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文学

合集下载

第八讲 隋唐五代文学概说

第八讲 隋唐五代文学概说

2、代表诗人孟浩然、王维 孟浩然的山水诗多取材于日常生活,表 现出朴素自然的生活情调。代表诗作为 《夜归鹿门山歌》、《过故人庄》、 《夏日南亭怀新大》、《望洞庭湖赠张 丞相》等。诗风为“语淡味不薄”。 王维的山水诗以画家的取景方式,构造 清新明净。又悠淡静谧的水墨山水意境。 代表诗作为《终南山》、《山居即事》、 《山居秋暝》、《山中》、《汉江临眺》 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盛唐时期,涉足山水田园诗创作的重要 诗人还包括储光羲、祖咏、常建等。

唐代文学的繁荣发展
主要文体的成就 1、诗歌:« 全唐诗»,收入作者2200余人。 作品48900首。优秀诗人辈出。 2、散文:« 全唐文»收入作者3000余人, 18000余篇。旧体延续,推陈出新,新型游 记、杂说等创制。 3、词:自中唐兴起,自成一格。 4、传奇:文言小说的形式走向成熟 5、变文:由经讲到俗讲,形成气候。

唐诗各期概貌

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诗歌,有一代文学之称 誉。诗歌的创作不仅古体、近体等各种形式及 艺术技巧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且作家和作 品众多。《全唐诗》所收诗歌近5万首,作者 2200余人,而且杰出诗人和优秀作品的数量和 质量都是其它时代无法比拟的。唐代诗歌一般 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这也 是整个唐代文学的一般划分。
(四)盛唐边塞诗派及其“壮美”诗作

1、何谓边塞诗 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我们知道,在« 诗经»中已有以边塞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如《采薇》。但一般 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至 唐进入黄金时代。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 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 2、唐以前的边塞诗 汉 魏 南 北 朝 时 期 的 边 塞 诗多反映边地战争的艰苦 和征人思妇的相思苦。诗歌体裁以乐府诗为主。代表作品如: 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曹丕的《燕歌行》、

07隋唐五代文学概述1

07隋唐五代文学概述1

07隋唐五代文学概述1隋唐五代文学概述(一)隋代文学概况(589-618年)1.宫体诗2.边塞诗卢思道《从军行》;杨素《出塞》;薛道衡《昔昔盐》:“暗牖悬珠网,空梁落燕泥。

”人日思归薛道衡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二)唐朝文学概况(618-907)唐代文学主要特点:1.作品数量多,文学样式丰富多彩;诗:50000首;诗人:1100多人;文:18000篇;作家:3000多人。

体裁:诗歌、散文、传奇、变文等;(诗歌:古体、近体、五言、七言、杂言、律诗、绝句、乐府各体皆备。

)2.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田园山水、边塞风光、都市、农村等。

3.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唐代文学四个时期:初唐文学(618-712年)1. 宫体诗;虞世南、上官仪、沈佺期、宋之问2. 文章四友;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3.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4. 陈子昂5. 张若虚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滕王阁诗[唐] 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从军行[唐] 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长安古意[唐] 卢照邻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凰吐流苏带晚霞。

百丈游丝争绕树,一群娇尾共啼花。

游蜂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

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连甍垂凰翼。

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

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借问吹萧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辞死,顾作鸳鸯不羡仙。

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帖双燕。

中国现代文学史隋唐五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史隋唐五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史隋唐五代文学隋唐时期文学的背景和特点隋唐时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以唐代为代表,涌现了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文学家。

隋唐时期的文学具有以下特点:1. 文学风气繁荣:隋唐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人们生活富裕,文学作品蓬勃发展。

2. 唐诗的繁盛: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鼎盛的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如杜甫、李白等,他们的作品流传至今,成为中国文学的瑰宝。

3. 散文的兴盛:隋唐时期,散文也开始得到重视和发展,出现了一批才华横溢的散文家,如韩愈、柳宗元等。

他们的散文作品以辩证思维和议论文的形式出现,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思想深度。

4. 剧场艺术的繁荣:隋唐时期的戏曲艺术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多种形式的戏剧,如歌舞剧、说唱剧等,为当时的文学和艺术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隋唐五代文学的代表作品在隋唐五代时期,出现了许多影响深远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和戏剧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一些隋唐五代文学的代表作品:1. 《长恨歌》:这是杜甫创作的诗歌作品,通过长达800多字的长篇叙事诗,描绘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故事——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以及对安史之乱的悲伤和思考。

2.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是白居易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以婉约的笔触描绘了冬天的白雪景象,表达了对远行的朋友的思念之情。

3. 《韩非子》:这是韩愈的一部重要散文作品,是一部集论述和议论于一体的哲学性散文,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对当时社会状况进行了深刻思考和批判。

4. 《观乐府杂录》:这是刘禹锡编著的一部集乐府诗和其他各种杂文的作品集,其中收录了许多不同题材的作品,展示了隋唐时期文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总结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隋唐时期文学的繁荣和特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优秀的隋唐五代文学作品不仅是文化与历史的见证,也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珍贵的财富。

通过研究和传承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古代文学资料3隋唐五代

古代文学资料3隋唐五代
6、 识记:王昌龄及其七绝诗《出塞二首》之一(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二首》之: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7、 崔颢,进士第,早年好赌博饮酒,择妻以貌美为准,稍不如意即离弃,被称为“有俊才,无士行。”
8、 识记:崔颢及其《黄鹤楼》诗。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9、 杜审言:(识记)杜审言(公元648?- 708年),初唐的一位重要诗人,杜甫的祖父。他的诗以浑厚见长,精于律诗,尤工五律,与同时的沈佺期、宋之问齐名。他对律诗的定型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由此也奠定了他在诗歌发展史中的地位。杜甫有云:“吾祖诗冠古。”史称杜审言有文集十卷,大多散佚不闻。现存最早的《杜审言集》是宋刻一卷本,收诗四十三首。
3、 杨素及其《出塞》诗。(识记)描写边塞风霜行役的军旅生活,平实粗犷、深沉悲凉,真挚而浓烈,具有北歌的慷慨之气。
4、 贞观诗坛的主掌者,为唐太宗及其身边的北方文人和南朝文士。(识记)
5、 贞观时期所编应制咏物所用的类书《北堂书抄》、《文思博要》、《艺文类聚》。(识记)虞世南等人所编。是宫廷诗人作诗的工具书。用于摭(zhi)拾辞藻和事典,以便应制咏物时写出华美典雅的诗。
14、 高适边塞诗的风格特点:气质沉雄、慷慨悲壮,以骨力取胜。(简单运用)
15、 岑参的生平:(识记)岑参,江陵人。登进士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后弃官从戎。两次出塞,是岑参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壮举。与高适一样,岑参热衷于进取功名,有强烈的入世精神,“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性格乐观开朗,长于写感觉印象,善写边塞的奇异风光和风物人情,别具一种奇伟壮丽之美。

隋唐五代文学概述

隋唐五代文学概述

隋唐五代文学概述隋唐五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成就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这个时期的文学主要有诗歌、散文、小说等形式,风格多种多样,被后人称之为“盛唐文学”、“玄幻小说”等。

一、隋唐文学1.唐诗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文化瑰宝。

唐代的诗歌初步形成、成为独立的文学体裁。

唐代诗歌的风格以豪放为主要特点,有“耐人寻味”的深刻内涵,表现出“浪漫的乐观主义”。

唐代杜甫、李白、白居易、王之涣等人都是唐代的优秀诗人,他们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唱和赞赏。

唐诗为后续文学作品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思想和艺术表现手段,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瑰宝之一。

2.唐代散文唐代散文是指唐代的随笔、杂记等文学形式。

唐代散文以文辞精炼、意境深远、风格多样见长。

其中,《梦溪笔谈》、《齐民要术》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化瑰宝。

唐代散文描写生活百态、揭示社会现象,是中国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启示。

二、五代文学在五代时期,由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文学作品相对于唐代显得冷淡低迷。

五代文学表现出来的主要是一种“冷静客观”的风格,描写了五代的社会变迁和人物的生存状态。

五代文学主要有小说、散文等形式。

唐传奇是唐朝至五代时期流行的一种小说形式。

它的形成与唐代的宫廷舞台上的优伶花鼓戏有关,是一种含有韵味、富于文化底蕴的文学形式。

唐传奇以细腻的笔触、丰富的情感描写和精湛的艺术手法而著称。

《长恨歌》、《玉楼春》等作品,题材广泛、文学价值高,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古文运动五代时期,古文运动是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

古文运动倡导将文学作品的风格改写成古代经典的风格,精益求精、注重工艺性的特点深受文艺界的欢迎。

《骈文夜话》、《吕氏春秋》等作品,是古文运动的代表作,成为后世文学的经典之作。

总之,隋唐五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唐代的诗歌、散文、唐传奇,五代的古文运动等等都为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隋唐五代文学

隋唐五代文学

隋唐五代文学第一节隋代文学1、隋代文学作者的两个组成部分,一是北齐、北周旧臣,如卢思道、杨素、薛道衡;二是由梁、陈入隋的文人,如江总、许善心、虞世基、王胄、庾自直。

2、卢思道,字子行,采用以“思妇——征夫为内容结构的南朝歌行体,代表作《从军行》。

3、理解《从军行》的艺术特点。

《从军行》以关塞苦寒生活为背景,抒写北地边塞生活的真实感受,多贞刚之气,有苍劲骨力,体现了北方诗人重气质的特长。

4、杨素,是隋朝的开国重臣,字处道。

代表作《出塞》。

《出塞》平实的叙说中,流动着粗犷深沉的悲凉情思,真挚而浓烈,有一种北歌的慷慨呜咽之音。

这是杨素诗的一贯风格。

5、简单运用:北方文人的诗风变化,文采和情调融合了南朝风格,在表现手法上受南朝文学的影响。

北方文人在学习南朝文学的表现手法时,诗风常发生变化。

如卢思道的《棹歌行》《美女篇》《后园宴诗》等,着意描写女性的体态服饰和媚眼纤腰。

薛道衡名作《昔昔盐》所写乃南朝诗常见的闺怨题材,清辞丽句,委婉细腻,情调和趣味偏于齐梁风格。

6、综合运用:隋代文学的过渡性质,聚集了一批南朝文士,向重文采的南朝诗风发展,南北文学相互影响,隋朝文学仍然呈现出合而不同的过渡性质。

在隋文帝时代,北、南两种诗风是同时并存的,到隋炀帝时,身边聚集了一批南朝文士,隋代文学向重文采的南朝诗风方面发展了。

如虞世基所作应制诗《四时白歌》、《奉和望海诗》等,着意于诗采的华美和对仗的工整,纯粹是作诗而作诗。

王胄、庾自直、诸葛颖等,作诗亦复如此。

隋炀帝以文学领袖自居,常聚集文人宴饮赋诗,沿袭梁、陈贵族文人以诗为娱的生活方式。

这使文学创作由抒情转向娱乐,转向咏物和咏宫廷生活琐事,很快就走向了贵族文学的末路。

终隋一朝,南、北文学的合流仅限于诗风的相互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合而不同的过渡性质。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名词解释

我国古代文学史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名词解释一、隋唐五代文学概述1. 隋唐五代文学起源于唐代,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繁荣时期之一,代表了我国古代文学的高峰。

在这一时期,我国文学不仅在形式上有了新的突破和创新,而且在内容上也呈现出了多样化和丰富化的特点。

2. 隋唐五代文学以诗歌、散文为主要表现形式,其中诗歌尤为突出,被誉为我国古代文学的“诗之盛世”。

在这一时期产生了众多优秀的诗人和诗作,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隋唐五代文学名词解释1. 唐诗:唐诗是指唐代诗歌的创作和传播,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

唐诗以其雄浑、豪放、清丽的风格,成为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诗仙:诗仙是指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极高地位和价值的诗人,其作品被后人奉为经典,影响深远。

代表诗仙的人物有李白、杜甫、王维等。

3. 诗魂:诗魂是指诗人在创作时所表现出的灵魂和情感,是诗歌作品的灵魂所在。

在我国古代文学中,诗魂常常被用来形容诗人的创作天赋和情感世界。

4. 散文:散文是一种以散漫、自由的形式表现感情、抒发思想的文学作品,是古代文学中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在隋唐五代时期,散文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成为了文学创作的重要范畴。

5. 骈文:骈文是一种较为规范的散文体裁,是汉语散文的一种特殊形式。

其特点是结构严谨、格调优美、语言富丽,常用于叙事、议论等文体。

6. 题咏:题咏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修辞手法,指以诗、赋、散文等形式来歌颂、赞美某个主题或对象。

在隋唐五代文学中,题咏成为了诗歌创作的常见形式,被广泛运用于文学作品中。

7. 韵律:韵律是诗歌创作中重要的艺术手法,是通过音韵结构的安排和运用,造成诗歌的音韵美感。

在隋唐五代文学中,韵律成为了诗歌创作的重要元素,为诗歌的表现和传达增添了魅力。

8. 词牌:词牌是我国古代词曲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古代词曲创作的重要途径和规范。

在隋唐五代文学中,词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了古代词曲创作的基础。

隋唐五代文学作品有

隋唐五代文学作品有

隋唐五代文学作品有(一)唐代文学作品1、《诗经》: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古代汉诗集,它收录了大量古代文字文化中凝练而蕴藉又不失流畅的汉诗作品,突出表达了唐人自然观和思想哲学。

2、《兰亭序》:李白创作的“闻若诗、看若画”的十四行诗,是唐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杰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和诗史上留存下来最为精美的一代诗。

3、《登金陵凤凰台》:杜牧笔下的一首十四行诗,作品透露出的醉梦的思想,在唐代文学史中有史以来令人称道的另类作品。

4、《长恨歌》:白居易创作的一首傲侠史诗,纪念武则天,既是一首反映皇权暴政与反抗斗争历史的传奇诗,也是唐代七言古诗中的经典之作。

5、《石虹传》:张若虚著述的古代小说,以谈及宝玉西经历的多场冤案和英雄救援成功的大业,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冲突。

(二)五代文学作品1、《水浒传》:宋濂创作的一部史诗,以详细的描述记录了唐末宋初的江湖英雄风云,它以丰富的情节和色彩,塑造了一批反抗社会壁垒、改变历史命运的英雄形象。

2、《道德经》:列在中国佛教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老庄领导的中国天人思想的经典著作,它论述了要发挥智慧而不是武力,以及要懂得如何处理、抚慰社会冲突的中国伦理思想。

3、《倚天屠龙记》:金庸著述的一部武侠小说,以屠龙之技的出现,描绘武林中英雄无数、政治骗局频繁的格局,塑造了一批传奇人物,仿佛夸张的故事,但却实际反映了中国政局的黑暗现实。

4、《钱钟书满朝春色》:一部闻名中外的文学代表作,以一段表达知识与财富之间的意义以及灿烂、险恶和无聊的社会状况为主线,洞悉中国九十年代底层人民生活在不幸中的境遇,反映出东西方文化冲突。

5、《俞氏家训》:一部朝代代表作,主要思想是“诚信、勤俭、安定、孝顺”,是一部既有文学价值又有社会价值的中国古典文学杰作,也是学习中国传统美德的重要文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题及练习重点: 1.名词解释:元白 新乐府 讽喻 诗 张王乐府 2.何谓“新乐府运动”? 3.以具体作品为例简述白居易诗歌 的艺术特色。
第八章 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第一节 古文运动 1.古文是在贞元、元和时期提出的一个概念。 产生的原因有社会政治原因,中唐以前古文家鼓 吹文体改革的影响及韩柳的作用。 2.古文运动的成就及影响:打破了骈体文的一 统局面,扩大了古文的应用范围,终于形成散体 文对骈文的优势。 3.韩、柳是的古文运动的领袖。其理论主要是: 主张“文以载道”、“文以明道”;强调作家的 修养;反对因袭,主张独创。
第六章 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 等诗人
第一节 韩孟诗派 1.韩孟诗派兴起的文学背景。 2.韩孟诗派的诗歌主张与艺术独创性。 3.韩孟诗派以韩愈、孟郊、贾岛等为代 表。诗风险怪,追求奇特的意象和尖 新古怪的立意。
第二节 刘禹锡、柳宗元 1.刘禹锡有政治寓言诗、怀古 诗、赠答诗、竹枝词等,其诗雄 直劲健,有“诗豪”之称。 2. 柳宗元有寓言诗、赠答诗、山 水诗等。其诗明净简洁,风格清 峭。
1.陈子昂的生平。 2. 陈子昂的诗歌理论及 创作实践。
本章阅读书目: 1.马茂元选,《唐诗选》 2.余冠英等选,《唐诗选》 3.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编,《唐诗选》 4.(清)蒋清翊注,《王子安 集注》 5.苏雪林著,《唐诗概论》
6.闻一多著,《唐诗杂论》 7.骆祥发著,《初唐四杰研究》 8.杜晓勤著,《初盛唐诗歌的文化阐 释》 9.尚定著,《走向盛唐》, 10.葛晓音著,《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 11.(美)宇文所安著,贾晋华译, 《初唐诗》 12.葛晓音著,《唐诗宋词十五讲》
本章阅读书目及材料: 1.高步瀛选,《唐宋文举要》,上海 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2.孙望、郁贤皓主编,《唐文选》,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3.吴小林选注,《韩愈选集》,人民 文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4.高文、屈光选注,《柳宗元选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年版。
第二节 韩愈的散文 韩愈的散文创作:有论说文、书信、序 文、碑志、杂著等。论事析理,直言雄 辩;托物比兴;句式安排,错落有致; 活用词类,自铸伟辞。 第三节 柳宗元的散文 柳宗元的散文创作:有政论文、杂著、 寓言和山水游记。政论文及寓言针对现 实、笔锋犀利。山水游记成就最高,情 景交融,物我合一。语言精美。
第二节 俗讲变文
1.俗讲是僧徒依经文为俗众讲佛家教
义的一种宗教性说唱活动。俗讲与我国 固有的说唱传统有关,但它更主要的来 源,是六朝以来佛家的一种讲道化俗手 段:“转读”与“唱导”。 2.变文。唐五代时与俗讲同时流行的 民间说唱伎艺有“转变”, 变文是转变 的一个组成部分,“转变”由变文和变 相组成,变文是以故事化的形式宣扬佛 理。变文是指讲唱故事的底本,变相则 是配合变文所展示的佛教图画。
思考题及练习重点: 1.名词解释: 韩孟诗派 郊寒岛瘦 2.简述韩孟诗派诗歌创作的主要特 点 3.李贺诗歌的主要内容及艺术成就 4.概述刘禹锡诗歌创作的成就。
第七章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第一节 中唐重写实、尚通俗的诗歌思潮 1.新乐府运动掀起重写实、尚通俗的 思潮。 2.张籍、王建的通俗化诗风与写实表 现。 3.元稹的诗歌创作。
思考题及练习重点: 1.名词解释:山水田园诗 边塞诗 2.结合王维、孟浩然具体作品,谈 谈这一诗派的艺术特点。 3.试比较高适、岑参边塞诗创作的 异同。
第三章 李白
第一节 李白的生平和思想
1.李白的生平:一生主要在漫游和流
浪中度过,足迹遍及半个中国。遭遇过 两次大的波折。最终客死他乡。 2.李白的思想:由于李白的家世,所 受教育及生活经历的特殊性,形成了他 十分复杂的思想性格。儒、道、侠兼而 有之。
本章阅读书目及材料: 1.(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 中华书局1979年版。 2.詹锳著,《李白诗文系年》,人民 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3.(美)宇文所安著,贾晋华译, 《盛唐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年12月版。
4.(日)松浦友久著,刘维治译,《李白诗
歌抒情艺术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12月版。 5.(日)松浦友久著,刘维治、尚永亮、刘 崇德译,《李白的客寓意识及其诗思》,中 华书局2001年版。 6.葛晓音著,《唐诗宋词十五讲》,北京大 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
思考题及练习重点: 1.结合具体作品谈谈李白诗歌的艺 术境界。 2.李白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体 现在哪些方面?
第四章 杜甫
第一节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道路
1.杜甫的生平:杜甫生活在唐帝国由
盛转衰的时期,适逢安史之乱,生活坎 坷,最终客死他乡。 2.杜甫的思想:“奉儒守官”的家庭 影响,传统的儒家思想教育,“致君尧 舜上”与“穷年忧黎元”是他一贯的思 想。
第五章 大历诗风
第一节 刘长卿、韦应物
长于五言,善于描写山水景物,风格高 雅闲淡。 第二节 大历十才子和李益 “大历十才子”多写唱和应制之作,艺 术技巧较高。 李益的边塞诗抒写战士思乡的痛苦,情 调感伤悲凉。
本章阅读书目及材料: 1.蒋寅著,《大历诗风》,上海古 籍出版社1992年版。 2.蒋寅著,《大历诗人研究》,中 华书局1995年版。 思考题及练习重点: 1.名词解释:大历十才子 2.大历诗歌有哪些特点?
2.唐传奇的思想和艺术都取得了很高
的成就。思想内容上:广泛而深刻地反 映了唐代的社会现实,有深刻的思想意 义和认识价值,主要有爱情题材、政治 历史题材、侠义刺客题材等。艺术上: 故事完整、情节曲折,塑造了许多性格 鲜明的人物形象,语言精练,诗文并用, 表现了文人高度的文化素养。 3.唐传奇的地位与影响 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式样,标志着中国 古典小说的成熟。
第二节.白居易 1.白居易诗论的主要观点。 2.白居易诗歌的思想内容。 3.白居易诗歌的艺术性。
本章阅读书目及材料: 1.王汝弼选注,《白居易选集》,上海古 籍出版社1980 年版。 2.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中华书局 1979年。 3.陈寅恪著,《元白诗笺证稿》,上海古籍 出版社1978年版。 4.钟优民著,《新乐府诗派研究》,辽宁大 学出版社1997年版。 5.孟二冬著,《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思考题: 1.解释名词:初唐四杰 上官 体 文章四友 沈宋 2.隋代的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 3.初唐四杰的诗歌创作及对唐 诗发展的贡献。 4.陈子昂的诗歌革新主张及创 作实践。
第二章 盛唐诗歌 第一节 盛唐山水田园诗人 1.盛唐山水田园诗歌盛行的 原因。 2.孟浩然 山水 田园诗歌的创 作及艺术特点。 3.王维山水田园诗歌的创作及 艺术特点。 4.其他山水田园诗人的创作
第二节 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
1.表达渴求建功立业的政治理
想。 2.揭露讽刺统治阶级的昏庸腐 朽,蔑视权贵,同情人民的苦难, 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 3.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表现 了开阔的胸怀和浪漫的个性。
第三节 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1.李白的诗歌创作,继承了屈原以来
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丰富发展了浪漫 主义的创作方法,具有非常鲜明突出的 特色。 2.李白的诗歌想象丰富,感情强烈, 高度夸张。表达对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 抒发渴望个性解放的激越情绪。 3.李白诗歌的语言清新、豪放、明净, 音律和谐又不拘一格,形成一种雄奇的 力量
7.陈贻焮著,《唐诗论丛》,湖南人民出版
社1980年版。 8.杜晓勤著,《初盛唐诗歌的文化阐释》, 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9.尚定著,《走向盛唐》,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1994年版。 10.葛晓音著,《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美)宇文所安著,贾晋华译,《盛唐 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12月版。 12.葛晓音著,《唐诗宋词十五讲》,北京 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 13.葛晓音著,《山水田园诗派研究》,辽 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1月版。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第一章 隋及初唐文学
第一节 隋代文学 第二节 初唐的宫廷诗人
第三节 初唐四杰
浮艳文风,但收效甚微。炀帝时浮靡之风复
第二节 1.太宗朝的宫廷诗人 2.高宗及武后朝的宫廷诗人。
第三节 而才高,官小而名大,行为都相当浪漫,遭 唐诗带来了新鲜的边塞诗歌盛行的原因。 2.高适边塞诗歌的创作成就 及艺术特点。 3.岑参边塞诗歌的创作成就 及艺术特点。 4.其他边塞诗人的创作。
本章阅读书目及材料: 1.陈贻焮选注,《王维诗选》,人民文学出 版社 1959 年版。 2.孙钦善、武青山、陈铁民、何双全选注, 《高适岑参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 年版。 3.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唐诗 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4.高步瀛选,《唐宋诗举要》,上海古籍出 版社1959年版。 5.苏雪林著,《唐诗概论》,上海书店 1992年版。 6.林庚著,《唐诗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3.陈贻焮著,《杜甫评传》,上海古
籍出版社1987年版。 4.程千帆、莫砺锋、张宏生著,《被 开拓的诗世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版 5.葛晓音著,《唐诗宋词十五讲》,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
思考题及练习重点: 1.名词解释: 诗史 沉郁顿挫 2.杜甫的诗为什么被称为“诗史”? 3.结合具体作品论述杜甫诗歌的艺 术特色。
本章阅读书目及材料: 1.高步瀛选,《唐宋诗举要》,上海 古籍出版社1959年版。 2.马茂元选,《唐诗选》,上海古籍 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3.余冠英等选,《唐诗选》,人民文 学出版社1978年版。
4.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
《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年版。 5.肖占鹏著,《韩孟诗派研究》, 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毕宝魁著,《韩孟诗派研究》, 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孟二冬著,《中唐诗歌之开拓与 新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