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文学
隋唐五代文学..

•隋唐五代文学•隋唐五代历史•隋:公元581年建国,公元589年统一中国。
公元618•年结束。
•唐:公元618年建立,公元907年灭亡。
•五代十国:•北方:梁、唐、晋、汉、周。
•南方:吴、南唐、吴越、楚、南汉、闽、前蜀、•后蜀、荆南、北汉•隋唐五代文学概况•一、诗歌:《全唐诗》诗人2200余人,作品48900余•首,共900卷。
诗人有李白、杜甫,以及王•维、白居易、李贺、李商隐、杜牧等大批•优秀诗人。
•隋唐五代文学概况•二、散文: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基本内容:文道合一;革新文体,创新文学语言。
•韩愈散文:《师说》《杂说》《张忠丞传后叙》《祭•十二郎文》•韩愈散文语言:“业精于勤”、“动辄得咎”、“含英咀华”、•“牢不可破”、“大声疾呼”、“落井下石”、•“不平则鸣”、“摇尾乞怜”•柳宗元散文:《三戒》《负虫版传》《永州八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隋唐五代文学概况•三、小说:“传奇“•得名于晚唐裴硎小说集《传奇》•在六朝志怪小说基础上发展而来。
•情节奇特神异,多取材于现实。
•有意识的创作(情节引人入胜,结构完整,形象•鲜明)•文集:《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太平御•览》《全唐文》•代表作:《李娃传》《莺莺传》《柳毅传》•《长恨歌传》《南柯太守传》•《霍小玉传》•隋唐五代文学概况•四、变文:又叫敦煌变文,指在敦煌发现•的、唐代俗讲僧和民间艺人讲说•故事的底本。
•作品:《伍子胥变文》《王昭君变文》•《孟姜女变文》•隋唐五代文学概况•五、词:简称曲子词,配合燕乐的歌词。
•中唐词:刘禹锡、白居易、张志和•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第八讲 隋唐五代文学概说

2、代表诗人孟浩然、王维 孟浩然的山水诗多取材于日常生活,表 现出朴素自然的生活情调。代表诗作为 《夜归鹿门山歌》、《过故人庄》、 《夏日南亭怀新大》、《望洞庭湖赠张 丞相》等。诗风为“语淡味不薄”。 王维的山水诗以画家的取景方式,构造 清新明净。又悠淡静谧的水墨山水意境。 代表诗作为《终南山》、《山居即事》、 《山居秋暝》、《山中》、《汉江临眺》 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盛唐时期,涉足山水田园诗创作的重要 诗人还包括储光羲、祖咏、常建等。
唐代文学的繁荣发展
主要文体的成就 1、诗歌:« 全唐诗»,收入作者2200余人。 作品48900首。优秀诗人辈出。 2、散文:« 全唐文»收入作者3000余人, 18000余篇。旧体延续,推陈出新,新型游 记、杂说等创制。 3、词:自中唐兴起,自成一格。 4、传奇:文言小说的形式走向成熟 5、变文:由经讲到俗讲,形成气候。
唐诗各期概貌
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诗歌,有一代文学之称 誉。诗歌的创作不仅古体、近体等各种形式及 艺术技巧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且作家和作 品众多。《全唐诗》所收诗歌近5万首,作者 2200余人,而且杰出诗人和优秀作品的数量和 质量都是其它时代无法比拟的。唐代诗歌一般 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这也 是整个唐代文学的一般划分。
(四)盛唐边塞诗派及其“壮美”诗作
1、何谓边塞诗 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我们知道,在« 诗经»中已有以边塞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如《采薇》。但一般 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至 唐进入黄金时代。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 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 2、唐以前的边塞诗 汉 魏 南 北 朝 时 期 的 边 塞 诗多反映边地战争的艰苦 和征人思妇的相思苦。诗歌体裁以乐府诗为主。代表作品如: 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曹丕的《燕歌行》、
07隋唐五代文学概述1

07隋唐五代文学概述1隋唐五代文学概述(一)隋代文学概况(589-618年)1.宫体诗2.边塞诗卢思道《从军行》;杨素《出塞》;薛道衡《昔昔盐》:“暗牖悬珠网,空梁落燕泥。
”人日思归薛道衡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二)唐朝文学概况(618-907)唐代文学主要特点:1.作品数量多,文学样式丰富多彩;诗:50000首;诗人:1100多人;文:18000篇;作家:3000多人。
体裁:诗歌、散文、传奇、变文等;(诗歌:古体、近体、五言、七言、杂言、律诗、绝句、乐府各体皆备。
)2.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田园山水、边塞风光、都市、农村等。
3.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唐代文学四个时期:初唐文学(618-712年)1. 宫体诗;虞世南、上官仪、沈佺期、宋之问2. 文章四友;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3.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4. 陈子昂5. 张若虚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滕王阁诗[唐] 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从军行[唐] 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长安古意[唐] 卢照邻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凰吐流苏带晚霞。
百丈游丝争绕树,一群娇尾共啼花。
游蜂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
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连甍垂凰翼。
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
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借问吹萧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辞死,顾作鸳鸯不羡仙。
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帖双燕。
古代文学资料3隋唐五代

7、 崔颢,进士第,早年好赌博饮酒,择妻以貌美为准,稍不如意即离弃,被称为“有俊才,无士行。”
8、 识记:崔颢及其《黄鹤楼》诗。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9、 杜审言:(识记)杜审言(公元648?- 708年),初唐的一位重要诗人,杜甫的祖父。他的诗以浑厚见长,精于律诗,尤工五律,与同时的沈佺期、宋之问齐名。他对律诗的定型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由此也奠定了他在诗歌发展史中的地位。杜甫有云:“吾祖诗冠古。”史称杜审言有文集十卷,大多散佚不闻。现存最早的《杜审言集》是宋刻一卷本,收诗四十三首。
3、 杨素及其《出塞》诗。(识记)描写边塞风霜行役的军旅生活,平实粗犷、深沉悲凉,真挚而浓烈,具有北歌的慷慨之气。
4、 贞观诗坛的主掌者,为唐太宗及其身边的北方文人和南朝文士。(识记)
5、 贞观时期所编应制咏物所用的类书《北堂书抄》、《文思博要》、《艺文类聚》。(识记)虞世南等人所编。是宫廷诗人作诗的工具书。用于摭(zhi)拾辞藻和事典,以便应制咏物时写出华美典雅的诗。
14、 高适边塞诗的风格特点:气质沉雄、慷慨悲壮,以骨力取胜。(简单运用)
15、 岑参的生平:(识记)岑参,江陵人。登进士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后弃官从戎。两次出塞,是岑参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壮举。与高适一样,岑参热衷于进取功名,有强烈的入世精神,“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性格乐观开朗,长于写感觉印象,善写边塞的奇异风光和风物人情,别具一种奇伟壮丽之美。
隋唐五代文学概述

隋唐五代文学概述隋唐五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成就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这个时期的文学主要有诗歌、散文、小说等形式,风格多种多样,被后人称之为“盛唐文学”、“玄幻小说”等。
一、隋唐文学1.唐诗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文化瑰宝。
唐代的诗歌初步形成、成为独立的文学体裁。
唐代诗歌的风格以豪放为主要特点,有“耐人寻味”的深刻内涵,表现出“浪漫的乐观主义”。
唐代杜甫、李白、白居易、王之涣等人都是唐代的优秀诗人,他们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唱和赞赏。
唐诗为后续文学作品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思想和艺术表现手段,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瑰宝之一。
2.唐代散文唐代散文是指唐代的随笔、杂记等文学形式。
唐代散文以文辞精炼、意境深远、风格多样见长。
其中,《梦溪笔谈》、《齐民要术》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化瑰宝。
唐代散文描写生活百态、揭示社会现象,是中国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启示。
二、五代文学在五代时期,由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文学作品相对于唐代显得冷淡低迷。
五代文学表现出来的主要是一种“冷静客观”的风格,描写了五代的社会变迁和人物的生存状态。
五代文学主要有小说、散文等形式。
唐传奇是唐朝至五代时期流行的一种小说形式。
它的形成与唐代的宫廷舞台上的优伶花鼓戏有关,是一种含有韵味、富于文化底蕴的文学形式。
唐传奇以细腻的笔触、丰富的情感描写和精湛的艺术手法而著称。
《长恨歌》、《玉楼春》等作品,题材广泛、文学价值高,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古文运动五代时期,古文运动是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
古文运动倡导将文学作品的风格改写成古代经典的风格,精益求精、注重工艺性的特点深受文艺界的欢迎。
《骈文夜话》、《吕氏春秋》等作品,是古文运动的代表作,成为后世文学的经典之作。
总之,隋唐五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唐代的诗歌、散文、唐传奇,五代的古文运动等等都为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隋唐五代文学

隋唐五代文学第一节隋代文学1、隋代文学作者的两个组成部分,一是北齐、北周旧臣,如卢思道、杨素、薛道衡;二是由梁、陈入隋的文人,如江总、许善心、虞世基、王胄、庾自直。
2、卢思道,字子行,采用以“思妇——征夫为内容结构的南朝歌行体,代表作《从军行》。
3、理解《从军行》的艺术特点。
《从军行》以关塞苦寒生活为背景,抒写北地边塞生活的真实感受,多贞刚之气,有苍劲骨力,体现了北方诗人重气质的特长。
4、杨素,是隋朝的开国重臣,字处道。
代表作《出塞》。
《出塞》平实的叙说中,流动着粗犷深沉的悲凉情思,真挚而浓烈,有一种北歌的慷慨呜咽之音。
这是杨素诗的一贯风格。
5、简单运用:北方文人的诗风变化,文采和情调融合了南朝风格,在表现手法上受南朝文学的影响。
北方文人在学习南朝文学的表现手法时,诗风常发生变化。
如卢思道的《棹歌行》《美女篇》《后园宴诗》等,着意描写女性的体态服饰和媚眼纤腰。
薛道衡名作《昔昔盐》所写乃南朝诗常见的闺怨题材,清辞丽句,委婉细腻,情调和趣味偏于齐梁风格。
6、综合运用:隋代文学的过渡性质,聚集了一批南朝文士,向重文采的南朝诗风发展,南北文学相互影响,隋朝文学仍然呈现出合而不同的过渡性质。
在隋文帝时代,北、南两种诗风是同时并存的,到隋炀帝时,身边聚集了一批南朝文士,隋代文学向重文采的南朝诗风方面发展了。
如虞世基所作应制诗《四时白歌》、《奉和望海诗》等,着意于诗采的华美和对仗的工整,纯粹是作诗而作诗。
王胄、庾自直、诸葛颖等,作诗亦复如此。
隋炀帝以文学领袖自居,常聚集文人宴饮赋诗,沿袭梁、陈贵族文人以诗为娱的生活方式。
这使文学创作由抒情转向娱乐,转向咏物和咏宫廷生活琐事,很快就走向了贵族文学的末路。
终隋一朝,南、北文学的合流仅限于诗风的相互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合而不同的过渡性质。
隋唐五代文学

柳冕 ,后期是韩愈,柳宗元,李 翱,皇甫湜,孙樵.
在散文创作中,这一时期还产生了 不少优秀的山水游记,寓言,传记, 杂文等文学作品,它们也是唐代文 学繁荣的标志之一.唐末皮日休, 罗隐,陆龟蒙等人的小品文,取得 了相应成就.鲁迅曾称皮日休的小 品文是" 品文是"一塌糊涂的泥潭内的光 辉".
(三)传奇小说
汉民族与东北,西北,西南,中东及 海外日本,高丽,新罗等国家民族关 系密切,使节,僧侣,留学生,商旅 往来频繁.美谢弗著,吴玉贵译《唐 谢弗著,吴玉贵译《 代的外来文明》 代的外来文明》分人,家畜,野兽, 外来文明因子,涉及唐代生活的方方 面面.
飞禽,毛皮和羽毛,植物,木材, 食物,香料等18类, 食物,香料等18类,例举了千百种
山作》 山作》为其代表作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 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人. 有两组诗值得重视:一为《感遇》 有两组诗值得重视:一为《感遇》 十二首,一为山水诗. 代表作:《江南有丹橘》 代表作:《江南有丹橘》,《望 月怀远》 月怀远》,《湖口望庐山瀑布》 湖口望庐山瀑布》
唐代以前,中国古典小说基本上还 处于幼稚阶段.唐初,一些作者在 魏晋六朝小说的基础上创作了像 《古镜记》那样的作品,基本还是 古镜记》 沿袭六朝小说描写神鬼怪异的传统, 缺乏现实内容.
直到唐中叶,随着唐代的都市繁荣 和适应市民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传奇 小说,才较多地反映了社会生活, 艺术上也日趋完善,出现了象《 艺术上也日趋完善,出现了象《霍 小玉传》 小玉传》,《李娃传》,《莺莺传》 李娃传》 莺莺传》 等在思想艺术上有很高成就的作品.
(四)特殊政策的激励,促进了文学 繁荣
唐代有很多特殊政策对文学的发展 是有积极影响的,如诗赋取士制度 促进了诗歌的创作繁荣和诗艺水平 的提高,对佛教的重视促进了变文, 话本的创作;幕府用人制度的自由, 吸引了大量文人入幕,极大提高了 军幕文化的品位.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名词解释

我国古代文学史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名词解释一、隋唐五代文学概述1. 隋唐五代文学起源于唐代,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繁荣时期之一,代表了我国古代文学的高峰。
在这一时期,我国文学不仅在形式上有了新的突破和创新,而且在内容上也呈现出了多样化和丰富化的特点。
2. 隋唐五代文学以诗歌、散文为主要表现形式,其中诗歌尤为突出,被誉为我国古代文学的“诗之盛世”。
在这一时期产生了众多优秀的诗人和诗作,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隋唐五代文学名词解释1. 唐诗:唐诗是指唐代诗歌的创作和传播,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
唐诗以其雄浑、豪放、清丽的风格,成为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诗仙:诗仙是指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极高地位和价值的诗人,其作品被后人奉为经典,影响深远。
代表诗仙的人物有李白、杜甫、王维等。
3. 诗魂:诗魂是指诗人在创作时所表现出的灵魂和情感,是诗歌作品的灵魂所在。
在我国古代文学中,诗魂常常被用来形容诗人的创作天赋和情感世界。
4. 散文:散文是一种以散漫、自由的形式表现感情、抒发思想的文学作品,是古代文学中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在隋唐五代时期,散文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成为了文学创作的重要范畴。
5. 骈文:骈文是一种较为规范的散文体裁,是汉语散文的一种特殊形式。
其特点是结构严谨、格调优美、语言富丽,常用于叙事、议论等文体。
6. 题咏:题咏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修辞手法,指以诗、赋、散文等形式来歌颂、赞美某个主题或对象。
在隋唐五代文学中,题咏成为了诗歌创作的常见形式,被广泛运用于文学作品中。
7. 韵律:韵律是诗歌创作中重要的艺术手法,是通过音韵结构的安排和运用,造成诗歌的音韵美感。
在隋唐五代文学中,韵律成为了诗歌创作的重要元素,为诗歌的表现和传达增添了魅力。
8. 词牌:词牌是我国古代词曲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古代词曲创作的重要途径和规范。
在隋唐五代文学中,词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了古代词曲创作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隋唐五代文学。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学在隋唐五代发展到了全面繁荣的新阶段,战国以来整个文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
其中,诗歌发展到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
在唐代不到300年的时间里,遗诗近5万首,是西周至南北朝1600-700年间遗诗数量的两三倍。
具有独特风格的著名诗人约有五六十位,远远超过战国至南北朝著名诗人的总和。
时间背景。
唐代建国后,唐太宗吸取隋末农民起义的教训,采取了土地均等化、租平化、官兵化、科学化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减轻了人民负担,缓解了阶级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发展了经济生产,增强了国力。
与此同时,他整顿了官僚行政,改革了政府机构,使社会迅速走向稳定繁荣。
从贞观到开元的一百多年间,国家政治经济达到了如上所述的繁荣顶峰。
随着经济的繁荣,综合国力日益增强。
从太宗、高宗到玄宗,他们打赢了一系列对外战争,缓解了东、北边界的威胁,使西部国家纷纷依附。
在帝国周围设立了六个杜胡府政府,长期保持了边境的稳定和稳定。
以积极友好的政策措施,促进了同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华文化的全面繁荣发展。
但是,封建社会不可调和的矛盾也继续存在和发展。
首先,这一点在土地兼并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虽然唐代有均分土地的措施,占据了土地的界限,但到了高宗时代,洛阳却有很多人超限占有土地。
到玄宗天宝年间,更是“违法乱纪,吞并之弊超过汉代之丧”。
在经济繁荣的外衣下,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玄宗早年虽能“大干一场”,但晚年却放纵放荡,信赖李林甫、杨国中。
他的内部事务日益腐败,对外傲慢。
天宝在十年和十三年两次征征南召,彻底歼灭了全军,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玄宗为了加强边防,创办了我们的时代,埋下了边城救兵、救兵、起义的祸根。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终于爆发。
这场叛乱持续了8年,唐朝的统治权受到重创,开始由盛转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