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热带雨林

合集下载

热带雨林保护措施

热带雨林保护措施

热带雨林保护措施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为珍贵和生物多样性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保护热带雨林对于维持全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福祉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热带雨林保护措施:
1.设立保护区:建立热带雨林保护区是最基本和有效的保护措施之一。

通过划定保护区边界,并加强巡逻和执法,可限制非法砍伐、滥伐和非法开发活动。

2.促进可持续林业:采用可持续林业管理方法,如选择性伐木、树种轮作和植被再生,可以减少对热带雨林的损害,同时确保林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打击非法伐木:打击非法伐木活动是保护热带雨林的重要一环。

加强监管、加大打击非法伐木的力度,并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共同打击非法伐木产业链。

4.激励经济多样化:为当地社区提供可持续的经济机会,以减少对热带雨林的依赖。

例如,发展可持续的生态旅游业、生物贸易和农业项目,以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来源。

5.提供教育和意识宣传:通过教育和意识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热带雨林的重要性,增强人们对热带雨林保护的意识,并鼓励大家参与到保护行动中。

6.国际合作:全球范围内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热带雨林保护政策,促进资源共享、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

7.社区参与:鼓励当地社区参与热带雨林保护,使其成为保护的受益者和关键参与者。

通过社区合作管理和草根参与,可以更好地保护热带雨林,同时改善当地居民的生计和生活质量。

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帮助保护热带雨林的生态系统,维护全球生物多样性,减缓气候变化,并确保热带雨林对人类和地球的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保护热带雨林的措施

保护热带雨林的措施

保护热带雨林的措施为了保护热带雨林,需要采取多项措施,包括政府政策、环境教育、法律法规、可持续林业管理、国际合作和保护社区利益等方面。

以下是其中一些关键措施的详细介绍:1.政府政策:政府在保护热带雨林方面可以制定政策,包括限制伐木和土地开垦行为、设立保护区和国家公园、推行土地使用规划、制定环境保护税收政策等。

2.环境教育: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热带雨林保护的意识和重要性。

这可以通过在学校和社区开展课程、组织户外活动、举办宣传活动和制作教育材料等方式实施。

3.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法律法规,禁止非法伐木、捕猎和非法土地开垦等破坏雨林的行为,并对违法者进行处罚。

同时加强执法力度,提高打击非法活动的效果。

4.可持续林业管理:采取可持续的林业管理方法,确保在伐木过程中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这包括施行良好的林业实践,如选择性伐木和重新种植树木等。

5.国际合作: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合作,共同保护热带雨林。

国际组织、政府和企业可以提供技术援助、财政支持和市场机会,以帮助发展中国家保护热带雨林。

以上措施的实施需要政府、环保组织、企业和公众的合作。

政府应该承担重要角色,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来推动保护行动。

环保组织可以通过调查研究、宣传教育和监督执法等方式推动保护行动。

企业可以采用可持续经营方式,保护环境并遵守相关法规。

公众可以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支持环保组织、购买可持续产品等方式来支持热带雨林保护。

综上所述,保护热带雨林是一项重要任务,需要多方合作共同努力。

通过政府政策、环境教育、法律法规、可持续林业管理、国际合作和保护社区利益等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为未来世代保留独特而宝贵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并确保其对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

旅游文化知识:热带雨林之旅——了解中国南方热带雨林的生态和文化

旅游文化知识:热带雨林之旅——了解中国南方热带雨林的生态和文化

旅游文化知识:热带雨林之旅——了解中国南方热带雨林的生态和文化热带雨林是世界上最令人神往的自然景观之一。

中国南方的热带雨林分布广泛,生态多样,文化丰富。

本文将就此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什么是热带雨林?热带雨林是生长在热带地区的一种森林类型,其特点是高温潮湿、年降雨量大、季节性变化小、植被繁茂。

热带雨林被誉为“地球上最古老的生态系统”,其生态价值和重要性不可低估。

二、中国南方热带雨林的分布情况中国南方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海南等地。

其中,海南的热带雨林是中国最典型的代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之一。

海南的热带雨林面积大约为4.5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4%。

三、中国南方热带雨林的生态系统中国南方热带雨林是一个生态多样性极高的生态系统。

其中包括了丰富的植物和动物物种。

研究表明,中国南方热带雨林拥有超过1500种植物,其中很多都是珍稀濒危物种,如龟背竹、紫云英、五代松等。

同时,这里还是众多鸟类和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如大熊猫、黑猩猩、金丝猴、亚洲象、黑叶猴等。

这些物种的存在,保证了该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态平衡。

四、中国南方热带雨林的文化热带雨林不仅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也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传承。

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都与这里的热带雨林密不可分。

比如,布依族和壮族等少数民族就在该地区生活了数百年。

他们在热带雨林里生活,建造房屋,从事种植和林业等活动,遵循着自己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

此外,热带雨林还承载的许多神话和传说,如傣族的“灵猴神话”和哈尼族的“神木传说”等,这些故事形成了这里的独特的文化传承。

五、热带雨林旅游的意义热带雨林不仅是一种珍贵的生态系统,也是一种文化传承。

它的存在和保护意义非常重大。

同时,热带雨林也是旅游业的重要资源。

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还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

在旅游过程中,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热带雨林的美景,还可以了解到热带雨林的文化和生态系统,体验不同的自然和文化体验。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9.2.2 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9.2.2   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2. 现在(20世纪60年代后)的雨林开发出现的问题
1
垦荒者砍
3
倒树木、
烧毁
几年后, 作物耗尽 土壤中的 养分
在烧荒的 土地上播 种
2
4
垦荒者迁移 到新的林地, 再砍树开垦
知识讲解
二的雨林开发出现的问题
待出口的大豆产自热带雨林中的农场。开辟农场会破坏雨林。
亚马孙河是世界第二长河, 世界流域面积最广、水量 最大的河流 发源于安第斯山东麓,向 东注入大西洋
知识讲解
一、热带雨林的效益
1. 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
亚马孙河流域分 布着地球上面积 最大的热带雨林 ——亚马孙雨林, 其中60%在巴西 境内
知识讲解
一、热带雨林的效益
2. 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2. 热带雨林 亚马孙河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其中60%在巴西境内。
课堂小结
热带雨林的作用:
课堂小结
3. 热带雨林遭受破坏及产生的后果 (1)热带雨林遭受的破坏:印第安人采用原始的刀耕
火种的方法开荒种地;在热带雨林中修建公路, 开辟大型的农场、牧场,采矿,办工厂,建城镇。 (2)产生的严重后果:___水__土__流__失___加剧; _生__物__多__样__性__锐__减___;影响全球气候。
B. 释放氧气
C. 物种丰富
D. 涵养水源
2. 亚马孙河流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B )
A. 城市交通拥堵 B. 雨林破坏严重
C. 工业污染严重 D. 矿产资源枯竭
当堂练习
3. 若亚马孙雨林的植被遭到破坏,对全球环境将产生的 影响不包括( D ) A. 全球气候变暖 B. 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 C. 生物多样性减少 D. 出现臭氧层洞,紫外线增多

巴西保护热带雨林的措施

巴西保护热带雨林的措施

①研究报告表明,热带雨林是全球巨大的碳储存库,对控制全球气候变暖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据估算,热带雨林储存着大约2000亿吨碳。

砍伐和破坏热带雨林,就会释放出大量的碳,影响全球气候的变化。

2000-2005年,巴西和印度尼西亚砍伐雨林所造成的碳排放量约占全球雨林地区碳排放总量的60%。

而热带雨林的破坏严重,相当于法国的国土面积的雨林被砍伐殆尽。

于是,巴西联合发布了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研究报告——“巴西REDD机制的重点在亚马孙”,REDD是英文“减少砍伐森林和森林退化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的缩写,强调REDD 机制在保护亚马孙雨林,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上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并就如何建立巴西的REDD机制提出了对策建议。

1.全球行动计划,目标是从发达国家筹集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减少毁林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

2.最近10年,巴西加强了对亚马孙雨林的保护。

现在被列为“印第安人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各种形式的雨林保护区约有2亿公顷,占巴西境内雨林面积的38%。

②由于历史原因,亚马逊雨林的滥砍滥伐现象一度非常严重。

近年来随着巴西政府的各项保护措施出台,情况有了明显改善。

巴西政府保护热带雨林的具体措施:1.通过卫星监控雨林。

如果发现任何超过25公顷的雨林消失,那么第一时间就会派专人去发生地检查,制止非法砍伐。

目前这一“监控信息处理”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2.与联邦警察、当地执法部门甚至军队开展了合作。

有六个小组全天候活跃在亚马逊雨林地区,哪里有非法砍伐的情况就去哪。

3.政府规定所有雨林地区砍伐树木都必须有环保部门的许可证书,由专业人员指定哪一棵树符合砍伐条件,甚至砍伐后为了不影响其它植被,连运输路径都提前划定好。

砍伐后的木材信息,包括树种、高度等将标记在木材和树桩上,以便今后随时可以追溯源头,4.在法律层面,2000年以后,亚马逊雨林区域各州以及联邦政府也陆续出台了许多措施,包括加大对非法砍伐雨林的罚款数额、没收全部工具甚至牲畜等等,情节严重的还将判处监禁。

热带雨林生存技巧

热带雨林生存技巧

热带雨林生存技巧
一、避开恶劣天气
在热带雨林地区,几乎每年都有热带气旋带来的暴风雨,野外活动的人们要留意气象警报,准备好避雨的住所,避免了暴风雨时的危险。

二、保护食物
在热带雨林中,食物很容易受到破坏或被动物损坏,野外活动者要把食物放在抗潮性比较强的容器里,并加以掩盖,以免被热带雨林里的猴子之类的动物破坏。

三、尽可能多行动
在热带雨林里,除了过多的汗液,人体还会比平时容易流血,失去水分容易产生中暑,去热带雨林旅行之前最好先随身携带多一些饮用水,行动的时候尽量同伴着其他人,以免得不到必要的帮助而吃了大亏。

四、注意防蚊
热带雨林里蚊虫再多,行动之前应该先涂抹一些驱蚊药,以防蚊虫叮咬,尤其是接触水域时要特别小心,比如泳池,湖泊,河流等,不能随意接触,否则会传播疾病。

保护热带雨林的措施

保护热带雨林的措施

保护热带雨林的措施
一、加强对热带雨林的保护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被大自然所赐予的最灿烂的珍宝之一,它们是地球上植物濒危物种的聚居地流霜节水、养育动物等重要生态功能,是避开气候变化的重要屏障。

众多动物和植物的存在,使庞杂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持着良好的平衡,并成为人类的重要生存之地。

然而,近几十年来,人类的活动对热带雨林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导致大量动植物灭绝,生态系统发生严重破坏。

为了拯救热带雨林,保护热带雨林的措施必不可少。

1、加强热带雨林的保护意识。

让更多的人了解热带雨林,认识热带雨林的重要性,培养保护热带雨林的文明素养,从而增加保护热带雨林的理论基础和行动力。

2、严格热带雨林的保护规定。

严格执行各级法律和管理规定,严厉打击非法采伐热带雨林,加强对有关行为的监督和惩戒。

3、整治热带雨林非法活动的影响。

严厉打击非法采伐热带雨林行为和野外活动,同时加强热带雨林维护和修复,让热带雨林重新成为繁茂生机的森林。

4、植物种植。

在热带雨林的特定区域种植树木,以促进其再生,同时在不影响热带雨林的情况下计划人工活动,以保证再生的完整性和完整性。

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什么是热带雨林 (tropical rain forest)? 一般认为热带雨林是指耐阴、喜雨、喜高温、结构层次不明显、层外植物丰富的乔木植物群落。

本节课我们将了解热带雨林的分布,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热带雨林的破坏,以及热带雨林的保护。

本节课会让我们对热带雨林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以便更好的保护好我们的“生物宝库”。

(展示一些热带雨林风景图片)一、热带雨林的分布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纬 5 ~ 10度以内的热带气候地区,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到南北纬15 ~ 25度。

这里全年高温多雨,无明显的季节区别,年平均温度 25 ~ 30 ℃,最冷月的平均温度也在 18 ℃以上,极端最高温度多数在 36 ℃以下。

年降水量通常超过2000mm,有的竟达 6000mm,全年雨量分配均匀,常年湿润,空气相对湿度 90 %以上。

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是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

另外,我国云南,台湾,海南及澳大利亚局部地区也有分布。

主要分布的国家有印度,萨伊,新几内亚,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秘鲁,哥伦比亚,玻利维亚和委内瑞拉及巴西等国.其中以巴西境内亚马逊河流域一带的雨林为最大。

它们就像若干块翡翠串成的“绿色腰带”环绕地球,对于调节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

每年全球雨林的净化产量高达34亿吨。

由于雨林植被强大的生命活动,大气层中每年都有大量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被固定下来;同时又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的氧气。

正因为如此,亚马孙雨林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它的一呼一吸,深刻地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氧碳平衡。

据科学家估算,亚马孙热带雨林每年释放的氧气占全球氧气总量的三分之一,被植物固定下来的碳的总储量有上千亿吨。

一旦雨林遭到毁灭,雨林中所积累的大量碳素就会转化为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其后果可想而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保护热带雨林
在温暖多雨的热带自然形成的、富有厚茎藤本、木质和草质附生植物的常绿森林生物群落。

优越而稳定的环境为数以万计的生物种类提供最佳生存和发展条件。

热带雨林是树木的王国,种类极其丰富,通常在4000平方米内可以找到直径10厘米以上乔木达40~100种。

它们较均匀混合生长,一般缺乏明显优势种类。

各种树木的外貌彼此却很相似。

树干粗直犹如圆柱,在近树梢处才有分枝,浅色树皮薄而光滑。

高大乔木的茎下部生有数片扁平三角形的板根,高约3~8米,形态多样。

它们的叶片通常全缘、革质发亮,特别是大多具有显著突出的尖形顶端,称为滴尖。

花普遍生在无叶的树干或老枝上,这种茎花是雨林乔木的典型特征,如可可树、咖啡树等皆是。

在此水热条件适宜的环境中,争夺光照和生存空间的竞争异常强烈。

据在西非雨林观测,林冠顶部(46米处)全光照为10万Lux,树冠内(33米处)降到2.5万Lux,而在1米高处只有800Lux,即仅有1%到此。

乔木高度存在很大差别。

上层乔木树冠近圆形,连接稍密,约高20~30米,最下层乔木树冠呈锥形,常是最密集的一层。

林下的灌木不多,叶常簇生于树梢,草本稀疏而具有大型薄软叶片,也有些营腐生生活(如东南亚的大花草叶退化而花径1米)。

藤本和附生植物的特别繁盛,是特殊的争夺空间的适应方式,对森林结构影响甚大。

大型木质藤本借助乔木支持登上树顶才开花,最长可达240米,常有失去支持的扁粗藤条悬在地上。

附生植物除蕨类与苔藓外,更有许多有花植物(甚至具木质茎),依照所生部位的光照和水分(湿度)条件差异而分化为喜光与耐荫、旱生到湿生种种生态类型。

绞杀植物又称毁坏植物更是雨林典型的也是特有的类型。

它最初附生于乔木茎上,然后勒死后者再用长出的根独立生活,因此在一株树上有时可见两种叶子。

动物种类在此同样丰富多样。

生活于上层树冠的哺乳动物比例很大,如长臂猿、黑猩猩等在树冠与地面间搜寻食物,较大型哺乳动物如象、鹿、狮、豹等以叶子、落果或动物为食。

地下穴居动物以蚁类最多,为清除枯落物起很大作用。

巴拿马运河区在16平方公里竟发现2万种昆虫,而雨林中鸟类和蝙蝠不仅捕食昆虫,还与茎花传粉、附生植物传播等密切有关。

但至今仍有许多动物和植物没有被人认识,更说不上了解其性能和用途。

完全可以确认的是,热带雨林是全球生物基因最丰富的宝库,已被利用的仅仅占非常微小的比例,例如巴西橡胶树、桃花心木、可可树等。

典型热带雨林发育在排水较好的低地。

山地雨林因湿度增加而附生植物特多,沟谷雨林时有淹水而种类减少,但可分布到热带边缘。

热带雨林呈三片分布,亚马孙河流域为主的南美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约400万平方公里,东南亚和南亚的热带雨林覆盖250万平方公里,两地各拥有植物4万种以上。

非洲中部热带雨林约180万平方公里,植物种类较少也有1.3万种。

按里斯(Lieth)估计(1976),热带雨林共占有1700万平方公里领域,占全部森林面积5000万平方公里的34%,其中存留的有机体干重共约470亿吨,约占森林总干重的58%,全球生物量的27%。

因数据测莫难度很大,各学者估计结果颇有出入,然而一致认为,热带雨林储存的生物有机质极多,亦即被固定的碳素数
量很大,如按上述数字计算可达213亿吨碳(或耗费710亿吨CO2)。

热带雨林的盛衰不仅关系到生物资源前途,更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密切。

当前滥伐滥垦热带雨林愈演愈烈,已引起各国人民极大关注。

保护生物圈或保护大自然最紧迫的问题,便是保护热带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

我国的雨林因纬度偏北又受季风影响,所以种类和外貌不同于典型雨林,以山地雨林和沟谷雨林为主,分布在海南、滇南和台湾南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