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课后拓展与阅读之分析词语的含义
《藤野先生》(解析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第6课《藤野先生》一、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比时光更美好的人宁霜①如果问我最讨厌的科目是什么,我一定会坚定地告诉你,是数学!如果问我最喜欢的任课老师是谁,我也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你,是数学老师。
这真是一对极其矛盾的答案,同学们常说讨厌一个科目,一定也不喜欢教那科的老师,可我偏偏不是这样。
②数学老师姓严,但待人十分温和,是我们班公认的“男神”,他比我们大十几岁,戴一副黑框眼镜,最爱穿白衬衣,整个人看起来斯文有气质。
严老师向来奉行“温柔”政策,几乎没骂过人,靠着他独特的人格魅力赢得了我们的尊敬。
班上的同学上数学课不仅不窃窃私语,还积极和老师互动。
在高中几乎没人会举手回答问题,可偏偏上数学课严老师一提问,就有一双双手举起来,场面很是壮观。
③我也很喜欢严老师,但很少去问他问题,只因为我被打击过。
从初中开始,数学就一直是我的弱项,那时我还想着拯救一下,于是就去问了初中数学老师一个问题。
他当时回答完并没有说什么,事后却在课上提起:“这个问题实在很简单,而且我讲解过类似的题,同学们要认真听讲,不要上课不听,下课来问。
”数学老师虽没有点名道姓,但我的脸早已变得滚烫。
自那以后,我不敢再去问老师问题,内心的胆怯一点点累积,到现在竟连严老师的办公室都不敢去了。
④严老师喜欢在即将下课时说:“你们有什么不懂的就来问我呀,我随时都在办公室等着你们。
”他语气幽默,很受大家欢迎。
每次路过他的办公室,站在门口往里一看,围着最多人的一定是严老师的桌子。
每当看到这一幕,我心中都十分羡慕,却又不敢付诸行动,因为我不想给他留下一个“这学生真笨”的印象。
⑤在严老师的教导下,第一次月考大家的数学成绩都有明显的提升,而我全班垫底。
那次之后严老师对我十分关照,讲完课问大家懂没懂的时候都会朝我看一眼,看我有不懂的就给我单独讲解,还开小灶给我讲解月考试卷。
⑥这样的特殊待遇很快引起了同桌的不满,她以为我是故意考砸吸引严老师的注意,好让严老师给我单独辅导功课。
八年级下册语文词语解释:藤野先生

八年级下册语文词语解释:藤野先生八年级下册语文词语解释:藤野先生1.《藤野先生》绯红【fēihóng】【释义】中国传统色彩名称,红色的一种,艳丽的深红。
鲜红;通红。
【注】字音不能读为fěi,绯闻应为fēiwén。
【形近字】诽—诽谤标致【biāozhì】【释义】外表、风度等接近完美或理想境界,唤起美感上的极大享受。
【形近字】标志、标帜、标值落第【luòdì】【释义】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又指考试不及格。
古代考试放榜,榜上无名,称为“落第”泛指考试测试不成功或比不过别人。
【多音字】(lào)落不是(là)落下(luō)大大落落【形近字】落地、落弟不逊【búxùn】【释义】没有礼貌;骄傲;蛮横。
逊:谦逊。
【多音字】只有一个“不”时,读四声bù,但如后面也是四声需变调成bú。
【形近字】不驯诘责【jiézé】【释义】诘:追问①质问并责备②责问③诘问索求。
【形近字】洁责托辞【tuōcí】【释义】借口。
用推辞的话找借口。
【形近字】托词、拖词油光可鉴【yóuguāngkějiàn】【释义】形容非常光亮润泽。
【形近字】油光可见抑扬顿挫【yìyángdùncuò】【释义】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
指语气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形近字】扬—杨、挫—错、搓深恶痛疾【shēnwùtòngjí】【释义】①指厌恶,痛恨到极点。
②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多音字】恶(è)恶毒【形近字】嫉—深恶痛嫉。
《藤野先生》重点课下注释【部编版八上第6课】

《藤野先生》重点课下注释【八上第6课】重点词语解释:1【烂熳】颜色鲜明而美丽。
现在写作“烂漫”。
2【油光可鉴】这里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鉴,照。
3【标致】漂亮。
这里是反语,用来讽刺。
4【斗乱】飞腾纷乱。
斗,同“抖”。
5【精通时事】这是讽刺的说法。
所谓“时事”,其实是一些无聊的事。
6【客死】死在异国他乡。
7【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传说或故事。
这里指学校里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
8【模胡】这里指马虎、不讲究。
现在写作“模糊”。
9【落第】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
这里指考试不及格。
10【不逊】做慢无礼。
逊,谦虚。
11【匿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
12【诘责】责问。
13【托辞】找借口。
14【喝采】现在写作“喝彩”。
15【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鲁迅原是为寻求救国道路到日本学医的。
但他看了影片以后,学医的想法有了改变。
他“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呐喊)自序》)。
因此,他想提倡文艺运动,改变国民的精神。
16【适值】恰好遇到。
17【杳无消息】一直得不到一点消息。
杳,远得看不见踪影。
18【正人君子】这里是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19【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了极点。
疾,痛恨。
20【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初二阅读理解藤野先生及答案详解

初二阅读理解藤野先生及答案详解(实用版)编制人:__审核人:__审批人:__编制单位: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心得体会、工作计划、演讲稿、教案大全、作文大全、合同范文、活动方案、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insights, work plans, speeches, lesson plans, essays, contract samples, activity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初二阅读理解藤野先生及答案详解(—初二阅读理解藤野先生及答案详解)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初二、这就是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字词解释

《藤野先生》是鲁迅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收录于《朝花夕拾》。
以下是一些字词解释:
- 烂熳:颜色鲜明而美丽。
- 芦荟:又名“油葱”,常绿植物,叶肥厚,大而尖,边缘有锯齿,花黄色或赤色,果实为蒴果。
- 标致:漂亮。
文中是反语,用来讽刺。
- 精通时事:这里是讽刺的说法,指一些人熟悉外国的一些事情,却对自己国家的事一无所知。
- 抑扬顿挫: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 正人君子:旧时指品行端正的人。
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 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极点。
以上是一些《藤野先生》中的字词解释,如果你需要更多的解释,可以提供具体的字词,我将尽力为你解答。
《藤野先生》的字词解释

《藤野先生》的字词解释
《藤野先生》是一部小说的标题,其中的字词解释如下:
- 藤野:人名,指小说中的主角藤野先生。
这个名字由两个汉字组成,藤指代一种蔓生植物,野则表示自然环境。
人名的选择通常取决于作者的构思和创作需要。
- 先生:对男性的尊称,常用于社会交往中。
在小说中,充当藤野的称谓,用以显示人物身份。
此外,这个词也可以指某个职业或地位上的人,比如老师、医生、律师等。
这些词语解释可能与小说中的情节、人物、背景有关,但具体含义还需参考小说内容来确定。
【八年级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总结】藤野先生课文赏析

【八年级语文藤野先生知识点总结】藤野先生课文赏析(一)重点字词1.生字藤野(tng)发髻(j)芦荟(hu)畸形(jī)杳无消息(yǎo)不逊(xn)诘责(ji)烂熳(mn)匿名(n)深恶痛疾(w)瞥见(piē)解剖(pōu)绯红(fēi)油光可鉴(jin)2.词语解释抑y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绯红:鲜红。
流言:流传的毫无根据的坏话。
宛如:好象。
畸形:不正常的形状。
不逊:不客气;无礼貌;骄傲、蛮横。
匿名:不具名或隐藏真名。
杳:远得不见踪影;无影无声。
瞥见:很快地看一下。
精通:深刻了解,非常懂得。
喝采:大声叫好。
决意:拿定主意,。
美其名曰:(把不美的事物)美化他的名字叫。
遗民:①留下的在国外的人;②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二)重点句子1.从文中找出一个运用了反语修辞手法的句子:(1)实在标致极了。
(标致本义是指相貌、姿态美丽,而且是多用于形容女人的。
用来形容清国留学生,便是一种讽刺,表现他们外表华美,精神空虚的特点。
)(2)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这是讽刺的说法,这些人精通的时事,其实是一些无聊的事。
)(3)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正人君子是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迅是笔名,本名周树人,是浙江绍兴人。
《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
朝读zhāo,早晨的意思。
早晨的花到晚上拾起来,说明这个集子的文章都是回忆性的。
文章的体裁是散文。
《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是鲁迅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中回忆了他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
对于自己的老师,作者只写过三个分别是寿镜吾、章太炎和藤野先生。
(点拨:寿镜吾是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的;章太炎是在《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中写的。
)本文以作者和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明线),以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变化为暗线,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四件事:①添改讲义;②纠正解剖图;③关心解剖实习;④了解中国女人裹脚。
《藤野先生》课文详解(含课后习题)

《藤野先生》课文详解一、作品背景1902年,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离别祖国,到日本留学。
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并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这篇散文写于1926年10月12日,当时鲁迅正遭受北洋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从北京南下,来到厦门大学任教,作此文予以怀念藤野先生。
二、作者简介《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我国伟大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
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代表作小说集《狂人日记》《呐喊》《彷徨》,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散文集《朝花夕拾》。
三、主题概述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通过回忆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同藤野先生交往的生活片段,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和深沉的怀念,同时追忆了作者弃医从文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同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线索结构1、线索明线: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暗线:爱国情2、结构第一部分(1~3):写“我”在东京的见闻感受,交代转到仙台学医的原因。
第二部分(4~35):写“我”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处的经过以及弃医学文的原因。
第三部分(36~38):写“我”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
五、重点字词畸(jī)形不逊(xùn)绯(fēi)红发髻(jì)芦荟(lúhuì)驿(yì)站教诲(huì)芋梗(yùgěng)汤杳(yǎo)无消息油光可鉴(jiàn)抑扬(yìyáng)顿挫六、鉴赏品读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描写了清国留学生恶浊庸俗的生活,流露出作者矛盾、失望、痛苦、厌恶的复杂情绪,反衬一个爱国志士忧国忧民的悲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对一授课教案
学员姓名:___ _ 年级:所授科目:语文
上课时间:___2016__年__2__月___28__日__16__时_00_分至__18_时__00_分共_2_小时
腿疼,我想去看看。
先到你那里,再坐车去。
你不用管,我自己去……”
第二天,我还没起床你就来了。
打开门后我看见你蹲在门口,一只手在膝盖上不停地揉着。
你眉头紧锁,脸上聚满了密集的汗珠。
我埋怨你不应疼成这样才去看医生,你却说没啥大事。
去医院的途中,你走得那么慢,弓着身子,一只手扶着膝盖,一步一步往前移。
我紧追过去,在你前面弯下腰,我说:“爸,我背你到外面打车。
”你半天都没动,我扭过头催你,才发现你正用衣袖擦眼,你的眼睛潮红湿润,有点儿不好意思地说:“风迷了眼。
”又说:“背啥背?我自己能走。
”纠缠了半天,你拗不过我,终于乖乖地趴在我背上,像个听话的孩子。
我攒了满身的劲背起你,却没有想象中那样沉.那一瞬,我有些怀疑:这个人,真的是我曾经健壮威武的父亲吗?你双手搂着我的脖子,在我的背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使劲弓起来,紧张得大气都不敢出。
到小区门口,不过二十几米的距离。
你数次要求下来,都被我拒绝。
爸爸,难道你忘了,你曾经也这样背着我,走过多少路啊?
那一年我在工地被钢板伤,右腿险些被砸断,腰椎也被挫伤。
在漫长而繁杂的治疗过程,你背着我,去五楼做脊椎穿刺,去三楼做电疗,上上下下好几趟。
那年,你50岁,日夜的焦虑使你身心憔悴;我18岁,在营养和药物的刺激下迅速肥胖起来。
50岁的你背着18岁的我,一趟下来累得气都喘不过来。
在你的精心照料下,8个月后,我开始扔下拐杖能自己走了。
这次去在医院做检查,你不停地问我:“到底怎么样?不会很严重吧?”我紧紧握着你的手,你厚实粗糙的大手在我的掌心里不停地颤抖。
我第一次发现,你其实是那么害怕。
是骨质增生,必须手术治疗。
医生说,真想象不出,你如何能忍得了那样的疼?
那天护士为你输液,那个实习的护士,一连几针都没有扎进血管。
我一把推开她,迅速用热毛巾敷在你的手上。
一向脾气温和的我,第一次对护士发了火:“你能不能等手艺学好了再来扎?那是肉,不是木头!”护士尴尬地退了下去,你看着暴怒的我,眼睛里竟然有泪光闪烁。
我猛然记起,几年前,你也曾这样粗暴地训斥过为我扎针的护士。
手术很成功。
你被推出来时,仍然昏睡着。
我仔细端详着你,你的脸沟壑纵横,头发白了大半,几根长寿眉耷拉下来……我想起你年轻时拍的那些英俊潇洒的照片,忽然止不住地心酸。
几个小时后,你醒了,看见我在,又闭上眼睛。
一会儿,又睁眼,虚弱地叫,“尿……尿……”我赶紧拿出小便器,放进你被窝里。
你咬着牙,很用力的样子,但半天仍尿不出来。
你挣扎着要站起来,牵动起伤口的疼痛,巨大的汗珠从你的额角渗出来。
我急了,从背后抱起你的身体,双手扶着你的腿,把你抱了起来。
你轻微地挣扎了几下后,终于像个婴儿一样安静地靠在我的怀里,那么轻,那么依恋。
出院后你就住在我家里。
每天,我帮你洗澡按摩,照着菜谱做你喜欢吃的菜,绕很远的路去为你买羊肉汤。
阳光好的时候,我带你去小公园听二胡,每天早上催你起床锻练,你在前面慢慢走,我在后面紧紧跟随……所有的人都羡慕你有一个孝顺的儿子,而我知道,这些,都是你传承给我的爱的方式。
只是我的爱永远比不上你的爱,宽阔辽远一如无际的大海,纯粹透明没有丝毫杂质,而我,只能用杯水,去回报大海。
(选自《青年文摘》2010年11期,略有改动)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详写儿子爱父亲的三件事。
(3分)
(1)
(2)
(3)
3.根据语境,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
(1)轻描淡写:
(2)纠缠:
4.围绕句中加点内容,赏析下列精彩语句。
(4分)
(1)去医院的途中,你走得那么慢,弓着
..膝盖,一步一步往前移.。
..身子,一只手扶着
(2)只是我的爱永远比不上你的爱,宽阔辽远一如无际的大海,纯粹透明没有丝毫杂质,
.......................而我,只能用杯水,去回报大海。
5.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3分)
6.读了此文后,也许你会有一些肺腑之言要对文中的父子或自己的亲人说,请敞开心扉,说出你的心里话吧。
(2分)
求和得和
毕淑敏
小时候,我作文很好。
语文老师不止一次给我的作文批过“5+”的分数,还经常在课堂上朗读。
听老师读自己的作文,我的心情像一颗怪味豆。
最初觉得甜,哪个学生不愿意受到老师夸奖?慢慢地,咸味和涩味涌上心头。
下课后,同学们神情怪怪的。
“哦,哦,老师又用时传祥淘粪的勺子‘刳’毕淑敏啦!”刚学过一篇淘粪工人的课文,在北方话里,“刳”与“夸”同音。
跳皮筋时,两边都不要我。
要知道平日里,因为我个子高,跳得好,大伙都抢着跟我一拔。
我和谁说话,人家都会装作没听见,扭身走开,故意跟别人大声说笑。
他们一块儿边说边看着我。
我开始懂得什么叫孤独,什么叫被嫉妒。
这样的日子一般持续两三天就会过去。
大伙毕竟小,容易忘事。
我那时又是大队长,人缘挺好,大伙有事都爱找我。
作文每两周讲评一次:我便经受一次精神的炼狱。
我开始随意写作文,随大流,平平淡淡。
“你的作文退步了,是不是骄傲了?”老师问我。
我沉默。
不是不愿意告诉老师原因,我不知道怎么说。
假如我说了,老师会在班上把同学们数落一顿,我的处境就更糟。
老师苦口婆心开导,我又开始认认真真写作文。
老师满意了,同学们敌视的恶性循环又开始,就没有一个万全之策吗?
我发现同学们并不是讨厌我的作文。
老师念作文时,大伙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时发出会意的笑声。
同学们只是不喜欢老师反反复复提我一个人的名字。
我小心翼翼问老师:“我最近的作文有进步吗?”老师说:“你近来写得不错。
今天下午我还要读你的作文。
”“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我战战兢兢地说。
老师注视着我。
“您念我的作文时,是不是可以不念我的名字。
”我鼓足勇气说完蕴藏在心中许久的话。
“为什么?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要求。
你总不能让同学们觉得那是无名氏写的吧?”
我镇静下来,一板一眼地说:“我觉得您读作文,主要是看文章写得好不好。
至于是谁写的,并不重要。
不说名字,您让大伙讨论的时候,没人拘着面子,反倒更好说意见。
”“你说得有点道理。
好吧,让我们下午试一试。
”老师答应了。
那天下午的情形如我所料。
同学们充满好奇,发言比平日热烈得多。
下课后,我和大伙快活地跳皮筋。
“嗨,毕淑敏,今天念的范文是你写的吧? ”有人问我。
“不能老是她写得好,我看今天一准是别人写的。
”有人这样说。
我一概只笑不答,问得急了,就说:“我看像是你写的。
”从那以后,我的作文越写越好。
和同学们也能友好相处。
我至今不知道这算是机智还是一种早熟的狡猾。
长大以后,看到一则名人名言,“走自己的路,让人们说去吧”。
我想那是一种更积极、更勇敢的生活态度。
只是我小时候,就是听到这句教导,也未必敢照着去做。
我太珍视同小朋友们无忧无虑跳皮筋的机会。
(选自2009年第3期《科学大观园》,有改动)
1.文章第2段中说“听老师读自己的作文,我的心情像一颗怪味豆”,请问这是为什么?(3分)
2.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作用?(3分)
3.仔细揣摩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
(1)我和谁说话,人家都会装作没听见,扭身走开,故意
..跟别人大声说笑。
(2分)
(加点词“故意”表现了同学们怎样的态度?)
(2)我镇静下来,一.板.一眼
..地说(2分)
(“一板一眼”反映出“我”当时怎样的心理?)
4.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我”有哪些可取之处?说说你的看法。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