、合成的阿片类、可卡因、大麻类等。
(即:易引起成瘾的毒剧药品。
)二、填空题1.药物不良反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有许多,一般说,药物分子______、脂溶性_______、溶解度_______、解离度____者易吸收。
3.弱酸性药物在弱碱性环境中,解离度_____,分子极性_______, 脂溶性______。
4.药酶抑制剂可使肝药酶活性降低,导致经肝代谢的药物在体内停留时间_____,血药浓度_____,药理活性_____,毒性_____,故合用时应______药物剂量。
5.药物在体内的消除类型有_________和________,大多数药物的消除类型是________。
6.个体差异是指在年龄、性别、体重相同的情况下。
大多数人对药物的反应相似,但有少数人存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差异,前着的差异表现为_______和_______;后着的差异表现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7.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剂量越大,血药浓度越______,作用越_______。
8.催眠药应在________服用,助消化药需在_______或________服用。
驱肠虫药宜在_______或______时服用,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宜在________服用。
答案:一、名词解释:二、填空题: 1、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后遗效应、继发反应、特异质反应、依赖性、停药反应。
2、小、高、大、小3、高、大、小4、延长、增高、增强、增大、减少5、恒比消除、恒量消除、恒比消除6、量、质、高敏性、耐受性、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7、高、强8、睡前、饭前、饭时、空腹、饭前、饭后三、简答题1.治疗作用与副作用是何种关系,举例说明。
答:副作用与治疗作用可随用药目的的不同而相互转化,如阿托品用于麻醉前给药时,其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为治疗作用,而松弛胃肠平滑肌引起腹气胀则为副作用;而治疗腹痛时松弛胃肠平滑肌为治疗作用,抑制腺体的分泌则为副作用。
2.简述药物的作用机制有哪几个方面。
答:有9个方面:①改变理化环境:如甘露醇提高血浆渗透压、碳酸氢钠中和胃酸等。
②改变某些酶的活性:如阿司匹林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的活性。
③参与或干扰机体的代谢过程:如铁制剂、激素类药物。
④影响递质释放或激素分泌:如麻黄碱促进去甲肾上腺素递质的释放等。
⑤影响生物膜的通透性或离子通道:如硝苯地平阻滞Ca2+通道。
⑥影响核酸的代谢。
⑦影响免疫功能。
⑧非特异性作用。
⑨受体(主要) 。
3.pH对药物的吸收和排泄有何影响。
为什么?答:①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或碱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由于药物解离的少,极性小,分子型多,脂溶性高,易吸收。
②酸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或碱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由于药物解离的多,极性大,分子型少,脂溶性低,不易吸收。
4.药物的转化方式有哪些,主要酶系是什么?答:氧化、还原、水解、结合。
肝微粒体酶。
5.简述影响药物的作用因素。
答:①药物方面的因素:药物的化学结构、给药途径、给药时间及次数、联合用药及药物的相互作用。
(药物剂量、药物制剂、)②机体方面的因素:年龄、性别、个体差异、病理状态、心理精神因素、遗传因素。
③药物的相互作用:药效学及药动学的相互作用。
6.口服和注射给药各有何优点?答:答:①口服给药: 这是最常用的给药方法。
由于胃的吸收面积较小,排空较快,所以药物在胃的吸收较少,除少部分弱酸性药物如阿司匹林等,可在胃内部分吸收外,绝大多数弱酸和弱碱性药物主要在肠道吸收,小肠具有吸收面积大、血流丰富、小肠液是弱碱性的液体(pH值约7.6)等特点,适合于大多数药物的溶解和吸收。
②注射给药,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快,作用快而强,适应于急、重、危重病人。
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皮下或肌肉、静脉注射。
7.试述药物作用的两重性及其临床意义。
答:两重性,是指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其临床意义。
全面掌握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力求做到安全用药、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8.试述药物血浆半衰期的临床意义。
答:临床意义:①药物分类的依据。
根据药物的半衰期将药物分为短效类、中效类和长效类。
②可确定给药间隔时间。
半衰期长,给药间隔时间长;半衰期短,给药间隔时间短。
③可预测药物基本消除的时间。
停药4~5个半衰期,即可认为药物基本消除。
④可预测药物达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
以半衰期为给药间隔时间,分次恒量给药,约经4~5个半衰期可达稳态血药浓度。
9.联合用药对药物作用有何影响?答:联合用药(配伍用药):①定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或先后应用。
②目的:是为了呈现协同作用,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或延缓病原体耐药性的产生。
③结果:Ⅰ、协同作用:防治作用增强配伍适当不良反应增强Ⅱ、对抗作用:防治作用下降配伍禁忌不良反应下降四、单项选择题1.D 2.A 3.B 4.C 5.C 6.A 7.C 8.C 9.C10.B 11.C12.D 13.A 14.A 15.D 16.D 17.B 18.C第2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第1节概述一、名词解释1.M样作用:M受体兴奋时,表现出的作用。
2.N样作用:N受体兴奋时,表现出的作用。
3. α型作用:α受体兴奋时,表现出的作用。
4. β型作用:β受体兴奋时,表现出的作用。
(需要时应写出具体受体兴奋时的表现。
)二、填空题1.合成“乙酰胆碱”的酶为___________,水解“乙酰胆碱”的酶为__________。
2.胃肠、膀胱平滑肌上分布的胆碱受体为________受体,骨骼肌运动终板的胆碱受体为____受体。
三、简答题传出神经系统受体的分布和生理效应如何?答案:二、填空题: 1、胆碱乙酰化酶、胆碱酯酶2、M受体、N受体三、简答题:见教材20页表2-1第2节胆碱受体激动药一、填空题毛果芸香碱激动_____受体,使瞳孔_______、眼压________,导致调节_______,主要用于滴眼治疗______。
二、简答题1.如何指导病人正确滴用毛果芸香碱?2.新斯的明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机制是什么?答案:二、填空题: M受体、缩小、下降、痉挛(近视)、青光眼三、简答题:答:1、滴眼时应注意用手指压迫内眦,以防药液经鼻泪管入鼻腔吸收。
2、①抑制AChE→Ach↑————→R→骨骼肌↑→治:重症肌无②直接兴奋——————→N2力③促进运动神经末梢释放Ach→第3节胆碱受体阻断药一、填空题阿托品的临床用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禁忌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简答题1.比较毛果芸香碱与阿托品对眼的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用途。
2.阿托品为什么可用于治疗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答案:二、填空题:抑制平滑肌痉挛、全身麻醉前给药(抑制腺体分泌)、眼科用药、过缓型心律失常、抗休克、有机磷中毒。
青光眼、前列腺肥大、幽门梗阻。
三、简答题:答:1、①毛果芸香碱:瞳孔缩小、眼压下降、调节痉挛,兴奋M受体,治疗青光眼。
②阿托品:瞳孔散大、眼压升高、调节麻痹,阻断M受体,治疗虹膜睫状体炎、验光配眼镜。
受体被阻断,解除了2、较大剂量阿托品(1-2mg),由于窦房结M2迷走神经对心脏抑制作用,可引起心率加快,心率加快的程度取决于迷走神经对心脏抑制的程度。
所以可用于治疗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
第4节拟肾上腺素药一、填空题受体的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主要激动α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肾上腺素的临床用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二、简答题1.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对血压的影响有何异同?2.如何防治去甲肾上腺素引起局部组织缺血坏死、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不良反应?3.为什么治疗过敏性休克首选肾上腺素?三、案例分析题案例:(见教材30页)患者,女,38岁。
因急性胆囊炎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
青霉素皮试阴性,故给予青霉素静脉滴注,一分钟后病人诉手足麻木,继而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脉搏不能扪及,神志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