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雨林的植物
热带雨林中最奇特的生物有哪些

热带雨林中最奇特的生物有哪些热带雨林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全年高温多雨,里面不仅有茂密的树木,还有些很奇特的生物。
下面由本人为大家介绍热带雨林中最奇特的生物,希望能帮到你。
热带雨林中的奇特生物1.玻璃蛙这小家伙得名于它那半透明的腹部。
虽然玻璃蛙背部呈灰绿色,但它们的腹部皮肤却是半透明的,通过半透明的皮肤,能清晰的看到它的心脏、肝脏和消化道。
虽然挂在树上,其独特的皮肤让它们与树叶融为一体。
它们的体长通常在1.4厘米至3厘米之间,栖息在中南美洲的热带雨林。
全世界有134种玻璃蛙,目前60种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
2.恶魔扁尾叶蜥刚听到名字,也许你会认为恶魔扁尾叶蜥的自然栖息地是在“地狱的最底层”,但它们实际上原产于马达加斯加。
恶魔般的外表与弯曲的身体,坚硬的外壳和纹理状的皮肤,使它们看上去斑驳晦暗,与横七竖八的朽木简直一模一样,连眼睛的颜色也相同,如此伪装,使它们与周围环境完全地融为一体,自然,危险也降到了最低点。
但它们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自然栖息地受到任何干扰都会对它们的生存构成威胁。
此外,由于其吸引人的外表,它们经常被买卖,作为宠物出售。
3.粉红色海豚粉红色海豚又称亚马逊河海豚,生活在南美洲的淡水河里。
不同于普通的灰海豚,它们的背部没有鳍,仅有一个突出的小丘。
它们的尾巴巨大,看起来像两片巨大的树叶。
它们全身都呈现粉红色,据说是与生活在亚马逊河流和每天的食物有关。
根据水的清澈度,这种海豚可以将其体色从淡淡的粉红色转变成明亮的粉红色。
在浑水中,它们的体色通常呈现最深的颜色。
4.枫叶龟就像恶魔扁尾叶蜥,枫叶龟也很善于伪装。
其头部浅棕色,头较小,背部平滑,上喙钩曲,眼大且外突,自吻突侧沿眼至颈侧有浅黄色纵纹,背甲呈金黄色或桔黄色,使它们看起来像枫叶。
枫叶龟是半水栖龟,不能进入深水,水位不能超过自身龟壳高度的2倍,否则,容易溺水而死。
枫叶龟生活于南美奥里诺科河(Orinoco )和亚马逊河附近的山区丛林、小溪及山涧小河边。
雨林植物的特征

雨林植物的特征热带雨林植物的典型特征如下:种类丰富热带雨林植被种类组成特别丰富,大部分都是高大乔木。
如菲律宾雨林一个地区,每1000m2面积约有800株高达3m以上的树木,分属于120个种。
热带雨林中植物生长十分密集,在巴西,曾记录到每平方米至少有一株树木。
所以雨林也有“热带密林”之称。
茎花现象茎花现象(即花生在无叶木质茎上)很常见。
关于茎花现象的产生有两种说法,其一认为这是一种原始的性状,说明了热带雨林乔木植物的古老性;其二认为这是对昆虫授粉的一种适应,因为乔木太高,虫蝶飞不到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高空中去授粉所以花开在较低的茎上。
寄生植物普遍寄生植物很普遍,高等有花的寄生植物常发育于乔木的根茎上,如苏门答腊雨林中有一种高等寄生植物,称大花草就寄生在青紫葛属的根上,它无茎、无根、无叶,只有直径达1米的大花,具臭味,是世界上最大最奇特的一种花。
终年生长发育热带雨林的植物终年生长发育,由于它们没有共同的休眠期,所以一年到头都有植物开花结果。
森林常绿不是因为叶子永不脱落,而是因为不同植物种落叶时间不同,即使同一植物落叶时间也可能不同,因此,一年四季都有植物在长叶与落叶,开花与结果,景观呈现出常绿色。
热带雨林植物特征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以下几种:1、植株高大2、气根现象3、叶子多呈现滴水叶尖形状4、寄生、附生非常普遍5、老茎生花热带雨林植物:醒目的红叶现象不论什么时侯,从空中俯看热带雨林,你都会发现在茫茫绿海中点缀着撮撮红色在阳下闪灼,那并不是花朵,而是红色的树叶。
在季节性热带雨林,老叶脱落,新叶萌生的时节,片片红色映衬在绿海之中非常醒目。
热带雨林的很多树种,新叶长出时是红色而垂下的,几天或几周后才逐渐变绿和变得坚挺。
温带的树木则不同,例如著名的枫叶和黄栌,是在秋季叶片衰老快脱落时才为红色。
前者象征新生,后者意味衰老。
热带雨林植物:生活独特的根寄生植物在阴湿的热带雨林下,不时可见到一些没有叶子而形态奇异的花朵骤然由土中冒出,有的小如绿豆(无叶兰),有的硕大无比,直径可达到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大花草)。
走进婆罗洲马来西亚热带雨林之植物篇

走进婆罗洲马来西亚热带雨林之植物篇作者:吴健梅来源:《旅游纵览》2016年第02期马来西亚热带雨林中学时读到“热带雨林”这个概念,只是停留在浅浅的理解层面上,而这次马来西亚热带雨林之旅,让我对它有了一个比较深入的感性认识。
婆罗洲热带雨林面积为2.2万平方千米,从管辖范围来看,它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文莱三国共同管辖。
马来西亚热带雨林属于印度-马来热带雨林群系,以龙脑香科植物为优势,龙脑香科(Dipterocarpaceae)是衡量亚洲热带雨林的重要标志树种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科研价值。
此外,桑科榕属植物也是热带雨林中的关键类群。
板根植物与藤本植物是马来西亚热带雨林的特征之一。
一些高大乔木其底部延伸出来的奇特基根,形如板墙,称为“板根”,板根的作用是支撑高大树身重量和呼吸作用。
另外,植物绞杀与寄生现象也是马来西亚热带雨林的特征之一。
植物绞杀是热带雨林中生存竞争的直接反映。
桑科榕属植物的果实是一些动物的主食,它们的种子被携带到其他树木上生根发芽,寄生在这些树的茎干上,吸取它们的营养长大,最终发达的根系将这些寄主树木绞杀缠死,而自己独大成林,那些生长在空气中的气生根,接触地面后成为支柱根,形成“树瀑布”的奇特景观。
在马来西亚的热带雨林中,一些附生或寄生植物为了争取生存空间而躲过厚厚的树层,攀援在其他高大植物上面,充分得到太阳光照,然后在树木的茎干上开出花朵或结出成堆的果实,层层叠叠,如桑科榕属的钩榕以及大花草科的大王花(补充一点:并不是所有大王花都生长在地面)。
全世界热带雨林的面积占地球陆地面积的7%左右,但却拥有半数以上的动植物种类,此外,地球上超过40%的氧气是由热带雨林产生的,可见热带雨林的作为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马来西亚具有世界上最为神秘且面积最大的原始热带雨林,每年都有动物、植物的新物种被发现和报道,其生物多样性远胜过南美洲的巴西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世界所瞩目,这次短短10天之旅只是初次揭开马来西亚热带雨林之面纱,希望以后能更深入地了解这片神秘的土地。
热带雨林30种植物简介

热带雨林30种植物简介植物名称简介图片1、积水凤梨凤梨科植物,积水凤梨亚科(bromelioideae),生长在热带雨林中的附生植物,属最多但品种最少,多数具有螺旋状分布叶片,中央可以存聚水分,大多数为附生性。
多数会结浆果和湿性种子,由鸟兽散播种子,多数叶片具棘刺。
共31属800种。
颜色造型和生态习性充满变化,颠覆了一般人对凤梨的印象,是一种极为奇特的植物。
2、附生兰附生兰是指植株附着于某种寄主,如树枝、树干、岩石等上面,但仅仅是附着于寄主的表面,并不吸收其体内的养分的兰花,在我国港台地区又称作为着生兰、气生兰。
比地生根的国兰更为疏松,更能疏水、透气的植料栽培,否则难以养好。
3、鸟巢蕨鸟巢蕨,又名山苏花,为铁角蕨科巢蕨属下的一个种,属多年生阴生草本观叶植物。
植株高80-100厘米,根状茎直立,粗短,木质,粗约2厘米,深棕色,先端密被鳞片;鳞片阔披针形,长约1厘米,先端渐尖,全缘,薄膜质,深棕色,稍有光泽。
鸟巢蕨是一种附生的蕨类植物,原生于亚洲东南部、澳大利亚东部、印度尼西亚、印度和非洲东部等,在中国热带地区广泛分布;有强壮筋骨、活血祛瘀的作用,也可用于跌打损伤、骨折、血瘀、头痛、血淋、阳痿、淋病。
4、娑罗树娑罗树:是娑罗双属的模式种。
树的高度可达30-35米,树干的直径大约是2-2.5米。
叶子约10-25米长和5-15米宽。
产于印度及马来半岛等南亚热带雨林之中,属多年生乔木。
树身高大,树干直立,圆柱形。
树冠往往是线性的,在幼树枝叶犀利卵形而尖,成叶圆扁,表面光滑,花红色,萼及花瓣外有灰色刚毛。
因其气味芳香,木材坚固,故可用来制作家具或建材,又可供作药用或香料。
被佛教视之为圣树之一。
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中国、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
2016年5月,世界上现存唯一一株玄奘手植的娑罗树子树,经多年培育,成功移植到西安大慈恩寺。
5、鹿角蕨鹿角蕨原产于非洲、亚洲、大洋洲和南美的热带、亚热带雨林中,中国云南缅甸、印度东北部、泰国和也有分布,鹿角蕨是观赏蕨中姿态最奇特的一类,属附生性观赏蕨。
热带雨林植物

热带雨林中植物种类繁多,其中乔木具有多层结构;上层乔木高过30米,多为典型的热带常绿树和落叶阔叶树,树皮色浅,薄而光滑,树基常有板状根,老干上可长出花枝。
木质大藤本和附生植物特别发达,叶面附生某些苔藓、地衣,林下有木本蕨类和大叶草本。
雨林中的树林多为双子叶植物,具有厚的革质叶和较浅的根系。
用以营养的根部通常只有几厘米深。
雨林中的雨水因叶面的蒸发而丢失很多。
热带雨林中土壤和岩石的风化作用强烈,其风化壳可达100米。
这类土壤虽富含铝、铁氧化物、氢氧化物和高岭石,但其他一些矿物质却因淋溶和侵蚀作用而流失。
另外,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有机物分解很快,能迅速被饥饿的树根和真菌所吸收。
所以,这里的土壤其实并不肥沃。
雨林中的次冠层植物由小乔木、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如兰科、凤梨科及蕨类植物组成,部分植物为寄生性,缠绕在寄生的树干上,其他植物仅以树木作为支撑物。
雨林地表面被树枝、和落叶所覆盖。
雨林内的地面并不如传说那样不可通行,多数地面除了薄薄的腐殖土层和落叶外多是光裸的。
在世界同类型地区中,亚马逊平原的热带常绿雨林不仅面积最广,而且发育也最为充分和典型,这是由于亚马逊平原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结构,使它具有特别有利于该类型发育的现代气候条件,另一方面也与它发育历史悠久、在形成过程中自然地理条件相对比较稳定有关。
南美的热带常绿雨林一般也称为希列亚群落,其植物种类成分极其丰富,而且相互杂生,很少形成纯林,其中三分之一种是南美特有种。
它们生长连续无间,植物终年葱绿繁茂。
乔木、灌木以及草本、藤本、附生植物组成多层次的郁闭丛林。
一般有4至5层,多者可达11至12层,树冠城锯齿状,参差不齐。
许多乔木为争取日照,力图往上生长,树干很少分枝,有的可高达80至100米。
热带常绿雨林下发育的典型土壤是砖红壤和具有灰化现象的红壤,前者分布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并且有比较少雨季节的地区,后者主要分布在各季节降水丰沛、森林郁闭、草本植被缺乏的地区。
海南热带雨林介绍

海南热带雨林介绍海南热带雨林是中国最大的热带雨林保护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之一。
它位于中国的最南端,被誉为“东方的亚马逊”。
这片热带雨林广袤而壮观,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迷人的自然景观。
海南热带雨林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年降水量高达1500毫米以上。
这种湿润的气候为热带雨林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该地区的植被以乔木为主,树种繁多,如楠木、橡胶树、黄樟等。
这些乔木高大茂密,形成了热带雨林独特的景观。
海南热带雨林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
据统计,这里有超过4000种植物和500多种动物。
其中,有许多珍稀濒危物种,如华南虎、白头叶猴、金钱豹等。
这些动植物在这片热带雨林中找到了它们的家园,形成了一个微观的生态系统。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态系统之一,也是重要的碳汇和氧气供应者。
海南热带雨林的保护意义重大,对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破坏,热带雨林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这片宝贵的自然遗产,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设立自然保护区、限制采伐和开发等。
同时,加强公众的环保意识也是保护热带雨林的关键。
海南热带雨林不仅仅是一个自然保护区,也是一个旅游胜地。
每年,成千上万的游客涌向这里,欣赏热带雨林的壮丽景色,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游客可以在这里进行徒步旅行、观鸟、探险等活动,亲身感受热带雨林的神秘与魅力。
海南热带雨林是一片宝贵的自然遗产,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迷人的自然景观。
它的保护意义重大,对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保护这片宝贵的自然遗产,让后代子孙也能欣赏到热带雨林的美丽。
热带雨林中的植物

热带雨林中的植物
1、娑罗树:娑罗树是龙脑香科、娑罗双属的乔木,树身高大。
2、鹿角蕨:鹿角蕨生长在热带或亚热带雨林中,是一种附生性观赏蕨。
3、望天树:望天树是龙脑香科、柳安属的大乔木,树高约40-60米。
4、大王花:大王花是世界上花朵最大的植物。
5、其他:还有油棕、露兜树、高山榕、王莲、橡皮树、猪笼草、鸟巢蕨等。
一、娑罗树
娑罗树是龙脑香科、娑罗双属的乔木,树高可达30-35米,树木直径约2-2.5米,树身高大,树冠呈线性,叶革质或近革质,花为腋生或顶生的圆锥花序,花瓣5枚,花药呈卵形或长圆形。
二、鹿角蕨
鹿角蕨生长在热带或亚热带雨林中,主要分布在非洲、亚洲、大洋洲。
鹿角蕨是一种附生性观赏蕨,鹿角蕨的叶有二型,营养叶较小,孢子叶的形状很像是梅花鹿角,叶面上密被毛绒。
三、望天树
望天树又叫做擎天树,是龙脑香科、柳安属的大乔木,高度约
40-60米,胸径约60-150厘米,树皮颜色为灰色或棕褐色,叶革质,叶形为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
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果实呈长卵形。
四、大王花
大王花是世界上花朵最大的植物,产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爪哇、苏门答腊等热带雨林中。
大王花开花之后,能散发出刺激性的腐臭气味,非常的难闻。
五、油棕
油棕是棕榈科、油棕属的直立乔木,树形高大,须根系,茎直立,不分枝,叶片呈羽状全裂,花雌雄同株异序,肉穗花序,果实属于一种核果。
六、其他
还有露兜树、高山榕、王莲、橡皮树、猪笼草、鸟巢蕨等。
(完整版)热带植物讲解资料

热带雨林馆1. 旅人蕉(扇芭蕉)【旅人蕉科旅人蕉属】旅人蕉虽然高大,但它不是树木,而是一种大型的草本植物。
叶片硕大奇异,状如芭蕉,左右排列,对称均匀,故名扇芭蕉。
叶鞘有强大储水功能,可给外出旅行者解渴,故名旅人蕉。
旅人蕉的老家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上。
马达加斯加人民将旅人蕉誉为自己的国“树”。
2. 鹤望兰(天堂鸟)【旅人蕉科鹤望兰属】花序外有总佛焰苞片,长约15cm,绿色,边缘晕红,着花6〜8朵,顺次开放。
外花被片3个、橙黄色,内花被片3个、舌状、天蓝色。
花形奇特,色彩夺目,宛如仙鹤翘首远望。
著名切花花材,花形独特,鸟媒花。
原产非洲南部,有一种生长在新几内亚和澳洲地区的鸟叫做“天堂鸟”,由于这种花与天堂鸟的羽毛相似,所以,鹤望兰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天堂鸟(Bird of Paradise Flower )。
3. 观赏凤梨【凤梨科】主要由果子蔓属(星花凤梨属)和彩叶凤梨属两类。
此类植物为菠萝的近亲,但不会结出菠萝,仅用于观赏。
彩叶凤梨和星花凤梨分别以其色彩鲜艳的叶子和苞片为观赏部位。
4. 热带兰花类:见P3兰花谷5. 南洋杉【南洋杉科南洋杉属】裸子植物,常绿乔木,原产澳大利亚。
南洋杉树形为尖塔形,枝叶茂盛,叶片呈三角形或卵形,为世界五大著名的庭园树种之一。
其它四种:雪松、金钱松、日本金松、北美红杉(巨杉、世界爷)6. 假槟榔【棕榈科假槟榔属】与槟榔相似,不易区分。
7. 假连翘、花叶假连翘【马鞭草科假连翘属】叶形似连翘,观叶植物,绿篱植物。
8. 白纹草【百合科吊兰属】与吊兰的区别在于本种无游走茎,叶片较柔软。
注意与银边吊兰区分。
9. 花叶冷水花【荨麻科冷水花属】叶片有银色斑块,清凉感,观叶植物10. 密叶龙血树(密叶朱蕉)【百合科龙血树属】一室内观叶植物。
11. 菩提树【桑科榕属】佛教圣树:绞杀植物:佛教三大圣树之一;滴水尖。
菩提树释义菩提”一词为古印度语(即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烘焙完成的可可豆
可可樹─果實
可可樹的特性
特性: 可可樹屬常綠性小喬木,樹型呈簇生狀;樹幹
筆直,樹皮黃褐色至黃光滑無毛。嫩葉紅褐色,老葉表面 濃綠色,背面淡綠色。成熟的可可樹高約 8 公 尺,全年都會生出小花及果實,果實生長於主 幹或老枝上,果實長橢圓形,表面有 10 條隆 起稜線,並具疣狀凸起,初呈青紫色,轉紅褐 色,成熟後變成橙黃色或鮮紅色,剖開後內有 30~40 粒的白色種子,種子即為可可豆。
熱帶雨林環境介紹
熱帶雨林,是地球上一種常見於約北緯10度、南緯10度 之間熱帶地區的生物群系,主要分布於東南亞、澳大利亞、 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非洲剛果河流域、中美洲、墨西哥 和眾多太平洋島嶼。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對各種生物群落 的分類,熱帶雨林,或熱帶濕潤闊葉林,因此熱帶雨林又 稱赤道雨林。
熱帶雨林
介紹可可樹
中文名稱:可可樹 科名: 梧桐科 別名: 可可、可可亞、巧克力堅果樹、芝
車力 原產地: 南美巴西的亞馬遜河流域,以及
委內瑞拉的奧里諾科河流域一帶。
可可樹─花
可可樹的用途
用途: 1.食用:種子焙炒後碾成粉,就是 可可粉,或稱為可可亞,可做巧克力及飲 料的原料。2.藥用:性味:種子:甘、溫。 效用:種子:溫陽,利尿,提神。是溫和 的利尿劑和興奮劑,能治療心絞痛。
資料來源:
.tw/plant100/index.a 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