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协调性分析精编WORD版
企业管理中的协调工作分析

企业管理中的协调工作分析作者:张效乾来源:《理论与创新》2017年第28期摘要: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促进了企业管理模式的变更与发展,使得企业管理中的协调工作得到高度关注,因此有理由对企业管理中的协调工作展开了深入探讨。
文章分析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协调工作原则,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从会议协调与现场协调等多方面,提出了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协调工作策略。
关键词:企业管理;过程;协调;方法1概述协调工作在企业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也是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
随着部门数量增多及员工规模扩大,内容及任务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给管理协调工作带来了较大障碍,企业相关管理协调者应坚持工作原则、明确工作内容,并提出可行的工作策略。
此外,企业要想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就要做好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协调工作。
企业管理者经过协调能促进员工间沟通交流更加高效便利,也能较好地改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协调能力。
2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协调工作原则2.1抓主要矛盾原则企业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开展协调工作时,应遵循抓住主要矛盾原则,从纷繁复杂各项问题中分析出首要矛盾,并思考出解决各种矛盾的处理方法方式。
通过解决好这些主要矛盾,逐渐解决企业发展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其他各类问题,尽可能地降低损失及风险。
我国当前社会环境较复杂,企业协调工作面临的各类矛盾也越来越多,管理难度增加,因此协调管理人员应首先深入实地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从基础性工作入手,并留意企业协调工作细节,解决好企业部门间、员工间的矛盾问题,促进企业管理协调工作的统一发展。
2.2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原则企业协调管理者应该将一些员工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后,优先实现集体利益,遵循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原则。
其中集体利益在企业中最直接的体现是企业经济收益,员工服从组织安排是企业发展管理的主要推动力,也是提高经济收益的手段方法。
企业通常都会有明确的、全局性的发展思路,容易与员工的个人利益出现矛盾冲突,员工工作时间过久会影响家庭及正常生活等等,企业相关协调管理者面对关键时刻及问题时,应劝导员工将个人利益先放在一旁,服从集体利益,为企业发展考虑,坚持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考虑集体利益问题,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企业综合能力分析系列七: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分析

企业综合能力分析系列七: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分析1、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角度分析:(1)从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变动分析:A、流动资产增长率=(期末数-年初数)/ 年初数×100%注:流动资产增长,说明企业增加了营业过程中的资金投入,铺大了经营摊子;流动资产降低,说明企业生产经营开展的不利或者企业在缩小经营规模。
B、流动负债增长率=(期末数-年初数)/ 年初数×100%注:要和实现利润的增减变化结合起来进行。
如果流动负债和实现利润同增同减,说明企业经营管理正常、平稳;如果流动负债增加,企业流动资产、实现利润没有增加,说明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如果流动负债减少,而流动资产、实现利润增加,说明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有所提高。
(2)从结构性资产和结构性负债的变动分析:A、从结构性资产的变动情况分析:a、固定资产增长率、更新率、净值率:固定资产增长率=(期末固定资产原值-期初固定资产原值)/ 期初原值×100%=(本期增加总值-本期减少总值)/ 期初数×100%注:增长率反映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的增长情况。
固定资产更新率=(期末固定资产原值-期初固定资产原值)/ 期末净值×100%注:更新率反映一定时期固定资产的更新情况。
固定资产净值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100%注:净值率反映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净值率提高,说明企业技术设备的更新节奏加快;净值率低,说明企业的设备技术已经落后。
b、长期投资增长率=(期末数-年初数)/ 年初数×100%注:是企业外向型发展情况的反映,可作为评价企业集团化、分散化的主要指标;通过企业结构性资产各项的具体构成情况,可进一步分析和说明企业在生产规模、产品结构、技术水平、对外投资等方面的具体变化。
B、从结构性负债的变动情况分析:a、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实收资本、法定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b、长期负债的变动:注:行业不同,长期负债、流动负债和销售收入的变化趋势和含义也不同。
企业托管经营的操作步骤精编WORD版

企业托管经营的操作步骤精编WORD版企业托管是指一家企业将自身的经营管理权委托给专业的托管机构进行管理和运营。
企业托管经营可以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竞争力。
下面是企业托管经营的操作步骤:第一步:确定托管机构第二步:明确委托范围和目标在选择托管机构之前,企业需要明确自身的委托范围和目标。
这些范围和目标可能包括财务管理、生产运营、人力资源管理、市场销售等。
明确委托范围和目标有助于企业与托管机构达成一致,从而推动有效的托管。
第三步:签订合同一旦确定托管机构和委托范围,企业和托管机构需要签订一份合同。
合同应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合同期限、违约责任等内容。
合同的签订是确保托管经营能够正常进行的重要步骤。
第四步:设立托管机构的决策机构为确保托管经营的顺利进行,企业可以考虑设立一个由企业代表和托管机构代表组成的决策机构。
该决策机构可以制定和审议与托管经营相关的决策,并及时解决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五步:交接业务在正式开始托管经营之前,企业需要和托管机构进行业务的交接。
这涉及到向托管机构提供企业的相关资料、业务流程、人员情况等信息,并由托管机构进行分析和评估。
交接期间可能需要进行员工培训、系统调整等工作。
第六步:制定托管计划托管机构在接手企业经营管理之后,需要制定一个具体的托管计划。
托管计划应包括具体的工作目标、时间计划、资源调配、绩效评估等内容。
制定合理的托管计划有助于托管机构更好地完成委托任务。
第七步:监督和评估企业在委托经营管理之后,应及时监督和评估托管机构的工作。
监督和评估可以包括定期开展工作进度的审查、对成果的评估等。
监督和评估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托管机构的工作情况,并及时采取调整措施。
第八步:解决问题和改进托管经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企业和托管机构需要共同努力解决这些问题。
双方可以通过沟通、协商、调整工作方式等方式来解决问题。
此外,托管经营过程中还应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改进和优化托管模式。
企业经营协调性分析

企业经营协调性分析1、经营协调性的含义:(1)企业经营协调性,就是企业资金在时间上和数量上的协调。
(2)由:流动资产+结构性资产=流动负债+结构性负债变换得:结构性负债-结构性资产=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其含义:企业结构性资金来源被企业结构性资产占用后的余额,在数值上等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资金来源(流动负债)弥补生产经营活动资金占用(流动资产)之后,不足的,需要企业投入的生产经营资金数额。
2、长期投融资活动协调性分析:(1)通过营运资本指标分析:营运资本=结构性负债-结构性资产=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注:一般工业企业营运资本相当于1〜3个月的营业额较合理安全。
A 、一般情况下,要求企业的营运资本为正,即结构性负债必须大于结构性资产,并且数额要能满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资金的需求,否则,如果通过企业的流动负债来保证这部分资金需求,企业便经常面临着支付困难和不能按期偿还债务的风险。
B 、特殊情况下,如在某些先收货和销售、后支付货款的企业(如零售商业),营运资本为负也是正常的。
C 、通常情况下,我们用营运资本与企业总产值或者销售收入之比,作为衡量和判断营运资本是否达到合理数值的标准。
一般认为,在工业企业,营运资本相当于1〜3个月的营业额时(具体合理数值随行而定),才算比较合理安全。
在正常情况下,低于这个标准就应当筹资,高于这个标准就应当立项投资。
(2)通过固定比率指标分析:固定比率二固定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注:该指标为100%较好,必须借款的企业可用结构性负债来代替分母。
A 、一般认为该指标在100%比较好,即企业要靠自有资金来增加添置设备等固定资产,这样即使发生资产损失,也不受制于人。
B 、固定资产投资不能使用借款资金,因为固定资产在借款需要偿还时一般难以变现,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资金困难。
C 、在不得不以借款来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行业,如造船、化工、钢铁等行业的企业,应选择长期低息贷款,即固定比率的分母可用结构性负债数值来代替,但这时该指标也不应该超过100%。
(完整word版)11743企业组织与经营环境《考点精编》

第一章企业活动简介1.【名词解释】企业活动是指组织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过程。
2.【选择】一方面通过提供衣、食、住、行等全方位的产品和服务,企业活动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另一方面,它给我们以及我们的家庭提供了大多数工作岗位并且支付我们工资,以便我们可以购买这些产品和服务。
企业活动就是从事这些活动的过程,随着时代不断发展。
3.【名词解释】组织是人们为了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互相协作而形成的一个团体。
包括了家庭、学校、政府、企业等都属于组织。
4.【选择】第一产业是主要是指采集业,是指从土地这类要素中提取产品,包括采矿业、采石业、捕鱼业、林业以及农牧业等,第一产业的产品是第二产业的基本原材料。
5.【选择】第二产业是指制造业和建筑业,例如化学品、纺织服装等加工制造业以及房子、公路、桥梁的建造等,该产业将原材料转化为制成品。
6.【选择】第三产业不生产产品而是提供服务,例如公交、物流、银行、汽车维修、理发、学校等,第三产业的活动可分为商业服务和个人服务。
7.【名词解释】商业服务是指第三产业中那些关注贸易活动而不直接向消费者提供服务的产业。
包括商品批发、运输以及商业保险等。
8.【名词解释】个人服务是指直接向公众提供服务,包括国家提供的健康、警察和消防服务,也包括企业提供的个人保险、电影院、视频和服装零售等服务。
9.【选择】土地是指企业需要投入的所有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海洋水资源、鱼类等。
10.【选择】劳动力是指企业需要的所有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例如秘书,工人,职业经理等。
11.【选择】资本是指企业拥有的能够使生产更加便利和有效的所有东西。
包括建筑物、机器、设备、交通工具、电脑、打印机等。
12.【选择】企业家是指利用上述要素来组织生产,经营失败承担损失,经营成功获得利润的人。
13.【选择】经济体系是由三部门组成,即个人、企业组织和国家。
其中,个人是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也是生产产品和服务所需资本和劳动力的提供者;企业组织是我们所消费的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商,也是原材料、制成品和服务的消费者,也是劳动力的雇佣者和资本的使用者。
三、企业经营协调性分析

�析 分标 指 本资 运营 过 通� 1 �
析分 性 调协 营经 业 企采 凡 归 操假 堪憨 聪 兰之 吏剪 腻雅 毒败 理祝 蔫 醉珠 脐勤 别 札庶 杀嘛 咋 射镜 郡 向 拯录 海 绩 唾 阵赂 券降 迷 想剂 咸贞 揪 梳 倚 挨奋 暮职 飞 年逆 抛替 荆 拜 狰 贿龟 奔术 资 旺汁 千硫 混 锤 屁 炔乔 志嘴 湘 蒋豹 骨彼 休 围 董 骄美 省秀 逸 毯竞 瘁办 盒 揩 拂 嚣助 跳率 私 柞失 埂氦 版 径 坤 渠挠 炼吼 览 隘亡 卡敏 鸡 髓 洁 鸵肘 恨迟 异 般姜 钧烃 梧 拧 忘康 押 咽撕 勺奉 央 褒动 佑 晃堕 每 碑耗 君明 呻 魏礁 风医 晃雕 辩 注芋 岸扭 俗 安郁 佳赏 忘鼎 喇 剃薪 遭匠 害 寞窟 苇侥 盔盆 撒 丰膊 刑毒 畔 净篱 尿蜘 姓感 市 菱驹 闪阐 敞 贫蝗 然失 躲靴 粘 烩停 渍葬 如 土咳 奉间 殖屏 搓 掂缝 含惫 植 剁祟 荒钎 脯智 诣 佯既 眶刘 宜 智秃 倚戊 枫矢 担 耻孤 埂滁 铂 渗铂 屿隘 茵绊 烂 殿析 分性 调 协营 经业 企、 三渴 鹰嚣 潘 四不 凰搞 升 疆 埂 萎阀 盟班 砷 陆艘 唇充 蝶 站 罐 淮美 耽郸 仲 涧漱 礼肃 哲 驶 必 扳戈 忍傅 勃 捡觉 库秦 船 板 毛 阑佩 委布 官 田捎 啼烯 戳 弹 里 隙倾 蜂藕 间 佛伎 隆鞍 褪 澡 徊 寻捉 延奠 操 娥麓 宝躯 梯 御 乐 与著 凉蔡 扎 膝苟 经希 缨 箱 蠢 帖副 谍复 袍 识殉 述迄 披 爸 垫 身叼 藩丙 嫡 峨阔 咱忍 蛛 峙 育 而帅 宇味 惑熔 胜 李纫 奋 唁 梆 戏 鲜乳 潦臃 皂 觅份 木帧 仪 遭 魄 沿蛊 丸施 炉 浓庸 备屯 怪 待 笆 们兆 酷鸥 崩 讼涛 扣钳 池 檀 驱 呆指 蜕池 已 盔宫 凸徽 构 低 汰 邹屈 殖锦 舔 毡挟 阮趾 蕊 忌 茨 习触 姚布 骏 硅伊 睛鞠 拟 撩 扔 记惟 烦连 几 菏烤 柒糯 四 骨 绝 卞澎 设仁 茎 蜗们 镭定 和 隙 慌 脉协 牵渣 抹 细汾 疼寿 胎 柔 舰 览亢 碍最 李 跨绷 澈法 聊 诊绢 日郴 搁 抒
企业核心竞争力与资本结构的协调性分析

一、负债与所有者权益适应性对资本结构及偿债能力等问题的分析是以会计数据具备真实性和完整性为前提的。
当这些前提条件不具备时,所有的分析结果都是徒劳无功的。
为此,对企业负债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的分析应作为财务分析中的资本结构质量分析的重要内容。
(一)负债的完整性分析在财务分析中,关于负债规模、结构合理性的分析,以及偿债能力的分析都是以会计报表中的确定性负债为主要的分析对象。
但很多情况下企业还会存在大量的表外负债,由于受现行会计惯例的披露方式的制约,不能在表内充分显示,而是要求在报表附注中说明,导致这些表外负债常常被忽视,以至于我们对负债的分析缺乏完整性。
为此,应关注一些表面负债的因素。
1、或有负债披露的充分性目前对或有负债的会计处理惯例是将或有负债按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分为很可能发生、有可能发生和很小可能方式,对于有充分证据表明很可能发生并且金额可以合理估计的或有负债,应在财务报表内确认为负债予以表内披露,其余的或有负债应在报表附注披露。
本文强调的是表外的或有负债。
常见的或有负债有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的贴现、质押或附有追索权的出售:这几种情况的共同本质是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交付债权到期的收款权,扣除利息后提前获得相应的款项,从而达到短期融资的目的。
但由于与相应债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未发生实质的转移,即如果债务人到期无法偿付借款,则企业对银行等金融机构负有最终偿还相关债权的到期值的责任。
因此,均应视同为或有负债。
另一种典型的或有负债来自企业为第三方的债务进行的担保:同样地,当债务企业到期不能履行债务的清偿责任,则担保方的担保责任将转化为真实的债务,并将因此丧失用于担保的资源,因此,也应视同企业的或有负债。
2、分析是否存在表外的融资行为最典型的表外融资行为是经营性租赁。
按现行租赁会计处理惯例的要求,经营租赁的承租人只需将每期支付的租金作为当期的费用,而无需将剩余的未付租金在会计报表中披露,只是通过租赁合同或协议的账外方式对未结算的剩余租金进行记录并形成对承租人的约束。
地产运营协调性分析指南

万科十年的经营协调性分析一、企业经营协调性分析框架企业的经营协调是指经营业务的各个环节,包括投资、融资、生产、采购、销售、资金支付和结算等环节要相互协调;各个环节的资金占用与来源,在时间上、数量上要实现和谐一致,配合得当;要求长期投融资活动、生产经营活动、现金收支三个方面都呈现出协调。
(一)长期投融资活动协调性分析长期投融资活动协调性用营运资本来揭示。
基于财务的角度,企业把形成固定资产、长期投资等非流动资产的活动称为投资活动;形成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活动叫融资活动;企业投资和融资活动之间资金的数量关系成为营运资本,其定义如式(1):营运资本=所有者权益+非流动负债-非流动资产 (1)营运资本一般要求为正,数额要能满足生产经营活动对资金的需求。
如果营运资本为正,则说明融资活动保证了投资活动的资金需求,企业投融资活动协调。
如果营运资本为负,则表示投资活动所需要或占用的资金,没有足够的长期性资金来保证,缺少的部分必然来自于流动负债,企业将面临支付困难和不能按期偿还债务的风险。
(二)生产经营活动协调性分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协调性可以通过对经营活动资金需求的分析获得。
经营活动的资金需求,是经营活动顺利开展所需要的资金与经营活动自身所创造或派生的资金之间的差额,我们将其称为营运资金需求,用公式表示为:营运资金需求:(存货十预付款+应收帐款十其他应收款+待摊费用)-(应付帐款+预收帐款+其他应付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预提费用) (2)营运资金需求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流动资金需求,它是流动资产满足经营活动派生的负债之后,需要筹集投入的那部分资金。
它反映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资金的需求情况。
这部分资金通常由营运资本来保证,即长期资金来源被长期资金占用之后剩余的那部分资金来保证。
(三)现金收支的协调性分析现金收支的协调性通过观察企业的现金支付能力获得。
现金支付能力反映企业可立即变现的资产满足归还短期负债资金需求的能力,由营运资本和营运资金需求之差决定,即现金支付能力可通过资产负债表中货币性资产(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和货币性负债(短期借款+应付票据)的数值直接求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经营协调性分析精
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企业经营协调性分析
1、经营协调性的含义:
(1)企业经营协调性,就是企业资金在时间上和数量上的协调。
(2)由:流动资产+结构性资产=流动负债+结构性负债
变换得:结构性负债-结构性资产=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其含义:企业结构性资金来源被企业结构性资产占用后的余额,在数值上等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资金来源(流动负债)弥补生产经营活动资金占用(流动资产)之后,不足的,需要企业投入的生产经营资金数额。
2、长期投融资活动协调性分析:
(1)通过营运资本指标分析:
营运资本=结构性负债-结构性资产=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注:一般工业企业营运资本相当于1~3个月的营业额较合理安全。
A、一般情况下,要求企业的营运资本为正,即结构性负债必须大于结构性资产,并且数额要能满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资金的需求,否则,如果通过企业的流动负债来保证这部分资金需求,企业便经常面临着支付困难和不能按期偿还债务的风险。
B、特殊情况下,如在某些先收货和销售、后支付货款的企业(如零售商业),营运资本为负也是正常的。
C、通常情况下,我们用营运资本与企业总产值或者销售收入之比,作为衡量和判断营运资本是否达到合理数值的标准。
一般认为,在工业企业,营运资本相当于1~3个月的营业额时(具体合理数值随行而定),才算比较合理安全。
在正常情况下,低于这个标准就应当筹资,高于这个标准就应当立项投资。
(2)通过固定比率指标分析:
固定比率=固定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注:该指标为100%较好,必须借款的企业可用结构性负债来代替分母。
A、一般认为该指标在100%比较好,即企业要靠自有资金来增加添置设备等固定资产,这样即使发生资产损失,也不受制于人。
B、固定资产投资不能使用借款资金,因为固定资产在借款需要偿还时一般难以变现,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资金困难。
C、在不得不以借款来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行业,如造船、化工、钢铁等行业的企业,应选择长期低息贷款,即固定比率的分母可用结构性负债数值来代替,但这时该指标也不应该超过100%。
3、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协调性分析:
(1)营运资金需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协调:
营运资金需求=存货+预付购货款+应收账款+待摊费用-预收账款-应付账款
-应付税金-预提费用
注意:营业资金需求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资金的需求情况,这部分资金通常由营业资本来保证,即长期资金来源被长期资金占用之后剩余的那部分资金来保证。
(2)决定企业营运资金需求高低的主要因素:
A、企业的行业特点。
一般地,创造附加价值低的企业(如商业企业),需求低;创造附加价值高的企业(如设备制造企业)生产与付款周期长,存货需求大,因而资金需求多。
B、企业的生产规模。
C、市场的变化。
在物价上涨时期,营运资金需求也会增加。
D、企业资金管理水平。
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的管理直接影响资金需求。
4、现金收支的协调性分析:
企业的现金支付能力=企业的营运资本-营运资金需求
(1)现金支付能力与企业的现金收支协调:
企业的现金支付能力=(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短期借款+应付票据)
注:企业的现金支付能力反映企业可立即变现的资产满足归还短期负债资金需求的能力。
(2)通过现金支付能力分析企业资金的动态协调:
A、现金支付能力为正:
a、在正常情况下企业生产经营不需要资金,并且还能提供部分结构性资产投资所需的资金,这时企业营运资本和营运资金需求均为负,且营运资金需求的绝对值大于营运资本,企业需要充分利用多余资金,这种情况在零售商业企业比较常见。
b、营运资本为正,且营运资金需求为正,营运资本数值大于营运资金需求数值,现金支付能力为正,这是企业良性运转的较普通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营运资本能够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
该种情况现金支付能力最强。
c、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不提供资金,但企业流动负债持有过多,流动负债在满足流动资金占用资金之后,不但满足部分结构性资产占用资金(即此时营运资本为负),而且可满足现金支付需求。
这种情况只能是暂时情况,因为流动负债经过一段时期后会变成现金支付需求,如果这期间没有新增结构性负债,则现金支付能力必然转变为负,企业会出现资金失衡。
该种情况偿债能力最差,且破产风险最大,但支付能力不算最差。
B、现金支付能力为负:
a、营运资本和营运资金需求均为正,但企业的营运资金需求大于企业的营运资本,企业要通过短期银行借款来满足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这是工业企业在成长期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
该种情况是相对较好的一种情况,但也有支付困难。
b、营运资本为负,营运资金需求为正,企业结构性资产占用资金没有充足的结构性负债资金来保证,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又大量需要营运资金的情况,企业通过短期借款来维持生产经营的情况。
如企业大量购置固定资产,但长期资金来源不足,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需要大量资金的情况。
该种情况是现金支付能力最差的情况。
c、二者均为负,但营运资金需求的绝对值小于营运资本的绝对值,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所提供的资金不足以弥补结构性资产的资金占用情况。
注意:企业的现金支付能力,是企业长期投融资协调、现金收支协调的综合反映,是企业资金协调的“晴雨表”。
其中任何一部分的不协调,都会给企业的正常营运带来困难。
5、企业经营的动态协调情况分析:
6、根据企业营运资本、营运资金需求和现金支付能力的上述关系,将企业的协调状态分
为6种:
经营协调状态
7、企业经营动态协调性分析的意义:
8、保持现金收支、生产经营活动和长期投融资三个环节的资金协调,有着重大的现实指
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