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解剖注意要点
《植物学》(形态解剖部分)复习总结

马丽霞《植物学》课程教学平台(二)06生物技术班《植物学》(形态解剖部分)复习要点本课程的教学要求1.形态解剖部分主要掌握种子植物的根、茎、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和发育过程。
2.植物的基本类群部分主要掌握七大类群的基本特征,代表植物和起源演化。
3.被子植物分类部分主要掌握分类单位、学名、形态结构的演化规律,重要目、科的特征及起源和演化。
下面将按各章顺序进行学习指导:第一章绪论一、本章教学内容为:1.植物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2. 植物科学的重要作用3.植物界划分和植物科学的分支学科4.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和国际植物命名法规5.学习植物学的方法二、本章思考题:1.植物与人类的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2.什么光合作用和矿化作用?它们在自然界中各起什么作用?3.为什么说,植物对环境具有保护作用?4.如何学习植物学?第一编种子植物的形态与解剖第一章种子与幼苗一、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二、本章复习思考题1.学习植物各器官的形成与发育,为什么从种子开始,为什么说胚是新一代植物的原始体?2.总结种子的基本结构有哪些?比较有胚乳种子中双子叶植物种子与单子叶禾本科植物的种子有何异同。
3.种子里有哪些主要的贮藏物质?4.种子萌发的内外条件是什么?萌发的主要过程如何?从胚发育为幼苗可以见到哪些形态方面的变化?5.何谓"子叶出土幼苗"和"子叶留土幼苗"?第二章植物的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一、本章重点内容:(一)植物细胞1、原生质体2.细胞壁3. 质体4. 液泡5. 植物细胞的后含物(二)植物的组织1.植物组织2.植物组织的类型3. 维管系统二、本章复习思考题1.简述植物细胞的结构。
2.说明质体的亚显微结构。
3.简述细胞壁的结构。
4.简述植物细胞后含物及其显微鉴定方法5.什么叫细胞的分化?6.什么叫植物的组织?7.分别说明分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泌结构的概念,细胞的特点、功能和分布。
艺用人体解剖第06章-手臂

复习一下肩胛骨的造型和运动规律:
为了在各种运动中精确定位手臂,需要进一步了解 肩部的肌肉造型,这些肌肉常被称为肩袖,用来辅 助肱骨的旋转。 熟悉右上图的形体,这是创建从肩胛骨到肱骨过渡 形体的解剖基础。
右下图是肌肉位置和布局的简化表达。 我们应该学会用简单图示来理解复杂结构。
处在肩胛骨大三角形上的椭圆表示:
三、前臂
前臂是个非常复杂的结构,这里用简单方 法表达了绘画过程,强烈建议使用此法时 参考其他解剖学资料。 绘制前臂最重要的步骤是: 1、确定掌心向下或掌心向上时桡骨与尺骨 的方位。尺骨通过关节连接肱骨,桡骨可 围绕尺骨转动。 尺骨和桡骨的形状很像,都是细长三角形。 尺骨总出现在腕关节处的小指一侧。
嵴肌由两块独立的肌肉组成。它们帮助桡骨在肘关节处运动,其形状可在前臂 外侧看到。
我得把这几块鬼拉出来示众以泄心头之恨!
1)屈肌(手掌一侧)
2)伸肌(手背一侧) 3)嵴肌(大拇指一侧)
正确理解前臂结构,有助于我 们刻画手臂的内转和外转关系。
内转时(手心向下):桡骨 交叉于尺骨上方。内转涉及 旋前圆肌、旋前方肌和桡侧 腕屈肌。
并连接这两个结构。
此图说明肩膀如何安置于胸廓之上,以及 如何同手臂相连。
胳膊和腿的绘制过程 1、手臂和腿部的动势线 2、手臂和腿部的透视关系 3、结构造型在不同姿态中体积是恒定的。 4、以基本的透视关系连接形体
a、运用T形叠压 b、把形体中所有线条用环 绕线连接。
请记住: 主动与被动的对立统一,不同的动作。 被压扁的形状可用来表达肌肉的收缩,细长的形体可表现肌群拉伸或放松。
2、根据直线建立透视关系。圆柱 是提供空间感和体积感的重要元 素。
3、在圆柱体上增加不对称的手臂 结构特征。
法医学在尸体解剖中的技术和注意事项

法医学在尸体解剖中的技术和注意事项尸体解剖是法医学领域中的重要技术之一,通过对尸体的解剖分析,可以获得重要的法医学证据和信息,从而为犯罪侦查与司法判断提供科学依据。
然而,尸体解剖工作需要严格按照一定的技术和注意事项进行操作,以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本文将探讨法医学在尸体解剖中的技术和注意事项。
一、尸体解剖的技术1. 解剖前准备在进行尸体解剖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清洁尸体,切勿破坏或丢失与案件相关的证据。
其次,法医人员应戴上手套、口罩、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以确保自己的安全。
2. 解剖操作(1)切口:根据需要,进行切口,如经胸骨切口、经腹部切口等,以便进行内脏器官的观察和检查。
(2)内脏器官检查:逐一检查各个内脏器官,包括心脏、肺、肝脏、脾脏等,发现异常情况要进行详细记录。
(3)组织取样:根据需要,取下特定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和毒理学分析,以了解死因和相关病理变化。
(4)标本保存:取样后,应妥善保存标本,确保其完整性和可靠性。
3. 解剖记录在尸体解剖过程中,必须对每一个操作和发现进行详细记录。
记录应清晰、准确,并包括日期、时间、地点等相关信息,以便后续鉴定和研究。
二、尸体解剖的注意事项1. 尊重尸体在进行尸体解剖工作时,法医人员应尊重尸体,严禁恶意伤害或侮辱尸体,以确保工作的专业性和道德性。
2. 操作规范尸体解剖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范。
刀具应保持锋利,并且注意安全使用,以免造成无关的伤害。
同时,法医人员应注意解剖操作的顺序和方法,确保每一步骤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防护措施在进行尸体解剖时,法医人员必须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佩戴手套、口罩、防护眼镜等装备,避免接触尸体组织和体液,以防止传染疾病的风险。
4. 证据保存在尸体解剖完成后,应妥善保存涉及案件的所有证据物品,防止丢失或破坏。
必要时,可以进行照相、录像等手段,以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5. 协同合作尸体解剖工作往往需要多个专业人员的协同合作。
人体解剖学笔记重点大全

人体解剖学笔记重点大全1.何谓人体解剖学姿势?答:人体解剖学姿势即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体干两侧,手掌朝前。
2.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3.胸骨自上而下依次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4.成对的脑颅骨有:顶骨、颞骨,不成对的脑颅骨有:额骨、枕骨、蝶骨、筛骨。
5.鼻旁窦有四对,包括: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
6.肩胛骨上能触及的骨性标志有:肩峰、上角、下角、肩胛冈、喙突、内侧缘。
7.椎间盘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
8.胸廓是由12块胸椎、12对肋和1块胸骨借骨连结构成的。
9.下颌关节由:下颌头与下颌窝构成。
其关节腔内有:关节盘。
10.椎间孔:是指相邻椎骨的椎上切迹和椎下切迹所组成的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11.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接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称为胸骨角,可在体表摸到,他平对第二肋,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12.翼点:在颞窝区内有额、顶、颞、蝶四骨的汇合处,称为翼点,此处骨质比较薄弱,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翼点处骨折时,容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血肿。
13.椎间盘:椎间盘是上、下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周围的纤维环和中央部的髓核构成。
14.腹股沟管:腹股沟管是指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有一斜贯腹肌和腱膜的裂隙,为男性的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所通过。
15.试述椎骨的一般形态。
答:每块椎骨均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构成。
椎体位于前部,呈短圆柱状。
椎弓试附在椎体后方的弓状骨板,它与椎体围成椎孔椎弓与椎体相连的部分较细,称为椎弓根,其上方有椎上切迹,下方有椎下切迹,相连椎骨的椎上下切迹组成椎间孔。
两侧椎弓根向后内侧扩展为宽阔的骨板,称为椎弓板。
每个椎弓伸出7个突起,即向两侧伸出一对横突,向上伸出一对上关节突,向下伸出一对下关节突,向后伸出单一的棘突。
16.写出鼻旁窦的名称及开口部位。
答:额窦开口于中鼻道,下颌窦开口于中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筛窦的前、中筛、小房开口于中鼻道,后筛小房开口于上鼻道。
生物解剖学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生物解剖学实验安全注意事项生物解剖学实验是生命科学学习的重要环节,但在进行实验时需要特别注意实验室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生物解剖学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以确保学生和实验人员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
1. 实验前的准备在进行生物解剖学实验之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实验室环境的安全。
首先,实验人员应熟悉有关实验过程和操作的相关知识,并戴上适当的防护眼镜、手套和实验服。
其次,实验室设备和工具应经过充分的检查和清洁,确保其正常运行并消毒。
最后,实验人员应熟悉使用实验室安全设备,如洗眼器、紧急淋浴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反应。
2. 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在进行生物解剖学实验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安全。
2.1. 使用锋利工具的注意事项在解剖过程中会使用到各种锋利的工具,如刀片、手术剪等。
为了避免伤害,实验人员应将这些工具妥善地放置在操作台上,并在使用完毕后立即将其存放在安全的位置。
同时,使用工具时要小心谨慎,避免刀片或其他工具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
2.2. 化学品的使用和储存在生物解剖学实验中,可能需要使用一些化学品来辅助实验操作。
实验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安全操作规程使用化学品,并储存在标有名称和危险性的容器中。
当实验人员结束实验时,应将化学品正确存放,避免造成泄漏或误用。
2.3. 明确实验区域和工作流程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实验人员应严格按照工作流程进行,避免在实验室内随意行动。
同时,实验区域应保持整洁,杂物和危险物品应妥善处理。
3. 实验后的处理在生物解剖学实验结束后,实验人员应及时清理实验现场和实验工具,并将实验废弃物妥善处理。
化学药品和有害物质应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处理,以确保环境的安全。
另外,实验人员应妥善消毒工作台和实验设备,以预防交叉感染。
4. 紧急情况的处理尽管已经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但在实验过程中仍可能出现紧急情况,如刀片伤害、溅出有害物质等。
实验室中应配备紧急处理设备,如急救箱、洗眼器、紧急淋浴等。
无脊椎动物解剖

无脊椎动物解剖、观察中一些注意要点陈建秀一、蚯蚓解剖、观察注意要点1. 剪开体壁的部位沿身体背面、略偏离背中线处,从肛门(或体中部)到前端剪开体壁。
大多数无脊椎动物均从背面解剖,为什么?为何要略偏离背中线?——避开背血管2. 剪开体壁时,刀尖应微微上翘以防戳破消化道壁——泥沙外溢,影响观察;动物解剖时均应注意的要点——避免伤及内部器官。
3.细心切断隔膜与体壁之间的联系,或剪除部分隔膜,特别是体前部肌肉质很厚的隔膜;4.将体壁尽量向外侧拉伸,使两侧体壁完全平展;才可能观察到内部器官。
5.以大头针固定体壁于蜡盘上左右两边大头针应交错排列,针头向外倾斜;一则牢固,又避免妨碍操作、遮挡视线;6.水分控制开始时标本含水过多,可以干棉球、吸水纸吸取多余水分,以免水面反光而观察不清;观察时间过长,标本易干燥萎缩,应适时以湿棉球湿润标本。
7.体节的确定方法由于蚯蚓体节多、体表还有体环存在,体节的计数比较困难。
故寻找、观察内部器官时,可通过醒目的标志物来确定内部体节。
储精囊2对大而醒目,位于第XI、XII体节内消化道背面,可作为确定内部体节的标志物。
8.观察难点1:精巢囊(内含精巢、精漏斗);卵巢、卵漏斗等构造●精巢囊:X、XI节最后方,本体节后方隔膜之前;●卵巢:XIII节最前方,本体节前方隔膜之后壁上;●卵漏斗:XIII节最后方,本体节后方隔膜之前;三者均位于消化道之下,身体最腹面,紧贴神经索两侧;被隔膜遮挡,必须将隔膜拉开才能观察到!9.观察难点2:脑及神经系统●脑:位于咽部背面前部,被绒毛状咽头小肾管所包围;●围咽神经:2条,细,易断;●腹神经索:1条,双股。
二、河蚌解剖、观察注意要点1. 开壳:翘开双壳●用解剖刀柄自两壳腹面中间合缝处平行插入,轻轻扭转刀柄,将两壳撑开,再插入镊子柄取代刀柄,取出解剖刀。
●若用开壳器来翘开双壳,则容易、方便。
2. 分离外套膜以解剖刀的背面轻轻、逐步将紧贴一侧贝壳内面的外套膜与壳分离;3. 切断闭壳肌以解剖刀的刀锋紧贴贝壳,逐步切断位于前、后端近背缘处联合两壳的闭壳肌,便可揭开贝壳。
畜禽解剖生理06

畜禽解剖生理
呼吸系统
呼 吸 系 统
(二)二氧化碳的运输 1.二氧化碳的运输路径 见课本 .二氧化碳的运输形式 二氧化碳在运输途中有 三种形式,即直接溶解于血浆中(占2.7%)、与血 红蛋白结合及与水和钠(钾)形成碳酸氢钠(钾)。 二氧化碳被运输到肺毛细血管时,因PCO2较低, 后两种化合物立即分解,并从溶解状态中游离出 来。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8月
畜禽解剖生理
呼吸系统
生 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式呼吸。 呼 呼吸类型 理 家畜每分钟呼吸的次数叫呼吸频率。 吸 氧在运输途中大部分靠红细胞中的 系 血红蛋白(Hb)作载体,小部分直接溶解 统 于血浆中。氧进入肺毛细血管,因PO2 氧气的 较高而立即溶解于血浆并与血红蛋白结 运输 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氧被运输到体毛 细血管时,因PO2较低而立即与血红蛋 白分离并从溶解状态中游离出来。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8月
畜禽解剖生理
呼吸系统
呼 呼吸生理 吸 一、呼吸运动 系 (一)吸气和呼气的发生 统 呼吸运动是指因呼吸肌群的交替舒缩引起胸腔和
肺节律性扩张和收缩的活动。其中,胸腔和肺一同 扩大使外界空气流入肺泡的过程叫吸气(氧气);胸 腔和肺一同缩小使肺泡内的气体逼出体外的过程叫 呼气(二氧化碳)。呼吸运动是肺通气发生的原动力。
体分压差,交换的先决条件是气体通透膜。气体通 透膜是指肺呼吸部存在的呼吸膜和全身各部位存在 的毛细血管壁与组织细胞膜相贴的结构。 (一)肺换气 肺的呼吸部有极大面积的呼吸膜,膜的两侧存在 氧分压差和二氧化碳分压差。因此,肺泡与肺泡壁 2009年8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外毛细血管间发生了如下气体交换:见课本
畜禽解剖生理
呼吸系统
呼 三、喉 喉是呼吸通道,也是发声器官。由喉软骨、喉肌、 吸 喉黏膜构成。 系 喉软骨构成喉的支架,由一块环状软骨、一块甲状 统 软骨、一块会厌软骨和一对杓状软骨构成。
解剖学基础重点归纳

解剖学基础重点归纳
以下是解剖学的一些基础重点归纳:
1.人体解剖学姿势:人体解剖学姿势是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体干两侧,手掌朝前。
这是描述人体各部位位置的基准姿势。
2.骨骼系统:人体骨骼系统由206块骨头组成,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其中,肩胛骨是一个重要的骨头,其上有肩峰、上角、下角、肩胛冈、喙突等骨性标志。
胸廓由12块胸椎、12对肋和1块胸骨组成,保护胸腔内的器官。
3.关节:关节是骨与骨之间的连接,允许身体各部分进行活动。
例如,下颌关节由下颌头与下颌窝构成,关节腔内有关节盘,使下颌能够进行张合运动。
4.肌肉系统:肌肉系统负责身体的运动。
例如,膈肌上有三个孔,分别是腔静脉孔、食管裂孔和主动脉裂孔,这些孔内有重要的血管和神经通过。
此外,人体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肌肉,如三角肌、冈上肌、肱二头肌等。
5.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负责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调控人体的各种活动。
6.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负责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激素等,以及排除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
7.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负责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临床上把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一段称上消化道,把空肠以下的部分称下消化道。
8.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负责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9.泌尿系统: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负责排除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分。
10.生殖系统:生殖系统分为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负责生殖细胞的产生和性激素的分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脊椎动物解剖、观察中
一些注意要点
一、蚯蚓解剖、观察注意要点
1. 剪开体壁的部位
沿身体背面、略偏离背中线处,
从肛门(或体中部)到前端剪开体壁。
大多数无脊椎动物均从背面解剖,为什么?
为何要略偏离背中线?——避开背血管
2. 剪开体壁时,刀尖应微微上翘
以防戳破消化道壁——泥沙外溢,影响观察;
动物解剖时均应注意的要点——避免伤及内部器官。
3.细心切断隔膜与体壁之间的联系,
或剪除部分隔膜,
特别是体前部肌肉质很厚的隔膜;
4.将体壁尽量向外侧拉伸,使两侧体壁完全平展;
才可能观察到内部器官。
5.以大头针固定体壁于蜡盘上
左右两边大头针应交错排列,针头向外倾斜;
一则牢固,又避免妨碍操作、遮挡视线;
6.水分控制
开始时标本含水过多,
可以干棉球、吸水纸吸取多余水分,
以免水面反光而观察不清;
观察时间过长,标本易干燥萎缩,
应适时以湿棉球湿润标本。
7.体节的确定方法
由于蚯蚓体节多、体表还有体环存在,
体节的计数比较困难。
故寻找、观察内部器官时,
可通过醒目的标志物来确定内部体节。
储精囊2对大而醒目,
位于第XI、XII体节内消化道背面,
可作为确定内部体节的标志物。
8.观察难点1:精巢囊(内含精巢、精漏斗);
卵巢、卵漏斗等构造
●精巢囊:X、XI节最后方,本体节后方隔膜之前;
●卵巢:XIII节最前方,本体节前方隔膜之后壁上;
●卵漏斗:XIII节最后方,本体节后方隔膜之前;
三者均位于消化道之下,身体最腹面,
紧贴神经索两侧;
被隔膜遮挡,必须将隔膜拉开才能观察到!
9.观察难点2:脑及神经系统
●脑:位于咽部背面前部,
被绒毛状咽头小肾管所包围;
●围咽神经:2条,细,易断;
●腹神经索:1条,双股。
二、河蚌解剖、观察注意要点
1. 开壳:翘开双壳
●用解剖刀柄自两壳腹面中间合缝处平行插入,
轻轻扭转刀柄,将两壳撑开,
再插入镊子柄取代刀柄,取出解剖刀。
●若用开壳器来翘开双壳,则容易、方便。
2. 分离外套膜
以解剖刀的背面
轻轻、逐步将紧贴一侧贝壳内面的外套膜与壳分离;
3. 切断闭壳肌
以解剖刀的刀锋紧贴贝壳,
逐步切断位于前、后端近背缘处联合两壳的闭壳肌,便可揭开贝壳。
4. 肾的观察
肾脏1对,位于围心腔腹面左、右两侧下方。
沿着鳃的上缘剪除外套膜及鳃,即可见到。
U型,由肾体(腺体部)、膀胱两部分构成:
肾体:紧贴鳃上腔下方外壁,黑褐色,海绵状;
前端以肾口开口于围心腔前部腹面,
可用解剖针通探察看;
膀胱:位于肾体的背方,壁薄;
末端排泄孔开口于内鳃瓣的鳃上腔,
位于生殖孔背后方,两者很靠近。
5. 脑神经节的定位、解剖
神经节淡黄色,食道两侧、前闭壳肌与伸足肌之间。
用尖头镊子小心撕去该处少许结缔组织,
并轻轻掀起伸足肌即可见到。
6. 足神经节的定位、解剖
埋于足部肌肉的前三分之一处,
紧贴内脏团下方中央。
用解剖刀在此处作一个十字型切口,
逐层耐心地剥除肌肉,
在内脏团下方边缘仔细寻找,
并用棉花吸去渗出液,
即可见到两足神经节并列于其内。
解剖时必须认准位置,剥除肌肉时需细心、耐心。
三、田螺解剖、观察注意要点
1. 麻醉
解剖用的田螺最好先行麻醉,
使其头、足伸出壳外,
身体各部分松驰,
以利观察和解剖。
2. 分离身体与螺壳的方法
(1)剥离螺壳法
轻轻敲破螺壳,
一点一点地剥离螺壳;
应细心,避免破坏内部结构。
(2)肉体旋转法
壳顶附近开一小孔,
镊住肉质足部轻轻旋转螺壳,
整体取出身体。
(3)固定位置
可采用三点法将其固定在蜡盘上,
以便观察、解剖。
一根大头针将头部固定,使之偏向体左侧;
另一针固定足末端,使之偏向右侧;
再一针固定外套膜的增厚部分。
用解剖针轻轻的分离各器官。
四、螯虾解剖、观察注意要点
1.附肢:13对
●以镊子自后向前、依次取下一侧的附肢;
摘取附肢时,镊紧附肢基部垂直拔下;
若附肢粗大坚固,
可用小剪刀将其基部外骨骼和其他组织剪去一部分,以保证附肢完整并避免伤及其他部位。
●将取下的附肢按原顺序排列于白瓷盘内;
在解剖镜下,自前向后依次观察。
2. 生殖腺、输送管道、生殖孔的定位
雄性生殖孔:第3步足基部;
雌性生殖孔:第5步足基部;
3. 胸直动脉的定位
心脏后方,垂直向下;
4. 脑的定位:最前方,细心剥去头壳及肌肉!
五、蝗虫解剖、观察注意要点
1.采取口器
应从前向后依次取下
上唇、大颚、小颚、下唇和下咽舌;
用镊子夹住各部分的基部,
顺其生长方向用力拉下,
以保持结构的完整。
2.揭下背部体壁
剪开腹部背部体壁时,
剪刀尖应微向上翘,以免损坏内脏;
揭下背部体壁前,
应先用解剖针仔细的将它与其下面的组织剥离开,以保证将腹部背板完整的取下并观察心脏。
3.雄性:射精管、副性腺、储精囊的定位与观察。
4.雌性:总输卵管、受精囊的定位与观察。
5.脑的定位与观察
脑位于最前方;
除去一侧(或顶部)头壳及内的肌肉,
注意勿将脑损坏。
六、乌贼解剖、观察注意要点
1. 输精管
●细、卷曲为一团,附于精荚囊上;
●需细心除去外围的结缔组织、轻轻分离,
方可见输精管、储精囊、前列腺、精荚囊等构造。
2. 肾
●1个背囊、2个腹囊——透明、囊状,
不易观察,背囊更难观察;
●以镊子轻轻地除去内脏团腹面的结缔组织,
●若是雌性,还应先分离缠卵腺及副缠卵腺;
●将墨囊拉向前方,便可见腹囊;
●可用注射器自排泄孔注入淡红墨水,
则可见直肠背方尚有一背囊与两腹囊相通。
3. 脑
●由3对神经节愈合而成,
脑、侧脏、足神经节;
●外由软骨形成的“头骨”包围;
剥除“头骨”时,
需小心避免损伤内部的神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