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艺术是什么

实验艺术是什么
实验艺术是什么

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精神活动也越发丰富多样,其中实验艺术就是以工具和技能以及其他各种风格样式建立起更为广阔的艺术表达空间。通过这样的艺术形式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同时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思想。

它是一种当代艺术表现方式,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也不属于任何一种流派或者风格,而是表达一种“有待检验”的概念。任何一件艺术品在诞生之际都有可能被称为实验艺术。是根据艺术的方法而确定性质的。认为艺术是强调核心思想的确切性与有效性,重视与审美主体的辩证关系,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可以拓宽人们的视野和思想境界。

我国的实验艺术与西方的概念是有区别的,其中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艺术:(1)探索以建立艺术社会性与公众性立场的理想目标;

(2)以思想观念与主题表达为出发点,寻找材料与技能或媒介和语言相承载的。

(3)传统艺术形式及文化代表在现代语境中的有效应用。包括中国画、书法、版刻、民间艺术等。

(4)新媒介形式和新视觉经验的探索,包括装置、录像、摄影、行动表演、文本和网络等媒介形式。

实验艺术系的培养目标是:

1、具有丰富的文化修养和艺术理论素质,能够参与当代艺术实践,掌握多种形式语言及材料媒介,具有独特表达能力的创造型人才;

2、通过教学与专题研究,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与理性思辨能力,以期推进中国实验艺术的学术质量及文化层次,培养精于综合材料、装置、以及影像等新艺术形式的优秀艺术家;

3、学生毕业后应该具有广泛的动手能力及创造性思维品质,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和广泛的社会适应力,可以从事当代文化艺术的创作、研究、教学等工作。

关于实验艺术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是却能代表着当代人不同的思想和精神面貌。

COSPLAY角色扮演与动画艺术教育的实验性探索

COSPLAY角色扮演与动画艺术教育的实验性探索 摘要:本文中的COSPLAY,是一种动漫迷群体中流行的主要是由真人去扮演漫画或电脑游戏中的角色扮演活动,关于这类活动长期以来被视为是一种边缘化的、小众的行为艺术,没有被社会和教育者重视。但目前的现状是:随着动漫游戏的普及,COSPLAY已经成为青少年流行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为什么有这种热衷于动漫游戏角色扮演的现象,如何看待这一活动并加以有效的引导,以及在动画艺术教育中如何发挥其试验性的有利因素,是本文要探讨的命题。 关键词:角色扮演;动漫;实验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2-0101-02 一、什么是COSPLAY COSPLAY,是英文COSTUME PLAY的缩写,中文译为“角色扮演”或“服饰装扮”。指一种自力演绎动漫、游戏以及影视中的人物角色,扮装性质的表演艺术行为。这类新兴表现艺术,曾被视为一种边缘化的、小众的行为艺术,一种次文化活动。经过近十年的酝酿发展,随着动漫游戏普及到每个人的生活,逐步成为

当今青少年流行文化的主流。 二、角色扮演溯源 与专业戏剧中的角色扮演不同,本文中的角色扮演是指非演艺专业的人们扮演各种角色。 1.中国的角色扮演历史。首先,角色扮演是一种自古以来就有的社会现象,如民间的社火,元宵的灯会,普通百姓换上不同的服饰,涂脂抹粉,扮演着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或者戏曲中的人物。所以,“扮演”是一种民间亘古以来的流行文化。而角色扮演加摄影这一艺术表现形式,在我国最早出现于清末,摄影刚刚传入中国,身为当时统治者的慈禧太后就与其亲随拍摄过一组观音与童子的角色扮演照。在清末,还有很多八旗子弟,热衷于客串戏曲角色并用摄影保存下来。 2.欧洲。角色扮演可以改变各种人的外貌,体验所希望扮演的角色的内心,扮演者得到心灵上的舒解、对现实的暂时逃避以及一种想法上的暂时改变。这也许是人类共有的一种心理愿望。在西方,假面舞会是一种有悠久历史的流行聚会。在威尼斯,现在每年都还保留着假面狂欢节,是其招徕游客的重头戏。 3.近现代的角色扮演摄影。有时模仿度较高的作品,由于作者有意造成错位和反讽效果,也成为艺术

本雅明与艺术现代性问题

技术时代的艺术处境——本雅明与艺术现代性问题 作者:张清民发布时间:2003-12-26 10:45:14 点击数:22 本雅明是现代德国思想界的一位怪杰,人们对他的思想身份几乎难以作出准确的定位:他是一位文学家,又在哲学方面有极高的造诣;他信仰马克思主义,却又崇奉犹太教神秘主义哲学。这种矛盾性充分表现在他的作品之中,致使其思想充满了暧昧,给人们的解读造成了相当的困难。无疑,这也是他生前文名寂寞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过,问题毕竟还有它另外的一面,本雅明的艺术理论正是因其暧昧才形成巨大的张力,敞开了一个广阔的阐释空间,给接受者的理解乃至误读提供了多种可能性。本雅明在20世纪后期声誉鹊起,不能不说与此相关。詹明信不无夸张地称他为“20世纪最伟大、最渊博的文学批评家之一”[1],原因恐怕即在于此。的确,本雅明的学术研究范围相当广泛,涉及宗教、哲学、历史、语言、文艺史、文艺批评诸多领域,且其思想大都独树一帜,不落俗见。他在对文艺现象研究时,表现出的敏锐的判断力和问题意识,确有过人之处。但是,本雅明的意义决非仅限于此。笔者以为,本雅明最能给人启发之处在于他对艺术现代性问题所作的思考和分析。他的思考和分析是围绕着“经验”、“体验”、“震惊”、“韵味”、“机械复制”等几个概念进行的。本文无意对本雅明文艺思想作面面俱到的概要式描述,而是力图根据解释学视界融合的原则,以上述几个概念为理论基点,阐释本雅明艺术现代性理论的蕴涵与现代艺术生成的关联,以及由此产生的新的意义空间。 一、经验与贫乏 本雅明是位具有激进思想倾向的理论家,受匈牙利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契后期思想的影响,他试图通过检视批判日常生活现象来否定和超越充满了异化状态的资产阶级社会结构。在他看来,日常生活的辩证法也许能为人们的反叛意识和革命思想提供一种较之其他理论更为直接的动力学,思想家通过对现代人的日常生活状态及艺术现象现状性质的描述,就能为先进阶级的革命意识提供具体的历史唯物主义经验基础。 本雅明对以现代技术手段为特征的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同以手工手段为特征的前资本主

实验艺术如何有效影响社会生活

实验艺术如何有效影响社会生活 2015年12月16日来源:雅昌艺术网作者:房卫 2015年下半年,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AMNUA城市艺术项目启动,该项目采用一系列持续性的实验影像、实验动画、实验雕塑、实验陶瓷、装置等多元化的展览和沙龙的方式,旨在让艺术逐步覆盖城市的角落,并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一定积极改变。该项目负责人文夏向雅昌艺术网记者表示,艺术如果被过于神秘化,会妨碍它服务于社会的功能发挥。 然而,实验艺术的一些非完整的图像构成,非线性的叙述方式似乎又与普通观众的理解能力存在差距,那么介入社会改造为何要尝试用实验艺术?如何避免程式化的、浅尝辄止的形式,让实验艺术对社会生活产生真正有效的影响呢? 南艺美术馆策展人林书传向记者表示:“实验艺术本身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凡是未明确定性的,有待讨论的形式都可以成为实验。实验本身探索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艺术最终呈现的结果是经过艺术的转换,已经从生活素材转了好几遍了,而实验的过程与日常更加息息相关。因此,阶段性的、永远未完成的实验性质能够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同时,实验艺术的语言形式所具有特殊性、不确定的可能性,能带给人们全新的体验,更具有新鲜感。现代人包裹在各种图式和声光电之中,对于一般的说教式的、常规化的、重复的图式已经习以为常,人们变得麻木,因此其传播效果就很一般。 主题:关怀人性切入社会热点 值得关注与思考的社会问题纷繁复杂,作为创作个体,不可能面面俱到。直击社会焦点,使作品的观念具有强烈的社会性,需要直面现实问题,表达集体情绪,而非拘泥与个人内心,要在纷繁的社会生活中寻找具典型性和寓意性的切入点,锤炼有深刻思想和现实意义的主题,从而进行社会的、人文的关怀。 两周前,北京再度遭遇严重雾霾,微信朋友圈内满屏幕灰蒙蒙,恐惧和焦虑笼罩着2015的初冬,朋友们都在讨论买什么牌子的净化器和口罩。这就是我们必须生存的城市。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呼吸的空气变成了毒气,在这种让人心惊胆寒的氛围里,坚果兄弟的《尘埃计划》提出对雾霾事件的强烈抗议。 《尘埃计划》的想法始于2013年。当年关于北京雾霾天气恶化、PM2.5严重超标的报道,一度甚嚣尘上,就连远在深圳的他也深感震动。坚果兄弟使用一台功率1000瓦,流量每小时234立方米,过滤精度0.2微米的工业吸尘器,坚持为北京吸霾。

实验艺术是什么

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精神活动也越发丰富多样,其中实验艺术就是以工具和技能以及其他各种风格样式建立起更为广阔的艺术表达空间。通过这样的艺术形式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同时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思想。 它是一种当代艺术表现方式,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也不属于任何一种流派或者风格,而是表达一种“有待检验”的概念。任何一件艺术品在诞生之际都有可能被称为实验艺术。是根据艺术的方法而确定性质的。认为艺术是强调核心思想的确切性与有效性,重视与审美主体的辩证关系,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可以拓宽人们的视野和思想境界。 我国的实验艺术与西方的概念是有区别的,其中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艺术:(1)探索以建立艺术社会性与公众性立场的理想目标; (2)以思想观念与主题表达为出发点,寻找材料与技能或媒介和语言相承载的。 (3)传统艺术形式及文化代表在现代语境中的有效应用。包括中国画、书法、版刻、民间艺术等。

(4)新媒介形式和新视觉经验的探索,包括装置、录像、摄影、行动表演、文本和网络等媒介形式。 实验艺术系的培养目标是: 1、具有丰富的文化修养和艺术理论素质,能够参与当代艺术实践,掌握多种形式语言及材料媒介,具有独特表达能力的创造型人才; 2、通过教学与专题研究,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与理性思辨能力,以期推进中国实验艺术的学术质量及文化层次,培养精于综合材料、装置、以及影像等新艺术形式的优秀艺术家; 3、学生毕业后应该具有广泛的动手能力及创造性思维品质,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和广泛的社会适应力,可以从事当代文化艺术的创作、研究、教学等工作。 关于实验艺术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是却能代表着当代人不同的思想和精神面貌。

2017年北京电影学院实验影像艺术考研参考书目及历年真题汇总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2c15105355.html, 1 2017年北京电影学院【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专业学位考研参考书 【育明教育独家提供】 育明教育推荐阅读书目: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 《艺术概论》王宏建 《艺术概论》赵彬主编 《艺术学基础知识》王次炤 《中国电影史》钟大丰 《外国电影史》郑亚玲 《认识电影》(美)路易斯.贾内梯著 《电影理论与批评》王志敏 《电影史:理论与实践》(美)艾伦、戈梅里著李迅译 外加重要辅助资料育明教育独家内部笔记资料包含: 【艺术热点】+【中西文论】+【文艺理论】+【艺术理论内部试题库】 +【电影基础理论内部 试题库】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 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2c15105355.html, 2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专业学位)考研真题 【育明教育独家首发】 一、名词解释 1、审美意象 2、黄金分割率 3、间离效果 4、公共艺术 5、汉字艺 二简答 1、什么是艺术真实 2、简述造型艺术和实用艺术的联系和区别 3、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关于人的美学思想 三、论述 1、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主要范畴。其主要内涵是什么 2、怎么理解审美感受的差异性和共同性 3、结合具体文艺作品谈谈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区别 4、举例论述电影与新媒体艺术的关系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 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2c15105355.html, 32015年北京电影学院【艺术理论】(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研真题 【育明教育独家首发】 一、名词解释 1、艺术形式 2、意大利画派 3、巴洛克艺术 4、造型艺术 5、形象思维 二、简答 1、形象思维的特征 2、审美想象的特征 3、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4、艺术家与社会责任 5、艺术创作与阅读(欣赏)的关系 三、论述 1、从文化力与影响力的角度,谈谈艺术的价值观? 2、论述艺术形象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3、联系艺术作品,论述艺术创作中再现与表现统一?

劳伦斯小说艺术特征的现代性

劳伦斯小说艺术特征的现代性 D·H 劳伦斯是处在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交叉点上的作家,他的创作具有现代主义倾向。本文将从艺术形式和技巧的角度探讨其现代主义倾向的具体表现。 一、审美视角的内向性 所谓审美视角,从作家观察生活的角度看,是创作者感知生活的一种特定的透视取向,创作者对生活的独特的艺术发现;从作品表现生活的角度看,它是作家主体意识和审美意识的艺术外现,是创作主体表现生活的独特方式。可见,文学作品是作家把握和观照世界的物化。一个作家的创作在何种程度上达到了艺术的创新,与这个作家所取的审美视角有密切的联系;一种新形态文学的产生和流行,也总是和新的审美视角的发现和运用相同等。 我们知道,现实主义文学特别强调真实地反映生活,要求作家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去描写生活,由外而内地去构建一个“原来如此”、“如眼所见”的写实世界,所以其审美视角是外向性的。而现代主义作家则由于深受非理性哲学和现代心理学的熏陶,反对在创作上真实地模仿自然,强调客观地展示人的内心世界的真实,执着于表现人的幻象、错觉、潜意识等非理性的内容,致力于构建一个“感觉如此”的感觉世界,因而作品所表现的中心内容是人的内宇宙———“心理场”,而不是外宇宙———“物理境”,其审美视角是内向性的。 诚然,就劳伦斯小说来说,其审美视角并不完全是内向性的,而应该说具有内向与外向二重性,但在内向性与外向性的天秤上,重心又显然在内向性一边。他的小说创作,往往把透视生活的焦点落在人性,人的自然本能和精神状态上,潜心于展露在自然本能驱使下人物心理的衍变过程,而外部的物质环境则只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至于它如何影响人物的性格、心理和情绪则很少探究。 以劳伦斯重要作品《恋爱中的女人》为例,小说中人物的心态变迁和日常生活的联系很疏远,作者对人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也更为抽象化、神秘化。小说中,作者对资本主义文明的不人道,予以揭露和批判,但在具体描写人物命运时,性本能、情欲的力量总是超越环境压力而起着支配、决定的作用。小说写农民布兰温一家三代人的爱情故事,探索的核心问题是两性关系。三代人经历了不同的社会历史变迁,但这种变迁在各自的心灵中留下的痕迹却是微乎其微的,因为作者并不注重对他们所处的物质环境与人物关系的细致分析,而把眼光凝聚在人的原始情欲上。三代人中,不论男女,从表面上看,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各自的爱好和生活道路都不同,但他们都有强烈的情欲,他们都在探索与体验自然和谐的两性生活。这体现了劳伦斯一贯的思想:性与爱是生命的最高体现;通过恢复被机械文明摧残了的人的自然力———性,使社会获得新的生机。当然,这种理想是虚幻的,但正是这种追求,使他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取内向化的审美视角,热衷于表现人的非理性区域,我们在他的小说中时时可以感受到由“灵”与“肉”的张力造成的心灵痛苦和不安,处处可以看到非理性的呻吟与呼唤,仿佛走进了一个动荡不安的黑暗的情感世界,使人为之困惑和迷惘。可见,审美视角的内向性,使得小说的审美功能趋向于对人物心灵世界的审美化。这种审美效应是现代主义小说的一个普遍特征。 二、情节的淡化与暗示性 法国作家乔治·杜亚美曾说过:“现代小说家想要了解的主要是心灵,它被看成是最基本的最高尚的现实,决定着其余的一切。”现代主义作家描写现实时无意于苦心经营一个完整自足的情节体系,而往往只是着重描写的心理现实。他们不企求读者在曲折离奇的情节中获得美的享受,而是要读者的心理现实。他们不企求读者在曲折离奇的情节中获取美的享受,而是要读者的审美情感步入一个崭新的艺术天地,去细致地体验人的内心世界的种种变幻、颤动和跳跃。因而,现代主义小说人物的外部行动不再象传统小说那么完整连贯,而往往是无数生活片断的剪接;曲折离奇的情节让位于光怪陆离的意象、意念、幻觉和下意识;至于那些看似琐碎

美术《新艺术的实验——西方现代艺术》教案、教学设计

《西方现代艺术》教学设计课 业类型: 高中美术鉴赏必修模块 课时安排: 1 课时 授课教师: 教材分析: 第13 课新艺术的实验——西方现代艺术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西方现代美术和音乐的比较,学生能复述出西方现代艺术的特征,并能简单的介绍西方现代艺术的一些流派及其艺术主张和代表艺术家。 过程与方法:在视觉上观看现代艺术流派及其作品,听觉上欣赏西方现代音乐的代表作品,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学生能总结西方现代艺术的流派特点,并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推理出西方现代艺术的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围绕本课的主题——“个人主义与形式主义的汇合”,对西方现代艺术作一个概括的历史性梳理,使学生对西方现代艺术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把握,并让他们知道,西方现代艺术的发生和发展是与西方的历史情境密切相关的。 2、教学重点: 围绕本课的主题——“个人主义与形式主义的汇合”,重点讲述西方现代艺术的主要特征及 其重要的代表流派。 3、教学难点: ①本课采取了音乐与美术融合的教学新形式,如何让两者有机融合,并能简练而又准确的反映出本节课的重点是教学难点所在。 ②本课涉及西方的历史和哲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如何美术和音乐的发展联系起来的,还需要下一番功夫来学习。

4、教学方法: 1、利用图片和音乐作品展示西方现代艺术的面貌,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不断采用欣赏-启发-比较-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3、利用学生亲身创作的实践方法,学生能体验感受西方现代艺术的魅力所在 5、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采用观赏观察、实践、讨论、归纳的方法学习,用多媒体从视觉和听觉上全方位的展示西方现代艺术的面貌。 2、讨论法,小组合作法。通过学生装的小组合作,解决学生的个别差异,要求全组同学共同 讨论。 6、教学过程: 导入:问题: 1、大家上过美术音乐课或者音乐美术课吗?(引起好奇和关注) 2、从板书题目当中能得到什么样的信息?一、 创设情境: 教师提问:假如我们突然穿越到19 世纪末的欧洲,你会看到怎样的自然环境? 学生想象回答 二、新知探究: 环节一、西方现代艺术的范围。 西方现代艺术的范围:笼统地说是指西方自19 世纪以来的艺术。 环节二、西方现代艺术的源起

实验中学艺术解说词

实验中学艺术解说词 东平县实验中学艺术教育解说词巍巍白佛山,悠悠清河水,钟灵毓秀之地,尊师重教之乡。在东平这块人杰地灵、散发着浓郁墨香的土地上,有一方求学的圣地,成才的沃土,这就是东平县实验中学。奋进开拓中的实验中学东平县实验中学始建于年,现有个教学班,名学生。学校先后荣获“泰安市文明单位”、“泰安市校园文化建设AAA 校园”、“县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县办学水平先进学校”、“县艺术教育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现已成为东平县教育教学改革的窗口和龙头学校,成为东平县优质教育的样板学校。学校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思路,以“创办特色学校、培养特色人才”为办学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力求把学生培养成为“文明高雅有

气质、宽容和善有品质、活泼大方有胆识、博学多才有素养”的现代中学生。学校拥有一支师资力量雄厚的教师队伍,全校共有专任教师人,本科合格率达100%。教师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为人,其中高级教师人,山东省特级教师2人,国家、省市骨干教师人,省市县优秀教师、教学能手人,还有泰山功勋教师、泰山名师、泰山教育英才、泰山教坛新星、县科技明星等多人。多年来,实验中学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校制定了以立根树人为学校发展之本,以先进文化铸学校发展之魂,以新课改助学校发展之力,以教育科研强学校发展之路的战略决策。同时,结合现代教育思想,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在狠抓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立足传统文化艺术,利用一切条件和机会,扎实有效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并结出丰硕果实。

优雅舒适的校园艺术文化学校始终把“继承与创新、改革与发展、开放与自主、追求科学、人文与艺术相融的素质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致力于“实效性、生活化、艺术化”的多元文化建设,精心打造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于一体的“人文化”校园。为配合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建设,努力营造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良好环境,校园环境的设计努力做到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每一棵树寓意,让每个景点启智,让老师和学生一走进校园,有一种美感、一些思索和一种渴望。如今,漫步在实验中学,仿佛走进了一座清幽怡人的园林。这里碧草茵茵、鸟语花香,绿树簇拥的教学楼鳞次栉比,花木环绕的主干道曲径通幽。假山、池沼、回廊相映成趣,微风在花草间穿行,阳光在树叶间嬉戏,此情此景,不禁让人心醉神迷,流连忘返。“超越”广场,文化长廊,假山、鱼塘,种树、种花、种草,花木盆景的摆放,让学校校园处处有景观,

全球化与中国艺术的现代性.docx

全球化与中国艺术的现代性 世界多元文化中的一元 现在大家经常谈到多元文化的问题。说起来,我们现在的文化政策比较开放,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中国艺术家的处境都可以说是相当不错的。在这样一个环境背景下,大家都认为我们的艺术会越来越走向多元。我想这肯定是没错的,但是这个多元究竟是在多大的范围里来说的呢? 故以今天的建筑为例。如果我们单看一条街的建筑,有方盒子大玻璃,也有大屋顶;有花岗岩的,也有琉璃瓦的,甚至还有青砖的;还有些旧的四合院没有拆掉也夹杂在里面。这么局部地看,这一条街上确实是挺多元的。可是如果我们从更大的范围来看,现在的中国建筑其实是没有任何风格的。从XX到XXX再到东北,从南方到中原,除了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建筑之外,所有现在造的建筑物都趋于雷同,尤其是在中小城市,走到哪儿都能见到非常相似的面貌。绍兴新建的街道和XXX 的都差不多:绿色大玻璃加红色的墙。你说它是现代的,它却没有现代主义建筑的民主内容,也不是地道的国际主义风格建筑的商业形式。你说它是后现代的,它却谈不到对现代建筑的改造。这种局部的多元造成整体上的千篇一律和重复,这一点在今天的建筑上比较明显,同样的情况在我们美术界也是存在的。 当我们讨论多元的时候,不能不对当代美术中的雷同保持清醒的认识。不要在我们自己的小圈子里自以为很多元,而放到世界范围里的时候就不能成其为一元了。中国原有的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元,

这一元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位学者都不得不承认的。但是,中国现代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作为一元是否能够站得住?这恐怕就成为一个问题。 当今世界日趋全球化,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下,我们怎样才能避免丧失自己文化的特色,怎样才能使中国现代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当之无愧地成为一元?文化策略之目的:构筑现代中国文化的总体特色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有宏观的考虑和总体的文化策略。在这个策略中,最基本的应该是强化当代中国文化的总体特征。我们现在所说的多元,是个比较混乱的概念,它往往指的是任意的、没有方向性的、没有主次的多样状态,这样一盘散沙的状态不能称之为多元,这只能是对多元的误解。在我看来,一种文化即使是在专业的小范围内,各个小的结点之间也应该有一种结构关系;倘若放大一些,在全中国的范围内,那些不同的块面之间也应该有一种结构关系。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够形成一个整体。当代中国文化应该有自己的整体性,有自己的中心和主流,这样才能在当今世界文化中具有更为鲜明的面貌,才能取得应有的地位。 至于这个结构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可以一起来探讨。我个人认为,在世界文化的范围内,这个结构一定要有我们中国人的整体特色,这一点应该是我们文化策略的目的。在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中,我担心由于我们强调多元、重视向西方学习,却因此而把我们中国自己的特色给淹没、淡化和肢解了。文化的发展需要解构,但是解构的目的不是肢解,解了还得构,还得建立起我们自己的东西。如果解构之后,我

现代艺术教案

现代艺术教案 【篇一:第13课西方现代艺术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美术教学设计14】: 第13课新艺术的实验 ——西方现代艺术 设计思想:《美术欣赏》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一些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尤其要让他们掌握如何去欣赏、认识和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方法,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外国现代主义绘画是标新立异、多元化的艺术世界,从再现客观世界转变为表现主观世界,表现形式也从具象转变为意象和抽象,与传统的绘画艺术在观念和形式上都有很大的区别,欣赏难度较大。由于受传统审美习惯以及我国特定的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我们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外国的现代主义绘画,特别对广大中学生来讲,这是一个陌生的艺术世界,一个急切想了解的艺术世界。随着改革开放,我们有机会更多的接肋外国现代主义绘画的展览和作品,但人们常常是“许多人去看了,有些人窃窃私议,不说好,也不敢说不好,更不敢说看不伍,而事实是看不值。” (施蛰存语)我们有必要对现代中学生进行欣赏外国现代主义绘画员基础的启蒙教育。外国现代主义绘画种类繁多、流派纷呈,表现形式和艺术理论也各不相同,它的出现有其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哲学的历史渊源,对于外国现代主义绘画,不仅在我国,就是在西方也是褒贬不一,众说纺坛,要通过一节课让学生真正了解和接受外国的现代主义绘画是不可能的,因此本课的重点以转变学生的欣赏观念为主,以不能把象不象,看懂看不懂作为美术欣赏的标准为线索,通过一些现代主义绘画的代表面家自身从具象到意象、抽象的观念和表现形式的转变,引导学生理解现代主义绘画的欣赏特点,初步学习用视觉艺术的语言去欣赏美术作品,开拓视野,逐步提高学生对外国现代主义绘画的鉴赏能力。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知:通过对外国现代主义绘画的介绍,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外国现代主义绘画,初步学习用视觉艺术的语言去感受和欣赏外国现代绘画作品,了解外国现代主义绘画的艺术特征。操作:以教师讲解为主导,启发学生在读读、议议、看看、谈谈的过程中逐步提高欣赏

行为艺术其实也就是当代实验艺术中的一种类型

行为艺术其实也就是当代实验艺术中的一种类型,但是,由于近一二年 来,有一些在视觉上比较"刺激"的行为艺术作品被冠上"病态"、"血腥"、"暴力"等称谓之后,不仅在"圈"内,同时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很多争议。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行为艺术"的现场性、直接性的特点,在事后仅仅靠几张照片很难来完整地反映某个作品的具体实际情况,所以难免会引起别人对于行为艺术理解的片面性。 关于"行为艺术"的讨论进行到现在,已经在艺术界和社会范围内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但是,问题的关键是在这场讨论中,我们的一些大众媒体包括一些专业刊物在这场讨论中一直没有对所谓的"行为艺术"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介绍,道听途说、以偏概全式的报道误导了大众包括一些专业人士对于"行为艺术"的了解。 我们要客观、公正地讨论这些艺术现象,就必须要提供给业内人士包括一些对前卫艺术有兴趣的网友全面了解这些作品以及与"行为艺术"有关的评论文章和知识背景,这对于我们冷静、理性地对这一现象进行评论会有所帮助。 行为艺术采取很夸张的表现手法,用行为来表达人对世界的看法。这 些行为有的是美的,有的是丑的,但不是人在正常状态下有的。 自行为艺术出现在中国以来,由于和中国人的审美观、道德观以及社会传统反差较大,始终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在“行为艺术”的发展中部分创作者更以自虐、伤害、鲜血等极端行为作为表达的主要方式,直接挑战人性和道德的极限。我们在这里列举,希望可以拓宽我们对于艺术、人的生活乃至生命的思考。 艺术将会走向市场,是社会的趋势和必然!对于奢侈的说那就是艺术品的代言品,但是大多数来说就是依靠艺术品作为工作及生活依靠,就现在什么酒店\什么宾馆之类的这就为艺术品成为商品起到积极的作用.墙面上各种书法\绘画数不胜数,屡见不鲜了.这就为促进艺术作品成为商品属性奠定基础. 在短短的37年人生中,梵高把生命的最重要时期贡献给了艺术。他早期画作爱用荷兰传画的褐色调,但他天性中火一般的热情使他抛弃荷兰画派的暗淡和沉寂,并迅速远离印象派———印象派对外部世界瞬间真实性的追求和他充满主体意识的精神状态相去甚远。他不是以线条而是以环境来抓住对象;他重新改变现实,以达到实实在在的真实,促成了表现主义的诞生。

实验艺术与科学

2016《实验艺术与科学》结课自测题 一、 选择题(在所选项符号下划“√”,共28题,每题3分,共84分) 1、 以下雕塑作品不属于古希腊时期的是 A.掷铁饼者 B.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德 C.思想者 D.命运三女神 E.海神波塞冬 2、下列哪幅作品不是达·芬奇所创作 A.最后的晚餐 B. 蒙娜丽莎 C. 岩间圣母 D. 春 3、下列作品不是米开朗基罗创作的是 A.创世纪 B. 最后的审判 C. 大卫 D. 阿波罗与达芙妮 E. 被缚的奴隶 4、对于米开朗基罗作品描述不正确的是 A.风格雄壮、充满了激情 B.他的绘画和雕塑是以研究人的身体结构为基础,造型扎实,线条流畅,突出人的强壮和力量,与古希腊的英雄雕塑有相似之处 C.充满了哲理的理性主义风格 D.《最后的审判》被美术史家们称为人体解剖的百科全书 5、文艺复兴时期巨著《雅典学院》是谁的杰作 A米隆 B菲迪亚斯 C米开朗基罗 D.拉斐尔 6、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和新的意识形态在艺术中的反映,它的精髓就是人文主义

B以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学习的典范,并将之奉若神明,努力再现古代艺术之美 C它的终极追求决非是古代文化的一种简单再现,实质上它是把学习古典文化作为途径而创造出的一种新的文化 D这是新兴资产阶级想获得自己的历史地位,分散宗教的权利,从而把思想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伟大革命。 7、弗兰德斯画家鲁本斯的绘画是典型的巴洛克华丽风格,以下作品属于他的是 A.草地上的圣母 B.掠夺留西波斯的女儿们 C.打猎归来 D.西斯廷圣母 8、下列不属于17世纪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伦勃朗作品的是 A.杜普教授的解剖课 B. 扮成花神的莎士基亚 C.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D. 夜巡 9、19世纪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一生追求和表现理想美,最终他在哪幅作品中找到了这种理想的美A.瓦平松浴女 B.泉 C.大宫女 D.土耳其浴女 E.维纳斯的诞生 10、印象派作品《日出·印象》是下列哪位画家的作品 A.马奈 B. 雷诺阿 C. 毕沙罗 D. 莫奈 11、对莫奈描述不正确的是 A.莫奈一生对造型漠不关心,他关心的是正确的层次关系。 B. 莫奈被认为是印象派的开创者 C. 印象主义的流派名称来源于莫奈的《日出印象》 D. 莫奈始终坚持外光画法,他经常研究同一物象在不同时间,不同光

综合设计性实验

药理学综合设计性实验 各位领导与老师: 根据药理学的实验特点及现有的实验条件,初步拟定了4个具有可行性的综合设计性实验,开设对象主要为护理本科生,也适用于专科生。但具体开设的内容还需各位领导与老师的商榷。 由于实验项目比较复杂,每次实验所需课时均比较多,且单一教师辅导困难比较大,至少需要双教师辅导(比如采血、插管、实验准备等),请各位领导与老师理解。 课程设计:王鹏 基础教研室 2005年1月9日

实验一氯丙嗪的降温作用(设计性实验,4学时) 实验简介:本实验使学生掌握实验设计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包括动物选择、实验分组、对照原则、处理因素的标准化等多方面知识),并通过观察氯丙嗪的降温作用,掌握其降温特点,联系临床应用。 实验辅导:至少双人辅导 【实验目的】掌握实验设计的基础理论,通过观察氯丙嗪的降温作用,掌握其降温特点,联系临床应用。 【实验器材】小鼠、注射器、体温计、冰箱、氯丙嗪等。 【实验过程】 一、首先介绍实验设计的基础理论 (一)实验设计是科学研究计划中关于研究方法与步骤的一项内容,是实验研究所涉及的各项基本问题的合理安排。严密合理的实验设计是顺利进行研究工作的保证,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实验误差以获得精确可靠的实验结论,甚至可以使研究工作事半功倍。 药理学实验设计的三大要素,即处理因素、实验对象与实验效应。 1.处理因素 (1)处理因素实验中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由实验者人为施加给受试对象的因素称为处理因素,如药物、某种手术等。 一次实验涉及的因素不宜过多,否则会使分组增多,受试对象的例数增多,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控制。但处理因素过少,又难以提高实验的广度和深度。 (2)明确非处理因素:非处理因素虽然不是我们的研究因素,但其中有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产生混杂效应,所以这些非处理因素又称混杂因素。设计时明确了这些非处理因素,才能设法消除它们的干扰作用。 (3)处理因素的标准化:处理因素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应做到标准化,即保持不变,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的评价。如实验设计中处理因素是药物时,则药物的剂型、给药途径、质量(成分、出厂批号等)必须保持不变。 2.实验对象 实验对象的选择十分重要,对实验结果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药理学实验主要实验对象包括整体动物(正常动物、麻醉动物和病理模型)、离体器官、组织及细胞等。 3.实验效应 实验效应是指受试对象在处理因素作用后呈现的反应或受到的影响,其具体表现形式是指标。这些指标包括计数指标(或定性指标)和计量指标(或定量指标)等。指标的选定需符合特异性、客观性、重复性、灵敏性、精确性、可行性等原则。 (二)药理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为了提高研究效率,控制误差和偏倚,药理学实验设计同其它科学研究一样必须遵循三大基本原则,即对照、随机和重复原则。 1.对照原则 对照是比较的前提。在生物学实验中存在许多影响因素,为消除无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中必须设立对照组。对照应符合齐同可比的原则,除处理因素不同外,其他非处

实验设计比较性试验设计

第一节实验研究概述 实验研究的种类 1 根据实验因素的多少划分: 单因素实验:只将某一个因素的效应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 特点:设计简单,结果易于分析,能对实验因素作深入研究. 缺点:不能了解几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 复因素实验:同一实验中同时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的效应. 特点:可探明因素间的相互关系,较全面地说明问题,实验效率较高. 缺点:实验因素过多时,使实验过于复杂庞大,反而降低实验的准确性. 综合性实验:一种大型多因素实验,用于对一整套技术措施的评价. 2 根据实验目的和性质划分: 比较性实验:目的在于弄清实验因素或处理所产生效应的大小和好坏. 特点:常采用差异比较的方法来说明实验的效应. 包括:对比实验、析因实验. 关系性实验:主要目的是研究事物间、因素间、事物与因素间的关系. 特点:实验因素要有一定的变化范围、通常因素的水平不少于5; 常采用相关、或回归分析的方法. 创新性实验:目的在于创新.如作物新品种选育实验. 实验的一般程序 1.选题: 确定实验研究的方向、目标和任务 有意义:新技术、新产品、新观点、新理论 有科学性:有科学依据,可行性强 有实用性:有应用前景 2.制定实验计划:——设计完成实验任务的方法步骤——实验计划(完善) 研究目的和内容(明确) 实验方案(合理、可靠) 实验方法(科学) 管理措施(细致) 观察、测定工程(精选、记录) 工作安排(具体) 3.实施 准备实验场所、器材、工具 布置 管理 观察、测定、记录 4.总结:——归纳整理和分析实验资料,提炼规律,形成技术与方法 ①审查资料,剔除异常数据 ②统计分析 ③撰写报告 实验基本要求 ⒈代表性:实验结果要能正确反映被研究总体的客观规律.(实验条件和实验过程中采 用的各种措施有代表性、随机抽样观测)

实验动画研究

浅析实验动画短片的艺术魅力 [摘要]目前影视艺术领域中的动画艺术,商业动画的审美度和深度空间越来越狭小,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创新事物的追求与好奇程度也与日俱增,不断重复的模式、平庸无个性的艺术形式渐渐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实验动画以自身独特的魅力将会对动画片的发展乃至电影艺术的进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商业动画;实验动画;理论分析;比较研究 绝大多数人都欣赏过商业动画片,它以通俗易懂的情节,用具有时代性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感染着观众,同时,具有实验性质的动画艺术短片相比之下好像更需要人发掘,但人们却不应该忽略其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因为,它在动画的创作形式上开拓了新的思维,时常给动画创作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它不但传递了动画中丰富多彩的审美信息,同时也启发着人们的哲学上的思辨,并打破了狭隘的创作思路和审美模式!也是对现实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批判。它在探索的历程中,也拓宽了商业动画的审美局限,现在有很多的商业动画片中无不渗透出实验动画的艺术基底,例如,在1993年蒂·姆波顿推出的定格动画片《圣诞夜惊魂》,片中怪诞夸张的变形人物、诡异神秘的美术风格设计、魔幻现实主义的故事结构、都具有实验动画的一些元素,再配其黑色幽默的喜剧风格,就更有实验的味道,因此,此片也获得了最佳视觉效果提名。还有2003年由法国、比利时和加拿大联合制作的商业动画《疯狂美丽都》,此片的创作手法和当今的主流动画截然不同,主要人物的形象设计并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胃口,而是从人物性格的深度上挖掘出特质设计出富有张力的、夸张的,并不好看的形象,主要人物也都不是完美的,而是有欠缺的生活中的弱势群体,但他们都具有和恶势力抗争的精神,还有片中在情节设计中运用的一些隐喻,只要58句的台词和华丽外表的都市下对比灰暗的小人物的生活,这些都渗透着实验动画的意味!该片凭借此独特的艺术魅力,突破以往商业主流文化的一贯模式,当年荣获纽约影评人组织大奖,被选为最佳动画影片,它在产生商业价值的同时也丰富了受众们的审美情趣,是给在附庸文化的商品世界里已经审美疲劳的人们一剂兴奋剂。 一、实验动画片的审美形态 当我们欣赏实验艺术动画短片的同时,有时会被它夸张变形的人物吸引,被它华丽的色彩迷惑,被它晦涩的情节困顿,也会为其感人的场面落泪,有时还会在它的不知所云中迷失; 甚至有时还会体会到它发自内心的呼喊,还会看到毫无美感的丑与恶,体会不安与痛苦,所有都无不刺激着我们的神经。实验动画如此

建筑实验艺术

建筑实验艺术 20世纪世界建筑的历史几乎可以说是一部建筑实验的历史,1960年以来的建筑发展更是如此,各种新的建筑流派和思潮起伏更替,建筑的实验蔚为奇观。严肃的建筑史不会花很多篇幅去记载商业性建筑设计事务所的作品,而是对实验性建筑给予更多的肯定。在中国,实验性建筑虽然还处于萌芽阶段,作品也很少,但它的生命力已经充分显示出来。 中国的实验艺术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非常活跃。诗歌、小说、美术、戏剧、音乐等出现了新的潮流,其开拓性和挑战性令人瞩目。’85美术是这场运动中最具探索性和创新意义的,为建立中国的现代艺术体系作出了贡献。当时出现的“理性之潮”、“生命之流”和“行为”等方面的艺术活动,都很重视文化和哲学的思考,’85美术新潮中涌现出的青年艺术家如谷文达、徐冰、蔡国强、王广义等人目前在国际上已经颇有知名度,在威尼斯双年展等重要的国际现代艺术展览中,他们的作品分外引人注目,他们成功的故事就像引人入胜的小说。 ‘85美术作为特定的方化背景下的现代艺术实验运动,它的前卫,“是指对新文化价值的认定,对艺术本体观念的拓宽和丰富,对艺术语言的创造和发展”。①上述艺术家的活动鲜明地体现了这种前卫精神。 如果说80年代中国建筑界与现代艺术实验在发展程度中还有一段距离,那末,到了90年代,中国建筑界的实验者建筑不论是在建筑空间和构筑形式,还是在观念、探索中,都已经出现一些例子,丰富和完善了实验性建筑,中国建筑创作呈现出多元探索的态势,城市建设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揭开了城市发展史的新篇章。在这种特定空间中产生的当代建筑文化现象,其丰富性和复杂性,令所有研究者都无法回避。 中国的大多数城市都是如此,空间在历史与现实的叠加中变得更为复杂。不同时空状态下,各种建筑思潮互相碰撞,成为当代中国建筑文化最真实的纪录,在建筑主流之外,还有一批青年建筑师在进行着边缘与主流的对话,也从一个侧面体现着当代建筑艺术的创造性思维多样化。 建国50年来,可以说是那些国营建筑设计院体制下的建筑师塑造了我们的城市与建筑。今天,有一批青年建筑师开始对城市空间和建筑空间进行重新诠释。如张永和在建筑设计中对现代空间的把握,汤桦关于建筑和构筑的诗意的表达、赵冰有关书道与佛学的系列设计,王澍的带有“达达”意味的探索,刘家琨、朱文一、徐卫国、罗瑞阳、李巨川、董预赣等人的实验性建筑设计等,都为当代建筑艺术创作赋予新的意义。在这批青年建筑师的工作中,设计与研究是重叠的,他们力图突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人为界限。 虽然这些青年建筑师的实验性作品在庞大的中国建筑业中显得非常渺小,然而这些作品却表现了人们对于中国当代建筑空间及构筑形态独特性的新体验。90年代中国的实验性建筑,与时下流行的西方后现代、解构主义建筑保持了距离。“它们试图在对建筑潮流保持清醒认识的基础上,以新的姿态切入东方文化和当下现实,以期发出中国‘新建筑’的声音”。② 这里要特别提到张永和,他是中国实验性建筑的代表人物。张永和80年代初到美国留学,曾任美国莱斯大学副教授等职,多次在国际建筑设计方案竞赛中获奖,现为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教授,非常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他对西方当代建筑的深刻理解和对中国空间的认识,使其设计作品具有新的意义。他的作品对中国当代建筑创新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他和非常建筑工作室设计的洛阳老城幼儿园方案、泉州中国小当代美术馆方案,北京席殊书屋、南昌席殊书屋、北京国贸中心某办公室室内设计、中国科学院晨兴教学中心、北京怀柔山语间等,体现了新的建筑观念。他们在创作过程中试图观察建筑中种种相关现象:人的运动与空间、视觉与空间经验、家居、文化与住宅等。对家居生活礼仪性的探究,引发了对中国特有的建筑空间关系的追求,对“建筑城市化”的处理,把使用要求转化为一系列基本的空间要求,利用旧建筑材料来构筑与拼贴现代建筑。

西方现代艺术教案

西方现代艺术教案 【摘要】:新艺术的实验——西方现代艺术教学设计教材版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十三课新艺术的实验——西方现代艺术授课年级:高一年级课时:1课时教学用具:自制教学多媒体课件等学具准备:油画棒、水粉纸、教材学生分析处于此阶段( 新艺术的实验——西方现代艺术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十三课新艺术的实验——西方现代艺术 授课年级:高一年级 课时:1课时 教学用具:自制教学多媒体课件等 学具准备:油画棒、水粉纸、教材 学生分析 处于此阶段(青年初期)的学生无论是在智力发展、情感表现、意志表现、个性特征和语言表达等方面已经基本成熟。具有高度的发展的概括化的观察力、理论型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克服困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我意识与个人表现欲。加之已有的知识储备已初步具有自我鉴赏西方现代主义的能力,所以应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大胆放手。教师只是一个欣赏过程的组织者、导引者。 教材分析 本课是新艺术的实验第十三课——《西方现代艺术》,在此之前,学生通过在第十课外国古代绘画的学习已经对西方传统绘画的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节课就是在此基础上了解西方现代主义的巨大变化、主要流派和代表艺术家。 教学目标 通过对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介绍,使学生能正确认识现代主义艺术,初步学习用视觉艺术的语言去感受和欣赏西方现代艺术作品,了解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特征。从而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过程与方法 经过自我的情感体验、观察、探索,运用比较、感悟等鉴赏方法初步了解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欣赏方法 难点:正确认识和理解西方现代主义艺术

关于实验艺术教育的思考

关于实验艺术教育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9-05-13T15:51:31.240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8月26期作者:邓霞霞[导读] 实验艺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值得探索的问题。实验艺术自身的探索性就充满了挑战。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正确的引导学生,成为这门课程的重中之重。本文以“坚守与演变”为题,试图从艺术发展脉络来引述实验艺术的演变(西安美术学院,710065) 摘要:实验艺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值得探索的问题。实验艺术自身的探索性就充满了挑战。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正确的引导学生,成为这门课程的重中之重。本文以“坚守与演变”为题,试图从艺术发展脉络来引述实验艺术的演变,从而给出实验艺术教学方面的一些参考。 关键词:实验艺术;坚守;演变 一、艺术的演变与当代社会的关系 在国内,艺术形态的新一轮转变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始而不断深化的。这一时期,西方艺术的发展早已经过了我们所谓的现代艺术的范畴,已经出现了大量探索性的艺术作品和具有强烈批判意识的艺术家。这些艺术家的创作思想,多从关注社会现状切入而不断深化。代表性的艺术家如德国的约瑟夫·博伊斯,英国的达明安·赫斯特,他们的作品注重观念的表达,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作品,对社会现实展开批判或再现。如果说这种形式还要有一种根源的话,那么我想应该从马奈所生活的时代,就已经存在这种探索性尝试,来展现对艺术的新的思考。而在国内,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能够被人们接受的艺术形式,还是以马奈为分割点之后的架上艺术,这跟当时社会形态的发展状况有着很大的关系。官方或者是政府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艺术的发展形态,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信息化时代的全面到来,艺术形式也展现出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思想意识比较超前的艺术家,早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绘画形式,开始接受并模仿西方当代艺术,从而行为艺术、装置艺术、实验水墨等艺术形式便应运而生。在不断探索艺术发展的过程中间,创作者更能抓住艺术与现实社会的关联,也通过艺术作品呈现出对现实社会的思考方式和批判。 二、实验艺术的当代性 大部分人们习惯性的将实验艺术与前卫艺术、先锋艺术、当代艺术混为一谈。这几种艺术形式,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首先,它们都很强调个人意识在作品中的流露,但是相对于先锋艺术和前卫艺术,探索性在实验艺术的创作过程中的占据了重要位置,这种探索性就决定了实验艺术形式的复杂多变。这个过程中,“当代性”一词的含义,在不同时期会因为时代的特点而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这种内涵往往跟当下社会的状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里要谈的实验艺术的当代性,笔者认为其含义同中国当代艺术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微妙关系。 当人们的物质水平到达一定的高度之后,我们开始逐渐认识到精神世界的短缺所带来的困扰。为摆脱这种困扰,最本能的认知还是会回归到对本源文化的关注和重新认识。而艺术家们往往在这方面有着比平常人更为灵敏的嗅觉,这也是实验艺术发展形态逐渐丰富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坚守中不断探索 谈到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实验水墨是最为人们所了解的。中国画的发展在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在传统笔墨的基础上,融西方绘画的表现手法于其中,演绎出多姿多彩的新的水墨画形式。相对于此,实验艺术对传统的应用更为广泛,绘画、民间美术、传统工艺美术等等都可以是其创作素材。吕胜中先生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就关注于民间美术在现当代艺术中的应用。其作品《招魂堂》中,大量的红色人形剪纸的运用,为其成功做了很好的铺垫,也使得“人形剪纸”成为他独有的艺术符号。徐冰作品《背后的故事:富春山居图》,以新材料,新形式展现了元代绘画大师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在材料选择方面,他以现成品作为素材,树枝、植物的茎叶、麻丝、纸张等等,在光影的作用下,通过合理的排列组合,呈现出一种和原作相似的视觉感受,这些看似平常的没有生命力的事物在这样的作品中,被重新唤醒。似乎昭示着一些看似不起眼或者是老旧的东西,依然有着内在的生命力,只是我们需要以一种新的方式去唤醒它。相对于应用现成品的方式,从民间美术中寻找创作元素,则会产生另外一种对传统文化魅力的深层次认知。2014年底,邱志杰在其《齐物》竹编作品展览中,将竹编工艺运用在自己作品的创作中。而展览主题“齐物”则是选自《庄子·齐物论》一篇,齐物论所言世间万物相异,却最终又能归一。这些竹编作品各有特色,却都是有竹子衍生而来,这样的一种方式很好地呈现了展览的主题。在这个展览中,邱志杰先生不仅将传统手工艺的元素成功运用,在对传统经典文化著作的应用,也是一个典范。 作品不再是单纯的一个物件,而是综合了传统哲学理念以及传统手工艺的综合体。 传统元素的转换,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艺术最初的发生,其意图及功能是极为简单的,也不会有固定的程式和法则,只是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才形成了所谓的风格流派。所以,抓住传统文化那种最本真的创作意图,才是我们之后在实验艺术发展过程中需要秉承的。也就是说,对传统语言的转换,不是对传统艺术形式的模仿和再现,而是通过对传统的学习和了解,逐渐丰富自身的认知,并最终以对艺术本源的了解为夙求,从而更好的为实验艺术的发展,创造无限可能。 “众里寻她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我们总是在不停地寻找,探索艺术发展的多种可能,逐渐丰富的新媒介一次次地将艺术的演变带向另一种高度。当形式和视觉逐渐形成一种令人疲倦的状态的时候,我们应该关注艺术能带给我们更深层次的启发。实验艺术的教学,需要坚持对艺术本质的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能够冷静地思考自身传统文化,不管是“人形剪纸”,还是新形式的竹编作品,对传统语言的转换,需要从本质上抓住艺术的精髓,不局限于传统样式,也不依附于传统思维方式,创造性的从这些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中摄取新的跟现实相关有利因素,才能保证实验艺术的探索性不被抹灭,也才能更好的做出有现实意义的艺术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