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山区农村妇女生存现状与人力资源开发问题调查报告
农村困难妇女调研报告范文

农村困难妇女调研报告范文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困难妇女的生活状况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困难妇女的实际情况,我们组织了一次调研活动,以下是我们的调研报告:
一、贫困程度:
调研结果显示,农村困难妇女中贫困程度较深的比例较高,许多家庭因疾病、灾害等原因致使家庭收入较低,甚至无法维持基本生活。
同时,由于缺乏技能和学历,农村困难妇女面临就业困难,很难脱离贫困。
二、教育和健康状况:
调研显示,农村困难妇女中有相当一部分因贫困无法接受基本教育,甚至有大量儿童辍学。
同时,由于缺乏医疗保障和保健意识,许多农村困难妇女患病后无法及时就医,影响了身体健康。
三、社会支持:
调研结果显示,许多农村困难妇女缺乏社会支持,无法得到周围人的帮助和关心。
由于家庭贫困,很多困难妇女面临着生活上的困境,缺乏家庭、社区和政府的支持。
四、心理健康:
调研显示,农村困难妇女中存在很多心理健康问题,例如焦虑、抑郁等。
由于长期处于贫困的环境中,许多妇女感到无助和沮丧,需要更多的心理支持。
五、政策建议:
1. 政府部门应加大扶贫力度,重点关注农村困难妇女的生活状况,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扶持。
2. 强化农村困难妇女的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帮助他们脱离贫困。
3. 宣传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农村困难妇女的保健意识,预防疾病。
4. 加强社会支持体系建设,为农村困难妇女提供更多的帮助和关心。
综上所述,农村困难妇女的生活状况令人担忧,需要社会各方的关注和支持。
希望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公民能够共同关心农村困难妇女,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实现自身发展。
农村贫困妇女生产发展情况抽样调研报告范文

农村贫困妇女生产发展情况抽样调研报告范文年初,中央、省、市相继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已经吹响。
各级妇联组织根据上级扶贫会议精神提出和制定了相应的巾帼脱贫行动意见、方案,强力推动贫困妇女脱贫致富,促进贫困妇女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为深入了解农村贫困妇女的基本情况,掌握妇女贫困的根本原因,把握巾帼脱贫行动的方向,突出扶贫救助的重点,某某市妇联组织妇联干部深入6个基层区县、走访30个贫困农户、对话150多个妇女群众代表,对农村贫困妇女的生产发展情况进行抽样调研。
一、农村贫困妇女生产发展基本状况我市农村贫困妇女生产状况主要有以下特点:(一)家庭劳动力不足走访中发现贫困妇女家庭成员中劳动力严重不足,以丧偶和伤病居多,独立承担家庭负担的占90%以上。
三代同居的老人大都少有积蓄,并常年支付医药费用,孩子上学也只能满足基本需求;两代同居的多数配偶常年伴有慢性疾病或自身劳动收入较低,女性个人承受的劳动量较大且收入微薄,家庭人均生活水平太低。
调查发现由于劳动力缺少的问题贫困妇女家庭实际耕用土地极少甚至没有,有地的大多进行转租,且租金微薄;务农器械多数闲置,少有机械农具,都是靠临时租用完成收种,农业生产收入勉强支撑家庭成员温饱。
(三)财产被动转移造成负债目前,农村娶妻成家,财礼重、置办多,婚后财产独立并转移到子女头上,晚辈绝大多数收礼不还账,父辈毕生积蓄基本用光,许多家庭负担严重欠债累累;婚丧嫁娶、办寿升学等人情往事礼金沉重,如此恶性循环也成为一种负担;家庭成员大病或天灾人祸降临,支出骤增使本来不富裕的家庭一下陷入困境。
(四)就业出路少技能水平低农村贫困妇女大多学历低,放弃农业生产务工就业的渠道窄收入低;文化水平低也造成劳动技能弱,就业竞争没有优势,工作岗位以劳苦繁重居多;自主的也受时间、精力和资金的限制,经营不善、欠账亏本。
二、农村贫困妇女生产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农村贫困妇女生产发展方面的落后是制约农村女性脱贫的一个重要因素,导致生产发展落后的原因有很多,客观条件的制约、主观方面的限制以及环境、意识等因素的影响。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情况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农村人力资本的提升和转化的关键环节。
为了了解和掌握目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推进相关工作,我们对某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情况进行了调研。
二、调研方法和范围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范围为该省下辖的农村地区。
三、调研结果1. 就业与创业情况:(1)就业:调研显示,该省农村地区就业机会较为有限,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只能选择务农或外出务工,就业机会相对较少。
(2)创业:调研显示,部分农村劳动力开始意识到创业的重要性,通过自主创业提高收入,并逐渐吸引了一些农村人才回流。
但由于资金、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限制,农村创业仍存在困难。
2. 培训与技能提升:(1)培训机构:调研显示,该省农村地区的培训机构相对较少,农民培训的机会有限。
大部分农民通过一些农村合作社或村级组织提供的培训获得一定的技能。
(2)技能提升:调研显示,农村劳动力普遍存在技能水平偏低的情况,缺乏一些现代化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
因此,有必要加强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
3. 人力资源配备:(1)人才流失:调研显示,目前仍有较多的农村人才流向城市,农村人力资源流失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人才储备:调研显示,一些农村地区建立了人才储备基地,通过培养优秀的农村青年,为农村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后备力量。
四、调研分析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农村地区就业机会较少,劳动力流失严重,导致人才流失严重。
其次,农村地区的培训机构相对较少,农民的技能水平有待提高。
最后,农村人才储备和引进不足,人才储备相对不足。
五、建议和对策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1. 支持农村创业:加大对农村创业的政策支持和金融支持,为农村创业提供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促进农村创业的发展。
2. 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加大农民技能培训的力度,建设更多的培训机构,提供多样化的培训课程,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
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情况调研报告

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情况调研报告为了解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的实际情况,我在**县妇联及调查乡镇党委、政府的大力协助下,于20XX年3月至4月,在**县开展了抽样调查工作,深入探讨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总结经验,为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提供意见。
1 调研区域基本情况湖南省**县位于湖南西北部,沅水中下游,素有湘西门户之称。
总面积5852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2万人,占总人口的80%;全县共有劳动力35.5万人,其中女劳动力15.98万人,占总劳动力的45 %;少数民族人口近37万人,占总人口的56%。
**县从1994年开始被国家明确为“八.七”扶贫攻坚重点县,也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20XX年,全县农民人平纯收入1595元,有贫困人口12.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9.5%。
2 调研实施情况**县版图面积大,交通又十分落后,考虑到县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笔者分类选取了样本点:一是处于全县最高水平的县城所在镇**镇农村女性;二是319国道边乡镇马底驿乡,代表**农村女性劳动力素质中等水平的地方;三是该县边远的贫困乡,也是少数民族乡火场土家族乡,代表该县农村女性劳动力素质较低的水平;四是在该县其他乡镇再专题抽样调查部分农村女性人力资源情况。
一共发放农户调查问卷200份(含女性劳动力个人资料200份),专题发放女性劳动力个人资料问卷100份。
调查采取问卷法收集资料。
家庭调查问卷共分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家庭基本情况;二是家庭对教育的评价;三是家庭获得收入的方式、方法。
关于女性劳动力个人资料,共分三个方面内容:一是个人基本情况;二是个人主要经历;三是从事职业、收入来源及生活方式调查。
在此次调查中,共发放农户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42份(其中包含女性劳动力个人资料132份),发放女性劳动力个人资料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3份。
5 调查结论通过调查看出,湖南省**县作为贫困地区,其女性在政治、经济、社会地位提高的同时,也反映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还存在一些限制性因素,需要各级各部门引起高度重视。
贫困山区农村妇女生存现状与人力资源开发问题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

贫困山区农村妇女生存现状与人力资源开发问题调查报告前言女人能顶半边天,在现在的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已经大大得到提高。
但是在广西贫困山区的农村中,存在着那么一种现象,家庭中的大多数男性都作为劳务输出,奔走全国各地为改善家庭经济状况。
那么,家里缺少了男人这部分主要力量,农活由谁来干?这个家由谁来当?女性的地位如何?这部分人力资源如何开发?都成为了我们的疑问。
为此,水电学院团委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让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暑期社会实践队组织了农村妇女生存状况调查活动,为我们一一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的目的地是广西河池市马山县,通过出发前的调查,我们得知:马山县是劳务输出之乡,目前劳务输出人数达12万人次以上,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从邮局汇回的劳务资金达1亿元以上,劳务输出不仅带回资金、技术,也促进了群众思想观念的进一步解放、更新,是全县各乡镇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也是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品牌。
我们共有15名队员参与到此项调查中,成立了3个调查小组,奔赴广西马山县古寨瑶族乡农村进行实地调查。
调查时间2010年7月16日——2010年7月19日调查地点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马山县古寨瑶族乡古记村、本立村。
调查情况调查前,马山县妇联和当地村委会取得沟通,县妇联潘玉富主任为我们介绍了当地情况:古寨瑶族乡位于马山县东部,距离县城23公里。
全乡下辖9个行政村,311个村民小组,260个自然屯5289户,总人口为21710人,其中瑶族人口6230人,占总人口的29.5%,是南宁市三个瑶族乡之一。
全乡总面积1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050亩,是典型的“九分石头一分土”的国家重点扶贫山区乡。
农业生产主要以种植、养殖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大豆、红薯等,林业以竹子、任豆树、金银花等为主,养殖业主要是生猪、土鸡、黑山羊等。
XX年年国民生产总值6618万元,农业总产值5030万元,粮食总产量4334吨,人均有粮205公斤,财政收入75.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79元。
对乡村充裕女士人力资本输出情况的调查报告4篇

对乡村充裕女士人力资本輸出情况的调查报告4篇对乡村充裕女士人力资本輸出情况的调查报告1**坐落于**省**过道最西端,位于**、青海省、新疆省三省(区)交界处,18-四十五岁有工作工作能力的乡村女士三万余名。
伴随着农业生态的不断发展和产业布局的调节,乡村女士充裕人力资本逐渐增加。
另外,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发展趋势使农户的思想意识发生了深入转变,在种好自己土地资源基本上,外出务工增加利润早已慢慢变成农户的的共识。
为了更好地正确引导大量的乡村妇女安全性妥当的迈开家门口闯销售市场,进一步搞好乡村充裕女人力资本的输转工作中,**妇女联合会对全省乡村女士人力资本輸出情况开展了调研和基本的思索。
20xx年,全省外出务工人力资本24068人,在其中乡村女士7981人,占輸出数量的33%。
**妇女联合会把輸出的乡村女士各层面状况放到全省大局意识中开展剖析,以掌握现阶段乡村充裕女士人力资本的輸出概述。
从年纪看来,三十五岁下列的6380人,占80% 上下;36-46岁的1601人,占20%上下。
从学历看来,高中文化水平的980人,占10%上下,中学及下列学历的6991人,占90%上下。
从是不是把握专业技能看来,有专业技能的2474人,占31%,沒有专业技能的5507人,占69%。
从打工地区遍布看来,乡外县内6543人,占82%,县外本省558人,占7%,全国各地其他地区879人,占11%。
从输转方式看,有下列四种方法。
一是根据政府机构机构迁移;二是根据亲戚朋友、大家族详细介绍迁移;三是根据用工公司招聘;四是自身出门自主择业。
从輸出工作人员从业的技术工种看来,多从业美容美体、餐饮经营、家政保洁和一些加工厂的简单劳动。
现阶段,根据妇女联合会系统软件輸出的工作人员占了一定的占比。
尤其是妇联自20xx年至今,每一年都和北京市小农女好用技术培训院校协同,輸出学习培训乡村单身女性,免费技能培训3个月之后,强烈推荐到北京、上海市等地从业美容美体、餐馆等工作中,到现阶段已学习培训輸出有专业技能工作人员200余名。
全市贫困妇女现状的调研报告

全市贫困妇女现状的调研报告全市贫困妇女现状的调研报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
近年来,___市妇联把关注和帮扶贫困妇女群体作为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切入点,特别对社区、农村贫困妇女群体状况开展了调查研究,并致力于社会利益调整,向贫困弱势群体倾斜,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全市贫困妇女的基本情况今年始,我们通过问卷、座谈、走访等形式对全市社区、农村贫困妇女生活、思想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据统计,目前,全市女性人口为271.44万人,因各种原因导致生活困难的贫困妇女约占全市女性总人口的3%左右。
她们中既有因生理性原因或自然性灾害而致贫的传统贫困群体,如因老、因病、因受灾而致贫者;也有在社会制度变革、技术进步条件下,因社会身份或竞争能力的差异性而导致贫困的社会性贫困群体,如失业者、被征地农民等。
从调查资料显示的情况来看,我市贫困妇女的基本特点以及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文化程度偏低。
本次调查的近万名贫困妇女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的有701人,只占到调查总人数的7,小学及初中文化的有7982名,占调查总人数的80,绝大多数妇女文化程度低、缺乏技术,观念保守、思想落后。
(二)中老年妇女偏多,部分不能老有所养。
在本次调查的贫困妇女中,年龄在18-35岁之间的只有1120名,占调查总人数的11.2,其余妇女年龄都在36岁以上;55岁以上的老年妇女有2840名,占总数的28.4。
(三)因伤残、痴呆、常年生病等因素致贫的数量多。
在本次调查中,因自身或家人伤、病、亡、痴致贫的妇女有1132名,占总人数的11.3。
这些贫困妇女的家庭由于一人或多人常年生病,医药支出费用巨大,而这些家庭本身收入又低,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经济负担十分沉重,生活条件相当艰苦。
(四)下岗失业也是造成女性贫困的另一主要原因。
据统计,贫困女性中40是由于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濒临倒毙或大幅裁员而下岗,失去了生活来源。
关于农村人力资源问题及对策报告

关于农村人力资源问题及对策报告农村地区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农村地区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资源的支撑,但是,农村的人才异常匮乏。
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有力促进了农村的人力资源开发,为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1.农村人力资源问题分析1.1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教育落后的现象。
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拥有较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是因为农村基础教育落后,导致农村人口普遍的文化水平低下,使得农村的劳动力资源不能有效地得到开发利用。
农村人口的教育局限性,以及思想观念的传统性,导致农村人口普遍具有整体素质亟待提升的问题。
而农村人口在思想上的固步自封,使其难以接受新鲜事物,无法快速地融入到现代化的农业建设中。
基础教育的落后,现有的教育模式也过于陈旧,缺乏改革性和创新性,无法满足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1.2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缺乏合理配置。
农村地区的人口数量庞大,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但与此现状所不匹配的是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缺乏合理配置。
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具有复杂多变的特性,相关部门缺乏对本地区内人力资源的全面了解,缺乏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得农村的人力资源无法有效开发,不利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1.3农村地区缺乏完善的人力资源开发制度。
尽管农村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然而无论是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现状,还是人力资源开发制度,都不尽如人意。
制度不完善,机制不健全,导致人力资源无法有效地得以利用,不利于人力资源的整合与分配,在信息的共享性和人员的流动性方面缺乏时效性,制约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农村人口数量庞大,老龄化的情况较为严重,社会保障机制也亟待完善,医疗教育情况也无法与大城市相提并论。
2.发展对策2.1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培养优秀农业人才。
第一,以教育部门为主,发挥带头作用,促进各大学校以及各个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全面的、系统的、合理的对农村人力资源的综合素养进行提升。
切实做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加强教育强度,可与当地特色相结合,增加本土文化的相关教育,以及增加本土农业相关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贫困山区农村妇女生存现状与人力资源开发问题调查报告前言女人能顶半边天,在现在的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已经大大得到提高。
但是在广西贫困山区的农村中,存在着那么一种现象,家庭中的大多数男性都作为劳务输出,奔走全国各地为改善家庭经济状况。
那么,家里缺少了男人这部分主要力量,农活由谁来干?这个家由谁来当?女性的地位如何?这部分人力资源如何开发?都成为了我们的疑问。
为此,水电学院团委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让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暑期社会实践队组织了农村妇女生存状况调查活动,为我们一一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的目的地是广西河池市马山县,通过出发前的调查,我们得知:马山县是劳务输出之乡,目前劳务输出人数达12万人次以上,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从邮局汇回的劳务资金达1亿元以上,劳务输出不仅带回资金、技术,也促进了群众思想观念的进一步解放、更新,是全县各乡镇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也是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品牌。
我们共有15名队员参与到此项调查中,成立了3个调查小组,奔赴广西马山县古寨瑶族乡农村进行实地调查。
调查时间XX年7月16日——XX年7月19日调查地点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马山县古寨瑶族乡古记村、本立村。
调查情况调查前,马山县妇联和当地村委会取得沟通,县妇联潘玉富主任为我们介绍了当地情况:古寨瑶族乡位于马山县东部,距离县城23公里。
全乡下辖9个行政村,311个村民小组,260个自然屯5289户,总人口为21710人,其中瑶族人口6230人,占总人口的%,是南宁市三个瑶族乡之一。
全乡总面积1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050亩,是典型的“九分石头一分土”的国家重点扶贫山区乡。
农业生产主要以种植、养殖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大豆、红薯等,林业以竹子、任豆树、金银花等为主,养殖业主要是生猪、土鸡、黑山羊等。
XX年年国民生产总值6618万元,农业总产值5030万元,粮食总产量4334吨,人均有粮205公斤,财政收入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79元。
古寨瑶族乡妇女基本情况:全乡女性有10486人,女干部有55人,女党员有88人,XX年女性出生有410人。
瑶族妇女3023人,乡妇女劳动力5138人,占妇女总数的49%。
乡妇女工作指导思想:围绕全乡党政工作大局,在“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上找准定位,坚持“一手抓维权、一手抓发展”的工作方针,充分调动妇联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实施《两纲》、《两法》;依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不断提高全乡妇女儿童整体素质,全面加强妇联自身建设,努力创建学习型妇联组织。
遵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提高全乡妇女综合素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和谐古寨中发挥积极作用。
县妇联和当地村委会取得沟通,在县妇联潘玉富主任的带领下对农民进行访谈,了解农村妇女生活情况及家庭情况。
另外还发放了51份问卷,并及时收回,做了相应登记,问卷回收率100%。
队员们还给农民带去了《妇女保健知识》、《关爱今天的女孩关注中华民族的未来》的宣传资料。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妇女的文化程度偏低,小学文化的占到了50%大专文化的才%。
没有上过学的占15%之多。
她们的专长有%的妇女是一般性农活,像诸如养鱼、养蚕、编织、文艺方面的都非常少人会的。
家庭人口有85%的家里是2到5个人,%的家里有2个小孩,但是还有5%的家里还没有小孩。
有65%的小孩读书。
家里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丈夫,而收入主要由妻子支配。
家里的事情,20%是小事自己大事丈夫,25%是大小事情都由丈夫决定,50%是一块商量的。
一天的娱乐时间较少,有60%的妇女没有娱乐时间。
而主要的娱乐方式也非常简单,60%的妇女是看电视和聊天。
打牌的有%。
给自己买的女性用品65%是衣服,%买了化妆品,%买了补品,还有30%买了其它的。
身体健康状况,70%的妇女身体良好,有%的妇女生病,剩下的%是其它情况。
生病后有谁来照顾是否有人照顾,25%的妇女生病后是由丈夫照顾,%的妇女生病后是由自己的孩子照顾,%的妇女生病后是由老人照顾,还有35%的妇女生病后是其他情况,20%的妇女生病后没人有照顾。
在身体检查方面,40%的妇女是一年一次的身体检查,%的妇女是一年两次的身体检查,竟有的妇女没有去做过身体检查。
家庭收入情况,全年家庭收入情况,20%的家庭年收入为1~XX元,15%的家庭年收入为3~4000元,25%的家庭年收入为5~6000元,10%的家庭年收入为7~8000元,20%的家庭年收入为万元以上,10%的家庭年收入为其它情况。
外出打工情况,45%的妇女出去打过工,还有55%的妇女没有出去打过工。
而打工的地方,有%的是去南宁打工,5%的是去广东打的工,%的是选择去中山打的工,还有的是去其它地方打的工。
在外面打工一年能挣到的钱,一年能挣到1~3000的占%,一年能挣到4~5000的占到15%,一年能挣到6~8000的占到%,其它情况的占到60%。
丈夫是否在外面打工,有65%丈夫是去到外面打工的。
丈夫在外打工对家庭经济状况是否有变化,无变化占35%的比例,其它对家庭经济状况有程度不同的影响。
以上是两个村的有效样本:40个妇女的调查结果统计,从数字中可以看出:在当地,农村妇女的文化程度偏低,受到的教育机会少,很早就辍学了。
她们都没有什么专长,除了平时的一般农活,很少有会其它技能的,诸如养鱼、养蚕、编织还有其它生产以及文艺方面特长的非常少,也许是平时农活太多,还有照顾家人,她们的生活都过得很朴实。
每个家里的人口还不算太多,基本上是2到5口人,家里的小孩也不是很多,拥有两个小孩的家庭所占所有家庭的比例最多。
而小孩上学的,到了上学年龄的基本上都上学了,初等教育普及率较高。
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丈夫,村里的男人基本上都出去打工,只有在农忙时才会回来,他们是家庭收入的来源。
收入纯粹靠农作物的不多。
而家庭收入主要支配者是自己,也有很多是夫妻共同支配的。
家里的事情小事情基本上是自己做决定,大事情由丈夫或者是一起决定。
可能是农活较多,娱乐活动少,她们的娱乐时间非常少,甚至还有没有娱乐时间的情况。
她们的娱乐方式也非常贫乏,看电视聊天,很少有打牌的,精神生活过得较单一。
女性用品的购买,基本上都是买衣服,很少有买化妆品和补品之类的。
这也是农村妇女与城镇妇女的不同之处。
身体状况都还不错,有很少一部分是得病的。
生病后照顾她们的大多是丈夫和家里的老人。
也有的是没人照顾的。
大多数的妇女每年都会去一年进行身体检查,不过仍有一部分是得病了才去做检查。
不去检查的大多是年级稍大点的妇女。
至于家庭收入情况,总体上是收支平衡的,能剩下的也不会很多。
如果有小孩上学的家庭,经济较拮据,交了小孩的学费,一年的收入就剩下得更少了,甚至还会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欠钱。
调查结果b>我们发现马山县的农业基础薄弱。
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抗灾能力弱,基本上仍处于“望天收成”状态。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果不够明显,特色农业规模不大,农产品缺乏深层次加工,包装、宣传、品牌打造等工作跟不上。
高新农业、生态农业等发展滞后,农民增收途径单一,增收幅度小、速度慢。
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我们看到并从中了解到了,本立村是马山生态扶贫示范村,有一个初具规模的养猪场,由富德公司和村里的会计负责运作,主要生产种猪并联系外销,形成“公司加农户的生产模式”。
猪场有新品种种猪50头,母猪400头。
对村里的贫困户,每隔一段时间提供给贫困户猪苗,让农户养成肉猪后出售,或者母猪生出小猪后,还养猪场猪苗的钱或者直接还猪苗。
还有瘦肉型猪,有50%以上销往外地,。
养猪场虽然由村里的的会计负责,但不属于村里共同的经济财产,但受到村里的监督。
还为村里的贫困户提供种猪,贫困户不用先付钱,等猪养大后再付种猪钱。
本立村村长还强调说村里非常重视村里的妇女工作。
村里已经拉有宽带网,就等着买电脑了。
我们的领队周书记对村长提出建议,可以免费为村里提供技术支持,免费进行电脑技术相关的培训。
值得村长骄傲的是村里的路是村里人出钱修的,不用靠政府扶持。
这个村让我们想到了先富带后富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模式,算是一个挺不错的村了。
而我们调查的第二个村——古记村,各户房屋之间距离较远,楼房不形成群居式坐落。
移动电话在当地信号很差,而感到好奇的是古记村的妇女相对本立村的显得较年轻些。
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政府为了两户人家6口人竟花100万修了一条路。
不知这样子做是否明知。
有人说,还不如给他们100万的钱,让他们住城里还要好的多。
与我们原先了解到的“城镇化发展滞后,交通条件差。
目前全县城镇化水平仅20%左右,远低于全国39%和广西31%的平均水平。
目前全县14个乡镇只有3个乡镇通油,145个行政村中尚有73个行政村没有通四级路,其中有29个村未能实现晴雨通车,1586个自然屯不通路,交通闭塞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情况不符,说明政府对当地交通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
在古记村,有个现象我很惊讶,他们都存在日不闭户的习惯,我们调查过程中能随意进入民宅,不知道是不是他们这里的风气很好。
有说法是,家里没什么东西值得别人偷的,当我们几个人在一家小卖部歇脚时,店铺老板,很放心的骑着自行车外出办事了,留着我们这些陌生人在店里,过了一会老板才回来,此事令我们很是异常惊讶。
两个村都是群山环绕,房子也大都依山而建。
村里的主要农作物是玉米和甘蔗,还有很少的稻田,这里水资源不是很充足。
耕地面积也不多。
他们还在山上种有竹子,每棵竹子还有承包商给的三块钱的补助。
调查过程中,还看到一家养蚕户,因为养蚕,收入较别人富足。
虽然很多农户都盖有楼房,但是房子里基本上都没有装修过。
很多家里都堆有收获的玉米。
当地人都很友好、和善,我们的造访受到了他们的热情接待,见得最多的是他们那朴实的笑容。
让人看着舒坦,很容易相处,减少了我们调查的困难。
这次调查出来《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