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配送管理.ppt
合集下载
配送实务第六章 配送加工管理

教学难点
1、实现配送加工合理化的方法 2、典型产品的配送加工技术
第一节 概 述
一、配送加工的概念
在配送中,配送加工这一功能要素不具有普遍性,但 是往往是有重要作用的功能要素。主要原因是通过配 送加工,可以大大提高用户的满意程度。 配送加工是流通加工的一种,但配送加工有它不同于 一般流通加工的特点,即配送加工一般只取决于用户 要求,其加工的目的较为单一。 配送加工作业指在发货之前为商品粘贴标价及其他标 记、装袋、切割、包装,将几种商品组合成套作为赠 送的礼品等作业
磨制木屑、压缩运输 集中开木下料
平板玻璃的配送加工
第三节 配送加工合理化
一、不合理的配送加工
加工地点设置不合理 配送加工方式选择不当 配送加工作用不大、形成多余环节 配送加工成本过高、效益不好
二、配送加工合理化
加工和配送结合 加工和配套结合 加工和合理运输相结合 加工和合理商流相结合 加工和节约相结合
四、配送加工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配送加工的出现与现代生产方式有关 配送加工的出现与个性化消费有关 配送加工的出现与人们对流通作用的观念转 变有关 效益观念的树立也是促使配送加工形式得以 发展的重要原因
第二节 配送加工方法与技术
一、配送加工类型
为弥补生产领域加工不足的深加工 为满足需求多样化进行的服务性加工 为保护产品所进行的加工 为提高配送效率、方便配送活动的加工 为促进销售的配送加工 为提高加工效率的配送加工
二、配送加工的地位和作用
配送加工在物流中的地位
在物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流动的过程中, 配送加工主要的作用是为了促进销售、维护产 品质量和提高物流效率。例如:
有效完善了物流渠道 是物流中重要的利润源 在国民经济中也是重要的加工形式
《配送作业管理》PPT课件

才可能进入消费领域,从而实现物质产品的使用价值,满足社会各种需求,从这个意
义上说,运输有产品转移和产品储存两大功能:
①产品转移
②产品储存
(3)运输的主要方式
按不同的分类方式,运输方式有多种形式,这里仅就运输工具方面进行划分,
可以将现代运输方式分为:
①公路运输
编辑②版铁ppt路运输
3
③水路运输
④航空运输
门”。今天,运输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成为最受关注的社会经
济活动。
(1)运输的概念
所谓运输(Transportation),是指人员或物品借助于动力系统在一定空间范围
内产生的位置移动。
(2)运输的功能
一般说来,物质产品的生产地与消费地是不一致的,即存在位置背离,只有消
除这种位置背离,物质产品的使用价值才能实现。也就是说,物质产品只有通过运输,
配送作业管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掌握运输与配送的联系与区别、配送服务水平与成本管理的效 益背反关系及合理化策略,理解配送的基本原则,掌握运输调度与配送优化的管理 技术,了解配送作业流程及考核指标。
关键词汇
运输(Transportation) 配送服务水平(Distribution Service Level) 配送成本管理(Distribution Cost Management) 运输调度管理(Transportation Dispatch Management) 配送线路规划(Distribution Route Plan) 配送作业流程(Distribution Work Flow)
配送服务分为基本服务和增值服务。其中基本服务是配送主体据以建立基本业务关
系的客户服务方案,所有的客户在一定的层次上予以同等对待;增值服务则是针对
企业物流管理06-现代企业配送管理.ppt

-6-
企业物流管理
BUSINESS LOGISTICS MANAGEMENT
企业配送中心的基本类别
专业配送中心; 柔性配送中心 ; 供应配送中心; 销售配送中心 ; 城市配送中心 ; 区域配送中心 ; 储存型配送中心 ; 流通型配送中心 ; 加工配送中心 。
-7-
企业物流管理
-3-
企业物流管理
BUSINESS LOGISTICS MANAGEMENT
企业配送的主要形式
按配送商品的种类和数量分类 ,如品种或单品种、 大批量配送 ;多品种、少批量、多批次配送 ; 按配送时间和数量分类 ,如定量配送 ;定时配送 ; 定时定量配送 ;定时定量定点配送 ;定时定线配送 ; 即时配送 ; 按配送组织者分类 ,如商店配送 ;配送中心配送 ; 仓库配送 ;生产企业配送 ; 按配送专业化程度分类 ,如综合配送 ;专业配送 。
-8-
企业物流管理
BUSINESS LOGISTICS MANAGEMENT
企业配送中心的基本类型
以零售经营为主体的配进中心 零售经营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可以考虑建立自己 的配送中心,为专业商品零售店、超级市场、百货 商店、建材商场、粮油食品商店、宾馆饭店等服务。 社会化程度介于前两者之间; 以物流经营为主体的配送中心 这种配送中心最强的是运输配送能力,地理位置优 越,如港湾、铁路和公路枢纽,可迅速将到达的商 品配送给用户。它提供仓储储位给制造商或供应商, 而配送中心的商品仍属于制造商或供应商所有,配 送中心只是提供仓储管理和运输配送服务。这种配 送中心的现代化程度往往较高。
-2-
企业物流管理
BUSINESS LOGISTICS MANAGEMENT
电子商务对企业配送的影响
企业物流管理
BUSINESS LOGISTICS MANAGEMENT
企业配送中心的基本类别
专业配送中心; 柔性配送中心 ; 供应配送中心; 销售配送中心 ; 城市配送中心 ; 区域配送中心 ; 储存型配送中心 ; 流通型配送中心 ; 加工配送中心 。
-7-
企业物流管理
-3-
企业物流管理
BUSINESS LOGISTICS MANAGEMENT
企业配送的主要形式
按配送商品的种类和数量分类 ,如品种或单品种、 大批量配送 ;多品种、少批量、多批次配送 ; 按配送时间和数量分类 ,如定量配送 ;定时配送 ; 定时定量配送 ;定时定量定点配送 ;定时定线配送 ; 即时配送 ; 按配送组织者分类 ,如商店配送 ;配送中心配送 ; 仓库配送 ;生产企业配送 ; 按配送专业化程度分类 ,如综合配送 ;专业配送 。
-8-
企业物流管理
BUSINESS LOGISTICS MANAGEMENT
企业配送中心的基本类型
以零售经营为主体的配进中心 零售经营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可以考虑建立自己 的配送中心,为专业商品零售店、超级市场、百货 商店、建材商场、粮油食品商店、宾馆饭店等服务。 社会化程度介于前两者之间; 以物流经营为主体的配送中心 这种配送中心最强的是运输配送能力,地理位置优 越,如港湾、铁路和公路枢纽,可迅速将到达的商 品配送给用户。它提供仓储储位给制造商或供应商, 而配送中心的商品仍属于制造商或供应商所有,配 送中心只是提供仓储管理和运输配送服务。这种配 送中心的现代化程度往往较高。
-2-
企业物流管理
BUSINESS LOGISTICS MANAGEMENT
电子商务对企业配送的影响
第六章物流配送管理与作业

一方面配送中心集成了物流和商流活动,是商物合一;另一方面配送中心集成了物流活动的所有功能,可以看作物流活动的缩影,具体有以下功能: 备货功能 是配送的准备工作或基础工作,备货工作包括筹集货源、订货或购货、集货、进货及有关的质量检查、结算、交接等。配送的优势之一,就是可以集中用户的需求进行一定规模的备货。备货是决定配送成败的初期工作,如果备货成本太高,会大大降低配送的效益。 储存功能 配送储备是按一定时期的配送经营要求,形成的对配送的资源保证。这种类型的储备数量较大,储备结构也较完善,视货源及到货情况,可以有计划地确定周转储备及保险储备结构及数量。配送的储备保证有时在配送中心附近单独设库解决。 另一种储存形态是暂存,是具体执行日配送时,按分拣配货要求,在理货场地所做的少量储存准备。由于总体储存效益取决于储
2、共同配送
所谓共同配送就是为了提高车辆装载率有效地进行配送,对多个企业共同进行配送。例如多个进货业主设立共同配送中心,并从该中心进货,然后配送中心将所进商品汇总、分类后统一进行配送。 据统计,日本大多数零售业利用共同配送方式,共同配送采用率为55.4%。
微观效益 达到配送作业的经济规模,提高流作业的效率,降低企业营运成本 不需投入大量资金、设备、土地、人力等,可以省企业的资源 企业可以集中精力经营核算心业务(COREBUSINESS),促进企业的成长与扩散 扩大市场范围,消除原有封闭性的销售网络,共建共存共荣的环境
二、配送中心分类
按配送中心的功能分类 储存型配送中心 流通型配送中心 加工型配送中心 按地理区域划分 城市配送中心 区域配送中心 按社会化程度分类 企业配送中心 社会(专业)配送中心 共同配送中心
按服务对象来分 销售配送中心 供应配送中心 按专业化程度来分 柔性配送中心 专业配送中心
2、共同配送
所谓共同配送就是为了提高车辆装载率有效地进行配送,对多个企业共同进行配送。例如多个进货业主设立共同配送中心,并从该中心进货,然后配送中心将所进商品汇总、分类后统一进行配送。 据统计,日本大多数零售业利用共同配送方式,共同配送采用率为55.4%。
微观效益 达到配送作业的经济规模,提高流作业的效率,降低企业营运成本 不需投入大量资金、设备、土地、人力等,可以省企业的资源 企业可以集中精力经营核算心业务(COREBUSINESS),促进企业的成长与扩散 扩大市场范围,消除原有封闭性的销售网络,共建共存共荣的环境
二、配送中心分类
按配送中心的功能分类 储存型配送中心 流通型配送中心 加工型配送中心 按地理区域划分 城市配送中心 区域配送中心 按社会化程度分类 企业配送中心 社会(专业)配送中心 共同配送中心
按服务对象来分 销售配送中心 供应配送中心 按专业化程度来分 柔性配送中心 专业配送中心
《配送管理》课件

《配送管理》PPT课件
本课件将带您了解《配送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定义、目的、流程管理、 人员配置、信息技术运用等内容,让您深入了解并掌握配送管理的要点。
配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配送管理是指对物流流程中的配送环节进行规划、组织、实施和控制的管理 活动。它涉及到从供应链的发货仓库到客户最终交货的全过程。
配送组织结构与人员配置
配送中心
设立配送中心以集中管理 和协调配送活动。
配送员
配置专业配送员,具备良 好的驾驶技术和沟通能力。
配送主管
负责配送计划和人员管理, 确保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工作的顺利进行。
配送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投资建设适合配送业务的仓库、配送车辆和相关设备,并进行定期维护和保 养,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配送信息技术的运用
1 物流管理系统
使用物流管理系统进行 配送计划、路线优化和 配送状态跟踪。
2 电子数据交换
与供应商和客户之间通 过电子数据交换进行配 送信息的共享。
3 智能配送设备
应用智能设备和传感器 技术,提高配送效率和 准确性。
计划
制定配送路线、时间表和配送员任务分配。
执行
按照计划进行配送,并及时更新配送信息。
配送模式与选择
末端配送
采用不同的末端配送模式,如 快递、物流、自提点等,根据 需求选择合适的模式。
交叉配送
通过集中分拨中心,实现货物 无需仓储直接进行转运的配送 模式。
直邮配送
将商品直接从供应商发送给客 户,供应商负责包装和邮寄的 配送模式。
配送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配送管理的目标是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优化配送服务质量。它对 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客户满意度以及企业形象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
本课件将带您了解《配送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定义、目的、流程管理、 人员配置、信息技术运用等内容,让您深入了解并掌握配送管理的要点。
配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配送管理是指对物流流程中的配送环节进行规划、组织、实施和控制的管理 活动。它涉及到从供应链的发货仓库到客户最终交货的全过程。
配送组织结构与人员配置
配送中心
设立配送中心以集中管理 和协调配送活动。
配送员
配置专业配送员,具备良 好的驾驶技术和沟通能力。
配送主管
负责配送计划和人员管理, 确保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工作的顺利进行。
配送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投资建设适合配送业务的仓库、配送车辆和相关设备,并进行定期维护和保 养,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配送信息技术的运用
1 物流管理系统
使用物流管理系统进行 配送计划、路线优化和 配送状态跟踪。
2 电子数据交换
与供应商和客户之间通 过电子数据交换进行配 送信息的共享。
3 智能配送设备
应用智能设备和传感器 技术,提高配送效率和 准确性。
计划
制定配送路线、时间表和配送员任务分配。
执行
按照计划进行配送,并及时更新配送信息。
配送模式与选择
末端配送
采用不同的末端配送模式,如 快递、物流、自提点等,根据 需求选择合适的模式。
交叉配送
通过集中分拨中心,实现货物 无需仓储直接进行转运的配送 模式。
直邮配送
将商品直接从供应商发送给客 户,供应商负责包装和邮寄的 配送模式。
配送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配送管理的目标是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优化配送服务质量。它对 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客户满意度以及企业形象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
第六章 运输问题和指派问题

表6.15 特塞格公司新炼油厂的备选建造地点以及它们的主要优势 备选地点 主要优势 1.靠近加州的油田 2.可以从阿拉斯加的油田取得原油 3.十分靠近旧金山配送中心 1.靠近得克萨斯油田 2.可以从中东进口原油 3.靠近公司总部 1.较低的运营成本 2.处于配送中心的中央地域 3.已经有了穿过密西西比河的输油 途径
表6.6
求佳产品公司问题中的数据 单位成本(美元) 产品: 1 41 40 37 20 2 27 29 30 30 3 28 — 27 30 4 24 23 21 40 75 75 45 生产能力
工厂 1 2 3 要求的产量
现在管理者需要决定的是在哪个工厂里生产哪种产品, 才能使总成本最低。(注意:在不止一个工厂里生产同样 的一种产品是允许的。)
表6.1 P&T公司的运输数据表(单位:车)
罐头加工厂 贝林翰 尤基尼 艾尔贝· 李
合 表6.2 计
产 量
75 125 100 300
仓 库 萨克拉门托 盐湖城 赖皮特城 奥尔巴古 合 计
分配量
80 65 70 85 300
P&T公司的单位卡车的运输成本(单位:美元) 仓 库 从 至 萨克拉门托 盐湖城 赖皮特城 奥尔巴古 464 352 995 513 416 682 654 690 388 867 791 685
划分学生入学区域
米德尔城学区(Middletown School District)开办了第三 所中学,需要为每一所学校重新划定这个城市内的服务区域。 在初步计划中,这个城市被分成了拥有大致相同数量人 口的9个区域。表6.12给出了每一所学校与每一个区域之间 的近似距离。最右一列给出了明年每一个区域的高中学生数 量(这些数字在未来几年之内估计会有缓慢的增长)。最下 面两行表示了每一所学校所能够安排的最少和最多的学生数 量。 学区管理者认为划分入学区域界限的适当目标是要使学 生到学校的平均路程最短。在这个初步的计划之中,他们要 确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每一个区域内有多少学生要安排到每 一所学校中,同时又要满足表6.12最后两行规定的约束条件。
第六章 配送运输路线设计1

第二节 配送线路设计
二、配送线路类型 1.往复式行驶路线 供应点:1个 客户:1个 客户需求量>=可用车辆的核定载重量 供应点 客户
2.环形式行驶路线 供应点1个对应多个客户或客户1个对应多个供应点 3.汇集式行驶路线
第二节 配送线路设计
二、配送线路类型 2.环形式行驶路线 供应点1个对应多个客户或客户1个对应多个供应点
f ( x) max Pk X k
k 1
n
配载模型(考虑优先级情况下)
1 问题描述
配载模型(考虑优先级情况下)
1 建立模型
客户需求优先系数表
两阶段算法思路
先将装剩余的(n一k)件货物看作为(n一k)个阶段完成,用 j(j=1,2,…,n一k)表示阶段;(x,y)表示二维变量,表示 第二阶段车辆中装入货物总重量为x,总体积为y时状态。 最优值函数fj(x,y)表示当总重量不超过x,总体积不超过y, 车辆中装入前j件货物的最大重量(或体积)
第三节 车辆调度
1问题的描述
以si 表示车辆到达i点的时间,tij表示车辆由点i行驶到点j的时间, 一般应满足以下关系式 s0=0 ETi ≤ si≤ LTi 式中, s0=0表示从车场出发,若每项任务必须在要求的时间范围内 完成,即必须满足上式,否则得到的解为不可行解,称之为硬时间 窗VSP;若某项任务不能在要求的时间范围内完成,则给予一定的惩 罚,称之为软时间窗VSP。
第三节 车辆调度
一、影响因素 (一)货物 (二)车辆 (三)配送中心 (四)客户 (五)运输网络 (六)约束条件 (七)目标函数
第三节 车辆调度
二、方法 (一)图上作业法 1.绘制交通图 设有A1、A2、A3三个配送点分别有化肥40t、30t、30t,需送往四个客户 点B1、B2、B3、B4,而且已知各配送点和客户点的地理位置及它们之间 的道路通阻情况,可据此制出相应的交通图
6配送中心管理

电子商务
6.商贸方式的变革
京东
与配送中心相辅相成
6.1配送中心管理概述
6.1.2配送中心的形成原因
电子商务 与 传统超市 对比
6.商贸方式的变革
6.1配送中心管理概述
6.1.3配送中心的类型和特点
按经营主体分: 制造商型配送中心:以制造商为中心,专门服务于制造企业本身的 生产、销售活动。联结了生产及销售两种物流活动,是企业获得运输 上的规模效应。 批发商型配送中心:由产品的批发商或代理商出资建设的配送中心, 此类配送中心在物流配送体系中扮演商流与物流合一的角色。运作方 式为,先向上游厂商订货,然后将各种产品组合,转卖给下游零售商。 零售商型配送中心:由零售商成立,服务于大中型零售企业,零售 企业的经营规模达到一定水平后,把来自不同进货者的货物在配送中 心集中分拣、加工,然后按其所属的店铺进行计划配送。获得规模效 益,包括运输成本、采购成本的下降。 第三方型配送中心:专业的物流公司出资建设,向货主企业提供配 送服务的配送中心。为社会化配送中心,想社会提供公共配送服务。 通常具有较强的运输配送能力,地理位置优越,能充分发挥配送企业 的整体优势,合理调整运输工具和综合利用物流设施。
6.1.2配送中心的形成原因
5.信息技术的创新
仓库管理系统 (WMS) 电子数据交换 (EDI)
销售终端管理 系统(POS) 条形码技术
RFID
6.1配送中心管理概述 6.1.2配送中心的形成原因
查看库房详情 入库物流实时状态监控 叉车叉取货物
查看货架详情 货物上架存储
出库物流实时状态监控
6.1配送中心管理概述
1840 第一列真正在轨上运行 时速20公里 查理‧特里维西克
1964 高速铁路 日本新干线(200公里)
6.商贸方式的变革
京东
与配送中心相辅相成
6.1配送中心管理概述
6.1.2配送中心的形成原因
电子商务 与 传统超市 对比
6.商贸方式的变革
6.1配送中心管理概述
6.1.3配送中心的类型和特点
按经营主体分: 制造商型配送中心:以制造商为中心,专门服务于制造企业本身的 生产、销售活动。联结了生产及销售两种物流活动,是企业获得运输 上的规模效应。 批发商型配送中心:由产品的批发商或代理商出资建设的配送中心, 此类配送中心在物流配送体系中扮演商流与物流合一的角色。运作方 式为,先向上游厂商订货,然后将各种产品组合,转卖给下游零售商。 零售商型配送中心:由零售商成立,服务于大中型零售企业,零售 企业的经营规模达到一定水平后,把来自不同进货者的货物在配送中 心集中分拣、加工,然后按其所属的店铺进行计划配送。获得规模效 益,包括运输成本、采购成本的下降。 第三方型配送中心:专业的物流公司出资建设,向货主企业提供配 送服务的配送中心。为社会化配送中心,想社会提供公共配送服务。 通常具有较强的运输配送能力,地理位置优越,能充分发挥配送企业 的整体优势,合理调整运输工具和综合利用物流设施。
6.1.2配送中心的形成原因
5.信息技术的创新
仓库管理系统 (WMS) 电子数据交换 (EDI)
销售终端管理 系统(POS) 条形码技术
RFID
6.1配送中心管理概述 6.1.2配送中心的形成原因
查看库房详情 入库物流实时状态监控 叉车叉取货物
查看货架详情 货物上架存储
出库物流实时状态监控
6.1配送中心管理概述
1840 第一列真正在轨上运行 时速20公里 查理‧特里维西克
1964 高速铁路 日本新干线(2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