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雨林植被

合集下载

描写热带雨林的环境描写

描写热带雨林的环境描写

描写热带雨林的环境描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繁茂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们分布在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

热带雨林的环境描写如下。

一、热带雨林的气候热带雨林的气候炎热潮湿,年平均温度高达25摄氏度以上。

由于靠近赤道,阳光直射度高,气温较为稳定。

雨林内常年湿润,年降水量可达2000-4000毫米,降雨时间长,经常有大雨倾盆而下。

这种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使热带雨林成为丰富多样的生物栖息地。

二、热带雨林的植被热带雨林的植被非常茂盛,森林内繁密的树冠形成了一片绿色的天幕。

树木高大挺拔,形成了层层叠叠的树冠。

这些树冠之间布满了藤蔓、蕨类植物等附生植物。

地面上则覆盖着厚厚的枯叶和腐殖质,形成了一个湿润而肥沃的土壤层。

在这片茂密的植被中,生长着无数的绿色植物,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

三、热带雨林的生物多样性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

这里栖息着众多的动物和植物物种,其中许多是独有的。

在树冠层中,栖息着各种飞禽走兽,如猴子、鸟类、蝙蝠等。

地面上则有各种小型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昆虫。

在这片绿色的世界里,各种生物形成了错综复杂的食物链和生态关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四、热带雨林的水生生态热带雨林内不仅有陆地生态,还有丰富多样的水生生态系统。

各种大小河流和湖泊纵横交错,水域中生活着各种鱼类、两栖动物和水生植物。

这些水域为雨林内的生物提供了水源和食物,也是它们繁衍生息的场所。

五、热带雨林的声音走进热带雨林,你会被一阵阵丰富多样的声音所包围。

鸟类的鸣叫声、猴群的嘶叫声、昆虫的鸣叫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在这片密林中,声音充斥着每一个角落,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而充满活力的世界。

六、热带雨林的生态保护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珍贵的自然资源,对维持全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破坏,许多热带雨林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保护热带雨林,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

只有加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保护这片绿色宝地,让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得以延续。

热带雨林的环境介绍

热带雨林的环境介绍

热带雨林的环境介绍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为复杂、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

它们分布在赤道附近,主要分布在南美洲、非洲、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等地。

热带雨林的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年平均温度在25-27摄氏度之间,年降水量在2000-4000毫米之间。

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热带雨林的植被呈现出高度复杂的结构和多样的生态系统。

热带雨林的植被主要由高大的乔木、藤本、草本、蕨类植物等组成,其中乔木层是最为显著的特征。

这些乔木通常高达50米以上,树冠茂密,遮天蔽日,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

热带雨林中的植物种类繁多,据统计,每公顷面积中有1000多种植物,其中许多是独特的物种,只在热带雨林中生长。

除了植被,热带雨林还有着丰富的动物资源。

热带雨林中的动物种类也非常丰富,包括猴子、豹、老虎、蛇、鸟类等。

这些动物通常生活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热带雨林的土壤通常比较贫瘠,因为热带雨林中的植物通常会吸收大量的养分,使得土壤中的营养物质被耗尽。

但是,热带雨林中的生态系统非常复杂,包括了许多生物的相互作用,这些生物可以帮助维持土壤的营养平衡。

总之,热带雨林是一个非常复杂、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生态系统。

它们的气候
特征、植被、动物资源和土壤等方面都非常独特,是地球上最为神秘和美丽的地方之一。

森林生态学讲稿-第八章森林植被分布

森林生态学讲稿-第八章森林植被分布

森林植被分布一、水平地带性(一)概念:地球陆地表面由于气候因子的有规律变化,森林类型呈现出从低纬度到高纬度或沿经度从低到高的有规律分布,称为森林分布的水平地带性。

水平地带性包括纬度地带性(主要由热量条件的有规律变化引起的)和经度地带性(主要由距海远近的水分引起的)。

(二)世界主要植被类型的水平地带性分布1热带植被:热带雨林、季雨林、红树林、稀树草原(1)热带雨林:分布区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多雨,无季节变化,降雨量2000mm以上,全年分配均匀,相对湿度很高。

群落的基本特点:种类成分最丰富,优势种不明显,如南美圭亚那半径为8公里的热带雨林中,有花植物达455种,亚洲马来亚岛仅树木就有2000种,而整个欧洲植物区系中的乔、灌木也不超过250种。

成层现象复杂,一般整个群落可分5-8层,层间界限不明显,乔木层高可达30-40米。

季相不明显。

植物叶子全年都呈绿色,老叶脱落几乎与新叶的开放同时或稍前;全年都有植物开花;热带雨林生活型谱中,以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

热带雨林还具有“绞杀植物”(藤本植物发达,如高等植物榕树)、“一木成林”(许多植物具有板状根、气生根或支柱根)、“茎花现象”(花、果生于无叶的茎上)、“叶尖滴水”等。

支柱根来源于树干上的不定根形成的气根,支柱根一方面支撑起作用,另方面可加强对水分、养分的吸收)。

气生根是生长在地面以上空中的根,这种根在生理功能和在结构上与其他根有所不同,又可分以下几种:(1)支持根:像玉米从节上生出一些不定根,表皮往往角质化,厚壁组织发达,不定根伸入土中,继续产生侧根,成为增强植物体支持力量的辅助根系。

另像榕树从枝上产生多数下垂的气生根,部分气生根也伸进土壤,由于以后的次生生长,成为粗大的木质支持根,树冠扩展的大榕树能呈“一树成林”的壮观。

还有甘蔗等植物也属这类型的根。

(2)板根:板根常见于热带树种中,如香龙眼、臭楝、漆树科和红树科中的一些种类。

板根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主根发育不良,侧根向上侧隆起生长,与树干基部相接部位形成发达的木质板状隆脊。

热带雨林的树木和植被类型

热带雨林的树木和植被类型

热带雨林的树木和植被类型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复杂、最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之一,它拥有世界上最广泛的生物多样性。

在这片独特的森林中,树木和植被类型丰富多样,适应了不同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

以下将介绍热带雨林中常见的树木和植被类型。

一、树木类型1. 大型乔木类热带雨林中最引人注目的树木类型之一是大型乔木类。

这些高大的树木一般高达40多米,拥有庞大的树冠和粗壮的树干。

它们在竞争植被层的过程中生长出特殊的适应性结构,例如落叶、宽大的叶子和支撑树木的盘根错节的树根。

2. 空气根植物热带雨林的湿润环境为一些树木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理想条件。

一些植物,如水生植物和某些木本植物,通过生长离地的空气根来吸取养分和水分。

空气根植物通常具有发达的树干和枝繁叶茂的树冠,它们的生长方式也呈现出独特的形态。

3. 藤本植物藤本植物是热带雨林中另一种常见的树木类型。

它们具有柔软的茎和攀缘的习性,通过攀爬和缠绕其他植物来生长。

藤本植物能够利用它们所攀附的树木作为支撑,并自然地向上攀爬。

这种生长方式让藤本植物能够占据更多的空间和光线。

二、植被类型1. 上层植被热带雨林的上层植被主要由大型乔木组成,形成了茂密的树冠层。

这些树木通常高大且茂密,形成了天然的“绿色屏障”,阻挡了阳光直射地面,保持着广阔的森林内部湿润的环境。

2. 中层植被中层植被是热带雨林中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位于上层植被和下层植被之间。

中层植被由较小型的树木、灌木和藤本植物组成。

这些植物利用上层植被提供的支撑来生长,并与下层植被竞争光线和营养。

3. 下层植被下层植被是热带雨林植被中最具竞争力的一层。

由于上层植被的拦截作用,下层植被收到的光线相对较少,因此它们发展出适应低光条件的特征,如较大的叶片面积和较浅的根系。

这些植物常常生长在水果树、灌木和藤本植物的阴影下。

总结:热带雨林的树木和植被类型之丰富多样性为这片地区提供了独特的生态价值。

大型乔木类、空气根植物和藤本植物是热带雨林中常见的树木类型,它们通过不同的生长方式展现出迷人的景观。

植被类型

植被类型

一定地区内植物群落的总体称作植被,植物群落是构成植被的基本单位。

地球上不同植被类型的分布基本上决定于气候条件,主要是热量和水分以及其它有关的自然要素。

在地球的不同地区,水热条件的组合配置不同,因而导致形成不同的植被类型(图14-1)。

图14-1植被分布与不同水热条件的关系阴影区是土壤和火对植被边界的影响(仿Whittaker,1975)一、热带植被类型(一)热带雨林热带雨林(tropical rain forest)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纬5~10°以内,终年湿润多雨的热带气候区。

全世界的热带雨林,可划分为美洲热带雨林区、非洲热带雨林区和印度—马来西亚热带雨林区。

区内水热条件充沛,平均温度为25~30℃,平均年温差只有1~6℃,无明显的冬季和旱季,年降水量约2000~4000mm,多的可达12000mm(如夏威夷),空气中相对湿度达90%以上。

土壤为砖红壤,质地为壤质或粘质,土壤内缺乏盐基,也缺乏植物养料,几乎都呈酸性,腐殖质含量因分解而低下,土层内富有铁铝氧化物。

植被群落最明显的特点是大量种类组成乔木层,在1hm2范围内,可能有40~100种之多。

树冠参差不齐,色彩不一,树干高大笔直,分枝少,具有板状根(如紫茉莉、龙脑香科植物)、气生根(如榕树属植物)。

中型叶或大型羽叶常绿,下层植物常具滴水叶尖及花叶现象。

茎花现象也是雨林乔木的一个特征。

另外,藤本植物、绞杀植物、附生植物等几个层片,构成了雨林的特殊景观。

中国雨林是印度—马来西亚雨林群系的一部分,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南部、广东和广西南部、云南南部和西藏东南部。

(二)季雨林季雨林(monsoon forest)是分布在热带有周期性干湿季节交替地区的森林类型,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和美洲。

由于东南亚的季风最盛行,故季雨林在那里分布面积最大,且发育最为典型,分布在印度德干高原、缅甸、泰国、老挝、越南等地的干热河谷和盆地中。

年平均气温25℃左右,年降水量800~1500mm,具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群落有季相变化,群落高度较低,主要树种干季落叶,雨季到来时又开始长叶并相继开花,由于花期比较集中且某些植物具有大型花,使季雨林的外貌显得华丽,下层有常绿树种,具有旱生特征,林内有少量藤本和附生植物。

热带雨林气候植被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植被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植被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的植被类型是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一种常见于赤道附近热带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于东南亚、澳大利亚北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中美洲和众多太平洋岛屿。

热带雨林主要的作用是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保证地球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有序进行。

热带雨林中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开垦后可种植巴西橡胶、油棕、咖啡、剑麻等热带作物。

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大的生物基因库,也是碳素生物循环转化和储存的巨大活动库。

它的盛衰消长不仅是地表自然环境变迁的反映,而且直接影响全球环境、特别是人类生存条件。

雨林植物的特征

雨林植物的特征

雨林植物的特征热带雨林植物的典型特征如下:种类丰富热带雨林植被种类组成特别丰富,大部分都是高大乔木。

如菲律宾雨林一个地区,每1000m2面积约有800株高达3m以上的树木,分属于120个种。

热带雨林中植物生长十分密集,在巴西,曾记录到每平方米至少有一株树木。

所以雨林也有“热带密林”之称。

茎花现象茎花现象(即花生在无叶木质茎上)很常见。

关于茎花现象的产生有两种说法,其一认为这是一种原始的性状,说明了热带雨林乔木植物的古老性;其二认为这是对昆虫授粉的一种适应,因为乔木太高,虫蝶飞不到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高空中去授粉所以花开在较低的茎上。

寄生植物普遍寄生植物很普遍,高等有花的寄生植物常发育于乔木的根茎上,如苏门答腊雨林中有一种高等寄生植物,称大花草就寄生在青紫葛属的根上,它无茎、无根、无叶,只有直径达1米的大花,具臭味,是世界上最大最奇特的一种花。

终年生长发育热带雨林的植物终年生长发育,由于它们没有共同的休眠期,所以一年到头都有植物开花结果。

森林常绿不是因为叶子永不脱落,而是因为不同植物种落叶时间不同,即使同一植物落叶时间也可能不同,因此,一年四季都有植物在长叶与落叶,开花与结果,景观呈现出常绿色。

热带雨林植物特征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以下几种:1、植株高大2、气根现象3、叶子多呈现滴水叶尖形状4、寄生、附生非常普遍5、老茎生花热带雨林植物:醒目的红叶现象不论什么时侯,从空中俯看热带雨林,你都会发现在茫茫绿海中点缀着撮撮红色在阳下闪灼,那并不是花朵,而是红色的树叶。

在季节性热带雨林,老叶脱落,新叶萌生的时节,片片红色映衬在绿海之中非常醒目。

热带雨林的很多树种,新叶长出时是红色而垂下的,几天或几周后才逐渐变绿和变得坚挺。

温带的树木则不同,例如著名的枫叶和黄栌,是在秋季叶片衰老快脱落时才为红色。

前者象征新生,后者意味衰老。

热带雨林植物:生活独特的根寄生植物在阴湿的热带雨林下,不时可见到一些没有叶子而形态奇异的花朵骤然由土中冒出,有的小如绿豆(无叶兰),有的硕大无比,直径可达到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大花草)。

植被类型

植被类型

精心整理一定地区内植物群落的总体称作植被,植物群落是构成植被的基本单位。

地球上不同植被类型的分布基本上决定于气候条件,主要是热量和水分以及其它有关的自然要素。

在地球的不同地区,水热条件的组合配置不同,因而导致形成不同的植被类型(图14-1)。

图14-1植被分布与不同水热条件的关系阴影区是土壤和火对植被边界的影响(仿Whittaker,1975)一、热带植被类型(一)热带雨林热带雨林(tropicalrainforest)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纬5~10°以内,终年湿润多雨的热带气候区。

全世界的热带雨林,可划分为美洲热带雨林区、非洲热带雨林区和印度—马来西亚热带雨林区。

区内水热条件充沛,平均温度为25~30℃,平均年温差只有1~6℃,无明显的冬季和旱季,年降水量约2000~4000mm,多的可达12000mm(如夏威夷),空气中相对湿度达90%以上。

土壤为砖红壤,质地为壤质或粘质,土壤内缺乏盐基,也缺乏植物养料,几乎都呈酸性,腐殖质含量因分解而低下,土层内富有铁铝氧化物。

植被群落最明显的特点是大量种类组成乔木层,在1hm2范围内,可能有40~100种之多。

树冠参差不齐,色彩不一,树干高大笔直,分枝少,具有板状根(如紫茉莉、龙脑香科植物)、气生根(如榕树属植物)。

中型叶或大型羽叶常绿,下层植物常具滴水叶尖及花叶现象。

茎花现象也是雨林乔木的一个特征。

另外,藤本植物、绞杀植物、附生植物等几个层片,构成了雨林的特殊景观。

中国雨林是印度—马来西亚雨林群系的一部分,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南部、广东和广西南部、云南南部和西藏东南部。

(二)季雨林季雨林(monsoonforest)是分布在热带有周期性干湿季节交替地区的森林类型,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和美洲。

由于东南亚的季风最盛行,故季雨林在那里分布面积最大,且发育最为典型,分布在印度德干高原、缅甸、泰国、老挝、越南等地的干热河谷和盆地中。

年平均气温25℃左右,年降水量800~1500mm,具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群落有季相变化,群落高度较低,主要树种干季落叶,雨季到来时又开始长叶并相继开花,由于花期比较集中且某些植物具有大型花,使季雨林的外貌显得华丽,下层有常绿树种,具有旱生特征,林内有少量藤本和附生植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全年常夏,无季节变化:
年均温20-28℃, 最高温很少超过33-34 ℃,最低温一般高于18 ℃。
(2)气温年较差小于日较差:
平均日较差一般为3 ℃-16 ℃,如:新加坡年较差为1.4 ℃,而日较差为7.1 ℃
(3)全年多雨无明显干季:
全年降水量大都在2000毫米以上,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二)土壤特征 典型砖红壤
d)特有属与特有种多
例如在东南亚约有500个特有属(马来西亚有
40%的属为特有分布),同时在亚马逊河地区也拥
有一样多的特有属和至少3000个特有种。
2.群落结构
成层现象十分复杂
基本上分为乔木、灌木和草本三个 层次,但界限不明显。
乔木层的高度一般可在30-40m左右, 分三个亚层。 灌木层和草本层可以再分为几个亚 层。 整个雨林群落一般可分为5—8层。
1959 年样方乔木层树种的 种序图与原始雨林类似,具有 一个长尾, 意味着乔木层多数 种类仅有1~2 个个体, 体现了 大的物种多样性。 1991 年样方乔木层树种的种 序图显示了长尾部分已失去 很多, 意味着乔木层中那些只 有1~2 个个体的脆弱种类(种 群) 已首先消失。
热带雨林保护措施
但仍然有叶的周期性变化,叶的平均寿命约为13—14个月, 最普遍的情况是老叶的脱落几乎与新叶的放出同时或稍前数日。 开花的情况也是如此,在大多数的雨林内,开花主要发生 在干燥气候下。植物开花存在着两种情况,一种是连续开花
(如杨桐),另一种是间歇开花,一年内开花一次或多次,或
不受一年12个月的周期限制,具有明显的等时距花期,如坡垒 的两个种,娑罗双树的四个种,每隔六年开花一次。
(四)热带雨林类型与分布
1分布
世界上共有三个热带雨林的分布地区:
美洲热带雨林区、非洲雨林区和亚洲雨林区。
美洲雨林区


主要分布亚马逊河流域 面积最大,400× 106ha 种类相对贫乏,优势科为豆科 经济植物:三叶橡胶、可可、椰子 附生植物与藤本植物丰富 凤梨科、仙人掌科、天南星科、棕榈科
第五章 主要陆地植被类型分述
一、热带雨林
教学目标
1、全面理解瓦尔特气候图与植被类型相互关系; 2、正确理解热带雨林主要环境特点及群落特征; 3、学会分析热带雨林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4、培养对比分析能力,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瓦尔特气候图与植被类型相互关系;
2、热带雨林的主要地理环境特征与群落特征; 3、热带雨林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表面的3%的热带雨林中。
b)单位面积上树木种类的密度高
东南亚雨林: 400种/ha;
非洲雨林: 100种/ha (整个欧洲总共才有250种乔木)
c)优势种不明显
例如在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地区,原始雨林1.5ha
中生长着261株胸径超过20cm的乔木,分属98种,
其中属于同一种的个体不超过12株,即占4.5%。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教育与宣传
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知道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可 以怎样帮助保护挽救雨林。
恢复与重建
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
鼓励与支持
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支持对环境破坏最小的公司运转。
建立与设立
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雨林和野生生物的保护区;
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加强与减少
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等。
2类型
1)热带低地雨林 2)热带山地雨林 3)热带沼泽雨林
1)热带低地雨林:具有典型的雨林群落特征
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条件下,排水良好的低 海拔地区(在东南亚低于750—1200m)。
2)热带山地雨林
在东南亚又分为两类 较低山地雨林(海拔1500m 以下) 较高山地雨林(海拔1500—3000m) 降水较丰而气温偏低,雨林乔木高度不及 前一类型,附生植物非常繁茂,下层有较多树 蕨和棕榈植物。
娑罗双树
Shorea robusta 龙脑香科 又名七叶树,因其树叶 似手掌多为七个叶片而 得名。花如塔状,又似 烛台,每到花开之时,
如手掌般的叶子托起宝
塔,又象供奉着烛台。 潭柘寺内的娑罗双树
5.生产力
全球净生产量的1/4,或全部森林的60%。
雨林每公顷植物量平均400—500t ,占全球所有植物
地带性
(显域)植被
主要受大气候支配, 排水良好、土壤质地 适中的相对平坦地段, 呈现为连续且有相当 宽度(通常数百公里) 的带状
植被的分布与某类土 壤联系更密切,以致 同样的植被见于不同 气候带的相似土壤上 (例如石质土、沙土、 盐渍土、沼泽土、渍 水土、贫瘠土等)
热带的植被类型 亚热带的植被类型 温带的植被类型 寒带的植被类型
干有机质重量的41%,或者说有1475亿t的CO2被禁锢在此,
而大气圈中CO2总共才7000亿t。
“成熟”的热带雨林在植物体内储存的营养元素数量 庞大,它们所利用的营养元素主要来自植物脱落物。
泰国雨林的研究报导表明,雨林净生产量的28.6t/ha,
另有25.5t有机质脱落。所以此具体地段的群落已接近相对 平衡状态。
其中的多数都没有被记载。随着这些森林的恶化,大气中的 二氧化碳也增加了许多,气候条件也被进一步改变,而且更
多的表层土因侵蚀而失去了。
从联合国粮科农组织得出的数据表明2000-2005年原始森林的 丧失率增大到25%。尼日利亚和越南的森林损失率从1990年 开始达到2倍,而秘鲁的已经达到3倍。
自然原因:火灾、火山喷发、干旱、热带风暴等
木种类中,具滴水尖叶的种类占90%。
3.生活型特征
e)藤本植物丰富
藤葛交错是热带雨林最动人的特征 热带雨林中拥有世界上全部藤 本植物的90%,不仅种类、数 量繁多,而且又粗又长,很多 大型木质藤本直径达10-30厘米, 长有数十米,最长的省藤和白
藤长可达300米,是世界上最长
的生物。
3.生活型特征
热带雨林
思考题
1、简述生态因子对植被类型的影响
2、简述热带雨林群落的基本特征。 3、面对热带雨林目前的状况,作为新时代 的大学生你能做些什么。
推荐课外阅览
1、书籍:《热带雨林》,(德)安德里
亚· 麦尔提尼,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
2、视频:家园/地球很美有赖你/卢贝
松之抢救地球、雨林(探索与发现)。
蛇菰科
3.生活型特征
g)附生植物数量很多,
在一定的面积里要超过草本植物
附生的藻类、菌类和苔藓植物、大量的 蕨类和有花植物,如天南星科、兰科等。 附生在叶片上的,称叶附生,它们多为 藻类、地衣和苔藓。
4.季相
没有明显的季相,也没有休眠期。
叶在全年都呈深绿色,在每一个月都有某些种处于开花期,
有的种在全年都开花。
湿润期 最低日均温低于0℃月份 绝对最低温低于0℃月份(早晚霜期) 无霜期天数
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是耐荫、喜湿、喜高温、结构层次不 明显、层间植物丰富的常绿植物群落。
一、热带雨林
(一)气候特征 (二)土壤特征 (三)热带雨林的基本特征 (四)热带雨林类型与分布 (五)热带雨林的利用与保护
(一)气候特征
中国的热带雨林

我国的热带雨林为北方边缘,不很典型,
分布于台湾、两广、藏、滇的南部 群落中绞杀植物较多 龙脑香科的种类不多

非洲雨林区


主要分布刚果盆地一带 面积180×106ha经济作物丰富 棕榈、咖啡、油椰子等
(四)热带雨林类型与分布
3.生活型特征
a)常绿高位芽植物占优势
巴西热带雨林中, 巨高位芽:大高位芽:中高位芽 38.5%:28.4%:25.7%
乔木高大挺直,分枝少,
树皮发育微弱,薄、光滑,色浅
望天树(Shorea chinensis)
3.生活型特征
b)茎花现象
如:可可树、菠萝蜜 、木奶 果具有茎花现象的植物,在雨 林中估计约有1000种
亚洲雨林区

主要分布在马来半岛、苏门答腊附近岛屿、婆罗洲、伊里 安及菲律宾群岛。向西可达缅甸和印度的阿萨姆,向北经 中南半岛可达中国的台湾、广东及云南南部,向东南可一
直延伸到澳大利亚大陆的东部。

面积250×106ha 以龙脑香科植物为标志

具高大的木本蕨类植物桫椤
棕榈科植物白藤、兰科附生植物
波罗密 桑科 青果榕 Ficus chlorocarpa Benth.
3.生活型特征
C)板状根现象: 板状根由粗大侧根发育而来, 多成扁平三角形,高达3~4m。
3.生活型特征
d)叶具滴水尖现象.
是对叶面迅速排水的适应。滴水尖的产生是由于生长速度很
快,不能形成支持组织,叶尖迅速分化的结果。在加纳雨林的下
f)绞杀植物、寄生植物较多。
绞杀植物属于藤本植物和附生植 物之间的过渡类型,称半附生植物。 在非洲和印度-马来亚雨林里,绞杀 植物以桑科的榕属(Ficus)植物为 最多。
3.生活型特征
f)绞杀植物、寄生植物较多 雨林中的有花寄生植物并 不常见。根寄生的只见于两个 科,即蛇菰科和大花草科。
苏门答腊的大花草
植被类型
非地带性 (隐域)植被
草甸 沼泽 水生植被
瓦尔特(H.Walter)的气候图
站名
最冷月 平均最 低日温 极端最 低温
海拔
观测年数:第一是温度, 第二是降水
年均温
年均降水量
干旱期 月平均降水量曲线 辅助降水量曲线及其上面干旱期 月平均气温曲线 月均降水量大于100mm
极端最 高温
最暖月 平均最 高日温 日平均 温差
(五)热带雨林的利用与保护
热带雨林是世界上最完善的生态系统,物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