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比为话题的作文:文学之比_优秀作文
以比为话题的作文15篇

以比为话题的作文15篇以比为话题的作文1现如今的社会都充满着“对比”,成绩高低决定择校的主动与被动,家与家的相比决定幸福指数,对比可化为动力,也可使人一蹶不振。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对比可以使一个人认识到与其他人的差距,也可以发现自身的优点,发扬并保存坚持。
适量的对比不管是对人还是对己都是有益而无一害的,不要低估别人,更不能看高自身。
杜牧的《阿房宫赋》中,以阿房宫的兴建和毁灭,大肆的讽刺了秦王朝统治的穷奢极欲,并借古讽今,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
以史为鉴才能让往后过的更好,汲取往日的教训才能繁荣富贵,由此可见,生活中不可缺少对比,成绩的对比可以让人知道自身的优势和缺点,才能取长补短,才能进步。
在很多诗词中同样也存在着对比,《马嵬》中的“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两句诗词就借用了两次对比,先是对比从前的恩爱情形到现在的天地永隔来批判皇上的昏庸无能,再是将天子与平常百姓的生活做对比,讽刺了天子即使高高在上却不如凡人自在,没有对比不知差距,知耻而后勇才能进步。
但有时候,对比也不是一件好事,物极而必反,如果对比成了炫耀和攀比,那就是一件坏事情。
现如今,学校出现了攀比之风,比名牌比价格比数目比穷富,这些不正之风日益增长,很多学生嘴里都流露出攀比,这样不但影响学习还会使家庭负担变重,有些家庭并不算富裕,但孩子却无比攀比,造成家庭压力过大,这对任何家庭都是有害的。
对比可知差距,也可惹祸上身。
我们应该把对比降到适当的程度,多益而无害,对比固有好处,但需要度。
心中有一把尺,量准自身也量准别人,对比适量可以使人进步使人勇敢,对比过量便是害人害己,多一些正能量,让对比走进你的生活但却不浓墨重彩。
以比为话题的作文2最近,我的心情很不爽。
自上高中以来,我不再是那个无忧无虑、对一切都充满好奇的小女孩。
取而代之的是脸上的一丝愁颜,眉上的一道皱纹,眼下的一抹黑圈。
以比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

以比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
题目:比的重要性
比是一种比较的行为,它是我们获取知识、进步的重要方式。
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让我们更加清楚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做出更好的决定,更好地发展自己。
比起别人,我们可以更加清楚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改善自己的不足。
比赛也是一种比较,参加比赛是一种挑战,可以激发我们的潜能,拓宽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能力。
比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人,了解别人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
比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社会,了解社会发展的现状,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为社会做出贡献。
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他人、了解社会,从而获取知识、进步,提高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
因此,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以比为话题的作文(优秀7篇)

以比为话题的作文(优秀7篇)以比为话题的作文篇一人在和别人比的过程往往忽略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和别人比,比的意义是什么?我的答案是为了赢得自尊。
一天,在小区里,我碰到了我的小学同学,看着他手上拿的那个羽毛球拍。
我想起了他当年就是用那个球拍打败我的,于是我想他发起挑战,约定明天早上在体育馆里再打一次比赛。
第二天一早,我们按照约定的时间到了体育馆,在比赛开始前,我对他说:“这次比赛我一定会赢了你,证明我的球技的。
”他不屑一顾地瞥嘴一笑说道:“那可不一定,你可是我曾经的手下败将。
”这一句话激怒了我,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打败他,洗刷完的耻辱。
随着一声哨响,比赛开始了。
起初,我和他打的不分胜负,但后来,我因为有些轻敌,渐渐放松了防守,他看出了我的懈怠,用力一击,球像一只离弦的箭一样向我飞了过来,我挥起手中的球拍竭力地去拦截,可是因为球飞得太高,即使我跳起来后也没能到,只能让球在我眼前飞过,自身却无能为力。
球落到地上的一瞬间,他得意对我地说:“看见了没,你是永远不可能打败我的。
”听了这句话后,我十分地地生气,恨不得用球拍打他。
在接下来的比赛中,我十分地浮躁,他发现我的弱点后,开始故意地向我够不到的地方发球。
最终他以十比零战胜了我。
他挑衅地说:“还比吗?你永远是我的手下败将。
”这句话像一把尖刀一样刺穿了我的胸膛,使我再没有了勇气站起来向他继续挑战。
这时身旁的教练对我说道:“别放弃,站起来继续和他比,好好想想我教你的打球技巧,用你自身的实力战胜他。
”我听了教练的话后,心里不断地对自身说“不能放弃,要想在对手面前赢的自尊,你就必须战胜他”我再一次鼓起勇气向对手发起了挑战。
在下一场的比赛中,我仔细回想着教练平日里教我的那些打球技巧,也冷静了下来,全力以赴地去和对手比赛。
最终我逐渐扳回了比分,以十六比十的比分打败了对手。
有比赛就会有输赢,我们不可能永远战胜了对手;我们可以输了比赛,但不能赢输了自尊。
以比为话题的作文篇二黄色的灯光强照在脸上,对面的评委慢慢拿起了话筒,成功与失败在此时将成定局,每个人的心在这一刻都紧张的揪起来,我害怕的闭上双眼,但渐渐浮现在脑海中的却是大家一起努力拼搏的样子……遥想比赛前夕大家刚刚得到要到区里比赛时的模样:“咱们学校合唱团要到区里比赛呀,他们能行吗?别给咱们丢脸”楼道里同学们小声絮叨的声音依旧可以传入我们每一位合唱团员的耳中。
以比为话题的作文(15篇)

Please get the right person into the car, and get off the unsuitable person.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以比为话题的作文(15篇)以比为话题的作文1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比较,一切不同都可拿来相比。
有人说,“与他人比较使人成长”。
我却认为,成长之中,自己与自己比更能让人进步。
学习上,每个人都要拼尽全力。
这时“比”就成为了最好的发现错误、改进自身的方法。
每次与他人的比较,总是能获得点什么的。
但有时,你获得的却不一定能帮助你。
曾经,为了提高成绩,我处处与人比较,处处学习别人的做法。
我效仿着别人刷题刷分的做法,整日坐在座位上“勤奋用功”,像是座石塑的“思考者”。
每晚都学至深夜。
整个人的精神木讷、脆弱得不堪一击。
又一次考试,胜券在握信心又一次在卷子下发的刹那被击碎。
这段时间的辛勤付出没能得到回报,一道道红笔的印记仿佛一把把血淋淋的利剑,狠狠地、狠狠地刺在了心头。
我,又一次被人比了下去。
回家的路上,凄美的夕阳普照大地,在大地上撕扯出一道寂寥的身影。
我木讷地走着,心内思索着:“为何我已尽了努力,也学习了别人的方法,成绩却不升反降?”一阵困倦涌上来,疲惫的打了个哈欠,突然感到强烈无力感。
我猛然惊醒:每天上完课都感到疲累,回到家甚至要靠黑巧强撑着写完作业。
精神的疲累让学习效率也降低。
学至深夜也没有多大的效果,反而影响了第二天的状态。
如此的恶性循环造成了现在的结果,想到这里,我不禁出了一身的冷汗。
别人的方法显然不适合我!回到家,我决心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我不再总是刷题,而是把精力更多的放在了课堂上,去记忆和理解知识。
每晚不再强撑着写完作业,而是避过困倦期,将未写完的作业明早早起写完。
保证了精力的充沛。
也开始吃一些补物改善体质使精神更好。
这样一段时间下来,成绩终于有了起色。
此后,我过一段时间就会反思自己,挑出学习上的错误来。
慢慢的改掉了许多坏习惯,成绩自然上去了。
以比为话题的作文2篇

以比为话题的作文比如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可以用来进行对比、对照和类比等表达方式。
在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比来描述事物的相似与不同之处,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释。
下面我将用比为话题,连续写两篇3000字的作文,来探讨比的作用和用途。
第一篇:以比为话题的作文比,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它是一种简洁、生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对比,以便更好地形容、解释或者强调某种特点。
比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它更是人们思维方式的一种体现。
比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外在特征。
比如,我们可以说某个人身高“如松竹”,形容其身材高挑;也可以说某个事物大小“如拳头”,形容其体积很小。
比能够通过对两个事物的对比,让读者或者听众更加直观地理解被描述的事物。
在文学作品中,这种用比形容的手法被广泛应用,为作品增添了生动形象的色彩。
比还可以用来对照事物的不同之处。
通过对比两个事物的对立面,可以更加鲜明地突出它们的区别。
比如,我们可以说“夜市的热闹,白天的安静”,强调了两个时间段在气氛上的差异;也可以说“我们之间的差距有如天堑”,形容两个人之间的差距巨大。
通过对照的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会事物的特点,从而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世界。
比还可以用来进行类比和引申。
通过将一个事物和另一个具有共性的事物进行类比,可以更好地理解或描述某种特点。
比如,我们可以说“父爱如山”,形容父爱的伟大和坚定;也可以说“小草扎根,扑腾出生”,形容生命的诞生和成长。
通过类比的比,我们可以将抽象的事物具象化,将隐喻转化为直观的形象,从而更好地表达感情和思想。
通过以上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比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无处不在,具有丰富的作用和用途。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交流中,还是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比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能够通过对比的方式,让读者或听众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感受到被描述的事物,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世界。
第二篇:以比为话题的作文比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具有丰富的作用和用途。
以比为话题的作文(精选4篇)

以比为话题的作文(精选4篇)以比为话题的作文篇一同学们,自从学过《“棒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以后,你们是否发现自己家也有类似的事例。
我记得是我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有一天,老师让我们随意画一副画,我记得当时画得是一副“枝繁叶茂”的柳树。
画完后,周围的小朋友都说我画得棒。
我当时兴奋极了,迫不及待地等着放学,好让父母看看我的“宏伟杰作”。
终于等到下课了,我收拾好书包,像小鸟般地扑向前来接送的父母。
今天是爸爸接我,我一见他,忙拿出画让爸爸看。
爸爸看完后,眼睛一亮,高兴地说:“墨墨,这是你画的吗?真棒!和真的差不多。
”说着就将我抱起,用他那硬刷刷的胡须扎了我一下。
我是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跳进家门的,一进家门,又连忙让妈妈看我画的大柳树。
妈妈接过画,一瞧,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兴奋地说:“多像啊!我女儿真有出息,妈一定给你珍藏着。
”“叭!”一个响亮的吻留在了我的脑门上。
从那以后,我便对画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直到现在,我时不时也要拿起画笔画一会儿。
我知道,我能够坚持到现在跟父母的鼓励是分不开的。
现在,我快12岁了,当我再拿出那副画时,我不禁笑了,因为我发现我画的一点也不象柳树。
树干细得像根火柴棍,枝条跟树干差不多粗,叶子比树干还粗,一棵树上就有5片大粗叶,一点也不协调,根本谈不上枝繁叶茂,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我问妈妈:“我画得那么难看,当时你和爸爸却说我画得棒,为什么呀?”妈妈说:“孩子都是需要鼓励的,再说,当时你这么小,画到这种程度,已经相当不错了。
”妈妈的话时刻在我耳边响起,我要把它作为一种动力,激励我以后好好学习,我感谢妈妈多年来对我的鼓励。
初中《比》作文500字篇二比比是什么?比是惊雷,它既可以把你震醒鼓舞你在理想的天空里飞翔,却也可以压得你一蹶不振匍匐在地上。
比是旋风,它既可以吹开你的襟怀让你拥抱整个世界,却也可以使你关闭心门令你心胸狭隘芥蒂难容。
比是暴雨,它既可以涤荡你的灵魂使之清亮澄澈散发出缕缕清香,却也可以往你的心灵里猛灌浑浊与邪恶,无情与幽暗。
以比为话题的作文600字(精选10篇)

以⽐为话题的作⽂600字(精选10篇)以⽐为话题的作⽂600字(精选10篇) ⼤家都写过作⽂,肯定对各类作⽂都很熟悉吧,特别是作为主要学习作⽂类别之⼀的话题作⽂,话题作⽂只提供写作的话题,⽽没有中⼼、材料、结构、⽂体、语⾔等等的限制。
这类型的作⽂应该怎么写呢?下⾯是⼩编收集整理的以⽐为话题的作⽂600字(精选10篇),供⼤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以⽐为话题的作⽂600字1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其实只有⼀个真正的对⼿,那就是⾃⼰。
在很多事情上,只有打败了⾃⼰,才算是取得了胜利。
好⽐跑⼋百⽶的运动员,虽然参加的⼈很多,每⼀位运动员的对⼿很多,但是他们真正的对⼿其实是⾃⼰。
⽐赛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敢于挑战⾃⼰。
失败的滋味,酸酸的,苦苦的,每个⼈都很怕失败。
在⼈的⼀⽣中,挫折是再所难免的,⾯对挫折,有的⼈选择了逃避,⽽有的⼈则是勇敢的去⾯对。
⼈们常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不错的,在经历失败后,胜利就离⾃⼰不远了。
但是并不是每个⼈在经历失败后都会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对于失败的态度。
在这个世界上,竞争是⾮常激烈的,要打败很多对⼿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但在我觉得,每个⼈真正的对⼿其实是⾃⼰。
从⼩到⼤,⽗母对我的要求都很⾼,把我管的很严。
从6岁起,我就开始学电⼦琴。
记得那时有很多朋友⼀起学的,我的好胜⼼强,喜欢和⼈家⽐。
为了取得胜利,整天只知道怎么跟别⼈⽐,⽼师上课嘛不听,结果弹的⽐⼈家都差。
现在想想,觉得⾃⼰真是幼稚。
现在,我已经长⼤了,我只喜欢跟⾃⼰⽐。
在每⼀次的⽐赛中,我都喜欢跟⾃⼰⽐。
上⼀次⽉考,我只考了全校55名,⽽这次期中考,我考了全校23名,我战胜了⾃⼰。
我希望⾃⼰能“更上⼀曾楼”。
很多⼈为了打败对⼿,采取残忍的⼿段,但是,他们最后有获得了什么呢?只获得了⼀个胜利的称号⽽已。
有时候,我真的很好奇,为什么那么多的⼈喜欢⽣活在仇恨与战争中? 有时候,我也想嫉妒那些成绩⽐我好的,但是我⼜不停的告诉⾃⼰,⼼态要平衡,不要⾛上歧途。
以“比”为话题的优秀作文:论“比”的意义

以“比”为话题的优秀作文:论“比”的意义以“比”为话题的优秀作文:论“比”的意义在当今社会,比是一个无法逃避的问题。
大人们比工作,比财产,比地位,孩子们比学校,比成绩,比家庭。
没有人是完美的,可是每个人都在苛求着完美。
如果每个人都将自己的长相与帅哥美女相比,将自己的财富与比尔盖茨相比,将自己的地位与总统相比,将自己的气质与玛丽莲梦露相比,那么世界上将有99.9%的人整日活在痛苦之中。
有人说聋子的生活不快乐,可是他们比起盲人能够看到这个绚丽多彩的世界,比起哑巴更能表达自己的感受,比起癌症患者,他们的生命还很长。
没有人生下来就注定痛苦,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总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比,对于某些人只会让他们更痛苦,然而,对于很多人,比,会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意识到自己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
班级需要“比”。
当班里有一个人在努力学习,也许最初其他人会不屑一顾,甚至会有同学因为他的进步而产生妒忌心理。
可是,久而久之,会有更多的人被带动着努力学习,没有人心甘情愿被别人踩在脚下,没有人能坦然看着别人进步,自己却还站在原地,这就是攀比心理的作用。
个人之间适量的比会促进自己进步,企业间适量的比会促进企业发展,带给人们更加舒适的享受。
然而,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如果滥用了比的心理,则会为自己招来祸患。
古希腊有一位国王,他自负的以为全天下的人都比不上他。
他和一位乞丐比家庭富裕程度,与一位刚死了爱妻的大臣比妻妾数量,他将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相比,并将此定义为完美。
最终,引起了全国百姓的愤怒,推翻了他所统治的王朝,他与他的自负被永远埋葬在地下。
这件事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可是这个笑话也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永远不要将比用在错误的地方,永远不要用别人的痛苦来衬托自己的快乐,否则,只会让你亲手葬送了自己的前程。
伟人之所以伟大,世界五百强的企业之所以强大,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原因就是他们擅长用比,他们能够运用比来提升自己的实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比为话题的作文:文学之比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比”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比中有学问,比中有情怀,比中有智慧……
解题
这则材料中的关键词“比”侧重于“比赛”“比较”“对比”等含义,如果有同学将这个“比”理解为“比方”“比拟”“比邻”,则属偏题。
只抓一个“比”字,无视材料的“有学问”“有情怀”“有智慧”等信息,或单谈“学问”“情怀”“智慧”,属偏离材料主旨。
“比中有学问,比中有情怀,比中有智慧”提供了立意的三个可选角度,后面的省略号说明考生可以按照这个思路自己去发挥,如比中有“志气”“豪气”“理想”“信念”等。
如果写“比中有学问”,我们就应该明白比的意义在哪里,为什么要去比;比什么,哪些应当比,哪些不能比;怎么比等。
如果写“比中有情怀”,这里的“情怀”就可以理解为在比中超越自我,在比中关照他人,在比中担当家国责任等。
如果写“比中有智慧”,这“智慧”当立足现实,放眼长远,其最高境界当为“与自己比”。
就这道作文题而言,需要特别提醒考生的有两点:
1.切口要小。
“生活中无处不在”是提示考生要从生活中找到可
比的点,例如写体育竞赛中的比,商业竞争中的比,文学家创作之比,多样文化之比……如果考生的作文不能在小范围里挖掘比的价值,而是空谈比的意义,是很难拿高分的。
2.立意要高。
无论是学问、情怀还是智慧,如果只写双方比胜负、比高下,就很容易使文章落入个人成功学的俗套,要比出“大情怀”“阔胸襟”,这样才可能得到阅卷者的青睐。
范文
文学之比
张凯捷
①暮色中,校园里,手捧一本《小山词》,读到“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不禁为词人的伤逝之情潸然泪下。
次日早读课上,老师说这两句名诗其实出自唐五代诗人翁宏的《春残》,我不禁在心里为翁宏鸣冤。
②后人为何要将这两句诗的著作权归于小山呢?对比之后,我恍然大悟:小山以此句为过渡,上承酽酒空寂,下启旖旎风情,让意境悉出,完胜翁宏这个原作者。
③“比”似乎总与胜负相关,但历代文学家的“和诗”,却无关胜负,只重情韵。
④虽然诗论总说,章质夫和苏轼的杨花词均“妙极”,但人们总觉得有着“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的苏东坡的杨花词读起来更加情趣盎然。
章词已经以其摹写物态的精妙成为一时传诵的名作,苏轼步韵填词,必然受到原作的约束,和韵要“比”过原作实属不易。
苏轼却举重若轻,借由暮春之际抛家傍路的杨花,化无情之花为有思之人,篇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实为显志之笔,让贬谪落寞之情含蓄隽永,堪称神来之笔。
⑤而敢于和同朝名家相比的文人,更是有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和胸襟。
⑥苏老泉与自己的两个儿子就比过一场,他出的题目是“六国论”。
这场比试,成就了三篇传世佳作。
⑦洵论戒“弊”:作者戚戚于北方强悍之敌得寸进尺、贪得无厌之心,怛怛于北宋统治者屈膝求和、纳贿称臣而不悟之情。
轼论养“士”:秦并六国后认为“客”无用,便采取了锄而尽去的错误政策,作者认为这是六国覆灭之因。
辙论蓄“势”:作者认为六国的自安之计应该是厚韩亲魏以抗秦。
⑧这一比,比出了苏洵的老辣、苏轼的眼光,也比出了苏辙平正中的奇气。
⑨当然,文学之比不争荣辱,如果比到了“生吞王昌龄,活剥郭正一”的地步,那这样的“比”就只能让文学蒙羞了。
⑩在当代文学的擂台上,我们期待有更多像莫言、徐皓峰这样的优秀小说家胜出,有更多像熊培云、陈丹青这样的优秀评论家胜出,他们将会引领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的擂台上大放异彩。
写
作指津
从说理的角度看,议论文就是要阐明观点与观点、观点与材料、
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由此展示自己所论述的道理。
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把“文学之比”中所包含的事理的不同方面分层次加以分解,然后概括出本质。
升格也主要集中在如何说理这个点上。
无论是对晏几道、翁宏的比较分析,还是对“三苏”《六国论》的对比分析,都是要把他们的不同情韵、不同胸襟“比”出来,而不是含含糊糊地贴个标签,说他们比出了自己的特点。
同时,从“情韵”之比到“胸襟”之比,再到最后的“文学之比不争荣辱”,形成了明显的递进,这也是议论文透彻说理必备的逻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