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中的传统礼仪

合集下载

文明礼仪三字经

文明礼仪三字经

文明礼仪《三字经》职校生要记清学礼仪莫看轻人之初性本善不懂礼会嬗变出十指有短长念职专需自强罗马路条条通志于学定成功教不严师之惰己不学怪哪个要成才先成人修品德长精神地无德草不生人无德如畜生坐卧静行走端勿莽撞勿乱窜讲公德讲秩序善乐群不自私遵校纪服管理重团结爱集体学先进省不足结良朋读好书学孔融能让梨同学间重友谊寸有长尺有短多谦虚少自满行好事不留名受人恩记在心勿恃强勿逞凶如姐妹如弟兄修品德先自重天生我必有用明荣辱知廉耻有所为有所止善虽小趋如亲恶虽小避如瘟礼仪事千万条《三字经》教尔曹记《不准》学《常规》怀善念远是非信师言闻过喜去陋习从今起进校园讲形象端仪表树榜样勿奇裝勿怪发自然美人人夸衣常洗发常理去首饰勿趿履烟不沾酒不闻做四有文明人学生证配胸前普通话语甜甜见师长问声好遇同学面带笑过楼梯勿拥挤小磕碰对不起上厕所人人会蹲到点站到位进科室喊报告对老师要礼貌公共场勿喧哗小儿科笑掉牙拾钱物要缴公见陋习劝一声防偷盗细留神关好窗锁好门值日生勤洒扫好习惯勿讨巧见重活争着干能吃苦人高看爱劳动好处多强身体塑品德文体美样样来多面手T型才学文化多动脑练技能争分秒不学习考试急一生误后悔迟强体魄勤锻炼贵有恒不间断出操快站队直韵律美动作齐活动课要参加讲文明讲安全逢集会守纪律有比赛争第一买饭菜要排队善节约不浪费衣蔽体饭充饥勿攀比勿贪吃偷饭卡最可耻良心坏无人理拿人物拆人信丧廉耻人人恨讲诚信做真人言九鼎义薄云借人钱按时还有承诺必践言静坐时思己过起争执先自剖生气时勿冲动三思行不后悔姐妹情手足意忍一忍都过去朝红脸晚拉手同学路一起走同学亲三辈亲胜远亲强近邻朋友多路千条报以礼投以桃昔孟母三择邻交朋友要识人近朱赤近墨黑不良友要远离泰山高垒于筐习礼仪在平常江河远点滴聚成大道躬小事见垃圾伸手拾环境美在保持勿乱丢勿秽言迎人面不吐痰晨早起晚早睡勤洗衣常叠被休息场勿扰人来洒扫去关门地面静墙壁新布置雅人舒心视公物如私产不破坏不热眼见公害齐斗争匡正义惩顽凶男女生勿早恋坏校风找难看迷网吧人似鬼一上课淌口水小赌博实大恶败家仔万人唾交不良常逃课钻栅栏牢里货走读生重安全路途中少贪玩住宿生少外出抵诱惑多读书礼拜五早回家多做事孝爹妈萊七十娱爹娘香九龄能温床父母恩比山重三春晖报不尽恩师义如天高江湖远有航标同学情不老松香四季叶常青朋友爱浓如酒人生路并肩走职校生习礼仪正言行塑品性德为先会做人能为本会做事好习惯少小成好儿女鹏展翅。

礼仪教育三字经

礼仪教育三字经

中学生礼仪教育三字经
一、体态仪表
坐如钟背不躬
立如松脚并拢
行如风臂放松
发型美要大众
手脸净要普通
背书包两肩中
学生证挂前胸
二、文明礼貌
㈠学校礼
一日师终生父
师长名不直呼
同窗间友好处
相互帮共进步
不乱丢不乱吐
校内行择右路
听教诲勤读书
学做人奔前途
㈡家庭礼
为人子敬父母
进出门打招呼
父母言心良苦
听得进记得住
俭为本能吃苦勤劳动理家务兄妹友如手足邻里处要和睦
㈢社会礼
人在世须记住为他人众人树物有主不苟图拾钱物还失主公共场法规守交通法牢记住见妇幼诚相助遇叟妪礼让路待外宾礼不俗亮气节荣国度礼你篇常温读牢记心言行符。

礼仪教育三字经_三字经

礼仪教育三字经_三字经

礼仪教育三字经重礼仪,讲礼貌,礼尚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礼”的由来源远流长。

周公提出了“德政”的思想,主张以“礼乐”治天下。

孔子提出“克已复礼,天下归仁”,主张用礼仪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礼”是社会道德文明程度的直观表征,是一个人道德素质和教养程度的外在标志。

我们要继承古代礼仪文化的精华,赋予其现代文明的新内容,创造出当代的礼仪文化。

礼仪教育要从少年儿童抓起。

我们编写出《少年儿童礼仪三字歌》,从仪表礼仪、交谈礼仪、家庭礼仪、学校礼仪、公共场所礼仪等五个方面对中小学生进行礼仪教育。

重礼仪,讲礼貌,礼尚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它不仅培养了炎黄子孙文明礼貌的品质,而且使中华民族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称。

在今天,我们仍需发掘“礼”的时代价值,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为构建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做出贡献。

礼仪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

根据中小学生的特点,我们将礼仪教育分为如下五个单元。

1、仪表礼仪仪表礼仪是人与人交往中在姿态、举止、服饰和个人卫生等方面的礼仪规范。

它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精神面貌的外在表现。

仪表美既是一个人自尊自信的表现,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对他人、对社1 / 8会的尊重,反映出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文明程度。

少年儿童正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挺拔俊美的身姿、整洁大方的仪容和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能够积极促进身心的健康成长,为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仪表礼仪主要包括站姿礼仪、坐姿礼仪、走姿礼仪、着装礼仪和仪容礼仪。

为了读起来朗朗上口,又便于记忆,我们继承了传统文化中《三字经》的写作方法,编写了小学生礼仪三字歌。

(以下个单元相同)小学生仪表礼仪三字歌新时代,讲文明,好少年,树新风。

懂礼仪,在言行,好习惯,贵养成。

坐立走,要规范,古有训,记心间。

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喻意明。

要做到,有技巧,眼平视,面含笑。

身立正,精神好,挺起胸,要记牢。

小学生文明礼仪三字经

小学生文明礼仪三字经

小学生文明礼仪三字经第一篇:小学生文明礼仪三字经小学生文明礼仪三字经晨风吹,阳光照。

红领巾,胸前飘。

好学生,要做到。

讲文明,讲礼貌。

见老师,问声好。

见同学,问声早。

上下楼,靠右行。

互礼让,要记牢。

楼道内,静清净。

教室内,莫喊嚷。

桌椅齐,地面洁。

好环境,好心情。

课堂上,勤动脑。

勤回答,勤思考。

铃声响,课间到。

做游戏,不追跑。

玩得精,玩得巧。

悦身心,练大脑。

爱树木,护花草。

主人翁,责任感。

你我他,不缺少。

学校外,需做到。

有气质,有风度。

仪态美,举止雅。

衣整洁,精神好。

站坐行,仿前辈。

站如松,坐如钟。

卧如弓,行如风。

尊重人,文明语。

讲理解,讲和善。

谈话时,面带笑。

若问路,要礼貌。

“老爷爷,阿姨好”。

若购物,注行为。

不乱动,买卖和。

看演出,提前到。

轻入座,不迟到。

不喧哗,不乱跑。

演出闭,要鼓掌。

有纸屑,不乱抛。

有果皮,扔进箱。

乘车时,不拥挤。

尊长辈,爱幼小。

客人到,心欢笑。

物品齐,房间整。

主动迎,又周到。

送物品,接物品。

双手呈,谢声到。

亲友家,去做客。

重礼仪,少不了。

用物品,不随意。

经允许,教养好。

用餐时,不抢先。

离去时,招呼到。

要告别,说感谢。

有礼貌,人人笑。

好习惯,早养成第二篇:小学生文明礼仪三字经小学生文明礼仪三字经晨风吹,阳光照。

红领巾,胸前飘。

好学生,要做到。

讲文明,讲礼貌。

见老师,问声好。

见同学,问声早。

上下楼,靠右行。

互礼让,要记牢。

楼道内,静清净。

教室内,莫喊嚷。

桌椅齐,地面洁。

好环境,好心情。

课堂上,勤动脑。

勤回答,勤思考。

铃声响,课间到。

做游戏,不追跑。

爱树木,护花草。

主人翁,责任感。

你我他,不缺少。

学校外,需做到。

衣整洁,精神好。

站如松,坐如钟。

卧如弓,行如风。

尊重人,文明语。

谈话时,面带笑。

若问路,要礼貌。

“老爷爷,阿姨好”。

有纸屑,不乱抛。

有果皮,扔进箱。

乘车时,不拥挤。

尊长辈,爱幼小。

客人到,心欢笑。

主动迎,又周到。

送物品,接物品。

双手呈,谢声到。

离去时,招呼到。

要告别,说感谢。

文明礼仪三字经

文明礼仪三字经

云阳县文明礼仪三字经第一部机关文明礼仪炎黄子,传文明;讲仁义,通古今。

懂礼仪,知人性;明事理,记古训。

尚道德,遵人伦;树美德,讲诚信。

真善美,立品行;富仪表,具人文。

一形象礼仪坐立行,要端正;守礼节,受人敬。

素打扮,玉立婷;重朴素,美三分。

追时髦,没必要;衣得体,不妖娆。

职业装,少不了;择场合,分对象。

有应酬,淡化妆;女士们,记心上。

接来访,笑相迎;一杯水,一个凳。

份内事,速办清;份外事,交待明。

讲原则,照章行;勿吃喝,拒礼金。

诚为民,是本分;尽职守,讲责任。

二公务礼仪搞接待,要大方;重细节,礼到唐。

精神振,器宇昂;守时间,细打量。

作汇报,话精当;听指示,抓主纲。

开会时,准入场;关手机,不要忘。

认真听,仔细想;守纪律,做榜样。

出差外,多小心;入乡俗,礼彬彬。

发言语,有分寸;重风俗,施人敬。

到异国,更严谨;一手足,表国荣。

陪客晏,要细心;入席位,先入宾。

入有序,方位定;若离席,要照应。

举杯盏,低于宾;识酒量,不强人。

酒过量,要谨慎;重修养,控言行。

文明礼,美如锦;活到老,学不尽。

三上班礼仪上班时,重形象;衣冠洁,仪态庄。

亲和善,名俱扬;待来客,莫冷场。

一杯茶,暖心房;问来意,明情况。

语言美,细思量;能办事,莫乔装。

送客走,要起立;握握手,传善意。

下基层,要谦虚;察民情,慎周密。

遇难事,急所急;多研究,解难题。

化民忧,疏怨气;老百姓,记心里。

干事业,人为本;严要求,高标准同事间,团结紧;持公道,讲光明。

有分歧,多交心;求大同,事必成。

遇失误,找原因;添措施,吸教训。

严自律,志坚定;行得正,坐得稳。

两务必,记在心;防奢侈,忌侥幸。

堵诱惑,防蜕变;好作风,靠自勉。

勤学习,不自满;广积累,长才干。

讲理论,贵实践;善总结,真全面。

人民事,要尽瘁;怀冷暖,装心扉。

得金杯,得银杯;抵不上,众口碑。

第二部企业文明礼仪文明史,千古传;万般事,礼为先。

天天讲,代代传;人皆知,乐无边。

一形象礼仪上下班,守时间;须打卡,不怠慢。

幼儿园礼仪教育《三字经》

幼儿园礼仪教育《三字经》

第⼀册: 幼⼉园礼仪 1、⼊园:早⼊园,不迟到,见⽼师,要问好,⼩朋友,也问到,别⽗母,勿忘掉。

2、离园:离园时,互道别,先⽼师,后同学,见爸妈,问声好,抱⼀抱,更乖巧。

3、盥洗(如厕):如厕前,先敲门,有⼈在,要等待,如厕后,要冲⽔,整好⾐,把⼿洗。

4、盥洗(洗⼿):洗⼩⼿,不拥挤,排好队,袖卷起,洗⼿时,擦⾹皂,洗完后,⽔关掉。

5、盥洗(喝⽔):⼩⽔杯,双⼿拿,接好⽔,慢慢回,喝⽔时,归原位,⼩⼼喝,不浪费。

6、爱护公物(⼩椅⼦):⼩椅⼦,双⼿搬,轻放好,再坐上,⼈离开,椅收起,爱护它,常擦洗。

7、爱护公物(图书):图画书,要爱护,轻轻翻,细细读,不弄脏,不损坏,书⼩弟,乐开怀。

8、爱护公物(园内设施):教室内,玩具多,互谦让,不争夺,院⼦⾥,设施全,爱公物,齐动员。

9、学习活动:学习时,要坐好,认真听,勤思考,要提问,⼿举起,回答时,字清晰。

10、户外活动:在户外,做游戏,与⽼师,不远离,集合时,收玩具,守规则,讲秩序。

11、睡眠礼仪(穿、脱⾐服):睡觉前,先问安,按顺序,脱⾐衫,叠整齐,放⾝边,起床后,依次穿。

12、睡眠礼仪(睡觉):不蒙头,不趴睡,枕放正,盖好被,⼩⼿空,右卧眠,早⼊睡,梦⾹甜。

13、睡眠礼仪(起床):起床时,要安静,去⽅便,步要轻,⾐穿好,被叠齐,先梳洗,后游戏。

公共场所礼仪 14、在公共场所如何讲话:公共场,有礼貌,不喧哗,不哭闹,说话时,声要⼩,对他⼈,⽆打扰。

15、学会倾听:他⼈讲,细倾听,不打断,表尊敬,转述时,⼝齿清,话简单,语意明。

基本礼仪 16、请:借物品,求帮忙,要说清,才像样,有问题,说请问,客⼈到,您请进。

17、您好再见:见⾯时,要问好,早中晚,不能少,分别时,说再见,临睡前,道晚安。

18、礼貌⽤语(谢谢不客⽓):⼈帮我,谢谢你,我帮⼈,不客⽓,谢谢你,不客⽓,常⽤起,更知礼。

19、礼貌⽤语(对不起没关系):做错事,对不起,⽤诚⼼,表歉意,不要紧,没关系,互谦让,明事理。

三字经亲师友学礼仪

三字经亲师友学礼仪

三字经亲师友学礼仪
《三字经》是中国传统的启蒙教材,其中“亲师友,学礼仪”是教育孩子要亲近老师和朋友,学习礼仪和道德规范。

这句话强调了人际关系和社交礼仪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亲近老师可以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和指导,老师不仅传授知识,还能引导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与朋友相处可以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通过与师友的互动,孩子能够学习到如何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并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学习礼仪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和社交能力的重要途径。

礼仪包括礼貌用语、行为举止、仪态等方面。

通过学习礼仪,孩子能够懂得尊重他人、表达自己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这不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够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总的来说,“亲师友,学礼仪”是三字经中关于教育孩子的重要内容,它强调了亲近师友和学习礼仪的重要性。

通过与师友互动和学习礼仪,孩子能够培养良好的品德和社交能力,为其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字经详解: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三字经详解: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三字经详解: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三字经详解: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经孔子整理后,收录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311首诗歌。

《诗经》按作品的体例和形态不同,分为“风雅颂”三诗和“赋比兴”三体。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字经详解: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儒家关于礼学的典籍有“三礼”,即《周礼》《仪礼》和《礼记》。

《周礼》是研究古代政治制度的必读书,对后世影响深远,王莽改制、王安石变法等都曾以《周礼》为理论依据。

《仪礼》据传是孔子根据周代残留的资料,汇编而成的,全书共17篇,包括冠、婚、丧、祭、射、乡、朝聘等基本礼仪,是后世历代帝王制定礼法的依据。

《礼记》是一部资料汇编性质的书,纪录了秦汉以前的儒家思想和言论,特别是孔子关于礼制方面的言论。

其书内容丰富,涉及政治、经济、哲学、教育、社会、乃至医药、卫生,诸多方面。

要了解中国文化的根本,《礼记》是不能不研究的。

《礼记》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国几千年来宪法精神的所在,我们的大同思想,就来自其中的“礼运篇”。

四书中《中庸》与《大学》,就是《礼记》里面的两篇文章。

因为是孔子的70个学生和一些汉代学者为礼而记,故称为《礼记》。

整理《礼记》的是西汉学者戴德(大戴)和戴圣(小戴),叔侄二人。

大戴删定《礼记》85篇,小戴删定礼记46篇,讲述的都是孔子的言论。

后人加入《乐记》一篇,如此就礼乐具备了。

历史上讲授《礼记》最著名的是西汉学者后苍,后苍在曲台殿定《礼记》184篇,后传授给戴氏叔侄,大戴删定为八十五篇,小戴删定为四十六篇。

今天的《大戴礼》仅存三十九篇,已经不通行了。

《小戴礼》四十六篇俱在,后人又加入“明堂”“月令”“乐记”三篇,就是我们今天的49篇《小戴礼》,“中庸”是第31 篇,“大学”是第42篇。

曰国风,曰雅颂。

号四诗,当讽咏。

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作品,是各诸侯国的民歌,所以称为“国风”,如有卫风、郑风、齐风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释】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
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
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
解读“传统礼仪”
cǐ shí yì rén suǒ tóng dāng shī xù wù wéi bèi
此 十 义,人 所 同。 当 师 叙,勿 违 背。
【解释】前面提到的十义是人人都应遵守的,千万不能
违背。
解读“传统礼仪”
【相关典籍】 《礼记〃礼运》中的“十义”是:父慈、子孝、兄良、 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相关典故】 赵孝争死

课堂讨论
五常:仁、义、礼、智、信 《三字经》认为“不容紊”,如果你是《三字经 》的作者,你会特意编排“五常”的顺序吗?顺序 是什么呢?
【“悌”的现实意义】
梁实秋先生专门写过一段:“有人猜想,孔融那几天也许肚
皮不好,怕吃生冷,乐得谦让一番,我不敢这样妄加揣测,不过
我们要承认,利之所在,可以使人忘形,谦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孔融让梨的故事,发扬光大起来,确有教育价值。”
解读“传统礼仪”
shǒu xiào tì cì jiàn wén zhī mǒu shù shí mǒu wén
《三字经》中的传统礼仪
第4组:
主讲:孙雪琦
PPT制作:刘茂露 资料整理:赵娜 尹维 资料收集:魏静文 魏来 林子靖 王珈薇
1
2 3
《三字经》
录目
解读“传统礼仪”
课堂讨论
2
《三字经》简介
《三字经》,是中国三大传统启蒙教材之 一,与《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
千”,在“三百千”中只有《三字经》被奉
解读“传统礼仪”
róng sì suì néng ràng lí 融 四 岁, 能 tì yú zhǎng yí xiān zhī
让 梨。 弟 于 长, 宜 先 知。
【解释】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
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
道的。“弟”通“悌”,尊敬友爱。
解读“传统礼仪”
解读“传统礼仪”
【相关典故】举案齐眉 【“三纲”辨析】
《三字经》的“三纲”与董仲舒所讲的三纲风马牛不相及,作
者所倡导的是一种爱,一种关切,一种道义,而不是绝对的、单向
的控制和服从。所以说,《三字经》所倡导的是温馨和谐的君臣关
系、父子关系、夫妇关系,虽然他们在社会和家庭中地位不同,但
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为经。
解读“传统礼仪”
wéi rén zǐ fāng shào shí qīn shī yǒu xí lǐ yí
为 人 子,方 少
时。 亲 师 友, 习 礼 仪。
【解释】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 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解读“传统礼仪”
【相关典故】师文拜师师襄 【相关典籍】 《礼记》第一句:“勿不敬,俨若思”。 《论语〃阳货》中说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东西。
【相关典籍】
康熙年间的李毓秀写的《弟子规》中说道:“有余力,则学
文”。
解读“传统礼仪”
sān gāng zhě jūn chén yì fù zǐ qīn fū fù shùn
三 纲 者,君 臣 义。 父 子 亲,夫 妇 顺。 【解释】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
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 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解读“传统礼仪”
xiāng jiǔ líng néng wēn xí xiào yú qīn suǒ dāng zhí 香 九 龄,能 温 席。孝 于 亲,所 当 执。
【解释】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 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解读“传统礼仪”
【相关典故】黄香温席 【“孝”与“教”】 “孝”,上老下子 “教”,左孝右文,教者,孝之文也。
“义”和“礼” 为前提。
解读“传统礼仪”
fù zǐ ēn
fū fù cóng xiōng zé yǒu dì zé gōng
父子恩,夫 妇 从。 兄 则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
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
解读“传统礼仪”
zhǎng yòu xù yǒu yǔ péng jūn zé jìng chén zé zhōng 长 幼 序,友 与 朋。君 则 敬, 臣 则 忠。
【“五常”】
汉代《白虎通》中讲:仁即仁爱;义是得体;礼是指合乎规范;
智是指明辨是非;信是指专一守信。
后来,大家认为,仁义礼智信这五样东西是经久不变的,应该
是超越一切时空的限制的,它是永恒的,所以把它叫五常。
解读“传统礼仪”
【“不容紊”】——五常的顺序不可以打乱 儒家认为, 智慧和守信是为人处事不可或缺的, 但 “仁”是最重要的,“智”和“信”必须要以“仁”、
解读“传统礼仪”
yuē rén yì
lǐ zhì xìn
cǐ wǔ cháng bù róng wěn
曰 仁 义,礼 智 信。此 五 常, 不 容 紊。
【解释】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
种不变的法则做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保祥和,
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解读“传统礼仪”
首 孝 悌, 次 见 闻。知 某 数,识 某 文。 【解释】人生急当首务者,莫大于孝悌,故人事亲事长,必要尽
其孝悌。孝悌乃一件大事。其次一等,多见天下之事,以广其所知,
多闻古今之理,以广其所学。知十百千万之数为某数,识古今圣贤
之事为某文也。
解读“传统礼仪”
【“孝悌”的实时性】
孝和悌,它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它应该是人人都具备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