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历史]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古代史《三国鼎立》教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 (共24张PPT)

2.《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 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都与三 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 这场战役是 ( ) A.巨鹿之战 C.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 D.淝水之战
3.三国时期船队曾到达夷洲,加 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联系的国家是 ( ) A.吴国 B.蜀国 C.秦国 D.魏国
4.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 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 ) 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官渡之战 *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
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 课堂总结 练习巩固 课后作业
恢复和发展北方经济,推 动历史进步。 *性格也有凶残、奸诈的 一面,但我们认为他统一 北方大业是最主要的, *所以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 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1.“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 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 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 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 再限于黄河流域。”这次战争() A.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B.巨鹿之战 D.赤壁之战
曹丕
魏
洛阳
蜀
刘备 221年 成都
吴
孙权 229年 建业
新课导入
识 图 题:
A B A的建立 者是 曹丕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 课堂总结
B的都城 在 成都
练习巩固
课后作业
C
C的国号 是 吴
魏
蜀
吴
曹魏重视农耕
吴船远航夷洲
蜀锦行销三国
评 三 国
分析评价你眼中 的曹操是怎样的形 象?
新课导入
5.三顾茅庐的典故出自东汉末年的 襄阳,这位曾在茅庐中居住的历史 人物,其突出贡献是( ) A.建立西汉 C.建立西晋 B.巩固蜀汉政权 D.建立东汉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共43张PPT)

孙、刘
发言人:诸葛亮
采取火攻,战术得当
再现“三国”风云——赤壁之战
战役 时间 双方 兵力 结果 作 用
袁绍 10余万 曹操 为统一北方 官渡 奠定了基础 之战 200年 曹操 3-4万 以少胜多
赤壁 之战 208年
曹操 20多万 孙刘联军 为三国鼎立 局面的形成 孙权 以少胜多 奠定基础 5 万 刘备
1.阅读曹操的诗句,回答问题。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诗中的“壮心”指的是什么? 宏大的志向——统一全国 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然到了 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 他实现了吗? 没有 沉,一种对宏伟理想追求永不会 原因又是什么? 曹操想统一中国, 停息啊!(写于“官渡之战”)
曹操能够以较少的兵力战胜袁 绍,您能分析一下胜利的原因 吗?
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重用人才 经济上,实行屯田,重视农业 军事上,战术得当 发言人:曹操 袁绍不善用人,骄傲轻敌
再现“三国”风云——剑指天下 老骥伏枥, 《龟虽寿》提到“…志在千 志在千里。 里,…壮心不已”,那么统一北 烈士暮年, 方后,他又有怎样的雄心壮志? 壮心不已。
——曹操《蒿里行》
诗中所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百姓大量死亡,荒野上白骨累累, 诗中所描绘的景象是:东汉末年,因 战乱连年不断,造成人民 千里之内都听不到鸡鸣之声。幸 地方军阀割据混战,导致生产力遭到 大量死亡,社会生产遭到 存的人有如百分之一,想起来就 极大破坏,出现了百姓流离失所、死 让人感到苍凉。 者相籍的场景。 严重破坏。
政治方面:“挟天子以令诸侯” 处 于有利地位。 经济方面:采取屯田措施,招募流亡农 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实力不断增 强。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共58张PPT)

230年,孙权派卫温 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 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 同时也说明了台湾自古以 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 部分。
3、蜀国的治理与开发
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 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 西南地区的开发。
系统总结:
①一种局面: 三国鼎立 ②两大战役: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吴
③三分天下:
曹操
10/13/2018
动脑筋: 为何曹操能以少胜多? 你能说说袁绍失败和曹操胜利的原因吗?
1、双方实力对比,袁军10万,曹 军3、4万。袁绍易… 袁绍自恃兵多,产生骄傲 轻敌的情绪,拒绝采纳谋士许 攸的正确建议。 2、 “曹操赤脚迎许攸”说明了 什么? 曹操善于用人,采纳了许 攸的建议,火烧袁军粮草,最 终大败袁军。 10/13/2018
10/13/2018
曹操占据河南一带
10/13/2018
是谁顺应历史潮流,完成 北方的统一的呢?
董卓之后,东汉王朝名存实亡,汉献帝 受困于洛阳……
一、官渡之战
1.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
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并招揽人才。
10/13/2018
政治上——把汉献帝从都城洛阳接到许,
10/13/2018
刘备三顾茅庐,打动诸葛亮,得其辅佐大业。
•
诸葛亮,字孔明,隐 居隆中(今湖北襄阳城附 近)。
•
见识高,多谋略,号卧
龙先生。辅佐刘备后,一
生“鞠躬尽瘁,死而后
已”。
• 东吴孙策死后,其弟孙权继立……
孙权有周瑜、黄盖、鲁肃等人才辅佐,实力不容小觑
鲁 肃
大 敌 当 前 , 刘 备 和 孙 权 决 定 联 合 抗 曹 。
孙兄,大敌当 前,你我不如合 力抗敌可好?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6课三国鼎立 (新人教版) (共38张PPT)

曹操
讨论:
曹操为什么能迅速壮大?
材料一:曹操多谋善断,很有眼光。在人们都 为汉朝的命运担心时,曹操迎合人心,于196年去 洛阳,迎献帝到许,用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军阀发 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有政治优势。 材料二:三次发布求贤令 ,选拔和任用一些 有才能的人。他们辅佐曹操成就大业。
材料三:曹操在北方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荒,组织 兵士耕田,既保证了军粮又赢得了民心,实力不断增强。
—曹操
讲故事
《三顾茅庐》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
赤 壁 之 战
赤壁之战
208年,曹操率领20万大军南下,想要统一天下。孙权、刘备组成 五万联军,在赤壁与曹军展开决战。联军利用曹军不习水战、连 锁战舰的弱点,用火攻大败曹军。曹操带领少数人马,慌忙逃回 北方。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的基 础,又是我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是我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官 渡 之 战
公元200年
袁绍 十万人
夜袭乌巢,烧 毁袁军粮草
乌巢
官渡
曹
三四 万人
操
以少胜多
思考:
曹操为什么能打败袁绍?
①曹操,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 侯”招贤纳士,并虚心采纳正确意见; 经济上实行屯田,奖励农耕;军事 上以守为攻,伺机而动,烧毁袁军 粮草。 ②袁绍骄傲轻敌,听不进不同意 见。
翻 车
魏国修建许多 水利工程,北 方的生产明显 恢复和发展起 来, “家家 丰足,仓库盈 溢” 。
蜀汉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 南地区的发展 蜀
国 的 丝 织 业 兴 旺 , 蜀 锦 行 销 三 国 。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三国鼎立PPT课件

B、208年 D、222年
D )
胜 利 就 在 前 方 !
二、快速抢答(第二关)
1、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谁?
2、说出东汉末年的两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课后作业
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使人智 慧。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学习 三国历史后,你有什么感悟?
课堂板书
建立时间 都城 建立者
魏
220年 221年 222年
洛阳 成都 建业
曹丕 刘备 孙权
蜀 吴
东汉末年, 各地出现了 许多割据一 方的军阀, 他们彼此长 期混战,生 产遭到严重 破坏,人口 集中的黄河 中下游地区, 出现了“白 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的现象。
匈奴 马腾 刘璋
袁绍 曹操
袁术 刘表
孙策
东 汉 末 年 军 阀 割 据
在混战过程中,曹操通过招募流亡农 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实力不断增 强。而河北一带,战乱较少,粮食丰 足盘踞在那里的袁绍势力很大,为争 夺北方地盘,双方展开了一场很著名 的战争——官渡之战
袁 绍
10万人
乌巢
官渡 之战 3 、4 万人
曹 操
官渡之战
时间
公元200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作用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官渡之战后形势图
曹
赤壁
大战 刘
孙、刘联军 孙
赤壁之战
时间
Hale Waihona Puke 公元208年曹操和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作用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十六课《三国鼎立》ppt课件

官渡之战中曹操为什么能以少胜多?
曹操 胜
(可以从战争双方去找原因)
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②经济上:开荒屯田. ③用人上: 唯才是举,重用人才.
袁绍 败
骄傲轻敌,
听不进正确意见
赤壁之战中,曹操为什么战败?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
①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②采用火攻,战术得当 ③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曹操 败 1、曹军来自北方,兵士疲惫 2、曹军水土不服,流行疾病 3、曹军不习水战 4、曹操的骄傲自满
结果
战争特点
影响
时间 地点 双方 结果 特点 影响
以少胜多
官渡
公元200年
袁 绍 十万人
夜袭乌巢, 烧毁袁军粮
草
乌巢
曹操
三四 万人
官渡之战
让他壮怀激烈的战役
官渡之战
时间
自 主 地点
探 交战双方 究
结果
公元200年 官渡(在今河南中牟) 曹军与袁军 曹军大败袁军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影响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
局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让他壮心不已的局面
——三 国 鼎 立
影视资料
自 主 探 究 三 国 建 立 三 要 素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pī)
曹丕
220年
曹操死 三国始
自主 探究 三国 建立 的三 要素
刘备 221年
魏
孙权
洛阳
222年
成都
建业
蜀吴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A.赏罚分明化,挥霍一空
D.为官清廉,严于律己
回顾东汉末年以来的中国政局可以说 是:“诸侯雄起,文武相争,三分天下, 鼎局形成”。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 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它却留给我们无限的 思考。三国彼此之间虽有纷争,但局部的 统一为之后西晋完成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是历史的进步。
人教版历史(2016部编版)七年级上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44张PPT)(共44张PPT)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 三国鼎立
壁 之 战
三 国 鼎 立
■
一、官渡之战
1.背 景:
东汉王朝的崩溃
• 东汉前期,皇帝很注意防止外戚 干政,严格限制他们的政治权力 不让他们权力过大。皇帝死后, 和帝十岁即位。以后继位皇帝多 是小儿,太后则是少年寡妇。太 后临朝听政,实际上是依靠娘家 的父兄掌权,因此形成庞大的外 戚权力集团,左右朝政。小皇帝 多数不是太后亲生,年长之后, 忌惮外戚权势,怕被废黜,就以 身边的宦官为心腹,除掉外戚集 团,于是宦官又掌握大权。外戚 宦官交替专权,政治极为黑暗。
刘璋
表
一、官渡之战
1.背 景:A. 东汉末年,各地军阀长期混战;
B. 在北方,袁绍势力很大;曹操的势力也 不断壮大。 袁绍 (河北一带,十万大军) 2.交战双方: Vs 曹操 (河南一带,三四万人) 3.时 间: 4.地 5.结 点: 果:
6.特
点:
公元200年 官渡之战
袁绍中计,大 军西调,欲堵 击曹军。 曹操声东击西, 佯攻延津。
• 184年,以张角为首的黄巾军在黄河南北发动了农民大起 义。黄巾军只战斗了9个月就失败了。在镇压农民起义过 程中,掌握地方政权的豪强地主开始变成了割据一方的 军阀。农民起义被镇压后,这些军阀之间长期争夺,出 现了军阀混战的局面,给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和痛苦, 同时也使北方的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原来人口集 中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 鸣”的现象。
经济上:采用屯田措施,奖励农耕,发展生产。 材料三:为了解决军粮问题,曹操采纳部下的建议,招募流民在许昌附 近屯田。屯田农民可以不负担兵役和徭役,而且有了安定的生活,所以 (民屯、军屯) 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比较高。除了民屯外,还有军屯,屯田的兵士平时屯 种,战时打仗。屯田制的推行,使荒地大量开发,解决了流民的生计, 又筹集了军粮,从而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16课 三国鼎立
壁 之 战
三 国 鼎 立
■
一、官渡之战
1.背 景:
东汉王朝的崩溃
• 东汉前期,皇帝很注意防止外戚 干政,严格限制他们的政治权力 不让他们权力过大。皇帝死后, 和帝十岁即位。以后继位皇帝多 是小儿,太后则是少年寡妇。太 后临朝听政,实际上是依靠娘家 的父兄掌权,因此形成庞大的外 戚权力集团,左右朝政。小皇帝 多数不是太后亲生,年长之后, 忌惮外戚权势,怕被废黜,就以 身边的宦官为心腹,除掉外戚集 团,于是宦官又掌握大权。外戚 宦官交替专权,政治极为黑暗。
刘璋
表
一、官渡之战
1.背 景:A. 东汉末年,各地军阀长期混战;
B. 在北方,袁绍势力很大;曹操的势力也 不断壮大。 袁绍 (河北一带,十万大军) 2.交战双方: Vs 曹操 (河南一带,三四万人) 3.时 间: 4.地 5.结 点: 果:
6.特
点:
公元200年 官渡之战
袁绍中计,大 军西调,欲堵 击曹军。 曹操声东击西, 佯攻延津。
• 184年,以张角为首的黄巾军在黄河南北发动了农民大起 义。黄巾军只战斗了9个月就失败了。在镇压农民起义过 程中,掌握地方政权的豪强地主开始变成了割据一方的 军阀。农民起义被镇压后,这些军阀之间长期争夺,出 现了军阀混战的局面,给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和痛苦, 同时也使北方的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原来人口集 中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 鸣”的现象。
经济上:采用屯田措施,奖励农耕,发展生产。 材料三:为了解决军粮问题,曹操采纳部下的建议,招募流民在许昌附 近屯田。屯田农民可以不负担兵役和徭役,而且有了安定的生活,所以 (民屯、军屯) 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比较高。除了民屯外,还有军屯,屯田的兵士平时屯 种,战时打仗。屯田制的推行,使荒地大量开发,解决了流民的生计, 又筹集了军粮,从而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物质基础。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三国鼎立PPT课件

17
3、三国鼎立的形成
(1)、魏、蜀、吴三国的 建立
18
220年,曹丕 自称皇帝, 国号魏,定
都洛阳。
魏
蜀 221年,刘备称 帝,国号汉, 史称蜀汉,定
都成都。
吴 222年,孙 权称王,国 号吴,定都 建业。
19
三国鼎立的形成
建立时间 都城 建立者
魏 220年 洛阳 曹丕 蜀 221年 成都 刘备 吴 222年 建业 孙权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之战的经过
曹
赤壁 大战 刘
孙、刘联军 孙
14
赤壁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公元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战争特点 结果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作用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15
赤壁之战中军事 上居于优势的曹 操为何会失败?
是天意吗?
16
提示:
提示:
•• 曹曹军军来来自自北北方方,,不不习习惯惯水水战战。。 •• 曹曹操操骄骄傲傲自自满满。。 •• 孙孙刘刘联联军军战战术术正正确确。。 •• 当当时时统统一一全全国国的的条条件件不不成成熟熟。。((根根本本))
20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21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下形势示意图
看图说话
曹 二十万
赤壁之战 208年
刘 刘
以少胜多
刘刘 刘
曹军
赤壁 之战
五万 孙孙、刘
联军
官渡之战打了胜仗的曹操 为什么会在赤壁之战中败在孙 刘联军手里?
(从孙刘联合、曹军弱点、指挥者 的态度、计策等方面思考。)
三国鼎立形势图
220年,曹丕
自称皇帝, 国号魏,定
都洛阳。
魏
蜀 221年,刘备称 帝,国号汉, 史称蜀汉,定
二、快速抢答(第二关)
1、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谁? 2、说出东汉末年的两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3、曹操生活在三国时期,这句话有没有 错误?为什么?
4、221年蜀国的建立者是诸葛亮,对吗?
5、三国时期的夷洲是指今天的什么地方?
三、请你畅所欲言(第三关)
“我们讲到曹操, 很容易就联想起《三 国演义》,更而想起 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 奸臣,但这不是观察 曹一操个的很曹真有操正本于方事年22法的六0年。人十正…,六月…至岁病其少。逝实是,曹一终操个是英 雄。”
都成都。
吴 222年,孙 权称王,国 号吴,定都 建业。
鼎
请你绘制一个三国鼎 立的示意图。
国 建立 都 名 时间 城
建 立 者
魏
22 0年
洛 阳
曹 丕
蜀
22 1年
成 都
刘 备
吴
22 2年
建 业
孙 权
三国鼎立
220年 曹丕 洛阳
221年 刘备 成都
魏
孙权222年
蜀吴
联想记忆法 • 公元220年,曹丕建魏,定都于洛阳。
—— 鲁迅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感谢你的到来与聆听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继续努力
Thanks for listening, this course is expected to bring you value and help
轻 松 闯 关
一、 选择题(第一关)
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C )
A、赤壁之战
B、昆阳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2.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A )
A、赤壁之战 B、昆阳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3、在下列人物中最先称帝的是
(D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曹丕
胜利就在前方!
吴国造船业发达, 船队曾到达夷洲
200年曹袁战官渡, 统一北方奠基础。 208年赤壁起战火, 孙刘抗曹少胜多。 三国鼎立魏蜀吴, 洛阳成都建业都。 三国经济有发展, 230年卫温去台湾。
①一种局面: 三国鼎立 ②两大战役: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③三分天下: 魏 蜀 吴 ④四个人物: 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 ⑤五个时间: 200年、208年、220年、221年、222年。
三四 万人
夜袭乌巢,烧 毁袁军粮草
乌巢
以少胜多
官渡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结果
曹操胜利
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是我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曹操为何能在官渡之战 中以少胜多?
请记住
官渡之战是我国古代一次 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奠定 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
• “曹丕喂(魏)洛羊(阳),一天二两 (22)饼(0)”。
• 公元221年,刘备建蜀,定都于成都, • “刘备守(蜀)成都,一天二两(22)
药(1)” • 公元222年,孙权建吴,定都于建业,
• “孙权建吴业(建业),养了三只鸭 (222)”。销 三 国
三国 的治 理与 开发
第18课
请回答:
(1)简述东汉末年的混战情况 (2)当时北方主要有哪两股势力?
匈奴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袁绍
刘璋
曹操
刘表
袁术
曹操字孟德,我
国古代杰出的政 治家,军事家和 诗人。
曹操《龟虽寿》 老骥(jì)伏枥(lì),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公元200年
袁绍
十万人
官渡之战
官渡
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