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书法学习入门--永字八法

合集下载

1-永字八法与用笔技巧

1-永字八法与用笔技巧

《书法好入门》之一永字八法与用笔技巧用笔是书法艺术的灵魂。

元赵孟頫云:“用笔千古不易。

”书法有5种书体,其中楷书是基础,而用笔又是楷书的基础。

用笔,即笔画的运用和变化。

楷书要一笔一画,一笔完成就是一个笔画。

汉字千变万化,但只有28种笔画。

不过,这28种笔画并不是针对书法划分的。

从书法学习的角度来说,其中存在一定问题:一是名称不细化,如点不分反正,撇不分长短,捺不分平斜,竖不分垂露和悬针等;二是有的太复杂,如横折钩、横折弯钩、竖折折钩、横撇弯钩、横折折折钩、横折弯、横折提、横折折撇、竖折撇等;三是书法美感表达不准确,如简体“马”字第二画为“竖折折钩”,要写成“竖折折弯钩”才比较饱满有力。

有鉴于此,需要将28种笔画分解,简化为20种,我们称之为分解笔画。

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分解笔画会了,复杂的笔画自然就会了。

例如“马”字的第二画,把它分解成竖折、横折和弯钩3部分,就既简单又准确了。

在楷书中,所有笔画都可以概括在一个“永”字之中,这就是著名的永字八法。

“八法”即楷书的8个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折、提、钩。

按,古代的八法名称(侧/勒/努/啄/掠/磔/策/趯)文雅但不通俗,将撇一分为二,且没有折,所以我们不取。

永字八法的书写规律可进一步简化,概括为5种笔势。

这涉及一组概念:把每一个笔画分成3部分,起始叫起笔,中间叫行笔,收尾叫收笔。

一般来说,所有笔画的起笔只有1种笔势,行笔有2种笔势,收笔有2种笔势,加在一起,一共是5种笔势。

以横为例,可以看出笔画的5种笔势。

在这5种笔势中,最好理解和掌握的就是行笔,行笔只有直和弯两种形态。

比如短撇直、长撇弯;竖钩直、弯钩弯。

正点、反点、斜捺的行笔都是弯的,但弯的方向不一样。

直要笔直,弯要圆滑。

《周易·系辞传》云:“一阴一阳之为道。

”行笔直就是阳,挺拔有力,正如《乾卦》所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行笔弯就是阴,珠圆玉润,正如《坤卦》所讲“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永字八法”——楷书笔画用笔技巧的方法

“永字八法”——楷书笔画用笔技巧的方法

“永字八法”——楷书笔画用笔技巧的方法“永字八法”是古代书法家在长期书法艺术创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以“永”字笔画造型为例,概说楷书笔画用笔的方法。

一、关于八法(1)点为侧(如鸟之翻然侧下);(2)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3)竖为弩(用力也);(4)钩为趯(跳貌,与跃同);(5)提为策(如策马之用鞭);(6)撇为掠(如用篦之掠发);(7)短撇为啄(如鸟之啄物);(8)捺为磔(磔音窄,裂牲为磔,笔锋开张也)。

二、八法的渊源永字八法是以永字点画写法为例,说明楷书用笔和组字的方法。

其来源有以下几说:1、崔子玉、钟繇、王羲之说唐张怀瑾《玉堂禁经》:“八法起于隶字之始,后汉崔子玉历钟王以下,传授所用八体该于万字。

”“大凡笔法,点画八体,备于‘永’字”。

元李溥光《雪庵八法·八法解》:“历代以下,书者工于笔法之妙。

其名世者,如魏晋之钟繇、王羲之,唐之欧(阳询)、虞(世南)、柳(公权)、颜(真卿)之辈,亦各家有书,所传之,惜乎沦没日久,真迹不存,惟羲之‘永’字八法,共《三昧歌》,流传在世。

”《法书苑》:“王逸少工书十五年偏攻‘永’字八法,以其八法之势,能通一切”。

清包世臣《艺舟双楫·述书下》:“聚字成篇,积画成字,故画有八法。

唐韩方明谓八法起于隶字之始,传于崔子玉,历钟、王以至永禅师者,古今学书之概括也。

隶字即今之真书。

”又云:“以‘永’字八画而备八艺,故用为式。

”2、智永说宋陈思《书菀菁华》:“隋僧智永,发其指趣,援于虞秘监世南,自兹传授遂广彰焉。

”3、张旭说宋朱长文《墨池篇》、《张旭传永字八法》,同《柳八法颂》及《颜鲁八法颂》。

三、八法的内容详解侧侧,即侧笔,是点画的写法。

写点须侧笔取势,不用平笔。

点的具体写法是:冲左上方逆锋入笔,折锋向右下轻按,然后围转向左上方轻提收笔。

(如图)汉字的点画,由于在字中所处的部位的不同,点的形体也各不相同,但其入笔、行笔、收笔的用笔方法基本相同。

请看下面例字中点画的写法。

“永字八法”毛笔字书写法则,欧体基本笔画特点与应用,初学必看

“永字八法”毛笔字书写法则,欧体基本笔画特点与应用,初学必看

“永字八法”毛笔字书写法则,欧体基本笔画特点与应用,初学必看“永字八法”是书法用笔法则,以‘永’字八个笔画:侧、勒、努、趯、策、掠、啄、磔,分别代表了楷书中的:点、横、竖、钩、提、长撇、短撇、捺。

古人选择‘永’字作为范字,虽然并不十分科学,但,除了‘永’字,就没有更合适的字了。

(一)点点在“永字八法”中称为(侧)。

因书写时须侧其笔而得名。

‘点’在字中的不同位置会有不同的形态,常用的有:右点/在所有‘点’中难度最大,因为需要一笔写出‘三角一肚’,不能回笔和复措,还要把握好角度和位置。

左点/左点难度相对较小,虽然也要有(三角一肚),但要求不是很严格,可以回笔,还可以在收笔时出锋,多用在字的左边。

上竖点/是把右点写成了一短竖,目的是增加右点的份量,使字更加稳固和端庄。

凡是右点在字的正上方,都可以写成上竖点。

下竖点/与上竖点有所区别,上竖点入笔藏锋,上粗下细;下竖点入笔露锋,上细下粗,收笔均不露锋。

横点/是把右点写成一短横,使字更加稳重有味道,但不是所有的右点都能写成横点,不确定的情况下尽量不用。

横撇点/也是右点的一种变写,为了使笔画之间有呼应,产生流动感,避免呆板。

(二)横横在“永字八法”中称为(勒)。

其意是指马缰末端衔于马口,取其不平不直形状,又因写横画须勒住其笔。

常用的横画有:长横/凡是长横,都要左底右高中间稍细,即为抗肩。

书写时要注意起笔、收笔、运行角度和粗细变化。

中横/在字中往往起到支架和衔接作用,所以要写的相对粗壮结实,在字的不同位置有不同的抗肩角度。

短横/入笔要轻,收笔要重,但收笔不刻意强调顿笔,显得轻盈秀气。

(三)竖竖在“永字八法”中称为(努)。

因书写时笔管与笔尖都是逆偃向上,而后用力下行,有如引弩发矢。

常用的竖画有:垂露竖/要直但不一定都是正的,在左侧时往往向左斜,在右侧时向右斜,只有在中间时才是垂直的。

有时垂露竖可以代替悬针竖。

悬针竖/凡是悬针竖,不分长短大小,都是垂直的,多用在字的中间,与垂露不同在于收笔要露出尖锋。

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永字八法,是中国书法用笔法则。

以“永”字八笔顺序为例,阐述正楷笔势的方法:点为侧,侧锋峻落,铺毫行笔,势足收锋;横为勒,逆锋落纸,缓去急回,不可顺锋平过;直笔为努,不宜过直,太挺直则木僵无力,而须直中见曲势;钩为趯(tì),驻锋提笔,使力集于笔尖;仰横为策,起笔同直划,得力在划末;长撇为掠。

起笔同直划,出锋稍肥,力要送到;短撇为啄,落笔左出,快而峻利;捺笔为磔,逆锋轻落,折锋铺毫缓行,收锋重在含蓄。

相传为隋代智永或东晋王羲之或唐代张旭所创,因其为写楷书的基本法则,后人又有将八法引为书法的代称。

永字八法“永字八法”的典故相传,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用几年的时间,专门写“永”字。

他认为,这个字具备楷书的八法,写好“永”字,所有的字都能写好。

以后,王羲之的孙子智永又将这“永字八法”传给虞世南,再后来,经过很多书法家一直传了下来。

相传,王羲之曾到天台山,被那里的风景深探吸引,便在山顶住了下来,终日尽情欣赏日出奇观和云涛雾海,并且从中获得了书法灵感。

他每天不知疲倦地练字,不停地洗笔、洗砚,最后竟然把一个澄澈清碧的水池都染黑了,可见其对书法研究的痴迷程度。

有一天深夜,王羲之还在练字,白纸写了一张又一张,铺得满地都是,但还是不满意。

后来实在疲倦不堪,趴在桌亡睡着了。

这时.忽然刮来一阵清风,一朵白云飘然而至,云朵上有位鹤发银髯的老人,笑呵呵地看着他说:“我看你每天潜心研究书法,十分用功,现在我教你领悟一个笔诀,日后自有作用。

你伸过手来。

”王羲之听到这里将信将疑地伸手过去。

老人在他手心上写了一个字,然后点点头说:“你书法技艺会越来越高的。

”说罢就消失在空中了。

这时王羲之急忙喊道:“先生家居何处?”只听空中隐隐约约地传来一声:“天台白云……”看着老人走了之后,王羲之一看手心,原来是个“永”字,思考了一整夜,终于明白了,横竖勾,点撇捺,方块字的笔画和架子结构的诀窍,都体现在这“永”字上了。

白云先生教授的真是好笔诀啊!此后,王羲之练字更加勤奋了,书法也更加洒脱高超了。

【永字八法,书法初学者必学法则】这就是最全的小楷书法史

【永字八法,书法初学者必学法则】这就是最全的小楷书法史

【永字⼋法,书法初学者必学法则】这就是最全的⼩楷书法史【永字⼋法,书法初学者必学法则】书法界流传⼀个说法,即把“永”字写好,就可以达到书法⼊门⽔平。

永字⼋法,是中国书法⽤笔法则。

以“永”字⼋笔顺序为例,阐述正楷笔势的⽅法。

在永字⼋法中,点称作侧,横称作勒,竖称作弩,钩称作趯(tì),挑称作策,长撇称作掠,短撇称作啄,捺称作磔(zhé)。

永字⼋法,借⽤“永”字的各个笔画来说明书写汉字笔势的⽅法,相传为隋代智永或东晋王羲之或唐代张旭所创。

1、点为侧,侧锋峻落,铺毫⾏笔,势⾜收锋。

点为侧,如鸟之翻然侧下,应取倾斜之势,如巨⽯侧⽴。

如果点成平卧或正⽴,则呆痴失势。

2、横为勒,逆锋落纸,中锋⾏笔,回锋收笔。

保持“逆⼊平收,有往必收”之势,缓去急回,不可顺锋平过。

横为勒,如⽤缰勒马。

如果横直或下斜则疲沓⽆⼒。

3、直笔为努,中锋落笔,不宜过直,太挺直则⽊僵⽆⼒,⽽须直中见曲势。

竖为努,⽤⼒也。

竖画,如⼸弩直⽴。

过直如枯⽊⽴地,虽挺直⽽⽆⼒。

4、钩为趯,驻锋提笔,使⼒集于笔尖。

钩为趯,跳跃,仿佛⼀跃⽽起,与接下来的挑画相呼应。

5、挑为策,发笔舒展,结笔有⼒。

仰横为策,如⽤鞭策马。

6、长撇为掠,起笔有⼒,出锋稍肥,⼒要送到。

撇为掠,如⽤篦掠发。

7、短撇为啄,落笔左出,快⽽峻利。

短撇为啄,如鸟啄物。

8、捺笔为磔,逆锋轻落,折锋铺毫缓⾏,收锋重在含蓄。

捺为磔,表⽰笔锋要开张。

“永”字的⼋个笔画,是中国书法的基本笔画,其他笔画横钩、竖钩、横折撇等,则是其演变。

“永”字从第⼀笔的起笔到最后⼀笔的收笔,笔画与笔画之间关联呼应,隐含着笔断意不断的意境,脉络畅通,全字点画的迎让、开合都彼此关联,凝神于⼀处。

初学书法,可学习使楷书基本笔画写法具体化的永字⼋法。

永字⼋法的⼋种正楷笔势和⽅圆兼施的结字⽅法,是中国书法的经典模式。

【没错,这就是最全的⼩楷书法史】在中国古代,⼩楷是⽂⼈⼠⼤夫科举从政、治学为⽂的基本⼿段,也是⼀种最为常⽤和实⽤的字体,因此,历代书家多能写⼩楷,尤善⼩楷的⼤家也不少。

书法开篇——永字八法

书法开篇——永字八法

书法开篇——永字八法书法开篇——永字八法永字八法其实就是「永」这个字的八个笔画,代表中国书法中笔画的大体,分别是「侧、勒、努、趯、策、掠、啄、磔」八划,以柳宗元所着中国书学浅说一书中解说较为明了。

(1)点为侧(如鸟之翻然侧下);(2)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3)竖为弩(用力也);(4)钩为趯(ti) (跳貌,与跃同);(5)提为策(如策马之用鞭);(6)撇为掠(如用篦之掠发);(7)短撇为啄(如鸟之啄物);(8)捺为磔(磔音哲,裂牲为磔,笔锋开张也)。

1.点法点,也就是“侧”。

在书写时需要把毛笔的笔锋侧过来,因此得名。

点是汉字的根源,横、竖、撇、捺等笔画都始于一点。

点有上点、下点、左点、右点、左上点、右上点、左下点、右下点等。

2.挑法挑,形状像钝角三角形。

“策”、“啄”、“ ”三者的书写都与挑法类似。

挑有上向挑、下向挑、左向挑、右向挑、左上挑、右上挑、左下挑、右下挑等。

3.横法横,也就是“勒”。

所谓“勒”,原意指马缰的末端衔在马口,取其不平不直,形状相似。

横画在书写时,起笔和收笔需要勒住笔锋,因此得名。

横有平横、凹横、凸横、腰粗横、腰细横、左尖横、右尖横等。

4.竖法竖,也就是“努”。

在书写时笔锋犹如拉弓射箭,因此得名。

竖有直竖、右弧竖、左弧竖、腰细竖、腰粗竖、上尖竖、下尖竖等。

5.撇法撇,也就是“掠”。

一般习惯称为“撇”。

撇有直撇、弧撇、腰细撇、腰粗撇、弯头撇、弯尾撇等6.捺法捺,也就是“磔”。

在书写时好像曲折的水波。

捺有直捺、弧捺、尖头捺、方头捺、长捺、短捺等。

7.厥法厥,笔画形状像人弯腰的姿势,因此得名。

古人又称为“勾裹法”。

厥有直厥、弧厥、高厥、矮厥、斜厥等。

8.钩法钩,笔画形状“如长空之新月”。

与“ ”末端相似。

古人又称为“戈法”。

钩有直钩、弧钩、高钩、矮钩、斜钩等。

这八法是学习毛笔书法首先掌握的,这八法是楷书的书写方法,学习其他书法之前如:行书,草书等,最应该学习的就是楷书,希望爱好者练习应从楷书学起,从这里学起。

书法入门:书法名词解释“永字八法”

书法入门:书法名词解释“永字八法”

书法入门:书法名词解释“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永字八法其实就是“永”这个字的八个笔画,代表中国书法中笔画的大体,分别是“侧、勒、努、趯、策、掠、啄、磔”八划,以诸宗元所著《中国书学浅说》一书中解说较为明了。

笔画一侧
笔锋着纸后向右,慢慢加重力道下压再慢慢上收转向,回笔藏锋视情形改变其角度。

笔画二勒
笔锋触纸向右下压再横画而慢慢收起,作一横向笔画。

笔画三努
为一直向笔画,以直笔之法作开头,竖笔慢慢向下写,向左微偏作一曲度后返回,其笔画不宜直,否则无力。

笔画四趯
当竖直笔画完后,趁其势顿笔再向左上偏,一出即收笔向上。

笔画五策
笔锋触纸向右压再转右上斜画而慢慢收起,要点是需轻抬而进。

笔画六掠
向左下的笔画,必须快而准,取之中的险劲为要节,出锋需干净利落,利而不墬。

笔画七啄
又称短撇,为一向左下之笔画,如同鸟啄树般的力道和气势。

笔画八磔
向左下之笔画,徐徐而有劲,收尾时下压再向右横画而慢慢收起。

以上为永字八法,是中国书法笔画的根基,练熟此八划后,即可延伸多样笔画,并各得其精神气度。

硬笔永字八法最详细的讲解

硬笔永字八法最详细的讲解

硬笔永字八法最详细的讲解硬笔永字八法是中国传统书法中的一种基本书写技法。

其练习方法和字形特点都与永字有关,故得名为硬笔永字八法。

以下为详细讲解:1. 开头式:先从上方开始用笔来回画一直线,然后从上往下画出一条竖直线,然后将笔的方向转到右下方,画出一个右上斜线,再顺着这个方向画出一个阴性弯曲的弧线,最后回到起点将其闭合。

2. 摆脱式:先画出一条竖直线,再从竖线右侧的上方开始,往左下画出一个右上斜线,然后再往下画一个左上斜线,最后再跟上竖线闭合即可。

3. 缠丝式:先画出一条竖直线,再从竖线右侧顶端开始,往下画出一个左上斜线,再从这个斜线的最低端竖着画一条直线,然后再往上画一个左下斜线,最后从斜线右侧顶端连上竖线。

4. 翘舌式:从上往下画出一条竖直线,然后从竖线的左下方开始往右上画一个右上斜线,接下来画一条下面的左下斜线,并在最后一段反弯处加上弯曲的线条。

5. 人字形式:先画出一条竖直线,然后从上方左侧开始画一条右斜线,再从下方左侧开始画一条左斜线,最后从竖线右侧连上两条线条。

6. 披肝式:先画出一条竖线,然后从竖线上方左侧开始往右上画一个右上斜线,再往下画一个左上斜线,接下来是一个字形的弯曲线条,最后从竖线右侧连上弯曲线条。

7. 削肩式:从上往下画出一条竖线,然后从竖线的左侧开始往右上画一个斜线,在斜线位置高处往左画出一条短线,再顺着下方的左斜线以阴性曲线连接即可。

8. 长勾式:从上往下画出一条竖线,然后从竖线右侧的上方开始往左下画出一条右上斜线,接下来是一个小弯曲,最后从竖线右侧顶端连上小弯曲即可。

上述八种硬笔永字八法在练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笔画轻重,以及遵循正确的笔顺和书写规范。

通过反复练习和熟练掌握这八种书写技法,便可以更好地掌握书法的基本美感和技法要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法学习入门---永字八法中国书法艺术,修身养性,传承千载,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书法造型虽形态纷繁,莫不以「点」为基始。

由「点」引伸则横、竖、撇、捺各种笔画应运而生,得气象万千。

「永字八法」流传至今已二千余年,成为习书者的学习宝典。

「永字八法」,教学独特,方法简便,强调从书写大字入手,由大而
入小,可培养扎实的书法基本功底。

同时以基本笔画「右侧点」为笔法之基,依照笔画进阶顺序:点→横→竖→撇→捺→勾→挑→折,循序渐进,详实分析用笔、行笔、力道、劲道及用墨等心法。

让初学者能充分了解到毛笔特质,灵活驾驭毛笔,在短时间内熟识永字八法的基本运笔方法,再配合十种基本字体结构的分析,了解字型组合间架要领,触类旁通,逐渐契入书学的无穷妙境。

同时,将太极桩功以及太极运气理念与书法练习相结合,学习体会在身体放松的状态下,如何将身体的力量送到笔端,充分体会指法与笔法的运用。

依靠太极原理,学员能自如调整书写的疲劳,保持长久良好的学习状态,令书法学习事半功倍。

待基本笔画了然于胸,可进一步临摹杨老师书法字帖。

将基本功稳扎之后,即可临习历代名家书帖,随心应手写就一手好字,遨游翰墨之海。

本套学习方法,肩担一份传统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不但融汇老师所学之精华,亦倾尽老师悲悯当代人心情浮躁,心无所依,快乐难求的窘境。

悉心研究,推陈出新,令此套书法教学课程,日趋完善,几乎人人可修,老少皆宜。

小孩子能安住下来,培养静定功夫,提升专注力。

成年人在学习中,不但能让身心获得宁静的欢喜,同时个人修为,性情,学养亦能得到提升。

老年人则在这套方法的学习过程中,不但心情得到舒展,身体亦能在书法与太极的相辅相成下,处于和谐状态,不会觉得劳累。

于此轻松愉悦的状态下,不失为身心同修的养生妙计。

一支简单的毛笔,一组朴素的文房四宝,如果能得到明师指导,就能令人沉浸其间,应定生慧,涵养性情,享受书法艺术的深沉与静美,这就是传统书法艺术赠予我们的无穷意义。

愿广大书法爱好者,在书法求索的道路上,欢喜与成就同在,迈向智慧而喜乐的人生。

书法,自古便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老少皆宜,深受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喜爱和推崇。

北京诚敬仁「杨老师书法教室」,博采众长,教学形式简捷高效,并将德行教育融会贯通于书法教学中,引导大家在习书中去除浮躁之气,不但能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同时更能培养定力,开启智慧,涵养性情。

让我们一同走进北京诚敬仁「杨老师书法教室」,感受不一样的书法体验,感受精彩课程带给我们的惊喜与快乐,在爱与感恩的大家庭里,让「杨老师书法教室」为您的幸福人生导航……
◎主讲老师:杨淑芬老师陈灵宝老师
杨淑芬老师,五岁时便跟随父亲开始书法启蒙学习,研习书学五十载,承续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和褚遂良等多位书法名家的造诣精髓,博采众长,是两岸三地著名的书法教育家。

杨老师在二十余年的书法教学中,注重寓教于乐,尤提倡习书首重德行培养,强调练习书法:「七分德,三分艺。

」其注重德艺双修的教风,遍及海内外。

在北京、内蒙、辽宁、广西、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地,进行过多次的德艺书法师资培训,为书法传承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师资。

陈灵宝老师,优秀书法老师,篆刻老师,太极拳老师,「杨老师书法课堂」特聘指导老师,北京诚敬仁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书法篆刻组主管,全国武术协会会员。

精品课程:《永字八法教学》、《中华篆刻》、《硬笔书法教学》、《静心描红》。

更多相关暑期德艺书法培训班的资料欢迎惠览如下链接:
2012年暑期书法培训班学员书法作品:2012年暑期书法学习拾萃书法精进班学员书法作品:
书法让我懂得「和为贵」的道理30天书法精进班学员作品
我的成长学习书法的体会崭新的人生从书法开始◎课程梗概:
1.体验书法魅力:系统学习永字八法,通过对基本笔划练习的深入体会,逐渐明了
书法精义,建立对书法内涵的正确理解和自我学习能力。

同时培养定静功夫,奠
定德慧根基。

2.太极拳的健康养生之道:身体健康是我们人生幸福成功的基本保障,通过学习太极
拳,不仅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同时学习放松身心,开阔胸怀,怡养性情。

并学习
如何将太极习练运用于工作中,释放压力,舒缓工作疲劳。

掌握一个锻炼身体,调
整心态的最佳养生妙法。

学习中,将太极理念与书法学习融为一体,学会运用身体
的力量进行书写,在轻松的气氛中收获学习的欢喜。

3.品读圣贤经典:通过反复诵读经典,在朗朗诵读中,能随文入观,得潜移默化之效,
以净化心灵,启迪心智。

4.德音雅乐: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善美的音乐蕴含着无尽的力量。

每天一首德音雅乐
手语歌曲,让大家伴着舒心优美的旋律,身心愉悦地进入学习。

◎教学效果:
1.书法:
初阶:培养熟练驾驭毛笔的能力,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学习用身体的力量放松书
写,掌握「永字八法」基本笔画的书写。

通过对基本字的临摹,学习汉字的基本结构,掌握汉
字书写的基本书法,达到点画准确,结构比例得当的要求。

中阶:可以掌握「永字八法」基本笔画及基本字的书写,了解书法基本功的教学方法。

高阶:精学永字八法,掌握笔画书写以及应用,可书写春联,以及逐步进行书法创作,
并且独立进行「永字八法」书法基础教学。

2.掌握吴式太极拳基本招式及动作要领。

3.通过学习圣贤经典,美文朗诵,品读德育动漫以及手语歌曲等相关德育教学法,引导
大家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陶冶情操,提升自身修养。

◎学习地点、时间:
地点: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北大化村215号北京诚敬仁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时间:
1.2013年暑期第一期书法培训班时间:2013年7月11
日~7月24日共计14天,7月10日报到。

(每天学习平均近11个小时,14天共计154个小时。

) 2.2013年暑期第二期书法精进班时间:2013年7月29
日~8月11日共计14天,7月28日报到。

(每天学习平均近11个小时,14天共计154个小时。

) 3.2013年暑期第三期书法精进班时间:2013年8月16
日~8月24日共计9天,8月15日报到。

(每天学习平均近11个小时,9天共计99个小时。

) 联系人:崔老师霍老师
培训对象:德育教师、经典传授教师、书法爱好者、中华文化
爱好者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