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病历
口腔科住院病历范文(必备6篇)

口腔科住院病历范文(必备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句子大全、作文大全、诗词歌赋、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complete sentences, complete compositions, poems,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口腔科住院病历范文(必备6篇)口腔科住院病历范文第1篇XXX性别:男年龄:29岁户籍:广东人学历:中专/技校工作年限:5-8年期望薪资:面议工作地点:广州 - 不限求职意向:内科医生 | 护士/护理人员工作经验(工作了5年9个月,做了1份工作)门诊工作4年工作时间:20XX年3月至 20XX年12月职位名称:口腔医生工作内容:主要工作是镶牙,医牙,补牙,洗牙,正畸经验一般等.能独立接诊完成操作,仔细有耐心,语言表达清晰、流畅、具有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教育经历20XX年7月毕业湛江中医学校口腔医学自我描述本人从事牙医工作6年,在卫生服务站上班4年,主要工作是镶牙,医牙,补牙,洗牙等。
口腔科病历模板

口腔科病历模板
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电话:住址:
主诉:
(患者主诉的症状,如牙痛、牙龈出血、口腔异味等)。
现病史:
(患者症状出现的时间、持续时间、症状的变化等)。
既往史:
(患者过去的疾病史、手术史、药物过敏史等)。
个人史:
(患者的个人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饮食习惯等)。
家族史:
(患者家族中是否有类似疾病的病史)。
体格检查:
(口腔科医生对患者口腔进行的检查,包括口腔粘膜、牙齿、牙龈等情况)。
辅助检查:
(患者口腔科相关的辅助检查结果,如口腔X光片、口腔CT等)。
诊断:
(口腔科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初步诊断)。
治疗方案:
(口腔科医生对患者病情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随访计划:
(口腔科医生对患者的随访计划,包括复诊时间、注意事项等)。
注意事项:
(口腔科医生对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饮食、口腔卫生等)。
备注:
(口腔科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其他备注信息)。
以上是口腔科病历的基本模板,医生在填写病历时应当尽可能详细地记录患者的病情、病史以及诊疗过程,以便于日后的治疗和随访。
同时,在填写病历时应当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不得泄露患者的个人信息。
口腔科病历是口腔科医生的重要工作之一,良好的病历记录对于医生诊断和治疗患者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口腔科病历书写主要内容及范例

口腔科病历书写主要内容及范例一、现病史1.颌面部炎症性疾病:发病时间,病程缓急,张口、吞咽、咀嚼功能障碍的程度,肿痛的中心部位,全身反应的证状。
2.颌面部创伤:部位、出血量。
有无骨折及异物存留;有无恶心、呕吐、耳漏、鼻漏、呼吸困难、休克、昏迷等,其程度和持续时间;有无颅脑和颈部多发伤。
3.口腔颌面部肿瘤:原发部位、生长速度、病程长短,有无疼痛、出血、溃疡,口腔内修复物的摩擦情况,既往手术或其他治疗情况。
4.口腔颌面部畸形:先天性畸形对进食、语言功能的影响,呼吸道感染的频度和程度,病理畸形的发病和形成畸形的全过程,口腔功能障碍种类、程度及诊疗情况。
二、过去史、个人史、家族史口腔颌面部肿瘤应询问有无烟酒嗜好;口腔颌面部畸形应询问父母是否近亲结婚,母亲孕期健康情况,有无外伤等。
三、专科检查1.颌面部检查(1)面颊部:颜面部外形是否对称,有无畸形;皮肤颜色,有无疤痕、红肿、伤口、溃烂、瘘管及新生物(记录其部位、大小及与深层组织关系)。
(2)唇及口角部:形态、大小,有无畸形、缺损,粘膜色泽,有无红肿、糜烂、溃疡、脱屑、皲裂及新生物(记述其部位及范围)。
(3)上下颌骨:大小、外形是否对称,有无膨隆或缺损(记录其部位及病损范围),骨面有无乒乓球感,骨折(部位,开放或闭合性,有无移位、骨擦音、张口受限、牙)错乱、血肿)。
头颈部淋巴结(包括枕、耳前、耳后、腮腺、面、额下、颈及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的部位、大小、数目、硬度、活动性,与皮肤或基底部有无粘连,有无压痛及波动感。
2.口腔检查(1)口腔前庭:唇、颇系带的位置,唇颊及牙龈粘膜的色泽,有无伤口、痿管、溃疡或新生物;腮腺导管开口有无红肿,导管口排出物的量与性质(清亮、浑浊或脓液)。
(2)牙齿、牙周及咬合:牙齿的数目(缺失或增多)及排列情况;有无龋齿、牙冠变色(必要时做活动力测验)、牙折、叩痛、咬合关系;牙周有无红肿、增生、肥大、萎缩、溢脓及牙周袋、牙结石。
(3)固有口腔腭:硬、农腭有无红肿、溃疡、畸形及新生物(大小、硬度、活动度),软助听腭运动情况,有无发音、吞咽等功能障碍。
口腔科门诊病历书写模板精选

口腔科门诊病历书写模板精选1.对口腔卫生进行定期维护,保持口腔清洁;2.定期复诊,随时观察病情变化;3.注意饮食惯,避免过度进食甜食和粘性食物;4.遵医嘱服用口腔抗菌药物和口腔抗炎药物。
牙龈炎主诉:刷牙出血半年现病史:患者近半年来,刷牙及咀嚼食物时牙龈出血,含漱可止血,现要求诊治。
既往史:患者无明显疾病史,无过敏史,无手术史,无传染病史。
检查:口腔卫生状况一般,有少量色素附着,牙石较多,牙龈充血色红,质地松软,边缘厚钝,龈圆钝,肥大面光亮,龈沟深度3mm,BI3°,无附着丧失。
诊断:慢性牙龈炎。
治疗计划:洁治术处置:口腔卫生宣教,指导刷牙方式及牙线使用。
已向患者交代清楚患牙情况及费用,患者知情同意后,进行全口龈上洁治,喷砂,抛光,上药。
医嘱:定期复诊,注意口腔卫生,避免过度进食甜食和粘性食物。
牙周炎主诉:下前牙松动半年现病史:患者近两年来时常牙龈刷牙时出血,有口臭。
近半年下前牙自觉松动,牙龈偶有脓液溢出,要求诊治。
既往史:患者无明显疾病史,无过敏史,无手术史,无传染病史。
检查:口腔卫生状况较差,有大量色素附着,龈上牙石较多,牙龈充血色红,质地松软,边缘厚钝,龈圆钝,肥大面光亮,牙龈萎缩,PD约3-5mm,下颌前牙区牙周袋内可见脓性分泌物。
BI4-5°。
下颌前牙区牙齿松动I-II°,余牙尚可。
X线检查全口牙槽骨水平吸收达根长1/3左右。
诊断:慢性牙周炎,32-42牙周脓肿。
治疗计划:牙周序列治疗处置:口腔卫生宣教,指导刷牙方式及牙线使用。
已向患者交代清楚患牙情况及费用,患者知情同意后,进行全口龈上洁治,龈下超声刮治,手工根面平整,牙周袋内810nm激光照射。
全口喷砂,抛光,上药。
医嘱:定期复诊,注意口腔卫生,避免过度进食甜食和粘性食物,遵医嘱服用口腔抗菌药物和口腔抗炎药物。
患者一周前开始感到左下磨牙后区胀痛,食物嵌塞,口臭,自行口腔清洁后症状稍有缓解,但仍存在,遂来就诊。
口腔科 住院病历

口腔科住院病历病历:口腔科住院病历患者信息:姓名:王先生性别:男年龄:45岁住院号:20211234入院日期:2021年5月15日疾病诊断:牙周炎合并牙髓炎主诉:王先生于近期发现牙龈红肿疼痛,伴有牙齿松动和口臭,口腔不适感明显加重,效果不显著,遂于2021年5月15日入院。
现病史:王先生牙周炎病程长达3年,之前曾轻微出血,但未引起重视。
近期,牙龈明显红肿,牙齿感到松动,出现口臭,出现不适感明显加重。
既往史:患者无特殊疾病史,无慢性疾病史,无口内外伤史,无过敏史。
过敏史:患者无过敏史。
个人史:患者无吸烟史,饮酒史,不吃辛辣食物,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刷牙勤快。
家族史:患者没有家族中患牙周炎的人。
体格检查:患者神清,体温正常,呼吸、心率正常。
口腔检查显示,牙龈深红色,明显肿胀,有明显牙石堆积,牙结石现象。
有多颗牙齿感到松动。
口腔有明显口臭气味,并伴有口腔内的溃疡。
辅助检查:1.牙周检查:患者牙周深度增加,部分牙齿牙石明显,存在牙周袋。
2. X线检查:患者口腔X线片显示骨质密度减少,有牙周袋,无明显颌骨吸收和骨质破坏。
诊断:王先生口腔科住院诊断为牙周炎合并牙髓炎。
治疗过程:患者进行了全口牙结石清除,并进行了口腔抗菌治疗,口腔冲洗,局部漱口,并根据患者个人情况给予了口腔抗炎药物治疗,并定期进行口腔复查。
后续观察:患者症状稳定,口臭明显减轻,口腔不适感有所改善,牙齿松动减轻。
出院指导:1.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刷牙勤快,使用牙线清洁牙齿间隙。
2.定期复诊,跟进治疗效果。
3.注意饮食习惯,良好的饮食结构。
4.保持心情舒畅,减少压力。
5.遵守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以上为王先生的住院病历,详细描述了其口腔科疾病的病程、诊断和治疗过程,为患者出院后的康复起到指导和参考作用。
同时,强调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定期复诊的重要性,以确保治疗效果的长久效果。
口腔科门诊病历模板

口腔科门诊病历模板患者基本信息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诉主诉:现病史:既往史1.1 既往健康状况:1.11 是否有慢性疾病:1.12 是否有手术史:1.2 既往用药情况:1.21 过敏药物:1.22 长期服用药物:1.3 传染病史:1.31 是否有传染病史:1.32 最近一次体检日期:个人史2.1 生活习惯:2.11 吸烟情况:2.12 饮酒情况:2.13 饮食习惯:2.2 职业病危害因素:2.21 工作环境中有害因素:2.22 长期接触化学物质:2.3 居住环境:2.31 现居地居住时间:2.32 有无环境污染:家族史3.1 家族遗传病史:3.11 直系亲属是否有遗传性疾病:3.12 具体遗传疾病名称:3.2 家族中是否有类似口腔问题:3.21 具体口腔问题描述:3.22 治疗情况:口腔检查4.1 口腔卫生情况:4.11 牙齿排列:4.12 牙龈状况:4.2 牙齿检查:4.21 牙齿颜色:4.22 牙齿松动度:4.3 口腔黏膜:4.31 黏膜颜色:4.32 黏膜异常:4.4 X光片结果:4.41 牙根情况:4.42 牙槽骨密度:4.5 其他辅助检查:4.51 血常规:4.52 尿常规:4.6 特殊检查:4.61 牙髓活力测试:4.62 牙周探查深度:初步诊断5.1 主要诊断:5.2 次要诊断:5.3 诊断依据:5.31 临床表现:5.32 辅助检查结果:5.4 鉴别诊断:5.41 需排除的疾病:5.42 排除依据:治疗计划6.1 总体治疗方案:6.11 手术治疗:6.12 药物治疗:6.2 具体治疗步骤:6.21 第一步治疗措施:6.22 第二步治疗措施:6.3 治疗周期:6.31 治疗开始日期:6.32 治疗结束日期:6.4 注意事项:6.41 患者需注意的生活细节:6.42 治疗期间饮食建议:6.5 随访计划:6.51 随访频率:6.52 下次复查日期:6.6 康复指导:6.61 康复训练:6.62 康复目标:医嘱7.1 日常护理指导:7.11 牙齿清洁方法:7.12 使用牙线频率:7.2 药物使用说明:7.21 服药时间:7.22 注意事项:7.3 复诊提醒:7.31 复诊日期:7.32 复诊准备事项:7.4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7.41 戒烟戒酒建议:7.42 饮食调整建议:7.5 紧急情况处理:7.51 出现哪些症状需立即就诊:7.52 就诊流程:7.6 健康教育:7.61 口腔保健知识:7.62 自我检查方法:7.7 其他注意事项:7.71 特殊情况下的应急措施:7.72 保持良好心态:7.8 预防措施:7.81 日常预防措施:7.82 定期检查:7.9 其他:7.91 特殊注意事项:7.92 其他医嘱:患者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医生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典口腔科门诊病历

经典口腔科门诊病历
患者基本资料
姓名: 李某
性别: 男
年龄: 40岁
职业: 技术人员
主诉
患者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颌痛,能承受,无发热,无畏寒,病情稳定。
口腔检查
口腔内未见明显异常;上颌骨上见由8磨牙到2磨牙之间有磨牙发生小面无排列,痛点位置由8磨牙到2磨牙的界线处,无压痛;口腔周围淋巴结无肿大,其余未见异常。
诊断
上颌痛(平衡形态失调)
治疗
规范患者口腔清洁卫生习惯,加强口腔保健指导;药物治疗,口服抗炎、止痛药;牙病失调整形治疗,上颌内多处松动磨牙进行稳固。
患者及家属指示
1. 饮食要颗粒细嚼,吃温和的食物,避免硬东西的咀嚼以及刺激性的食物;
2. 口腔清洁卫生:定期刷牙,用正确的刷牙方法,用牙线清洁牙间隙。
规律使用漱口水;
3. 定期复诊,观察治疗效果;
4. 若发现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复查。
口腔科病历管理制度内容

口腔科病历管理制度内容一、总则为规范口腔科病历的管理,提高口腔科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水平,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口腔科(以下简称口腔科)的各类病历管理工作。
二、病历的管理范围口腔科病历包括门诊病历和住院病历。
门诊病历主要包括门诊就诊记录、检查记录、诊断证明、治疗方案等。
住院病历主要包括入院记录、查体资料、检验结果、诊断证明、手术记录、麻醉记录、病程记录、出院记录等。
三、病历管理的原则1. 病历管理应坚持服务医疗、服务患者为宗旨,遵循诊疗规范、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原则。
2. 病历管理应具有可追溯性、可追踪性、可评价性和可统计性。
3. 病历管理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病历管理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和管理权限。
4. 病历管理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规范病历的书写、存档、传递和销毁。
四、病历的书写要求1. 病历应由主治医师及时亲笔或电子签名确认,病历应真实、准确、全面、规范。
2. 病历应做到贯穿全过程,包括初诊、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方案、随访记录等。
3. 病历的书写格式应明确、统一,文字应工整、清晰、易懂,不得使用缩写、错别字、涂改或涂抹。
4. 病历应具备可读性、可用性和易保存性,应采用医疗记录纸、电子病历或其他规范的书写方式。
五、病历的存档和管理1. 病历应按照门诊病历和住院病历进行分类存档,采用编号、名称、病历号等方式进行归档管理。
2. 门诊病历应存储在门诊病历室或医务室,住院病历应存储在住院病历室或病案室,确保病历的安全和保密。
3. 病历的借阅、复印、查阅等操作应有明确规定,需提供书面申请和经过审核批准方可操作。
4. 病历应定期清点和整理,避免病历遗失、错乱和污损,保证病历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六、病历的传递和转诊1. 病历的传递和转诊应做到全程跟踪、时间记录和确认签字,确保病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 病历的转诊应经主治医师审批和患者同意,保证病历的连续性和一致性,避免漏诊、误诊和延误诊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三节口腔科病历-----------口腔科病历书写要求一)病史病案记录一般要求,已详见一般病历及普通外科病历,但须注意以下各项:1.儿童时期的营养状及有关不良习惯。
2.口腔卫生情况、疾病史、手术史及治疗经过。
3.家族史询问患者直系亲属中是否有人患过癌、糖尿病、结核病,先天性畸形等疾病。
(二)体格检查应详述专科检查,即口腔及颌面部情况,应分述:1.牙齿(1)牙齿部位的记录符号以十字形线条将上下左右四区的牙齿,依照牙位排列顺序,自前至后,用数字代表,分别记载于各区内。
恒牙用阿拉伯数字代表,乳牙用罗马数字代表。
2)形态、数目、色泽及位置注意牙齿形态、大小,有无畸形,有无缺牙及多生牙;色泽是否正常;有无拥挤、稀疏、错位、倾斜、阻生等情况。
(3)松动度正常生理性松动度不计度数,大于生理性松动度而不超过1mm者为Ⅰ°,松坳度相当于1~2mm者为Ⅱ°,松动度大于2mm者为Ⅲ°,异常松动至上下浮动者为Ⅳ°。
(4)牙体缺损及病变记录病变名称、牙位、范围及程度等,必要时进行温度、电活力或局部麻醉试验,以查明病变部位及性质。
(5)修复情况有无充填物、人造冠、固定桥及托牙等,注意其密合度,有无继发性病变。
(6)咬合关系记录正常、反、锁(跨)、超、深复、对刃、开及低间隙等。
(7)缺牙情况缺牙数目位置,拔牙创口愈合情况。
2.牙龈(1)形态、色泽及坚韧度注意有无炎症、溃烂、肿胀、坏死、增生、萎缩、瘘管,色泽是否正常,是否易出血。
(2)盲袋情况盲袋分为龈袋及牙周袋(骨上袋、骨下袋)两种,记录其部位及范围,并测量其深度,以mm计算,盲袋内有无分泌物。
(3)牙石分为龈上及龈下两类,注意其部位及程度,龈上牙石可分为少量(+),中等量(++),大量(+++)(牙石多或面亦附有者)。
3.唇及粘膜注意有无色泽、形态异常,有无疱疹、皲裂、脱屑、角化、充血、出血、溃疡、糜烂、结痂、硬结、畸形等,记录其部位、大小及范围。
4.舌注意舌体大小、颜色,有无硬结、溃疡、肿块、印迹,是否松软、肿胀,有无舌苔及其颜色、厚薄,舌背有无裂纹、角化,乳头有无异常,舌的运动及感觉功能有无障碍,舌系带是否过短。
5.腭注意有无瘘管、充血、角化、糜烂、溃疡、肿块、畸形等,软腭运动有无障碍。
6.涎腺及其导管有否肿胀、压痛、阻塞、充血、溢脓、外瘘等。
7.淋巴结注意耳前、耳后、颊、颏下、颌下及颈部各组淋巴结的数目、大小、硬度、活动度、压痛等。
8.面部观察表情、外形是否对称,有无畸形、缺损、肿胀、瘢痕、瘘管、颜色改变,查明痛区及麻木区(可拍照片或绘简图说明)。
9.颌骨分别检查上、下颌骨的外形,两侧是否对称,有无畸形、肿大、压痛、缺损及不连接等,注意咬合及开口情况。
10.颞下颌关节注意形态及运动情况,有无压痛、弹响,并以两侧作对比。
张口受限时,其程度以张口时上下切牙切缘相距的厘米数表明。
(三)检验除一般常规检验规定者外,尚应注意下列事项:1.住院患者(1)肺结核患者手术前,或口腔溃疡久不愈合时,应留痰检查结核菌。
心血管患者于手术前作心电图检查,必要时作心向量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
(2)颌面部植皮或植骨手术的患者,手术前应测定血红蛋白。
(3)颌面部凡需在全麻下手术者,如需要多次手术的患者(如整形、肿瘤等),下颌骨植骨,上颌骨或下颌骨截除等手术患者,术前均须作肝、肾功能检查。
(4)凡有口腔结核及口腔恶性肿瘤可疑者,应测定血沉及碱性磷酸酶。
(5)外伤或拔牙手术后出血不止及有长时间出血史的患者,除作出血、血凝时间及血常规检查外,尚应测定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计数等。
(6)口腔恶性肿瘤在化学治疗或放射治疗期内,每周至少作白细胞计数1~2次及胸透1次。
2.门诊患者(1)凡颌面急性炎症患者,应测体温、脉搏,并作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2)门诊须行手术的患者,根据过去史及全身情况,测定出血、血凝时间及白细胞计数。
如有需要,术前应测体温、脉搏、血压等。
(3)疑有血液病的患者,应作出血、血凝时间及血常规检查。
(4)口腔颌面部的慢性溃疡、肿物、角化、糜烂等,可作活检或涂片检查。
(四)X线及其他检查口腔颌面部X线检查,对口腔颌面部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作用。
1.口内X线摄片及透视(1)牙体、牙周及尖周病变的检查、诊断、治疗效果,采用口内标准片(约3×4cm),儿童则采用儿童片(约2×3cm),病变范围较大时,可采用咬合片(6×8cm)。
(2)摄片时,应注意X线中心射线的投射角度,务使所摄牙齿的大小、长度适合,牙体及牙根周围的骨质,均清晰可辨。
2.口外X线摄片(1)颌骨、涎腺、颞下颌关节等病变,以及颌面部异物定位,均须用口外X线摄片。
(2)口外X线摄片方法较多,如侧位、前后位、鼻颏位、颅顶位等,应根据检查目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摄片方法。
(3)必要时可采用全口体层摄片,用以观察上下颌骨及牙齿、上颌窦、颞下颌关节等处病变的部位、范围与周围组织的相互关系。
3.X线造影慢性涎腺炎症、涎瘘、结石(应先作平片检查)及涎腺肿瘤等,必要时可行涎腺造影。
急性炎症期禁忌造影。
4.CT及MRI检查对于翼腭凹、咽旁、上颌窦等深部肿瘤、异物的诊断与骨折的定位等,具有应用价值。
-----------口腔科病历举例病例一入院记录王成伟,男,25岁,未婚,籍贯上海,汉族,本市大都机器厂车工,因右下颌部无痛性隆起8月余,于1991年11月25日入院,同日记录,本人口述。
1991年4月经他人无意中发现右下颌部肿大,以后逐渐增大,不痛,无红肿及发热史,未引起重视,也未作任何诊治,同年8月份因两侧面部不对称,往上海市××医院就诊,经X线摄片检查诊断为右下颌骨多房性良性肿瘤,建议手术治疗。
10月19日来我科门诊,拟诊为右下颌造釉细胞瘤,待床至今入院。
平素身体健康,否认曾患急慢性传染病史和药物过敏史。
平时不太注意口腔卫生,患龋病而拔除。
自20岁起,舌两侧叶状乳头经常发炎,迄今未愈。
出生于上海,7岁上学,未到过外省市,无烟酒嗜好。
父50岁,身体健康。
母48岁,3年来经常有“胃痛”史。
一兄一妹,身体健康。
否认家族中有癌、糖尿病、结核病史。
体格检查体温37℃,脉搏72/min,呼吸18/min,血压16.0/10.6kPa(120/8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动体位,表情焦虑,神志言语清晰,检查合作。
肤色红润,有光泽,无黄染及紫癜。
全身表浅淋巴结不肿大。
头颅发育无异常,毛发浓黑,分布均匀。
两眼瞳孔等大,对光反应存在。
外耳道无脓性分泌物,乳突无压痛,鼻腔无阻塞,鼻窦无压痛,咽部不充血,扁桃体不肿大。
口腔见专科情况。
颈软,活动不受限,甲状腺不肿大,气管居中。
腹式呼吸,两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及胸膜磨擦音。
心率72/min,律齐,各瓣音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部柔软平坦,无压痛。
肝、脾未触及。
外阴及肛门未见异常。
肋脊角无叩击痛。
两足趾间皮肤有鳞屑及轻度糜烂,拇趾甲增厚呈灰色。
膝腱、跟腱反射正常,巴彬斯奇及克尼格征均阴性。
口腔颌面外科情况右下颌体及角部骨质膨隆,右颌面部较左侧稍隆起,肤色正常。
颌骨肿块质硬,无压痛及乒乓球样感。
肿块前缘到3|,后界达升支,下颌骨缘隆起。
口内所见,肿块颊侧高于876咬合平面,舌侧牙槽部也出现隆起,8765|松动度Ⅱ°~Ⅲ°。
牙无移位及叩击痛。
下唇无麻木感。
口腔粘膜色泽及形态无异常。
龈上结石中等量++。
舌质稍淡,舌苔薄黄,两侧舌根部叶状乳头稍充血,有微痛及异物感。
舌运动及感觉功能均无障碍。
硬、软腭无异常,悬雍垂居中。
咽部不充血,扁桃体不大。
腮腺及颌下腺导管口分泌正常。
双侧颌下及颈部淋巴结均未触及。
咬合关系正常,张口、闭口运动不受限制,下颌关节无弹响。
检验及其他检查血、尿、粪常规检查无特殊。
胸透阴性,心电图检查正常。
颌骨X线片显示右侧下颌骨体及升支有2.5×6.5cm密度减低的、呈分隔多囊状稀疏区。
边缘向外膨胀,骨皮质变薄,肿瘤区牙根吸收。
根据下颌骨质破坏阴影。
诊断应首先考虑为造釉细胞瘤。
最后诊断(1991-12-7)初步诊断1.下颌骨纤维瘤,粘液性变,右侧1.造釉细胞瘤?下颌体右侧2.舌叶状乳头炎,双侧2.舌叶状乳头炎,双侧3.缺牙3.缺牙4.足癣,双侧4.足癣,双侧入院病历姓名王成伟工作单位职别上海大都机器厂车工性别男住址上海市成都北路998号年龄25岁入院日期1991-11-25婚否未病史采取日期1991-11-25籍贯上海市病史记录日期1991-11-25民族汉病情陈述者本人主诉右下颌无痛性肿大8月余。
现病史1991年4月他人无意中发现患者右侧下颌部肿大。
此后逐渐增大,无痛,无红肿及发热史,未引起重视,也未作任何治疗。
至同年8月因面部两侧不对称,曾在上海某医院诊治,X线摄片检查诊断为“右下颌骨多房性良性肿瘤”,建议手术治疗。
10月19日来我科门诊。
查见右下颌骨体部及角部膨隆,右侧面颌部较左侧稍隆起,颌骨膨大处质硬,无压痛,肤色正常。
结合外院摄片所见,拟诊为“右下颌骨体部造釉细胞瘤”,待床入院。
过去史平素身体健壮,3岁时曾患“麻疹”并发肺炎。
9岁时曾患“菌痢”便脓血,服黄连素1周即愈。
无其他急性传染病史。
无皮肤病史。
幼年曾接种卡介苗、牛痘苗、百白破三联制剂及灰髓炎活疫苗。
前年曾接种五联制剂3针。
系统回顾五官器:眼无畏光、流泪、眼痛、眼红史。
鼻无阻塞。
无分泌物过多,无鼻出血及鼻干燥病史。
耳无流脓及肿痛史。
幼年曾有口角皲裂史。
12岁时6因患龋病拔除。
自20岁迄今,两侧舌根部有异物感及灼痛感。
经医院检查发现局部舌乳头充血。
呼吸系:平时无咳嗽、咯血、气喘及胸痛史。
循环系:无心慌、气急、发绀、呼吸困难及下肢浮肿史。
消化系:无慢性腹痛、腹泻、呕吐、呕血、及黑便史。
血液系:无反复皮下出血或粘膜出血、瘀点、瘀斑史。
泌尿生殖系:无尿频、尿急、尿痛、血尿及排尿困难史。
神经精神系:无头痛、头晕、昏厥、抽搐、意识丧失及精神错乱史。
运动系:无游走性关节疼痛,运动障碍、关节脱位及骨折史。
外伤及手术史:除12岁有拔牙史外,无其他外伤及手术史。
中毒及药物过敏史:无中素史、无普鲁卡因及其他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出生于上海,7岁上学,未到过外省市,童年时期营养较差。
平时不甚注意口腔卫生。
时有牙痛,3年前拔除,无烟酒嗜好。
家族史父母健在,父50岁,身体一般健康。
母48岁,平时有“胃痛史”。
有一兄一妹,均健康。
否认家族中有癌、糖尿病、结核病、肝炎及先天性畸形病史。
体格检查一般状况体温37℃,脉搏72/min,呼吸18/min,血压16/10kPa(120/80mmHg),身高170cm,体重70k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
自动体位。
表情焦虑,神志及语言清晰,检查合作。
皮肤色泽及弹性正常,无水肿、多汗、紫癜、血管蛛、肝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