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考察报告范文
上海艺术考察报告(5篇)

上海艺术考察报告(5篇)第一篇:上海艺术考察报告艺术考察报告为期一周的艺术考察,在我的不舍中落下了帷幕。
在本次考察中,得到实质的收获但对我来说,意义深刻,受益匪浅。
从古到今,每一件事物随着时间的洗礼,不断地快速发展,但原汁原味的旧上海,却早已成为过去。
只能凭着外界的传播,获得信息,来加深对它的印象。
我们该用审美的眼光,去分析它,解剥它。
美也能形容得这么具体。
原始在于它的本质,那颗纯朴的心是永远不会老,不会变。
依然这么美。
美得脱俗,美得可贵。
自豪之心,禁不住诱惑,情不自禁地在作怪。
敬佩之心油然而生,在心里默许着设计师可歌可泣的创作。
繁华的南京路,高雅的博物馆,每一处不让人记忆犹新,留连忘返。
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中国馆运用立体构成手法对传统元素进行开创性的演绎,层层叠加,向上展开的倒金字塔型有一种展翅飞翔,御风而上的动感。
使这个建筑具有很强的标志性和不同凡响的外观,并予人超时空的想象。
它通体披一层鲜亮的红色,予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外墙参照了故宫外墙的颜色。
官内的每个展区的设计都不同,陈列的书法作品,绘画作品使我们感叹真是人才辈出,不得不佩服,从中也学到了不少东西也了解不许多国家的设计理念。
我们来到了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新馆外圆内方和天圆地方的圆顶方体基座够成了新馆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整个建筑把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巧妙地融为一体,在世界博物馆之林独树一帜。
作为一所一流的综合性艺术博物馆,多年来,上海博物馆以其收藏的大量精美的艺术文物而享誉国内外。
其中,又尤以青铜器、陶瓷器和历代书画为特色。
上博的青铜器主要是晚清以来江南几位收藏大家的一批流传有绪的名品,如著名的大克鼎等。
三十年代以后发现的精粹之品也不在少数,如浑源彝器中的精华牺尊等。
建国前出土的保卣、召卣,也都是著称于史学界和金文学界的重器。
上博陶瓷器的收藏集中了江南的大部分精品,史前时代的良渚文化细刻陶器,为稀见之品。
艺术考察报告三篇

艺术考察报告三篇篇一:艺术考察报告专业:艺术设计(产品造型方向)班级:09产品造型2班姓名:XXX学号:20XX10040018指导教师:XXX实习地点:华东地区报告日期:20XX年11月时间:20XX.11.01——20XX.11.09地点:华东地区一、考察主题华东之行,艺术之旅,感受艺术的魅力,提升设计修养二、概述(一)调查目的。
考察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性的活动,是一个由学校向社会接轨的环节,是学校学习向社会工作转型的一大模块。
搞好社会实习工作是很关键的,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从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他经历了无事可做的孩童时代,到学校里忙碌的学生时代,再到以后的社会工作阶段,而实习就像一个链子连着学习和工作。
实习是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过程,学习的目的就是运用,就是去指导工作,而实习正好扮演了把学到的文化理论知识正确运用的工作中去的角色。
我们必须要做到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用实践去证明理论。
所学的知识只有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体现其价值。
实习是一个锻炼的平台,是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
通过考察,我们要努力提高动手的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其不足,然后去反馈到学习中去,会更能提升自己的能力。
实习是由课堂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如果能把第一步走好,以后的路自然学会习畅网通。
(二)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包括调查时间、地点、对象、范围、调查要点及所要解答的问题。
考察时间:20XX.11.01——20XX.11.09考察地点:南京、杭州、苏州、上海、无锡等考察对象:工业园区、古典园林、艺术园区、博物馆、画展、艺术高校等考察范围:工业设计艺术调查要点:产品造型设计在实践中的应用和表现,表现技巧、表现形式等(三)调查研究的方法。
考察研究方法:实地考察、摄影、报告分析三、正文11月1号下午四点,考察第一站,我们到了无锡工业园,真的是受益匪浅,获取了不仅在视觉里的精华,更为我们做毕业设计作了准备。
第二天考察第二站,苏州大成就。
艺术考察实践教学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艺术类学科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总结艺术考察实践教学的过程与收获,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二、实践背景与目的1. 实践背景近年来,我国艺术事业蓬勃发展,艺术教育逐渐成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提高艺术类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开展了艺术考察实践教学活动。
2. 实践目的(1)让学生深入了解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风格及审美价值;(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4)促进学校与艺术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三、实践内容与过程1. 实践内容本次艺术考察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等艺术机构;(2)参观艺术家工作室;(3)参加艺术讲座、研讨会;(4)进行艺术创作实践。
2. 实践过程(1)前期准备:制定详细的实践计划,包括考察地点、时间、内容等;(2)考察实施: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等艺术机构,了解艺术作品的历史背景、艺术风格及审美价值;(3)讲座与研讨:邀请艺术家、学者进行讲座,引导学生进行艺术思考;(4)创作实践: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艺术创作实践。
四、实践收获与体会1. 审美能力提升通过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等艺术机构,学生接触到大量优秀的艺术作品,提高了审美能力。
在讲座、研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如何从艺术作品中发现美、感受美。
2. 创新精神培养艺术考察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进行艺术创作实践。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了创新精神。
3. 实践能力增强通过参观艺术家工作室、进行艺术创作实践,学生掌握了艺术创作的技巧,提高了实践能力。
4. 综合素质提高艺术考察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审美、创新、实践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为今后从事艺术相关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艺术的考察报告

艺术的考察报告篇一:艺术考察报告1、北京。
2、安徽。
3、浙江。
xx。
1、课程实习总结报告。
2、考察展示设计。
通过本次艺术考察,让我开阔了眼界,挖掘了创作潜力,加深了对本专业的认识。
同时,为更好地了解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认识当今最为前沿的设计潮流提供了一次绝佳的机会!这也进一步激发了我对艺术追求的热情!让我更加热爱艺术,在艺术中享受人生。
20xx年xx月xx日,天安门、故宫、首都博物馆、王府井。
1、天安门、故宫:实习的第一个目的地便是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
我们首先来到了这座城市中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地方——天安门和故宫。
在建筑布置上,它们都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
通过它们,可以看出,中国建筑的屋顶形式是丰富多彩的。
天安门的造型威严庄重、气势宏大,是中国古代城门中最杰出的代表作。
高大红漆巨柱、色彩斑斓与雕刻图案结合使其独具特色!故宫建筑屋顶满铺各色琉璃瓦件,主要色彩为红色、黄色,这是中国古建筑的一大特色!而蓝色、紫色、黑色、翠色以及孔雀绿、宝石蓝等五色缤纷的琉璃,多用在花园或琉璃壁上。
一言以蔽之,天安门、故宫可谓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2、王府井:王府井可以说是密度最大、最集中的大型商场、宾馆与专卖店。
现在回想起来,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王府井的小吃街。
各个小吃摊位紧挨着门柱两边,依次展开,延伸至街的另一头,这种敞露的线性分布,使众多小吃很醒目地展现在过往行人的眼前。
而小吃街装饰性的大门,其实也只是个空空的门框,比起商场透明的玻璃门,它更彻底地欢迎着来往目光的注意,少了很多神秘感,多了人人可视、可观、可享的亲切世俗感。
我想这应该是其成为最繁华小吃街的原因之一吧!20xx年xx月xx日,长城、明皇宫、中国美术馆、鸟巢、水立方。
1、长城:回忆起长城,我不知道要用怎么样的形容词表达,此刻的激动还未退去!工程之大,古无其匹,为世界独一之奇观。
墙身是城墙的主要部分,凡是山岗陡峭的地方构筑的比较低,平坦和紧要的地方构筑得比较高。
艺术考察报告怎么写(共7篇)

篇一:艺术专业大学生考察报告(报告范文模板)艺术专业考察报告艺术考察报告一、实习地点:1、北京2、安徽(黟县)3、浙江(乌镇)二、实习时间:20xx年06月16日——20xx年06月25日三、实习内容:1、课程实习总结报告;2、考察展示设计。
四、艺术考察的意义和目的:通过本次艺术考察,让我开阔了眼界,挖掘了创作潜力,加深了对本专业的认识。
同时,为更好地了解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认识当今最为前沿的设计潮流提供了一次绝佳的机会!这也进一步激发了我对艺术追求的热情!让我更加热爱艺术,在艺术中享受人生。
五、艺术考察的过程与体会(一)20xx年06月18日——天安门、故宫、首都博物馆、王府井1.天安门、故宫:实习的第一个目的地便是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
我们首先来到了这座城市中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地方——天安门和故宫。
在建筑布置上,它们都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
通过它们,可以看出,中国建筑的屋顶形式是丰富多彩的。
天安门的造型威严庄重、气势宏大,是中国古代城门中最杰出的代表作。
高大红漆巨柱、色彩斑斓与雕刻图案结合使其独具特色! 故宫建筑屋顶满铺各色琉璃瓦件,主要色彩为红色、黄色,这是中国古建筑的一大特色!而蓝色、紫色、黑色、翠色以及孔雀绿、宝石蓝等五色缤纷的琉璃,多用在花园或琉璃壁上。
一言以蔽之,天安门、故宫可谓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2.王府井:王府井可以说是密度最大、最集中的大型商场、宾馆与专卖店。
现在回想起来,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王府井的小吃街。
各个小吃摊位紧挨着门柱两边,依次展开,延伸至街的另一头,这种敞露的线性分布,使众多小吃很醒目地展现在过往行人的眼前。
而小吃街装饰性的大门,其实也只是个空空的门框,比起商场透明的玻璃门,它更彻底地欢迎着来往目光的注意,少了很多神秘感,多了人人可视、可观、可享的亲切世俗感。
我想这应该是其成为最繁华小吃街的原因之一吧!(二)20xx年06月19日——长城、明皇宫、中国美术馆、鸟巢、水立方1.长城:回忆起长城,我不知道要用怎么样的形容词表达,此刻的激动还未退去!工程之大,古无其匹,为世界独一之奇观。
艺术考察报告总结(共7篇)

艺术考察报告总结(共7篇)涉外经济学院艺术学部工业设计 0805班刘欢欢云南考察报告期盼了已久的的艺术考察终于在兴奋与欢乐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次艺术考察,我们去了美丽的云南,主要游览了香格里拉、丽江、大理、昆明四个城市。
神奇、富饶、美丽的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东西横跨864.9公里,南北纵长990公里。
土地面积39.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500万人。
东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东北面以金沙江为界,与四川省隔江相望;西北紧靠西藏自治区;西面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
国境线长达4061公里,是全国陆地边界线最长的省份之一。
我考察的主要对象是: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少数民族的文化底蕴与文化内涵,古城的建筑风格及合理的布置,艺术设计风格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等。
考察第一站——大理古城经过一上午的奔波,我们首先从落脚点—昆明乘大巴直奔了大理,大理城我们主要游览了大理的古城。
大理古城东临碧波荡漾的洱海,西倚常年青翠的苍山,形成了“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城市格局。
现存的大理古城是以明朝初年恢复的,城呈方形,开四门,上建城楼,下有卫城,更有南北三条溪水作为天然屏障,城墙外层是砖砌的,城内由南到北,一条大街横贯其中,深街幽巷,由西到东纵横交错,全城清一色的清瓦屋面,鹅卵石堆砌的墙壁,显示着大理的古朴、别致、优雅。
门头“大理”二字是集郭沫若书法而成。
由南城门进城,一条直通北门的复兴路,成了繁华的街市,沿街店铺比肩而设,出售大理石、扎染等民族工艺品及珠宝玉石。
街巷间一些老宅,也仍可寻昔日风貌,庭院里花木扶疏,鸟鸣声声,户外溪渠流水淙淙。
“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的景象依然。
古城内东西走向的护国路,被称为“洋人街”。
这里一家接一家的中西餐馆、咖啡馆、茶馆及工艺品商店,招牌、广告多用洋文书写,吸着金发碧眼的“老外”,在这里流连忘返,寻找东方古韵,渐成一道别致的风景。
考察第二站——神奇的香格里拉大草原当我们来到神奇的香格里拉,面对着一望无际的草原,屹立在峻拔的高山下的时候,我们发现这里没有引人注目的高楼大厦,没有豪华的飞驰中的汽车,当我们走进藏民家中,我们发现这里没有令人骄傲的现代化的家用电器,没有高档的房墙装饰,一切都是那么的纯朴、单纯、原始,也觉得这里的一切让人回归自然、令人向往。
艺术考察报告范文

艺术考察报告范文艺术考察报告。
一、前言。
在这个充满艺术氛围的时代,艺术作为一种表达情感、传达思想的方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次艺术考察活动,我们前往了当地最具代表性的艺术馆,深入了解了当代艺术的发展状况,感受到了艺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二、艺术馆概况。
我们所参观的艺术馆位于市中心,是一座现代化的建筑,外观设计简约大气,内部空间布局合理,展厅设置科学。
馆内收藏了大量的当代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等多种形式,展示了不同艺术家的风采和创作成果。
三、绘画作品欣赏。
在馆内的绘画展区,我们看到了许多抽象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以色彩斑斓、线条纷乱为特点,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有的作品表现了艺术家对生活的感悟,有的作品则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其中一幅名为《城市之光》的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画面中的色彩交织,仿佛是城市夜晚的灯火辉煌,展现了现代都市的繁华与活力。
四、雕塑作品赏析。
在雕塑展区,我们看到了许多独具特色的雕塑作品,这些作品形态各异,有的是抽象的、有的是写实的,但都展现了艺术家对于形态、空间、材料的独特理解。
其中一座名为《自由之翼》的雕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是由一根钢铁构成的翅膀,展现了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令人感叹艺术家的创作力和想象力。
五、摄影作品观赏。
在摄影展区,我们看到了许多震撼人心的摄影作品,这些作品通过镜头捕捉了世界各地的风景和人文,展现了摄影师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美的追求。
其中一组名为《人间烟火》的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组作品记录了城市的喧嚣和人们的生活状态,每一张照片都饱含着摄影师的情感和思考。
六、总结。
通过这次艺术考察活动,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当代艺术的多样性和活力。
艺术作为一种表达方式,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可以引发人们对于生活的思考和对于美的追求。
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够激发更多人对于艺术的热爱,让艺术走进生活,让生活充满艺术的色彩。
杭州艺术考察报告[最新版]
![杭州艺术考察报告[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e49d3548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33.png)
杭州艺术考察报告杭州艺术考察报告篇一:艺术考察报告艺术考察报告根据学院教学计划安排,年10月25日- 11月5日,我班一行30人在柳小成老师带领下到上海、苏州、杭州进行艺术考察和艺术采风活动,本课程是设计类专业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
通过艺术考察,使我们初步了解社会,拓宽视野,增强实地实物的感性认识,深化专业理论学习,强化实践技能培养,提高人文素质,培养审美意识和科学精神。
一、考察的意义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设计向着科技化,创新化改革转型,为了进一步拓宽我们服装设计类专业的视野,增强我们的学习能力,提高我们的专业技能,本次专业实地考察,目的是走出校园,走向中国最繁华的城市,开阔视野,感受中国经济发展前沿的大都市时尚设计;深入历史名都,了解中国建筑历史文化,通过对各地博物馆,美术馆里大量宝贵藏画作品,文物遗产的学习,了解异地不同的人文历史,风俗人情及自古往今设计理念;学习他人的设计理念,寻找设计灵感,培养我们的设计审美取向,积累有价值有意的素材,提高我们的鉴赏能力和设计能力,将看到的有用的元素运用到设计作品中,以便以后更好的自主创作,设计源于生活,走进生活,走进设计的灵魂世界。
二、考察的内容第一站:潮流的上海10月25日,我们怀揣着激情,畅想着未来12天的生活,憧憬着繁华都市的美好,在火车颠簸了一天半来到了最繁华的城市---上海。
上海,一座国际大都市。
一想到上海,我的脑子里就会浮现出一幢幢高楼大厦、一家家国际品牌店以及车水马龙般的交通。
来到住处放下行李简单的收拾下,大家顾不上休息迫不及待的开始感受大都市的繁华了,在陌生而又繁华的城市里,这一切对我们来说都是充满刺激的。
时尚的建筑上海时装周和大型商场,不觉惊叹好一个购物天堂。
上海的夜景如梦一样美丽,建筑与建筑的结合,加之灯光的渲染,让整个上海的外滩,显得格外的耀眼,美丽。
上海的美丽,时尚,辉煌,豪华尽在眼底。
上海的第一夜让我们回味无穷,但是充实的采风任务让我们在紧接而来的几天里忙碌却快乐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考察报告范文北京市是中国的首都,是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全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
北京已经成功举办了xx年北京奥运会。
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是全球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同时也是“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四大古都”之一。
这次考察选择北京,是比较理想的地方之一,在发展中的北京,历史于现代的冲突在时时上演着。
这次考察,老师主要让我们对专业知识进行整理,增加对在校所学知识的印象。
宋庄的美术馆、798艺术区及一些当代著名画家工作室,使我们对当代艺术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故宫博物院通过天安门就进入了故宫,故宫博物馆是我早已向往的地方,气势雄伟的建筑群,层层高墙,严明的建筑等级标志,分明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帝王集权的权威,高高的站立在中国之上。
故宫很大,很严肃。
故宫给我的印象最深是:宏伟的建筑,红墙、黄瓦、汉白玉、青砖、浮雕,可谓是能工巧匠。
根深蒂固的等级文化。
等级森严,宫中勾心斗角,随处可见。
人与人之间不平等。
体现中华文化积淀的深厚,故宫是一座文化遗产的宝藏。
有青铜器、名书名画等等很多稀世之宝。
爱国志士,捐献文物,可敬可佩。
潘家园。
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位于北京东三环南路潘家园桥,占地四万八千五百平方米,市场分为工艺品大棚区、古旧家具区、古旧字画书刊区、古玩区等四个经营区,共有三千多个摊位。
市场的经营者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等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除了汉族外,还有回、满、苗、侗、维、蒙、藏、朝鲜等十几个少数民族。
走进大棚区,随着人流,地摊上的各种旧货,这里的货物应有尽有,如仿古家具、文房四宝、古籍字画、旧书刊、陶瓷、中外钱币、竹木牙雕、佛教信物、文革遗物等。
这里的东西让我们眼花缭乱,也有许多外国人来这里光顾,去了大棚区南边的书刊区,这里的书籍真的很多,有许多书都是在书店买不到的,价格也很便宜,我们都尽量去搜集自己需要的资料书籍,潘家园是我们获得战利品最多的地方。
琉璃厂。
琉璃厂位于北京市宣武区和平门外,是一务著名的文化街。
一个集图书、古玩、文具、书画于一街的文化中心。
琉璃厂有许多著名老店,如槐荫山房、古艺斋、瑞成斋、萃文阁、一得阁、李福寿笔庄等,还有中国最大的古旧书店中国书店,以及西琉璃厂原有的三大书局——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
而琉璃厂最著名的老店则是荣宝斋,有人说:琉璃厂因荣宝斋等著名文化老店而享有盛名。
这种说法有它的道理。
荣宝斋的前身是“松竹斋”,光绪年间取“以文会友,荣名为宝”之意,更名为“荣宝斋”。
著名书法家陆润庠题写了“荣宝斋”三个字。
清末,文人墨客常聚此地,而民国年间老一辈书画家如于右任、张大千、吴昌硕、齐白石等也是这里的常客。
走在街上,感觉像是穿越了时空回到了以文,字,诗会友的时代,刚才还是高楼大厦,充满着现代气息,现在已经是如此古朴,宁静,里里外外两重天啊。
任你心情有多沉重,到这里应该会轻松起来的,心也会虔诚起来,在这里很有一种归属感,毕竟这里充满着古老的气息,很能让人产生联想。
况且这里也是是我们的先人治学、经营人生的地方,不知道有多少高官贵族,文人志士,经国之才在这里驻足过,高谈阔论过。
甚至以前的大清皇帝也常来这里吧。
在琉璃厂里我们看到了许多我们平时很难看到的画和一些大师们的作品,一间间画坊一幅幅作品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颐和园北京的颐和园,颐和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1860年在战火中严重损毁,1886年在原址上重新进行了修缮。
其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堪称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杰作。
颐和园是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
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大致可分为行政、生活、游览三个部分。
宋庄宋庄镇位于首都东部,通州新城北部,地处首都东部发展带和百里长街东延长线上,东邻潮白河西邻的温榆河,是东北及环渤海地区进京的交通要塞。
宋庄镇地域面积116平方公里,下辖47个行政村。
宋庄镇作为北京的东大门,是东北及环渤海地区进京的交通要塞。
宋庄艺术村,始于1994年。
1995年再因圆明园画家村的被解散,在之后的时间里,促成了以圆明园艺术家为主力成员的集体大迁移。
至今形成了颇具规模并不断完善和扩大的自由艺术家群。
这里的画家来自不同的背景和不同的地域,操着不同的方言,坚守着不同的韵味,令宋庄的色彩丰富起来。
宋庄画家村作为北京资格较老的又一个艺术家聚集的地区,相比于热闹的798,这里则显得安静许多。
虽然表面看着安静,但是这里的艺术更加原生态。
宋庄画家村艺术家由原来单纯的架上画家,增加到现在的雕塑家、观念艺术家、新媒体艺术家、摄影家、独立制片人,原创音乐人、自由作家等等,其中仍以画家群体为主。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兴盛不衰的当代绘画艺术、公共艺术、综合材料艺术、艳俗艺术及新媒体艺术等主要现代艺术流派都集中在这里。
798艺术区早在还没有去的时候就听说了好多关于798艺术区的种种种种,今天终于可以亲自去感受一下那里的艺术氛围了。
了解了798的历史,艺术区所在的地方,是前民主德国援助建设的“北京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即718联合厂。
1964年4月上级主管单位撤销718建制,分别成立了706厂、707、718、797、798以及751厂。
因为园区有序的规划、便利的交通、风格的独特的包豪斯建筑等多方面的优势,吸引了众多艺术机构及艺术家前来租用限制的厂房并且进行改造,逐渐形成了集画廊、艺术工作室、文化公司、时尚店铺、于一体的多元文化空间。
由于艺术机构及艺术家最早进驻在798厂所在地。
因此这里被命名为北京798艺术区,在我看来,798也的确是艺术的殿堂,处处洋溢着年轻人的活力,使我们被它的气息所感染忘记现实中的琐事,在这里完全得到了心灵和视觉上的享受,在北京这样的一个闹市,走进798你会忘记身在北京。
798有很多个性的原创,我很喜欢。
苍旧厂房,高大、斑驳,锈迹斑斑的输气管道在厂区里豪放地七拐八弯,白色的烟囱寂寞地树立着,红砖墙体上,不时还可以看见颜色暗淡的巨大文革标语,由于央美的搬迁使得798工厂得以逐渐被利用。
当时由于798工厂的租金便宜,厂房高大,非常适合搞艺术创作,所以吸引了大批的艺术家入住逐渐形成艺术区,一时间798成了最时尚最前卫最具代表性的中国艺术区,这里构成复杂,机构丰富,不仅有工作室,画廊,酒吧,餐厅,超市等一应俱全。
当我们进入这里,不少艺术家的构思就赫然在目,在这里到处都是个性的展示、艺术的张扬,然而艺术的招牌却更为招人,到处都是,说明着聚集的诸多艺术工作室。
798街区到处可以看到外墙的装饰,各式各样。
而798这里的规模样貌都显得像样,别样艺术创造的味道充盈,随处一站就是风景:到处都有艺术所在的涂鸦,民风古俗味十足。
入住798艺术区的人中,有曾经放荡不羁,愤世嫉俗的艺术青年,也有恪守传统,因循守旧的画家、雕塑家。
两群截然不同的人在此共生,一群人在巨大厂房中建起自己的创作室,搞的完全是纯艺术,作品很难被普通人理解;而另一群人则是将厂房、仓库改造成另类的艺术空间、店铺或餐馆,并将自己的作品拿来销售,且以此为生。
相异的艺术观点和生活理念,没有影响到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尊重。
厂房前那些相邻停着的跑车和自行车,仿佛他们关系的写照。
在798里看到的大多数都是表现性的作品,这里的作品仿佛和社会和社会现实和现实主义题材形成了一个鲜明的界限,在这里你感受不到现实的气氛,感受到的都是艺术家用一种世外桃源的思想去表达自己的观点,体现了一种精神上超现实的东西。
798的创造理念让我感到震撼也让我感到好奇,798的考察让我在今后的创作中有了更多的思想理念。
面对当今的当代艺术现状,面对众多的艺术家和作品,我们可以什么层次都全面了解,但同时也必须有自己对于当今艺术现状、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评价标准。
开阔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的标准,知道自己正出于什么位置、找出自己现在欠缺什么这些就是我们现在的学习重点,也是这次北京考察的收获。
这次北京考察虽然路程很短,时间有限,但是收获很大,相信在我们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有很大的帮助。
艺术考察报告范文(二)这个学期我们终于有机会外出艺术考察了,我们要到中国最美丽的乡村----江西婺源。
快到目的地时,我就被那山里的风景给迷住了,茂盛的树木,婉转的溪流,都让我心旷神怡,那“小桥流水”的意境更让我陶醉。
这一次艺术考察收获丰富,一方面加深了对古建筑的感性认识,积累了传统的建筑知识,地理知识、风水学知识、规划知识、古代环保知识及各种其它人文知识,了解了中国先贤的智慧与能巧;另一方面也积累了许多资料和图片,为艺术创作与进一步的理论研究收集了良好的素材。
以下是结合本专业,对那些本人认为较有代表性的人文景观或自然景观作一些描述。
婺源是江西东北部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县,被旅游书籍冠以“中国最美丽的乡村”。
与浙江、安徽为邻,有着丰富的人文和自然风光。
她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故里,也是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家乡。
这里文风鼎盛,古迹遍布,尤以明清古建筑为代表,而自然风光更是如诗如画:田园、小溪、古木、翠竹环绕村落,飞瀑、驿道、路亭、拱桥散布乡野……婺源不仅有江南层峦叠翠的山林,碧绿绸绢般的小河,还有蜿蜒的石板路连着一个个依山傍水的村落,更为突出的是这里的徽派建筑,其风格体现在“粉墙黛瓦”,即雪白的墙身,青黑色的瓦,屋顶是刻着各式图案的飞檐翘角,直指苍穹,在蓝天绿树映衬下分外瞩目。
婺源古民居既具有浓郁的徽州特色,又不乏匠心别具的独特格局。
婺源的油菜花跟古朴的徽派建筑相结合,是其他油菜花开的地方不能比的。
他们相互融合,构成了一副最美,最和谐的图画。
行驶在婺源的林间小路上,仿佛就是在山水画中走。
赣中古建筑的每栋建筑都有明显突出徽派风格的风火山墙、高耸的垂脊和起翘,还有家具、木椅的设计风格,都是精雕细刻的经典之作。
在婺源沱川古村落间行走,感觉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民居布局非常讲究与山、水、林木等自然环境的和谐结合,文化品位很高。
背靠郁郁葱葱的山林,一股清澈的山溪曲曲弯弯绕过幢幢明清古宅,穿过小桥和村中心后流向村外,一道道翻水坝形成的小瀑布激起哗哗的水声。
在村边遇到一帮正在写生的美术院校师生,他们迷恋于这儿古代人文建筑与自然生态的和谐融合:穿村而过的溪流、村边小山岭上的古道、苍翠的古樟和松林、茶园农田、一排排的青石古溪埠、明清古宅群错落有致,简直就是一个大型生态园林,尤其从山岗上望下去,几乎每个角度都能入画。
在学校,我们大都在室内画着静物。
这次写生,增长了我们的见识,让我们走出了课堂,融入了自然,使我们的心灵放飞在山水,老屋,人间。
我们懂得了光线与构图的关系,明白了建筑与文化的“血源”。
在写生中,我们更深切地体味到:美无处不在,关键是要善于发现。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美丽的风景,还有感受到了那淳朴的乡村乡情,在考察中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的那份友谊,老师在我们画画和生活上的帮助,这一切将永远珍藏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