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平法知识及计算(讲义梁)培训方案

合集下载

《钢筋平法识图与算量》授课计划(1803)

《钢筋平法识图与算量》授课计划(1803)

授课计划(2018-2019 )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钢筋平法识图与算量》适用班级城1803(B、C )任课教师杨胜炎课程组长专业中心主任分院负责人主管负责人学期授课计划编写说明一、课程定位《钢筋平法识图与算量》是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职业技能核心课程。

其功能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识读平法施工图并熟练掌握钢筋翻样技术,另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学习能力。

本课程以《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制图与建筑CAD》、《房屋构造》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

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了解掌握建筑结构施工图识读及钢筋工程量计算能力,突出造价员的基本能力。

该课程是后续《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施工技术》等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是我系建筑工程类专业毕业生立足施工一线的核心技术能力。

二、课程目标在专业调研及岗位工作过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建筑施工现场一线生产及管理岗位职业能力与素质的要求,确定了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

三、课程内容选取、组织及表现形式整个课程划分为7个学习情境,分别是建筑结构感性认识、柱平法施工图识读及钢筋算量、梁平法施工图识读及钢筋算量、剪力墙平法施工图识读及钢筋算量、板平法施工图识读及钢筋算量、基础平法施工图识读及钢筋算量、楼梯平法施工图识读及钢筋算量(课后自主学习)。

每个学习情境包括3个学习任务,共18个任务。

《建筑施工技术》教学内容的选取、组织及表现形式表四、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与应用1、教学模式:本课程按项目化教学模式,以任务驱动,采用分组教学实施各项课程任务。

2、教学方法与应用:运用多媒体教学,穿插现场施工图片,三维模型演示,增强学生感性认识,便于理解图集中抽象的构造做法;任务实施过程中借助学习通平台,分享教学资源,增强课上与课下的沟通,互动,及时反馈学习困惑,分享学习心得,了解教学效果,及时作出有效的强化与调整。

任务完成后,通过分组汇报交流,锻炼学生的胆量,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对任务相关知识的认识理解。

平法钢筋教案

平法钢筋教案

平法钢筋教案教案标题:平法钢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平法钢筋的概念和作用;2. 掌握平法钢筋的计算方法和施工要求;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法钢筋的定义和作用;2. 平法钢筋的计算方法;3. 平法钢筋的施工要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平法钢筋的应用场景,引发学生对平法钢筋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15分钟):a. 介绍平法钢筋的定义和作用,强调其在建筑结构中的重要性;b. 讲解平法钢筋的计算方法,包括根据构件尺寸和受力情况确定钢筋直径和间距等;c. 阐述平法钢筋的施工要求,包括钢筋的预埋、固定和连接等。

3. 实践操作(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配备适量的钢筋和相关工具,进行平法钢筋的实际操作。

要求学生按照计算方法和施工要求,正确布置和固定钢筋。

4. 效果展示与讨论(15分钟):学生展示各自操作的成果,并进行讨论和评价。

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5. 归纳总结(10分钟):教师对平法钢筋的概念、计算方法和施工要求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归纳出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评价:1. 实际操作评价:根据学生的操作情况和成果,评估其对平法钢筋计算方法和施工要求的掌握程度。

2. 口头回答评价:提问学生关于平法钢筋的相关问题,评估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拓展延伸:1.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介绍平法钢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2. 组织学生参观建筑工地或钢筋加工厂,让他们亲身感受平法钢筋的实际应用和操作过程。

六、教学资源:1. 平法钢筋相关的教材、参考书籍和资料;2. 平法钢筋的实物样本、图片和视频资料;3. 钢筋、工具和施工场地等实践操作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七、教学反思: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实践操作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钢筋平法知识及计算手册

钢筋平法知识及计算手册

钢筋平法知识及计算手册钢筋平法知识及计算手册第一章钢筋计算相关知识一、“平法”基本原理“平法”视全部设计过程与施工过程为一个完整的主系统,主系统由多个子系统构成:基础结构、柱墙结构、梁结构、板结构,各子系统有明确的层次性、关联性和相对完整性。

1、层次性:基础→柱、墙→梁→板,均为完整的子系统;2、关联性:柱、墙以基础为支座→柱、墙与基础关联;梁以柱为支座→梁与柱关联;板以梁为支座→板与梁关联;3、相对完整性:基础自成体系,柱、墙自成体系,梁自成体系,板自成体系。

二、“平法”应用原理1、将结构设计分为“创造性设计”内容与“重复性”(非创造性)设计内容两部分,两部分为对应互补关系,合并构成完整的结构设计;2、设计工程师以数字化、符号化的平面整体设计制图规则完成其创造性设计内容部分;3、重复性设计内容部分:主要是节点构造和杆件构造以《广义标准化》方式编制成国家建筑标准构造设计。

正是由于“平法”设计的图纸拥有这样的特性,因此我们在计算钢筋工程量时首先结合“平法”的基本原理准确理解数字化、符号化的内容,才能正确的计算钢筋工程量。

三、钢筋计算原理我们在计算钢筋工程量时,其最终原理就是就算钢筋的长度。

如(图1)(图1)四、钢筋的公称截面面积、计算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GB50010-2002称直径(mm) 不同根数钢筋的计算截面面积(mm2) 单根钢筋理论重量(kg/m)1 2 3 4 5 6 7 8 96 28.3 57 85 113 142 170 198 226 255 0.2226.5 33.2 66 100 133 166 199 232 265 299 0.268 50.3 101 151 201 252 302 352 402 453 0.3958.2 52.8 106 158 211 264 317 370 423 475 0.43210 78.5 157 236 314 393 471 550 628 707 0.61712 113.1 226 339 452 565 678 791 904 1017 0.88814 153.9 308 461 615 769923 1077 1231 1385 1.2116 201.1 402 603 804 1005 1206 1407 1608 1809 1.5818 254.5 509 763 1017 1272 1527 1781 2036 2290 220 314.2 628 942 1256 1570 1884 2199 2513 2827 2.4722 380.1 760 1140 1520 1900 2281 2661 3041 3421 2.9825 490.9 982 1473 1964 2454 2945 3436 3927 4418 3.8528 615.8 1232 1847 2463 3079 3695 4310 4926 5542 4.8332 804.2 1609 2413 3217 4021 4826 5630 6434 7238 6.3136 1017.9 2036 3054 4072 5089 6107 7125 8143 9161 7.9940 1256.6 2513 3770 5027 6283 7540 8796 10053 11310 9.8750 1964 3928 5892 7856 9820 11784 13748 15712 17676 15.42注:表中直径d=8.2mm的计算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仅适用于有纵肋的热处理钢筋五、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GB50010-2002结构体系与类型设防烈度6 7 8 9框架结构高度≤30 >30 ≤30 >30 ≤30 >30 ≤25框架四三三二二一一剧场、体育馆等大跨度公共建筑三二一一框架-剪力墙结构高度(m) ≤60 >60 ≤60 >60 ≤60 >60 ≤50框架四三三二二一一剪力墙三三二二一一一剪力墙结构高度(m) ≤80 >80 ≤80 >80 ≤80 >80 ≤60剪力墙四三三二二一一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框支层框架二二二一一不应采用不应采用剪力墙三二二二一筒体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框架三二一一核心筒二二一一筒中筒结构内筒三二一一外筒三二一一单层厂房结构铰接排架四三二一注:1、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直接由本表确定抗震等级;其他设防类别的建筑,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调整设防烈度后,再按本表确定抗震等级;2、建筑场地为I类时,除6度设防烈度外,应允许按本地区设防烈度降低一度所对应的抗震等级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相应的计算要求不应降低;3、框架-剪力墙结构,当按基本振型计算地震作用时,若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框架部分应按表中框架结构相应的抗震等级设计;4、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加强部位以上的一般部位,应按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确定其抗震等级。

钢筋平法培训课件

钢筋平法培训课件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和钢绞 线
强度高、自重轻,多用作大跨度结构和 高层建筑的受力钢筋。
钢筋的等级
一级钢
二级钢
屈服强度标准值为235MPa,抗拉强度标准 值为370MPa。
屈服强度标准值为335MPa,抗拉强度标准 值为455MPa。
三级钢
四级钢
屈服强度标准值为450MPa,抗拉强度标准 值为570MPa。
钢筋平法的特点
钢筋平法具有简单易学、方便快捷的特点,设计人员可以 快速完成结构设计,施工人员可以直观理解施工图纸。
钢筋平法注重构造要求和结构安全性,对一些特殊结构进 行详细的规定和指导,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钢筋平法的意义
钢筋平法对于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使设计人员更好地 掌握结构设计的规范和标准,减少设计误差和施工难度。
寸等符合规范要求。
02
钢筋加工过程质量控制
在钢筋加工过程中,应进行合理的下料、弯曲、切割等操作,并严格
控制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03
钢筋成品保护
对于加工好的钢筋成品,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避免其变形、锈蚀
等问题。
钢筋安装的质量控制
1 2
钢筋连接方式选择
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选择合理的钢筋连 接方式,如绑扎、焊接、机械连接等。
基础截面尺寸
包括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的平面尺寸和标高。
基础配筋
包括底板钢筋、柱间钢筋、墙下钢筋的直径间距、搭接方式 等。
04
钢筋平法施工工艺
准备工作
1 2
施工图纸和施工规范的学习
学习和理解施工图纸及钢筋平法施工规范,包 括钢筋的规格、型号、位置和连接方式等内容 。
现场勘查和策划

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房建施工实战培训)

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房建施工实战培训)

梁下部钢筋
锚固长度
为方便施工,凡框架梁的所有支座和非框架梁(不包括井字梁)的中间支座上部纵 筋的延伸长度 a0值在标准构造详图中统一取值为:第一排非通长筋及与跨中直径不 同的同长筋从柱(梁)边起延伸至 ln/3 位置;第二排非通长筋延伸至 ln/4 位置。 ln 的取值规定为:对于端支座,ln 为本跨的净跨值;对于中间支座,ln 为支座两 边较大一跨的净跨值。 悬挑梁(包括其它类型梁的悬挑部分)上部第一排纵筋延仲至梁端头并下弯,第二 排延伸至 3l/4 位置,l为自柱(梁)边算起的悬挑净长。当具体工程需将悬挑梁中 的部分上部筋从悬挑梁根部开始斜向弯下时,应由设计者另加注明。
抗震楼层框架梁纵向钢筋构造----端支座弯锚
梁纵向钢筋构造----端支座直锚
梁纵向钢筋构造----中间支座
梁纵向钢筋构造----中间支座
梁纵向钢筋构造----上部纵筋
配筋构造分析
配筋构造分析
梁上部贯通纵筋长度
上部贯通纵筋长度=(通 跨净长+两端支座锚固长 度+搭接长度*接头个数)
筏板或基础梁是柱、 墙的支座,柱是梁的 支座,梁是板的支座
支座问题其实 是力的传递路
径问题。
二、梁钢筋识图与算量
箍筋
梁钢筋
纵筋
其他钢筋
双肢箍 多肢箍 上部筋 下部筋 中部筋
附加筋 吊筋 拉筋
上部通长筋 支座负筋
架立筋
构造钢筋 受扭钢筋
梁平法图中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梁的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 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 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
2、当为梁侧面受扭纵向钢筋时,其搭接长度为 ll 或 llE(抗 震);其锚固长度 与方式同框架梁下部钢筋。
梁支座上部纵筋,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的所有纵筋: 1. “/”分隔——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2. “+”相联——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 联,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 3.缺省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 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去 不注。 例 6Φ25 4/2, 2Φ25+2Φ22

《钢筋平法设计》教案

《钢筋平法设计》教案

《钢筋平法设计》教案钢筋平法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教案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钢筋平法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平法设计的计算和分析。

二、教学内容1. 钢筋平法设计概述- 钢筋平法设计的定义和作用- 钢筋平法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流程2. 钢筋计算原理- 钢筋的基本性质和参数- 钢筋的力学计算方法3. 平法设计的计算方法- 平法设计的公式和计算原理- 平法设计的应用实例和问题解析4. 平法设计的分析与评估- 平法设计的优缺点分析- 平法设计的风险评估和安全考虑三、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1. 讲授法通过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钢筋平法设计的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并且讲解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和问题。

2. 案例分析法通过给学生提供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解决,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况中,提高他们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3. 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计算和设计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钢筋平法设计的计算和分析,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评估1. 知识评估通过课堂小测试和作业的方式,检验学生对钢筋平法设计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技能评估通过实际操作和设计的任务,评估学生应用钢筋平法设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思维评估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解答,评估学生对钢筋平法设计原理和应用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 《钢筋平法设计教程》- 《钢筋设计手册》2. 辅助工具- 计算器- 电脑软件:钢筋设计计算软件六、教学进度安排七、教学方法确认教学方法经过研究和确认,符合钢筋平法设计教学的基本要求,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学生在这种教学方法的指导下,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钢筋平法设计的知识和技能。

《钢筋平法施工》教案

《钢筋平法施工》教案

《钢筋平法施工》教案
钢筋平法施工教案
介绍
本教案旨在介绍钢筋平法施工的基本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以帮助学生掌握钢筋平法施工技术。

目标
1. 了解钢筋平法施工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钢筋平法施工的基本原理;
3. 熟悉钢筋平法施工的步骤;
4. 理解钢筋平法施工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内容
1. 钢筋平法施工的定义和作用
- 钢筋平法施工是指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在预制构件或
现浇构件上进行钢筋按规格、按要求平放的施工方法。

- 钢筋平法施工可以保证构件的强度和稳定性,确保工程质量。

2. 钢筋平法施工的基本原理
- 钢筋平法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规定的平放位置进行;
- 钢筋平法施工应注意保证钢筋的几何形状和位置的准确性;
- 钢筋平法施工应注意钢筋与模版、间距的配合性。

3. 钢筋平法施工的步骤
- 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确定钢筋的平放位置;
- 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施工安全;
- 对钢筋进行剪切、弯曲等加工处理;
- 按照设计要求平放钢筋,并使用绳线等辅助工具进行定位;
- 对钢筋进行软顶、硬顶等修整工作。

4. 钢筋平法施工的注意事项
- 防止钢筋生锈和腐蚀,保证钢筋的强度;
- 钢筋的连接应牢固可靠;
- 钢筋的间距和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
- 钢筋平放位置的准确性对于构件的强度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总结
钢筋平法施工是一项重要的建筑施工技术,掌握这一技术可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本教案通过对钢筋平法施工的定义、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的介绍,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这一技术。

【培训讲义】梁平法施工图与钢筋算量

【培训讲义】梁平法施工图与钢筋算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梁标准构造详图
• 2.各类梁的悬挑端 • 悬挑端纵筋构造有下列几种情况,如图7-22所示。 • ①图是用于支座左侧梁上部纵筋与悬挑端上部纵筋相同的情况,这时左侧梁与悬挑
端上部纵筋连通设置,其他都和图7-21相同。 • ②、④ 图仅用于中间层,不能用于屋面层。当支座两侧梁顶有高差且Δh/(hc-50)
配置构造钢筋,如图7-1集中标注G4Ф10表示该梁每侧面配置2根(两侧面共4根) 直径为10mm的HPB300级钢筋。 • 当梁侧面配置抗扭钢筋时,将G改为N,并且配置抗扭筋后不再配置构造筋。侧面 构造钢筋或抗扭筋在梁截面中的位置如图7-6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 (6)梁顶面标高高差。梁顶面标高高差,是指相对于本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 值,当梁面高于板面时,为“+”;当梁面低于板面时,为“-”。存在高差时 标注,不存在不标注。如图7-1集中标注(-0.1)表示该梁面低于本层板面100mm。
• 3.框架梁纵筋中间支座构造 • (2)②图是当支座两侧屋面框架梁截面高度不一致,且梁顶有高差时,无论高差
多大,梁上部纵筋在中间支座都是分别锚固,高侧梁上部筋弯折锚固,低侧梁上部 筋直线锚固。 • (3)③图是当支座两侧屋面框架梁截面宽度不一致或错开布置时,将无法直通的 纵筋弯锚入柱内;或当支座两边纵筋根数不同时,可将多出的纵筋弯锚入柱内。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图7-1原位标注中6C25 4/2表示设置了6根直径25mm的HRB400级支座负筋, 上部第一排4根,第二排2根,其中上部第一排有2根是通长筋;
• 2C25+2C22表示设置了2根直径25mm和2根直径20mm的HRB400级支座负筋, 其中2根直径25mm是通长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