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看懂宝宝血规化验单

合集下载

儿童血液检验报告单详解

儿童血液检验报告单详解

儿童血液检验报告单详解一、儿童血液检验报告单儿童血液检验报告单是一份关于病人健康的报告,包括血液生物化学指标、免疫学指标、血常规检查和凝血检查等,是检测机会、鉴定病情和调节治疗的常规检查手段。

1、血液生物化学指标血液生物化学检查是最常用的一种实验室检查,它的检测主要包括有:血糖、电解质(Na、K、Cl)、乳酸脱氢酶(LDH)、肌酐(CRE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GLB)、球蛋白(GLO)等。

2、免疫学指标免疫学检查涉及的指标可以分为抗体和抗原,是检测和鉴别疾病发生、发展或治疗过程中的免疫球蛋白及抗体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免疫学检查指标有:IgG、IgA、IgM、IgE、C3、C4、CRP等。

3、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是一种检查病人血液细胞形态的一种检查,它主要检查和统计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以及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形态和数量,以便对病人进行诊断。

4、凝血检查凝血检查是一种血液学上的检查,旨在检测病人血液凝血能力的变化,包括血液凝固时间、凝血酶时间、血清凝血因子活度检查等,用以诊断和探寻凝血系统疾病,以及评估患者术中凝血的状况。

二、报告单的解读血液生物化学检查报告:1、血糖水平血糖过高可能是糖尿病的表现;血糖过低也能引起疾病,可能是脑损伤引起的或是因感染、失血、脱水等引起的低血糖症。

2、电解质血液Na、K、Cl的正常范围变化较大,若其中一项指标异常,可能是由于肾脏、肝脏疾病或脱水引起的。

3、肌酐、乳酸脱氢酶一般情况下,肌酐、LDH是肝脏病变的最重要指标,若肌酐、LDH 水平偏高,则可能是肝脏病变的表现。

4、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肝脏酶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是检测肝脏细胞损伤的重要指标,若指标两者均偏高,可能是肝炎、肝硬变或肝脏衰竭等疾病的表现。

5、总胆红素、总蛋白总胆红素是检测肝脏病变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总胆红素水平偏高,可能表示肝脏病变;总蛋白是检测炎症和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如果总蛋白水平偏低,可能表示炎症及营养不良。

如何读懂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血糖、血脂、血压检验报告单

如何读懂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血糖、血脂、血压检验报告单

如何读懂一般诊断报告单一、血常规化验血常规非常重要,这是判断的疾病严重程度和变化的一个可靠依据。

因为很多疾病的早期症状跟感冒差不多,根据血常规报告单就可以排除很多严重的疾病,还可以对症用药,防止滥用抗菌素。

下面,结合一个2岁孩子的血常规检验报告单,告诉大家应该看什么以及怎么看。

第一,我们先来看化验单中的第一项CRP,CRP就是C反应蛋白,很多大医院都开展微量血CRP的检查。

这是一个初筛的检查,可以判断孩子是不是细菌感染。

白细胞也可以判断孩子是不是细菌感染,但CRP更敏感一些,它比白细胞出现的时间更早。

同时CRP还是疾病全身反应的指标,如果数值高出正常值数倍,往往提示病人身体的多个脏器受到损伤。

另外,CRP还和一些严重疾病有关系,比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川崎病、风湿热等。

第二,看白细胞(WBC)的数量,很多家长拿到化验单只知道看白细胞高不高。

一般来说,如果白细胞的数量大于10000,就提示孩子有细菌感染,需要使用抗菌素。

白细胞的数值越高,说明细菌的毒力越强或者细菌的数量越多。

但有时候白细胞特别高,不见得就一定是细菌感染,白细胞内还有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如果孩子患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他体内的淋巴细胞就特别高,所以白细胞总数也特别高,可能达到20000,甚至30000,实际上这里面大部分是淋巴细胞,而不是中性粒细胞。

白细胞旧称白血球,是血液中的一类细胞。

白细胞通常被称为免疫细胞,是人体和动物血液及组织中的无色细胞。

有细胞核,能作变形运动。

白细胞一般有活跃的移动能力,它们可以从血管内迁移到血管外,或从血管外的组织中迁移到血管内。

因此,白细胞除了存在于血液和淋巴中外,也广泛存在于血管、淋巴管以外的组织中。

血液中的白细胞有五种,从体积来看,从小到大依次为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第三,看中性粒细胞的百分率,数值越高,说明疾病还在发展,有可能进一步加重。

中性粒细胞主要是针对细菌的,当孩子的身体受到细菌感染的时候,中性粒细胞就会增加,来杀死细菌。

小孩验血报告怎么看

小孩验血报告怎么看

小孩验血报告怎么看小孩验血报告是评估儿童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验血报告已经能够提供详细的信息,帮助医生了解小孩体内的各项指标是否正常。

然而,对于普通家长来说,面对一大串的指标和数字,很可能会感到困惑。

那么,如何正确地阅读小孩的验血报告呢?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进行解析。

1.处理数字:1.1 参考值范围:通常,在验血报告的每个指标后面,会标注一个参考值范围。

这个范围是根据大量正常儿童群体的统计数据得出的。

儿童的生长发育不同于成人,所以在判断小孩的体内指标是否正常时,应该以相应年龄段的参考值范围为依据。

1.2 高于参考范围:如果小孩的某项指标高于参考范围,那可能意味着潜在的问题。

然而,一次高于参考范围并不一定就表示有疾病存在,可能是因为小孩近期患感冒或其他疾病导致的暂时性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建议进行复查以确认结果。

1.3 低于参考范围:低于参考范围的结果同样需要引起注意。

不过,有些指标的低值在儿童中是正常现象,比如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等。

所以,如果小孩的指标低于参考范围,最好咨询医生以获取更准确的解读。

2.关注异常指标:如果小孩验血报告中出现了异常的指标,家长应该特别关注,并及时咨询医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异常指标和其可能的意义:2.1 血红蛋白(Hb):血红蛋白是血液中的一种蛋白质,携带着氧气。

低血红蛋白可能意味着贫血。

贫血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等。

而高血红蛋白可能是由于脱水或者其他一些疾病引起的。

2.2 白细胞计数:白细胞是身体的免疫细胞,参与抵抗感染。

白细胞计数高于参考范围可能表示身体正在与细菌或病毒抗争,因此可能存在感染。

而白细胞计数低于参考范围可能是免疫功能低下的表现。

2.3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参与血液凝固,防止出血。

低于参考范围的血小板计数可能导致出血倾向,而过高的血小板计数可能是由于炎症或其他疾病引起的。

2.4 肝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等。

宝宝血检报告单怎么看

宝宝血检报告单怎么看

宝宝血检报告单怎么看怎样读懂宝宝的血液检查报告宝宝的健康状况是每一个父母都需要关注的问题,而作为了解宝宝身体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宝宝血液检查报告单也是需要逐项分析的。

然而,对于很多父母来说,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和经验,如何读懂宝宝的血液检查报告单还是一件让人感到头疼的事情。

那么,下面这篇文章将为您详细讲解,如何正确读取并理解宝宝的血液检查报告单。

1. 生化指标生化指标是反映宝宝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驱动因素,主要包括血糖、胆固醇、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尿酸等指标。

其中,血糖、胆固醇等指标的升高通常意味着引起某种慢性疾病的风险,而蛋白质指标的高低则是反映宝宝身体营养状况和免疫力强弱的关键所在。

2. 血常规指标血常规指标是反映宝宝血液系统状况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指标。

其中,白细胞和血小板指标的异常常受感染和炎症等因素影响,而红细胞指标的异常则是伤害宝宝健康的征兆,一旦出现异常就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

3. 免疫指标免疫指标是反映宝宝身体免疫力的指标,主要包括IgG、IgA、IgM等指标。

其中,IgG是宝宝抵抗病菌和细菌感染的重要抗体,而IgA和IgM指标则是反映宝宝身体免疫力是否正常的关键。

在读取宝宝的血液检查报告单的时候,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与基准值比对在分析宝宝的血液检查报告单时,一定要注意将每一项指标与基准值进行比对,从而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基准值是指成年人或正常的新生儿健康指标值,对照宝宝的血液检查结果,可以很清晰地看出何种指标存在异常情况。

2. 区分中英文在看宝宝的血液检查报告单时,有些时候会出现中英文指标混合的情况,这时就需要仔细区分中英文,以免产生误解。

通常来说,中文代表的是基础指标、英文则是常规指标。

3.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对宝宝血液检查报告单进行分析时,需要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性的考量。

而不同指标的评估标准也是不一样的,需要针对具体的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结论。

2岁宝宝血常规检查报告单解读

2岁宝宝血常规检查报告单解读

2岁宝宝的血常规检查报告单通常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等指标。

首先,白细胞计数是指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正常范围是4-10×10^9/L。

如果白细胞计数增高,可能是细菌感染,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判断;如果白细胞计数降低,可能是病毒感染或免疫力低下。

其次,红细胞计数是指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正常范围是4×10^12/L。

如果红细胞计数降低,可能是贫血或失血;如果红细胞计数增高,可能是缺氧或肺部疾病。

第三,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蛋白质,正常范围是110-160g/L。

如果血红蛋白降低,可能是贫血;如果血红蛋白增高,可能是缺氧或肺部疾病。

最后,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细胞,主要参与凝血过程。

如果血小板计数降低,可能是血小板生成障碍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如果血小板计数增高,可能是感染、炎症或肿瘤等。

除了以上指标,血常规报告单还包括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等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判断贫血的类型和原因。

总之,解读2岁宝宝的血常规检查报告单需要结合宝宝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如果有异常指标,建议及时咨询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学会看懂宝宝的“血常规检验报告单”

学会看懂宝宝的“血常规检验报告单”
一是中性粒细胞(Neut),正常为50~70%,增高或减少的原因与白细胞计数相同;
增高: 细菌感染,炎症。
降低: 病毒性感染。
二是淋巴细胞(Lym),正常为20%~40%,增多时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减少、结核、百日咳等;其减少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增多;
以上是血常规化验单的知识,尽管血常规检验不是什么特殊性实验,也不是很复杂的过程,但是,由于血液不断地在全身循环,流经身体各个重要器官,渗透到各组织中,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调节和维护人体各处机能活动和内外环境的平衡。如果人体各部位稍有异常改变,都会由血液携带其各种信息传达出来。所以,检查血液中各种细胞成分的量和质的变化,即可协助判断肌体各种组织器官的病变情况。血常规中的许多项具体指标都是一些常用的敏感指标,对肌体内许多病理改变都有敏感反映。其中又以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最为具有诊断参考价值,所以,许多病人在病因不明时都要做血常规检查。
四是嗜酸性粒细胞,正常为0.5%~5%,增多见于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及某些皮肤病;
增高: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
五是嗜碱性粒细胞,正常为0~1%,临床意义不大;
血小板——与止血和血栓形成有关
血小板(PLT):3岁宝宝正常情况下为101~320×10 9 /L
降低:红细胞数量减少会产生贫血。贫血患者会有头昏、乏力、面色苍白、心悸等症状。
白细胞——人体重要的防御机构
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成人 4.0 ~ 10.0×10 9 /L
新生儿 15~20 ×10 9 /L
3岁宝宝 3.97~9.15×10 9 /L

去看儿科,做血常规怕是最司空见惯的一种了解宝宝病情的手段了,可如果妈妈们不太懂那报告单上数字背后的小故事,怕是宝宝被扎的那一下,除了心疼,还是心疼,心里并无多少底,曾几何时,我也是那糊里糊涂的妈妈,对报告,除了能看出上下箭头表示的或高于或低于正常值之外,无他。

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看?教您轻松看懂小儿血常规

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看?教您轻松看懂小儿血常规

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看?教您轻松看懂小儿
血常规
孩子生病看医生,最常见、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查血常规,化验结果常常是家长先拿到,不少家长反映看到化验单上密密麻麻的项目和数字、黑色、红色的字体不知道代表什么,加上不同表示“H”(表示高)或““L”(表示低),让人担心、紧张又迷惑。

儿童的正常值不同于成人,儿童是在不断地生长发育,每个阶段的正常值不同,有别于成人,而血常规化验单上,所有参考值都是成人标准参考值,所以,家长看来有很多指标不在参考值内,这种情况请不要过于紧张。

血常规中几种主要指标的解释中,所有的参考值均为成人标准,一般来说主要看看以下几个主要指标:
白细胞(WBC)正常值在4.0X109~10.0X109/L,分类中,小孩(6岁以前)的淋巴细胞比例会比参考值高,淋巴细胞和中性细胞的百分比差不多是倒置的,儿童的淋巴细胞比例属生理性偏高,但在生病期间要注意一下这些指标的变化。

红细胞(RBC)参考值:3.5X1012~5.5X1012/L。

血红蛋白(HGB)参考值:110~170g/L。

血小板 (PLT)参考值:100X109~300X109/L,部分儿童的血小板会出现偏高现象,这也属于儿童的生理性偏高;当PLT高于1000或低于70时应当引起注意。

(综合)
儿童贫血诊断标准
血常规结果中,血红蛋白(HGB)是一项很重要的指标,能够反映人体是否贫血。

出生10天以内:Hgb<145g/L,1~3个月:
Hgb<90g/L,大于4个月:Hgb<100g/L,6个月~6岁:Hgb<110g/L,6~14岁:Hgb<120g/L。

看懂孩子的血常规化验单

看懂孩子的血常规化验单

看懂孩子的血惯例化验单孩子患病去医院,血惯例是最广泛的一项检查。

大多数家长拿到化验结果后,都是“找箭头” ,感觉有箭头的项目就是有问题,没箭头的项目就是没问题,其余的知之甚少,都是交由医生去诊疗。

但现实的状况是,一些综合医院(包括有的少儿医院)的血惯例化验单所标示的正常值常常是成人血惯例的标准。

有的医生甚至也是依靠这些标准给孩子、特别是婴幼儿诊疗疾病,这样常常会做出背道而驰的办理,造成错误用药,不只贻误病情,还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损害。

所以,家长自己假如能读懂一些重要指标,就能够更有的放矢一些。

下边我们就来普及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指标 1:白细胞的总数和分类这是临床医生诊疗和治疗疾病的重要参照项目。

特别在儿科急性发热、感染性疾病诊治中,白细胞的总数和分类是差别细菌性感染或病毒感染以及感染严重程度必不行少的手段,同时也是血液病或许一些慢性疾病能否归并细菌感染的重要参照资料。

细菌性感染:常表现为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和百分数高升。

病毒感染:往常白细胞正常或减少,分类中淋巴细胞比例增添。

一些血液病例中,白细胞总数过高或许过低。

自然以上的判断也要看孩子的详细病情进行剖析――不一样年纪(月龄)段白细胞总数正常范围值是不一样的,看下表:结论:依据以上综合剖析,假如一个 3 个月的孩子白细胞总数是17×109/L,2岁的孩子的白细胞总数是12× 109/L ,都不可以简单视为细菌感染,一定要联合临床表现和体征才能正确判断。

白细白细胞主要分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粒细胞又包含嗜中性、嗜酸性和嗜碱性细胞。

白细胞的分类中以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变化比较突出:粒细胞出生后一周开始降落,此间以淋巴细胞占优势,约占60%,中性粒细胞约为30%;而在出生后 6 天内和 5~ 6 岁后直至成人则以中性粒细胞为优势,约占65%,淋巴细胞则相反。

张医生提示:因为少儿子的白细胞的总数和分类在各个年纪段是不一样的,所以不可以拿成人的标准值去诊疗孩子的疾病,而这往常也是造成抗生素滥用的原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你如何看懂宝宝血规
化验单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一般医生给宝宝检查完身体后会开一张“血常规”化验单,当化验单回到医生后中时,医生看了看可能会说:“你的宝宝需要服用抗生素了。

”有些妈妈会很奇怪,到底化验单上写了什么东西,医生会这么快判断出来呢?其实和宝宝有关的化验项目很多,不过都是以血、尿、便三大常规化验最为常用,小编今天就给妈妈们说一下化验单上都在说些什么。

一、看参考范围及特殊符号
掌握难度:★★☆☆☆
如果宝宝出现了发烧、面色苍白、精神萎靡、身上有出血点等状况,宝宝就需要化验血常规了。

一般来说,血常规是用来衡量血液变化的化验项目,它难免反映宝宝身体是否受到了感染,而且还能够简易判定感染的是病毒还是细菌。

另外,它还可以说明宝宝的营养状况,看看宝宝有没有贫血。

如何查看:别看血常化验单里面有很多项,妈妈们只要能够看懂其中关键的四项就可以了,那就是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其他许多繁杂的项目掌握起来比较困难,也很难专业,所以那些还是交给医生吧。

看血规化验单还有一个小窍门,就是哪项检验结果异常,哪项后面就会一个升降符号。

如果是“↓”或“L”,提示结果低于正常,而如果是“↑”或“H”,说化验明结果高于正常。

对于不同日龄、月龄和年龄段的宝宝而言,白细胞等项目的具体参考值还有一定的差异。

所以对照参考范围也很重要。

二、看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测定(HGB)
掌握难度:★★★☆☆
血常规的化验单第一项就是红细胞计数的检查,我们知道红细胞的主要作用就是给全身的各组织器官输送氧气,并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而完成这项功能的主要就是依靠红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质,这就是血红蛋白(Hb)。

如何查看: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比例大致是相对固定的,但是在发生贫血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比值就会发生变化,如发生低色素性贫血时,血红蛋白含量的降低就会十分明显,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比例就会升高。

所以在看化验单时,一定要首先注意这两项的数值。

三、看白细胞计数(WBC)和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掌握难度:★★★☆☆
血液中的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化验单中的白细胞计数(WBC)是指测定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而分类计数是指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

由于各种白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所以如果宝宝的病情不一样,也会引起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数量发生变化。

一般而言,我们只要掌握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N)和淋巴细胞(L)的分类就可以了,因为在平常的生活中,医生是根据白细胞的数量来判断宝宝是否受到了身体感染,然后再根据白细胞分类来判断是什么类型的感染,这样对判断使用药物的类型会很有帮助。

如何查看:妈妈想要看懂这个很容易,如果中性粒细胞的数量,也就是N的数目增多,那么就说明这是是细菌性的感染,如果是淋巴细胞数量增多,也就是L的数目增多,就说明是病毒性的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抵抗力很差的新生宝宝受到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常不增多,但是中性粒细胞仍然显着增高,这就说明宝宝得的感染较为严重。

下面一个表格可以有效地帮妈妈们解决这些难懂的粒细胞疑问。

我们都知道,血小板的主要功能就是凝血,如果没有它,一旦宝宝的皮肤出血,或者有一点点小伤口,都会流血不止,甚至有生命危险。

一般而言,血小板的计数是我们在观察化验单时应该注意的第三个重点,如果血小板减少的话,宝宝就有可能存在凝血方面的问题。

如何查看:如果血小板计数高于正常,可能与红细胞增多症、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慢性感染性疾病或急性感染恢复期有关。

如果低于正常,可能会有出血倾向,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凝血情形不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宝宝可能会有出血不止、皮肤下散在出血点或瘀斑等情况出现,提醒妈妈一定要尽早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其实妈妈们可以把一些常用的资料放一起,例如把下面这张表格打印下来,就不用经常上网查看对应的指标。

各年龄段宝宝血液细胞成分平均正常值(均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