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国考行测常识积累:科技常识之物理之最

合集下载

2021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科技领域的“世界第一”

2021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科技领域的“世界第一”

2021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科技领域的“世界第一”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开始了,为了帮助大家提早做好备考,这里特整理了国考,希望可以帮助大家顺利备考。

下面为大家分享2021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科技领域的世界第一。

||很多同学都知道,行测中不仅有令人头大的计算问题,也有无从下手去记忆的常识问题。

对于常识部分的学习,小伙伴们尽可能还是以体系去支撑,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去把握,比如时政类、经济类、历史类、时政类等等,千万避免零碎的记忆,这样只会事倍功半。

今年国考常识有很大的调整,考查了很多时政类的题目。

对于省考,也许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今天,中公教育就带大家一起回顾一下近几年来我国科技方面取得的世界第一。

1.港珠澳大桥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长55公里,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2.丹昆特大桥,世界第一长桥,跨越公路、铁路、水路,打开了长三角经济要素流动的新通道。

3.大胜关大桥,世界上设计时速最快的铁路大桥,京沪高铁的重要越江通道。

4.京新高速,世界上穿越沙漠戈壁最长的高速公路。

5.宁波舟山港,2016年刷新吞吐量纪录,成为全球第一个九亿吨大港。

6.内河第一大港苏州港,江海河联运让这里的内河吞吐量增速位列全球之首。

7.世界上最大的水陆两用飞机AG600顺利下线,填补了中国大型应急救援装备的空白。

8.全球最大、钻井深度最深的海上钻井平台:海上钻井平台蓝鲸2号。

9.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天眼FAST。

综合性能是美国著名望远镜阿雷西博的10倍。

10.在高铁路网建设上,中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在整车技术上,中国也是世界第一。

世界首条智能高铁,京张高铁。

11.中国可燃冰储量世界第一。

2017年5月,我国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这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12.德国法兰克福国际超算大会(ISC)公布了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榜单,由中国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神威太湖之光以超第二名近三倍的运算速度夺得第一。

2021年份公务员科学常识考试资料

2021年份公务员科学常识考试资料

2021年份公务员科学常识考试资料公务员,全称为国家公务员,是各国负责统筹管理经济社会秩序和国家公共资源,维护国家法律规定,贯彻执行相关义务的公职人员。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公务员科学常识考试资料,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公务员科学常识考试资料1古埃及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前4000年,埃及人已掌握陶器制造、冶金术、酒醋制造、颜料染色前2500年,埃及人用沙和苏打制取玻璃六十进位制、乘法表是什么发明的:美索不达米亚人发明前2000年,埃及人发明十进制,整数和分数计算法,三角形和圆面积计算法,正方角锥体和锥台体积计算法;发明防腐剂以保存木乃伊中国有彗星的最早记录是:哈雷彗星发现琥珀摩擦生电,发现磁石吸铁现象的是:希腊的泰勒斯(Thales,前625-547)记载了用金属凹面镜从太阳取火的方法是:中国的《周礼》发现小孔成像最早的热是:墨翟(前468-376)希腊亚里士多德对数学、动物学等进行综合研究,在哪本著作中提出了地球中心说:《天论》前4世纪,希腊的菲洛劳斯提出中心火说,是日心说的萌芽中国的庄子(前369-286年)中记载了钻木取火的方法,提出了“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事不竭”的观点中国战国时代的谁编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甘德、石申发现杠杆原理和浮力定律,发明阿基米德螺旋的是:希腊的阿基米德公务员科学常识考试资料2最早从事比较解剖学和病理解剖学的是:希腊埃拉西斯特拉托统一度量衡的是:秦始皇发明造纸术的是:东汉的蔡伦发明活字印刷术,而且早于西方400年,奠定了现代印刷术的基础的是:北宋毕升发明世界上第一个测量地震的仪器地动仪的是:东汉的张衡发明麻醉剂麻沸散并用于外科手术的是:汉末的华佗对司南进行记载的中国人是:韩非(中国战国末年《韩非子》一书中有用“司南”识别南北的记载)中国魏晋时期的谁提出割圆术,得圆周率为3.1416:刘徽中国南北朝时南朝的谁算出圆周率的值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比西方人早1000多年:祖冲之(429-500)中国北魏时贾思勰写的哪本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齐民要术》中国明代()《本草纲目》出版,书中记有药物1892种,是重要的科学典籍:李时珍9世纪,中国唐朝的炼丹士发明火药,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重大发现中国宋代发明了胆矾溶液浸铜法生产(),这是水法冶金术的开始:铜明朝的()完成“天工开物”,总结了中国工农业生产技术:宋应星公务员科学常识考试资料3发明蒸汽旋转器和热空气推动的转动机的是:希腊的希龙13世纪中前叶,中国火药传入阿拉伯世界上最早的设备完善的天文台是1385年在中国什么地方建立的:南京发表《神曲》的是:文艺复兴先驱意大利的但丁大仙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的是: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美洲的是:意大利人哥伦布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球形的是:葡萄牙人麦哲伦提出了以太阳为中心的宇宙理论的是:波兰的哥白尼因拥护哥白尼地动说并宣传宇宙无限,在罗马被教会烧死的是:意大利的布鲁诺发现摆的等时性原理:意大利的伽利略发明空气温度计的是:意大利的伽利略制成第一架天文望远镜,用其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的是:意大利的伽利略提出相对性原理的是:伽利略发现折射定律的是:荷兰的斯涅耳发明潜水船的是葡萄牙的:德列贝尔发现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是:荷兰史特芬公务员科学常识考试资料。

公务员常识判断科技类基础知识点精要

公务员常识判断科技类基础知识点精要

公务员常识判断科技类基础知识点精要在公务员考试中,常识判断部分的科技类知识点涵盖面广、内容丰富。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对于提高考试成绩和提升综合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科技类基础知识点的世界。

一、物理常识1、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例如,在没有摩擦力的情况下,一个在冰面上滑行的物体将一直保持滑行。

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即 F = ma。

这意味着施加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的加速度就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大,相同的力产生的加速度就越小。

牛顿第三定律表明,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比如,当你推墙时,墙也在以同样大小的力推你。

2、热力学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也就是能量守恒定律,表明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例如,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驱动汽车。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热的物体总会冷却,而冷的物体不会自动变热。

3、光学原理光的折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比如,将筷子插入水中,看起来筷子好像折断了,这就是光的折射造成的。

光的反射定律表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镜子成像就是光反射的典型应用。

二、化学常识1、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它按照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元素,并根据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规律。

例如,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2、化学反应类型化合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例如,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

《行测常识判断——科技常识》公务员考试复习指南

《行测常识判断——科技常识》公务员考试复习指南

《行测常识判断——科技常识》公务员考试复习指南一、引言在公务员考试中,行测常识判断是考生必须面对的重要部分,其中科技常识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地位。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科技常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指南旨在帮助考生系统梳理科技常识知识点,提供有效的复习方法和策略,以应对公务员考试中的科技常识部分。

二、科技常识知识体系梳理基础科技概念科技:指科学和技术的总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强调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科技创新:指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造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推动社会进步。

信息技术互联网:全球性的信息传输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

大数据:海量数据的集合,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

人工智能(AI):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云计算:通过网络提供可伸缩的虚拟化资源,满足用户的数据存储和计算需求。

生物技术基因工程: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特性,培育新品种或生产新产品。

生物技术药物: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的药物,如基因工程药物、细胞治疗产品等。

转基因食品: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造的食品作物,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等特点。

新材料技术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性质的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医疗等领域。

高分子材料: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广泛应用于包装、建筑等领域。

新型合金材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腐蚀等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

能源与环境技术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具有清洁、可再生的特点。

清洁能源技术:如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旨在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

环保技术:包括污水处理、废气治理、固体废物处理等,旨在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质量。

航空航天技术卫星技术:包括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等,为地球观测、气象预报、交通导航等提供重要支持。

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储备-生命物理知识点汇编(9月17日)

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储备-生命物理知识点汇编(9月17日)

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储备:生命物理知识点汇编(9月17日)自己整理的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储备:生命物理知识点汇编(9月17日)相关文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厨房物理常识电气方面:(1)电饭锅做饭、电炒锅做饭、电水壶烧水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排气扇(吸油烟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空气对流进行空气转化。

电饭煲、电炒锅、电水壶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防止漏电、触电事故。

微波炉加热均匀,热效率高,无污染。

加热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再将电磁能转化为内能。

厨房的电灯靠电流的热效应工作,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厨房炉灶(蜂窝煤炉、液化气炉、煤炉、柴火炉)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即燃料燃烧释放热量。

机械方面:(1)电水壶的壶嘴和腹部形成一个连接体,水面始终是平的。

菜刀薄刃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加压力。

菜刀刀片上油,使接触面光滑,切菜时减少摩擦。

菜柄、锅铲柄、电水壶柄有凹凸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增加摩擦力。

火铲运煤时,利用煤的惯性把煤送到炉子里。

散热方面:(1)热力学中与热膨胀和传热有关的现象(1)用炉子烧水或炒菜时,应把锅底放在火焰的外焰上,不要让锅底压住转子,因为火焰的外焰温度高,会使锅的温度迅速上升。

锅铲、勺子、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手柄都是木制的,因为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在烹饪时不至于烫伤手。

在灶台上方安装排气扇的目的是为了加快空气的对流,使厨房的油烟能够及时排出,避免污染空间。

热砂锅放在湿地上容易破碎。

这是因为砂锅是热的不良导体。

砂锅放在湿地上,砂锅外壁迅速收缩,内壁温度缓慢下降。

砂锅内外收缩不均匀,容易开裂。

热水瓶装开水时,可以更好的保温。

因为不灌装的时候瓶口有一层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以更好的防止热量流失。

烹饪主要是利用热传导来传递热量,而烹饪和烧水主要是利用对流来传递热量。

冬天从热水瓶里倒一些开水。

当软木塞紧紧合上时,你会经常看到软木塞马上跳起来。

这是因为随着开水的倒出,一些冷空气进入,瓶塞塞紧后,进入的冷空气迅速受热膨胀,压力增大,从而推动瓶塞打开。

公务员行测知识常识 物理

公务员行测知识常识 物理

1、胡克英国物理学家;发现了胡克定律。

2、伽利略意大利的闻名物理学家;伽利略时代的仪器、设备十分简陋,技术也比较落后,但伽利略巧妙地运用科学的推理,给出了匀变速运动的定义,导出S正比于t2 并给以实验检验;推断并检验得出,无论物体轻重如何,其自由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通过斜面实验,推断出物体如不受外力作用将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结论。

后由牛顿归纳成惯性定律。

伽利略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3、牛顿英国物理学家;动力学的奠基人,他总结和发展了前人的发现,得出牛顿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以牛顿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

4、开普勒丹麦天文学家;发现了行星运动规律的开普勒三定律,奠定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

5、卡文迪许英国物理学家;巧妙的利用扭秤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6、布朗英国植物学家;在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时,发现了“布朗运动”。

7、焦耳英国物理学家;测定了热功当量J=4.2焦/卡,为能的转化守恒定律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研究电流通过导体时的发热,得到了焦耳定律。

8、开尔文英国科学家;创立了把-273℃作为零度的热力学温标。

9、库仑法国科学家;巧妙的利用“库仑扭秤”研究电荷之间的作用,发现了“库仑定律”。

10、密立根美国科学家;利用带电油滴在竖直电场中的平衡,得到了基本电荷e 。

11、欧姆德国物理学家;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欧姆把电流与水流等比较,从而引入了电流强度、电动势、电阻等概念,并确定了它们的关系。

12、奥斯特丹麦科学家;通过试验发现了电流能产生磁场。

13、安培法国科学家;提出了闻名的分子电流假说。

14、汤姆孙英国科学家;研究阴极射线,发现电子,测得了电子的比荷e/m;汤姆生还提出了“枣糕模型”,在当时能解释一些实验现象。

15、劳伦斯美国科学家;发明了“回旋加速器”使人类在获得高能粒子方面迈进了一步。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16、法拉第英国科学家;发现了电磁感应,亲手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提出了电磁场及磁感线、电场线的概念。

公务员常识判断科技知识点总结

公务员常识判断科技知识点总结

公务员常识判断科技知识点总结科技知识在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模块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涵盖了众多领域,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航天航空等。

下面我们来对一些常见且重要的科技知识点进行总结。

首先是物理方面。

牛顿运动定律是基础中的基础,第一定律指出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第二定律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第三定律则说明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在光学方面,光的折射、反射和衍射等现象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比如,近视眼镜利用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来矫正视力,而望远镜则通过透镜的组合实现对远处物体的观测。

化学知识也不可或缺。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的基石,它按照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元素,并呈现出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化学反应类型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燃烧、生锈等都是常见的化学反应。

例如,铁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发生的氧化反应。

生物领域同样重要。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遗传物质主要是DNA(脱氧核糖核酸),它通过复制、转录和翻译等过程实现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其生存的环境共同构成,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物的进化遵循自然选择的原理,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包括硬件和软件,硬件如 CPU(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等,软件则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电子商务等都是互联网应用的典型代表。

网络安全也成为了重要的议题,包括防范病毒、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

航天航空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人造卫星用于通信、气象观测、导航等多种用途。

2021国家公务员行测每日一练常识判断:科技生活常识考点储备

2021国家公务员行测每日一练常识判断:科技生活常识考点储备

2021国家公务员行测每日一练常识判断:科技生活常识考点储备一、高新科技1.信息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最早是由原美国副总统戈尔在1993年提出的,其具体定义是:“国家信息基础结构是一个能给用户提供大量信息的、由通信网络、计算机、数据库以及日用电子产品组成的完备网络”。

信息高速公路由四绝大部分组成,它们是通信网、各种信息网服务设备、相关的软件与工具、信息资源。

2.4G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是集3G、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以及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的技术产品。

与传统的通信技术相比,4G通信技术最明显的优势在于通话质量及数据通信速度。

其的数据传输速率是3G速率的50多倍。

3.智慧地球智慧地球也称为智能地球,核心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政府、公司和人们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升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这个概念由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

4.卫星通信卫星通信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来转发或反射无线电信号,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地面站之间实行的通信。

只要在定点同步轨道上等距离分布3颗卫星,即可实现除南北极地区以外世界范围内的通信。

利用这个原理,于1999年10月开通的“世界星”低轨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实现了世界移动电话漫游和世界寻呼。

5.云计算云计算概念是由Google提出的。

它旨在通过网络把多个成本相对较低的计算实体整合成一个具有强大计算水平的完美系统。

云计算的核心思想,是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向用户按需服务。

6.高性能工程塑料高性能工程塑料,具有很多金属材料难以比拟的优点:重量轻、强度高、耐磨损、不生锈、成本低。

一辆汽车如果采用全塑料车身,再加上使用陶瓷发动机,车的自重可减轻一半,效率可提升50%以上。

7.新型复合材料玻璃钢、碳纤维复合材料、陶瓷复合材料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新型复合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国考行测常识积累:科技常识之物理之

为了帮助大家提早做好备考,这里特整理了国考,希望可以帮助大家顺利备考。

下面为大家分享:2021国考行测常识积累:科技常识之物理之最。

||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小平同志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纵观整个人类历史,到今天我们所取得的的一切成就归根到底,都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人类的进步。

所以,作为将来的一名公职人员,我们应该具备最基本的科技常识,同样在我们公务员考试和事业单位考试常识中也是会考到此类题目。

这次中公教育就带着大家来积累一个科技常识:物理之最。

一、世界上最硬的物质金刚石
金刚石俗称金刚钻。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钻石的原身,它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矿物,是石墨的同素异形体。

金刚石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坚硬的物质。

金刚石的用途非常广泛,例如:工艺品、工业中的切割工具。

石墨可以在高温、高压下形成人造金刚石。

也是贵重宝石。

二、熔点最高的金属钨
钨是熔点最高的难熔金属,一般熔点高于1650℃。

主要用途为制造灯丝和高速切削合金钢、超硬模具,也用于光学仪器,化学仪器。

中国
是世界上最大的钨储藏国。

三、常温下导电能力最强的物质银
纯银是一种美丽的银白色的金属,它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其导电性和导热性在所有的金属中都是最高的。

银常用来制作灵敏度极高的物理仪器元件,各种自动化装置、火箭、潜水艇、计算机、核装置以及通讯系统,所有这些设备中的大量的接触点都是用银制作的。

在使用期间,每个接触点要工作上百万次,必须耐磨且性能可靠,能承受严格的工作要求,银完全能满足种种要求。

四、最大的长度单位光年
年是时间单位,但光年虽有个年字却不是时间单位,而是天文学上一种计量天体时空距离的单位。

其字面意思是指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线传播了一年时间所经过的距离,为9,460,730,472,580,800米,是时间和光速计算出来的单位。

五、最小的长度单位埃米
埃米是晶体学、原子物理、超显微结构等常用的长度单位,音译为埃,符号为A,1A等于10-12米,即纳米的十分之一。

但它不是国际单位,是一个历史上习用的单位,不属于国际单位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