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

合集下载

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2016.12护理经验229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江天红红安县人民医院 湖北省黄冈市 438400【摘 要】目的:分通过对缺铁性贫血原因的探讨和分析,制定出详细的护理措施,减轻因缺铁性贫血造成的身体不适和危害。

方法:通过调查我院血液科24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的基本资料,详细了解其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因素。

比照资料进行统计和整理,分析造成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并结合临床资料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整体全面的护理方案。

【关键词】贫血;缺铁;护理;病因1 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及体征表现1.1 症状临床表现症状的轻重与贫血的程度和贫血的进展速度有关。

1.1.1 病史既往有月经过多等慢性失血性疾病史;有长期偏食、胃肠功能紊乱导致的营养不良等病史。

1.1.2 机体缺氧症状症状主要与组织缺氧有关。

主要表现为乏力、心悸、气短、头晕、头痛和耳鸣等。

皮肤黏膜苍白、皮肤毛发干燥、指甲脆薄以及口腔炎、舌炎等。

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水肿,视乳头盘苍白,边缘模糊。

1.1.3 组织缺铁表现头痛、烦躁、异食癖、反甲、青色巩膜、舌炎、口角炎、唇炎、吞咽困难、皮肤干燥、毛发枯黄、生长发育迟缓和抗感染能力下降等。

1.1.4 特殊表现因个体差异对贫血的机体的敏感度不同,有的表现在病人的整个贫血病程中都不会出现。

①指甲扁平、无光易脆裂.重者可呈反甲(匙状指甲)。

②异食癖。

③巩膜变薄发蓝。

④Plummer —Vinson 或Patterson —Kelly 综合征,表现为口角炎、舌炎、口腔灼痛、吞咽困难。

2 贫血的分度一般可分为4度,轻度:红细胞(3.0~3.5)×1012/L ,血红蛋白91~100g/L ;中度:红细胞(2.0~3.0)×1012/L ,血红蛋白61~90g/L ;重度:红细胞(1.0~2.0)×1012/L ,血红蛋白31~60g/L ;极重度:红细胞≤1.0×1012/L ,血红蛋白≤30g/L 。

女性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是什么

女性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是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女性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是什么导语:女性贫血这种现象在我们生活当中其实很常见,这往往预示着身体可能出现了一些毛病,最好还是到医院检查一下。

女性朋友有轻微贫血之后,吃一女性贫血这种现象在我们生活当中其实很常见,这往往预示着身体可能出现了一些毛病,最好还是到医院检查一下。

女性朋友有轻微贫血之后,吃一点红枣是很好的,并且吃红枣的时候还可以配上花生,可以将红枣花生以及薏仁一同来煮粥喝,每天吃一小碗就可以了。

有的朋友不知道贫血的原因,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

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Hb)合成不足,而血红蛋白的功能是与空气中的氧结合并运送至全身。

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不足导致机体缺氧,并出现面色不佳、头晕、疲乏、体力下降、免疫力低下等贫血症状。

在中国,缺铁性贫血目前仍然是最常见的营养缺乏病之一,尤以成年女性患病率为高,超过男性1倍或更多。

女性进食量普遍比男性少,但铁的需要量却比男性多,故易缺铁。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发布的参考摄入量(DRIs),成年女性每天推荐摄入2100kcal能量(男性为2400kcal)和20mg铁(男性为15mg)。

女性推荐摄入能量较男性少(食量较少),但铁的推荐摄入量却较男性多。

这一矛盾较难解决,即在吃的食物较少的情况下摄入较多的铁是比较困难的。

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朋友们已经知道了贫血的原因,女性朋友贫血之后一定要注意补铁,猪肝当中的铁含量非常丰富,并且猪肝配上菠菜一起吃,对贫血有一定的食疗价值。

除此之外,炖乌骨鸡,或者是炖老母鸡来吃也能够补铁,并且吃鸡肉还能使女性朋友的皮肤更光滑有弹性。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缺铁性贫血的名词解释内科

缺铁性贫血的名词解释内科

缺铁性贫血的名词解释内科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是指机体内铁元素的储存量不足,导致红细胞生成不足,血红蛋白合成受阻,从而引起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机制主要与铁元素的吸收、供给和利用有关。

铁是人体内起着关键作用的微量元素,它是血红蛋白分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持正常身体代谢所必需的元素之一。

人体需要不断地从食物中摄取足够的铁元素,以满足血红蛋白合成的需要。

铁元素在肠道内的吸收由多种因素共同调节。

胃酸和消化酶的分泌是铁元素吸收的前提条件。

当食物中的铁进入小肠时,铁离子与食物中的酸性物质结合,形成易溶于水的铁化合物,从而使铁得以进入肠黏膜细胞。

在肠黏膜细胞内,铁元素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与蛋白质结合形成铁蛋白,另一种是储存于细胞内的铁储存蛋白——铁蛋白。

铁的供给主要依赖于饮食。

根据食物来源的不同,铁元素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动物性铁,主要存在于肉类、鱼类等食物中;另一种是非动物性铁,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谷物中。

动物性铁更容易被肠道吸收利用,其与维生素C等还原剂一同摄入,能增加铁元素的吸收率。

铁元素在人体内的利用主要是通过血红蛋白的合成过程实现的。

正常情况下,铁元素从肠道吸收后,被转运至骨髓中的红细胞前体细胞内,参与血红蛋白分子的合成。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主要成分,它负责将氧气从肺部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和器官。

当机体缺乏足够的铁元素时,无法合成足够的血红蛋白,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减少,负责氧气运输的功能受到影响,导致缺氧和贫血症状的出现。

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乏力、疲劳、心慌、头晕、呼吸困难等症状。

由于铁元素储存量不足,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的代偿反应,如舌炎、吞咽困难、鼻甲肥厚等。

此外,由于缺铁性贫血导致氧气供应不足,患者还可能出现皮肤苍白、心跳加快、容易感到寒冷等症状。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主要依靠血液学检查。

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平均容积等指标的测定。

此外,还可以进行铁元素的代谢指标检测,如铁蛋白、血清铁、转铁蛋白等。

小儿缺铁性贫血科普宣传

小儿缺铁性贫血科普宣传
如出现这些症状,需及时就医。
缺铁性贫血的症状 检测方式
通过血液检查可确诊缺铁性贫血,医生会查看血 红蛋白和铁指标。
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问题。
缺铁性贫血的预防与治疗
缺铁性贫血的预防与治疗
饮食调整
增加富含铁的食物摄入,如红肉、鱼、蛋、 豆类和绿叶蔬菜。
同时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助于铁的吸 收。
某些疾病如肠道疾病会影响铁的吸收,从而 导致缺铁性贫血。
如乳糜泻等病症可能导致营养吸收不良。
缺铁性贫血的症状
缺铁性贫血的症状 常见症状
儿童缺铁性贫血常见症状包括乏力、面色苍白、 注意力不集中等。
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日常活动。
缺铁性贫血的症状 严重症状
严重缺铁性贫血可能导致心悸、头晕甚至晕厥。
小儿缺铁性贫血科普宣传
演讲人:
目录
1. 缺铁性贫血是什么? 2. 缺铁性贫血的原因 3. 缺铁性贫血的症状 4. 缺铁性贫血的预防与治疗 5. 总结与呼吁
缺铁性贫血是什么?
缺铁性贫血是什么?
定义
缺铁性贫血是一种由于铁缺乏导致的红细胞生成 不足的疾病。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而血红蛋白负责 运输氧气。
健康的饮食习惯能够有效预防缺铁性贫血。
总结与呼吁
早期诊断
及早发现和治疗缺铁性贫血,可以避免孩子健康 受损。建议每年进来自一次健康体检。总结与呼吁
共同努力
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饮食 环境。
通过宣传教育,让更多人了解缺铁性贫血问题。
谢谢观看
缺铁性贫血是什么?
流行病学
缺铁性贫血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营养性贫血, 尤其在儿童中更为普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约有20%的 儿童受到缺铁性贫血的影响。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病理及中西医治疗方法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病理及中西医治疗方法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病理及中西医治疗方法【概述】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贮存铁不足,影响血红蛋白合成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是世界各地包括我国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

本病发病率甚高,几乎遍及全球,无论城市或乡村,儿童、成年或老年人均可发生。

根WHO调查报告,全世界约有10%~30%的人群有不同程度的缺铁。

男性发病率约10%,女性大于20%。

亚洲发病率高于欧洲。

最近,据WHO 报告指出,第三世界有半数妇女由于营养不良而患贫血,称为营养性贫血。

妇女中(特别是孕妇)发生率可能要比男人大10倍。

发展中的国家(中国除外)在四亿六千四百万育龄妇女中(15~19岁),约有两亿三千万妇女发病,其中印度可能成为世界上贫血患者最多的国家(孕妇约占60%~80%),营养不良的主要病因首先是缺铁,其次是缺少维生素B12。

可见发病如此之广,妇女患病数字如此之大,十分惊人,值得重视。

防治营养不良性贫血,已成为世界性关注的问题。

根据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当属中医学中“萎黄”、“黄胖”、“虚损”、“虚劳”等范畴。

【病因病理】一、西医病因和发病机制在正常情况下,铁的吸收和排泄维持动态平衡。

体内的铁呈封闭式的循环,人体一般不会缺铁,只有在需要增加、铁的摄入不足及慢性失血等情况下,才会导致缺铁。

造成缺铁的病因可分为:铁摄入不足及慢性失血两大类。

(一)铁摄入不足成年人每天铁需要量约为1~2mg,育龄妇女、婴儿和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青少年的需要量增加。

如食物中铁的含量不足或吸收不良,就容易发生缺铁。

肉类食物中的血红素铁易于被吸收,蔬菜、谷类、茶叶中的磷酸盐、植酸、丹宁酸等可影响铁的吸收,故食物的组成,对铁的摄入是否充足有较大的影响。

药物或胃、十二指肠疾病亦可影响铁的吸收。

如金属(镓、镁)的摄入,抗酸药(碳酸钙和硫酸镁)以及H2受体拮抗剂等药物均可抑制铁的吸收。

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术后亦会减少铁的吸收。

(二)慢性失血慢性失血是缺铁性贫血常见的原因。

贫血的原因有哪些

贫血的原因有哪些

贫血的原因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是一个较长时间内逐渐形成的。

因此,在出现缺铁性贫血的症状时,原发病的发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1、缺铁、饮食不当针对较为常见的“缺铁性贫血”,首先贫血与饮食有着莫大的关系,由于气候变化譬如现在的梅雨天气及生理状况等因素,部分人会食欲不佳,或较为偏重于某些合自己胃口的食物。

虽然说目前国人的饮食结构越来越西化,但仍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其中含有的一些物质如多酚等会强烈抑制铁的生物吸收和利用。

长此以往必然会因动物性食物摄入过少而导致缺铁。

2、月经期慢性失血他着重指出,最新研究表示,月经过多是导致贫血缺铁的重要原因,往往使得女性的血“入不敷出”。

正常月经24~35天为一轮回,经期持续2~7 天,平均经血量20~60毫升。

在医学上来说,当每次经血量多于80毫升,流血时间超过7天,就算是月经过多了。

当然如消化道出血、痔疮等问题也会导致血液中的铁不断流失而引发贫血。

3、怀孕时供铁不足“孕期的女性对铁的需求比怀孕前增加近4倍。

而孕妇因恶心、呕吐或偏食、厌食等,常食用含铁低或不含铁的食物;再加上妊娠期胃肠蠕动减弱,胃酸缺乏,也会影响铁吸收。

长时间的铁摄入不足,使孕妇体内的游离铁和铁储备有所减少。

女人10月怀胎,不但自身需要充足的血液来滋养,胎儿更需要依靠母亲的血来供养,否则不仅影响自己,还会影响到宝宝。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一般的缺铁性贫血可以补充铁剂改善,常用的铁剂有铁之缘片,补铁均衡吸收还能增加微量元素营养,无副作用,吸收率高,连续服两个月可有效纠正贫血,适于儿童、女性及孕妇等人群。

贫血的原因贫血中最常见的是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可用来制造血红蛋白的贮存铁已被用尽,红细胞生成障碍所致的贫血。

引起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是失血,尤其是慢性失血。

消化道出血如溃疡病、恶性肿瘤、钩虫病以及其他可引起慢性出血的疾病,妇女月经过多和溶血性贫血伴含铁血黄素尿或血红蛋白尿等均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简介

缺铁性贫血简介

缺铁性贫血简介一、概述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人体贮存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量减少而形成的一种贫血,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为典型表现。

缺铁性贫血是机体铁缺乏症的最终表现。

铁缺乏症是世界各国最为常见的营养缺乏症,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营养性贫血,多见于育龄妇女和儿童。

临床特点是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减低。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1、需要量增加及摄入不足。

婴幼儿、青少年、月经期、妊娠期与哺乳期妇女需铁量增加,如补充不足,便会发生缺铁,重者发生缺铁性贫血。

2、铁的吸收障碍。

胃肠手术后,特别是胃切除术后,由于食物通过胃、空肠时间缩短,影响了铁的吸收。

3、铁丢失过多。

慢性失血是导致缺铁的首要原因。

见于慢性胃肠道失血、消化道肿瘤、寄生虫感染、月经过多、反复鼻出血、痔疮等。

成年男性缺铁性贫血最多见的是消化道慢性失血,如发生缺铁性贫血应查明失血具体原因;成年女性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是月经过多。

三、诊断标准]缺铁可分为三个阶段:贮铁缺乏、缺铁性红细胞生成及缺铁性贫血。

(1)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1)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男性Hb<120g/L,女性Hb<110g/L,孕妇Hb <100g/L;MCV<80fl,MCH<26pg,MCHC<0.31;红细胞形态可有明显低色素表现。

2)有明显的缺铁病因和临床表现。

3)血清(血浆)铁<10.7μmol/L(60μg/dl),总铁结合力>64.44μmol/L (360μg/dl)。

4)运铁蛋白饱和度<0.15。

5)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15%。

6)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0.9μmol/L(50μg/dl)(全血),或血液锌原卟啉(ZPP)>0.96μmol/L(60μg/dl)(全血),或FEP/Hb>4.5μg/gHb。

7)血清铁蛋白(SF)<14μg/L。

8)铁剂治疗有效。

符合第(1)条和(2)~(8)条中任何两条以上者可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有哪些

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有哪些

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有哪些
生活中大多数宝宝发生贫血,主要是由于饮食摄入的铁不足而引起的缺铁性贫血。

那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有哪些呢?这是很多家长想知道的。

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有:
1、孕妇体内铁的储备量不足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体内贮存的铁足够供应新生儿出生后3~4个月的造血需求,但是如果妈妈在孕期铁摄入不足,就无法把足够的铁贮存在宝宝的体内,宝宝出生后就容易患上缺铁性贫血。

2、铁的摄入量不足
我们都知道人体内的铁来源主要是食物,但是出生不久的婴儿,只能以乳类食物为主,然而乳类含铁量较低,每100毫升母乳含
铁1毫克,而且中国妈妈的母乳普遍含铁量偏低,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标准,每100毫升牛奶仅含铁0.1~0.5毫克,而且牛奶在肠道的吸收率远远低于母乳,所以人工喂养的宝宝更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3、生长发育快
铁是血红蛋白形成的必需的原料,宝宝在生长发育期,血容量增加快,需铁量也随之增加。

所以就会导致铁供不应求的现象。

4、铁的丢失或消耗过多
生活中还有很多情况会引起宝宝体内铁的大量丢失或消耗,如宝宝对牛奶过敏可发生慢性失血导致铁不足;宝宝患上慢性腹泻等胃肠道疾病影响铁吸收、增加铁流失;宝宝生病反复感染发炎会使铁消耗增多。

5、食物因素影响铁的吸收
食物中的植酸、草酸及高磷低钙膳食能抑制铁的吸收。

如果妈妈在食物制作过程中没有掌握科学的烹饪方法,则容易使宝宝患上缺铁性贫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
缺铁性贫血是营养性贫血的一种,我们常说的贫血大多数都为缺铁性贫血,那么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缺铁性贫血是怎么造成的?下面新稀宝营养专家跟大家分析一下造成缺铁性贫血的几个主要原因。

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之一:叶酸不足。

叶酸不能在人体内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富含叶酸的食物主要有绿色蔬菜,水果。

动物肝肾。

经常不食蔬菜水果、也不吃动物内脏的人,容易造成叶酸摄入不足。

叶酸是造血原料之一,叶酸的缺乏也会造成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之二:铁供不应求。

人体对铁的需求量比一般情况下的多,比如生长期的儿童,哺乳期的小孩和妊娠期、哺乳期的妇女都是需铁量很大的人群,特殊时期对铁质的需求大,但是供铁量不足,就很容易导致缺铁性贫血出现。

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之三:铁消耗过多。

由于体内一半以上的铁存在于红细胞内,因此反复、多量失血可显著消耗体内铁贮量。

肠胃出血,月经量多,妊娠期失血过多,都会造成铁消耗过多,从而引发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之四:铁流失过多。

游离铁可随胃肠道上皮细胞衰老和不断脱落而丧失。

在胃大部切除、萎缩性胃炎以及脂肪泻时,上皮细胞更新率加愉,所以游离铁丧失也增多。

缺铁不仅引起血红素合成减少,从而导致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最直接的解决方式就是补铁,可多吃含铁的食物,如猪肝、牛肉、菠菜、樱桃、红枣等,但是食物补充效果比较慢,如果是小孩或者孕妇急需要补铁的,可选择一些安全的、口感好的铁剂,如铁之缘片,补铁生血,有效的预防贫血给人体带来的伤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