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服装变化共19页

合集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服饰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服饰变化

军装
70年代初北京大院子女的时髦装
由于军装的难得,中学生之间除了 流行穿军装,还流行抢军帽,抢军用挎包
“的确良”服装
穿的确良衬衫的中国青年
“的确良”最初是女性穿着,主要用 来制作衬衣,以白和蓝单色居多。
自制服装

孩子服装
各种花色的“的确良”布料 面市,给沉闷的生色调带来了 更多的光彩,当 时以碎花衬 衫最流行。
红裙子
八十年代流行的是五颜六色,红色裙子 和白色衬衣比较迎合当代女性们的潮流
喇叭裤
特点:腿上窄下宽,从膝盖以下逐渐张开,裤口的尺寸明显大于膝盖的尺寸,形成喇叭 状特点:低腰短裆,紧裹屁股,裤长一般盖住鞋跟,走起路来,兼有扫地的功能。
电影《少林寺》
牛仔裤

牛仔裤在82开始流行

80年代初的中国,它被当作过于 前卫、过于颓废的服装风格而被 主流社会拒绝。
超短裙
职业套装
一步裙
文化衫
健美裤
北方曾经有一句口头禅,“不管多大官,都穿夹克衫; 不管多大肚,都穿健美裤”,可见健美裤的风靡程度。 ·
松糕鞋
90年代,潮流空间的扩大加上天马行空的概念,松糕鞋也就 产生了不同的面貌-——各式各样的松糕运动鞋。这些新的设计 与之前的各种松糕鞋一起出现,反映出九十年代的多元个性。
西装
那时男士爱时髦却不懂什么叫风 度,领导们上台讲话总喜欢把双排 纽扣西装统统解开,裤子上爱挂一 串钥匙,人走到哪,钥匙晃到哪, 有失领导的风范,刚富起来的大款 们也是。
巴拿马西裤
皮夹克
90年代服装
社会背景
与以前各个时期相比,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在受 到媒体、杂志、影视作品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人们 在穿着打扮上也越来越“大胆”,是与国际通行服 装最为相似的一个时期,超短裙,职业套装,文化 衫,健美裤和松糕鞋等开始流行起来。

改革开放30年——衣服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衣服的变化

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幅穿在身上的历史画卷。

活色生香的服装历来是时尚变化最为灵敏的风向标,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最为鲜活生动的形象记录。

它以非文本的方式记录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

正可谓“盛世有华服”,改革开放30年的辉煌成就,可以透过不同时代人们的穿衣变化来寻找到最为直接、细微的答案。

今天,当我们再次审视那段逝去的岁月,会惊奇的发现30年的服装变革史就是一部写在每个不同年代的中国人身上,鲜活而富有说服力的改革开放发展史。

改革初期:走出“灰暗”的年代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处于现代文化历史上一个近乎疯狂的年代。

“十亿人民十亿兵”的十年“文革”期,最时尚的装束莫过于穿一身不带领章帽徽的草绿色旧军装,扎上棕色武装带,胸前佩戴毛主席像章,胸前斜挎草绿色帆布挎包,胳膊上佩戴着红卫兵袖章,脚蹬一双草绿色解放鞋。

曾几何时,在几亿中国人的衣柜里,绿、蓝、黑、灰等几种颜色的衣服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

当时,有西方人甚至用带有嘲讽的口气将穿着不分男女老少的中国人形容为“蚂蚁”。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来临,国门打开、观念变更,中国人重新打量自己的穿着。

在自我怀疑的目光中,逐渐认同穿着打扮是没有阶级性的。

中国人深埋几十年的爱美之心,开始在服饰上得以释放。

于是在70 年代后期,出现了许多至今仍能唤起那一时代人内心渴望和热情的字眼。

并不凉快的“的确凉”进入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物质还比较贫乏。

吃肉、吃油、吃糖要票,连吃豆制品也要票,穿衣更是按人头供应布票。

穿的颜色不外乎老三种:蓝、灰、黑,拥有一套草绿色的军装在当时来说是很“提劲儿”的行头。

随着物质慢慢丰富,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少量的料子布——“的确凉”。

“的确凉”,生活在七十年代末的人对它最熟悉不过,它是一种化纤织物,通常用来做短袖衬衫。

挺刮、滑爽、尤其是印染出的鲜亮效果,对熟悉了粗布粗衣或者是洋布洋衫的“灰暗国”里的中国人来说,不能不说是一次巨大的视觉冲击。

改革开放服饰

改革开放服饰

改革开放前后人们服饰变化(2008-08-25 14:51:53)转载▼标签:杂谈古今服饰总的趋势是由繁到简。

主要变化如下:夏装。

过去夏装多为粗布。

后来洋布进入中国。

上世纪80年代以后,男女背心曾经流行过一段时间,再后来,各种各样的化纤布料开始流行。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女性时兴穿裙子,上穿短袖衬衫。

现在,女性衣着更加斑斓,短背心,吊背服配上花花绿绿的裙裤,均构成街头亮丽的风景。

冬装。

过去,冬装都是棉袄棉裤。

男穿青女穿蓝。

上世纪60年代以后,开开始穿笼袄褂,笼袄裤。

80年代以后,开始穿皮衣。

近年又穿西服,内配毛衣。

上衣。

清末,男子穿长袍马褂,也有着长衫、坎肩的。

农民多穿左大襟或对襟衣服,多穿短装,扎腿束腰;文人学士、乡伸富户多穿长袍马褂,不束腰,不敞怀。

辛亥革命后,人们服装的质量和式样有了新的变化。

城市富商渐渐着起制服礼帽,西装革履。

1927年以后,中山装、学生装出现。

妇女渐渐着旗袍、罗裙,穿高跟鞋。

建国后,男性由中山装、列宁装发展到西服;女性的列宁装、春秋衫、两用衫、轻便衫以及各式各样女裙等。

文化大革命中,青年人流行穿军装和工作服。

文革结束后,工作服不再流行,军装不如原来流行,但至今类似警服草绿色服装在部分青年中仍然穿着。

70年代末服饰朝五彩缤纷发展。

90年代以后,服装款式变化比较多,西装、滑雪衫、T恤衫均先后流行起来。

裤子。

上世纪70年代服装款式变化比较多。

窄腿裤、喇叭裤、西装、牛仔裤及各式各样裙子均流行起来。

80年代,各类西装风行于市。

男女青年着直筒裤、牛仔裤、健美裤、西裤者颇为多见。

服装主料多为丝绸、化纤之类,土织布已经绝迹,着棉布者已经不多。

近几年,人们更注意品牌服装。

总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中国大地,使中国焕然一新,也带来了服饰的不断更新。

服饰的变化是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着。

服饰的变化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表现。

图说改革开放:服装变迁【进入论坛】【推荐朋友】【关闭窗口】 2008年05月12日 17:26“只要我喜欢,没有什么不可以”世纪90年代,文化衫、蝙蝠衫等还曾掀起过一阵热浪。

改革开放30年来衣着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来衣着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来衣着的变化改革开放30多年来衣着上的变化11级环艺1班高阳20111107127从1978至今,是中国发生巨变的年代。

在这改革开放的30多年间,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在不断的提升。

然而变化最为显著之一的就是衣着了。

衣着是一种记忆,也是一幅穿在身上的历史画卷。

活色生香的衣服历来是时尚变化最为灵敏的风向标,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最为鲜活生动的形象记录。

它以非文本的方式记录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

下面就从款式、料子、颜色等方面来讲讲。

款式:从单一到个性化上世纪70年代的服装款式非常单一,罩衫、绿军装、中山装、列宁装、工装成为流行。

翻领、单排扣、两个直插袋,不修身的款式设计在当时已是非常时髦的服装了。

大街上时常会看到穿补丁衣服的人。

那时,人们的衣着单调死板,穿衣不讲究美观,纯粹是为了御寒遮体。

上世纪80年代,受电影的影响,喇叭裤、健美裤、连衣裙成为当时最流行,最前卫的服装。

上世纪90年代,人们开始大胆地追求流行服装。

牛仔裤、蝙蝠衫、老板裤、老板衫、连衣裙、吊带裙等开始出现。

配饰有纱巾、大耳环等也开始流行。

在那样的年代,时尚就等于奇装异服。

奇异服装一般老百姓不太敢尝试,是杂志封面上的电影女郎们,就身先士卒,引领了这一股风潮。

大大的耳环,这样的闪光的衣服,这样的发型,在那时是极具时尚的气息的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对外开放,西方文化和时尚迅速进入中国,网络的迅速普及与发达。

向年轻一代传递着最新的潮流信息。

混搭风流行开来。

人们从简单的跟随潮流到引领潮流。

不同的服装款式文化的相互融合,从广泛的时期和不同的文化中吸取灵感。

这种主观能动性彻底颠覆了“整体着装”的传统概念,为诠释个性风采注入了极大的自由。

21世纪穿出个性才是王道、料子与类型:单一到创新改革开放初期,化纤类纺织品如腈纶、尼龙等大行其道,到上世纪80年代初,市面上开始出现“的确良”。

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脚步,衣服的料子也变得多样化了,棉、麻、丝、绒、皮、化纤、各种混纺应有尽有。

改革开放以来的服饰变迁 PPT

改革开放以来的服饰变迁 PPT

改革开放以来的服饰变迁
20
大连1991年流行的超短裙风韵 独具(1991年9月21日发)。新 华社发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超 短裙出现,加上“迷你”两字, 曾经被部分保守媒介视为洪水 猛兽。进入21世纪,中国女性 对于服装诉求越来越趋向凸现 个性、标新立异。同时,具有 中国特色的唐装开始走向世界、 各式旗袍炙手可热,中国服装 在全世界受到注目和尊重。如 今,一步裙、吊带裙、泡泡 袖……裙子冲破季节和式样的 束缚,在一年四季、各种场合 扮美着女性。
13
这是1986年,北京街头几位穿着裙装的
姑娘在聊天(资料照片)。
改革开放以来的服饰变迁
14
80年代流行的阔腿裤。
改革开放以来的服饰变迁
15
改革开放30年的模特
改革开放以来的服饰变迁
16
改革开放以来的服饰变迁
17
改革开放以来的服饰变迁
18
80年代流行的健美裤。
改革开放以来的服饰变迁
19
90年代流行的的吊带裙。
改革开放以来的服饰变迁
34
改革开放以来的服饰变迁
35
经历文革的洗礼后,社会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开 始变得稳定而得到了发展,部分地方出现了发展 的征兆,但更多地方贫苦依旧。
改革开放以来的服饰变迁
9
• 1979年3月19日,由法国著名时装设计师皮尔·卡
丹率领的法国时装表演团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 了一场服装表演。台上衣着的多姿多彩与台下的 一片“灰、黑、蓝”形成了鲜明对比。
• 在改革开放最初的10年 • 间,关于服装的每一个 • 动作几乎都会产生“一 • 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 有人说,是皮尔.卡丹 • 揭开了中国服装的“红 • 盖头”。
改革开放以来的服饰变迁

改革开放后老百姓衣着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老百姓衣着的变化
一直被深埋在心里的爱美之心终于可以在服装上展现出来了老百姓衣柜里的衣服逐渐变得多了颜色也亮了起来缤纷色彩始于上世纪80年代80年代代表服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时髦的西装80年代其他服饰牛仔裤登上历史舞台牛仔裤在80年代曾掀起过热浪
改革开放后老百姓衣着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前,且数量有限,色 彩和样式单调。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色的海洋”。大家 都生活在一个灰暗的世界里,千篇一律的服装样式也代表了那个年代的生活。
个性服饰
中国元素 21世纪,世界服装开始走向复古,各国、各民族的独有服饰俨然成了抢手货。中国传统服装的元素也
越来越广泛受重视,被广泛的应用。于是,中国传统服装也随着这股热潮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提起中国 服装,唐装和旗袍无疑最具代表性,不论是整体设计,还是手工刺绣,都成为这个世纪流行服装设计的 灵魂元素,而象征着东方色彩的中国红、宝石蓝等等,也铺陈出美丽的中式时尚。中式服装的专卖店更 是各家商场的“点睛之笔”,唐装和旗袍柜台前总是吸引不少人驻足。
90年代 -----想穿啥都有
上个世纪90年代,人们记忆中服装界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出现了专卖店,人们可以从其中买到品牌服装 了。这一时期,人们的着装意识从以往注重价格和款式变化为更注重品牌。品牌,成为人们身份和品位 的主要标志
品牌服饰 注 重 品 味
年轻人中开始流行韩版衣服。
。哈韩族的主要服饰是穿着肥大的伴有大窟窿小洞的拖地牛
旗 袍
旗 袍
小结
改革开放以来,老百姓衣着的变化在反映出着装观念改变的同时,也折射出社会在不断进步发展、国家 更加繁荣昌盛,服饰的变迁成了社会历史前进的缩影。今天当我们重新回忆老百姓不断变化的衣着,除 了苦涩、亲切、兴奋,还有不尽的感慨:是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今天的好生活 !感谢邓小平!

改革开放后服装的变化课件

改革开放后服装的变化课件

1994年夏日,成都 的姑娘们身着长裙 走在大街上。当年, 姑娘们的这种装扮 曾被认为具有大胆、 奔放、俏皮的特色。
在21世纪的最初几年,中国人对服装诉求 的最高境界就是穿出个性——最好是独一 无二。服装的主要作用已经不在是御寒, 而是一种个性魅力的体现。 人们从简单 的跟随潮流到现在的引领潮流;从盲目崇 拜名牌到现在DIY个性服装的盛行,无不 体现出了时代的更替和进步。21世纪是张 扬个性的时代,是自我意识觉醒的时代, 更是“我的地盘我做主”的自由时代。
健美裤也流行了相当长的一 段时间,一般以黑色为主,带 着很大的弹性。当时有句顺口 溜叫做:不管多大官,都穿甲 克衫;不管多大肚,都穿健美 裤。后来健美裤的材料变得多 种多样,不过基本的特点都没 有变:贴身,高弹力,且透风。 蝙蝠衫也绝对是那个年代的流 行装。说起蝙蝠衫,不能不再 提到霹雳舞。《霹雳舞》是20 世纪80年代最震撼中国青少年 的歌舞片,身着蝙蝠衫,头绷 裹布,脚踩高帮运动鞋,一遍 遍模拟擦玻璃或者外星人行走 动作的情景,实在是受人瞩目, 田壮壮的电影《摇滚青年》就 是对那段日子的真实记录。
七十年代一旦穿上了的确凉, 就好像代表了一种时尚,其感 觉并不凉爽,但它的优点很多: 挺直不皱、不缩水、干得快、 不变形、不怕霉蛀,不用熨烫。 “的确凉”最初是女性穿着, 主要用来制作衬衣,以白色和 蓝色的单色居多。后来各种花 色的“的确凉”布料不断面市, 给沉闷的生活色调带来了更多 的光彩。女性从牙缝里抠出钱 来,纷纷置办“的确凉”,使 抽象而臃肿的妇女形象逐步向 “女人”的本义回归。男人们 也不甘寂寞,也穿起了雪白的 “的确凉”衬衣,把下摆扎在 裤腰里,显示出自己的精干与
大连1991年流行的超短裙风 韵独具(1991年9月21日发)。 新华社发 上世纪90年代中期, 超短裙出现,加上“迷你” 两字,曾经被部分保守媒介 视为洪水猛兽。进入21世纪, 中国女性对于服装诉求越来 越趋向凸现个性、标新立异。 同时,具有中国特色的唐装 开始走向世界、各式旗袍炙 手可热,中国服装在全世界 受到注目和尊重。如今,一 步裙、吊带裙、泡泡袖…… 裙子冲破季节和式样的束缚, 在一年四季,中国服饰发展的春天与中国 人时尚观念的复苏开始于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政 策之后。人们看到大喇叭裤、蝙蝠衫、还有健 美裤和连衣裙。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对外开放, 西方文化和港台时尚迅速进入中国,向年轻一 代传递着最新的潮流信息。而这样的变化,直 接体现到80年代。

改革开放后的服饰-PPT文档资料

改革开放后的服饰-PPT文档资料

有领子的“假领子”
假领子其实是真领子,但它不是一件真正的内衣服装,只是一件领 子而已。曾做过裁缝的王师傅解释道:“假领子又不完全只是领子, 它还有前襟、后片、扣子、扣眼,但只保留了内衣上部的少半截,穿 在外衣里面,以假乱真,露出的衣领部分完全与衬衣相同”。 改革开放初期,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还比较贫困,听经历过那段岁 月的人们回忆时说:当时收入少,供应紧张,购买许多东西需要票证。 单说购买服装,除了有钱,还得有布票、纺织券等等。纺织品基本上 也是定量供应,不到年节,一般人是极少添置新衣服的。衬衣更是服 装中的上品,穿上它,人显得精神体面。可是衬衣价格相对要贵,且 需要布票,于是人们穷则思变,假领子应运而生,风行一时。 那年月,满大街爱体面的人们穿着干净整齐的衬衣,那其中就有不 少缺衣短袖的假领子混杂其中,招摇过市。好在假领子穿在外衣里面, 真假难辨,谁也不会扒了你的外衣,看看里面穿的是真衬衣还是假领 子。况且假领子已经成了一种服装时尚,穿的人多了,人们也都见惯 不怪了。
街上流行红裙子
80年代流行一部电影——《街上流行红裙子》。反映的 是纺织厂的女劳模与漂亮裙子之间的矛盾冲突,由当时的 偶像级女星姜黎黎和赵静主演,影片的创作人员在拍摄时 也许没有预料到,这部影片会成为那个年代中国人服装革 命的写照。封闭的大门被打开,外面的世界使中国人眼花 缭乱,别人的生活方式使中国女性开始以审视和怀疑的目 光打量自己的穿戴——随着对文革极左思潮清算的深入与 扩大,中国人开始认同这样一个真理:美是没有阶级性的, 穿衣戴帽不一定与意识形态的健康与否必然相连。银幕上 的“红裙子”是中国女性从单一刻板的服装样式中解放出 来、开始追求符合女性自身特点的服装色彩和样式的一个 标志性道具,一个多样化、多色彩的女性服装时代正式到 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