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材料的结合方式及性能

合集下载

工程材料第二版习题解答

工程材料第二版习题解答

第一章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一、材料的性能(一)名词解释弹性变形:去掉外力后,变形立即恢复的变形为弹性变形。

塑性变形:当外力去除后不能够恢复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冲击韧性:材料抵抗冲击载荷而不变形的能力称为冲击韧性。

疲劳强度:当应力低于一定值时,式样可经受无限次周期循环而不破坏,此应力值称为材料的疲劳强度。

σ为抗拉强度,材料发生应变后,应力应变曲线中应力达到的最大值。

bσ为屈服强度,材料发生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值。

sδ为塑性变形的伸长率,是材料塑性变形的指标之一。

HB:布氏硬度HRC:洛氏硬度,压头为120°金刚石圆锥体。

(二)填空题1 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疲劳强度2 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断面收缩率3 摆锤式一次冲击试验和小能量多次冲击试验, U型缺口试样和V型缺口试样4 洛氏硬度,布氏硬度,维氏硬度。

5 铸造、锻造、切削加工、焊接、热处理性能。

(三)选择题1 b2 c3 b4 d f a (四)是非题 1 对 2 对 3错 4错(五)综合题 1 最大载荷为2805.021038.5πσ⨯=F b断面收缩率%10010810010⨯-=-=A A A ϕ 2 此题缺条件,应给出弹性模量为20500MP,并且在弹性变形范围内。

利用虎克定律 320℃时的电阻率为13.0130℃时的电阻率为18.01二、材料的结合方式 (一)名词解释结合键:组成物质的质点(原子、分子或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结合键,主要有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分子键。

晶体:是指原子在其内部沿三维空间呈周期性重复排列的一类物质。

非晶体:是指原子在其内部沿三维空间呈紊乱、无序排列的一类物质。

近程有序:在很小的范围内(一般为几个原子间距)存在着有序性。

(二)填空题1 四,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分子键。

2 共价键和分子键,共价键,分子键。

3 强。

4 强。

(三)选择题1 a2 b3 a(四)是非题1 错2 错3 对4 错(五)综合题1晶体的主要特点:○1结构有序;○2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异性;○3有固定的熔点;○4在一定条件下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材料科学基础》复习大纲(08级)

《材料科学基础》复习大纲(08级)

《材料科学基础》总结及重点第一章 材料的结构与键合1、金属键、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键(范德华力)、氢键的特点,并解释材料的一些性能特点。

2、原子间的结合键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用金属键的特征解释金属材料的性能—①良好的延展性;②良好的导电、导热性;③具有金属光泽。

3、比较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在结合键上的差别。

本章重要知识点: 1. 金属键、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键、氢键的特点。

第二章 固体结构1、晶体与非晶体(在原子排列上的区别)2、空间点阵、晶格、晶胞及选取晶胞的的原则、七大晶系及各自的特点,布拉菲点阵(14种) 、晶格常数、晶胞原子数。

3、晶面指数、晶面族、晶向指数、晶向族、晶带和晶带定理、晶面间距、配位数、致密度、八面体间隙、四面体间隙。

各向同性与各向异性、实际晶体的伪各向异性、同素异构转变(重结晶、多晶型性转变) 。

(1)指数相同的晶向.和晶面必然垂直。

如[111]⊥(111)(2)当一晶向[uvw]位于或平行某一晶面(hkl )时,则必然满足晶带定理:h ·w+k ·v+l ·w =04、能绘出三维的体心、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晶胞,根据原子半径计算出金属的体心和面心立方晶胞的晶胞常数。

三种典型晶体结构的特征(包括:晶胞形状、晶格常数、晶胞原子数、原子半径、配位数、致密度、各类间隙尺寸与个数,最密排面(滑移面)和最密排方向的指数与个数,滑移系数目等);即:bcc 、fcc 、hcp 的晶格特征及变形能力(结合塑性变形一章的内容你必须知道常用金属材料的滑移面与滑移系的指数)。

给画出晶胞指出滑移面和滑移方向。

能标注和会求上述三种晶胞的晶向和晶面指数。

晶向和晶面指数的一些规律。

求晶面间距d (hkl )、晶面夹角。

5、晶面间距:d (hkl ) 的求法:(1)立方晶系:222)(l k h ad hkl ++= (2)正交晶系:222)(1⎪⎭⎫ ⎝⎛+⎪⎭⎫ ⎝⎛+⎪⎭⎫ ⎝⎛=c l b k a h d hkl (3)六方晶系:2222)()(341⎪⎭⎫ ⎝⎛+++=c l a k hk h d hkl (4)四方晶系:2222)()/(/)(1c l a k h d hkl ++=以上公式仅适用于简单晶胞,复杂晶胞要考虑其晶面层数的增加。

第一章2金属材料的性能特点

第一章2金属材料的性能特点

四、切削加工性能 用切削后的表面粗糙度 和刀具寿命来表示。
切削加工
金属材料具有适当的硬度(170 HBS~230 HBS) 和足够的脆性时切削性良好。 改变钢的化学成分(加少量铅、磷)和进行适当 的热处理(低碳钢正火,高碳钢球化退火)可提高钢 的切削加工性能。 铜有良好的切削加工性能。
五、热处理工艺性能 钢的热处理工艺性能主要考虑其淬透性, 即钢接受淬火的能力。 含Mn、Cr、Ni等合金元素的合金钢淬透 性比较好, 碳钢的淬透性较差。
断后伸长率
A
A
11.3
δ5 δ10
ψ
%
%
断面收缩率
Z
三、硬度 硬度:材料抵抗另一硬物体压入其内的能力。 即材料受压时抵抗局部塑性变形的能力。 1、布氏硬度 一定直径的硬质合金球(或钢球)在一定载 荷作用下压入试样表面。测量压痕直径, 计算硬 度值。 用钢球压头时硬度 用HBS表示 用硬质合金球时硬 度用HBW表示
布氏硬度计
布氏硬度计的使用
2、洛氏硬度 采用金刚石压头(或硬质合金球压头), 加预载荷F0 ,压入深度h0 。再加主载荷F1 。 卸去主载荷F1,测量其残余压入深度h。 用h与h0之差△h来计算洛氏硬度值。 硬度直接从硬度计表盘上读得。 根据压头的种类和 总载荷的大小洛氏硬度常 用表示方式有: HRA、HRB、HRC
金属材料的强度与其化学成分和工艺有 密切关系。 纯金属的抗拉强度较低; 合金的抗拉强度较高。 纯铜抗拉强度: 60MPa 铜合金抗拉强度:600MPa~700MPa 纯铝抗拉强度: 40MPa 铝合金抗拉强度:400MPa~600MPa
退火状态的三种铁碳合金: 碳质量分数0.2%,抗拉强度为350MPa 碳质量分数0.4%,抗拉强度为500MPa 碳质量分数0.6%,抗拉强度为700MPa

第一章 材料的结构

第一章 材料的结构

3金属键与金属晶体 金属键:依靠正离子与构成电子气的自由电子之间的静电引力 而使诸原子结合到一起的方式。 原子结合:电子逸出共有,结合力较大,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金属晶体: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好,熔点较高。如金属。 4分子键与分子晶体 原子结合:电子云偏移,结合力很小,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分子晶体:熔点低,硬度低。如高分子材料。 工程材料的键性
3.晶系与布拉菲点阵(Crystal System and Bravais Lattice)P5
布拉菲点阵
简单三斜 简单单斜 底心单斜 简单正交 底心正交 体心正交 面心正交
晶系
三斜
布拉菲点阵
简单六方
晶系
六方
单斜
简单菱方
简单四方 体心四方
菱方
四方
正交
简单立方 体心立方 面心立方
立方
面心四方和体心四方的关系
第一章 材料的结构
气态(gas state)
物质 (substance)
液态(liquid state)
晶体(crystal) 固态(solid state) 非晶体(amorphous solid)
晶体学基础知识 金属的晶体结构
1.1材料的结合方式
化学键——组成物质的质点(原子、分子或离子)之间的相 互作用力 1 共价键与原子晶体: 原子结合:电子共用,结合力大,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原子晶体:强度高、硬度高(金刚石)、熔点高、脆性大、导 电性差。如高分子材料。 2 离子键与离子晶体 原子结合:电子转移,结合力大,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离子晶体;硬度高,脆性大,熔点高、导电性差。如氧化物陶瓷
3)密排六方结构:点阵常数为a和c, ①当 c / a 1.633 ,则 R
1 a 2

第1章 材料结构的基本知识

第1章 材料结构的基本知识

一、离子键
1、定义
由于正、负离子间的库仑引力而形成。
氯化钠是典型的离子键 结合,钠原子将其3s态电 子转移至氯原子的3d态上, 这样两者都达到稳定的电 子结构,正的钠离子与负 的氯离子相互吸引,稳定 地结合在一起(图1-4)
当IA、IIA族金属和ⅦA、ⅥA族的非金 属原子结合时,金属原子的外层电子很可 能转移至非金属原子外壳层上、使两者都 得到稳定的电子结构,从而降低了体系的 能量; 此时金属原子和非金属原子分别形成正 离子与负离子,正、负离子间相互吸引, 使原子结合在一起,这就是离子键。
© 2003 Brooks/Cole Publishing / Thomson Learning™
2、特点
1)正负离子相间排列,正负电 荷数相等;
2)键能最高,结合力很大; 3)性能: 硬度高、强度大; 热膨胀系数小,在常温下的 导电性很差;
脆性较大。
3、典型材料:陶瓷材料。
二、共价键
图1-3 原子间结合力
根据物理学,力(F)和能量(E)之间的转 换关系:
dE F dx
E Fdx
0
x
在作用力等于零的平衡距离下能量应该
达到最低值,表明在该距离下体系处于稳
定状态。
当两个原子无限远时, 原子间不发生作用,作用 能可视为零。 当距离在吸引力作用下 靠近时,体系的位能逐渐 下降,到达平衡距离时, 位能最低; 当原子距离进一步接近, 就必须克服反向排斥力, 使作用能重新升高。 平衡距离下的作用能定 义为原子的结合能E0。
2、性能
它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正的
电阻温度系数;
具有良好的塑性。
3、典型材料:各种金属。
四、范德瓦尔键

《工程材料》第一章第二节 材料的结合方式及工程材料键性

《工程材料》第一章第二节  材料的结合方式及工程材料键性

要以晶体形式存在。晶体具有各向异性。

下晶体和非晶体iO2的结构
非晶态
第二节 材料的结合方式 及工程材料键性
一 、结合键
● ●
原子、离子或分子之间的结合力称为结合键。 一般可把结合键分为
离子键、共价健、金属键和分子键四种。
1. 离子键 正离子和负离子由静电引力相互吸引;同时当它们 十分接近时发生排斥,引力和斥力相等即形成稳定 的离子键。NaCl、CaO、Al2O3等由离子键组成。
2. 共价键
由共用价电子对产生的结合键叫共价键。最具有代 表性的共价晶体为金刚石。属于共价晶体的还有 SiC、Si3N4、BN等化合物。
共价键的结合力很大,所以共价晶体强度高、硬 度高、脆性大、熔点高、沸点高和挥发性低。
3. 金属键
正离子和电子气之间产生强烈的静电吸引力,使
全部离子结合起来。这种结合力就叫做金属键。
二、工程材料的键性

1. 金属材料
工程应用的金属材料,原子间的结
合键基本上为金属键,皆为金属晶 体材料。

2. 陶瓷材料
存在有一定成分的共价键,但离子
键是主要的。

3. 高分子材料
大分子内的原子之间由很强的共价 键结合,而大分子与大分子之间的结 合力为较弱的范特瓦尔斯力。
三、晶体与非晶体

晶体是指原子呈规则排列的固体。常态下金属主 非晶体是指原子呈无序排列的固体。在一定条件
金属键无所谓饱和性和方向性。
金属键的特性
1. 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2. 正的电阻温度系数。
绝大多数金属具有超导性,即 在温度接近于绝对零度时电阻 突然下降,趋近于零。
3.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金属材料的强韧性好。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习题及答案.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材料的种类与性能1.强度:强度是指在外力作用下,材料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2.屈服强度: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开始发生塑性变形的最低应力值。

3.弹性极限:产生的变形是可以恢复的变形的点对应的弹性变形阶段最大应力称为弹性极限。

4.弹性模量:材料在弹性变形范围内的应力与应变的比值称为弹性模量。

5.抗拉强度:抗拉强度是试样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

6.塑性:断裂前材料产生的塑性变形的能力称为塑性。

7.硬度:硬度是材料抵抗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8.冲击韧度:冲击韧度是材料抵抗冲击载荷的能力。

9.断裂韧度:断裂韧度是材料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

10.疲劳强度:疲劳强度是用来表征材料抵抗疲劳的能力。

11.黏着磨损:黏着磨损又称咬合磨损,其实质是接触面在接触压力作用下局部发生黏着,在相对运动时黏着处又分离,使接触面上有小颗粒被拉拽出来,反复进行造成黏着磨损。

12.磨粒磨损:磨粒磨损是当摩擦副一方的硬度比另一方大的多时,或者在接触面之间存在着硬质粒子是所产生的磨损。

13.腐蚀磨损:腐蚀磨损是由于外界环境引起金属表面的腐蚀物剥落,与金属表面之间的机械磨损相结合而出现的磨损。

14.功能材料:是具有某种特殊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生物性能以及某些功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的材料。

15.使用性能:是指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能保证安全可靠工作所必备的性能,包括材料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

16.工艺性能:是指材料的可加工性,包括可锻性,铸造性能,焊接性,热处理性能及切削加工性。

17.交变载荷:大小,方向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的载荷作用。

18.疲劳:是机械零件在循环或交变载荷作用下,经过较长时间的工作而发生断裂的现象。

20.蠕变:固体材料在保持应力不变的条件下,应变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的现象。

21.脆断:在拉应力状态下没有出现塑性变形而突然发生脆性断裂的现象。

22.应力松弛:是指承受弹性应变的零件在工作过程中总变形量保持不变,但随时间的延长,工作应力自行逐渐衰减的现象。

(完整版)材料科学基础笔记

(完整版)材料科学基础笔记

第一章材料中的原子排列第一节原子的结合方式1原子结构2原子结合键(1)离子键与离子晶体原子结合:电子转移,结合力大,无方向性和饱和性;离子晶体;硬度高,脆性大,熔点高、导电性差。

如氧化物陶瓷。

(2)共价键与原子晶体原子结合:电子共用,结合力大,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原子晶体:强度高、硬度高(金刚石)、熔点高、脆性大、导电性差。

如高分子材料。

(3)金属键与金属晶体原子结合:电子逸出共有,结合力较大,无方向性和饱和性;金属晶体: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好,熔点较高。

如金属。

金属键:依靠正离子与构成电子气的自由电子之间的静电引力而使诸原子结合到一起的方式。

(3)分子键与分子晶体原子结合:电子云偏移,结合力很小,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分子晶体:熔点低,硬度低。

如高分子材料。

氢键:(离子结合)X-H---Y(氢键结合),有方向性,如O-H—O(4)混合键。

如复合材料。

3结合键分类(1)一次键(化学键):金属键、共价键、离子键。

(2)二次键(物理键):分子键和氢键。

4原子的排列方式(1)晶体:原子在三维空间内的周期性规则排列。

长程有序,各向异性。

(2)非晶体:――――――――――不规则排列。

长程无序,各向同性。

第二节原子的规则排列一晶体学基础1空间点阵与晶体结构(1)空间点阵:由几何点做周期性的规则排列所形成的三维阵列。

图1-5特征:a 原子的理想排列;b 有14 种。

其中:空间点阵中的点-阵点。

它是纯粹的几何点,各点周围环境相同。

描述晶体中原子排列规律的空间格架称之为晶格。

空间点阵中最小的几何单元称之为晶胞。

(2)晶体结构:原子、离子或原子团按照空间点阵的实际排列。

特征:a 可能存在局部缺陷; b 可有无限多种。

2晶胞图1-6 (1)――-:构成空间点阵的最基本单元。

(2)选取原则:a 能够充分反映空间点阵的对称性;b 相等的棱和角的数目最多;c 具有尽可能多的直角;d 体积最小。

(3)形状和大小有三个棱边的长度a,b,c 及其夹角α,β,γ 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晶体: 原子在三维空间呈有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

具有固定的熔点。

长程有序: 规则排列的距离大大超过原子尺度,可贯穿晶体的整个体积.
短程有序: 在几个原子尺度的小范围内作有规则的排列.
研究表明,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二、原子间的结合能
吸引作用与排斥作用。

库仑引力
电子云
势能具有最低值E。

即原子间的结合能
三、原子结合键的类型
结合键:在晶体中,使原子稳定结合在一起的力及其结合方式。

结合能:晶体结合键的强弱。

1、金属键:通过正离子与电子之间的相互吸引,使所有的离子结合在一起。

这种结
合方式就是金属键。

金属键具有:
良好的导电性。

良好的导热性。

良好的塑性
2、共价键:由共有价电子形成的结合键。

陶瓷材料,硬而脆。

3、离子键:有正负离子相吸引产生的结合键。

4、范德瓦尔键:瞬时偶极之间的吸引力
一、力学性能
力学性能:金属及其合金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特性。

外力:拉、压、弯、扭、剪;大小、方向、作用点
1、拉伸试验及曲线
1、一个概念:
物体受力就变形2、二种变形
(1)弹性变形: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外力去掉,变形消失。

(2)塑性变形: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外力去掉,变形残留。

3、三个阶段
(1)弹性变形阶段oe
(2)塑形变形阶段ek
(3)断裂阶段(局部塑形变形)bk
塑性变形前必有弹性变形发生,塑性变形的同时,必伴随有弹性变形。

2、几种常见的机械性能指标(1)强度: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ζp比例极限
ζe弹性极限
ζs屈服强度(极限)
ζ0.2
ζb(强度极限) 抗拉强度=Fb/S o
钢:383~2607 Mpa
(2)硬度:金属材料抵抗硬的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HB
A:布氏硬度淬火钢球HBS 硬质合金钢球HBW
120HBS10/1000/30 500HBW5/750
B:洛氏硬度120°金刚石圆锥体1.588mm淬火钢球
HRC HRA HRB
维氏硬度HV
肖氏硬度HS
莫氏硬度十级十五级
(3)刚度: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产生弹性变形的能力。

E(弹性模量)=ζ/εMPa
Fe 214000 Mpa
Cl 72000 Mpa
机件刚度滞刚度
(4)塑性:断裂前材料发生不可逆永久变形的能力。

延伸率δ
=(L1-L0)/L0×100%
断面收缩率ψ
=(S0-S1)/S0×100%
δ10δ5
(5)冲击韧性:抵抗冲击载荷而不破裂的能力。

ακ=Ακ/F
冷脆转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