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本科模拟电路设计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模拟电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学院特开设了模拟电路设计实训课程。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模拟电路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调试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目的1. 熟悉模拟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
2. 掌握模拟电路的设计方法和设计工具。
3.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4. 提高学生在模拟电路设计中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实训内容1. 模拟电路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1)放大器电路原理及分析方法(2)滤波器电路原理及分析方法(3)稳压器电路原理及分析方法2. 模拟电路设计方法与设计工具(1)模拟电路设计的基本步骤(2)常用模拟电路设计软件的使用(3)电路仿真与优化3. 模拟电路调试与故障排除(1)模拟电路调试方法(2)常见故障分析及排除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在实训开始前,我们首先进行了模拟电路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的系统学习,了解了放大器、滤波器和稳压器等基本电路的原理。
2. 实验操作根据实训内容,我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1)放大器电路设计:我们选取了一个典型的共射放大器电路,通过电路仿真软件进行设计,分析了电路的输入输出特性、增益等参数。
(2)滤波器电路设计:我们设计了一个低通滤波器,通过调整电路参数,实现了滤波效果。
(3)稳压器电路设计:我们设计了一个简单的串联稳压器,通过调整电路参数,实现了稳压效果。
3. 调试与故障排除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电路不稳定、增益不足等。
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和请教老师,我们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
五、实训成果1. 实验报告我们根据实训内容,完成了相应的实验报告,详细记录了实验过程、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
2. 模拟电路设计作品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成功设计并实现了放大器、滤波器和稳压器等电路。
3.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与团队成员有效沟通、分工合作,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精品】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精品】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精品】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是一份专为学生准备的关于模拟电路课程设计的报告,主要是针对模拟电路课程的设计方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模拟电路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1)课程设计的目标:针对模拟电路课程的设计目标,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确定模拟电路课程的学习内容;
(2)教学设计:在此部分,将分析模拟电路课程的教学方法,确定模拟电路课程的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内容;
(3)评估和考核: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中,将分析如何有效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如何有效地考核学生对课程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4)课程实施:模拟电路课程的设计报告中,将分析模拟电路课程的实施情况,以及学生的实际反馈情况。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重点,合理安排模拟电路课程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对模拟电路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因此,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不仅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水
平,而且要注意其学习技能的发展,并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
模电课程设计报告

模电课程设计报告一、设计目的和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模拟电子技术作为电子技术的基础,对于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
通过模拟电子技术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电路分析和设计能力,为他们今后从事电子工程相关领域的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模拟电子技术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设计内容和方法1.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理解,以及模拟电路设计与实验实践。
2.设计方法(1)理论学习:通过教师讲授和学生独立学习,学习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电路分析方法和设计技巧等知识。
(2)实验实践:通过完成一系列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
(3)课程设计:通过一个综合性的课程设计项目,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设计步骤和结果1.设计步骤(1)理论学习:根据教学大纲,进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包括电路基本定律、放大电路、滤波电路等内容。
(2)实验实践:根据教学要求,完成一系列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包括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实验、滤波电路的设计与实验等。
(3)课程设计:选择一个相关领域的实际项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和实施。
2.设计结果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模拟电路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实际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设计评价本次课程设计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并通过实际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该设计,学生在模拟电子技术方面的综合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五、总结本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实验实践和课程设计项目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模拟电子技术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该设计,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电路问题的能力,为他们今后从事电子工程相关领域的工作奠定基础。
模拟电路设计实验报告

模拟电路设计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和搭建模拟电路,加深对模拟电路设计原理的理解,并掌握模拟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实验器材:1. 电源:直流可变电源、示波器;2. 元器件: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3. 工具:数字万用表、示波器探头等。
实验内容:1. 单管反馈放大电路设计:搭建单管反馈放大电路,并通过调整电路中的参数来验证电路的放大功能;2. 二极管扩频电路设计:设计并搭建二极管扩频电路,并观察其在不同频率下的性能表现;3. 滤波电路设计:搭建不同类型的滤波电路,如低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研究其频率特性和滤波效果。
实验步骤:1. 单管反馈放大电路设计:- 根据电路图搭建单管反馈放大电路;- 调节电路中的元器件数值,如电阻和电容值,以达到不同的放大倍数;- 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入输出电压波形,分析电路的放大效果。
2. 二极管扩频电路设计:- 设计二极管扩频电路的电路图,并进行搭建;- 使用示波器测量不同频率下电路的输出波形,观察频率响应曲线;- 分析电路在不同频率下的扩频性能,评估电路设计的合理性。
3. 滤波电路设计:- 搭建低通、带通和高通滤波器电路,分别进行实验;- 使用数字万用表和示波器测试不同频率下的输出波形,比较滤波器的频率特性和滤波效果;-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不同类型滤波器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单管反馈放大电路实验结果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反馈电阻的增大,电路的整体增益也会随之增大,但是增益的稳定性会有所下降;2. 二极管扩频电路实验结果表明,二极管扩频电路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扩频效果,但是在过大或过小的频率范围内效果会逐渐降低;3. 不同类型滤波器的实验结果显示,低通滤波器适用于去除高频噪声信号,高通滤波器适用于去除低频干扰信号,带通滤波器则可以选择特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传输。
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模拟电路设计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模拟电路设计原理,掌握了设计模拟电路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模电课程设计报告(完整)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指导书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目录一.模拟电子电路设计方法 (3)1、总体方案的设计与选择 (4)2.单元单路的设计与选择 (4)3.元器件的选择与参数计算 (5)4.总体电路图设计 (10)5.电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12)6.设计报告的撰写 (18)设计一1W扩音机课程设计 (20)设计二音响放大器设计 (26)设计三程控放大器设计 (30)设计四函数信号发生器电路设计 (31)一.模拟电子电路设计方法电子电路设计一般包括拟定性能指标、电路的预设计、实验和修改设计等环节。
衡量设计的标准:工作稳定可靠,能达到所要求的性能指标,并留有适当的余量;电路简单、成本低、功耗低;所采用元器件的品种少、体积小且货源充足;便于生产、测试和修改等。
电子电路设计一般步骤如图1-1所示。
图1-1 电子电路设计一般步骤由于电子电路种类繁多,千差万别,设计方法和步骤也因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因而上述设计步骤需要交叉进行,有时甚至会出现多次反复。
因此在设计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1、总体方案的设计与选择设计电路的第一步就是选择总体方案,所谓选择总体方案是根据设计任务、指标要求和给定的条件,分析所要求设计电路应完成的功能,并将总体功能分解成若干单元,分清主次和相互的关系,形成若干单元功能模块组成的总体方案。
该方案可以有多个,需要通过实际的调查研究,查阅有关的资料或集体讨论等方式,着重从方案能否满足要求、结构是否简单、实现是否经济可行等方面,对几个方案进行比较和论证,择优选取。
对选用的方案,常用方框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选择方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应当针对关系到电路全局的问题,开动脑筋,多提些不同的方案,深入分析比较,有些关键部分,还要提出各种具体电路,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找出最优方案。
要考虑方案的可行性、性能、可靠性、成本、功耗和体积等实际问题。
选定一个满意的方案并非易事,在分析论证和设计过程中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出现一些反复是在所难免的,但应尽量避免方案上的大反复,以免浪费时间和精力。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

模拟电路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模拟电路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工作原理;2. 掌握常用模拟电路元件的功能、符号及参数;3. 学会分析简单模拟电路的输入输出特性及性能指标;4. 了解模拟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及局限性。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识别并使用常用模拟电路元件;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模拟电路;3. 能够运用电路分析方法,分析模拟电路的性能;4. 能够解决实际应用中与模拟电路相关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团队中沟通与协作;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勤奋钻研、动手实践的习惯;4. 增强学生对我国电子科技发展的认识,树立民族自信心。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模拟电路的基本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和电路知识,对电子技术有一定兴趣,但实际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达到上述目标。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这些具体学习成果展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模拟电路基础知识:- 模拟电路的概念、分类及工作原理;- 常用模拟电路元件: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 模拟电路的符号、参数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2. 模拟电路分析方法:- 线性电路分析方法: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等;- 非线性电路分析方法:图解法、数值法等;- 频率响应分析方法:波特图、频率特性曲线等。
3. 常见模拟电路分析:- 放大电路:基本放大电路、差分放大电路等;- 滤波电路:低通、高通、带通、带阻滤波电路等;- 信号发生器:正弦波、方波、锯齿波等信号发生电路;- 模拟运算电路:加减乘除、积分、微分等运算电路。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1)

一、设计任务:用通用IC 和分立元件结构,设计并制作一个实用的OCL 音频功率放大器,且要求能够长时间稳定工作,功率放大器用的直流稳压电源一并设计制作。
二. 设计约束:不准实用专用的音频功放IC ,可用通用IC 作前置的放大驱动。
功放级必须采用分立元件组成。
三、设计指标:输入信号u i ≤50mV ,负载8Ω,输出功率Po ≥5W ,下限频率ƒL ≤50Hz,上限频率ƒH ≥20kHz ,零点电压≤100mV 。
自带电源。
四.设计方案:本方案分用两级设计,第一级采用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比例放大器做为激励,主要完成对小信号的放大。
其中要求放大倍数大,输出阻抗低,频带宽度宽,噪音低。
第二级采用双电源的OCL 电路做为功放输出级,功率放大器决定了整机的输出功率、非线性失真系数等指标,要求效率高、失真尽可能小、输出功率大。
五、.各部分电路分析:1.电源部分:.因为om P 为5W ,根据L CES CC om R U V P 2)(2-=(其中R L为8Ω,CES U 一般取3V 以上),所以有:L om CES CC R P U V ⨯+≥2即CC V V 12≥ 本方案选用了±15V 的CC V 电压。
为了得到稳定的±15V 电源,电源部分将由三部分组成:(1) 变压器部分:由于需得到±15V 的稳定电压,所以输入稳压电路的电压需略高于±15V 。
本方案采用±17.5V 输出的变压器。
(2) 整流部分:采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可选用四个1N4007二极管或桥堆,最大整流电流1A 即可。
(3) 稳压部分:为得到稳定的±15V 电源,稳压部分采用7815与7915的集成三端稳压芯片,输入端并接一个2200μF 电解电容,以改善纹波与抑制输入的过电压;输入端和输出端各并接一个0.1μF 瓷片电容,以改善负载的瞬态响应。
值得注意的是,输入端的50V 耐压2200μF 电解电容的耐压值必须满足V V U 2525.17max≈⨯≥ 实验证明刚好25V 的耐压会由于变压器输出的瞬间电压过高而报废。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v .. . .. 福州大学物信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设计报告设计题目:音响放大器设计组别:姓名:学号:同组姓名:专业:微电子学年级:11级指导老师:屈艾文实验时间:一、设计任务1、音响放大器,具有话筒扩音、音调控制、音量控制、卡拉ok伴唱。
音响放大器主要由话音放大器、混合前置放大器、音调控制器和功率放大器构成。
设计前,必须了解集成功率放大器内部电路工作原理,掌握其外围电路的设计与主要性能参数的测试方法;掌握音响放大器的设计方法与电子线路系统的的装调技术。
2、学习基本理论在实践中综合运用的初步经验,掌握模拟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设计步骤,培养综合设计与调试能力。
3、培养实践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指标①额定功率:P。
>=0.3W②负载阻抗:R=8Ω③频率范围:125Hz~8kHz④话放级输入灵敏度:5mV⑤输入阻抗:R>>1kΩ除此之外音调控制特性1kHz处增益为0dB,125Hz和8kHz处有+12dB、-12dB 的调节范围,Avl=Avh>=20dB。
三、所用仪器和元器件清单(一)所用仪器1、F05A型数字合成函数信号发生器/计数器2、YB4320G示波器序号名称型号数量序号名称型号数量可供元件清单可供元件清单1运算放大器LM324芯片一个5 电解电容0.1uF 1支1uF 2支10uF 13支电阻(Ω)10K 9支220uF 1支47K 3支音响放大电路测试元器件75K 1支 6 话筒1~10kΩ1支3 电位器10K 3支7 咪头1支100K 1支8 扬声器0.5W/8.2Ω1支(二)所用元器件清单电源电压为9V(三)主要元件介绍 1、LM324LM324系列器件为价格便宜的带有真差动输入的四运算放大器。
与单电源应用场合的标准运算放大器相比,它们有一些显著优点。
该四放大器可以工作在低到3.0伏或者高到32伏的电源下,静态电流为MC1741的静态电流的五分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课题:程控放大器设计班级:电子科学与技术姓名:1111111学号:1111111指导老师:杨设计时间:2015年6月24日~26日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目录一、摘要及其设计目的 (3)二、设计任务和要求 (4)三、方案论证及设计方案 (5)四、单元电路的设计、元器件选择和参数计算 (8)五、总体电路图,电路的工作原理 (10)六、组装与调试,波形电路实际图及数据 (12)七、所用元器件及其介绍 (16)八、课程设计心得与体会 (18)一、摘要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设计与实验,了解实现程控放大器的方法,进一步理解设计方案与设计理念,扩展设计思路与视野。
程控放大器的组成结构:1.利用3个运放OP07构成的耳机放大电路;2.芯片CD4051八位的选择器通过片选端的控制调节R1电阻值的大小,从而改变放大倍数。
实现最大放大60db的目的。
A summaryThe purpose of this course design is to design and experiment, to understand the method of program control amplifier,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design scheme and design concept, to expand the design idea and the visual field.The structure of programmable amplifier: 1. The three operational amplifier OP07 constitute the headset amplifier circuit; chip CD4051 eight selector through the chip selection terminal control regulating resistor R1 value of size, thus changing the magnification. The purpose of achieving maximum amplification of 60db.设计目的:加深对程控放大器的性能和特点的理解,理解程控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学习差分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测试方法。
设计一个电路,要求程控放大器在不同的输入,输出模式时差模电压的放大倍数测试方法。
二、设计任务和要求设计和实现一程控放大器,指标要求:增益在10~60dB之间,以10dB步进可调;当增益为40dB时,-3dB带宽≥40kHz.电压增益误差≤10%;最大输出电压≤10V。
三、方案论证及设计方案方案对比:方案一:采用分立元件放大器电路简单的放大电路可以由三极管搭接的放大电路实现,图1为分立元件放大器电路图。
为了满足增益40dB的要求,可以采用多级放大电路实现。
对电路输出用二极管检波产生反馈电压调节前级电路实现自动增益的调节。
本方案由于大量采用分立元件,如三极管等,电路比较复杂,工作点难于调整,尤其增益的定量调节非常困难。
此外,由于采用多级放大,电路稳定性差,容易产生自激现象。
图1 分立元件放大器电路图方案二:通过数字选择反馈网络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电路原理图如下:简要原理:用模拟开关来控制运算放大器的反馈网络来设计程控放大器。
通过对微动开关的闭合和断开,由CC4051模拟开关控制输出的电阻,作为三运放构成的数据放大器的电阻Rg,构成程控放大器,改变Rg的值可以对输入的信号进行相应的放大。
优缺点:优点:该种方案的电路相对于其他两种方案的电路来说,电路结构较为简单,原理容易理解,使用器件较少,而且使用起来也十分方便。
缺点:如果电路器件选择不当,可能造成电路无法达到设计的要求,即增益无法达到60dB或者当增益为40dB时,-3dB带宽≥40kHz。
方案三:用场效应管原理框图(如下图所示),场效应管工作在可变电阻区,输出信号取自电阻与场效应管与对V’的分压。
采用场效应管作AGC控制可以达到很高的频率和很低的噪声,但温度、电源等的漂移将会引起分压比的变化,用这种方案很难实现增益的精确控制和长时间稳定场效应管放大器电路图对比得出的结论:本次设计考虑到使实验器材尽量可以在市场上及时的买到以及节省不必要的实验器材,最终考虑使用方案二模拟开关来控制运算放大器的反馈网络来实现实现程控放大器。
该种设计电路简单,使用器件少,可在实验室内操作,焊接起来较为方便,调试较为简单,符合课程设计的原则。
1、单元电路的设计(1)通过CC4051模拟开关对输出电阻进行控制选择CC4051相当于一个单刀八掷开关,开关接通哪一通道,由输入的3位地址码ABC来决定。
C、B、A为二进制控制输入端(9、10、11端)改变C、B、A的数值,可以译出8种状态,并选中其中之一,使输入输出接通。
该单元电路的设计依据主要是根据CC4051模拟开关能对输出电阻进行控制和选择,从而实现接入电路的电阻阻值的改变,以实现相应的功能。
(2)利用三运放构成的数据放大器(仪表放大器)对信号进行放大仪表放大器主要由两级差分放大器电路构成。
其中,运放A1,A2为同相差分输入方式,同相输入可以大幅度提高电路的输入阻抗,减小电路对微弱输入信号的衰减;差分输入可以使电路只对差模信号放大,而对共模输入信号只起跟随作用,使得送到后级的差模信号与共模信号的幅值之比(即共模抑制比CMRR)得到提高。
这样在以运放A3为核心部件组成的差分放大电路中,在CMRR要求不变情况下,可明显降低对电阻R3和R4,Rf和R5的精度匹配要求,从而使仪表放大器电路比简单的差分放大电路具有更好的共模抑制能力。
在R1=R2,R3=R4,Rf=R5的条件下,图1电路的增益为:G=(1+2R1/Rg)(Rf/R3)。
由公式可见,电路增益的调节可以通过改变Rg阻值实现。
其电路图如下:实际焊接电路图2、元器件选择(1)电阻类:100kΩ电阻(3个);20kΩ电阻(2个);10kΩ电阻(2个);150kΩ电阻(2个)。
(2)电位器类:100kΩ电位器(1个);50kΩ电位器(1个);20kΩ电位器(1个);5kΩ电位器(1个);2kΩ电位器(1个);500Ω电位器(1个).(3)芯片类:运放芯片(OP^07,三片);CC4051模拟开关(1片)(4)其他元件:电路板一块船型开关3个锡条漆包线等。
3、参数计算(放大器增益)增益:Av=(1+(2R1/Rg))*(-R3/R2)使得A3实现对输入数据信号的三倍放大。
因此可取R2=20kΩ,同时,可选取R1=10kΩ,便于进行进一步的计算。
五、总体电路图,电路的工作原理1.总电路图R1=10kΩ,R2=10kΩ,R=20kΩ,R5=100kΩRg1=100kΩ电位器Rg2=20kΩ,Rg3=5kΩRg4=2kΩ,Rg5=500ΩRg6=50Ω电位器电路的工作原理:根据CC4051模拟开关能对输出电阻进行控制和选择,从而实现接入电路的电阻阻值的改变,实现相应的功能。
电路的增益:Av=(1+(2R1/Rg))2、组装与调试的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1) 组装与调试的方法将电路分为三运放和cd4051芯片及电位器两部分,分别焊接。
(2)电路焊接技巧及注意事项首先是要准备好所有所需的元器件,分清电阻与电位器的大小,确保焊接时不会搞错对象。
在焊接元器件之前要整体规划好整体布局,画出设计图,从前级再到后一级,以保证工艺上的美观。
焊接过程中,要注意焊接到技巧,锡块不要太大影响美观,也不能太小,防止虚焊。
电阻尽量卧式放置。
焊接过程要尽量减少跳线。
要把所有的地线统一用锡连接在一起,尽量不用导线作为引线。
电源线和地线排放的位置不能靠太近,否则易发生短路碰电3、具体操作步骤接上电源+5v和电源-5v及地线,示波器ch1输入接运放6管脚,黑线接地,函数发生器和示波器ch2接运放op07的3管脚。
黑线接地。
打开电源,调节函数发生器输入电压,观察波形,调节电位器和函数发生器输入电压大小,直到波形放大倍数满足要求,拍照记录。
4、调试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问题一:电路调试时,连接好电路后,发现示波器上出现杂波波形,干扰十分严重没有正弦波。
解决方法:通过对电路板的重新检查,发现电路版三运放4管脚没接电源-5v,7脚没有接+5v,用电烙铁焊好跳线共电源接上排针后继续测试。
问题二:输入500mv函数发生器电压,发现示波器的波形是失真了的矩形波形。
解决办法:减小输入电压,调节电位器,波形恢复正弦波。
问题三:进行电路调试时,示波器上显示的ch1波形的并没有达到相应的放大要求。
解决办法:通过调节相应电位器的阻值来改变Rg的值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部分波形图如下:50db20db40db测试数据Vo 16.7 101.3 303.2 1003.2 1502.1 1000.4 Vi 5 10 10 10 5 1 Av 3.3 10 30 100 300 1000 10db 20db 30db 40db 50db 60dbRg 150k 8.45k 5.36k 2.02k 1.73k 450OP07芯片引脚功能说明:1和8为偏置平衡(调零端),2为反向输入端,3为正向输入端,4接地,5空脚6为输出,7接电源+.芯片管脚如下:CC4051芯片介绍CC4051是单8通道数字控制模拟电子开关,有三个二进控制输入端A、B、C和INH输入,具有低导通阻抗和很低的截止漏电流。
幅值为4.5~20V的数字信号可控制峰值至20V的模拟信号。
例如,若VDD=+5V,VSS=0,VEE=-13.5V,则0~5V的数字信号可控制-13.5~4.5V的模拟信号。
这些开关电路在整个VDD-VSS 和VDD-VEE电源范围内具有极低的静态功耗,与控制信号的逻辑状态无关。
当INH输入端=“1”时,所有的通道截止。
三位二进制信号选通8通道中的一通道,可连接该输入端至输出。
CC4051管脚图:八、课程设计心得与体会. 心得体会经过5天的忙碌,一次又一次失败,调出三运放正常放大,但ch1不出输出波形,修改电路后,输入输出波形放大倍数正确但是ch2函数发生器输入电压与示波器不对应,修改电路后,ch2输入电压与示波器对应,但是ch1波形消失。
......但是通过课程设计,使我掌握了程控宽带放大器基本原理和组成,巩固了通信电子电路与单片机控制知识,掌控了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提高了对电路分析与设计能力。
同时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知识的不足,自己原来所学的东西只是一个表面性的,理论性的,而且是理想化的。
根本不知道在现实中还存在有很多问题。
设计一个很简单的电路,所要考虑的问题,要比考试的时候考虑的多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