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创伤出血指南

合集下载

严重创伤出血和凝血病处理-欧洲指南

严重创伤出血和凝血病处理-欧洲指南

及时识别出血对于挽救患者生 命至关重要。
对于疑似出血的患者,应立即 进行基础生命支持,包括保持 呼吸道通畅、建立静脉通道和 给予适当剂量的液体复苏。
出血的处理
01 总结词
控制出血是减少失血和改善患 者预后的关键。
02
详细描述
一旦识别出血,应立即采取措 施控制出血,包括使用止血带 、加压包扎、填塞等止血技术 ,以及手术止血。同时,应尽 快将患者转运至医疗机构进行 进一步治疗。
04
增强医护人员的团队协 作和沟通协调能力。
培训内容
诊断标准和评估方 法。
凝血病的治疗和管 理。
严重创伤出血和凝 血病的病理生理机 制。
紧急止血技术和方 法。
团队协作和紧急情 况下的沟通协调。
教育材料和资源
01
02
03
04
欧洲严重创伤出血和凝血病处 理指南。
国际创伤生命支持组织(ITLS) 的培训教材和课程。
严重创伤出血和凝血病处理-欧 洲指南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严重创伤出血的识别和处理 • 凝血病的识别和处理 • 严重创伤出血和凝血病处理的优先顺序 • 严重创伤出血和凝血病处理的资源与设备 • 严重创伤出血和凝血病处理的培训和教育
01 引言
CHAPTER
目的和背景
目的
本指南旨在为欧洲地区的医疗工作者提供关于严重创伤出血 和凝血病处理的指导原则,以优化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
03 凝血病的识别和处理
CHAPTER
凝血病的识别
01
02
03
凝血病症状
包括皮肤黏膜出血、伤口 血流不止、皮下瘀斑等。
实验室检查
通过检测血小板计数、凝 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 血活酶时间等指标,判断 凝血功能是否正常。

严重伤势的急救指南手册

严重伤势的急救指南手册

严重伤势的急救指南手册
简介
本手册提供了针对严重伤势的急救指南,旨在帮助人们在紧急情况下提供正确的急救措施。

请注意,急救行动应该始终以个人安全为优先考虑。

伤势分类
伤口出血
- 定位出血位置并迅速施加直接压力。

- 用干净的绷带或纱布固定伤口,并尽量提高患者受伤部位的位置。

- 如果出血无法止住或伤口较大,立即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骨折
- 确定骨折部位,并保持该部位的稳定。

- 使用固定绷带或者可用的物品固定骨折部位。

- 尽量避免移动患者,并尽快寻求医疗帮助。

呼吸困难
- 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 让患者坐起来,尽量保持正常姿势。

- 如有必要,进行心肺复苏。

- 立即呼叫急救车或将患者送往最近的医院急诊室。

失去意识
- 尝试唤醒患者,轻拍其面部或大声呼喊。

- 如患者没有反应,确保其呼吸道通畅,并立即呼叫急救车或将其送往医院急诊室。

烧伤
- 迅速将受烧伤的身体部位冲洗在冷水中。

- 用干净的毛巾覆盖烧伤部位,保持患者舒适。

- 不要涂抹任何药物或没有医生指导的物质在烧伤处。

急救小贴士
- 在提供急救前,先呼叫急救车或通知专业救援人员。

- 急救时务必保护自己,避免感染或进一步伤害。

- 急救过程中保持冷静和镇定,高效地采取必要的措施。

- 在任何急救情况下,始终要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请注意,以上提供的急救指南仅供参考,有些情况下,可能需要特定的处理。

建议在紧急情况下寻求专业医疗人员的帮助。

严重创伤大出血的早期处理欧洲指南解读

严重创伤大出血的早期处理欧洲指南解读

fluid and hypothermia
bleeding
and coagulation
严重创伤大出血的早期处理欧洲指南解读
VI.Treatment pathway
第11页
二、早期复苏和预防深入出血
严重创伤大出血的早期处理欧洲指南解读
第12页
• R1: 对于需要紧急外科手术止血患者, 应尽可能缩短受伤至手 术时间(1A)
一旦出现凝血紊乱马上中止使用HES。
严重创伤大出血的早期处理欧洲指南解读
/BiologicsBloodVaccines40
第39页
• R14.5: 对于钝性伤和颅脑损伤患者,提议在早期能够使用 高渗溶液, 但与晶体液和胶体液相比并无显著优势(2B)
严重创伤大出血的早期处理欧洲指南解读
第6页
创伤性凝血病对预后有着主要影响
严重创伤大出血的早期处理欧洲指南解读
Injury, Int.J.Care Injured () 38, 298—304
第7页
入院时有凝血功效异常创伤患者死亡率增加4~6倍
严重创伤大出血的早期处理欧洲指南解读
Niles SE, et al.J Trauma, , 64(6): 1459-1463.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Mar 16;(3):CD000567
第40页
• R14.6: 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躯干穿透伤患者, 推荐使用高渗液体(2C)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penetrating injuries to the torso that result in hypotension, initial fluid resuscitation with HSD is beneficial in improving survival, especially if surgery is subsequently required.

创伤失血性休克指南解读

创伤失血性休克指南解读

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
03
资源共享与应急机制
在救治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时,部分地区可能面临医疗资源紧张问题。
应建立完善的应急机制和资源共享体系,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经验总结与未来展望
持续改进与培训
总结临床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救治流程和规范,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创伤失 血性休克救治水平。
失血程度评估
通过血红蛋白、红细胞压 积等实验室检查,评估失 血程度,指导复苏策略。
创伤严重程度评估
采用损伤严重度评分(ISS )等工具,全面评估患者 创伤严重程度,预测休克 发生风险。
复苏策略选择及实施
液体复苏
优先选择晶体液进行快速补液, 根据失血程度和监测指标调整补
液速度和量。
血管活性药物应用
在充分液体复苏基础上,根据患者 血压、心输出量等指标,适时使用 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脏器灌注压。
失血性休克患者易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并发症, 如何有效防治这些并发症是临床实践中面临的挑战。
个体化治疗需求
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伤情、失血量、年龄等因素差异较 大,如何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满足患者的具体需求是 临床实践中的难题。
指南制定目标与意义
目标
本指南旨在规范创伤失血性休克的诊治 流程,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通过总结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 实践经验,为临床医生提供实用的指导 和建议。
患者教育与康复
在救治成功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健康教育,包括康复训练 、心理支持等,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困难病例分析及教训总结
01
延误诊断与治疗
部分患者因伤势严重或合并其他损伤,导致创伤失血性休克诊断困难,

严重创伤出血和凝血病处理欧洲指南

严重创伤出血和凝血病处理欧洲指南
6.8凝血酶原复合物(PCC) 推荐33:对于口服维生素K依赖抗凝药的患者,推荐早期使用浓缩的
凝血酶原复合物进行紧急拮抗(1A); 为减轻使用新型口服抗凝剂的患者发生创伤后致命性出血,建议给予
PCC(2c); 如果纤维蛋白原水平正常,建议如果血栓弹力图监测提示凝血启动延
迟时使用PCC或血浆(2C)。
同时联合使用大剂量(25-50U/Kg)PCC、直到出现特异性拮抗剂(2C)。
6.10 直接口服抗凝药—凝血酶抑制剂 推荐 35:建议对于正在服用或可疑服用达比加群药物的与 APTT 对达比加群作定性估计(2C) 如果出现致命性出血,推荐 idarucizumab(5g,iv) (1B),或者如果没有
7.1 指南执行 推荐38:每家医疗机构对创伤出血患者实施具有循证医学
依据的临床指南。(1B) 7.2 出血控制与预后的评估 推荐 39:当地的临床质量与安全管理系统应该包括评估
出血控制与结局关键指标的参数(1C)。
严重创伤出血和凝血病处理欧洲指南
6.12 血栓预防 推荐 37:推荐出血控制后 24h 内使用药物预防血栓(1B); 建议尽早采用物理措施预防深静脉血栓,包括间歇性气囊加压装置
(1C)、抗血栓弹力袜(2C); 不推荐常规使用下腔静脉滤器进行血栓预防(1C)。
严重创伤出血和凝血病处理欧洲指南
七、指南执行与质量控制
严重创伤出血和凝血病处理欧洲指南
首剂1 g(至少10 min),后续1 g输注至少持续8 h(1A); 创伤出血患者应该在伤后3 h内使用氨甲环酸(1B); 建议制定创伤出血处理流程时,考虑在患者转送医院的途中应用首剂
的氨甲环酸(2c)。
严重创伤出血和凝血病处理欧洲指南
六、进一步复苏
严重创伤出血和凝血病处理欧洲指南

2023年欧洲指南:严重创伤出血和凝血障碍的管理(第6版)39项推荐

2023年欧洲指南:严重创伤出血和凝血障碍的管理(第6版)39项推荐

2023年欧洲指南:严重创伤出血和凝血障碍的管理(第6版)39项推荐1 早期复苏与防止再出血缩短间隔时间推荐1建议将严重创伤患者直接送往合适的创伤医疗中心进行救治(1B)尽量缩短创伤出现到出血控制的时间间隔(1B)局部出血管理推荐2建议局部按压以限制危及生命的出血(1B)在术前使用止血带来阻止开放性四肢损伤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出血(1B)通气推荐3建议在存在气道阻塞、意识改变[格拉斯哥昏迷指数( GCS )≤8分]、低通气或低氧血症的情况下,立即进行气管插管或替代气道管理(1B)建议避免出现低氧血症(1A)建议避免高氧血症,除非存在即将出血的情况(2B)建议对创伤患者行正常通气(1B)建议对于存在脑疝迹象的创伤患者采取的救命措施-过度通气(2C)院前血液制品使用推荐4对院前血液制品的使用没有明确的赞成或反对的建议或意见2 出血的诊断与监测早期评估推荐5建议临床医生结合患者生理、损伤解剖类别、损伤机制和患者对初始复苏的反应来评估创伤性出血的程度(1C)建议使用休克指数(shock index,SI)来评估低血容量休克的严重程度和输血需求(1C)紧急干预推荐6建议有明显出血源、出现肢体失血性休克和疑似出血源的患者进行紧急止血(1 B)进一步检查推荐7建议对不明原因出血及不需要紧急止血的患者,立即进行进一步检查以确定出血源(1C)影像学检查推荐8建议,在可行且在不耽误转运的情况下,使用院前超声检查(PHUS)检测胸腹部损伤患者是否存在血/气胸、心包积血和/或腹腔游离积液(2B)建议对胸腹损伤患者使用包括FAST在内的床旁超声检查(POCUS)(1C)建议早期使用增强全身CT( WBCT ) 来检测和识别损伤类型及潜在的出血源(1 B)血红蛋白推荐9建议将重复Hb和/或Hct测定作为出血评估的实验室指标,因为正常范围内的初始值可能会掩盖早期出血表现(1B)血清乳酸盐和碱缺失推荐10建议将血乳酸作为估计和监测出血和组织低灌注程度的敏感指标,在没有乳酸测量的情况下,碱基缺失可能是一个合适的替代方案(1B)凝血功能监测推荐11建议采用传统的实验室方法( 凝血酶原时间( PT ) /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 )、Clauss纤维蛋白原水平和血小板计数和/或即时检验( POC ) PT / INR和/或黏弹性试验( viscoelastic method) ,进行早期、重复监测凝血功能(1C)血小板功能监测推荐12对于正在接受抗血小板治疗或疑似血小板功能异常的创伤患者,建议避免常规使用血小板功能床旁快速检测装置(point ofcare,POC)进行血小板功能监测(1C)3 组织氧合、容量、液体类型和体温容量置换和目标血压推荐13在创伤后的初始阶段,建议使用限制性容量置换以达到目标血压,目标收缩压为80~90 mmHg(平均动脉压为50~60 mmHg),直至严重出血得到控制且无颅脑损伤的临床指征(1B)建议严重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ies,TBI)(GCS≤8分)患者的平均动脉压维持在80mmHg以上(1C)血管升压药和强心药推荐14如果限制性容量替代策略未达到目标血压,我们建议在输注液体的同时给予去甲肾上腺素以维持目标动脉压(1C)建议在存在心肌功能障碍的情况下输注多巴酚丁胺(1C)液体类型推荐15建议对低血压性创伤出血患者开始使用0.9 %氯化钠或平衡晶体溶液进行液体治疗(1B)对于严重颅脑外伤患者避免使用低渗晶体溶液如乳酸林格液(1B)由于胶体对凝血功能的不良影响,建议限用胶体液(1C)红细胞水平推荐16若需红细胞输注,建议目标血红蛋白为70~90 g/L(1C)自体血回输推荐17建议在出现腹腔、盆腔或胸腔严重出血时考虑行自体血回输(2B)体温管理推荐18尽早采取措施减少热量散失,复温低体温患者,恢复和维持正常体温(1C)4 快速控制出血损伤控制性手术推荐19对于以失血性休克、持续出血、凝血功能障碍和/或合并腹部血管和胰腺损伤为临床表现的严重创伤患者,推荐损伤控制性手术(1B)应采取损伤控制性手术其他原因包括体温过低、酸中毒、难以触及的重大解剖损伤、长耗时的手术的严重创伤(1C)对于不存在上述任何情况的患者,建议进行初级确定性的外科手术治疗(1C)骨盆闭合和稳定推荐20建议在院前使用骨盆包扎带,以减少疑似骨盆骨折时危及生命的出血(1C)建议出血性休克合并骨盆环破裂的患者,尽早行骨盆环闭合和稳定的相关处理(1B)填塞、栓塞、手术及复苏性主动脉血管内球囊阻断术(REBOA)推荐21当正在出血和/或不能及时进行血管栓塞时,建议暂时性腹膜外填塞。

遇到严重创伤出血时应该如何进行止血

遇到严重创伤出血时应该如何进行止血

遇到严重创伤出血时应该如何进行止血在日常生活中,意外总是难以预料。

严重创伤出血是一种极其危急的情况,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止血,可能会导致生命危险。

因此,了解并掌握正确的止血方法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要保持冷静。

遇到严重创伤出血的场景,人们往往会感到惊慌失措,但此时保持冷静是成功止血的关键。

冷静的头脑能帮助我们更清晰地思考和采取正确的行动。

接下来,要迅速判断出血的情况。

观察出血的部位、出血的速度和出血量。

如果是动脉出血,血液会呈喷射状,颜色鲜红,出血速度快且量大;静脉出血则相对缓慢,血液颜色较暗;毛细血管出血通常出血量较少,血液慢慢渗出。

对于不同部位的出血,止血方法也有所不同。

如果是上肢出血,可以使用压迫止血法。

找到出血部位上方的动脉,用手指或纱布用力按压。

比如,前臂出血,可以按压肱动脉,位置在肘窝上方,肱二头肌内侧;上臂出血,按压腋动脉,在腋窝中点处。

按压时要注意力度适中,既要能止住血,又不能影响肢体的血液循环。

下肢出血时,同样采用压迫止血法。

大腿出血,按压股动脉,位置在腹股沟中点稍下方;小腿出血,按压腘动脉,在膝盖后面的凹陷处。

头部出血是比较常见且危险的情况。

如果是头皮出血,可以用纱布或干净的毛巾直接按压出血部位。

如果是面部出血,比如鼻部出血,身体微微前倾,用手指捏住两侧鼻翼,持续按压 5 10 分钟。

颈部出血比较严重,需要特别小心。

用拇指按压受伤一侧的颈总动脉,但不能两侧同时按压,以免导致脑部缺血。

按压的位置在气管外侧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之间。

如果伤口较大、较深,或者是肢体离断伤导致的严重出血,单纯的压迫止血可能效果不佳,这时候可以使用止血带止血。

但使用止血带要注意正确的方法和时间。

止血带应绑在出血部位上方约 5 10 厘米处,松紧度以能插入一根手指为宜。

记录好使用止血带的时间,每隔 1 小时要放松 1 2 分钟,以免造成肢体缺血坏死。

在止血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伤口的处理。

如果有异物插入伤口,不要随意拔出,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出血。

2023年创伤后大出血和凝血障碍管理指南

2023年创伤后大出血和凝血障碍管理指南

2023年创伤后大出血和凝血障碍管理指南严重创伤后出血的管理充满挑战。

若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创伤后出血和相关的凝血障碍将成为多器官衰竭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近日,欧洲严重创伤出血和凝血障碍管理指南第6版发布,提供了相关的临床建议。

初步复苏,防止进一步出血指南建议尽量缩短受伤和出血控制之间的时间。

建议局部压迫开放性伤口,以免出现危及生命的出血。

术前使用止血带辅助止血,以防止因四肢开放性损伤导致危及生命的出血。

在出现气道阻塞、意识改变[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 8]、通气不足或低氧血症的情况下,立即进行气管插管或替代气道管理;避免出现低氧血症或高氧血症。

出血的诊断和监测临床医生应评估创伤性出血的严重程度。

建议使用休克指数(SI)和/或脉压(PP)来评估低血容量休克的程度和输血需求。

对于有明显出血源的患者,应立即启动止血流程。

对于出血源不明且无需立即控制出血的患者应立即进行检查,以确定出血来源。

早期使用全身增强CT进行成像,有助于评估损伤类型以及查找潜在出血源。

指南建议使用重复Hb和/或HCT作为出血的实验室标志物,血乳酸是一项敏感的指标,可用以评估和监测出血和组织灌注不足的程度。

可使用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指标对止血情况进行早期和反复监测。

如果需要输血,建议目标血红蛋白水平为70–90 g/L。

出血和凝血障碍的处理对于出血或有严重出血风险的创伤患者,应尽快给予氨甲环酸。

如果可行,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受伤后3小时内给予药物,先给予负荷剂量1g,然后在8小时内静脉输注1g。

对于大出血患者的初始治疗,推荐给予:(1)纤维蛋白原浓缩物或冷沉淀物和浓缩红细胞(pRBC),或(2)新鲜冰冻血浆(FFP)[FFP/pRBC 比率至少为1:2] 或病原体灭活的FFP。

如果选择FFP,建议进行标准实验室凝血检测(PT和/或APTT)指导FFP使用。

如果大出血伴有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建议使用浓缩纤维蛋白原或冷沉淀治疗,建议初始补充纤维蛋白原3-4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对于存在明显腹腔积液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的患者,应采取紧急的干预措施。 (6) 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推荐使用 CT 进行进一步的评估。 (7) 不推荐单独使用红细胞压积 (Hct) 检测 作为评估出血程度的独立实验室指标。
(8) 推荐检测血清乳酸或碱剩余作为评估、 监测出血和休克程度的敏感指标。 (9) 推荐常规评估创伤后的凝血病,包括早 期、重复和联 合 检 测 凝 血 酶 原 时 间 (P T)、 部 分 凝 血 活 酶 时 间(APTT)、 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 推荐使用血栓弹力图帮 助明确凝血病的特征和指导止血治疗。
组织氧合、输液和低体温
(1) 对于没有脑损伤的患者,在严重出血控制之前应将收缩压 维持在 80~90mm Hg(1mm Hg=013kPa)。 对于合并严重颅脑损伤 (GCS≤8) 的失血性休克患者,应该 维持平均动脉压≥80mmHg。
(2) 对于低血压的创伤出血患者应该进行液体治疗。 首先选 择使用晶体液。 对于合并严重颅脑损伤的患者,应避免使用低渗 溶液如乳酸格林氏液。 如果选用胶体液,则应该在相应制剂规定 的剂量范围之内。 对于钝性伤和颅脑损伤的患者,建议在早期可 以使用高渗 溶 液,但 与 晶 体 液 和 胶 体 液 相 比 并 无 明 显 优 势。 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躯干穿透伤患者,推荐使用高 渗液体。
救治流程
(1) 推荐每家医疗机构对创伤出血患者实施
具有循证医学依据的救治流程。
(2) 推荐使用救治核查表单以指导临床处理。
(3) 推荐每家医疗机构在日常质量管理中, 应该包括对救治流程遵循情况的评估。
Logo
(11) 对于已经采取标准的控制出血的努力和最 佳的传统止血措施的患者,如果持续存在大出血和 创伤性凝血病,建议使用基因重组的活化Ⅶ因子 (rFⅦa)。 对于单独颅脑损伤引起的脑内出血, 不建议使用 rFⅦa。 (12) 建议尽早采用物理措施预防深静脉血栓, 包括间歇性气囊加压装置 (IPC) 和 /或抗血栓 弹力袜。 推荐出血控制后 24h内使用药物预防血 栓。 不推荐常规使用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血栓。
诊断和监测出血
(1) 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生理指标、损伤的解 剖类型、损伤机制以及患者对初始复苏的反应,综 合评估患者出血的程度。 (2) 对于明确出血部位的失血性休克患者,如果 初始的复苏无效,则应立即采取控制出血的措施。 (3) 对于未明确出血部位的失血性休克患者,推 荐立即采取进一步的评估。 (4) 对于怀疑有躯干部损伤的患者,推荐早期进 行影像学 检 查 (FAST或 CT) 以 明 确 有 无 胸 腹 腔 游 离 液 体。
严重创伤出血和凝血病处理欧洲指南2013

Logo
未控制的出血是严重创伤患者潜在可预防的 首位死因。恰当的处理包括早期明确出血部位, 采取积极的措施减少失血量,恢复组织灌注和 稳定血流动力学。大约有1/3的创伤出血患 者入院时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显著增加了病死 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
Contents
迅速控制出血
(1) 推荐使用填塞、直接外科手术止血以及局部止血
措施以达到早期控制腹腔出血。对于严重大出血濒临衰竭 状态的患者,主动脉钳夹可作为辅助的措施。
(2) 对于有失血性休克的骨盆环破裂的患者,推荐立 即采用骨盆环关闭和稳定的措施。 (3) 对于骨盆 环 稳 定 后 持 续 血 流 动 力 学 不 稳 定 的患 者,推荐早期实施腹膜外填塞、动脉造影栓塞或外科手术控制出血。
(3) 对液体复苏无效的患者,推荐使用缩血管药物 来维持目标的动脉血压。 对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推 荐使用正性肌力药物。 (4) 推荐早期采取措施减少热量丢失,对低体温的 患者进行复温,以达到并维持正常的体温。 对于合并 颅脑损伤的患者,一旦其他部位的出血得到控制,建 议使用 33~35℃的低温治疗并维持≥48h。 (5) 推荐将血红蛋白值维持到 7~9g/dl。
出血和凝血功能障碍的处理
(1) 推荐尽早检测并采取措施维持凝血功能。 (2) 对于出血或存在大出血风险的患者,推荐尽 早使用氨甲环酸,首剂 1g(给药时间大于 10m in),后续 1g输注持续 8h。 创伤出血患者应 该在伤后 3h内使用氨甲环酸。 建议制定创伤出血 处理流程时,考虑在患者转送医院的途中应用首剂 的氨甲环酸。 (3) 对于大量输血的患者,推荐监测血浆离子钙 水平并维持在正常范围。
(6) 推荐输注血小板以维持血小板计数大于 50× 109L-1。对于持续出血和/或创伤性脑损伤的 患者,建议将血小板计数维持在 100×109 L- 1以上。
(7) 建议对接受抗血小板治疗的大出血或者颅内出 血的患者输注血小板。 对于接受或怀疑接受抗血小板 治疗的患者,建议检测血小板功能。 如果明确血小板 功能不良且患者存在持续的微血管性出血,建议使用 浓缩血小板治疗。 (8) 对于使用 抑 制 血 小 板 药 物 和 血 管 性 血 友 病 的 患者,建议使用去氨加压素 (03μg/k g)。 不建议在创伤出血患者中常规使用去氨加压素。
(4) 对于合并重度失血性休克、有持续出血和凝血病征象
的严重创伤患者,推荐实施损伤控制外科。 其他需要实施损伤 控制外科的情况包括严重凝血病、低体温、酸中毒、难以处理 的解剖损伤、耗时的操作、同时合并腹部以外的严重创伤。对 于血流动力学稳定且不存在上述情况的患者,推荐实施确定性 外科手术。
(5) 对于实质脏器损伤伴有静脉出血或中等程度的动脉出血, 推荐联合使用局部止血药物、其他外科方法或填塞法止血。
(4) 对于大出血的患者,推荐早期应用血浆 (新 鲜冰冻血浆或病原体灭活的血浆) 或纤维蛋白原 。 如果需要继续使用血浆,建议血浆∶红细胞的输注 比例至少达到 1∶2。 对于没有大量出血的患者不 推荐使用血浆。 (5) 如果患者有大出血,血栓弹力图提示功能性 纤维蛋白原缺乏或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达 15~2 0g/L,则推荐输注纤维蛋白原或冷沉淀。 推荐 的起始剂量纤维蛋白原为 3~4g,冷沉淀为 50 mg/kg。然后根据血栓弹力图和纤维蛋白原的 检测水平指导是否继续输注。
1.早期复苏和防止进一步出血
2.诊断和监测出血 3.组织氧合、输液和低体温 4.迅速控制出血 5.出血和凝血功能障碍的处理 6.救治流程
早期复苏和防止进一步出血
(1) 对于需要紧急外科手术止血的患者,应尽量 缩短受伤至手术的时间。 (2) 开放性四肢损伤存在威胁生命的大出血,在 外科手术前推荐使用止血带。 (3) 对于没有脑疝征象的创伤患者,推荐开始机 械通气时采用正常的通气量。
(9) 对于口服维生素 K依赖抗凝药的患者,推荐早期
使用浓缩的凝血酶原复合物进行紧急拮抗。 如果实施基 于浓缩凝血酶原复合物的目标导向治疗策略,对于血栓 弹力图提示有凝血启动延迟的出血患者,则建议使用凝 血酶原复合物。 (10) 对于使用 或 怀 疑 使 用 抗 Xa因 子 药 物 如 利 伐 沙班、阿哌沙班、依度沙班的患者,建议检测底物 特异的抗Xa因子活性。 如果存在致命性出血,则建议 使用大剂量的凝血酶原复合物 (25~50U/kg) 以逆转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依度沙班的效应。 对于口 服或怀疑口服凝血酶抑制剂 (如达比加群) 的患者,不 建议使用凝血酶原复合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