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钱伟长

合集下载

2010年感动中国人物 钱伟长

2010年感动中国人物 钱伟长

2010年感动中国人物——钱伟长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

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义有祖国。

1912年钱伟长出生在江苏无锡的一个书香门第。

受家庭环境的熏陶,钱伟长的国学功底非常扎实。

1931年,18岁的他以中文和历史两门满分的成绩,考取清华大学。

钱伟长:‚如果要是考状元,我是要考状元的。

‛1931年9月18日,9·18事变爆发,国难当头。

马上要进入清华历史系学习的钱伟长,得知这个屈辱的消息后。

当天决定:弃文从理,科学救国。

钱伟长:‚蒋介石说的,谁要站起来,不要抵抗,因为人家飞机大炮,我听了以后这个火了,年轻嘛。

所以我下决心,我说我不学这个玩意儿了,我要学飞机大炮。

‛而之前的录取考试中钱伟长数理化加英文的总成绩只有25分,放弃双百的文史转学物理,钱伟长无视个人的风险得失。

钱伟长:‚我这些都没考虑。

我是将来要造坦克。

就是这样的思想。

‛钱伟长早起晚归,来往于宿舍、教室和图书馆之间,废寝忘食,一年后数理课程超过70分,四年后成为8名顺利毕业的学生之一,且成绩优异。

1939年钱伟长考取中英庚款会的公费留学生,获得宝贵的去加拿大学习的资格,但是因为搭乘的轮船要在日本横滨逗留三天,钱伟长等留学生拒绝上船。

钱伟长:‚我就不干了,敌国我们不能去,当场就有好多人把护照扔在黄埔江里头了。

‛经过近一年的等待,1940年8月,钱伟长等留学生才搭乘不停靠日本的轮船出发,赴加拿大留学。

赴加拿大50天后就因为一篇论文的发表而成名,两年后拿到博士学位,之后来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研究所做博士后,师从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教授,至1945年,钱伟长已经成为了一名国际范围内的知名科学家。

且收入颇丰。

就在钱伟长科研事业如日中天之时,传来了国内抗日战争胜利的消息,此时他选择了回国,回到母校清华大学机械系担任教授。

钱伟长:‚我是决心,来回家培养更好的学生。

高考作文素材之十大感动中国人物

高考作文素材之十大感动中国人物

高考作文素材之十大感动中国人物1、科学泰斗——钱伟长【获奖名片】赤子【颁奖词】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意有祖国。

【人物介绍】钱伟长(1912-2010),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

钱伟长早年攻物理学,留学加拿大期间已经显露出非凡才华。

28岁时,他的一篇论文已经让爱因斯坦大受震动,并迅速成为国际物理学的明星。

抗战结束后,钱伟长坚持回到祖国,在艰苦的条件下,拒绝美国科学界的诱惑,忠于祖国,坚持实现\"科学救国\"的抱负。

为新中国开创了力学科学教育体系。

他学贯中外,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57年,钱伟长被错划为右派,受到不公正待遇,但是钱仍然没有放弃科研和对祖国的忠诚。

1977年以后,他不辞辛劳,去祖国各地做了数百次讲座和报告,提倡科学和教育,宣传现代化,为富民强国出谋划策。

1990年以后,他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及和平统一祖国的大业奔走。

有人说,钱伟长太全面了,他在科学、政治、教育每个领域取得的成就都是常人无法企及的。

钱伟长说: \"我没有专业,国家需要就是我的专业;我从不考虑自己的得与失,祖国和人民的忧就是我的忧,祖国和人民的乐就是我的乐。

\"他用六十多年的报国路诠释了自己一直坚持的专业:爱国。

2、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获奖名片】信义【颁奖词】言忠信,行笃敬,古老相传的信条,演绎出现代传奇,他们为尊严承诺,为良心奔波,大地上一场悲情接力。

雪夜里的好兄弟,只剩下孤独一个。

雪落无声,但情义打在地上铿锵有力。

【人物介绍】孙水林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泡桐镇人,建筑商。

孙东林,孙水林弟弟。

2010年2月9日,在北京做建筑工程的孙水林得知此后几天,天津至武汉沿线的高速公路可能因雨雪封路。

他决定赶在封路前,赶回武汉,给先期回汉的民工发放工钱。

当晚,由于路面结冰,发生重大车祸,20多辆车连环追尾,孙水林一家五口全部遇难。

钱伟长简介-钱伟长简介钱伟长的生平简介,钱伟长成就有哪些

钱伟长简介-钱伟长简介钱伟长的生平简介,钱伟长成就有哪些

钱伟长简介-钱伟长简介钱伟长的生平简介,钱伟长成就有哪些钱伟长,江苏无锡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

钱伟长的生平简介钱伟长,是我们常说的三钱之一,是世界闻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钱伟长在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之后在多个领域内取得巨大的成就,成为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钱伟长照1946年,钱伟长归国,成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燕京大学的教授。

1954年到1958年,任我国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同时钱伟长成为中国民主同盟多届名誉主席,先后担任上海大学、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南大学和暨南大学校长。

钱伟长的主要成就在物理学、应用数学、中文信息学方向,另外在弹性力学、摄动方法和变分原理领域也取得卓越成就。

钱伟长简介里了解到钱伟长对力学贡献很大,是力学奠基者之一。

并且钱伟长对中国教育事业十分关心,为人很谦逊,成为后辈的楷模。

钱伟长成就有哪些钱伟长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在国际上也享有较高的声誉。

钱伟长成就主要体现在应用数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学,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

钱伟长画像1931年,钱伟长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九一八事变发生后,钱伟长毅然弃文从理,转入物理系,立志为国家而学,学为国家而用。

1940年钱伟长公费留加拿大,并主攻弹性力学,1942年获多伦多大学博士学位。

1946年5月,钱伟长回国报效祖国,任清华大学机械系教授,兼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

作为力学专家,钱伟长开创了中国大学里第一个力学专业,招收第一批力学研究生,出版了中国第一本《弹性力学》专著,被称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应用数学之父”。

钱伟长简介在学术上,钱伟长成就体现在板壳问题、广义变分原理、环壳解析解和汉字宏观字形编码等研究领域,并为这一方面的学术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提出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组还被称为“钱伟长方程”。

钱伟长一生共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应用数学与力学论文集》等共约300余万字还曾创办《应用数学和力学》刊物,著有《变分法及有限元》、《广义变分原理》、《穿甲力学》等书籍。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科学泰斗——钱伟长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科学泰斗——钱伟长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科学泰斗——钱伟长【获奖名片】赤子【颁奖词】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意有祖国【人物介绍】钱伟长(1912-2010),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

钱伟长早年攻物理学,留学加拿大期间已经显露出非凡才华。

28岁时,他的一篇论文已经让爱因斯坦大受震动,并迅速成为国际物理学的明星。

抗战结束后,钱伟长坚持回到祖国,在艰苦的条件下,拒绝美国科学界的诱惑,忠于祖国,坚持实现"科学救国"的抱负。

为新中国开创了力学科学教育体系。

他学贯中外,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57年,钱伟长被错划为右派,受到不公正待遇,但是钱仍然没有放弃科研和对祖国的忠诚。

1977年以后,他不辞辛劳,去祖国各地做了数百次讲座和报告,提倡科学和教育,宣传现代化,为富民强国出谋划策。

1990年以后,他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及和平统一祖国的大业奔走。

有人说,钱伟长太全面了,他在科学、政治、教育每个领域取得的成就都是常人无法企及的。

钱伟长说:"我没有专业,国家需要就是我的专业;我从不考虑自己的得与失,祖国和人民的忧就是我的忧,祖国和人民的乐就是我的乐。

"他用六十多年的报国路诠释了自己一直坚持的专业:爱国。

其重要贡献有:1946年,他与冯•卡门合作发表了《变扭率的扭转》,成为国际弹性力学理论经典之作。

1947年,在正则摄动理论方面创建了以中心挠度wm为摄动参数作渐近展开的摄动解法,在国际力学界被称为“钱伟长方法”。

1948年,在奇异摄动理论方面写出有关固定圆板的大挠度问题的渐近解,称为“钱伟长方程”。

解放后,致力科学理论和工程力学领域,成为我国近代应用数学与力奠基人之一。

2010年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2010年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2010年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2010年感动中国人物及其颁奖词如下:1.科学泰斗钱伟长:钱伟长(1912-2010) ,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

早年攻克物理学,留学加拿大期间已经显露出非凡才华。

抗战结束后,他坚持回到祖国,在艰苦的条件下,拒绝美国科学界的诱惑,忠于祖国,坚持实现"科学救国"的抱负。

为新中国开创了力学科学教育体系。

他学贯中外,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孙水林.孙东林兄弟俩20年来以诚信为本,每年坚持大年三十前将工人们的工钱送回家,从未拖欠。

2010年2月9日,孙水林为赶在年前将工钱发放给农民工,在去往天津的途中遭遇车祸遇难。

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在大年三十前一天,将33.6万元工钱送到60余位农民工手中。

3.“康巴铁汉“才哇:才哇是青海省玉树州结古镇扎西达通村第三社社长。

作为退伍军人的他退伍不褪色,灾难面前舍小家顾大家,身先士卒,冲锋在前。

“4.14"地震发生时,他正在组织村民抢险救灾,得知三社社员旦正毛(音)家中房屋倒塌、伤亡情况不明时,立即带领村干部和社干部赶往现场施救。

4.“草原晏巴王万青: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人民医院原外科主任。

王万青43年如一日地坚守在条件艰苦的玛曲草原,为玛曲人民的健康付出了毕生的精力、财力和感情。

他视患者如亲人,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挽救了无数濒临死亡的生命。

5.“英雄翁婿王茂华、谭良才:王茂华和谭良才在扑灭金溪县珊城街道象山村-栋民宅突发大火中临危不惧、冲锋在前,为抢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进行灭火作业,由于火势迅猛、火场面积大和体能消耗过大等原因,王茂华先后从着火大楼坠地和被楼板砸伤。

谭良才被紧急送往金溪县人民医院救治脱险后赴上海继续治疗。

王茂华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牺牲。

6.“三栖尖兵”何祥美:何祥美是江西省鹰潭军分区某部班长。

入伍以来,他坚持把打仗当使命、视训练当生命,刻苦训练、勇于超越,逐步掌握30多种作战本领,成为“三栖尖兵"。

201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完整版)

201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完整版)

201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201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1、科学泰斗钱伟长【颁奖词】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意有祖国【人物介绍】钱伟长(1912-16),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

钱伟长早年攻物理学,留学加拿大期间已经显露出非凡才华。

28岁时,他的一篇论文已经让爱因斯坦大受震动,并迅速成为国际物理学的明星。

抗战结束后,钱伟长坚持回到祖国,在艰苦的条件下,拒绝美国科学界的诱惑,忠于祖国,坚持实现科学救国的抱负。

为新中国开创了力学科学教育体系。

他学贯中外,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57年,钱伟长被错划为右派,受到不公正待遇,但是钱仍然没有放弃科研和对祖国的忠诚。

1977年以后,他不辞辛劳,去祖国各地做了数百次讲座和报告,提倡科学和教育,宣传现代化,为富民强国出谋划策。

1990年以后,他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及和平统一祖国的大业奔走。

有人说,钱伟长太全面了,他在科学、政治、教育每个领域取得的成就都是常人无法企及的。

钱伟长说:我没有专业,国家需要就是我的专业;我从不考虑自己的得与失,祖国和人民的忧就是我的忧,祖国和人民的乐就是我的乐。

他用六十多年的报国路诠释了自己一直坚持的专业:爱国。

其重要贡献有:1946年,他与冯?卡门合作发表了《变扭率的扭转》,成为国际弹性力学理论经典之作。

19年,在正则摄动理论方面创建了以中心挠度为摄动参数作渐近展开的摄动解法,在国际力学界被称为钱伟长方法。

1948年,在奇异摄动理论方面写出有关固定圆板的大挠度问题的渐近解,称为钱伟长方程。

解放后,致力科学理论和工程力学领域,成为我国近代应用数学与力奠基人之一2、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获奖名片】信义【颁奖词】言忠信,行笃敬,古老相传的信条,演绎出现代传奇,他们为尊严承诺,为良心奔波,大地上一场悲情接力。

钱伟长简介及主要事迹

钱伟长简介及主要事迹

钱伟长简介及主要事迹
钱伟长(1912年10月9日—2010年7月30日),江苏无锡人,世界著名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

1935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考取清华大学研究院。

1940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学习,主攻弹性力学,1942年获多伦多大学博士学位。

1946年回国后,应聘为清华大学机械系教授,兼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6年当选为波兰科学院外籍院士。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至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第五届、六届、七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七届、八届、九届名誉主席,中国力学学会第一、二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曾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筹备处主任、所长,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组织部部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秘书长,民盟中央常委,清华大学副教务长、教务长、副校长,上海工业大学校长,上海大学校长,漳州职业大学名誉校长,沙洲职业工学院名誉院长,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名誉校长,江南大学名誉校长、名誉董事长,暨南大学名誉校长、董事长,扬州大学名誉董事长,上海大学附属中学名誉校长,天津市耀华中学名誉校长,重庆交通大学《应用数学与力学》杂志主编,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会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等职务。

钱伟长兼长应用数学、力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学,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有重要成就。

钱伟长事迹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之钱伟长

钱伟长事迹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之钱伟长

钱伟长事迹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之钱伟长没有压倒他。

晚年,他成为了大学校长和热心的教育者。

培养有创造力的年轻人,为民族开拓未来,是他最后岁月里牵挂的主题。

钱伟长的传奇人生,是一代中国学人希冀和奋斗的缩影。

弃文从理1931年9月,清华大学招入了一批新学生。

其中有一个瘦小的戴眼镜的无锡人。

这位新生作文和历史拿了满分,理科却几乎是零分。

他就是钱伟长。

清华的招生作文题目是《梦游清华园》。

“我写了一篇四百五十字的赋。

”钱伟长回忆说:“出题目的老师想改改不了,后来他给了一百分。

”历史考题更奇怪:二十四史都有哪些;作者是谁;各有多少卷;注释者是谁。

钱伟长答得分毫不差,又是一个满分。

钱伟长的文科好,一点也不奇怪。

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教书先生,四叔是著名的文科学者钱穆。

他中学的文史老师,则是语文学家吕叔湘。

钱伟长自小看古书长大,10岁的时候就可以把《三国演义》倒背如流。

可是,19岁的钱伟长对理科却十分陌生,数学、物理、化学和英文,总共考了25分。

其中物理只考了5分,英文从没有学过,考0分。

所幸靠着文科成绩,通过了清华的考试。

他听从钱穆的建议,选择就读清华中文系。

谁能料到,第二天钱伟长就改变了自己的选择,也改变了一生的走向。

这一天,爆发了震动全国的“九一八”事变。

侵略,以中国军队的退让告终。

“我听了以后就火了,”钱伟长回忆说:“没飞机大炮,我们自己造嘛。

所以我下决心,要学飞机大炮。

”他想转到物理系,于是几次跑去找系主任吴有训。

这让吴有训为难了——钱伟长的数理化实在糟糕。

禁不住钱伟长的纠缠,吴有训提出先让钱伟长试读一年,如果化学、物理和高数都考过70分,就允许他转系。

那一年,钱伟长除了吃饭睡觉,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扑在物理和数学上。

但一开始效果很不好,每周课堂测验,他一连七个星期都不及格。

物理系第一学期的课程中,由吴有训亲自讲授普通物理。

他劝钱伟长:不要上课只顾记笔记,重要的是仔细听讲,力求当堂听懂,课后用自己的语言择其关键简明写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钱伟长
励志名言京ICP备13016261号-1)国际上,以钱氏命名的力学、应用数学科研成果就有“钱伟长方程”、“钱伟长方法”、“钱伟长一般方程”,“圆柱壳的钱伟长方程”等等。

缅怀
网友沉痛悼念钱伟长
钱伟长逝世的消息让无数国人哀恸。

网民自发以发表博客、论坛留言以及制作哀悼网页等形式寄托哀思,并表示要继承钱老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来自天津的网友“昂雷斐特”写道:“沉痛悼念我国卓越的科学巨擘钱伟长教授。

您的一生是追求科学的一生,追求民主的一生,追求进步的一生,追求光明的一生。

您的功绩将彪炳史册,永垂千古!”
“钱老走好!谢谢您为这个国家所做的一切,我们不会忘记您和您这一代人,没有你们的付出,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安
宁幸福。

”网友“funs2006”写道。

网友“李红A”写下一首悼钱伟长的诗:自强不息钱伟长,老骥伏枥恨更长。

爱国爱民赤子心,坎坷一生历沧桑。

学富五车冠中西,“三钱”国宝铸栋梁!“力学之父”西游去,求解方程到何方?
中国航天人缅怀钱伟长
一代大师钱伟长溘然长逝,中国航天人纷纷表示哀悼。

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副总设计师、上海航天局研究员陈昌亚惊闻钱老逝世的消息非常难过。

“大师的逝世,是我们科学界的巨大损失。

”陈昌亚说,“除了哀悼,我们更应该牢记前辈的教诲,继承和发扬钱老做学问、做人的优秀品格,追随大师的志向,继续为我国的科研事业作贡献。


陈昌亚说,作为晚辈,很早就知道了钱伟长先生的事迹,也正是“三钱”钱伟长、钱学森、钱三强等科学家的事迹引导他一步步走上科学道路。

“‘三钱’是中国科学界学习的标杆。

”陈昌亚说,
前辈们极具爱国精神,很多人都是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不远万里、费尽周折从国外返回,一生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奠定基础、作出贡献。

穿周总理的鞋子出访
1972年由周恩来亲自点名,参加科学家代表团访问英国、瑞典、加拿大和美国。

当时很多人不相信钱伟长对祖国的忠诚,代表团团长表示不能保证他出国后不逃走,于是周恩来换了另一名团长,但新团长仍然不同意钱伟长出访。

直到临行前一天的会议他都不知道此事。

周恩来叫秘书派车去清华大学找钱伟长,这才知道他还在首都钢铁厂劳动。

秘书又赶到首钢,带着来不及换下劳动服的钱伟长赶到会议现场。

周恩来见状,叫来秘书换衣服给他,并把自己的鞋子给他穿,才得以出访。

科学老爷爷”竟是铁杆“体育迷”
“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是钱伟长的口头禅。

“我36岁学力学,44岁学俄语,58岁学电池知识。

不要以为年纪
大了不能学东西,我学计算机是在64岁以后,我现在也搞计算机了,当然不像年轻人那么好,不过也吓不倒我。


在很多场合,钱伟长总要现身说法,畅谈自己对体育一往情深的渊源。

他幼时家境清寒,身体很瘦弱。

18岁那年考入清华大学时,身高只有米。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清华历史上首位身高不达标的学生”,在就读的第二学年,竟一鸣惊人地入选清华越野代表队,两年后更以13秒4的成绩夺得全国大学生对抗赛跨栏季军。

曾代表国家队参加远东运动会,跨栏、越野跑样样拿手,还是清华足球队的球星呢。

不拿工资没有房子的大学校长
著名传记文学作家祁淑英忆钱伟长:
得知钱伟长逝世的消息后,记者采访了著名传记文学作家祁淑英,祁淑英因写《中国三钱》而对三位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钱伟长和钱三强有着深入细致的了解。

钱伟长离世后,中国再无“三
钱”。

祁淑英2005年在上海大学招待所采访过钱伟长,当时这位大科学家给他的感觉是和蔼可亲。

祁淑英说,钱伟长不管是在清华大学还是上海工业大学,走到哪儿都很认真,特别是当上海大学校长后,不拿学校一分钱薪金,在上海连自己的房子都没有,常年住在学校条件很一般的招待所,祁淑英采访钱伟长就是在招待所里。

回忆起2005年对钱伟长的采访,祁淑英至今印象深刻。

当时钱伟长刚刚从老家荡口的小学视察回来,钱伟长的家乡情结很浓,每年都要回故乡,和故乡的孩子们见面交流。

祁淑英先到上海等着钱伟长,住在上海大学的招待所。

钱伟长回来后,住的也是招待所。

祁淑英告诉记者,那年钱老93岁,住的是招待所的里外套间,房间陈设非常简洁,让她难以相信这么大名鼎鼎的科学家生活如此简朴。

钱老身边没有家人服侍,只有一位秘书和两位保卫人员。

见到钱老的时候,感觉他人很精神,就
是腿不太好,需要人扶着。

钱老精神矍铄,说话声音洪亮,思维清晰。

这位不拿工资,不要宿舍的大学校长吃饭去招待所的食堂,祁淑英亲眼看见钱老的饭菜很简单,只有一荤一素一汤。

祁淑英说,钱伟长一生为公,心里不想着自己,上海大学在他的带领下一直保持清廉的作风。

祁淑英在给钱伟长秘书的敬联中写道:“钱老的一生是艰难曲折的一生,也是光辉灿烂的一生。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