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必考的文学知识点:文化常识

合集下载

中考必考文学常识100条

中考必考文学常识100条

中考必考文学常识100条第一部分(一)春秋时代1、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称尼父、圣父,鲁国人,儒家创始人。

书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成。

所学课文《论语》20篇,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如《学而》、《为政》等。

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诸子哲理散文,语录体,列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一。

所学课文《<论语>十二章》。

2、左丘明,鲁国史官。

所学课文《左传》,《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

《曹刿论战》、《曹崤论战》、《崤之战》、《烛之武退秦师》等选自此书。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

记载春秋时期史实,富有文学性。

所学课文《曹刿论战》。

(二)战国时代3、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书由其弟子编辑。

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

诸子哲理散文,"四书"之一。

孟子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对后世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

所学课文《孟子》2篇,各取篇中开头几字为篇名,《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

4、列子,名御寇,道家前辈。

所学课文《列子》又名《冲虚真经》。

诸子哲理散文。

所学课文《杞人忧天》《愚公移山》。

5、庄子。

名周,世称南华真人,道家代表人物。

所学课文《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

诸子哲理散文,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所学课文:《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6、吕不韦,秦相,集合门客编成《吕氏春秋》。

所学课文《吕氏春秋》。

又名《吕览》共160篇。

收入诸子哲理散文,杂家的代表著作。

所学课文:《穿井得一人》。

7、屈原,名平。

我国第一个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新诗体,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所学课文《离骚》、《九歌》(包括《山鬼》《国殇》等11篇)、《天问》、《九章》(包括《涉江》《哀郢》《橘颂》等9篇)。

西汉刘向编成《楚辞》一书,以屈作为主。

中考语文必考文学常识

中考语文必考文学常识

中考语文必考文学常识中考语文必考文学常识文学常识是中考语文必考的类型,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中考语文必考文学常识,希望对您有帮助。

1.鲁迅读书轶事:塾师:寿镜吾先生。

“三味书屋”原名“三余书屋”。

“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睛之余,意思是劝勉学者利用“三余”之时刻苦勤学。

“三味”意思是:读经味为稻梁,读史味为肴馔,读诸子百家味为醯醢(xīhǎi)。

鲁迅书签上写了读书三到:即口到、眼到、心到。

2.《论语》为“四书”之一,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是一部语录体散文。

孔子是春秋时代鲁国人,古代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大师。

3.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

《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及其弟子政冶、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动力的书。

名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孟子、分孙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出自《孟子。

膝文公章下》。

孟子说“大而化之谓圣”意思是说道理思想光大到能够随机变化的境界,就叫做圣人了。

4.《左传》编年体史书。

传说是春秋时鲁国史左丘明编著。

《曹刿论战》选于此书。

5.《列子。

汤问》作者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寓言故事《愚公移山》选于此书。

“札(qi)人忧天”出自《列子天瑞》。

6.《水经注》是我国南北朝北魏郦道元为《水经》作的.注,这是古代记述我国江河分布情况的书。

?7.《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世家、列传、表书”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陈涉世家》选自《史记》。

8.唐代诗歌成就最高,涌现出大批名家。

如初唐“四杰”: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中唐三大诗人:李白(诗仙)杜甫(诗仙)、(其诗有诗史之称)、白居易《无题》晚唐“小李杜”李商隐: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在恢泪始干”。

初中语文中考常考教材文化常识汇总

初中语文中考常考教材文化常识汇总

初中语文中考常考教材文化常识汇总初中语文作为中学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其考试内容除了语文知识点外,还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常识,其实这些文化常识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都有所涉及,我们只要在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即可。

下面将为大家汇总一些初中语文中考常考教材文化常识:一、国学经典相关1.《三字经》:是国学经典,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常考内容主要包括作者、作用、内容等。

2.《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一,也常作为中考阅读材料,相关内容包括作者、作用、核心价值等。

3.《孟子》:同样是儒家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本经典,常考内容主要包括作者、作用、思想等。

4.《庄子》:道家思想的代表作之一,其文化价值在初中语文考试中也有涉及,常考内容主要包括作者、作用、思想等。

二、古代文学名著相关1.《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文学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文学的一部百科全书”。

常考内容包括作者、作品背景、主要人物、主要故事情节等。

2.《西游记》:同样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常考内容包括作者、作品背景、主要人物、主要故事情节等。

3.《水浒传》: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这本小说描写了农民暴动的历史事件,其文化价值得到了广泛的肯定。

常考内容包括作者、作品背景、主要人物、主要故事情节等。

4.《论语》:前面已经提到了,虽然它是国学经典的一部分,但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代表之一,更是中考命题人经常采用的考点。

三、汉字文化相关1.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常考内容包括四书五经的内容,以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2.成语故事:成语是中华民族汉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经常有考生在中考中遇到“成语为题”的作文,因此熟悉成语的来源和故事是必不可少的。

四、历史知识相关1.古代建筑:古代建筑是中国独有的文化遗产之一,在中考中,有时也会出现关于古代建筑的考题,要求学生对其背景和历史价值进行阐述。

中考语文总复习(一)教材文学常识梳理

中考语文总复习(一)教材文学常识梳理

8.岑参:唐代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逢入京使》《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唐代诗人。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与 杜牧并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并称为“温李”。(《夜雨寄北》《贾生》 《无题》) 10.李贺:字长吉,世称李昌谷,唐代诗人,有“诗鬼”之称。与李白、李商 隐并称唐代“三李”。(《雁门太守行》)
【两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 1.《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 骚”。其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全书130篇,包括十二 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历史学 家。 (《周亚夫军细柳》《陈涉世家》) 2.《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 的。《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
7.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出现较早,多为叙述著作 者的意趣、写作缘起等。赠序,即临别赠言。在行文风格上,往往集叙事、 说理、抒情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这一文体,在惜别伤离、劝勉激 励的同时,也常常表达作者的一些感慨或见解。如《送东阳马生序》。 8.表:中国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言辞往往恭敬、 恳切。“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基本特征。如《出师表》。 9.书: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用 于记事或陈情。如《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
6.《古诗十九首》:是一组五言古诗,一般认为产生于东汉末年。这组古 诗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庭中有奇树》) 7.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有《孙子略解》《兵 法接要》,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8.曹植:字子建,三国魏诗人,曹操之子。(《梁甫行》) 9.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其代表作有《出师表》 《诫子书》等。

中考语文必背文化常识大全

中考语文必背文化常识大全

中考语文必背文化常识大全知识不能单从经验中得出,而只能从理智的发现与观察到的事实两者的比较中得出,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中考语文必背文化常识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考语文必背文化常识1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1、五金:金、银、铜、铁、锡。

2024年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总结

2024年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总结

2024年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总结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学常识的基本概念:包括文学的定义、文学与其他艺术的区别、文学创作的特点等。

2. 文学流派和代表作品:了解不同的文学流派,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等,以及相关的代表作品和作者;同时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及代表作品和作家。

3. 文学史和文学经典:了解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时期,如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等,并熟悉经典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4. 文学名著的作者和创作背景:了解文学名著的作者及其作品创作背景,如知道《红楼梦》是曹雪芹创作的,以及他的生平和创作环境等。

5. 文学名句和典故:熟悉一些常用的文学名句和典故,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等。

6. 文学评论及文学理论:了解一些常见的文学评论和文学理论,如写实主义、意识流、象征主义等,能够分析文学作品的风格和意义。

以上是2024年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总结的大致内容,具体以当年的考试要求为准。

除了以上内容,还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参加课外阅读活动等方式来进一步了解和熟悉文学常识。

第 1 页共 1 页。

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

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

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一、文学常识文学是人类的精神财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文学常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文学常识:1. 文学的定义: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通过艺术形式表达人类思想、情感和生活体验的创作。

2. 文学的分类:文学可以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不同的文学体裁。

每种文学体裁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3.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有着丰富多样的作品。

代表作品有《诗经》、《楚辞》、《论语》、《红楼梦》等。

4. 世界文学:世界各国也有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例如,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雨果的小说作品等都是世界文学的瑰宝。

5. 文学名著:文学名著是指在文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的作品。

例如,《西游记》、《红楼梦》、《傲慢与偏见》等都是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

二、语文常识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是我们与他人交流和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

了解语文常识有助于我们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语文常识:1. 语文的定义:语文是指汉字的阅读、书写和运用技能,也包括口语和听力的能力。

2. 语文的基本要素:语文的基本要素包括词汇、语法、修辞和篇章等。

掌握这些基本要素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3. 词语的辨析:语文中有许多词语的意思相近,但用法不同。

例如,“惊讶”和“吃惊”都表示感到意外,但用法上有所区别。

4. 修辞手法:修辞是指通过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来增强语言的艺术效果。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拟人等。

5. 阅读技巧: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

掌握一些阅读技巧有助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例如,可以通过关键词、上下文等来理解文章的含义。

三、文化常识文化常识是指了解和了解不同文化的知识。

了解文化常识有助于我们增加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文化常识:1. 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精]中考语文常考文学文化常识大全

[精]中考语文常考文学文化常识大全

中考语文常考文学文化常识大全一、常考文学常识◆古代重要作家1.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著称。

教材选其作《观沧海》。

2. 诸葛亮,字孔明,被誉为“智圣”,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我们学过他的《诫子书》《出师表》等。

3. 刘桢,字公干,东汉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

后人以其与曹植并举,称为“曹刘”。

我们学过他的《赠从弟(其二)》。

建安七子:是东汉建安年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4.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著名诗人。

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我们学过他的《饮酒(其五)》《桃花源记》。

5. 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县人,北魏地理学家。

我们学过的《三峡》选自《水经注校证》。

6. 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思想家、医学家,有《陶隐居集》。

我们学过他的《答谢中书书》。

7. 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有“诗佛”之称。

山水田园派代表人物之一,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

他的诗画被苏轼评价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我们学过他的《竹里馆》《使至塞上》。

8. 王勃,字子安,唐代诗人。

教材选其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9.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其诗想象丰富,语言瑰丽活泼,风格豪放飘逸。

教材选其作《行路难(其一)》《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渡荆门送别》等。

10.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被称为“诗史”。

代表作有“三吏”“三别”。

教材选其作《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望岳》等。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11. 岑参,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

我们学过他的《逢入京使》《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必考的文学知识点: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
1.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2.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3.三皇:伏羲、女娲、神农
4.五帝: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
5.五行:金、木、水、火、土
6.五金:金、银、铜、铁、锡
7.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沼)
8.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9.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10.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
11.岁寒三友:松、竹、梅
12.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3.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4.文房四宝:笔、墨、纸、砚15.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16.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17.元代四大戏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
18.七大艺术: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
19.四大名瓷窑:河北的瓷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
20.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21.九属: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22.五谷:稻、黍、稷、麦、豆
23.中国八大菜系:四川菜、湖南菜、山东菜、江苏菜、浙江菜、广东菜、福建菜、安徽菜
24.四大名绣: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广绣(广东)
25.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
26.四大名花:牡丹(山东菏泽)、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云南昆明)
27.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杭州)、碧螺春(江苏)、信阳毛尖(信阳)、君山银针(岳阳)、六安瓜片(安徽)、黄山毛峰(安徽)、祁门红茶(安徽)、都匀毛尖(贵州)、铁观音(福建安溪)、武夷岩茶(福建崇安)。

1. 《论语》六则,选自论语的《学而》《为政》《公冶长》《述而》。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2. 《扁鹊见蔡桓公》作者韩非,战国末年韩国的公子,所着的书集先秦法家之大成。

3. 《宋定伯捉鬼》选自《搜神记》,作者干宝,字令升,东晋蔡人。

4. 《狼》选自《聊斋志异·狼三则》,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着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5.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紫桑人,着名诗人。

6. 《弈喻》选自《潜研堂文集》,作者钱大昕,字晓征,又字辛楣,号竹汀,清朝嘉定人,着有《廿二史考异》、《潜研堂文集》。

7. 《口技》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虞初新志》是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

本文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清朝福建晋江人。

8. 《活板》选自《梦溪笔谈》,作者沈括,字存中,北宋杭州人,科学家、文学家。

9. 《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本文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浙江嘉善人,着有《茅檐集》。

10. 《说虎》选自《诚意伯文集·郁离子》作者刘基,字伯温,浙江人,有《诚意伯文集》。

11. 《为学》选自《白鹤堂集》,作者彭端淑,着有《白鹤唐诗文集》。

12. 《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宋代道州人,字茂叔,又名濂溪先生,哲学家。

13. 《陋室铭》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溪,字梦得,唐代洛阳人,着名诗人,着有《刘宾客集》。

14. 《伤仲永》、《谈孟尝君传》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

15.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

列子,字列御寇。

16. 《得到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思想家、教育家。

17.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18. 《醉翁亭记》选自《欧阳文忠公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19.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公元前722年以下200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20. 《黄生借书说》选自《小仓山房文集》,作者袁枚,字子才,号随园主人,清朝人,着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集》。

21. 《童区寄传》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

22. 《出师表》选自《诸葛亮集》,作者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

23. 《满井游记》选自《袁中郎集》,作者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明公安县人,文学家。

24. 《少年中国说》选自《饮冰室合集》,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
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着作收在《饮冰室合集》中。

25. 《陈涉世家》选自《史记·陈涉世家》,作者司马迁。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6. 《李广》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作者司马迁。

27. 《陈叔宝亡国》选自《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28. 《龚遂治渤海郡》选自《汉书》,《汉书》是继《史记》之后的重要的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作者班固,自孟坚,着名的文学家、史学家。

29. 《马说》选自《昌黎先生集》,作者韩愈。

30. 《捕蛇者说》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

31. 《养鱼记》选自《欧阳文忠公集》,作者欧阳修。

32. 《日喻说》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作者苏轼。

1.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2.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3.六子全书:《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
4.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周礼》
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6.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7.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8.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9.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10.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1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2.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13.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14.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15.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16.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史”,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7.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8.“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9.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20.《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
名小说家蒲松龄。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21.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
22.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
23.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24.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25.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
26.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

27.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28.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29.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30.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