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孝道的故事有串词的

合集下载

中华孝道串词报幕词简短

中华孝道串词报幕词简短

中华孝道串词报幕词简短
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观众们,大家好!
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中华孝道主题的串词报幕词。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它代表着对父母的敬爱与关怀,是中华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中国有句古话,“养儿一百岁,常在父母侧”。

我们要常年陪伴在父母身边,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听取
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孝亲之心不仅表现在言行,更要体现在行动上。

我们可以帮助父母做
家务,关心他们的饮食和生活,用心为他们创造幸福的环境。

我们不能忘记感恩之心。

父母的养育之恩如山高,如海深。

我们要感
谢他们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对他们的关爱要有永无止境的感激之情。

中华孝道是一种传统美德,是我们应当传承和发扬的宝贵财富。

让我
们共同努力,传递中华孝道的价值观念,让更多的人理解、尊重和践行孝道。

感谢大家的聆听!让我们一起践行孝道,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守
护者与传承者!谢谢!。

2024年孝老爱亲主持词范文

2024年孝老爱亲主持词范文

2024年孝老爱亲主持词范文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家长、亲爱的师生们:大家好!首先,我要感谢大家莅临参加2024年的孝老爱亲活动。

作为一个传统而有温度的社会行为,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作为现代人应当继承和弘扬的重要价值观念。

因此,我们今天聚集在一起,深入探讨如何在当代社会中践行孝道,延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首先,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中国古代孝敬父母的故事。

中国古代的孝道观念深植于人们的心中,无论是《论语》中的孔子,还是《史记》中的董仲舒,都以自己的行为树立了一个又一个孝敬父母的典范。

他们的行为不仅表达了对父母的尊重和感恩,更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精髓。

正是因为古人对孝道的坚守,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社会文明。

因此,我们要铭记古人的智慧和道德,将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然而,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面临的问题也与古人不同。

在当今社会,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快节奏的工作压力,使得人们越来越难以抽出时间去孝敬父母。

很多年轻人为了事业的成功而奔波劳累,往往将更多的精力花在工作上,而忽略了对父母的陪伴和关怀。

更有甚者,一些年轻人因为个人利益而对待父母冷漠甚至不闻不问。

这种现象在当代社会中并不鲜见,严重影响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和家庭的和睦。

因此,我们更加迫切地需要思考如何在当代社会中践行孝道。

首先,我们必须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

父母是我们生命的恩赐,是给予我们阳光和雨露的人。

我们应该明白,事业的成功与否并不能永远支撑我们的幸福,而父母的陪伴和关怀却是无法取代的珍贵财富。

因此,我们要正视自己的责任,对父母表达感恩之情,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陪伴。

其次,我们要注重心灵交流。

在当代社会,人们常常因为忙碌而忽略了家庭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自觉地提高对父母的心理关注,多和他们交流,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心和爱。

即使工作再忙,我们也要保持与父母的日常联系,用温暖的话语和关心的问候,让父母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团结。

中华孝道 串词

中华孝道 串词

中华孝道串词摘要:一、中华孝道的起源与意义1.孝道的定义2.孝道的起源3.孝道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与意义二、孝道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实践1.如何在家庭中传承孝道2.如何在社会中实践孝道3.孝道对于现代社会的价值三、孝道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1.孝道对个人品德的培养2.孝道对个人情感的滋养3.孝道对个人事业的助力四、弘扬孝道,建设和谐社会1.孝道在构建和谐家庭中的作用2.孝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3.孝道对于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意义正文:中华孝道,源于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深厚土壤,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孝道作为家庭伦理的基本原则,强调尊敬、关爱、赡养父母,是维系家庭和谐、传承文化的重要纽带。

一、中华孝道的起源与意义孝道的定义,简单来说,就是对父母的敬爱、顺从和赡养。

孝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当时人们认为孝道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随着历史的发展,儒家学派将孝道视为伦理道德的基石,从而使孝道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

孝道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与意义举足轻重,既是一个家庭和睦的基石,也是一个国家稳定的基石。

二、孝道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实践在家庭中传承孝道,首先要求子女尊敬和顺从父母,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和精神需求。

其次,子女要尽力赡养父母,满足他们的物质生活。

在社会中实践孝道,要求我们尊敬老人,关爱弱者,传播正能量。

孝道对于现代社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传承传统文化、维护家庭和谐、培养道德品质等方面。

三、孝道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孝道对个人品德的培养至关重要。

一个具备孝道品质的人,不仅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还能够树立起良好的道德榜样。

孝道对个人情感的滋养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懂得孝道的人,内心充满感激和仁爱,能够拥有更加丰富和健康的人际关系。

此外,孝道对个人事业的助力也不容忽视,一个具备孝道品质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能够得到他人的信任和支持,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四、弘扬孝道,建设和谐社会孝道在构建和谐家庭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孝顺主持词(通用4篇)

孝顺主持词(通用4篇)

孝顺主持词(通用4篇)孝顺主持词(通用4篇)孝顺主持词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孝顺主持词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孝顺主持词(通用4篇)】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孝顺主持词篇1尊敬的各位嘉宾,亲爱的家人们,大家好!首先,我想对今天在座的每一位嘉宾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我们今天聚集在这里,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更是因为我们深知孝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秉持和传承的价值观。

孝顺,这个词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深的含义。

它代表着我们对长辈的尊敬和关爱,代表着我们对家庭的责任感和担当。

孝顺,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心态,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我们常常因为工作繁忙而忽略了对家人的关心和照顾。

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了几位嘉宾,他们将从自己的角度分享关于孝顺的故事和心得。

他们的分享,或许会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重新思考孝顺的含义。

首先,我们有请__先生,他将为我们分享他的孝顺故事。

谢谢__先生的分享。

接下来,我们有请__女士,她将为我们分享她与父亲之间的亲情故事。

谢谢__女士的分享。

孝顺,不仅仅是在物质上的供养,更是在精神上的关怀。

最后,我们有请__先生,他将为我们分享他对孝顺的理解和感悟。

谢谢__先生的分享。

孝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秉持和传承的价值观。

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用我们的行动,用我们的爱心,传承这份美德,让孝顺的精神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今天的活动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参与!孝顺主持词篇3尊敬的各位嘉宾,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孝顺主题活动,我是今天的主持人。

孝顺,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备受推崇。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孝顺的内涵,感受孝顺的力量。

孝顺,是指尊敬和关心父母,为他们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

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影响深远。

孝顺,不仅是一种家庭责任,更是一种社会美德。

中华孝道串词报幕词

中华孝道串词报幕词

中华孝道串词报幕词一、引言尊敬的来宾、亲爱的观众们,大家晚上好!感谢各位能够出席今天的演出,我是今天的报幕员。

今天我们为大家呈现的是一场以中华孝道为主题的串词表演。

中华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也是我们这个大家庭中最为珍贵的财富。

通过这场表演,我们希望能够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孝道文化。

二、传统中华孝道之美1. 孝敬父母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尤其强调对父母的孝敬。

在中华文化中,我们常常说“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孝顺父母,不论贫富贵贱,皆应如此。

父母是我们的恩师,我们应该时刻关心和照顾他们,尊敬和感激他们给予我们的养育之恩。

2. 尊敬师长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不仅对父母要孝顺,对于师长也要尊敬。

师长是我们的知识引导者,他们不仅教会我们知识,更传递给我们处世之道和为人之道。

我们要尊重师长的教诲,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更好地回报社会。

3. 陪伴家人中华孝道不仅仅体现在孝敬父母和尊敬师长上,还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对家人的关心和陪伴上。

家庭是我们生命中最温暖的港湾,我们应该时刻关心家人的需求和情感,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帮助。

只有在家人的陪伴下,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幸福和快乐。

三、现代中华孝道之创新1. 理解父母的需求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往往忽略了对父母关怀的重要性。

在我们的串词表演中,我们将通过情景表演的方式,让大家深刻理解父母的需求和期待。

只有真正理解他们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孝敬他们。

2. 分享生活的喜悦当今社会,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很多人往往忽略了与家人分享生活的喜悦。

我们可以通过和家人一起做饭、散步、旅行等方式,增进亲情,体验生活的美好。

在串词表演中,我们将通过创新的方式,向大家展示如何与家人共度美好时光,让大家感受到家庭的重要性。

结语今天的串词表演以中华孝道为主题,旨在让大家了解和传承中华孝道文化。

中华孝道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关于孝道的故事有串词的

关于孝道的故事有串词的

关于孝道的故事百里负米周仲由,字子路。

家贫,常食藜藿(líhuò)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

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

”子曰:“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

”解读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

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去世后,他做了大官,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现在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如愿以偿呢?”孔子赞扬说:“仲由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百里负米,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有诗颂曰:负米供旨甘,宁辞百里遥。

身荣亲已殁,犹念旧劬(qú)劳。

扇枕温衾后汉黄香,年九岁,失母,思慕惟切,乡人称其孝。

躬执勤苦,事父尽孝。

夏天暑热,扇凉其枕簟;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席。

太守刘护表而异之。

东汉江夏的黄香(博通经典,文采飞扬,曾任魏郡太守。

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九岁时母亲去世,终日思念感怀,极其感切,乡党们都夸他孝顺。

他见父亲劳作辛苦,伺候父亲非常尽心。

夏天酷热,他用扇子为父亲扇凉枕席;冬天寒冷,他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

太守刘护大为惊喜,特意表彰了他。

此文章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其实,《二十四孝图》中那些孝子们的故事,原本该是很感人的。

只可惜,一代代人们给它披绫挂彩,涂脂抹粉,将感人的真实涂抹成了让人反感的矫情。

孝亲故事比赛串词

孝亲故事比赛串词

孝亲故事比赛串词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要来聊聊孝亲故事比赛串词这档子事儿。

孝亲呐,那可是咱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美德,就像那温暖的阳光,一直照耀着咱的生活。

你想想,从小到大,父母为咱付出了多少啊!那真是数都数不过来呀!就像那默默耕耘的老黄牛,任劳任怨。

咱这孝亲故事比赛,那就是一个个感人的篇章汇聚在一起呀。

每个故事都像是一颗璀璨的星星,闪烁着孝亲的光芒。

比如说,有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孩子,每天都早早起来给父母准备早餐,这看似小小的举动,里面包含的爱可深着呢!这不就像那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虽然不耀眼,但却无比温暖吗?再看看另一个故事,一位年轻人为了照顾生病的父母,不惜辞去工作,全心全意地陪伴在他们身边。

这得多大的勇气和决心呀!这不就跟那暴风雨中的大树一样,坚定地守护着自己的根基——父母嘛。

还有啊,那些为父母洗脚、捶背的故事,虽然平凡,但却充满了真情实意。

就好像那涓涓细流,虽然不起眼,却能长久地滋润着心田。

咱在主持这孝亲故事比赛的时候,可得把这些故事串得精彩呀!让大家都能感受到那浓浓的亲情。

比如说,在一个故事结束后,咱可以这么说:“哇,刚刚那个故事是不是让大家都感动不已呀?这就是孝亲的力量啊!接下来,让我们走进下一个温暖的孝亲故事吧。

”这样不就很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故事了嘛。

或者来一句:“看了这个故事,大家是不是都想起了自己和父母的点点滴滴呀?别急,后面还有更多感人的故事等着大家呢!”这不就把大家的情绪都调动起来了嘛。

孝亲故事比赛串词可不仅仅是把故事串起来这么简单,那得带着感情,带着温度呀!让大家在听故事的过程中,都能深刻体会到孝亲的重要性。

这就好比是给大家送上一碗暖暖的鸡汤,滋补着每个人的心灵。

咱可得好好琢磨这些串词,让它们像那灵动的音符一样,跳跃在比赛的现场。

让每个人都能沉浸在孝亲的氛围里,感受那份深深的爱。

总之啊,孝亲故事比赛串词是非常重要的呀!它能让这些美好的故事更加熠熠生辉,能让孝亲的美德更加深入人心。

中华孝道古筝串词

中华孝道古筝串词

中华孝道古筝串词《中华孝道古筝串词》篇一孝道,这一传承千年的美德,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华大地上熠熠生辉。

而古筝,那古老而优雅的乐器,宛如一位温婉的佳人,诉说着无尽的故事。

当中华孝道与古筝相遇,就如同一场美妙的邂逅,擦出了令人惊艳的火花。

我记得小时候,家里的长辈们总是把孝道挂在嘴边。

那时候我还不太懂,只觉得这是大人们唠叨的东西。

每次过年过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长辈们就开始讲那些古老的孝道故事。

什么“扇枕温衾”啦,黄香小小年纪就知道为父亲暖被窝,那画面感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燃烧。

当时我就想,这得多累啊,也许我做不到呢。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古筝演奏会。

演奏厅里弥漫着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气息。

当演奏者轻轻拨动琴弦,那悠扬的声音就像涓涓细流,缓缓流入我的心田。

那曲子的串词里提到了孝道,说古筝的音韵就像子女对父母的敬爱,绵延悠长。

我突然就像被击中了一样。

我想起自己生病时妈妈彻夜未眠的照顾,爸爸辛苦工作赚钱养家的身影。

我就想,我为他们做过什么呢?也许我连最简单的陪伴都做得不够。

在我们的生活中,孝道不应该是一种高高在上的道德标杆,而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就像古筝的琴弦,每一根都能发出独特的声音,但组合在一起就是美妙的旋律。

我们对父母的孝,也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可能是给他们做一顿饭,可能是陪他们聊聊天,也可能是在他们生病时的细心照料。

可是,现在社会发展得太快了,很多人都在忙碌的生活中迷失了对孝道的坚守。

我看到有些年轻人,为了自己的事业,把年迈的父母丢在家里,一年到头都不回去看一眼。

这时候我就想问,赚再多的钱有什么用呢?如果连最基本的孝道都丢了,那不是本末倒置了吗?古筝的声音可以穿越千年,那是因为它承载着文化和情感。

我们的孝道也应该像古筝的音韵一样,代代相传,永不停息。

我曾经试着用古筝弹奏一些表达孝道的曲子。

可是我的技术很有限,弹出来的曲子总是磕磕绊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孝道的故事
百里负米
周仲由,字子路。

家贫,常食藜藿(líhuò)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

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
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

”子曰:“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


解读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
直率勇敢,十分孝顺。

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
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去世后,他做了大官,随从的车马
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
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现在想吃野菜,为父母
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如愿以偿呢?”孔子赞扬说:“仲由侍奉父母,
可以说是生时尽力百里负米,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有诗颂曰:负米供旨甘,宁辞百里遥。

身荣亲已殁,犹念旧劬(qú)劳。

扇枕温衾
后汉黄香,年九岁,失母,思慕惟切,乡人称其孝。

躬执勤苦,
事父尽孝。

夏天暑热,扇凉其枕簟;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席。

太守
刘护表而异之。

东汉江夏的黄香(博通经典,文采飞扬,曾任魏郡太守。

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九岁时母亲去世,终日思念感怀,极其感
切,乡党们都夸他孝顺。

他见父亲劳作辛苦,伺候父亲非常尽心。


天酷热,他用扇子为父亲扇凉枕席;冬天寒冷,他用身体为父亲温暖
被褥。

太守刘护大为惊喜,特意表彰了他。

此文章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
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
后人”。

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其实,《二十四孝图》中那些孝子们的故事,原本该是很感人的。


可惜,一代代人们给它披绫挂彩,涂脂抹粉,将感人的真实涂抹成了
让人反感的矫情。

鲁迅是想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孝是应该的,迂
腐是愚蠢的,盲从是可悲的,卫道是可恨的。

对于当下的国人,孝道
该如何提倡,仍然是非常值得思索和探讨的问题。

那些煞费苦心“修饰”出来的完美的、让人们去膜拜敬仰的神像,是不能打动人心的。

真正能让我们这些普通人感动的,永远是那些平凡的英雄,那些有过懦弱、有过自私、有过犹豫,然而最后选择了勇敢、选择了奉献、选
择了坚定的人。

其实对于中国古代的24孝,我们应该去其糟粕而取其精华,辩
证的借鉴。

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

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

民莫不谷,我独何害!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

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1、孟武伯问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3.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4.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

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6.子由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
7.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
是以为孝乎?
8.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父母高寿当然令人高兴,可是年纪大了总是让人担心的。

更何况高寿也意味着来日无多,做儿女的怎能不惧!
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劝孝歌
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

父母皆艰辛,尤以母为笃。

胎婴未成人,十月怀母腹。

渴饮母之血,饥食母之肉。

儿身将欲生,母身如在狱。

惟恐生产时,身为鬼眷属。

一旦儿见面,母命喜再续。

爱之若珍宝,日夜勤抚鞠。

母卧湿簟席,儿眠干被褥。

儿睡正安稳,母不敢伸缩。

儿秽不嫌臭,儿病身甘赎。

儿要能步履,举止虑颠状。

哺乳经三年,汗血耗千斛。

儿要能饮食,省口姿所欲。

劬劳辛苦尽,儿年十五六。

慧敏恐疲劳,愚怠忧碌碌。

有善先表扬,有过则教育。

儿出未归来,倚门继以烛。

儿行千里路,亲心千里逐。

孝顺理当然,不孝不如禽。

作者简介:徐熙,字远洲,清朝光绪年间的贡生,乡人号称徐贡爷,威信县麟凤乡五谷村人,三十年代病逝。

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