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单片机矩阵键盘的C语言程序与分析

合集下载

单片机 矩阵键盘实验 实验报告

单片机 矩阵键盘实验 实验报告

单片机矩阵键盘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掌握原理和方法,利用单片机识别矩阵键盘并编程实现键码转换功能,控制LED点亮显示。

二、实验原理矩阵键盘是一种由多路单向控制器输入行选择信号与列选择信号连接而形成的一一对应矩阵排列结构。

它广泛应用于电子游戏机、办公自动化设备、医疗仪器、家电控制及书籍检索机器等方面。

本次实验采用的矩阵键盘是一个4 x 4矩阵,用4段数码管显示按键编码,每个按键都可以输入一个代码,矩阵键盘连接单片机,实现一个软件算法来识别键码转化。

从而将键盘中的按键的按下信号转换成程序能够识别的代码,置于相应的输出结果中,控制LED点亮,从而可以实现矩阵键盘按键的转换功能。

三、实验方法1.硬件搭建:矩阵键盘(4行4列)与单片机(Atmel AT89C51)相连,选择引脚连接,并将数码管和LED与单片机相连以实现显示和点亮的功能。

2.程序设计:先建立控制体系,利用中断服务子程序识别和码值转换,利用中断服务子程序实现从按键的按下信号转换为程序能够识别的代码,然后将该代码段编写到单片机程序中,每次按下矩阵键盘按键后单片机给出相应的按键编码输出,用数码管显示,控制LED点亮。

四、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成功实现了矩阵键盘与单片机之间的连接,编写了中断服务子程序,完成了按键编码输出与LED点亮的功能。

实验完成后,数码管显示各种按键的编码,同时LED会点亮。

本次实验介绍了矩阵键盘的原理,论述了键码转换的程序设计步骤,并实验完成矩阵键盘与单片机的连接,实现用LED点亮以及数码管显示按键的编码。

通过本次实验,受益匪浅,使我对使用单片机编写算法与程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丰富了课堂学习的内容,也使我更加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

51单片机44矩阵键盘源程序

51单片机44矩阵键盘源程序

51单片机4*4矩阵键盘源程序;P3口接键盘;P0口接数码管段码端控位,再将任一数码管的位码接地AD EQU 30H org 0000hLJMP MAINORG 0030HMAIN: mov p3,#0Fh ;p0-3输出1,作为输入位mov a ,p3ANL A,#0FHCJNE A,#0FH,DELAYSJMP MAINDELAY: ACALL DELAY1 ; 延时去键抖mov a ,p3ANL A,#0FHCJNE A,#0FH,HA VESJMP MAINHA VE:MOV A,#0EFH ;行扫描码NEXT:MOV B,AMOV P3,AMOV A,p3ANL A,#0FH ;检测列CJNE A,#0FH,YESMOV A,BRL ACJNE A,#0FEH,NEXTYES: orl a,#0f0h ;高四位置1CPL Amov r2,#00hMOV R2,A ;存列码MOV A,B ;取行码,CPL AORL A,R2 ;列码+行码=键植MOV P2,A ; 用P2口接发光二极管查看结果MOV AD,#00H ACALL DISPKEYVJMP MAINDISPKEYV:KEY0:CJNE A,#11H,KEY1AJMP WORD0KEY1:CJNE A,#12H,KEY2AJMP WORD1KEY2:CJNE A,#14H,KEY3AJMP WORD2KEY3:CJNE A,#18H,KEY4AJMP WORD3KEY4:CJNE A,#21H,KEY5AJMP WORD4KEY5:CJNE A,#22H,KEY6AJMP WORD5KEY6:CJNE A,#24H,KEY7AJMP WORD6KEY7:CJNE A,#28H,KEY8AJMP WORD7KEY8:CJNE A,#41H,KEY9AJMP WORD8KEY9:CJNE A,#42H,KEY10 AJMP WORD9KEY10:CJNE A,#44H,KEY11 AJMP WORD10KEY11:CJNE A,#48H,KEY12 AJMP WORD11KEY12:CJNE A,#81H,KEY13 AJMP WORD12KEY13:CJNE A,#82H,KEY14 AJMP WORD13KEY14:CJNE A,#84H,KEY15 AJMP WORD14KEY15:CJNE A,#88H,PASSAJMP WORD15 WORD0:MOV AD,#00ACALL DISPAjmp PASSWORD1:MOV AD,#01ACALL DISPAjmp PASSWORD2:MOV AD,#02ACALL DISPAjmp PASSWORD3:MOV AD,#03ACALL DISPAjmp PASSWORD4:MOV AD,#04ACALL DISPAjmp PASSWORD5:MOV AD,#05 ACALL DISPAjmp PASSWORD6:MOV AD,#06 ACALL DISPAjmp PASSWORD7:MOV AD,#07ACALL DISPAjmp PASSWORD8:MOV AD,#08 ACALL DISPAjmp PASSWORD9:MOV AD,#9ACALL DISPAjmp PASSWORD10:MOV AD,#10 ACALL DISPAjmp PASSWORD11:MOV AD,#11 ACALL DISPAjmp PASSWORD12:MOV AD,#12 ACALL DISPAjmp PASS WORD13:MOV AD,#13 ACALL DISPAjmp PASSWORD14:MOV AD,#14 ACALL DISPAjmp PASSWORD15:MOV AD,#15ACALL DISPPASS: retDISP: MOV A,ADMOV DPTR,#numtabMOVC A,@A+DPTRMOV P0,ARETnumtab: DB 0c0H,0f9H,0a4H,0b0H,99H,92H,82H,0f8H,80H,90H,88H,83H,0C6H,0A1H,86H,8EHDELAY1:MOV R5,#10D1: MOV R6,#250DJNZ R7, $DJNZ R5,D1RETEND。

51单片机4×4矩阵键盘且在数码管最后一位显示汇编语言

51单片机4×4矩阵键盘且在数码管最后一位显示汇编语言

51下面是51单片机使用4×4矩阵键盘的汇编程序,并在数码管的最后一位显示一个字符:```ORG 0 ;程序从地址0开始MOV P1,#0FFH ;P1口设置为输入口MOV P0,#0FH ;P0口设置为输出口LOOP:MOV A,P1 ;读取P1口的值CJNE A,#0FFH,KEY_PRESSED ;判断是否有按键按下SJMP LOOP ;如果没有按键按下,继续循环KEY_PRESSED:MOV R0,A ;保存按键的值CLR P0.0 ;选定行0MOV A,P1ANL A,#0F0H ;按位与运算,保留列位的值CJNE A,#0F0H,COL0 ;判断是否有按键按下在第0列MOV A,#'0' ;如果在第0列按下按键,则A的值为0JMP DISP ;跳转到显示程序COL0:CLR P0.1 ;选定行1MOV A,P1ANL A,#0F0HCJNE A,#0E0H,COL1 ;判断是否有按键按下在第1列MOV A,#'1' ;如果在第1列按下按键,则A的值为1JMP DISP ;跳转到显示程序COL1:CLR P0.2 ;选定行2MOV A,P1ANL A,#0F0HCJNE A,#0D0H,COL2 ;判断是否有按键按下在第2列MOV A,#'2' ;如果在第2列按下按键,则A的值为2JMP DISP ;跳转到显示程序COL2:CLR P0.3 ;选定行3MOV A,P1ANL A,#0F0HCJNE A,#0B0H,COL3 ;判断是否有按键按下在第3列MOV A,#'3' ;如果在第3列按下按键,则A的值为3JMP DISP ;跳转到显示程序COL3:CLR P0.4 ;选定行4MOV A,P1ANL A,#0F0H4MOV A,#'4' ;如果在第4列按下按键,则A的值为4 JMP DISP ;跳转到显示程序COL4:CLR P0.5 ;选定行5MOV A,P1ANL A,#0F0HCJNE A,#0B0H,COL5 ;判断是否有按键按下在第5列 MOV A,#'5' ;如果在第5列按下按键,则A的值为5 JMP DISP ;跳转到显示程序COL5:CLR P0.6 ;选定行6MOV A,P1ANL A,#0F0HCJNE A,#0D0H,COL6 ;判断是否有按键按下在第6列 MOV A,#'6' ;如果在第6列按下按键,则A的值为6 JMP DISP ;跳转到显示程序COL6:CLR P0.7 ;选定行7MOV A,P1ANL A,#0F0HCJNE A,#0E0H,COL7 ;判断是否有按键按下在第7列 MOV A,#'7' ;如果在第7列按下按键,则A的值为7 JMP DISP ;跳转到显示程序COL7:MOV A,#00HJMP EXIT ;如果没有按下任何键,退出程序DISP: ;数码管显示程序MOV R1,#100B ;延时计数器初始化MOV P2,A ;把按键值存入P2口MOV A,#07HANL A,P0 ;从P0口读取选定的行值MOV P0,A ;根据选定的行值输出相应的值ACALL DELAY ;调用延时程序MOV P0,#0FH ;关闭所有行DJNZ R1,$ ;当延时计数器不为0时,继续延时MOV A,#0FHMOV P0,A ;清除所有显示JMP LOOP ;跳转回主程序EXIT:MOV P2.7,1 ;在数码管的最后一位显示字符1SJMP EXIT ;无限循环DELAY: ;延时程序MOV R2,#75DMOV R3,#200D DELAY3:DJNZ R3,$DJNZ R2,DELAY2 RET```。

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矩阵式键盘实验报告

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矩阵式键盘实验报告

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矩阵式键盘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单片机c语言设计实验类型:设计型实验实验项目名称:矩阵式键盘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矩阵式键盘结构2.掌握矩阵式键盘工作原理3.掌握矩阵式键盘的两种常用编程方法,即扫描法和反转法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实验1.矩阵式键盘实验功能:用数码管显示4*4矩阵式键盘的按键值,当K1按下后,数码管显示数字0,当K2按下后,显示为1,以此类推,当按下K16,显示F。

(1)硬件设计电路原理图如下仿真所需元器件(2)proteus仿真通过Keil编译后,利用protues软件进行仿真。

在protues ISIS 编译环境中绘制仿真电路图,将编译好的“xxx.hex”文件加入AT89C51。

启动仿真,观察仿真结果。

操作方完成矩阵式键盘实验。

具体包括绘制仿真电路图、编写c源程序(反转法和扫描法)、进行仿真并观察仿真结果,需要保存原理图截图,保存c源程序,总结观察的仿真结果。

完成思考题。

三、实验方法与实验步骤1.按照硬件设计在protues上按照所给硬件设计绘制电路图。

2.在keil上进行编译后生成“xxx.hex”文件。

3.编译好的“xxx.hex”文件加入AT89C51。

启动仿真,观察仿真结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void Scan_line()//扫描行{Delay(10);//消抖switch ( P1 ){case 0x0e: i=1;break;case 0x0d: i=2;break;case 0x0b: i=3;break;case 0x07: i=4;break;default: i=0;//未按下break;}}void Scan_list()//扫描列{Delay(10);//消抖switch ( P1 ){case 0x70: j=1;break;case 0xb0: j=2;break;case 0xd0: j=3;break;case 0xe0: j=4;break;default: j=0;//未按下break;}}void Show_Key(){if( i != 0 && j != 0 ) P0=table[ ( i - 1 ) * 4 + j - 1 ];else P0=0xff;}五、讨论和心得。

51单片机矩阵键盘C语言编程

51单片机矩阵键盘C语言编程

X1
19 X1
P20 P21 P22 P23 P24 P25 P26 P27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5V
RES X1
+5V
C3 1uF
R1
C1
1K
X2
18 X2
RES
9 RESET
EA/VPP RD/P37 WR/P36 ALE/PRDG
PSEN
31 17 16 30 29
1
}
/****************************************************************************** 函数名称:void keyscan() 函数功能:键盘扫描及按键处理
******************************************************************************/
//如果有按键闭合
{ keyvalue=(~HSM)+(~(LJC|0x0f));
//计算键盘值
return(keyvalue);
//返回键值
} else HSM=(HSM<<1)|0x01;
//行扫描左移 1 位,准备扫描下一行}} Nhomakorabea}
return(0x00);
}
break;
case 0x12: P0=0x66; //4
break;
case 0x22: P0=0x6d; //5
break;
case 0x42: P0=0x7d; //6
break;
case 0x82: P0=0x07; //7
break;

51单片机汇编语言及C语言经典实例解析

51单片机汇编语言及C语言经典实例解析

51单片机汇编语言及C语言经典实例实验及课程设计一、闪烁灯如图1 所示为一简单单片机系统原理图:在P1.0 端口上接一个发光二极管L1,使L1 在不停地一亮一灭,一亮一灭的时间间隔为0.2 秒。

延时程序的设计方法,作为单片机的指令的执行的时间是很短,数量大微秒级,因此,我们要求的闪烁时间间隔为0.2 秒,相对于微秒来说,相差太大,所以我们在执行某一指令时,插入延时程序,来达到我们的要求,但这样的延时程序是如何设计呢?下面具体介绍其原理:如图4.1.1 所示的石英晶体为12MHz,因此,1 个机器周期为 1 微秒,机器周期微秒如图 1 所示,当P1.0 端口输出高电平,即P1.0=1 时,根据发光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可知,这时发光二极管L1 熄灭;当P1.0 端口输出低电平,即P1.0=0 时,发光二极管L1 亮;我们可以使用SETB P1.0 指令使P1.0端口输出高电平,使用CLR P1.0 指令使P1.0 端口输出低电平。

C 语言源程序#include <AT89X51.H>sbit L1=P1^0;void delay02s(void) //延时0.2 秒子程序{unsigned char i,j,k;for(i=20;i>0;i--)for(j=20;j>0;j--)for(k=248;k>0;k--);}void main(void){while(1){L1=0;delay02s();L1=1;delay02s();}汇编源程序ORG 0START: CLR P1.0LCALL DELAYSETB P1.0LCALL DELAYLJMP START DELAY: MOV R5,#20 ;延时子程序,延时0.2 秒D1: MOV R6,#20D2: MOV R7,#248DJNZ R7,$DJNZ R6,D2DJNZ R5,D1RETEND图2 程序设计流程图图1 单片机原理图二、多路开关状态指示如图 3 所示,AT89S51 单片机的 P1.0-P1.3 接四个发光二极管 L1-L4,P1.4-P1.7 接了四个开关 K1-K4,编程将开关的状态反映到发光二极管上。

51单片机矩阵键盘原理

51单片机矩阵键盘原理

51单片机矩阵键盘原理介绍在嵌入式系统中,矩阵键盘是一种常见的输入装置。

51单片机是广泛使用的一种微控制器,结合矩阵键盘可以实现各种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51单片机矩阵键盘的原理及其工作方式。

什么是矩阵键盘?矩阵键盘是将一组按钮布置成矩阵形式,以减少输入引脚的数量。

每个按钮在矩阵键盘中都会被分配一个坐标,通过扫描行和列,可以确定用户按下的是哪个按钮。

51单片机的输入输出结构51单片机具有强大的输入输出能力,可以连接各种外设。

在使用矩阵键盘时,通常使用IO口进行输入和输出操作。

矩阵键盘的接线方式将矩阵键盘与51单片机连接时,需要将键盘的行和列引脚分别连接到单片机的IO 口。

通过对行进行扫描,再根据列的输入状态判断按钮是否按下。

这种接线方式可以大大减少所需的IO口数量。

矩阵键盘的扫描原理矩阵键盘的扫描原理是通过不断扫描行并读取列的状态来判断按钮是否按下。

具体步骤如下: 1. 将所有行引脚设为输出,输出高电平。

2. 逐个扫描行,将当前行引脚设为低电平。

3. 读取所有列引脚的状态,如果有低电平表示有按钮按下。

4. 如果有按钮按下,则根据行和列的坐标确定按下的按钮。

51单片机矩阵键盘的实现以下是使用51单片机实现矩阵键盘的基本步骤: 1. 将行和列引脚连接到单片机的IO口。

2. 初始化IO口的状态。

3. 在主程序中进行循环扫描,根据扫描结果执行相应的操作。

优化矩阵键盘的扫描速度为了提高矩阵键盘的扫描速度,可以采用以下优化方法: 1. 使用硬件定时器来定时扫描行,减少CPU的负载。

2. 使用中断方式处理按键事件,从而减少程序中的轮询操作。

3. 将矩阵键盘的行和列布局进行优化,减少扫描的时间复杂度。

利用矩阵键盘实现密码输入矩阵键盘广泛应用于密码输入功能。

通过将矩阵键盘与51单片机结合,可以实现密码的输入、验证等功能。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密码输入的实现步骤: 1. 设置一个密码数组用于存储密码。

2. 使用矩阵键盘获取用户输入的密码,并依次存储到临时数组中。

矩阵键盘的键值计算及编程

矩阵键盘的键值计算及编程
P1口低四位是指:P1.3 P1.2 P1.1 P1.0
2 读取I/O口值的练习
.j
用程序控制单片机P2口工作,让高四位全高电平,低四位全低电平。 即:P2=0xf0; 具体实现见操作,结果如图。
P1口高四位是指:P1.7 P1.6 P1.5 P1.4
一般都是自高到低读出一个端口各脚电平 ,得到8位二进制数,再将8位二进制转换成2位十六进数。
P3口值= P3.7 P3.6 P3.5 P3.4P3.3 P3.2 P3.1 P3.0 =1111 1010=0xfa
2 读取I/O口值的练习
.j
当 程序使P2=0x0f; 外接一个两脚开关到P2口只能让P2产生如下四个新的值: 0x0e, 0x0d,0x0b,0x07 0x0d 0x0b
找出行线值 置行线所处端口位置高电平
找出列线值 置列线所处端口位置高电平
行线值+列线值=键值
计算键值一般方法
3 键盘的键值
.j
先找出行线值,再找出列线值,最后绘出矩阵键盘的键值。
总结
4×4矩阵键盘的键值 共有16个,计算键值时总是:
4 键盘扫描编程__线反转法
.j
/************键盘扫子描函数*******************/ char keyscan(void) //键盘扫描函数,键盘使用P2口 { char value_h,value_l; //value_h行值变量,value_l列值变量 P2=0xf0; //将行线所处位置置高电平 if((P2&0xf0)!=0xf0) //判断是否有键按下 { delay(10); //延时防抖 if((P2&0xf0)!=0xf0) //仍有键按下 { value_h=P2&0xf0; //读出P2口值给变量value_h P2=0x0f; //将列线所处位置置高电平 value_l=P2&0x0f; //读出P2口值给变量value_l return(value_l+value_h); //找到的键值返回给调用函数 }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单片机矩阵键盘的C语言程序与分析
2009-10-17 19:25
学习51单片机矩阵键盘时,我有点迷乱了,不知道是怎样处理的,经过仔细分析电路,然后终于明白其中的原理,这样的话,再看程序,就是那样的简单了。

首先看一下电路图是怎样连接的,我买的开发板上是AT89S52单片机,矩阵键盘在P3口。

接法如下图:
当然上面的图的意思是P3.1~P3.3 跟P3.4~P3.7不一样的,他们是相互连接(当按下键时),组成4*4=16个键的。

如果给P3一个扫描初值的话:如0x0F ,则没有键按下时为:
P3.1~P3.3为1,P3.4~P3.7为0。

如果有键按下,则情况发生变化:高电平接入低电平:如P3.3与P3.7连接的键按下,则P3.3与P3.7为0,即接地了。

则P3此时为:0000 0111,这时如果用P3&0x0F,则高四位为0,低四位保留,可以得到低四位的内容了。

通过去抖操作,即一个delay,可以得到低四位内容。

这里设为:h=P3&0x0F;
如果再得到高四位内容,则可以组成一个数,来定位哪个键了。

用P3=h|0xF0;这会出现什么情况呢?1|0=1 1| 1 =1,这里难道高四位全置1 吗?不是的,当赋值后,如果有键按下的话,P3高四位不会全为1111,被拉到0了。

如P3.3与P3.7连接的键按下,则P3.3与P3.7为0,即接地了。

即:0111 0111,&F0之后,得到0111 0000,这样的话,我们得到高四位的值了,
用高四位+低四位,就可以得到一个数值,确定一个键。

下面看看人家编写的程序,相信不是太难了吧。

//keyboard.c 这里的行与列的扫描,也就是把字节的8位,高四位与低四位分开来,从而确定坐标。

//行列扫描程序,可以自己定义端口和扫描方式,这里做简单介绍
#include <reg52.h>//包含头文件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unsigned char const
dofly[]={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
0x77,0x7c,0x39,0x5e,0x79,0x71};//0-F,数码管来显示按下键的值。

uchar keyscan(void); //主要的矩阵键盘扫描函数。

void delay(uint i);
void main()
{
uchar key;
P2=0x00;//1数码管亮按相应的按键,会显示按键上的字符
while(1)
{
key=keyscan();//调用键盘扫描,
switch(key)
{
case 0x7e:P0=dofly[0];break;//0 按下相应的键显示相对应的码值原理就是高四位一列低四位一列的组
//合。

0111 1110 7e 0表示按键后为0,1表示没有按键按下的。

即P3.7与P3.1连接为低电平,为S1键
//其他类推。

case 0x7d:P0=dofly[1];break;//1
case 0x7b:P0=dofly[2];break;//2
case 0x77:P0=dofly[3];break;//3
case 0xbe:P0=dofly[4];break;//4
case 0xbd:P0=dofly[5];break;//5
case 0xbb:P0=dofly[6];break;//6
case 0xb7:P0=dofly[7];break;//7
case 0xde:P0=dofly[8];break;//8
case 0xdd:P0=dofly[9];break;//9
case 0xdb:P0=dofly[10];break;//a
case 0xd7:P0=dofly[11];break;//b
case 0xee:P0=dofly[12];break;//c
case 0xed:P0=dofly[13];break;//d
case 0xeb:P0=dofly[14];break;//e
case 0xe7:P0=dofly[15];break;//f
}
}
}
uchar keyscan(void)//键盘扫描函数,使用行列反转扫描法比如:行为低电位,列为高四位
{
uchar cord_h,cord_l;//行列值
P3=0x0f; //行线输出全为0 0000 1111&
cord_h=P3&0x0f; //读入列线值 0000 1110=0000 1110
if(cord_h!=0x0f) //先检测有无按键按下确实有键按下时
{
delay(100); //去抖 1101 1110
if(cord_h!=0x0f)
{
cord_h=P3&0x0f; //读入列线值 0000 1111=0000 1110列线
P3=cord_h|0xf0; //输出当前列线值 1111 0000 = 1111 1110
cord_l=P3&0xf0; //读入行线值 1101 1110 00001110 return(cord_h+cord_l);//键盘最后组合码值 1111 0000=11010000
}
}return(0xff); //返回该值
}
void delay(uint i)//延时函数
{
while(i--);
}以上为51单片机矩阵键盘扫描显示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