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长生殿》赏析

合集下载

《长生殿》传情达意手法分析

《长生殿》传情达意手法分析

《长生殿》传情达意手法分析作者:王东林来源:《文学教育》 2016年第23期内容摘要:清代传奇名作《长生殿》向来受曲学评论家高度好评,多少年来兴盛不衰。

关于《长生殿》的研究论文更是不胜枚举。

本文以《哭像》一出为例,从诗词典故的化用、叠词以及夸张手法的使用等几个方面来对传奇《长生殿》的传情达意手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长生殿》传情达意手法清初,南昆北弋,在弋阳腔逐日兴盛,与昆腔南北分庭抗礼之时,康熙年间,两颗传奇明星闪耀于戏剧创作的星空,即为文学史上富有盛名的“南洪北孔”。

清代杨恩寿《词余从话》这样来评价这两本传奇史上的名著的,“康熙时,《桃花扇》、《长生殿》先后脱稿,时有南洪北孔之称。

其词气味深厚,浑含包孕处,蕴藉风流,绝无纤亵轻佻之病,鼎运方新,元音迭奏,此初唐诗也。

”吴梅更是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在《顾曲廑谈》中说“余谓《牡丹亭》衬字太多,《桃花扇》平仄欠合,皆未便效法。

必不得已,但学《长生殿》,尚无纰缪尔。

”他认为《长生殿》一书,可做后来作曲时的模板。

另外在《中国戏曲概论》中对此书的内容,创作、演出情况,以及论者的评价都加以阐述,谓之“尽善尽美,传奇家可谓集大成者矣”。

全本传奇情节跌宕,在历史的大背景下,尽显唐明皇与杨贵妃间的真挚爱情。

在洪异之前关于写唐杨爱情的有诗歌《长恨歌》、戏曲《梧桐雨》等各类文学作品,但中间多涉及杨贵妃与安禄山间的暖昧关系,一嫁寿王等情节,洪异在撰写《长生殿》一本时,尽数删去这些情节,而将史书中记载的贵妃不捡等内容一转而认为追求忠贞的爱情,敢于为此抗争的女子形象。

从而避开了唐杨二人的负面形象,纯化了爱情的主题。

直至杨贵妃吞金自杀,唐明皇苦苦求索,追寻妃子的足迹,最终两人跳脱爱欲情仇,永生仙境。

虽然情节过于虚幻,但不违对这一爱情主题的赞赏。

洪异撰作《长生殿》并没有用到如何华丽的辞藻,通过戏曲人物的宾白、唱词,来深刻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人物情感。

《大宴》《迎像》《哭像》等多㈩折子依旧在昆曲舞台上搬演,让后世观众感动于两人之间的爱情。

昆曲《长生殿》赏析 共28页

昆曲《长生殿》赏析 共28页
24
钱塘洪昉思昇撰《长生殿》,为千百年来曲 中巨擘。以绝好题目,作绝大文章,学人、 才人,一齐俯首。……《定情》《絮阁》
23
(3)格律谨严
王季烈:“读曲应先读《长生殿》,再读元 人百种与《玉茗堂四梦》。”
吴梅:“南洪北孔,名震一时,而律以词范, 则稗畦能集大成,非东塘所及也。” “至于音律,更无遗憾,平仄务头,无一不 合律,集曲犯调,无一不合格,此又非寻常 科诨家所能企及者。”
洪昇:“余自谓文采不逮于临川,而恪守韵 调,罔敢稍有逾越。盖姑苏徐灵昭氏为今之 周郎,尝论九宫新谱,余与之审音协律,无 一字不慎也。”
埋玉
〔旦跪介〕臣妾受皇上深恩,杀身难报。今 事势危急,望赐自尽,以定军心。陛下得安 稳至蜀,妾虽死犹生也。算将来无计解军哗, 残生愿甘罢,残生愿甘罢!
〔哭倒生怀介〕〔生〕妃子说那里话!你若 捐生,朕虽有九重之尊,四海之富,要他则 甚!宁可国破家亡,决不肯抛舍你也!
15
〔旦〕陛下虽则恩深,但事已至此, 无路求生。若再留恋,倘玉石俱焚, 益增妾罪。望陛下舍妾之身,以保 宗社。
〔丑作掩泪,跪介〕娘娘既慷慨捐 生,望万岁爷以社稷为重,勉强割 恩罢。
16
〔内又喊介〕 〔生顿足哭介〕罢罢,妃子既执意如此,
朕也做不得主了。高力士,只得但、但 凭娘娘罢! 〔作硬咽、掩面哭下〕 〔旦朝上拜介〕万岁!
17
〔作哭倒介〕 〔丑向内介〕众军听着,万岁爷已有旨,
12
(生上香揖同旦福介)双星在上,我李隆基 与杨玉环,(旦合)情重恩深,愿世世生生, 共为夫妇,永不相离。有渝此盟,双星鉴之。
(生又揖介)在天愿为比翼鸟,(旦拜介) 在地愿为连理枝。(合)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誓绵绵无绝期。

长生殿主题思想解析

长生殿主题思想解析

《长生殿》主题思想之己见戏曲,是中国古代小说变形的之一,不断地被继承和发展,至今仍在舞台上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们。

在戏曲这个广阔的海洋之中,蕴藏着许许多多珍宝似的剧本,譬如:孔尚任的《桃花扇》、王实甫的《西厢记》、洪昇的《长生殿》……这些都是经典的剧目,被不同的剧种所演绎,至今仍被传唱。

而《长生殿》这个戏曲的主题思想,至今仍是学术界不断争论的热点话题,或是称颂爱情,或是讽刺现实,或是历史再现,众说纷纭。

所以,我对此很感兴趣。

通过一阶段的学习,我想试着来谈谈我的想法。

学术界有以下几种观点:1.“历史主题”说.:认为《长生殿》表达的是“兴亡交替”思想,借安史之乱的历史题材,寓故国兴亡全系于明皇、贵妃的浓情蜜意之中。

由于作者对故国眷恋之深,所以对奸佞双臣的辛辣讽刺,对蛮夷攻破河山的憎恶。

对李,杨“占了情场,弥了朝纲”,“逞侈心而穷人欲,祸败随之”的封建统治规律,给以深刻揭露和提示,以“垂诫来世”,假借唐代“安史之乱”,总结明王朝灭亡的教训,抒发对清初社会大动荡的强烈感叹!2.“爱情主题”说,:认为《长生殿》作者明确交代:“念情之所钟,在帝王家罕有”,“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

作者的目的不在于劝惩淫乱,垂诫来世,而在于宣扬“至情”主义,歌颂“精诚不散,终成连理”坚贞爱情。

认为作者表现了进步的,民主的,自由的爱情理想,鼓吹“真心到底”的“儿女情缘”,以“至情”对抗封建礼教。

3.“双重主题”说.:有人认为《长生殿》的主题既有“劝惩”思想,又有歌颂意图,二者之间是“矛盾”的,复杂的,作者自己也说不清。

也有人认为作品的双重主题是主副关系,唤起民族意识为主,歌颂纯真爱情为副。

.还有人认为“双重主题”是辨证统一的,歌颂爱情悲剧加深了对社会动乱的痛恨,相反,谴责异族入侵,更强化了爱情的悲剧气氛。

除以上三个主要方面以外,对《长生殿》主题研究还有两种说法,一是杂糅主题说,是对以上主题的总和;二是自哀主题说,我认为作者在创作中带有作者自身难以言语的苦楚,或是爱情婚姻方面,或是家国天下方面,总之,有当时难以说明的事情,假借李杨的故事,顾左右而言它,表达自己心中的隐痛。

明代戏曲《长生殿》的历史背景与文学价值评析

明代戏曲《长生殿》的历史背景与文学价值评析

明代戏曲《长生殿》的历史背景与文学价值评析1. 引言1.1 概述明代戏曲《长生殿》是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中的重要作品,创作于明朝嘉靖年间。

这部戏曲以唐代皇帝李世民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为基础,展现了唐朝宫廷乱象与封建礼教的冲突,并通过悲壮、缠绵的音乐和舞蹈来表达人性的美好与无奈。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和文学价值两个方面深入评析该剧。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引言、明代戏曲《长生殿》的历史背景、明代戏曲《长生殿》的文学价值评析、评析其他版本和改编作品、结论。

在引言部分,将对文章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结构。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明代戏曲《长生殿》在历史与文学上的价值,并通过研究其创作背景、艺术手法以及影响力等方面,展示其对中国传统戏曲发展与演变的影响。

通过评析其他版本和改编作品,可以更好地理解《长生殿》在不同时期的受众反响和影响力。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对《长生殿》的历史地位和文学价值进行综合评述,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这篇文章,希望读者能够深入了解《长生殿》这一经典作品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2. 明代戏曲《长生殿》的历史背景:2.1 戏曲发展背景:明代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黄金时期,各类剧种如京剧、越剧、昆曲等相继形成并盛行。

这一时期,戏曲演出成为社会生活中重要的娱乐方式,经常在宫廷和民间进行演出。

明代的戏曲创作以及演出文化水平都达到了高峰。

2.2 《长生殿》的创作背景:《长生殿》是明代著名戏曲作家洪升所创作的一部杂剧。

该剧创作于万历年间(1573-1620),讲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

洪升通过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改编,表达了对人性善恶、权力斗争以及爱情美好与悲剧等主题的思考。

2.3 剧情梗概与主要角色介绍:《长生殿》的故事取材自唐代宫廷中真实发生过的事件,以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动人而悲壮的爱情为主线。

剧中的主要角色包括唐玄宗、杨贵妃以及一些权臣和宫女等。

故事发生在唐朝,杨贵妃自河南进京后被选入宫中,逐渐引起了唐玄宗的注意。

昆曲《长生殿》赏析课件

昆曲《长生殿》赏析课件
昆曲《长生殿》赏析 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昆曲与《长生殿》概述 • 《长生殿》剧情解析 • 《长生殿》音乐赏析 • 《长生殿》表演艺术分析 • 《长生殿》的文化内涵与传承价值 • 《长生殿》的现代演绎与创新发展
01
昆曲与《长生殿》概述
昆曲的起源与发展
昆曲的起源
昆曲起源于江苏昆山,具有600 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戏曲中 最古老的剧种之一。
唱腔:昆曲演员的唱腔要符合人物性格和情感,声音圆润、吐字清晰,展现出角色 的内心世界。
动作:演员的台步、手势、身段等都要符合古典戏曲的规范,表现出角色的身份和 性格。
演员表演技巧与人物塑造
• 表情:演员要善于运用面部表情和眼神,表现出 角色的喜怒哀乐,传达情感。
演员表演技巧与人物塑造
人物塑造
主角杨贵妃:演员要表现出杨贵妃的娇美、聪慧、多情,以及与唐明皇 之间的深情厚意。
艺术特色
该剧具有浓郁的文学色彩和音乐韵味,以优美的唱词和动人的旋律著称。同时,该剧的舞美设计和服装也极具特 色,展现了唐朝宫廷的华美和精致。
03
《长生殿》音乐赏析
昆曲音乐特点与乐器介绍
昆曲音乐特点
昆曲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最接近于歌唱的音乐形式,具有独特的声腔、旋律和节奏特点。其声腔清丽柔 美,旋律缠绵婉转,节奏缓慢悠长。
《长生殿》的现代演绎与创新发展
《长生殿》的改编与演绎现状
01
02
03
文本改编
对原著进行适当的改编, 以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和 观赏需求。
表演风格
在传统表演风格的基础上 ,融入现代元素,使观众 有更直观、生动的感受。
音乐创作
结合现代音乐元素,创新 传统昆曲音乐,使其更具 有时代特征。

昆曲名作赏析——《长生殿》

昆曲名作赏析——《长生殿》

昆曲名作赏析——《长生殿》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长恨歌》白居易简介长生殿是清初剧作家洪升(1645-1704年)所作的剧本,取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讲的是唐玄宗和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但他在原来题材上发挥,演绎出两个重要的主题,一是极大地增加了当时的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内容;二是改造和充实了爱情故事。

《长生殿》的洪昇原作有五十折,此本由顾笃璜精选其中二十八折,围绕着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上、中、下三本,需7个半小时才能演完。

上本,集中于唐明皇、杨贵妃的钗钿情缘;中本,叙说杨贵妃由极宠至极悲;下本则是唐明皇与杨贵妃月宫重会,圆满终场。

由台湾方面投资500万人民币,苏州昆剧院等单位挑梁主演的舞台大戏,由于恪守了传统,将中国历史上昆剧最鼎盛时期的模样原汁原味呈现在舞台上,这部糅合了历史、文学和超现实想象的宫廷罗曼史感动了到场的每一位观众。

剧情简介唐明皇心爱的宠妃杨玉环,不但娇羞动人,更娴熟音律,入宫即得三千宠爱在一身。

玉环不仅得宠,杨氏一门也尽得提拔。

兄长杨国忠位列丞相,却穷奢极欲纳贿专权。

神仙嫦娥知明皇通识乐理,将梦中的玉环召唤至月宫,传授她“霓裳羽衣”仙乐,玉环依照梦中记忆谱曲,与明皇合制了传世之作《霓裳羽衣曲》。

玉环喜嗜荔枝,明皇特命从中国南方以快马进献,递送的驿吏踏死了无数百姓的良田,民怨四起。

七夕之夜,玉环与明皇相携盟誓,银河上,牛郎织女也见证了他们的爱情。

而大唐宫中的甜蜜时光却因一场暴乱而成镜花水月,面对暴乱,明皇亦挽救不了玉环的命运。

平乱后,明皇命人用檀木塑了玉环的座像,将思念与忏悔之情赋予雕像。

死后的玉环,不但受到土地神的眷顾,而且受到织女的同情,助其重新列入仙班。

《长生殿》南北合套的艺术O李晓洪异的《长生殿》被后人视为昆曲传奇的

《长生殿》南北合套的艺术O李晓洪异的《长生殿》被后人视为昆曲传奇的
事表”用去平平去上
就与《倩女离魂》“伴人清瘦影”字格相同
北曲重煞句
必须照此字格
才是北黄钟的【尾煞】
72戏曲研究第七十四辑第二十
出《惊变》
北中吕【粉蝶儿】生扮李隆基唱—【南泣颜回】旦扮杨玉环唱—【北石
榴花】生唱—【南泣颜回】旦唱—【北斗鹤鹑】生唱—【南扑灯蛾】旦唱
—【北上小楼】生唱—【南扑灯蛾】生唱—【南尾声】生唱
的声口
也好过渡到痛惜杨玉环随驾播迁唱的【南尾声】
此合套以北曲【粉
蝶儿】“天淡云闲”起
高亢、清新、潇洒
以悲苦的南曲【尾声】结
正合此时此

历来被认为是常演不衰的昆曲佳作
此合套在句格、字格上很有特色
多叠字、重句
叠字又大多属衬字
即徐
灵昭所谓的“多添字添句帮唱”
第一支【扑灯蛾】用叠字作衬
北黄钟【醉花阴】旦扮杨玉环唱—【南画眉序】丑扮高力士唱—【北喜
迁莺】旦唱—【南画眉序】生扮李隆基唱、内侍唱、生唱—【北出队子】旦唱
—【南滴溜子】生唱—【北刮地风】旦唱—【南滴滴金1丑扮高力士唱
—【北四门子】旦唱—【南鲍老催】老旦扮永新唱—【北水仙子】旦唱—【南双声子】生唱—【北尾煞】生唱
这出戏主要从正面写杨玉环专宠妒深的性格
才能更好地为描写人
物服务
王骥德《曲律》曰:
曲之尚法固矣
若仅如下算子、画格眼、垛死尸
则赵括之读父书

70戏曲研究第七十四辑不如飞将军之横行匈奴也
〔’〕
南北合套虽以沿袭陈规而被使用
但终以根据剧情活用为佳
洪异在
《长生殿》中有三出戏用了南北合套

《长生殿》从文学与舞台艺术两方面对之论述其

《长生殿》从文学与舞台艺术两方面对之论述其

《长生殿》从文学与舞台艺术两方面对之论述其《长生殿》是清初剧作家洪昇创作的传奇,是昆曲的代表作品之一。

该剧取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讲的是唐玄宗和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但他在原来题材上发挥,演绎出两个重要的主题,一是极大地增加了当时的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内容;二是改造和充实了爱情故事。

《长生殿》的洪昇原作有五十折,此本由顾笃璜精选其中二十八折,围绕着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上、中、下三本,需7个半小时才能演完。

上本,集中于唐明皇、杨贵妃的钗钿情缘;中本,叙说杨贵妃由极宠至极悲;下本则是唐明皇与杨贵妃月宫重会,圆满终场。

一、《长生殿》的曲词、结构之美《长生殿》的曲词优美,清丽流畅、刻画细致、抒情色彩浓郁。

例如《弹词》一出中,【转调货郎儿】九支曲子,低回深郁,曲折动人。

而随着人物身份的不同,《长生殿》曲词的风格也多有变化,如前面抄录李龟年流落江南时所唱的一支曲子,别有一种苍凉的感觉;而剧中几支民间百姓的唱词,则大多偏向于通俗风趣。

[]在戏曲艺术中,剧本为一剧之本,它是演员表演、舞美排场、唱腔音乐创作的基础和依据。

昆曲早年在唱腔音乐中的填词、谱曲是“二位一体”的同步构建,剧作者本身既是文学家,又是音乐家,当文学脚本完成,选用什么宫调套数、选用什么曲牌唱腔,也就同时完成了。

而《长生殿》则不然,却是由两位大家合作完成。

《长生殿》中一批优秀的折子戏,是因为有着一套又一套动听的“曲牌体”唱腔音乐,而成为该剧的“灵魂”。

昆剧是因为有了像《长生殿•弹词》的唱腔名段,而有了当时“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民间演唱昆曲《弹词》唱段“不提防余年值乱离”的盛况!这正是戏曲、“戏”和“曲”:戏是大千世界,曲乃半壁江山。

该剧结构奇巧。

作者将李、杨爱情和安史之乱两条情节线索互相纠结而有条不紊,在布局和结构上也安排得很巧妙。

一方面从《定情》到《密誓》,他们的爱情在发展;一方面从《贿权》到《陷关》,安禄山慢慢酿成大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塘洪昉思昇撰《长生殿》,为千百年来曲 中巨擘。以绝好题目,作绝大文章,学人、 才人,一齐俯首。……《定情》《絮阁》 《窥欲》《密誓》数折,俱能细针密线,触 绪生情,然以细意熨贴为之,犹可勉强学步; 读至《弹词》第六、七、八、九转,铁拨铜 琶,悲凉慷慨,字字倾珠落玉而出,虽铁石 人不能不为之断肠,为之下泪!……《梧桐 雨》首折【醉中天】,第二折【普天乐】, 第三折【殿前欢】等曲力量千钧,亦非《长 生殿》可及。 ——梁廷楠《曲话》
18
白朴 梧桐雨
〔旦云〕妾死不足惜。但主上之恩。不曾报得数年 恩爱。教妾怎生割舍。〔正末云〕妃子不济事了。 大军心变。寡人自不能保。 〔陈玄礼云〕愿陛下早割恩正法。〔旦云〕陛下。 怎生救妾身一救。〔正末云〕寡人怎生是好。〔唱〕 〔陈玄礼云〕禄山反逆。皆因杨氏兄妹。若不正法。 以谢天下。祸变何时得消。望陛下乞与杨氏。使六 军马踏其尸。方得凭信。 〔正末云〕他如何受的。高力士引妃子去佛堂中。 令其自尽。然後教军士验看。〔高力士云〕有白练 在此。 〔高力士云〕娘娘去罢。误了军行。〔旦回望科云〕 陛下。好下的也。〔正末云〕卿休怨寡人。
19
20
21
艺术成就
(1)结构严密,场面壮丽,情节曲折 爱情线为主,政治线为辅 以金钗、钿盒贯穿爱情线始终 (2)曲词清丽流畅、刻画细致、抒情色 彩浓郁
22
闻铃
(生)你听那壁厢,不住的声响,聒的人好不耐烦。高力士, 看是什么东西。(丑)是树林中雨声,和着檐前铃锋,随风 而响。(生)呀,这铃声好不做美也!
5
6
“一时朱门绮席、酒社歌楼,非此曲不 奏,缠头为之增价。” 《清会典》: 皇后大丧,群臣二十七日除服,百日剃 发。京朝官百日不作乐。 1689 “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 头” 致祸原因: 同僚嫉恨 南北党争 作品本身
7
《长生殿》主题
一、爱情主题说 二、政治主题说 三、“双重主题”说 1 “主副”说 爱情为主,政治为副 或相反 2 “矛盾”说 写情和惩戒 3“统一”说 否定与肯定、批判与歌颂和谐 统一
《长生殿》
2016年6月
1
作者 洪昇(1645-1704) 浙江钱 塘人,国子监太学生。 为人疏狂不羁 故常不满人,亦不满于人 交游宴集,每白眼踞坐,指古摘今 康熙二十七年(1688)《长生殿》问世 杂剧《四婵娟》一种 谢道韫、卫夫人、李清 照、管夫人
2

3
《长生殿》自序 从来传奇家非言情之文,不能擅场;而近乃 子虚乌有,动写情词赠答,数见不鲜,兼乖 典则……凡史家秽语,概削不书,非曰匿瑕, 亦要诸诗人忠厚之旨云而。然而乐极哀来, 垂戒来世,意即寓焉。
4
《长生殿》例言 忆与严十定隅坐皋园,谈及开元、天宝间事,偶感 李白之遇,作《沉香亭》传奇。寻客燕台,亡友毛 玉斯谓排场近熟,因去李 白,入季泌辅肃宗中兴, 更名《舞霓裳》,优伶皆久习之。后又含情之所钟, 在帝王家罕有,马嵬之变,已违夙誓,而唐人有玉 妃归蓬莱仙院、明皇游月宫之说,因合用之,专写 钗合情缘,以《长生殿》题名,诸同人颇赏之。乐 人请是本演习,遂传于时。盖经十余年,三易稿而 始成,予可谓乐此不疲矣。 尝称予是剧乃一部闹热《牡丹亭》,世以为知言 是书义取崇雅,情在写真
25
埋玉
〔旦跪介〕臣妾受皇上深恩,杀身难报。今 事势危急,望赐自尽,以定军心。陛下得安 稳至蜀,妾虽死犹生也。算将来无计解军哗, 残生愿甘罢,残生愿甘罢!
〔哭倒生怀介〕〔生〕妃子说那里话!你若 捐生,朕虽有九重之尊,四海之富,要他则 甚!宁可国破家亡,决不肯抛舍你也!
15
〔旦〕陛下虽则恩深,但事已至此, 无路求生。若再留恋,倘玉石俱焚, 益增妾罪。望陛下舍妾之身,以保 宗社。 〔丑作掩泪,跪介〕娘娘既慷慨捐 生,望万岁爷以社稷为重,勉强割 恩罢。
正史 《唐书》、《新唐书》 唐人笔记 《明皇杂录》、《开元天宝遗事》 唐诗 白居易《长恨歌》 唐传奇 陈鸿《长恨传》 宋传奇 乐史《杨太真外传》 元杂剧 白朴《梧桐雨》
《长生殿》对李杨故事的几大更改 对“情”的反复渲染 对杨贵妃人格形象的美化、净化,淡化了红颜 误国的批判色彩 变“长恨”为“长生”
23
(3)格律谨严 王季烈:“读曲应先读《长生殿》,再读元 人百种与《玉茗堂四梦》。” 吴梅:“南洪北孔,名震一时,而律以词范, 则稗畦能集大成,非东塘所及也。” “至于音律,更无遗憾,平仄务头,无一不 合律,集曲犯调,无一不合格,此又非寻常 科诨家所能企及者。” 洪昇:“余自谓文采不逮于临川,而恪守韵 调,罔敢稍有逾越。盖姑苏徐灵昭氏为今之 周郎,尝论九宫新谱,余与之审】淅淅零零,一片凄然心暗惊。遥听 隔山隔树,战合风雨,高响低鸣。一点一滴 又一声,一点一滴又一声,和愁人血泪交相 迸。对这伤情处,转自忆荒茔。白杨萧瑟雨 纵横,此际孤魂凄冷。鬼火光寒,草间湿乱 萤。只悔仓皇负了卿,负了卿!我独在人间, 委实的不愿生。语娉婷,相将早晚伴幽冥。 一恸空山寂,铃声相应,阁道崚嶒,似我回 肠恨怎平!
16
〔内又喊介〕 〔生顿足哭介〕罢罢,妃子既执意如此, 朕也做不得主了。高力士,只得但、但 凭娘娘罢! 〔作硬咽、掩面哭下〕 〔旦朝上拜介〕万岁!
17
〔作哭倒介〕 〔丑向内介〕众军听着,万岁爷已有旨, 赐杨娘娘自尽了。 〔众内呼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丑扶旦起介〕娘娘,请到后边去。 〔扶旦行介〕 〔旦哭介〕
12
(生上香揖同旦福介)双星在上,我李隆基 与杨玉环,(旦合)情重恩深,愿世世生生, 共为夫妇,永不相离。有渝此盟,双星鉴之。 (生又揖介)在天愿为比翼鸟,(旦拜介) 在地愿为连理枝。(合)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誓绵绵无绝期。 (旦拜谢生介)深感陛下情重,今夕之盟, 妾死生守之矣。
13
14
8
清人题词的家国兴亡之感: 开元盛事过云烟,一部清商见俨然。 绣口锦心新谱出,弹词借手李龟年。
9
10
主要情节
定情 复召 进果 絮阁 密誓 惊变 埋玉 骂贼 冥追 闻铃 情悔 哭像 弹词 重圆
11
密誓
(旦)臣妾受恩深重,今夜有句话 儿,……(住介) (生)妃子有话,但说不妨。(旦 对生呜咽介)妾蒙陛下宠眷,六宫 无比。只怕日久恩疏,不免白头之 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