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一试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试题(含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要将第I卷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将第II卷的答案答在答卷对应的位置上。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改涂其它答案。
不要答在试题卷上。
一、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锝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面说法难确的是A.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B.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是缓慢的,这是因为物体静止时惯性大C.乒乓球能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D.宇宙飞船内的物体不存在惯性2.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选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速度变化所用时间越短,加速度一定越大C.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D.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3.用手托着一块砖,开始静止不动,当手突然向上加速运动时,砖对手的压力A.一定小于手对砖的支持力B.一定等于手对砖的支持力C.一定大于手对砖的支持力D.一定大于砖的重力4.如图,A、B两点分别位于大、小轮的边缘上,C点位于大轮半径的中点,大轮的半径是小轮的2倍,它们之间靠摩擦传动,接触面不打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与B线速度大小相等B.B与C线速度大小相等C.C与A角速度大小相等D.A与B角速度大小相等5.一质点以初速度v0沿x轴正方向运动,已知加速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当加速度a的值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再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该质点A.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B.速度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C.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D.位移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6.关于向心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由于做圆周运动而产生一个指向圆心的力就是向心力B.向心力不能改变做圆周运动物体的速度的大小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就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是一个不变的力7.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根据图线做出以下几个判定,正确的是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B.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2s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C.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保持不变D.4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推力F作用,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推力F 与水平面的夹角为,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FA.cosB.mgC.Fmg FD.sin9.地球半径为R,距地心高为h处有一颗同步卫星;另一星球半径为3R,距该星球球心高度为3h处也有一颗同步卫星,它的周期为72h,则该星球的平均密度与地球的平均密度之比为A .1:9B .1:3C .9:lD .3:1 10.如图所示轻绳一端系在质量为m 的物体A 上,另一端系在竖直杆的M 点上,现用水平力F 1拉住轻绳上的一点O ,使物体A 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上升到虚线位置,在这一过程中,水平力F 1和绳OM 的拉力F 2的变化是A .F 1、F 2均逐渐减小B .F 1、F 2均逐渐增大C .F 1逐渐增大,F 2保持不变D .F l 逐渐减小,F 2逐渐增大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考生要将第II 卷的答案用钢笔或圆珠笔答在答卷指定的位置上,不要答在试题卷上。
高中物理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一本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
桌面对书的支持力的反作用力是()A.书对桌面的压力B.书对地球的吸引力C.地球对书的吸引力D.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2.木块沿斜面匀速下滑,正确的是() Array A.木块受重力与斜面对它的支持力B.木块受重力、斜面对它的支持力和摩擦力C.木块受重力、斜面对它的支持力、摩擦力和下滑力D.木块受重力、斜面对它的支持力、摩擦力、下滑力和压力3.关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B.物体的质量全部集中在重心上C.物体的重心位置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情况和物体的形状有关D.物体的重心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没有关系4.一根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原长为10cm。
当弹簧下端挂2.0N 的重物时,伸长1.0 cm;则当弹簧下端挂8.0N的重物时,弹簧长() A.4.0 cmB.14.0 cmC.8.0 cmD.18.0 cm5.如图所示,质量为1kg的物块靠在竖直墙面上,物块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垂直于墙壁作用在物块表面的推力F = 50N ,现物块处于静止状态。
若g 取10 m/s 2,则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A .10NB .50NC .15ND .3.0N6.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物体沿倾角为θ的斜面匀速下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B .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物体的重力C .物体下滑速度越大说明物体所受摩擦力越小D .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上7.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 、OB 、OC 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如图所示,其中OB 是水平的,A 端、B 端固定。
若逐渐增加C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是()A .可能是OB ,也可能是OC B .OBC .OCD .OA8.斜面长为L ,高为h ,一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斜面上恰能匀速下滑,若将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则拉力的大小为()A .L mghB .L mgh 2C .h mgL 2D .无法确定 9.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运动员冲刺到终点后,不能马上停下来,还要向前跑一段距离B .自行车紧急刹车。
高一物理必修1试题及答案详解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我们所学过的物理量:速度、加速度、位移、路程都是矢量B.物体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C.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D.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且也一定在物体内2.如上图所示,地面上有一个物体重为30N ,物体由于摩擦向右做减速运动,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0.1,则物体在运动中加速度的大小为( )A.0.1m /s 2B.1m /s 2C.3m /s 2D.10m /s 23.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越大的物体越难让它停止运动,故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静止的物体惯性最大C.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才有惯性D.行驶车辆突然转弯时,乘客向外倾倒是由于惯性造成的4.某同学为了测出井口到井里水面的深度,让一个小石块从井口落下,经过2s 后听到石块落到水面的声音,则井口到水面的深度大约为(不考虑声音传播所用的时间)( )A.10mB.20mC.30mD.40m5.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6N 、3N 和8N ,其合力最小值为( )A.1NB.3NC.13ND.06.如图所示,物体静止于水平桌面上,则( )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的力7.力F 1单独作用于一物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 1=2m/s 2,力F 2单独作用于同一物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 2=4m/s 2。
当F 1和F 2共同作用于该物体时,物体具有的加速度大小不可能...是( ) A .2m/s 2 B .4m/s 2 C .6m/s 2 D .8m/s 2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 的光滑小球,小球被竖直挡板挡住,则球对挡板的压力为( ) A.mgco s θ B. mgtan θ C. mg/cos θD. mg9.如图所示,质量为50kg 的某同学站在升降机中的磅秤上,某一时刻该同学发现磅秤的示数为40kg ,则在该时刻升降机可能是以下列哪种方式运动?( )A.匀速上升B.加速上升C.减速上升D.减速下降10.如图所示为初速度v 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图象,其末速度为v ,在时间t 内,物体的平均速度-v 和加速度a 是( ) A.20v v v +>-,a 随t 减小B.20v v v +=-,a 恒定C.20v v v +<-,a 随t 减小D.无法确定 二、计算题(共40分)11.(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 =10kg 的物体,在F =60N 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v 0 v(1)物体所滑动受摩擦力为多大?(2)物体的加速度为多大?(3)物体在第3s 内的位移为多大?12.(10分)某型号的舰载飞机在航空母舰的跑道上加速时,发动机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a =5m/s 2,所需的起飞速度为v =50m/s ,跑道长x =100m 。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详解一、选择题1. 在以下的哪些情况中可将物体看成质点()A. 研究某学生骑车由学校回家的速度B. 对这名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C. 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D. 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后如何探测火星的表面【答案】AC【解析】【详解】A.研究某学生骑车由学校回家的速度时,学生的形状对问题的研究没有影响,可以看成质点,选项A正确;B.对这名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时,学生的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选项B错误;C.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时,形状和大小对问题的研究没有影响,可以看成质点,选项C正确;D.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后如何探测火星的表面,要看姿态,不能看成质点,选项D错误。
故选AC。
2. 学习了时间与时刻,蓝仔、红孩、紫珠和黑柱发表了如下一些说法,正确的是A. 红孩说,下午2点上课,2点是我们上课的时间B. 蓝仔说,下午2点上课,2点是我们上课的时刻C. 紫珠说,下午2点上课,2点45分下课,上课的时刻是45分钟D. 黑柱说,2点45分下课,2点45分是我们下课的时间【答案】B【解析】【详解】AB. 下午2点上课,2点是指时刻,故B正确,A错误;C. 45分钟是指上课所经历的时间,故C错误;D. 2点45分下课,2点45分是指时刻,故D错误.3. 在印度洋海啸救灾中,从水平匀速航行的飞机上向地面空投救灾物资,地面上的人员以地面作为参考系,观察被投下的物体的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是竖直下落,其位移大小等于飞机的高度B. 物体是沿曲线下落的,其位移大小小于路程C. 物体是沿曲线下落的,其位移大小等于路程D. 物体是沿曲线下落的,其位移大小等于飞机的高度【答案】B【解析】【详解】以地面作为参考系,物体做的是平抛运动,运动的轨迹是曲线,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所以从飞机上投下来的物体路程大小等于曲线的长度,所以位移大小小于路程,B正确.4. 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位移大小和路程不一定相等,所以位移才不等于路程B. 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C. 位移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路程描述路径的长短D. 位移描述直线运动,是矢量;路程描述曲线运动,是标量【答案】C【解析】【详解】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取决于物体的始末位置,为矢量;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取决于物体实际通过的路线,为标量;路程大于等于位移大小,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物体的路程等于位移大小,C 正确.5. 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是哪段时间内平均速度B. 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是哪位移内的平均速度C.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跟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有关D. 讲平均速度,只要讲清在哪个时刻或哪个位置就可以了【答案】AB【解析】【详解】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或者是在某一段路程的速度,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是哪段时间内或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AB正确D错误;匀速直线运动,任何时间和位移的平均速度都一样,C错误.【点睛】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或者是在某一段路程的速度,与时间段或一段距离相对应;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个位置或某一个时刻的速度,与时间点或某一个位置相对应.6. 某列火车在一段长为30 km的直线路段上行驶,行驶的平均速度为60 km/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这列火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为0.5 hB. 这列火车一定以60 km/h的速度在这段路程中运行C. 这列火车如果行驶60 km,那么它一定要用1 hD. 60 km/h是火车在这段路程中的最高速度【答案】A【解析】【详解】A.在30km内的平均速度为60km/h,则通过这段铁轨需要时间=0.5h,故A正确;B.60km/h表示这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在这段位移内的某一位置,速度可能比60km/h大,也有可能比60km/h小,故B错误;C.若在60km内平均速度为60km/h,则需要1h;但30km后的平均速度不一定为60km/h,故C错误;D.60km/h是火车在这一路段中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7. 你左手拿一块表,右手拿一支笔,当你的合作伙伴沿直线运动拉动一条纸带,使纸带在你的笔下向前移动时,每隔1 s用笔在纸带上点下一个点,这就做成了一台“打点计时器”.如果在纸带上打下了10个点,在打下这些点的过程中,纸带的运动时间是()A. 1 sB. 9 sC. 10 sD. 11 s【答案】B【解析】【详解】每隔1s用笔在纸带上点下一个点,如果在纸带上打下了10个点,也就有9个时间间隔.所以纸带的运动时间是9 s.故选B.8. 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的一条打点纸带上的点迹分布不均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点迹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大B. 点迹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小C. 点迹不均匀说明物体做变速运动D. 点迹不均匀说明打点计时器有故障【答案】BC【解析】【详解】AB.相邻计时点的时间间隔相等,点迹密集的地方,相邻计时点的距离小,所以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小,故A错误,B正确;CD.相邻计时点的时间间隔相等,点迹不均匀说明物体做变速运动,故C正确,D错误。
高中物理必修一试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 物体运动不需要力D. 物体运动必须有力的作用答案:B2.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kg,受到10N的力,产生加速度的大小为:A. 5 m/s²B. 2 m/s²C. 20 m/s²D. 1 m/s²答案:A3.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平衡答案:D4.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其下落的高度h与时间t的关系为:A. h = 1/2gt²B. h = gt²C. h = 2gtD. h = gt答案:A5.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A. 斜面上物体下滑B. 火箭升空C. 运动员投掷铅球D. 地球绕太阳公转答案:D6. 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₀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a,若物体在时间t内的速度减为零,则物体的位移为:A. v₀tB. v₀²/2aC. v₀a/2D. v₀a²/2答案:B7. 以下关于动量守恒的条件,错误的是:A. 系统合外力为零B. 系统合外力不为零,但内力远大于外力C. 系统不发生外力作用D. 系统内力远大于外力作用答案:C8.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速度v₀开始做匀速圆周运动,经过时间t 后,其速度大小变为:A. v₀B. 2v₀C. v₀/2D. 0答案:A9.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A. 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B.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C. 能量的总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保持不变D. 能量的总量可以增加或减少答案:D10. 一个物体从高度h自由下落,落地时的速度v与高度h的关系为:A. v = √(2gh)B. v = 2ghC. v = ghD. v = gh²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________定律。
高一物理必修一试题训练及答案解析

高一物理必修一试题训练及答案解析
一、试题训练
(一) 下面首选题中有四项是非首选题,请把它们分别标号:
A. 对一个物体而言,它的内部状态是物质性质的特有形式。
B. 热力学的第一定律可以从能量和动量的守恒定律推导出来
C. 动能的量纲是质量乘以位移的平方
D. 正电子和负电子可以被称为宇称子
答案:C、D
(二) 圆圈内反向移动的两个模拟电子间相互作用的力大小为_______
A. 电子相互吸引
B. 电子相互斥力
C. 电吸力
D. 电斥力
答案:B
二、答案解析
(一) A项的内容错误,它的特有形式就是它的性质,不能简单的等价于物质性质;D项的内容错误,正电子和负电子为特殊的粒子,可以被
称为偶极子而不是宇称子。
(二) B选项正确,此题考查的是相互作用力的性质,两个模拟电子反向移动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相互斥力,也就是说它们是有强烈排斥对方的作用力。
高一物理必修1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1答案高一物理必修1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D解析:利用简单机械增加力臂。
2、答案:C解析:电流的方向是由正极到负极。
3、答案:A解析:如果物体所受合力为零,那么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答案:B解析:弹性节的劲度系数越大,物体在弹性节上的位移越小。
5、答案:A解析:动量守恒。
6、答案:D解析:功是力在方向上的投影与路程相乘。
7、答案:B解析:温度的单位是开尔文。
8、答案:C解析:电流强度与电阻成反比,电流强度越大,电阻越小。
9、答案:D解析:在抛体运动中,垂直向下的速度是变化的。
10、答案:A解析:棱镜具有折射、反射、色散和质量分析的作用。
二、填空题1、答案:2000N解析:F=ma=1000kg×2m/s²=2000N。
2、答案:6m解析:立杆上的力臂为2m,悬挂绳上的力臂为4m,F×2m+F×4m=40N×8m,则F=6N,绳子的长度为6m。
3、答案:0.125A解析:I=U/R=1.5V/12Ω=0.125A。
4、答案:0.08A解析:电阻为100Ω,电势差为8V,I=U/R=8V/100Ω=0.08A。
5、答案:0.6m解析:弹簧劲度系数为600N/m,压缩的长度为1cm,弹簧恢复力为F=kx=600N/m×0.01m=6N,若物体质量为10kg,则F=ma=10kg×a,a=0.6m/s²。
6、答案:32m/s解析:冲量是力在时间上的积分,即J=FΔt=mΔv=m(v_2-v_1),v_2-v_1=J/m=2×16/0.5=64m/s,v_1=32m/s。
7、答案:6.25J解析:功是力在方向上的投影与路程的乘积,W=Fscosθ=5N×0.5m×cos45°=2.5J,2.5J×2.5=6.25J。
8、答案:33.3%解析:效率为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η=E_out/E_in×100%=0.5W/1.5W×100%=33.3%。
高一必修一物理题(有答案)

【例1】物体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通过两个连续相等的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 1=10m/s 和v 2=15m/s ,则物体在这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分析与解答】设每段位移为s ,由平均速度的定义有v =212121212//22v v v v v s v s st t s +=+=+=12m/s例2】.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v 1=4m/s ,1S 后速度大小为v 2=10m/s ,在这1S 内该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为多少? 【分析与解答】根据加速度的定义,tv v a t 0-=题中v 0=4m/s ,t=1s 当v 2与v 1同向时,得14101-=a =6m/s 2 当v 2与v 1反向时,得14102--=a =-14m/s 2 【例3】某著名品牌的新款跑车拥有极好的驾驶性能,其最高时速可达330km/h ,0~100km/h 的加速时间只需要3.6s ,0~200km/h 的加速时间仅需9.9s ,试计算该跑车在0~100km/h 的加速过程和0~200km/h 的加速过程的平均加速度。
【分析与解答】:根据tv v a t 0-=且 s m h km v t /78.27/1001≈= s m h km v t /56.55/2002≈=故跑车在0~100km/h 的加速过程2211011/72.7/6.3078.27s m s m t v v a t =-=-=故跑车在0~200km/h 的加速过程2222022/61.5/9.9056.55s m s m t v v a t =-=-=【例4】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音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与地面成600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多少倍?【分析与解答】设飞机在头顶上方时距人h ,则人听到声音时飞机走的距离为:3h/3 对声音:h=v 声t 对飞机:3h/3=v 飞t 解得:v 飞=3v 声/3≈0.58v 声[点评]此类题和实际相联系,要画图才能清晰地展示物体的运动过程,挖掘出题中的隐含条件,如本题中声音从正上方传到人处的这段时间内飞机前进的距离,就能很容易地列出方程求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一辆汽车沿直线运动,先以15m/s 的速度驶完全程的四分之三,剩下的路程以20m/s 的速度行驶,则汽车从开
始到驶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A .16m/s
B .16.3m/s
C .17.5m/s
D .18.8m/s
2.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加速度恒定,在第7s 初的速度是2.6m/s ,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A .0.4m/s 2
B .0.37m/s 2
C .2.6m/s 2
D .0.43m/s 2
3.如图所示,物体的运动分三段,第1、2s 为第I 段,第3、4s 为第II 段,第5s 为第III 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1s 内与第5s 内的速度方向相反
B .第1s 的加速度大于第5s 的加速度
C .第I 段与第III 段的平均速度相等
D .第I 段与第III 段的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都相同 4.一辆农用“小四轮”漏油,假如每隔1s 漏下一滴,车在平
直公路上行驶,一同学根
据路面上的油滴分布,分析“小四轮”的运动情况(已知车的运动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沿运动方向油滴始终均匀分布时,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一定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 .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减小
D .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增大
5.在轻绳的两端各拴住一个小球,一人用手拿着绳一端站在三层楼的阳台上,放手让小球自由落下,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t 。
如果站在四层楼的阳台上,同样放手让小球自由落下,则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将
A .不变
B .变大
C .变小
D .无法判断
6.某物体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运行的轨迹是抛物线
B .物体运行的时间为8s
C .物体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80m
D .在t=4s 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为零
7.在同一水平面上有A 、B 两物体,相距x=7m ,A 在后B 在前,A 以v A =4m/s 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B 的瞬时速度为v B =10m/s ,方向也向右,且以加速度a =2m/s 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从此位置开始计时,A 追上B 所需时间为
A .7s
B .8s
C .9s
D .10s
8.如图所示,两只同样的弹簧秤每只自重0.1N ,下面的挂钩重力忽略不计,甲“正挂”,乙“倒挂”,
在乙的下方挂上0.2N 的砝码,则甲、乙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
A .0.2N ,0.3N
B .0.3N ,0.2N
C .0.3N ,0.3N
D .0.4N ,0.3N
9.如图所示,A 为长木板,在水平面以速度1v 向右运动,物块B 在木板A 的上面以速度2v 向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若是21v v =,A 、
B 之间无滑动摩擦力
B .若是21v v >,A 受到了B 所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C .若是21v v <,B 受到了A 所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D .若是21v v >,B 受到了A 所施加的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10.一物体沿光滑斜面滑下,则
A .物体受到重力和下滑力
B .物体受到重力、下滑力和斜面支持力
C .物体受到重力和斜面支持力
D .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下滑力和正压力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题4分,计16分)
11.设宇航员在某行星上从高32m 处自由释放一重物,测得在下落最后1s 内所通过的距离为14m ,则重物下落的时间是 s ,该星球的重力加速度是 m/s 2。
12.从空中某点竖直上抛的物体经8s 落地,其v-t 图象如图所示,抛出后经 s 到达最大高度,最高点离地面高度是 m ,抛出点的高度是 m 。
13.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橡皮条的O 端固定,用A 、B 两个弹簧秤拉橡皮条的另一端D ,示,且2
π
βα<
+,
使之伸长到E 点,A 、B 两弹簧的弹力F A 、F B 的大小和方向如图所
保持A 的读数不变,当α角的大小由图示位置逐渐减小时,欲使D 端仍在E 点保持不动。
应采取的方法是( )
A .使
B 的读数变大,同时使β角减小 B .使B 的读数变大,同时使β角变大
C .使B 的读数变小,同时使β角变小
D .使B 的读数变小,同时使β角变大
14.如图所示是研究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接低压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 ),从O 点后开始每5个计时点取一个记数点,依照打点的先后顺序依次编号为0、1、2、3、4、5、6,测得S 1=5.18cm ,S 2=4.40cm ,S 3=3.60cm ,S 4=2.78cm ,S 5=2.00cm ,S 6=1.20cm 。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 = m/s 2;
(2)打点计时器打记数点3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v 3= m/s 。
三、计算题(共4小题,计44分) 15.(11分)一辆汽车向悬崖匀速驶近时鸣喇叭,经t 1=8s 后听到来自悬崖的回声;再前进t 2=27s ,第二次鸣喇叭,经t 3=6s 又听到回声。
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求:汽车第一次鸣喇叭时与悬崖的距离和汽车的速度。
16.(9分)用两根绳AC 和BC 吊起一重为100N 的木块,如图所示,已知两绳AC 、BC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45°。
求AC 和BC 绳中的拉力的大小。
17.(9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铁球用轻绳系在墙上并放在光滑的斜面上,绳与竖直墙的夹角为β,斜面与竖直墙间的夹角为θ,试求斜面对球的弹力和绳对球的拉力的大小。
18.(15分)一平直的传送带以速率2=v m/s 匀速运行,在A 处把物体轻轻地放到传送带上,经过时间t=6s ,物体到达B 处。
A 、B 相距L=10m ,则物体在传送带上匀加速运动的时间是多少?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物体能较快的传送到B 处。
要让物体以最短的时间从A 处传送到B 处,说明并计算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至少应为多大?若使传送带的运行速率在此基础上再增大1倍,则物体从A 传送到B 的时间又是多少?
1--10 A 、D 、C 、ACD 、C 、BCD 、B 、C 、A 、C
11.4s ,4m/s 2 12.3s ,125m ,80m 13.C 14.0.80m/s 2 ,0.32m/s 15.(11分)解:1112s t v t v =⋅+⋅车声; (3分)3332s t v t v =⋅+⋅车声; (3分)
3121s s t v t v -=⋅+⋅车车 (3分)解得s m v m s /10,14001==车
16.(9分)以C 点作为坐标原点,水平方向为x 轴正向,竖直向上为y 轴正向,建立坐
标第,如图所示。
困木块于平衡状态,所以F x =0,F y =0。
F BCx -F ACx =F BC ·sin45°-F AC ·sin30°=0 ①; (3分) F Bcy +F Acy -mg=F BC ·cos45°+F AC ·cos30°-mg=0 ②(3分) 解①②得⎩⎨
⎧-=-=.
)13(100,)26(50N F N F AC BC (3分)
17.(9分)解:对铁球的受力分析如答图所示,并作图示的正交分解, 则x 方向的合力F N cos θ-Tsin β=0 ① (2分) y 方向的合力F N sin θ+Tcos β-mg=0 ② (2分) 由①式得β
θ
sin cos N F T =
③。
③式代入②式,解得)
cos(sin sin sin cos cos sin βθβ
βθβθβ-=+=
mg mg F N ④。
(3分)
④式代入③式解得)
cos(cos βθθ
-=
mg T 。
(2分)
18.(15分)解:在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较小,传送时间较长时,物体从A 到B 需经历匀另速运动和匀速运动两个过程,设物体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 1,则L t t v t v
=-+)(2
11 (4分) 所以s s v L vt t 22
)
1062(2)(21=-⨯⨯=-=。
(2分)
为使物体从A 至B 所用时间最短,物体必须始终处于加速状态,由于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不变,所以其加速度也不变,而2
/1/s m t v a ==。
设物体从A 至B 所用最短的时间为t 2,则
s s a L
t L at 521
10
22,2122
2=⨯=== (3分) s m s m at v /52/5212min =⨯==。
(3分)
传送带速度再增大1倍,物体乃做加速度为1m/s 2的匀加速运动。
从A 至B 的传送时间为s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