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金及附加核算科目

合集下载

会计新准则下营业税金及附加实务处理

会计新准则下营业税金及附加实务处理

会计新准则下营业税金及附加实务处理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通过“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发生的增值税不在本科目核算。

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但与投资性房地产相关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在本科目核算。

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企业按规定计算确定的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税费,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贷记“应交税费”科目。

「例」某工厂所设门市部某日对外零售应税消费品全部销售额为46800元(含增值税)。

增值税率为17%,应缴增值税6800元,消费税率为10%,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7%,应缴消费税4000元,应缴城市维护建设税756元[(6800+4000)×7%],教育费附加的征收率为3%,应缴教育费附加324元[(6800+4000)×3%],销售收入已全部存入银行,账务处理为:借:银行存款46800贷:主营业务收入4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800借:营业税金及附加5080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4000——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756——应交教育费附加324缴纳各项税费时: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4000——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756——应交教育费附加324贷:银行存款5080期末结转“营业税金及附加”时:借:本年利润5080贷:营业税金及附加5080「例」某汽车运输公司,2007年3月取得运输收入500000元,同时该公司还转让一间废旧仓库的永久使用权,取得销售收入2000000元,转让一项非专利技术,取得收入900000元。

该公司3月份的三项收入中,假设运输收入适用营业税率3%,转让废旧仓库永久使用权应视为销售不动产,适用税率5%,转让非专利技术适用税率5%.教育费附加的征收率为3%,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7%,如果不考虑其他税费,则应纳税额的计算及其账务处理为:计算营业税:运输收入应纳营业税=500000×3%=15000(元)转让废旧仓库永久使用权应纳营业税=2000000×5%=100000(元)转让非专利技术应纳营业税=900000×5%=45000(元)应纳营业税合计=15000+100000+45000=160000(元)计算教育费附加和城市维护建设税:应交教育费附加=160000×3%=4800(元)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160000×7%=11200(元)账务处理:计算运输收入应纳营业税时:借:营业税金及附加15000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15000计算转让废旧仓库永久使用权应纳营业税时:借:固定资产清理100000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100000计算转让非专利技术应纳营业税时:借:其他业务成本45000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45000借:营业税金及附加16000贷: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4800——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11200企业在缴纳营业税时做会计分录:借: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160000——应交教育费附加4800——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11200贷:银行存款176000结转“营业税金及附加”时:借:本年利润31000贷:营业税金及附加31000。

“营业税金及附加”包括哪些科目内容

“营业税金及附加”包括哪些科目内容

本文由梁老师精心编辑整理(营改增后知识点),学知识,来百度文库!
“营业税金及附加”包括哪些科目内容营业税金及附加反映企业经营的主要业务应负担的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

其中营业税是国家对提供各种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税种。

营业税按照营业额或交易金额的大小乘以相应的税率计算。

(1)消费税。

消费税是国家为了调节消费结构,正确引导消费方向,在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选择部分消费品,再征收一道消费税。

消费税实行价内征收,企业交纳的消费税计入销售税金,抵减产品销售收入。

(2)资源税。

资源税是国家对在我国境内开采矿产品或者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税种。

资源税按照应税产品的课税数量和规定的单位税额计算,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
这里的课税数量为: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销售的,以销售数量为课税数量;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自用的,以自用数量为课税数量。

(3)城市维护建设税。

为了加强城市的维护建设,扩大和稳定城市维护建设资金的来源,国家开征了城市维护建设税。

(4)教育费附加。

教育费附加是国家为了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而征收的一项费用。

这项费用按照企业交纳流转税的一定比
1。

税金及附加是什么科目

税金及附加是什么科目

税金及附加是什么科目税金及附加是指政府对企业或个人征收的各种税费和附加费用。

税金是指税务部门根据法律规定,依法对国家、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征收的金额,包括各项税收和其他相关费用。

附加是指在税金的基础上额外征收的费用,用于特定的用途或项目。

税金及附加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收入来源,用于维持国家机关运转、社会事业建设以及应对各种社会需求。

在我国,税金及附加包括了多种类别和多个层级的税费,下面将具体介绍一些常见的税金及附加科目。

首先,最常见的税金是所得税。

所得税是企业和个人根据其所得额按一定税率缴纳的税金。

企业所得税是企业按照其年度盈利额缴纳的税金,个人所得税是个人按照其所得额缴纳的税金。

所得税的税率和征收方式根据不同的情况和政策而有所不同。

其次,还有消费税。

消费税是对特定的商品和服务征收的一种税金。

根据不同的商品和服务,消费税的税率也有所不同。

消费税主要用于调节消费行为、保护环境和调整经济结构。

另外,还有增值税。

增值税是对商品的每个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征收的一种税费。

增值税的税率一般是按照销售额的一定比例征收的,并且可以进行抵扣。

增值税是国家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财务成本。

此外,还有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车辆购置税等等。

这些税费的征收对象和费率根据不同的情况和政策而有所不同,但都是税金及附加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税金,还有一些附加费用也是很重要的。

比如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费是国家对企业和个人按规定征收的一种社会保障费用,用于保障职工和居民的基本生活和社会福利。

社会保险费包括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

另外还有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

教育费附加是用于支持教育事业的一种附加费用,地方教育费附加是地方政府对企业和个人征收的一种教育附加费用。

这些附加费用主要用于改善教育环境、提高教育资源和提升教育水平。

总的来说,税金及附加是国家为了维持国家机关运转、社会事业建设和应对各种社会需求而对企业和个人征收的费用。

“税金及附加”科目的前世今生--对“税金及附加”科目的看法【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税金及附加”科目的前世今生--对“税金及附加”科目的看法【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税金及附加”科目的前世今生--对“税金及附加”科目的看法【会计实务经验之谈】一、“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十几年,这个科目叫“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核算企业因主营业务而产生的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产生的税金及附加在”其他业务支出”核算。

这时,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利润。

主营业务利润-期间费用=营业利润。

二、“营业税金及附加”2006年新会计准则,将“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改为“营业税金及附加”,其核算范围增加了其他业务产生的税金及附加;同时将“其他业务支出”改为“其他业务成本”,不再核算其他业务产生的税金及附加。

此时的利润表已经不再计算“主营业务利润”,而是直接计算营业利润。

当然,新准则的营业利润与原制度的营业利润口径已经大不相同,在此不赘述。

三、“税金及附加”2016年22号文将“营业税金及附加”改为“税金及附加”。

22号文去掉“营业”二字,具体规定为:全面试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名称调整为“税金及附加”科目,该科目核算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及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等相关税费;利润表中的“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调整为“税金及附加”项目。

四、22号文的修改原因莫名其妙为什么全面实行营改增后就要去掉“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和报表项目中的“营业”二字?难道之前“营业税金及附加”的断句是“营业税”+“(其他税)金”+“附加”?,营业税寿终正寝,就去掉“营业税”的“营业”,只留下“税金及附加”?我为什么在前面喋喋不休、不厌其烦、婆婆妈妈的说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营业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等等?请看官们注意,上述名称都与“营业”相关——“营业税金及附加”里的“营业”不是“营业税”的“营业”,而是指企业的日常活动的“营业”,是与“营业外”对应的“营业”,确切含义应该是“营业里”,当然,“里”可以省略。

营业税金及附加核算

营业税金及附加核算

简述营业税金及附加由“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改名,“营业税金及附加”帐户属于损益类帐户,用来核算小企业日常主要经营活动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这些税金及附加,一般根据当月销售额或税额,按照规定的税率计算,于下月初缴纳。

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属于附加税,是按企业当期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税额的一定比例计算。

科目用法税务人员在收营业税一、本科目核算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

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在“管理费用”等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

二、企业按规定计算确定的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税费,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等科目。

企业收到的返还的消费税、营业税等原记入本科目的各种税金,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由于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核算方法与以前不同,新增加科目“长期应收款” 。

计算与分类教育费附加督查组一、营业税有九个税目: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适用3%税率;金融保险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适用5%税率,娱乐业适用5%至20%的税率。

二、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分别按缴纳的营业税的7%、3%计算缴纳。

三、会计分录:1、计提时: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贷:应交税金——应交城建税贷: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2、缴纳时:借: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借:应交税金——应交城建税借: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贷:银行存款相关法律消费税征收宣传海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本条例规定的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为营业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营业税包括营业税金及附加。

(1)纳税人兼有不同税目的应当缴纳营业税的劳务(以下简称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应当分别核算不同税目的营业额、转让额、销售额(以下统称营业额);未分别核算营业额的,从高适用税率。

营业税金及附加及例题详解

营业税金及附加及例题详解

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通过“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发生的增值税不在本科目核算。

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但与投资性房地产相关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在本科目核算。

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企业按规定计算确定的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税费,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贷记“应交税费”科目。

「例」某工厂所设门市部某日对外零售应税消费品全部销售额为46 800元(含增值税)。

增值税率为17%,应缴增值税6 800元,消费税率为10%,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7%,应缴消费税4 000元,应缴城市维护建设税756元[(6 800+4 000)×7%],教育费附加的征收率为3%,应缴教育费附加324元[(6 800+4 000)×3%],销售收入已全部存入银行,账务处理为:应交教育费附加=(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3%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7%借:银行存款46 800贷:主营业务收入4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 800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5 080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4 000——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756——应交教育费附加324缴纳各项税费时: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4 000——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756——应交教育费附加324贷:银行存款 5 080期末结转“营业税金及附加”时:借:本年利润 5 080贷:营业税金及附加 5 080「例」某汽车运输公司,2007年3月取得运输收入500 000元,同时该公司还转让一间废旧仓库的永久使用权,取得销售收入2 000 000元,转让一项非专利技术,取得收入900 000元。

该公司3月份的三项收入中,假设运输收入适用营业税率3%,转让废旧仓库永久使用权应视为销售不动产,适用税率5%,转让非专利技术适用税率5%.教育费附加的征收率为3%,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7%,如果不考虑其他税费,则应纳税额的计算及其账务处理为:计算营业税:运输收入应纳营业税=500 000×3%=15 000(元)转让废旧仓库永久使用权应纳营业税=2 000 000×5%=100 000(元)转让非专利技术应纳营业税=900 000×5%=45 000(元)应纳营业税合计=15 000+100 000+45 000=160 000(元)计算教育费附加和城市维护建设税:应交教育费附加=160 000×3%=4 800(元)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160 000×7%=11 200(元)账务处理:计算运输收入应纳营业税时:借:营业税金及附加15 000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15 000计算转让废旧仓库永久使用权应纳营业税时:借:固定资产清理100 000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100 000计算转让非专利技术应纳营业税时:借:其他业务成本45 000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45 000借:营业税金及附加16 000贷: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4 800——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11 200企业在缴纳营业税时做会计分录:借: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160 000——应交教育费附加 4 800——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11 200贷:银行存款176 000结转“营业税金及附加”时:借:本年利润31 000贷:营业税金及附加31 000营业税金及附加属于损益类账户,2006年新的会计准则中,将“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更改为“营业税金及附加”。

税金及附加一级科目和二级科目金额不等

税金及附加一级科目和二级科目金额不等

税金及附加一级科目和二级科目金额不等原因有:之前这个科目没有使用辅助核算但是已经有余额了,后期直接修改了辅助核算,致使现在的余额一级和二级不一样。

这种问题通常是数据库表中有异常的数据导致的。

先将明细科目的期初余额删除,然后看下一级科目的期初这里是不是还有个余额显示,有的话,进入问题账套的数据库表,找到一级科目在这两个表里是否还有记录存在,然后删除掉这些记录。

由于涉及到数据库方面的操作,操作前请务必做好备份,将凭证反记账方法的方法反记账、取消审核到一月初。

如果可以的话就先把现在的账目删掉,然后把税金及附加的辅助核算取消掉,把差额删掉,最后重新录入这个科目的期初余额。

城建税 会计科目

城建税 会计科目

城建税会计科目
城建税是一种特殊的税收,旨在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它是根据城市建设税法规定的,由纳税人按照一定比例缴纳的税款。

我们需要了解城建税的会计科目。

根据会计准则,城建税属于一种行政性税收,应当计入财务费用中的税金及附加科目。

具体会计科目为"财务费用-税金及附加"。

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城建税是一个重要的成本支出。

企业在计算盈亏时,需要将城建税作为一项支出列入费用表中,计算纳税人所应缴纳的城建税。

这样可以准确反映企业在城建方面的成本支出情况。

城建税的计算一般是根据纳税人的销售额或应纳税所得额来确定的。

根据税法规定的税率,纳税人可以计算出城建税的金额。

然后,企业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向税务部门缴纳城建税。

对于企业来说,合理计算和缴纳城建税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企业漏缴或少缴城建税,将会面临罚款和处罚。

因此,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会计制度,确保城建税的准确计算和及时缴纳。

城建税的使用也是需要监督的。

政府应当加强对城建税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确保这些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改善城市环境等方面。

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提
升。

城建税是为了支持城市建设而设立的一种税收。

企业在会计科目中需要将城建税计入财务费用中的税金及附加科目。

合理计算和及时缴纳城建税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同时政府需要加强对城建税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为城市的发展和改善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部关于印发《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财会〔2016〕22号)规定:全面试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名称调整为“税金及附加”科目,该科目核算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及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等相关税费;利润表中的“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调整为“税金及附加”项目。

0 1 全面试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没有了营业税,也就没有营业税的核算了,所以“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名称调整为“税金及附加”科目。

0 2
新“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内容:消费税、城
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及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等相关税费。

特别提醒:以前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在“管理费用”等科目核算,不在“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

0 3 企业收到返还的消费税等原记入本科目的各种税金,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企业收到返还的增值税,计入营业外收入。

0 4 “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内容:****等相关税费,有一个“等”字,如房地产企业销售开发产品应纳的土地增值税也在此科目中核算。

0 5 通用的会计分录
(1)先计提的账务处理: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缴税费——应交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及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等
(2)缴纳时:
借:应缴税费——应交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及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等
贷:银行存款
0 6 期末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