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
什么是风险管理

什么是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指企业或组织在运营过程中,通过制定一系
列的规章制度、管理策略和技术手段,预测和评估风险,从而降低风险出现的概率,减少损失,保障企业或组织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管理方法。
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是评估风险、制定计划、实施措施
和监测和调整。
首先,企业或组织需要对风险进行评估,即
认识到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对其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估;其次,为了防范风险,需要设计策略和制定计划。
制定风险管理计划之前,需要对于预警信号的门槛比如监测精度和警报时间,要有所考虑。
第三,实施措施是落实制定的管理计划,执行相应的风险控制和防范措施;最后,依据监测情况和实际风险情况,对之前的计划和措施做出必要的调整和优化,保障整个风险管理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风险管理在企业或组织经营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因为企业或组织的运营过程中,包括供应链、产品生产、销售等环节,都与众多的风险相关,如市场变动、价格波动、经济萎缩、质量问题、安全问题等。
如果不存在风险管理,那么各种风险将可能对企业或组织的稳定发展带来巨大的隐患。
因此,风险管理是企业或组织必备的管理手段,并需要
得到高度的重视和认识。
企业或组织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和流程,不断提高风险预警和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
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风险管理,企业或组织才能更好地保障自身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风险管理 方法

风险管理方法
风险管理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 风险控制法:通过采取措施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或减轻风险的影响,以降低风险发生时可能造成的损失。
2. 风险回避:主动避免可能产生风险的活动或事物,从根本上消除风险的威胁。
3. 控制损失:在风险已经发生的情况下,通过采取措施以减小损失的范围和程度。
4. 风险转移:通过将风险转移到其他实体或个人,以降低自身承担的风险。
这可以通过保险、外包等方式实现。
5. 预防风险: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或减轻风险的影响。
预防措施需要考虑成本与潜在损失的比较,如果潜在损失远大于采取措施的成本,则应采取预防措施。
6. 自留风险:自己主动承担风险,可以是理性的(如经过正确分析,认为潜在损失在承受范围内,自己承担全部或部分风险比购买保险更经济合算)或非理性的(如对损失发生存在侥幸心理或对潜在的损失程度估计不足而暴露于风险中)。
7. 保险:通过购买保险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以获得经济保障。
8. 风险识别:通过各种方法识别出可能带来不利影响的潜在因素,以便采取措施进行风险管理。
9. 理财法:通过合理的财务安排,如投资组合、多元化经营等方式分散风险。
10. 风险对冲:通过采取相反的行动或策略,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减
轻风险的影响。
例如,在投资组合中加入对冲基金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风险管理方法适用于不同的风险类型和情境,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组合使用。
风险管理措施

风险管理措施风险管理是指在各种可能的不确定性条件下,通过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来保护组织的利益和资产。
在任何组织中,无论大小,风险管理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匡助组织预测并应对可能影响其目标实现的风险。
本文将详细介绍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步骤和常用工具,以及一些常见的风险管理措施。
一、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1. 风险:风险是指在不确定性条件下,可能发生的事件或者情况,可能对组织的目标产生负面影响。
2. 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指通过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以最小化负面影响并优化机会的过程。
3.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指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确定其潜在影响和可能性。
4. 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指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风险的概率和/或者影响,以确保组织的目标实现。
二、风险管理的步骤1. 风险识别:通过采集信息、分析数据和利益相关者的参预,识别与组织目标相关的潜在风险。
2. 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估其潜在影响和可能性。
3. 风险优先级排序: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风险按照其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排序,以便更好地分配资源和制定应对策略。
4. 风险控制策略制定:根据风险优先级排序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和计划,包括防范措施、应急响应和业务连续性计划等。
5. 风险监测和审查:建立风险监测机制,定期审查和更新风险管理措施,以确保其有效性和适应性。
三、常见的1. 风险避免:通过避免与风险相关的活动或者决策,来减少风险的发生概率。
2. 风险减轻:通过采取措施来减少风险的潜在影响,例如加强安全措施、改进流程和培训员工等。
3. 风险转移:通过购买保险或者与其他组织合作来将风险转移给第三方。
4. 风险接受:对于某些风险,组织可能决定接受其发生的可能性,并准备应对其潜在影响。
5. 风险监测:建立风险监测系统,定期对风险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变化的风险。
6. 风险沟通: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及时向相关方传递风险信息,并与其合作制定应对策略。
风险管理的三种方法

风险管理的三种方法风险是现代社会中无处不在的因素,无论是个人、组织还是国家,都需要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来应对可能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危险。
在风险管理领域,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和技术可供选择。
本文将介绍三种常见的风险管理方法,它们分别是风险避免、风险转移和风险控制。
1. 风险避免风险避免是一种通过避免潜在风险源或采取预防措施来减少和消除风险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在风险出现之前,通过识别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行动来避免风险。
首先,进行风险识别是风险避免的基础。
通过分析当前环境、过往经验和外部因素,确定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
然后,根据识别出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计划和措施。
例如,在建筑工程领域,可采取加强安全培训、使用安全设备和确保施工符合相关标准等方法来避免施工事故。
2. 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一种将风险从一个实体转移到另一个实体的方法。
通过购买保险、签订合同或与他人共享风险,可以将潜在的经济和法律责任转移到其他相关方。
第一种方式是购买保险。
个人或组织可以购买多种类型的保险,如健康保险、财产保险和责任保险等,来分散和转移风险。
第二种方式是签订合同。
在商业交易和合作中,相关方可以通过明确合同条款和责任分配来转移风险。
例如,供应商与客户之间的合同可以明确产品质量和维修责任,以减少供应商的法律和经济风险。
第三种方式是与他人共享风险。
在某些情况下,个人或组织可以与其他相关方共同承担风险,以减轻单方面的压力。
例如,在共同投资项目中,合作伙伴可以共同分担项目风险和责任。
3. 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一种通过监控、评估和实施风险管理措施来控制风险的方法。
通过对潜在风险进行全面的管控和管理,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对个人、组织或国家的影响。
首先,风险监控是风险控制的基础。
建立有效的监测机制,及时发现风险的变化和演变,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其次,风险评估是风险控制的核心。
通过客观评估潜在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确定风险优先级,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风险管理的四种方法

风险管理的四种方法刘润老师说,我们的人生,就是由一连串的风险组成,像阳光和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通常说“生老病死残”,由疾病或者意外导致残疾失去工作能力造成的杀伤力往往是风险中最大的,因为不管是发生重大疾病还是伤残,不仅是医疗费用的付出,还有寻找良好医疗资源的额外成本,同时创造财富的能力将大大减弱甚至全没了、还有可能需要护理。
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首先要给一个家庭支柱先购买保险,因为家庭支柱出现风险、对于家庭的经济影响最大,也就是说财务风险最大,最需要购买充足的保险。
一般情况下,风险管理方法包含以下四种:风险自留、风险规避、风险转移以及风险降低。
(一)风险自留风险自留也称为风险承担,是指个人主动承担风险,即以自有资源来弥补损失。
风险自留实际上是一种积极的风险控制手段,它会使人们为承受风险损失而事先做好种种准备工作。
例如:对于有社保的朋友,感冒咳嗽等小毛小病的钱不一定需要购买商业保险,小钱自己就可以承担。
因此对于过低保额的门诊医疗保险、意义不大。
(二)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是指事先预料风险产生的可能性程度,在实际生活中尽可能避免它。
例如,若知道某个地方近期地震频繁,可以选择取消去该地方的旅程;动物园猛兽区不要下车和爬墙。
因此大家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多注意意外和健康方面的知识,遵守各种纪律和规则,注意风险规避。
(三)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指通过合同或非合同的方式将风险转嫁给其他人的一种风险处理方式。
风险转移是对风险造成的损失的承担的转移,当风险来临时,以小额的确定的成本,补偿大额的不确定的损失。
对于发生概率小造成损失大的风险,风险转移的方法最经济实用。
因此保险是用最小的钱去转移人生最大的风险的最好工具。
人生不是赌博,用日常最小的现金流去转移人生的大风险,那就可以过的安心坦然。
(四)风险降低风险投资的损失控制是指在对风险投资的风险因素进行充分地辨识和分析的情况下,事前对风险进行预测和预控,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风险发生后的损失程度。
风险管理要点

风险管理要点第一章风险管理导论一. 名词解释1. 风险:指在给定的客观情形下,在特定的期间内,那些可能发生的结果之间的差异程度;2. 风险管理:是经济单位通过对风险的识别和衡量,采用合理的经济和技术手段对风险加以处理,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一种管理行为;3. 静态风险:指由于自然力的不规则作用,或者由于人们的错误或不当行为而招致的风险;4. 纯粹风险:指那些只有损失机会而没有获利可能的风险,纯粹风险的风险事故发生,必定对当事人造成损失;5. 投机风险:指那些既有损失可能也有获利机会的风险;6. 责任风险:指由于社会个体经济单位的侵权行为造成他人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依照法律负有经济赔偿责任,以及无法履行合同致使对方受损而应负的合同责任,所形成的风险;二.试述风险因素、风险事故、损失及其相互关系;风险因素是指促使或引起风险事故发生的条件,以及风险事故发生时,致使损失增加、扩大的条件;风险事故又称风险事件,是指引起损失的直接或外在的原因,它是使风险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媒介,也就是说风险是通过风险事故的发生来导致损失的;损失是指非故意、非计划、非预期、的经济价值减少的事实;风险因素、风险事故、损失三者之间的关系是,风险因素引起风险事故,风险事故导致损失;三. 试述风险的代价;风险的代价包括风险事故的代价、风险因素的代价、处理风险的费用;1. 风险事故的代价是指风险发生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失;2. 风险因素的代价是指一种为防范风险而付出的无形代价;A 风险因素所导致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个体福利水平的下降;B 风险因素所导致的社会资源分配的失衡;3. 处理风险的费用,意识到自己面临的风险,经济单位就会采取各种措施,于是费用便产生;四.试述风险管理的作用;1. 对企业的贡献A 风险管理有利于维持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B 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a 直接贡献:降低费用b 间接贡献: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间接贡献i. 有效的风险管理会使企业上下获得安全感,并增强扩展业务的信心;ii. 风险管理有助于增加领导层经营管理决策的正确性;iii. 在决策从事某种业务时,如果能对其纯粹风险进行正确的处理,那末其业务经营会变得更为明智与有效;2.对家庭贡献使家庭免受巨灾损失影响;节省保费而不减少安全保障;使家庭成员充满信心,敢于承担风险投资;解除后顾之忧,促进身心健康,改善形象;3.对社会贡献使各经济单位的资源得以有效利用,使使社会成本下降、全社会经济效益增加;第二章风险管理计划一. 试述风险管理的总目标:以最小的风险管理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二. 试述风险管理的损前目标和损后目标:一损前目标是指风险事故发生之前,风险管理应该达到的目标,它可以分为:1. 经济目标:风险管理必须经济合理,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其总目标的实现;2. 安全系数目标:是指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3. 合法性目标:企业不是独立与社会的个体,它受到各种各样法律规章的制约;企业必须对自己的每一项经营行为、每一份合同都加以合法性的审视;4. 社会公众责任目标:当一个企业遭受损失时,受损的决不只是企业本身,还有他的股东、债权人、客户、消费者、劳动者,以及一切与之相关的人员和经济组织;二损后目标:损后目标从最低的生存目标到最高的持续增长的目标,风险管理成本也随之不断上升;1. 生存目标:当企业发生重大损失后,它的首要目标就是生存,因为只要生存下去就能有恢复发展的希望;因此,损失后风险管理第一目标是生存;2. 持续经营目标:持续经营活动是指不因为损失事件的发生而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断;企业的风险管理者应尽可能的在损失后保证生产经营的持续性;3. 获得能力目标:风险管理者必须把损失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在这个范围内企业的获利能力不会低于最低报酬率;4. 收益稳定目标:受益的稳定性可以帮助企业树立正常发展的良好形象,增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5. 发展的目标:企业只有不断地推出更新更高品质的产品,才能牢牢地吸引顾客;企业只有不断地开拓新市场,才能在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6. 社会责任目标:企业及时有效的处理风险事故带来的损失,减少损失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以减轻对国家经济的影响,保护与企业相关的人员和经济组织的利益,因而有利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三. 试述企业组织结构与风险管理的关系一直线制组织结构:由企业领导人全权负责,不设职能机构,只设协助人员;适用于小型企业;在小型企业中,一般可设置少数专职人员负责风险管理,厂长或经理是风险管理总负责人,全权处理企业各类风险;在这种情况下,风险管理简单明了,责权分明,效率较高;但是管理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领导的能力,对领导的素质要求较高;无法处理复杂的风险;二职能制组织结构:职能制要求企业除主管领导人之外,同时还在企业内设置若干相应职能机构,部分管理职能下放到各职能机构和专职人员手中;这些职能机构和职能人员,在自己的业务范围内,有权向下级行政单位下达命令;在大中型企业中一般要专门设有风险管理部门,并配备专职的风险管理人员,风险管理部门有负责拟定有关风险管理的计划,从事风险管理控制处理,在职权范围内,可向下级下达命令;这种情况由于使用里专业的人才,可是风险管理水平提高;但是比较容易形成多头领导,造成秩序紊乱三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企业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划分,建立起行政领导系统;各级行政领导人,统一管理本单位、本部门的行政工作,直接向其上级负责,对下有指挥命令权;各级行政单位设置的职能机构是领导人的参谋,不能对下级行政单位下达命令;在这种组织形态中,风险管理部门作为企业职能部门是协助企业高层领导的,起着咨询服务作用;它对下级无命令权,只是进行指导和监督;领导层由于由专业人员的帮助,可以较为正确的进行风险处理;另一方面,由于相对集权整个企业又可以在统一的领导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因此这是一种企业普遍接受的形势;四. 试述风险管理的效绩评定标准一结果定向标准:年产量20万吨二行为定向标准:每天工作10个小时五. 试述企业风险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一会计部门:会计部门掌握着许多的会计信息,可以为风险管理部门提供风险分析资料,帮助风险经理做出正确的决策;会计部门还可以通过在企业各部门之间分配风险管理成本,帮助风险经理监督风险计划的执行情况;但是会计部门自身也会产生值得注意的风险;二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是企业进行资金管理的部门,它筹集、投放、分配资金,使资金发挥最大潜能,为企业创造最大的利润;风险管理决策的实施需要资金支持,所以需要财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相互合作;三购销部门:购销部门常会使企业面临风险损失;风险管理部门在进行损失控制时,需要购销部门的合作,以便分析识别损失原因,从而使损失降至最小;四生产部门:生产部门在指导产品或提供劳务时,常会使生产或劳务工人孟授予工作相关的损害,风险管理人员应帮助生产人员识别风险,指导他们如何防止、避免风险或为他们消除风险;五人事部门:人事部门与风险管理部门共同设计,安排和管理雇员福利计划;此外人事部门还可以帮助风险管理部门分析处理企业的某些风险;六. 风险管理计划书的作用:风险管理计划书能将风险管理目标和要求传达给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风险管理计划书对于整个组织来说,可以建立整个风险管理的目标,定义风险管理部门责权地位,协调企业各分支机构,对风险暴露单位的风险级别评定,建立提高现有的交流网络和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章风险识别一. 风险识别的目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便于实施风险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衡量,风险识别是风险衡量的基础,也是进行风险管理决策的基础,因此目的之二是为了选择最佳的风险处理方案;二. 如何理解感知风险和分析风险:一感知风险:即了解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二分析风险:即分析引起风险事故的各种因素;感知风险与分析风险是风险识别的两个阶段,感知风险是风险识别的基础,分析风险是风险识别的关键;因为只有通过感知风险,才能进一步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寻找可能导致风险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为拟定风险处理方案、进行风险管理决策服务;三. 为什么说风险识别是一项系统性、持续性、制度性的工作风险识别是一项系统性、持续性、制度性的工作;所谓系统性,是指风险识别不能局限在某个部门,某个环节中,而要研究经济单位这样一个完整系统所具有的全部风险;所谓持续性,是因为世界总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的,任何事物都在变化,风险的质和量都在变化,还可能出现前所未有的风险,若非连续的工作,实难发现经济单位所面临的潜在风险;制度性,是因为风险管理作为一项科学的管理活动本身要有组织、有制度;四. 简述下列几种分析方法:流程图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保单对照法、事故分析法;一流程图分析法:将一个特殊活动过程连续生动地描述一幅流程图,在辨别整个生产过程的关键工序后进行风险识别的方法;二投入产出分析法:是通过分析企业内各部门之间和企业与外部之间的商品和服务流量的关系,来识别企业所面临风险的一种分析方法;三保单对照法:是由保险公司将其现行出卖的保单种类与风险分析调查表相结合,以问卷的形式制成表,企业风险管理人员依据此表格与企业已拥有的保单,加以对照比较分析的一种识别风险的方法;四事故分析法:是对可能以其损失的事故进行研究,并探究其原因和结果的一种方法;五. 风险识别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单独使用:一任何一种方法不可能揭示出经济单位面临的全部风险,更不可能揭示导致风险事故的所有因素,因此必须根据经济单位的性质、性质以及每种方法的用途将多种方法结合使用;二由于经费的限制和不断地增加工作会引起收益下降,风险管理人员必须根据实际条件选择效果最优的方法或方法组合;三如前所述,风险识别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仅凭一两次调查分析不能解决问题,许多复杂的和潜在的风险要经过多次识别才能获得较为准确的答案;六. 感知风险有哪些方法:财务报表分析法、流程图分析法、标准调查表保单调查表、保单对照表、资产-损失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分析风险有哪些方法:风险清单分析法、威胁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风险因素分析法;第四章企业风险分析一. 企业的财产权利主要有哪几种:一所有权:二抵押权:企业可能因贷款或赊销等原因产生债权,企业如果就某一债权和债务人签订了抵押合同,那么它就拥有因抵押合同产生的抵押权,企业有权依法因该抵押物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三质权:动产质押中,债务人获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企业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企业有权依法以该动产折价或以拍卖、变卖该动产的价款优先受偿;四留置权:我国担保法规定,因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发生的债券,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留置权;二. 企业在责任诉讼案中可以运用哪些理由进行抗辩:一根本没有责任;企业必须证明自己有受害方所受损失无关,但这往往比较困难;二自担风险;企业若能证明受害方已经认识到某项活动所包含的风险却仍然参与此项活动,因之造成的损失,企业可以免责;三受害方有过失;企业以此理由进行辩护,如果成功,则可以避免赔偿或至少可以减少赔偿金额,这种情况较多地出现在交通事故中;四最后明显机会原则;指的是原告虽然有过失,但只要它能证明企业方有最后的明显机会去避免事故的发生,但却没有利用这一机会,那么可从企业处获得赔偿;三. 财产损失的原因:一火灾:由于失去控制的异常性燃烧而造成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的意外事故;火灾判定条件:有燃烧现象;非属于正常目的;有蔓延扩大趋势;二爆炸:物体在瞬间发生分解或燃烧时排出大量气体,对其周围环境或容器造成强大压力所发生的爆破现象; 包括物理性和化学性爆炸;三雷电:是指发生在积云中的放电、雷鸣现象;四洪水:指大量的降雨在短时间内汇集河槽而形成的特大径流;五地震:由于地壳变动引起的灾难;六盗窃:分为内盗和外盗两种;1. 外盗:指企业外部人员对企业财产的盗窃;可以通过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措施来减少;2. 内盗:指企业内部雇员或与外部人人内外勾结进行的盗窃;四. 财产损失的形式:一按财产性质分:不动产损失、动产损失;二按损失原因分:火灾损失、爆炸损失、洪水损失…;三按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分:直接损失、间接损失间接财产损失、收入损失、费用损失、责任损失四按财产权益分:所有权权益损失、抵押权权益损失、质权权益损失…;五按是否通过保险得到补偿:可保损失、不可保损失;五. 风险损失评估的方法:一财产直接损失评估:1. 重置成本法:是指按被评估财产现时重置全价扣除损耗或贬值来确定倍评估财产价值的一种方法;2. 现行市价法:通过调查市场上与被评估财产相同或类似的财产价格,据以确定财产评估价值的方法;3. 收益现值法:企业的某些财产,能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获取收益,因此这些财产的价值,可以用他们未来收益的现值表示;二财产间接损失评估1. 收益减少:企业财产受损失后,企业部分的或全部的损失了对财产的使用,使收益减少;2. 额外费用增加:企业财产损毁后,为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必定要发生一些额外费用或支出;六. 财产间接损失评估:一收益减少:企业财产受损失后,企业部分的或全部的损失了对财产的使用,使收益减少;1. 营业中断损失:指企业财产遭受直接损失后不能继续正常的生产经营,在恢复正产之前所蒙受的收入损失;1 假如企业的生产经营没有中断,本可以获得的净利润;2 营业中断后,仍然继续发生的费用;如:员工的工资、贷款利息等;2. 连带营业中断损失:如果企业的生产经营过分依赖于一个或若干个原料供应商或客户,那么一旦这些原料供应商或客户发生某些意外,导致正常的生产经营受阻,竟会连带影响企业等产或销售;3. 产成品利润损失:如果企业的产成品在风险事故中遭受损失,直接损失是产品的成本,间接损失是企业销售掉这些产成品可以获得的利润,商业企业与生产企业不同,期待售商品受损而导致的利润损失,已包括在经营中断损失中,其可能的间接损失是由于在营业中断期间,资金周转受阻,实际损失中超过商品成本加一次销售的利润的那部分损失;4. 应收账款减少损失:企业意外事故的发生,可能使一些应收账款的会计记录与重要凭证损毁,导致企业收债困难,甚至根本收不回贷款;包括:1 债务人拒绝偿还的贷款;2 应收账款延迟收回情况下企业的贷款利息;3 重建记录费用与增加的收账费用;5. 租金收入:企业出租的房屋因损毁而无法继续出租时,企业承受租金收入损失,即使在租约中规定预付租金,只也只能减少有限租期内的部分损失;二额外费用增加:1. 租赁价值损失:企业在房屋受损后,在重建期间要另租房屋,所付租金为租赁价值,其损失金额内还需减去租赁期间所不必开支的费用;2. 租权利益损失:承租人因租赁期间租赁价值的上涨,对超出租金的那部分价值的利益,如果房屋发生损毁,这部分利益就丧失了;3. 超额费用:某些特殊企业如报业、储蓄所等,一旦发生意外事故,使生产经营中断,会使客户纷纷转向他处,及时恢复了生产经营,也难以达到损失前的水平,导致此营业中断更大的损失,或者企业出于维护自身形象或保持良好信誉的考虑,都会不惜一切代价保持继续营业,因此会产生一些超额费用;七. 企业主要的责任风险:一雇主风险:减少雇主风险的方法:1. 保证工作环境的安全;2. 提供合格的机械设备与工具;3. 提供安全防护的设施,制定安全操作制度;4. 保证员工具备相应的上岗能力; 二产品责任风险:一方面,企业因过失或无过失而侵犯了顾客正当的财产权与人身权,应负民事赔偿责任;另一方面,如果顾客因购买使用企业的产品而遭受人身、财产损害的,企业就违反了关于产品安全的暗示保证;三企业责任风险:专业人员为顾客提供劳务也要做到不损害它们的正当权益; 四汽车责任风险:多采用保险方法处理汽车责任风险;八. 企业人身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一稳定员工队伍,吸引高素质人才,增强企业凝聚力;二鼓舞士气,其高工作效率;三执行了有关企业安全生产与福利保障的法律法规,并享受了员工福利计划中的税收优惠;四形成企业良好的公众形象;九. 企业人身风险损失形态:一死亡:二疾病:三工伤:员工在工作时间内引发生各种意外或因职业病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的总称;1. 人为因素2. 物的因素3. 环境因素4. 管理因素四年老:主要指的是养老的问题、员工老龄化的问题;第六章风险控制一. 风险控制的概念及种类:风险控制是指在风险识别和风险衡量的基础上,针对企业所在的风险因素,积极采取控制技术,以消除风险因素或减少风险因素的危害性;风险控制有以下方法:一风险避免二损失控制三非保险转移-控制型四隔离二. 简述多米诺骨牌理论:该理论认为,损失控制应重视人为因素管理,即加强安全规章制度建设,向员工灌输安全意识,以杜绝容易导致事故的不安全行为;三. 比较风险避免、损失预防和损失抑制:一风险避免不需要其他技术辅助,后两者都是损失控制方法;二损失减少重点是减少损失发生的可能性; 三损失抑制重点是减少损失的程度;四. 如何进行风险控制的成本与效益分析:一先要找出风险控制的各年成本;再找出风险控制的各年效益; 二计算各年成本和收益的预期值;三计算比较成本和收益的贴现值;五. 试述安全教育的内容:一安全法制教育;经济单位要贯彻安全法规,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出更为详细的规定;二安全知识教育;经济单位要从理论上对员工进行教育,从而提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三安全技能教育;通过实践训练以掌握各种技能、技巧;四安全态度教育;要使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态度是极为重要的;六. 试述风险避免的适用性:适合采用风险避免的情况有以下两种:一某种特定风险所导致的损失概率和损失程度相当大;二应用其他风险处理技术的成本超过其产生的效益;七. 试述风险隔离的特点:一风险隔离分为分割和复制;分隔就是将经济单位面临损失的风险单位分离,而不是经他们集中在都可能遭受同样损失的同一个地点;分散就是通过加大风险单位的数量,将特定风险在更大的样本空间里进行分散,以此来减少单位的损失;复制是指再设置一份经济单位的所有的财产或设备作为储备,这些复制品只有在原资产或设备被损坏的情况下才可以被使用;二分割和复制的特点:1. 分割和复制不像其他损失抑制措施那样力图减少风险单位本身损失的严重性,而在于减少总体损失的程度;2. 分割和复制减少的是一次独立风险事故的损失,但同时增加了风险单位,也就会影响风险事故或损失发生的概率;3. 复制风险单位可以减少平均或预期的年度损失;4. 分割风险单位能不能减少平均预期损失,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分割风险单位减少损失程度是否比降低风险事故或损失发生概率来得更重要;八. 风险转移的含义和方法:一风险转移包括两方面的含义:1. 风险的财产转移2. 风险的财务转移二风险转移的方法:出售、出租、分包、免责约定;九. 损失控制的定义和分类:一损失控制是指企业对不愿放弃也不愿转移的风险,通过降低其损失发生的概率,缩小其损失发生的程度来达到控制目的的各种控制技术或方法;二损失控制的分类:1. 依据目的不同可以分为损失预防和损失抑制;2. 按照所采取措施的性质分为工程法和行为法;按照执行时间分为损失发生前、损失发生时、损失发生后的损失控制;第七章风险的财务处理一. 试述财务型非保险转移的优缺点:一优点:1. 财务型非风险转移方法所能处理的风险,既可以是纯粹风险,也可以是投机风险,既有可保风险,可又不可保风险;这种方法所使用的对象是比较广泛的;2. 财务型非保险转移的具体操作措施灵活多样;3. 财务型非保险转移的直接成本较低;与保险转移相比,所需费用总是低于购买保险的保险费;4. 有利于促进全社会控制风险、减少风险;一般而言,把潜在损失转移给那些能够更好的进行损失控制的人,会降低损失概率与损失程度;二缺点:1. 法律和清理的双重限制:2. 合同条文理解的差异可能引起一些问题;3. 转让人要承担一定的代价;受让人不会无代价地接受转移,总是要求转让人在某些方面作出让步;4. 受让人有时无力承担所转移的损失责任;二. 风险自留的本质及主要措施:风险自留又叫风险承担,是指经济单位自己承担有风险事故所造成损失;其实在在于,当风险事故发生并造成一定的损失之后,经济单位通过内部资金的融通来弥补所遭受的损失;主要措施有:一将损失摊入经营成本;是指在风险事故发生时,经济单位把意外的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即吸收于短期的现金流通之中;二建立意外损失基金;又成自保基金或应急基金,是经济单位基于对所面临风险的识别和衡量,并根据其本身的财务能力,预先提取,用以补偿风险事故所至损失的一种基金;三借款用以补偿风险损失;在风险事故发生后,经济单位通过接待筹借资金以补偿风险事故所造成损失; 四自负额保险;五建立专业自保公司三. 专业自保的优缺点:一优点:1. 承保弹性增加;自保公司经营灵活,可以尽量适应企业的需要;。
什么是风险管理,以及什么是全面风险管理

什么是风险管理,以及什么是全面风险管理?一、什么是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当我们的老祖宗考虑明天的生存问题时,他实际上考虑的是一个风险问题。
企业风险管理的历史自然与企业发展的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
14世纪中叶,欧洲地中海沿岸各港口的海上保险揭开了企业风险管理的序幕,19世纪,法国经营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法约尔第一次把风险管理列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
现代企业制度即有限责任公司诞生于19世纪末,伴随着大规模社会化生产而产生。
这种企业形式本省具有风险分担、风险控制的功能,即股东只根据自己的股份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它的这一优势使得有限责任公司迅速风靡了全世界。
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化使得企业进入了一个更具风险的世界。
企业风险管理也在不断成熟和发展。
目前,按照相关国家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定义,风险管理是“对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进行识别和评估,并采取应对措施将其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的过程。
风险管理旨在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二、什么是全面风险管理比较权威的观点COSO(COSO是美国全国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The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National Commission of 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的英文缩写。
1985年,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美国会计协会、财务经理人协会、内部审计师协会、管理会计师协会联合创建了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旨在探讨财务报告中的舞弊产生的原因,并寻找解决之道。
两年后,基于该委员会的建议,其赞助机构成立COSO委员会,专门研究内部控制问题。
1992年9月,COSO委员会发布《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简称COSO报告,1994年进行了增补)在其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报告对全面风险管理的定义。
COSO认为,“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由公司的最高监管组织(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施,应用于战略制定并贯穿于企业之中,旨在识别可能会影响企业的潜在事项,管理风险以使其在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风险容忍度)之内,并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
风险管理六种方法

风险管理六种方法风险管理是在商业和投资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活动。
通过采取适当的风险管理方法,企业可以有效地降低风险并增加收益。
本文将介绍六种常用的风险管理方法,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控制风险。
一、风险避免风险避免是最直接和简单的风险管理方法之一。
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避免潜在风险的发生,从源头上消除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为了实施风险避免,企业需要仔细评估和识别可能带来风险的因素,并采取措施避免这些风险的发生。
例如,如果一家公司发现某个市场存在巨大的风险,它可以选择不进入该市场,从而避免风险的可能性。
二、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指通过购买保险或与其他合作伙伴签订合同等方式,将潜在的风险转移到第三方。
这种方法可以将一部分风险责任转移给专业的保险公司或其他机构,从而减轻企业自身的风险负担。
当企业在面临风险时,可以选择购买适当的保险来保护自己免受潜在的损失。
同时,企业还可以与供应商或合作伙伴签订合同,将一部分风险转移到对方。
三、风险减轻风险减轻是指通过采取措施来降低风险对企业的影响程度。
通过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企业可以制定相应的风险减轻策略。
例如,如果发现某个关键供应链存在风险,企业可以选择与多个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以降低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性。
此外,企业还可以利用杠杆和债务管理等工具来减轻潜在的财务风险。
四、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指通过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和合规性制度,对潜在风险进行控制和监控。
企业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控制措施,以确保风险的及时发现和处理。
例如,企业可以建立内部审计部门来监督业务流程和财务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的风险。
五、风险应对风险应对是指在风险发生后,采取相应的行动来应对和处理风险。
企业应该提前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事件。
例如,在面临自然灾害或市场变化时,企业可以迅速调整业务策略,寻找替代方案,以减轻风险对企业的冲击。
六、风险监测风险监测是指持续对潜在风险进行跟踪和监测,以确保风险管理策略的有效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ocusing on the 3Ps 关注3P
1 Plant (Hardware)装置(硬件)
2 Process管理流程、制 度 3 People人员
Hazard or Risk
危害或风险
Incident事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Barriers or Controls障碍或控制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
•评价资产,保证性能 达到规格和最大股东回 报
•HSSE Review •Requirements
•HSSE审查要求
AppraisePHSSER 评价PHSSER
SelectPHSSER 选择PHSSER
Pre-Sanction PHSSER 预批准PHSSER
Pre-StartuPHSSER 开车前PHSSER
ConstructionPHSSER OperatePHSSER
施工PHSSER
操作PHSSER
Detailed Engineering PHSSER 详细设计PHSSER
Operation Phase 运营阶段
RISK MANAGEMENT
风险管理
TASK CATEGORY
任务分类
New, renovated
•with scope, cost and schedule
•最终项目范围、成本 和进度以及项目融资 •产生操作资产,与范
围、成本和进度一致
•Evaluate asset to ensure performance to specifications and maximum return to the shareholders
• HAZOP 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
• Procedures 程序;
• 检查表checklist,JHA
• Permit to Work 作业许可RAP;
• SWIFT,WHAT-IF如果那么
• Plant inspections 装置检查;
• Concept Safety Evaluations (CSE)
•EXECUTE• •Gate
•执行
•DSP•
•OPERATE • •Gate
•操作
•DSP•
•Determine •Select the
• project
preferred project
Main Project feasibility and option(s)
•CVP Staged
alignment with business
and
expanded projects
新改扩建项目
Inspection & maintenance work
检维修作业
Process Operation
SOP
正常生产SOP
HAZOP, PHSER,3C4F,
PSSR, MOC Safety checklist
RAP(JHA), RISK
ASSESSMENT
风险 = 后果 X 可能性 • Risk = f(C,L)
风险 = (后果,可能性)的函数
•H•a危za害rd或o风r R险isk•1 Plant (Hardware)装置(硬件)
•2 Process过程 •3 People人员
•Incident事故
• Risk depends on Safeguards
风险取决于保障措施
PHSSER Alignment with CVP 项目HSSE审核与CVP对接
•Capital Value Process
•APPRAISE• •Gate
•评价
•DSP•
•SELECT• •Gate •选择 •DSP•
•Front End Loading 前段设计
•DEFINE • •Gate •确定 •DSP•
风险管理 Risk Management
内容 Content
概述 Outline 危害辨识技术方法和风险评估管理 Hazard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risk assessment management HAZOP危害辨识 HAZOP LOPA危害辨识 LOPA MOC管理 MOC 风险登记 Risk register 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 Measurements
风险管理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 是所有HSE要素的基础。我们定期识别 存在的危害,并评估与我们的业务活动相关的风险。我们将采取适当的 措施管理这种风险,从而防止潜在事故的发生或降低其影响 Management of risk is a continuous process and the cornerstone of all the HSE Elements. We will regularly identify the hazards and assess the risks associated with our activities. We will take appropriate action to manage the risks and hence prevent or reduce the impact of potential accidents or incidents
•P •D •C •A
Risk 风险
• Definition: 定义
−The combination of undesired consequences with the likelihood that the consequences will occur.
不良后果和可能性结合 • Risk = Consequence X Likelihood
JHA Risk assessment
Logistics
物流
JHA
Security
保安
Safety Checklist 安全检查表
Risk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风险评估与管理
Engineering Methods辨识方法和工程技术 Operational Methods管理运作方法
•Deliverables strategy
•选择优先项目选 项
•项目主要CVP阶段
•确定项目可行性 并与业务战略相结
•交工文件 合
•Finalize project scope, cost and schedule and get project funded
•Produce an operating asset consis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