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
中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3篇

中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3篇记录表是将一个或多个变量随时间或另一变量变化的过程转换为可识别和读取的信号的仪器。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篇1 观察对象:施玥瑶8岁镜头一你拉着晨晨的小手,来到了美工区,小脸面带笑容地说:今天,我们就用纸筒和扭扭绳来变个魔术吧!你来到玩具柜旁,轻轻端起小盒子,又拿来了三个丝瓜瓤和两个纸筒,欣欣然地对晨晨说:我们今天来比赛,比比谁玩得又快又好。
你一边转着扭扭绳,一边说道:我先来做一个人吧。
你用蓝色的扭扭绳放到了纸筒的最上面,乐呵呵地说:这是小娃娃的头发,我再来做一个娃娃的手和脚吧。
一旁的晨晨开始不停地叹气:唉,这个怎么弄哦!你转过头去望了一眼,说道:晨晨,你有点儿耐心吧。
可晨晨完全没有抬头,也没有说出自己的想法。
你自顾自地念叨:慢慢来吧。
接着,你拍着小手说道:我的娃娃脚应该做什么颜色的呢?就用个淡蓝吧。
做完娃娃的你又自言自语着:或许我该给他做个椅子和桌子。
说着,你又忙活起来了。
镜头二你做好了娃娃、桌子、椅子,盯着自己的娃娃说:如果你饿了、渴了该怎么办呢?哦,我来给他做点儿烧烤吧。
你拿着丝瓜瓤和扭扭绳,穿过来,穿过去,不一会儿,你的烧烤、饮料就完成了。
你一只手扶着娃娃坐在小椅子上,一只小手接过烧烤,咧着嘴开心地笑着:乖,你吃点儿烧烤,渴吗?我再给你拿点儿饮料吧。
说着,你又拿起饮料,将吸管送到娃娃的嘴巴里。
孩子,你学会了孩子,你语言表达能力实在是太出色了。
你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愿望与想法,与此同时,你还能够适当地引导自己的小伙伴,鼓励晨晨与你一起进行游戏创作活动。
其次,你想象力丰富,总有着与众不同的想法。
能够用最简单的材料:扭扭绳、纸筒、丝瓜瓤等,开展了一系列的游戏。
再者,老师也发现你是一个有耐心,愿意帮助别人的孩子。
孩子,我能为你做在游戏区域里多提供一些游戏材料,游戏点评时鼓励你向同伴表达自己的想法,介绍自己的作品。
中班区域游戏活动观察记录表

主题名称
拥抱冬爷爷
预设区域
建构区、美工区、科学区、数学区、益智区
重点关注
建构区
目标:1、对建构区的材料,能认真比较其形状,依据形状选取适合的搭建自己所要的部位;2、提高专注程度与探究能力。
材料提供
建构区(圆柱体的奶粉筒和薯片筒、纸箱、各种积木等);美工区(彩色绒球、亮片、羽毛等辅“翻斗猴子”);科学区(杯子、红蓝两色墨水、记号笔、芹菜3根等);数学区(3-7数字卡片若干、几何图形图标若干、小棒20根一篓供6篓)。
观察记录
时间:第16周
区域活动开始了,张蓝铱和张沁瑶这对非常要好的好朋友又来到了他们非常喜爱的建构区。这个区是这两个孩子比较钟爱的区域之一。今天,俩人先在搭建区里一边翻找着材料,一边聊着天,说着各自喜欢的玩具。张蓝铱在装有交通工具玩具的纸箱里找到了一辆小坦克,她对张沁瑶说:“咱们今天也拼个大炮吧。他们男孩子老是拼这些东西,我也想试试。”张沁瑶想了想说:“好吧!”俩人就开始搭坦克了。渐渐的,建构区又来了别的小朋友,一看她们俩人正忙着,就问:“你们搭什么呀?”一听说是大炮,就兴奋了起来,“我也要搭,我也要搭。”搭建区里的几个孩子仿佛进入了工地,有时翻找着自己需要的材料,有时将搭好的又拆掉,嫌不如心意。又过了一会儿,陶韵州和温梓馨的大炮建成了,一旁小朋友的战车也搭好了。他们相互观赏比试着。“我们的大炮可厉害了,我们有三个口呢,能一下子打三个炮出去。”“我的更厉害,是万能的轮子,什么地方都能去,我的车先开出去找到敌人,你们就打炮。”大家的都很棒,孩子们真开心,皆大欢喜。
分析调整
这次的自主活动中,两组完成作品的孩子的专注度是非常高的,他们沉浸在自己有目的的搭建中,会按自己所需要的寻找、选取材料,会用自己的观点,调整、更换材料,使自己的作品尽可能地按自己心中的所想去完成。从他们对材料及作品成长中,可以看出他们主动探究的能力也比较好。班级搭建区的材料比较杂,多为收集的纸箱、盒、筒之类的材料,能完成非常形象的作品,幼儿的想像、创造及大胆地探究都很让人惊讶。
中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

中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观察时间:具体时间观察区域:建构区、美工区、图书区、益智区观察对象:中班全体幼儿观察目的:观察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幼儿的兴趣、能力和发展水平,以便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建构区观察记录:在建构区,几个男孩子正在用积木搭建“城堡”。
小明和小刚负责搬运积木,小强则在专注地设计城堡的结构。
他们一边搭建,一边交流着自己的想法。
小明:“我们要搭一个高高的城墙,这样敌人就进不来了。
”小刚:“对,还要有很多的房间。
”小强:“我觉得还应该有一个大门,上面要有一个吊桥。
”在搭建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积木不够稳定,容易倒塌。
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而是一起想办法解决。
小明:“我们把下面的积木摆整齐一点,可能就不会倒了。
”经过多次尝试和调整,他们终于成功地搭建出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城堡。
分析与评价:在建构区的活动中,幼儿能够积极地参与,并且有明确的分工和合作。
他们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同时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尝试自己解决,表现出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坚持性。
但是,在搭建的过程中,他们对于积木的搭建技巧还不够熟练,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练习。
指导策略:1、提供更多的搭建技巧的示范和讲解,帮助幼儿掌握更稳固的搭建方法。
2、鼓励幼儿在搭建之前先进行设计和规划,提高他们的计划性和条理性。
美工区观察记录:在美工区,几个女孩子正在用彩纸和剪刀制作花朵。
小红和小丽小心翼翼地剪出花瓣的形状,然后用胶水粘贴在一起。
小花则在一旁用彩笔画出叶子和花蕊。
小红:“我要做一朵红色的花,可漂亮了。
”小丽:“我做的是黄色的花,和你的不一样。
”小花:“我要给花画上绿色的叶子,这样更好看。
”分析与评价:在美工区的活动中,幼儿能够运用剪刀、胶水、彩笔等工具进行创作,表现出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她们能够用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并且互相交流和分享,体现了良好的社交能力。
但是,在使用剪刀的过程中,部分幼儿的动作还不够熟练,需要注意安全。
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中班

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中班一、观察背景区域活动是幼儿在幼儿园中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为了更好地了解中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和发展情况,进行了本次观察。
二、观察目的1、观察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兴趣和参与度。
2、了解幼儿在不同区域中的行为表现和交往能力。
3、评估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三、观察时间具体时间四、观察地点中班教室的各个区域五、观察对象中班全体幼儿六、观察内容及分析(一)建构区1、观察到幼儿姓名 1和幼儿姓名 2选择了建构区,他们一开始各自搭建自己的作品,幼儿姓名 1搭建了一座高楼,幼儿姓名 2搭建了一座桥。
过了一会儿,幼儿姓名 1主动对幼儿姓名 2说:“我们一起搭一个城堡吧。
”于是,两人开始合作,共同搭建城堡。
分析:在建构区,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搭建,并且在活动中逐渐学会了合作,这表明他们在社会交往和合作能力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
2、但是,在搭建过程中,他们遇到了积木不够的问题,幼儿姓名1试图去其他区域寻找积木,幼儿姓名 2则选择重新规划城堡的结构,减少积木的使用量。
分析:面对问题,幼儿能够积极地想办法解决,体现了他们具备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灵活性。
(二)美工区1、在美工区,幼儿姓名 3选择了绘画,她画了一幅全家福,画面中有爸爸、妈妈和自己,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分析:通过绘画,幼儿能够表达自己对家庭的感受和认知,反映出她对生活的观察和情感体验。
2、幼儿姓名 4和幼儿姓名 5则选择了手工制作,他们用彩纸和剪刀制作了一些小动物,如兔子、猫咪等。
在制作过程中,幼儿姓名 4不小心剪坏了彩纸,显得有些沮丧,幼儿姓名 5安慰他说:“没关系,我们可以重新剪一张。
”分析:幼儿在美工区不仅能够锻炼动手能力,还能在同伴的交流和互助中培养良好的情感和社交能力。
(三)阅读区1、阅读区里,幼儿姓名 6安静地坐在那里翻看一本绘本,他看得很认真,还不时地指着书上的图片自言自语。
分析:这表明幼儿对阅读有一定的兴趣和专注度,能够通过阅读来获取信息和知识。
中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

中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一、观察背景区域活动是幼儿在幼儿园中重要的自主学习和游戏活动形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和发展情况,特进行本次观察记录。
二、观察时间具体日期,上午X点至X点三、观察地点中班教室的各个区域,包括建构区、美工区、阅读区、益智区和角色扮演区。
四、观察对象中班全体幼儿五、观察目的1、观察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兴趣和参与度。
2、了解幼儿在不同区域中的表现和发展水平。
3、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社交互动和合作能力。
六、观察内容及分析(一)建构区1、观察情况小明和小红选择了建构区,他们一开始商量着要搭建一个“城堡”。
小明负责搬运积木,小红则开始搭建底座。
在搭建过程中,他们遇到了积木不够稳定的问题,经过多次尝试,最终用了三角形的积木来加固。
城堡搭建完成后,他们兴奋地向旁边的小伙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2、分析小明和小红能够明确自己的建构目标,并进行分工合作,这表明他们具有一定的计划和组织能力。
在遇到问题时,他们能够不断尝试解决,体现了他们的坚持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美工区1、观察情况小花在美工区选择了绘画,她一开始画了一个大大的太阳。
接着,她开始画房子和树木,但是在画人物的时候,她停了下来,似乎不知道该怎么画。
老师观察到后,给她提供了一些人物简笔画的参考,小花看了之后,很快就画出了自己想要的人物。
完成作品后,小花很自豪地向大家展示。
2、分析小花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通过绘画展现出来。
在遇到困难时,能够接受老师的帮助,并从中学习,这有助于提高她的绘画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阅读区1、观察情况小刚在阅读区拿起了一本绘本《小熊的冒险之旅》,认真地看了起来。
他一边看,一边自言自语地讲述着故事的内容。
看完后,他还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流了自己对这个故事的感受。
2、分析小刚能够专注地阅读绘本,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这表明他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与同伴的交流也有助于他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容,提高他的社交能力。
中班学习性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

在数学学习中,老师更多地应该是充当引导者,千千万万的数学知识,靠灌输是教授不完的。在学习梯形的过程中,我引导孩子们观察梯子和梯形,产生一种形象思维,孩子们一下子就能记住梯形的特征,再提点一下特殊的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孩子们也一下子就能理解。在这次游戏中,当孩子碰到困难,我用一种转纸的游戏方法,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原来躺着的、倒立的梯形只要换个角度观察也还是梯形。这就是一种拓展思维和巧妙学习方法的传授,这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幼儿园学习性区域活动观察记பைடு நூலகம்表
主题名称
自我保护
预设区域
数学区、生活区、阅读区、美工区、建构区、益智区
重点关注
数学区
目标:1、了解梯形的特征,能从众多图形中找出梯形并涂色。2、能补充完整梯形的某一条边。
材料提供
各区域游戏材料;数学区提供若干张画有梯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作业纸,若干张画有不完整梯形的作业纸。若干支蜡笔、水笔。
观察记录
时间:第3周
游戏开始了,罗君灏、高鑫洋、陈洁、冯浩然几个小朋友被数学区桌面上的几张操作纸吸引,纷纷来到了数学区,自己找了张椅子坐了下来。在玩之前,我先引导他们回顾课堂上学习的梯形:“上课的时候我们一起学习了各种各样的梯形,知道了什么样子的图形叫做梯形,谁能来说说看梯形是什么样的?”罗君灏举手:“我知道!就是上下两条边平平的,旁边两条边像个梯子。”我顺势拿出桌面上的一张作业纸:“你们看这张纸上有各种各样的图形,你们能在这张纸上找出梯形吗?把所有的梯形涂上好看的颜色!”于是孩子们拿起蜡笔,一边开始辨别梯形一边涂色。我在设计作业纸的时候,故意把有几个梯形画反画倒,果然孩子们都被“骗”住了,识不出这颠倒的图形是梯形。我启发他们:“请你试试转动这张纸,直到你容易认出这是个梯形。”冯浩然起初不确定纸上一角的这个图形是不是梯形,他转动了一下纸,惊奇地喊道:“我发现了!它是梯形!只要这样把纸转过来,梯形就不是倒的了!”在这个好方法的帮助下孩子们大多数都能完成这张作业纸。另一张作业纸上则画了许多缺了一条边的梯形,需要孩子们自己用勾线笔补充完整一个个梯形。罗君灏和陈洁完成的不错,线条很直;高鑫洋和冯浩然补充的线条就有点歪扭,在引导下,后面几个梯形的边也画的比较直了。
中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

主题名称
多彩的秋天
预设区域
益智区、美工区、建构区、阅读区、生活区
重点关注
益智区
目标:1、了解飞行棋的规则,知道扔到6才能起飞;2、遵守飞行棋的规则,如果发现小伙伴不对,及时教给他。
材料提供
益智区(飞行棋等);建构区(木质积木、泡沫积木、综合花片、塑料积木、图片图画等);生活区(带壳花生熟的、葵瓜子、小碗或盘子、点卡等);阅读区(挂图云彩和风儿、秋姑娘等);美工区(各种树叶、各色油泥、泥工板、各色彩纸卡纸、胶棒、背景图等)。
分析调整
在这个游戏中,明显看出吴雅馨是已经学会飞行棋的规则,而刘景宏则刚起步,对游戏的规则也不是很了解,但是在今天的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自己的交往,他们的棋艺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区域游戏是孩子个别化学习的好场所,它能让孩子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学到了更多的本领。
同时,在游戏中,老师能做一个旁观者,让孩子自己发现游戏环节中的问题,也逐步锻炼了孩子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观记录
时间:第10周
上午的区域活动开始了,吴雅馨和刘景宏来到了益智区,把飞行棋的棋谱摊了出来,开始游戏了。
吴雅馨和刘景宏都想要拿红色的飞行棋,谁都不愿意让谁。争执了一会儿,吴雅馨说:“要不我们剪刀石头布吧,谁赢了就可以拿红色的飞行棋。”刘景宏输了,于是吴雅馨是红色飞行棋,刘景宏是蓝色飞行棋,他们决定由吴雅馨先掷骰子,没有骰到数字六,吴雅馨是不可以走出来的,刘景宏也许是第一次玩,他不知道游戏规则,他掷了骰子后见到数字1,就把蓝色棋子走了出来。看到这情况,吴雅馨看了我一眼,我领会了她的意思,她示意刘景宏走的不对了。于是我对她说“你发现问题,自己跟他说吧?”于是,吴雅馨就对刘景宏说:“你走错了,棋子应该在掷到数字6时,飞机才可以起飞,才可以再继续走出来。”刘景宏听后马上把棋子返回了“飞机场”上,接着又继续掷骰子走飞行棋了。在继续下棋时,我看见吴雅馨还边走棋边和刘景宏说飞行棋的规则。
中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

中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
日期:
观察者:
区域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内容:
1. 区域环境描述:
描述当前所观察的区域环境,包括布置、装饰和设备等。
2. 孩子的参与情况:
观察孩子对该区域的参与情况,包括孩子的数量、活动方式和互
动情况等。
3. 孩子的表现:
观察孩子在该区域活动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兴趣、专注程度、
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
4. 学习成果:
观察孩子在该区域活动中获得的学习成果,包括他们的动手能力、发展的技能和知识等。
5. 教师支持:
观察教师在该区域活动中对孩子的支持情况,包括提供的指导、鼓励和激发孩子兴趣的方式等。
6. 孩子间互动:
观察孩子在该区域活动中的互动方式和合作情况,包括合作、分享、交流和冲突解决等。
7. 改进建议:
根据观察结果,提供改进该区域活动的建议,包括环境调整、材料增加和教师引导等方面。
总结:
根据观察结果,对该区域活动的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估,包括孩子参与度和学习成果的表现等。
备注:
附上任何观察记录中需要特别说明的细节或其他有用的信息。
注意:此观察记录表仅为参考,具体观察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
班级中2班时间2019.10.14 区域名称建构区观察对象XX 记录者XXX 观察重点利用一切机会,鼓励XX大胆用语言与别人交往
幼儿活动情况记录
孩子们正在自由地玩着积木,只见XX独自一人坐着玩衣角,她耷拉着脑袋坐了一会儿,终于微微抬起头看了看积木。
我走过去问“你想玩吗?”她点了点头,没说话,只用眼睛看着我。
一会儿她站了起来,慢慢走了过去,还不时回
过头看我,我笑着点点头,她走到了孩子们的身边。
正在XX认真的拼插积木时,我看见他对面的小宇拿了她几个玩具。
而XX看见了却不说话,但脸上有些不高兴。
过了一会小宇又拿她的玩具,只见XX一把把自己的玩具全拿了回来,还把他的玩具给打烂了。
当我走到她面前,她委屈得哭了。
行为分析
1.从案例看,XX是个性格较为内向的孩子,XX在交往方面很不主动,缺乏勇气,内心的需求和希望总不敢去实现。
而我的点头、微笑无疑给了她很大的鼓舞。
这孩子不是不想交往而是不敢交往,她需要老师更多的关怀和爱。
而在交往
中她却不善于用语言和别人实行沟通,所以委屈得哭了。
2.针对XX的行为,我与家长实行了个别交流。
从中了解到,XX在家里就很乖巧、不大爱说话,很依恋父母,父母也认为孩子年龄小很多事情都包办。
平时父母交际很少,不经常带她出门,将她封闭在自己的小家中,致使她缺少交往
的机会。
教师后续的支持1.增强孩子的自信,抓住时机表扬她;2.游戏时多让幼儿以强带弱、相互配合
3.利用一切机会,鼓励XX大胆用语言与别人交往;4.展开角色活动,让XX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