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兆汇聚层交换机系列评测——JUNIPER EX4200 Series
Juniper EX3200 EX4200 OS升级方法

Juniper EX3200 EX4200 OS升级方法Step1. 通过console线连接交换机使用下面的步骤连接路由器的Console接口:1.准备好EX交换机设备自带的Console线缆(如果没有的话,采用Cisco或者安耐特等厂家的Console线也可可以)2.将Console线缆的DB9插头一头插到PC或者笔记本电脑的COM口上,另外一端插到路由器的CONSOLE口上。
若电脑无COM口,则需要使用USB2.0 TO RS232转换器转换一下。
3.打开计算机中的终端软件工具。
例如:CRT或者Windows自带的超级终端。
设置如下:⏹端口:选择第二步中Console线缆插入到PC上的端口,通常为COM 1或者COM 2,使用SB2.0 TO RS232转换器在设备管理中查看相应的COM ID。
⏹波特率:9600⏹数据位:8位⏹奇偶校验:无⏹停止位:1位⏹数据流控制:无打开配置到的CRT或者超级终端,按“Enter”键,屏幕出现登陆的提示符,即连接成功。
如果没有显示,请检查线缆或者终端的配置是否正确。
Step2. 开局准备设置1.交换机初始化用户名是root是没有密码的,在进行commit之前必须修改root密码。
用set system root-authentication命令修改root密码:% cliroot> configureroot# set system root-authentication plain-text-passwordNew password:【键入密码root123】Retype new password:【再次键入root123】{master:0}[edit]2.添加一个super-user用户,用于交换机开启ftp服务后客户端登录上传os使用:root# set system login user lab class super-user authentication plain-text-passwordNew password: 【键入密码lab123】Retype new password: 【再次键入lab123】{master:0}[edit]3.开启ftp服务和telnet服务,配置完使用show system services检查:root# set system services ftp{master:0}[edit]root# set system services telnet{master:0}[edit]root# commitconfiguration check succeedscommit complete{master:0}[edit]root#root# show system servicesftp;telnet;{master:0}[edit]root#4.在交换机上配置ge-0/0/0端口IP地址(192.168.1.1/24),在电脑上配置网卡的IP地址(192.168.1.2/24),使这两个地址在同一地址段:lab# delete interfaces ge-0/0/0.0 family ethernet-switching{master:0}[edit]lab# set interfaces ge-0/0/0.0 family inet address 192.168.1.1/24{master:0}[edit]root# commitconfiguration check succeedscommit complete{master:0}[edit]root#lab# show interfaces ge-0/0/0unit 0 {family inet {address 192.168.1.1/24}}{master:0}[edit]5.使用show interface ge-0/0/0检查配置,使用run show interface terse检查端口状态,使用ping命令检查连通性,:root# run show interfaces terseInterface Admin Link Proto Local Remote ge-0/0/0 up upge-0/0/0.0 up up inet 192.168.1.1/24root# run ping 192.168.1.2PING 192.168.1.2 (192.168.1.2): 56 data bytes64 bytes from 192.168.1.2: icmp_seq=0 ttl=64 time=3.583 ms64 bytes from 192.168.1.2: icmp_seq=1 ttl=64 time=3.497 ms6.测试telnet,将电脑网口与交换机ge0/0/0口用网线直连,使用CRT或超级终端telnet交换机,地址为之前设置的192.168.1.1,若连接不上或登录错误请检查上面的配置: (ttyp1)login: labPassword:【输入密码lab123】--- JUNOS 10.2R1.8 built 2010-05-27 21:05:57 UTC{master:0}lab>Step3. 上传并加载os1.在电脑上使用cuteftp或类似ftp客户端软件,新建交换机ftp站点,连接,若连接不成功,请检查交换机ftp服务设置:2.将Juniper EX4200的原路径“/var/home/lab”修改为“/var/tmp/”,回车:3.将电脑本地os文件拖至交换机的/var/tmp目录下,通常/var/tmp的目录空间比较大:4.使用root用户名console到交换机,在交换机上加载上传的os,重启的过程比较长:root> request system software add /var/tmp/jinstall-ex-4200-10.4R5.5-domestic-signe....tgz no-validate no-copy Checking pending install on fpc0fpc0:WARNING: A reboot is required to install the softwareWARNING: Use the 'request system reboot' command immediately{master:0}5.装完os后重新启动交换机,交换机会加载新的os,若重启正常,交换机会在第二次重启正常后自动将原有的os删除:root> request system rebootReboot the system ? [yes,no] (no) yes*** FINAL System shutdown message from root@ ***System going down IMMEDIATELY Shutdown NOW!6.重启交换机后验证os版本,使用命令show version:junos版本由出厂时的版本已跟新为10.4R5.5。
Juniper高性能交换机产品介绍

高性能
Fan Tray
高密度线速端口
最大 768 GbE, 128 线速
6 PSU bays for N+1 AC or N+N DC redundancy
10GbE ports 100G ready
(12000W max)
3
Copyright © 2009 Juniper Networks, Inc.
6
Copyright © 2009 Juniper Networks, Inc.
48
10/100/1000B-T
模块化交换机与EX4500、4200的集群交换技术比较
为什么选择模块化交换机?
高可靠性
冗余引擎 冗余矩阵 冗余电源和散热
易于管理
一个OS 一个配置 一个管理地址
电信级的精髓 JUNOS软件: 高性能业务的网络操作系统
自1998年起开始部署
首款高性能网络操作系统
十余年的创新和开发
整合路由器、交换机和安全平台 卓越的高性能操作 每年按计划进行4次升级; 数千种特性
为要求严苛的客户提供服务
40余家顶级服务供应商 高性能企业和公共部门客户
16
Copyright © 2009 Juniper Networks, Inc.
# Ports 24 24 24 48
Port Type 10/100/1000B-T 10/100/1000B-T 100B-FX/1000B-X 10/100/1000B-T
PoE Ports 8 24 N/A 8 48
Max Power Consumption (incl. PoE) 190 (320) W 190 (600) W 190 (190) W 190 (320) W 190 (930) W
juniper EX 销售一指禅

销售一指禅――Juniper EX 系列交换机产品优势针对目前上市销售的juniper EX 3200和EX 4200系列交换机,具备如下产品优势:1、成熟稳定先进的模块化JUNOS操作系统基于统一的JUNOS操作系统,继承近10年成熟稳定的JUNOS软件平台以及不断积累的研发技术。
长期有效的支持体系,充分发挥和保护用户投资。
2、全系列均为线速转发Juniper EX全系列产品均为全线速转发,无阻塞的结构设计充分发挥业务能力,而不存在能力缺陷和网络瓶颈。
3、支持灵活的POE选配在千兆三层交换机这个层面,区别于其他厂家设备,Juniper全系列产品均支持POE功能,从8端口、24端口、48端口POE可选配置。
提供用户灵活的选择。
特别是8端口POE在小型分支办公环境,能够充分满足用户多功能的需求。
4、友好的图形化网元管理工具基于HTTP方式的J-WEB图形化网元管理工具,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设备面板试图、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监控、诊断排障的手段,对于EX 3200/EX 4200这种接入汇聚层交换机产品,更利于网管维护人员的友好使用。
比其他厂家产品更加突出的特色和卖点。
5、全面的路由协议支持基于JUNOS操作系统,Juniper EX全系列交换机标准配置就支持例如OSPF等动态路由功能,而不像cisco、H3C等厂家分标准版和增强版,标准版配置不支持动态路由功能。
6、冗余及模块化电源、增强型风扇电源冗余提高设备可靠性,模块化设计便于维修更换,不用整机RMA。
增强型风扇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清洗维修,电源模块自带散热风扇外,专门设计的模块化增强型风扇更利于整机散热。
Juniper EX交换机侧进风后出风的设计区别部分其他厂商产品侧进风侧出风设计,更利于在IDC密集排列的机柜中使用。
7、绿色以太网支持同等密度端口POE供电情况下,比其他厂家设备更节能省电,还可以通过配置实现可选端口的供电输出,从而更高效省电。
Juniper EX系列交换机命令行配置手册

Juniper EX系列交换机命令行配置手册目录第一章交换机基础知识 (7)1.1认识J UNIPER交换机 (7)1.2J UNOS操作系统基础 (10)1.2.1 交换机配置模式 (10)1.2.2 交换机配置结构 (11)1.2.3 TAB和空格键的使用 (16)1.2.4 用户模式和配置模式show的区别 (17)1.2.5 如何将配置转换成set命令 (20)1.2.6 commit和rollback (21)1.3EX交换机命令菜单结构 (23)第二章操作指导 (36)2.1通过CONSOLE线连接交换机 (36)2.2 SYSTEM系统参数配置 (37)2.2.1设置root密码 (38)2.2.2设置主机名 (38)2.2.3设置DNS服务器 (38)2.2.4设置日期时间 (38)2.2.5设置NTP服务器 (39)2.2.6开启远程Telnet登陆服务 (39)2.2.7开启远程Ftp服务 (40)2.2.8开启远程ssh登陆 (40)2.2.9开启远程http登陆服务 (40)2.2.10添加/删除用户 (41)2.2.10.1添加用户 (41)2.2.10.2修改用户类别 (41)2.2.10.3 修改用户密码 (42)2.2.11用户权限设置 (42)2.3VLAN配置 (44)2.3.1 VLAN配置步骤 (44)2.3.2 VLAN配置规范要求 (45)2.3.3 添加VLAN (45)2.3.4 修改端口VLAN (47)2.3.5 删除VLAN (48)2.3.6 配置VLAN网关IP (48)2.4T RUNK配置 (48)2.4.1 Trunk配置步骤 (49)2.4.2如何设置Trunk (49)2.4.3允许/禁止VLAN通过Trunk (49)2.5端口配置 (49)2.5.1端口配置规范要求 (49)2.5.2修改端口速率 (50)2.5.3修改端口工作模式 (50)2.5.4修改端口为L3模式 (50)2.5.5 修改端口为L2模式 (51)2.6生成树配置 (51)2.6.1 RSTP协议概览 (51)2.6.2 MSTP协议概览 (54)2.6.3 STP配置实例(生成树) (56)2.6.4 RSTP配置实例(快速生成树) (57)2.6.5 MSTP配置实例(多生成树协议) (63)2.7端口捆绑 (68)2.7.1 端口捆绑步骤 (68)2.8ECMP负载均衡配置 (70)2.9路由协议配置 (72)2.9.1 静态路由配置 (72)2.9.1.1添加静态路由 (72)2.9.1.2 删除静态路由 (72)2.9.1.3调整静态路由优先值 (72)2.9.1.4设置备份静态路由 (72)2.9.1.5指定静态路由下一跳端口 (73)2.9.2 OSPF配置 (73)2.9.2.1 OSPF配置步骤 (73)2.9.2.2 OSPF配置实例(单区域) (77)2.9.2.3 OSPF路由过滤 (80)2.10端口镜像 (81)2.10.1 端口镜像的概述 (81)2.10.2 端口镜像的目的 (82)2.10.3 端口镜像的功能 (82)2.10.4 端口镜像工作原理 (82)2.10.5 端口输入输出流量镜像 (84)2.10.6 带过滤条件的端口镜像 (85)2.11端口MAC地址限制 (87)2.12端口广播风暴控制 (87)2.13VRRP虚拟路由冗余协议 (88)2.13.1 VRRP概览 (88)2.13.2 VRRP工作原理 (89)2.13.3 如何配置VRRP (90)2.14BFD配置(双向转发检测) (94)2.14.1 BFD概览 (94)2.14.2 BFD介绍 (95)2.14.3 BFD的报文格式 (95)2.14.4检测模式 (97)2.14.5发送周期及检测时间 (98)2.14.6参数修改 (99)2.14.7会话建立 (99)2.14.8BFD的标准化 (102)2.14.9OSPF中配置BFD (103)2.14.10静态路由中配置BFD (103)2.15交换机F IREWALL限制功能 (104)2.15.1限制IP地址 (104)2.15.2限制MAC地址 (105)2.16V IRTUAL-C HASSIS设置 (105)2.16.1VC知识 (106)2.16.2如何建立VC组 (107)2.16.3如何扩充VC组交换机 (109)2.16.4如何利用uplink链路组成VC (110)2.16.5如何对VC组进行切换 (113)2.17SNMP配置 (113)2.17.1SNMP协议概览 (113)2.17.2SNMP基本简介 (113)2.17.3配置SNMP (114)2.18S YSLOG配置 (116)第三章交换机维护操作 (116)3.1交换机启动和关闭 (116)3.1.1 交换机重启 (116)3.1.2交换机关闭 (116)3.2配置备份和恢复 (117)3.2.1 交换机文件备份 (117)3.2.2配置文件的恢复 (119)3.3如何升级交换机OS (119)3.4如何恢复出厂设置 (120)3.5密码恢复 (120)3.6日常维护命令 (122)3.6.1查看序列号show chassis hardware (123)3.6.2查看硬件show chassis hardware (123)3.6.3查看软件版本show version (123)3.6.4查看CPU show chassis routing-engine (123)3.6.5ping命令 (123)3.6.6查看设备告警信息 show chassis alarms (123)3.6.7查看详细的硬件温度及状态信息 show chassis environment (123)3.6.8查看接口VRRP状态信息show vrrp (123)第一章交换机基础知识1.1 认识Juniper交换机产品型号端口数端口类型PoE端口数最大电源容量(包括 PoE)EX 3200-24T 2410/100/1000B-T8190 (320) W EX 3200-24P 2410/100/1000B-T24190 (600) W EX 3200-48T 4810/100/1000B-T8190 (320) W EX 3200-48P 4810/100/1000B-T48190 (930) W产品型号端口数端口类型PoE端口数最大电源容量(包括 PoE)EX 4200-24T 24 10/100/1000B-T 8 190 (320) W EX 4200-24P 24 10/100/1000B-T 24 190 (600) W EX 4200-24F 24 100B-FX/1000B-X N/A 190 (190) WEX 4200-48T 48 10/100/1000B-T 8190 (320) WEX 4200-48P 48 10/100/1000B-T 48 190 (930) WEX 3200-48T前面面板EX 3200-48T 后面面板USBGbE管理口Console可插拔uplink模块LCD电源模块风扇模块RPS 连接头至少8 PoE端口EX 4200-48T 前面面板EX 4200-48T Rear ViewVCP (Virtual Chassis Port) 0 and1USB GbE管理口Console可插拔uplink模块LCD冗余可热插拔电源模块可插拔风扇模块至少8 PoE端口1.2 Junos操作系统基础Juniper交换机支持两种配置方式:采用命令行的CLI(command-line interface)配置方式,以及采用web浏览器界面JWeb配置方式。
Juniper防火墙产品介绍

市场领导地位-Gartnet 2007年报告
Juniper #1 out of 18 vendors
Gartner Magic Quadran报 告是针对IT特定细分市场上 的厂商实力所进行的极具 声望的评价,它从各个方 面来全方位评价厂商,包 括产品线的完整度和功能、 技术实力、创新性、成功 实施情 况、满足客户现有 和未来需求的能力,以及 包括服务和支持在内的执 行能力、市场 份额、财务 健康状况和其它关键指标
Juniper 中国
• Juniper在中国
– 为中国各顶级运营商提供战略性 网络系统。
– 为尖端教育科研系统、银行系统、 能源系统、以及广泛的商用市场/ 中小企业等提供尖端网络系统服 务。
电信行业广泛的用户群体和高认知度
• 中国电信CN2(中国电信下一代互联网)
30台T640覆盖全国7个核心大区骨干节点,并有一百多台M320分布在中国电信 南方各省及国际出口,是CN2最大的设备供应商;
整合接入控制解决方案
Infranet Agent
基于策略的集中管理解决方案
3-tier system providing role-based administration and central control and logging of all FW/VPN solutions
为什么选择Juniper 防火墙/VPN
• • • • •
中国电信163
4套TX应用于上海、广州出口节点
中国移动国家骨干网CMNET
覆盖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
中国网通DCN骨干网
覆盖全国的DCN骨干网
中国联通国家骨干网
覆盖全国7个核心大区,承载联通全国骨干数据业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Juniper产品介绍

防火墙报文转发路径
Inbound packet
Existing session? No
Yes
FORWARD PACKET
Destination lookup Yes Crossing zones/ intra-zone block?
Dest. reachable?
No
DROP PACKET
Yes
Policy lookup
300Mbps
远程办公室/中小企业 中小分支机构 远程办公室 中小企业/中小分支机构 中小企业机构 业/€5ާƒÅ‹机构 机业总 /数据 数
集中式与分布式
• 集中式,有一个专门的硬件模块来对数据包进行 转发。Screen OS采用集中式架构。 • 分布式,它不需要一个专门的模块来为整个机箱 服务做包的转发,包转发可以由每个接口模块上 的芯片独立完成。JUNOS采用分布式架构。
At least 8 PoE Ports
OIR-capable uplink module
EX 3200 后部
• • •
1 GB internal Flash
– External USB Flash
512 MB system memory Management
– Console – Out of band
– 每个标准机柜可安装三个机框 – 所有组件在前面板
• LCD控制板
– 轻松的系统识别和监控
• 两种发货选择
– 基本配置:
• 1 SRE, 1 SF, 风扇盘, 2 2kW AC 电源
– 冗余配置:
• 2 SRE, 1SF, 风扇盘, 6 2kW AC 电源
近看EX 8208
LCD Display 8 dedicated 100G line card slots 1+1 redundant Route Engines 2+1 redundant Switch Fabrics (MX960-style)
Juniper Networks EX 4200 系列交换机 说明书

ཥॴڦЪุӻ୕
EX 4200 系列交換器使用與 Juniper 路由器相同之 JUNOS 作業 系統軟體,以支援全球最大型且最複雜之網路運作。
Juniper 全系列產品均使用通用的作業系統,使其能夠一致地 部署並操作控制面板功能。為維持這樣的一致性,JUNOS 軟體 遵循極嚴謹的單一源碼開發流程、每季更新之單一釋出版本的 原則,並採用具高可用性之模組架構,以杜絕單一元件之錯誤 導致整體系統故障的情形。
PAocicnetss
West ClosetFloor N来自East Closet
Single Virtual Chassis System
圖一:Virtual Chassis 技術允許最多 10 台 EX 4200 系列交換器相互 連接,以建立橫跨多個連線機櫃、樓層或甚至是多棟大樓的單一邏輯
交換器。
此外,專用的背板 RJ-45 連接埠可用來進行頻外管理,而前面 板 USB 連接埠可輕鬆上傳 JUNOS 軟體及設定檔。
Virtual Chassis Ҧஔ
利用 Virtual Chassis 技術,最多可將 10 台 EX 4200 系列交 換器相互連接,以建立單一邏輯交換器,可支援高達 480 個 10/100/1000BASE-T 埠或 240 個 100BASE-FX/1000BASE-X 埠, 再加上額外的 40 GbE 或 20 個 10GbE 上傳埠。不同機型可納 入同一個虛擬機箱交換器,以提供各種不同的 port 及密集度 選擇。
juniper交换机详细配置手册

命பைடு நூலகம்行配置指导手册
Version 1.0
目录 1 交换机基础知识 ........................................................................................................................................... 6
2 操作指导 .................................................................................................................................................... 30 2.1 通过CONSOLE线连接交换机 ............................................................................................................................... 30 2.2 SYSTEM系统参数配置 ......................................................................................................................................... 31 2.2.1 设置root密码 ............................................................................................................................................ 32 2.2.2 设置主机名 ............................................................................................................................................... 32 2.2.3 设置DNS服务器 ........................................................................................................................................ 32 2.2.4 设置日期时间 ........................................................................................................................................... 32 2.2.5 设置NTP服务器......................................................................................................................................... 33 2.2.6 开启远程Telnet登陆服务 ......................................................................................................................... 33 2.2.7 开启远程Ftp服务 ...................................................................................................................................... 33 2.2.8 开启远程ssh登陆 ...................................................................................................................................... 34 2.2.9 开启远程http登陆服务 ............................................................................................................................ 34 2.2.10 添加/删除用户........................................................................................................................................ 34 2.2.10.1 添加用户 ............................................................................................................................................................ 34 2.2.10.2 修改用户类别 .................................................................................................................................................... 35 2.2.10.3 修改用户密码 .................................................................................................................................................... 35 2.2.10.4 删除用户 ............................................................................................................................................................ 35 2.2.11 用户权限设置 ......................................................................................................................................... 35 2.3 VLAN配置 .......................................................................................................................................................... 36 2.3.1 VLAN配置步骤 .......................................................................................................................................... 37 2.3.2 VLAN配置规范要求 .................................................................................................................................. 37 2.3.3 添加VLAN .................................................................................................................................................. 37 2.3.4 修改端口VLAN .......................................................................................................................................... 39 2.3.5 删除VLAN .................................................................................................................................................. 39 2.3.6 配置VLAN网关IP ....................................................................................................................................... 40 第2页 共86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兆汇聚层交换机系列评测——JUNIPER EX4200 Series
当前计算机虽然普遍具备百兆的网络接口,但实际的传输速率往往连十兆也无法达到。
即便如此,也已经令企业的千兆网络不堪重负。
如何才能令企业网络平滑向万兆过渡,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企业的网络管理者们。
在万兆网络建设中,汇聚层网络接入产品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数据中心中的交换汇聚、万兆核心网络接入以及中小企业中的核心交换等多种网络应用之中均有万兆汇聚交换机的身影。
可以这样说万兆汇聚层交换机的正确选择关系到万兆网络建设的成败。
但是目前万兆汇聚层网络交换产品的种类众多,何种产品适于什么应用目前也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定义。
为了使用户对万兆汇聚层交换机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本次《网络世界》评测实验室征集了三款不同档次的万兆汇聚交换产品,进行了一次综合性的横向评测。
希望通过本次测试可以令用户对万兆汇聚层产品有一个较深入的了解,以便于用户在不同网络应用中更好的进行选择。
Juniper是一个世界知名的高端网络产品厂商,Juniper的EX4200 Series (以下简称EX4200)是其新近推出的一款中高端的万兆汇聚层网络产品。
其物理尺寸为44.2×4.3×41.7(厘米)(1U),具备24个10/100/1000BASE-T端口、2个10GBASE-X插槽及1个串行、10/100/1000BASE-T以太网管理配置端口。
Juniper EX4200 Series
性能:应用的基础
评测要基于应用,脱离应用的评测是不具备指导意义的。
因此本次《网络世界》评测实验室通过IXIA1600T测试仪表配合IXIA AutoMate测试软件,搭建了三种不同的测试用例对万兆汇聚层交换机进行了评测。
图1:万兆汇聚交换机测试拓扑图
(一)数据中心万兆汇聚应用吞吐量
由于数据中心网络中,万兆汇聚交换机主要应用在二层千兆到万兆网络的汇聚方面,因此本项测试主要考查的是交换机的二十个千兆网络接口向两个万兆网络接口汇聚进行二层数据传输的能力。
所以设置上统一划分一个VLAN,二十个千兆电口对两个万兆光纤接口进行双向全双工数据传输,以测试交换机在进行万兆汇聚时的数据传输吐能力。
具体测试方法如下:
在测试仪表上分别设置两组每组10个千兆电口和一个万兆光口互连,端口设置为自协商,依照RFC2544标准对20个千兆电口和两个万兆光口的二层吞吐量进行双向全双工测试。
本次评测中,依据国家颁布的GB/T 21671-2008《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局域网系统验收测评规范》(下面简称为“测评规范”)对万兆汇聚交换机的吞吐量进行了测评。
但由于目前国家颁布的“测评规范”中最高只规定了千兆以太网的吞吐率,对万兆网络的吞吐性能目前还未做出明确规范。
但是作为万兆汇聚交换产品,其主要网络接口也是由千兆接口构成,万兆接口数目较少。
因此在尚无万兆网络接口吞吐量测试规范的前提下本次评测中暂时依据“测评规范”中千兆网络产品吞吐量要求进行评测。
在“测评规范”中规定:在数据包最小(64Byte)时的吞吐量不得小于70%,在大数据包(1518Byte)时吞吐量不得小于99%。
这个要求在通常网络点对点传输中完全可以满足用户的应用需求,但是在数据中心由其是一些处理高性能运算的数据中心中,这个要求就有些偏低了!因为在数据中心中不但要考虑用户数据的传输,还要考虑分布运算、虚拟化、数据检索、存
储备份等一系列网络应用。
在数据中心的小包(512Byte以下)数据量要远远超过普通网络的小包数据量。
因此在512Byte下85%的吞吐量要求就有些过低了。
在这样的吞吐量下有可能会引发服务器响应中断、数据反复重新传输等一系列问题,严重时会导致数据中心全面瘫痪。
因此在数据中心应用时,小包数据的吞吐量最好也要有较高要求。
被测三款产品均提供了最大9216Byte的巨型帧支持能力。
而在数据中心在数据库备份、流媒体或大文件传输时,往往会应用到
9000Byte以上的超长帧来进行传输,这种超长帧可以有效减低服务器及等多种网络应用处理产品的处理速率,增强网络处理能力。
因此超长帧支持能力也是数据中心万兆汇聚交换机所必备的能力之一。
(二)中小企业万兆核心应用吞吐量
中小企业中,通过万兆汇聚交换机的堆叠可以有效的组成一个具备万兆传输速率的核心网络,而且在企业发展具有真正的核心交换机后,这些汇聚层交换机也不会浪费,可以继续使用。
因此万兆汇聚交换机堆叠将是中小企业升级到万兆网络的一条十分有效的“捷径”。
在中小企业核心,数据将全部由此进行转发,因此存在非常高的数据转发应用需求,而当网络规模足够大,不得不划分VLAN以减小广播所造成的影响时,只有借助第三层交换机才能实现VLAN间的线速路由。
第三层交换机可以将IP 地址信息用于网络路径选择,并实现不同网段间数据的线速交换。
另外,借助第三层交换机还可以设置访问列表,限制VLAN间的访问,保障敏感部门的安全。
因此,作为核心交换机,有必要考查其的第三层交换能力。
所以设置每个端口为一个VLAN,对交换机所有端口设置三层静态路由,交换机所有端口互连,进行双向全双工测试。
具体测试方法如下:
在测试仪表上设置24个千兆电口和两个万兆光口分别两两互连,端口设置为自协商,依照RFC2544标准对24个千兆电口和两个万兆光口的二层吞吐量进行双向全双工测试。
在网络核心应用中,“测评规范”的适用性同样需要再次深究。
网络的核心层同样是一个数据高度密集的地区。
即便在中小企业中,网络核心的小包流量也会居高不下。
尽可能高的小数据包处理速率同样将是网络稳定运行的保障。
(三)万兆核心网络汇聚接入交换应用吞吐量
在企业万兆核心网络汇聚接入中,最理想是采用结构简单、转发速率高的二层网络结构来进行数据传输,因此需要对交换机的二层整体数据转发能力进行测试。
所以设置上统一划分一个VLAN,交换机所有端口互连,进行双向全双工测试。
具体测试方法如下:
在测试仪表上设置24个千兆电口和两个万兆光口分别两两互连,端口设置为自协商,依照RFC2544标准对24个千兆电口和两个万兆光口的三层吞吐量进行双向全双工测试。
图2:网络性能吞吐量测试图表
通过图2网络性能吞吐量测试图表我们可以了解,EX4200在不同网络应用的64Byte ~ 1518Byte这7个RFC2544标准包长的测试中,吞吐量均为100%。
网络处理性能出色。
(四)万兆汇聚交换机时延及Mac缓存地址长度
Mac缓存地址是一个十分重要又十分容易被人忽视的测试。
说它重要,是因为在应用中Mac缓存地址不足会引发交换机反复发出ARP请求,严重的话还会引发ARP风暴,产生全网瘫痪。
而Mac缓存地址也不是越长越好,过长的Mac地址会增加交换机的寻址时间,加长转发时延时间,同样对网络传输性能产生影响。
因此适当的缓存地址是交换机稳定运行的保障。
因此本次评测中将万兆汇聚交换机的时延及Mac缓存地址长度放在一起进行综合评测。
与“测评规范”中规定的70%吞吐量下时延的要求不同。
本次评测中,在10%吞吐量和90%吞吐量两种不同负载下,对交换机的时延进行测试。
同时还对交换机在三层网络交换时的时延同时进行了比对。
表1:万兆汇聚交换机时延及Mac缓存地址长度对比表
从表1的万兆汇聚交换机时延及Mac缓存地址长度对比表中可以看出,
EX4200最多可以同时允许12936个网络设备与其进行数据交换,具备较强的设备交换控制能力。
最低时延为二层交换模式,轻载状态下64Byte时的3201纳秒,最高时延为三层交换模式,轻载状态下1518Byte时的14324纳秒。
二层交换与三层交换时延结果相差不大,轻载状态与重载状态结果相差也不明显。
以上结果表明DGS-3627具有很强而且稳定的数据传输处理能力,显示了出色的数据包处理性能。
功能:应用的保障
用户在选择交换机的时候,不但要考虑性能,还要考虑其的功能及管理能力。
本次测试中,将交换机的功能划分为了“端口管理”、“路由协议支持”、“安全功能”、“管理方式”这四大部分。
并依据厂商所提供的技术白皮书及相关技术资料对各款产品的功能进行了整理。
(参见表2:万兆汇聚交换机功能对比表)
表2:万兆汇聚交换机功能对比表
在数据中心万兆汇聚应用中,不但要考虑其的传输性能,还要对服务器、虚拟化、网络存储、连接安全性等多方面去进行考虑。
这就需要比较全面的端口管理及路由支持功能,并且对安全功能也会有较高的需求。
通过功能对比列表可以看出EX4200无论是在端口管理还是路由协议上均有较全面的支持。
在中小企业万兆核心应用中交换机也有VLAN划分、ARP攻击削减、路由协议支持、流量管理等多种要求。
在这方面EX4200可以很好的进行满足,而EX4200所具备的“集群交换技术”最多可将10个EX4200交换机互连在一起,构成单一逻辑设备。
并可将不同机型混合部署在集群交换配置中,以提供多种端口类型和密度选项。
同时还可以提供跨交换机的链路汇聚能力:跨交换机的链路汇聚功能可以通过集群交换配置,在两个设备之间建立冗余的链路汇聚连接,从而提高可靠性和可用性。
抉择:应用的选择
Juniper EX4200 Series:超强的性能、完善的路由功能和多种安全控制及管理能力。
创新的虚拟网络连接能力。
因此推荐作为企业万兆汇聚堆叠核心交换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