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图象及其应用
函数图像变换及应用

上节课知识检测一、基本内容1.利用描点法作函数图像其基本步骤是列表、描点、连线,具体为:2、会画基本函数图像(一次(两点想x 取0,,y 取0(或X 取1))、反比例(三点(x 取1/2、1,2)对称轴、对称中心)、二次(对称轴\顶点\开口)、幂(四点x 取0,1/2,1,2对称)、指数(三点x 取-1,0,1)、对数(三点Y-1,0,1)、对勾(两部分相等时X 值点)、三角(x 取五点;对称轴、对称中心))3.掌握画图像的基本方法:(1)描点法(2)图像变换法.平移、伸缩、翻折 (3)讨论分段法(1)平移变换:y =f (x ) ――――――――――→a >0,右移a 个单位a <0,左移|a |个单位 y =f (x -a ); y =f (x ) ―――――――――→b >0,上移b 个单位b <0,下移|b |个单位 y =f (x )+b . (2)伸缩变换:y =f (x )10111ωωωω<<>−−−−−−−−→,伸原的倍,短原的长为来缩为来 y =f (ωx );y =f (x ) ――――――――――――→A >1,伸为原来的A 倍0<A <1,缩为原来的A 倍 y =Af (x ). (3)对称变换:y =f (x )―――――――――→关于x 轴对称 y =-f (x ); y =f (x )――――――→关于y 轴对称 y =f (-x ); y =f (x )――――――――→关于原点对称 y =-f (-x ). (4)翻折变换:y =f (x )―――――――――――――――→去掉y 轴左边图,保留y 轴右边图将y 轴右边的图像翻折到左边去y =f (|x |);y =f (x )―――――――――→留下x 轴上方图将x 轴下方图翻折上去y =|f (x )|.二、易错点1.在解决函数图像的变换问题时,要遵循“只能对函数关系式中的x ,y 变换”的原则,写出每一次的变换所得图像对应的解析式,这样才能避免出错.2.明确一个函数的图像关于y 轴对称与两个函数的图像关于y 轴对称的不同,前者也是自身对称,且为偶函数,后者也是两个不同函数的对称关系.三、基本考点及例题 考点一 作图像画函数图像的一般方法1、直接法.(1)描点法 (2)经验法:当函数表达式(或变形后的表达式)是熟悉的基本函数时,就可根据这些函数的特征直接作出;2、图像变换法.若函数图像可由某个基本函数的图像经过平移、翻折、对称得到,可利用图像变换作出,但要注意变换顺序.对不能直接找到熟悉的基本函数的要先变形,并应注意平移变换与伸缩变换的顺序对变换单位及解析式的影响.3、分段函数:分别作出每段区间的图像,注意:分段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函数,自变量在不同范围内取值时,对应的解析式不同,但无论分段函数共有几段,它始终是一个函数,而不是多个函数。
函数及其图象函数的图像平面直角坐标系

旋转变换是指将图形绕原点进行旋转,这种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旋转变换可以 用矩阵表示,其中矩阵的元素表示旋转的角度和方向。
二维坐标系及其应用
二维坐标系定义
在平面上,通过两个相互垂直的坐标轴, 可以确定平面上任意一点的位置。这种由 两个相互垂直的坐标轴组成的坐标系称为 二维坐标系。
VS
THANKS
3
函数可以用数学表达式、图像或表格等方式来 表示。
函数的性质
函数具有单值性, 即对于每个输入值 ,只有一个输出值 与之对应。
函数的性质还包括 奇偶性、单调性、 周期性等。
函数还具有封闭性 ,即函数的输出值 与输入值的关系不 受外界干扰。
函数的分类
根据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的关系,函数可以分为单射函数、 满射函数和双射函数。
确定需要考察的函数表达式,例如y = x^2 + 2x + 1。
连接点
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这些点。
选择x值
选择一系列x值,例如x = -5, -4, -3, ..., 5 。
描点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以(x, y)的形式描出 每一个点。
计算y值
将每个x值代入函数表达式,计算对应的y 值。
插值法绘制函数图像
01
02
输入函数表达式
在绘图软件中输入需要绘制的函数表 达式。
03
设定x值范围
设定x值的范围,例如x = -5 to 5。
调整图像参数
可以调整图像的颜色、线型、坐标轴 范围等参数,以更好地展示函数的特 点。
05
04
绘制图像
使用绘图软件的相应功能,绘制函数 图像。
04
函数图像的分析与应用
函数的极值与最值
高考数学复习考点知识与题型专题讲解训练04 函数的图象、零点及应用(含解析)

高考数学复习考点知识与题型专题讲解训练专题04 函数的图象、零点及应用考点1 作函数的图象 1.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y =⎩⎨⎧-2x +3,x ≤1,-x 2+4x -2,x >1;(2)y =2x +2;【解析】(1)分段分别画出函数的图象,如图①所示.(2)y =2x +2的图象是由y =2x 的图象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其图象如图②所示.考点2 识图与辨图2.已知定义在区间[0,4]上的函数y =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y =-f (2-x )的图象为( )【答案】D【解析】法一:先作出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y 轴的对称图象,得到y =f (-x )的图象; 然后将y =f (-x )的图象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y =f (2-x )的图象;再作y =f (2-x )的图象关于x 轴的对称图象,得到y =-f (2-x )的图象.故选D. 法二:先作出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原点的对称图象,得到y =-f (-x )的图象;然后将y =-f (-x )的图象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y =-f (2-x )的图象.故选D.3.(2021·浙江省诸暨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三模拟)函数()21xy x e =-的图象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因为()21xy x e =-,则()21xy x e '=+,1,2x ⎛⎫∈-∞- ⎪⎝⎭时,()210x y x e '=+<,所以函数()21x y x e =-在1,2⎛⎫-∞- ⎪⎝⎭上单调递减,1,2x ⎛⎫∈+∞ ⎪⎝⎭时,()210x y x e '=+>,所以函数()21x y x e =-在1,2⎛⎫-∞- ⎪⎝⎭上单调递增,且12x <时,()210xy x e =-<,所以BCD 均错误,故选:A.4.(2021·吉林高三模拟)函数()6cos 2sin xf x x x=-的图象大致为( ).A .B .C .D .【答案】A 【解析】函数()6cos 2sin xf x x x=-为奇函数,所以排除选项BC ,又当0x >时,()f x 第一个零点为2x π=,所以令4x π=,则有222sin 0,cos0242x x ππ--=>=>,所以排除D.故选:C 考点3 函数图象的应用 考向1 研究函数的性质5.已知函数f (x )=x |x |-2x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f (x )是偶函数,递增区间是(0,+∞) B .f (x )是偶函数,递减区间是(-∞,1) C .f (x )是奇函数,递减区间是(-1,1) D .f (x )是奇函数,递增区间是(-∞,0) 【答案】C【解析】将函数f (x )=x |x |-2x 去掉绝对值得f (x )=⎩⎨⎧x 2-2x ,x ≥0,-x 2-2x ,x <0,画出函数f (x )的图象,如图,观察图象可知,函数f (x )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故函数f (x )为奇函数,且在(-1,1)上单调递减.6.(2021·山东烟台高三模拟)设函数()2,01,0x x f x x -⎧≤=⎨>⎩,则满足()()12f x f x +<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A .(],1-∞- B .()0,∞+ C .()1,0- D .(),0-∞【答案】D【解析】作出函数()f x 的图象如下图所示:所以,函数()f x 在(),0-∞上为减函数,且当0x ≥时,()1f x =, 因为()()12f x f x +<,观察图象可得2021x x x <⎧⎨<+⎩,解得0x <,所以满足()()12f x f x +<的x 的取值范围是(),0-∞.故选:D. 考向2 求不等式解集7.若不等式(x -1)2<log a x (a >0,且a ≠1)在x ∈(1,2)内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A .(1,2] B.)1,22(C .(1,2) D .(2,2) 【答案】A【解析】要使当x ∈(1,2)时,不等式(x -1)2<log a x 恒成立,只需函数y =(x -1)2在(1,2)上的图象在y =log a x 的图象的下方即可.当0<a <1时,显然不成立;当a >1时,如图,要使x ∈(1,2)时,y =(x -1)2的图象在y =log a x 的图象的下方,只需(2-1)2≤log a 2,即log a 2≥1,解得1<a ≤2,故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2].8.(2021·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高三模拟)已知)(f x 在R 上是可导函数,)(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不等式)()(2230x x f x '-->解集为( )A .)()(,21,-∞-⋃+∞B .)()(,21,2-∞-⋃C .)()()(,11,02,-∞-⋃-⋃+∞D .)()()(,11,13,-∞-⋃-⋃+∞ 【答案】D【解析】原不等式等价于()22300x x f x '⎧-->⎪⎨>⎪⎩或()22300x x f x '⎧--<⎪⎨<⎪⎩,结合)(f x 的图象可得,3111x x x x ><-⎧⎪⎨-⎪⎩或或或1311x x -<<⎧⎨-<<⎩,解得1x <-或3x >或11x -<<.故选:D . 考点4 函数图象对称性的应用9.已知lga +lgb =0,函数f(x)=a x 与函数g(x)=-log b x 的图像可能是( )【答案】B【解析】∵lga +lgb =0,∴lgab =0,ab =1,∴b =1a .∴g(x)=-log b x =log a x ,∴函数f(x)与g(x)互为反函数,图像关于直线y =x 对称,故选B.10.(2021·云南高三模拟)已知函数()f x 是R 上的奇函数,且满足()()11f x f x =+-,当(]0,1x ∈,()ln f x x =,则下列关于函数()f x 叙述正确的是( )A .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1B .函数()f x 在()0,2021内单调递增C .函数()f x 相邻两个对称中心的距离为2D .函数()ln y f x x =+在区间()0,2021内有1010个零点 【答案】D【解析】由()()11f x f x =+-得:()()2f x f x +=,()f x ∴最小正周期为2,A 错误; 当(]0,1x ∈时,()ln f x x =,又()f x 为R 上的奇函数,则()00f =, 可得()f x 大致图象如下图所示:由图象可知:()f x 在()0,2021上没有单调性,B 错误;()f x 的对称中心为()()0,k k Z ∈,则相邻的对称中心之间距离为1,C 错误;()ln y f x x =+在区间()0,2021内的零点个数等价于()f x 与ln y x =-在()0,2021内的交点个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f x 与ln y x =-大致图象如下图所示:由图象可知:()f x 与ln y x =-在每个()()2,22k k k Z +∈内都有1个交点,且在区间内的交点横坐标等于或小于21k +,∴两个函数在()0,2021内有1010个交点,即()ln y f x x =+在区间()0,2021内有1010个零点,D正确.故选:D.11.(2021·山东淄博高三模拟)已知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0}x x x ∈≠R ,,且满足()()0f x f x --=,当0x >时,()ln 1f x x x =-+,则函数()y f x =的大致图象为().A .B .C .D .【答案】D【解析】由()()0f x f x --=得函数()f x 为偶函数,排除A 、B 项, 又当0x >时,()ln 1f x x x =-+,∴(1)0f =,()20f e e =-<.故选:D 考点5 判断函数零点所在的区间12.设函数f (x )=13x -ln x ,则函数y =f (x )( )A .在区间)1,1(e,(1,e)内均有零点B .在区间)1,1(e,(1,e)内均无零点C .在区间)1,1(e 内有零点,在区间(1,e)内无零点D .在区间)1,1(e内无零点,在区间(1,e)内有零点【答案】D【解析】法一:图象法 令f (x )=0得13x =ln x .作出函数y =13x 和y =ln x 的图象,如图, 显然y =f (x )在)1,1(e内无零点,在(1,e)内有零点.法二:定理法当x ∈),1(e e 时,函数图象是连续的,且f ′(x )=13-1x =x -33x <0,所以函数f (x )在),1(e e 上单调递减.又f )1(e =13e +1>0,f (1)=13>0,f (e)=13e -1<0,所以函数有唯一的零点在区间(1,e)内.13.(2021·黑龙江高三模拟)函数()1293xf x x ⎛⎫=-- ⎪⎝⎭的零点所在的一个区间是()A .()1,2B .()1,0-C .()0,1D .()2,1--【答案】D【解析】如图,绘出函数13xy ⎛⎫= ⎪⎝⎭与函数29y x =+的图像,结合图像易知,函数()1293xf x x ⎛⎫=-- ⎪⎝⎭的零点所在的一个区间是()2,1--,故选:D.考点6 判断函数零点(或方程根)的个数14.(2021·福建期末)已知函数f (x )=⎩⎪⎨⎪⎧x 2-2x ,x ≤0,1+1x ,x >0,则函数y =f (x )+3x 的零点个数是( )A .0B .1C .2D .3【答案】C【解析】解方程法,令f (x )+3x =0, 则⎩⎨⎧x ≤0,x 2-2x +3x =0或⎩⎪⎨⎪⎧x >0,1+1x +3x =0,解得x =0或x =-1,所以函数y =f (x )+3x 的零点个数是2.15.(2021·山东潍坊高三模拟)已知函数221,0()2,0x x f x x x x ⎧->=⎨--≤⎩,若函数()()g x f x m =-有3个零点,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 ) A .()1,0- B .[]1,0-C .(0,1)D .[]0,1【答案】C【解析】因为函数()()g x f x m =-有3个零点,所以()()0g x f x m =-=有三个实根,即直线y m =与函数()y f x =的图象有三个交点.作出函数()y f x =图象,由图可知,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0,1).故选:C .16.(2021·浙江镇海中学高三模拟)函数4()log (||1)cos f x x x π=+-的零点个数为( ) A .9 B .8C .7D .6【答案】D【解析】令()4log (||1)x g x =+ ,因为10x +>恒成立,则()g x 的定义域为R , 由()()44log (||1)log (||1)x g x x g x --+=+==,所以()g x 为偶函数, 当0x >时,()4log (1)g x x +=,在()0,∞+上单调递增,令()cos h x x π=, 分别画出()g x 与()h x 的函数图象,由图可知,()g x 与()h x 有六个交点, 即函数4()log (||1)cos f x x x π=+-有六个零点.故选: D.考点7 函数零点的应用 考向1 根据零点的范围求参数17.若函数f(x)=2x -2x -a 的一个零点在区间(1,2)内,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3) B .(1,2) C .(0,3) D .(0,2) 【答案】C【解析】由条件可知f(1)f(2)<0,即(2-2-a)(4-1-a)<0,即a(a -3)<0,解之得0<a<3.18.(2021·浙江高一期末)已知函数()()2log 1,1212,1x x x f x x ⎧-<-⎪=⎨-+≥-⎪⎩,若函数()()F x f x k =- 恰有3个零点,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A .52,2⎛⎤⎥⎝⎦B .()2,3C .(]3,4D .()2,+∞【答案】A【解析】函数()()F x f x k =- 恰有3个零点,即函数()y f x =与()h x k =的图象有三个交点,分别画出()y f x =与()h x k =的图象,如图所示,5(1)2f -=,观察图象可得,当522k <≤时,两图象有3个交点,即函数()()F x f x k =-恰有3个零点.故选:A.19.(2021·江西高三模拟)设函数,10()11,01(1)x x f x x f x -<≤⎧⎪=⎨+<<⎪-⎩,若函数()4y f x t =-在区间()1,1-内有且仅有一个零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1,4⎛⎫-+∞ ⎪⎝⎭B .1,04⎛⎫- ⎪⎝⎭C .1,4⎛⎫-∞- ⎪⎝⎭D .1,{0}4⎛⎤-∞- ⎥⎝⎦【答案】D【解析】因为()(),1011,011x x f x x f x -<≤⎧⎪=⎨+<<⎪-⎩所以(),1011,011x x f x x x -<≤⎧⎪=⎨+<<⎪-⎩,其图象如下:函数()4y f x t =-在区间()1,1-内有且仅有一个零点,等价于()40f x t -=在区间()1,1-内有且仅有一个实数根,又等价于函数()y f x =的图象与直线4y t =在区间()1,1-内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 于是41t ≤-或40t =,解得14t ≤-或0t =.故选:D 考向2 已知函数零点或方程根的个数求参数20.(2020·湖南高三模拟)已知函数2141,0()1,02x x x x f x x +⎧-+≥⎪=⎨⎛⎫<⎪ ⎪⎝⎭⎩,若()()g x f x a =-恰好有3个零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A .[0,1) B .(0,1)C .1,12⎡⎫⎪⎢⎣⎭D .1,12⎛⎤ ⎥⎝⎦【答案】D【解析】由条件可知()0f x a -=()a f x ⇒=()()g x f x a =-恰好有3个零点,等价于y a =与()y f x =有3个交点,如图画出函数的图象,由图象可知112a <≤.故选:D21.(2021·安庆摸底)若函数f (x )=4x -2x -a ,x ∈[-1,1]有零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2,41[-【解析】∵函数f (x )=4x -2x -a ,x ∈[-1,1]有零点, ∴方程4x -2x -a =0在[-1,1]上有解, 即方程a =4x -2x 在[-1,1]上有解. 方程a =4x -2x 可变形为a =2)412(-x -14,∵x ∈[-1,1],∴2x ∈]2,21[,∴2)412(-x -14∈]2,41[-∴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2,41[-考点8 用函数图象刻画变化过程22.甲、乙二人同时从A 地赶往B 地,甲先骑自行车到两地的中点再改为跑步,乙先跑步到中点再改为骑自行车,最后两人同时到达B 地.已知甲骑车比乙骑车的速度快,且两人骑车速度均大于跑步速度.现将两人离开A 地的距离s 与所用时间t 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则下列给出的四个函数图象中,甲、乙的图象应该是( )A .甲是图①,乙是图②B .甲是图①,乙是图④C .甲是图③,乙是图②D .甲是图③,乙是图④ 【答案】B【解析】由题知速度v =st 反映在图象上为某段图象所在直线的斜率.由题知甲骑自行车速度最大,跑步速度最小,甲与图①符合,乙与图④符合.23.(2021·重庆高三模拟)匀速地向一底面朝上的圆锥形容器注水,则该容器盛水的高度h 关于注水时间t 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设圆锥PO 底面圆半径r ,高H ,注水时间为t 时水面与轴PO 交于点O ',水面半径AO x '=,此时水面高度PO h '=,如图:由垂直于圆锥轴的截面性质知,xhr H =,即r x h H=⋅,则注入水的体积为2223211()333r r V x h h h h H H πππ==⋅⋅=⋅,令水匀速注入的速度为v ,则注水时间为t 时的水的体积为V vt =,于是得2223333222333r H vt H v h vt h h t H r r πππ⋅=⇒=⇒=⋅,而,,r H v 都是常数,即2323H v r π是常数,所以盛水的高度h 与注水时间t 的函数关系式是23323H v h tr π=⋅,203r H t v π≤≤,223323103H v h t r π-'=⋅>,函数图象是曲线且是上升的,随t 值的增加,函数h 值增加的幅度减小,即图象是先陡再缓,A 选项的图象与其图象大致一样,B ,C ,D 三个选项与其图象都不同.故选:A 24.(2021·浙江高三模拟)如图,设有圆O 和定点C ,当l 从0l 开始在平面上绕O 匀速旋转(旋转角度不超过90︒)时,它扫过圆内阴影部分面积S 是时间t 的函数,它的图像大致是如下哪一种( )A .B .C .D .【答案】C【解析】当直线l 从初始位置0l 转到经过点C 的过程中阴影部分面积增加的越来越快,图像越来越“陡峭”;l 从过点C 的位置转至结束时阴影部分面积增加的越来越慢,图像越来越“平缓”,故选:C.考点9 应用所给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25.某市家庭煤气的使用量x (m 3)和煤气费f (x )(元)满足关系f (x )=⎩⎨⎧C ,0<x ≤A ,C +B x -A ,x >A .已知某家庭2018年前三个月的煤气费如表: 月份 用气量 煤气费 一月份 4 m 3 4元 二月份 25 m 3 14元 三月份35 m 319元若四月份该家庭使用了20 m 3的煤气,则其煤气费为( ) A .11.5元 B .11元 C .10.5元 D .10元 【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可知f (4)=C =4,f (25)=C +B (25-A )=14,f (35)=C +B (35-A )=19,解得A =5,B =12,C =4,所以f (x )=⎩⎪⎨⎪⎧4,0<x ≤5,4+12x -5,x >5,所以f (20)=4+12×(20-5)=11.5.26.(2021·湖南高三期末)某工厂8年来某种产品年产量C 与时间t (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以下四种说法:①前三年产量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 ②前三年产量增长的速度越来越慢; ③第三年后这种产品停止生产; ④第三年到第八年每年的年产量保持不变. 其中说法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_. 【答案】②④【解析】由图可知,前3年的产量增长的速度越来越慢,故①错误,②正确; 第三年后这种产品的产量保持不变,故③错误,④正确; 综合所述,正确的为:②④. 故答案为:②④.27.(【百强校】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如图所示,边长为 1的正方形PABC 沿 x 轴从左端无穷远处滚向右端无穷远处,点B 恰好能经过原点.设动点P 的纵坐标关于横坐标的函数解析式为()y f x =,则对函数()y f x =有下列判断:①函数()y f x = 是偶函数; ②()y f x =是周期为 4 的函数;③函数 ()y f x =在区间[10,12] 上单调递减; ④函数 ()y f x = 在区间[1,1] 上的值域是[1,2] 其中判断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答案】①②④【解析】当2x 1-≤<-时,P 的轨迹是以A 为圆心,半径为1的14圆当1x 1-≤<时,P 的轨迹是以B 为圆心,半径为2的14圆 当1x 2≤<时,P 的轨迹是以C 为圆心,半径为1的14圆当2x 3≤≤时,P 的轨迹是以A 为圆心,半径为1的14圆 故函数的周期为4因此最终构成图象如下所示:①根据图象的对称性可知函数()y f x =是偶函数;故正确②由图可得()f x 的周期为4,故正确③函数()y f x =在区间[2,4]上为增函数,故在区间[10,12]上也是增函数,故错误 ④在区间[1,1]上的值域是[1,2],故正确 综上,正确的序号是①②④考点10 构建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考向1 构建二次函数模型28.有一批材料可以建成200 m 长的围墙,如果用此材料在一边靠墙的地方围成一块矩形场地,中间用同样的材料隔成三个面积相等的矩形(如图所示),则围成的矩形场地的最大面积为________ m 2.(围墙厚度不计) 【答案】2 500【解析】设围成的矩形场地的长为x m ,则宽为200-x4 m ,则S =x ·200-x 4=14(-x 2+200x ). 当x =100时,S max =2 500 (m 2).29.(2021·四川高三模拟)某市出租车的计价标准为1.2元/km ,起步价为6元,即最初3km (不含3km )计费6元.若某人乘坐该市的出租车去往13km 处的目的地,且一路畅通,等候时间为0,那么他需要支付的车费为_____. 【答案】19.2【解析】乘车距离为x km ,车费为y 元,由题意得:6,036 1.2,346 1.22,456 1.23,56x x y x x <<⎧⎪+≤<⎪⎪=+⨯≤<⎨⎪+⨯≤<⎪⎪⎩, 所以当13x =时,()6132 1.219.2y =+-⨯=元,所以他需要支付的车费为19.2元,故答案为:19.230(2021·河南郑州一中高三模拟)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指引下,结合最新环保法规和排放标准,各企业单位勇于担起环保的社会责任,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技术措施,开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造.已知某化工厂每月收入为100万元,若不改善生产环节将受到环保部门的处罚,每月处罚20万元.该化工厂一次性投资500万元建造垃圾回收设备,一方面可以减少污染避免处罚,另一方面还能增加废品回收收入.据测算,投产后的累计收入是关于月份x 的二次函数,前1月、前2月、前3月的累计收入分别为100.5万元、202万元和304.5万元.当改造后累计纯收入首次多于不改造的累计纯收入时,x =( )A .18B .19C .20D .21【答案】A【解析】不妨设投产后的累计收入2y ax bx c =++,则100.520242304.593a b c a b c a b c =++⎧⎪=++⎨⎪=++⎩,解得1,100,02a b c ===, 211002y x x ∴=+, ∴改造后累计纯收入为215001005002y x x -=+-, 不改造的累计纯收入为()10020x -,令()21100500100202x x x +->-, 即212050002x x +->, 解得201014x >-+201014x <--,20101417.4x ∴>-+,x N *∈,x 的最小值为18.故选:A 考向2 构建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模型31.某位股民购进某支股票,在接下来的交易时间内,他的这支股票先经历了n 次涨停(每次上涨10%),又经历了n 次跌停(每次下跌10%),则该股民这支股票的盈亏情况(不考虑其他费用)为( )A .略有盈利B .略有亏损C .没有盈利也没有亏损D .无法判断盈亏情况【答案】B【解析】设该股民购进这支股票的价格为a 元,则经历n 次涨停后的价格为a (1+10%)n =a ×1.1n 元,经历n 次跌停后的价格为a ×1.1n ×(1-10%)n =a ×1.1n ×0.9n =a ×(1.1×0.9)n =0.99n ·a <a ,故该股民这支股票略有亏损.32.声强级1L (单位:dB )与声强I 的函数关系式为:11210lg 10I L -⎛⎫= ⎪⎝⎭.若普通列车的声强级是95dB ,高速列车的声强级为45dB ,则普通列车的声强是高速列车声强的( ) A .610倍B .510倍C .410倍D .310倍【答案】B【解析】设普通列车的声强为1I ,高速列车的声强为2I ,因为普通列车的声强级是95dB ,高速列车的声强级为45dB ,所以1129510lg 10I -⎛⎫= ⎪⎝⎭,2124510lg 10I -⎛⎫= ⎪⎝⎭, ()11129510lg 10lg 1210I I -⎛⎫==+ ⎪⎝⎭,解得12.5lg I -=,所以 2.5110I -=, ()22124510lg 10lg 1210I I -⎛⎫==+ ⎪⎝⎭,解得27.5lg I -=,所以7.5210I -=, 两式相除得 2.5517.52101010I I --==, 则普通列车的声强是高速列车声强的510倍.故选:B.33.(2020·重庆市酉阳第一中学校高三月考)为了衡量星星的明暗程度,古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Hipparchus ,又名依巴谷)在公元前二世纪首先提出了星等这个概念.星等的数值越小,星星就越亮;星等的数值越大它的光就越暗.到了1850年,英国天文学家普森又提出了亮度的概念,并提出著名的普森公式:22112.51g E m m E -=-,联系两个天体的星等1m 、2m 和它们对应的亮度1E 、2E .这个星等尺度的定义一直沿用至今.已知南十字星座的“十字架三”星等是1.26,猎户星座的“参宿一”星等是1.76,则“十字架三”的亮度大约是“参宿一”的( )倍.(当x 较小时,2101 2.3 2.7x x x ≈++)A .1.567B .1.568C .1.569D .1.570 【答案】B【解析】设“十字架三”的星等是1m ,“参宿一”的星等是2m ,“十字架三”的亮度是1E ,“参宿一”的亮度是2E ,则1 1.26m =,2 1.76m =,设12E rE =, 两颗星的星等与亮度满足22112.51gE m m E -=-, 211.76 1.26 2.51g E E ∴-=-,0.21210E E =0.22101 2.30.2 2.7(0.2) 1.568r ∴=≈+⨯+⨯=,∴与r 最接近的是1.568,故选B . 考向3 构建分段函数模型34(2021·广东江门市·高三模拟)某医药研究所开发一种新药,如果成年人按规定的剂量服用,据监测,服药后每毫升血液中的含药量(微克)与时间(时)之间近似满足如图所示的图象.据进一步测定,每毫升血液中含药量不少于0.25微克时,治疗疾病有效,则服药一次治疗疾病有效的时间为___________小时.【答案】7916【解析】当01t ≤≤时,函数图象是一个线段,由于过原点与点()1,4,故其解析式为4,01y t t =≤≤,当 1t ≥时,函数的解析式为12t a y -⎛⎫= ⎪⎝⎭,因为()1,4M 在曲线上,所以1142a -⎛⎫= ⎪⎝⎭,解得 3a =, 所以函数的解析式为31,12t y t -⎛⎫=≥ ⎪⎝⎭, 综上,34(01)()1(1)2t t t y f t t -≤<⎧⎪==⎨⎛⎫≥ ⎪⎪⎝⎭⎩,由题意有340.2510.252t t -≥⎧⎪⎨⎛⎫≥ ⎪⎪⎝⎭⎩,解得1165t t ⎧≥⎪⎨⎪≤⎩,所以1516t ≤≤, 所以服药一次治疗疾病有效的时间为17951616-=个小时,故答案为:7916. 35.(2020·福建三明市·三明一中高三期中)某在校大学生提前创业,想开一家服装专卖店,经过预算,店面装修费为10000元,每天需要房租水电等费用100元,受营销方法、经营信誉度等因素的影响,专卖店销售总收入P 与店面经营天数x 的关系是21300,0300()245000,300x x x P x x ⎧-≤<⎪=⎨⎪≥⎩,则总利润最大时店面经营天数是__________,最大总利润是__________.【答案】200 10000元【解析】由题意,0300x ≤<时,221130010010000(200)1000022y x x x x =---=--+,200x ∴=时,10000max y =;300x ≥时,4500010010000350001005000y x x =--=-≤,200x ∴=天时,总利润最大为10000元 故答案为:200, 10000元。
高三数学专题教案函数图像的变换及应用_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2021届高三数学专题教案:函数图像的变换及应用一.知识梳理复习函数图像的变换:(1)、奇偶函数图象的对称性;(2)、假设f(x)满足f(a+x)=f(b -x)那么f(x)的图象以2a b x+=为对称轴;特例:假设f(a+x)=f(a -x)那么f(x)的图象关于x=a 对称。
(3)、假设f(x)满足f(a+x)=-f(b -x)那么f(x)的图象以(,0)2a b +为对称中心;特例:假设f(a+x)=-f(a -x)那么f(x)的图象以点〔a,0〕为对称中心。
(4)、假设f(x)满足f(a+x)+f(b-x)=c 那么f(x)的图象关于点(,)22a b c +中心对称。
二.例题讲解例1、求函数y=f 〔1-x 〕与函数y=f 〔x-1〕的图象对称轴方程?〔1〕.对于定义在R 上的函数)(x f ,有下述命题: ①假设)(x f 是奇函数,那么)1(-x f 的图像关于点)0,1(A 对称;②假设对R x ∈,恒有)1()1(-=+x f x f ,那么)(x f 的图像关于直线1=x 对称; ③假设函数)1(-x f 的图像关于直线1=x 对称,那么)(x f 为偶函数; ④函数)1(x f +与函数)1(x f -的图像关于直线1=x 对称.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设f(x)=x+1,求f(x+1)关于直线x=2对称的曲线的解析式。
例3、设函数y=f(x)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在x≤1时,f(x)=(x+1)2-1,求f(x)的解析式。
例3、设定义域为R 的函数⎩⎨⎧=≠-=1,01,||1|lg |)(x x x x f ,那么关于x 的方程0)()(2=++c x bf x f有7个不同实数解的充要条件是〔〕(A)0<b 且0>c(B)0>b 且0<c (C)0<b 且0=c (D)0≥b 且0=c 例4.函数)(x f 的图像与函数21++=x x y 的图像关于点)1,0(A 对称. 〔1〕求)(x f 的解析式;〔2〕假设xa x f x g +=)()(且)(x g 在区间]2,0(上为减函数,求正数a 的取值范围. 例5、函数4(1)|1|()2(1)x x f x x ⎧≠⎪-=⎨⎪=⎩〔1〕作出函数()y f x =的大致图像. 〔2〕〔考虑题〕假设关于x 的方程2()()0f x bf x c ++=有三个不同的实数解123x x x 、、,求222123x x x ++的值.三、课后习题:1、设函数y=f(x)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在x≤1时,f(x)=(x+1)2-1,求f(x)的解析式。
二次函数的图象特点及其应用

二次函数的图象特点及其应用二次函数的图象特点及其应用课题名称: 二次函数的图象特点及其应用课题的研究及意义:数学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
古往今来,人类社会都是在不断了解和探究数学的过程中得到发展进步的。
数学对推动人类文明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其实数学问题就产生在生活中。
比如说,上街买东西自然要用到加减法,修房造屋总要画图纸。
类似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这些知识就从生活中产生,最后被人们归纳成数学知识,解决了更多的实际问题。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领略数学中二次函数的无穷魅力课题研究内容:1.发展史:函数就是在某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变量Y随着变量X一起变化,而且依赖于X。
如果变量X取某个特定的值,Y依确定的关系取相应的值,那么称Y是X的函数。
这一要领是由法国数学家黎曼在19世纪提出来的,但是最早产生于德国的数学家菜布尼茨。
他和牛顿是微积分的发明者。
17世纪末,在他的文章中,首先使用了“function" 一词。
翻译成汉语的意思就是“函数。
不过,它和我们今天使用的函数一词的内涵并不一样,它表示”幂”、“坐标”、“切线长”等概念。
直到18世纪,法国数学家达朗贝尔在进行研究中,给函数重新下了一个定义,他认为,所谓变量的函数,就是指由这些变量和常量所组成的解析表达式,即用解析式表达函数关系。
后来瑞士的数学家欧拉又把函数的定义作了进一步的规范,他认为函数是能描画出的一条曲线。
我们常见到的一次函数的图像、二次函数的图像、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反比例的图像等都是用图像法表示函数关系的。
如果用达朗贝尔和欧拉的方法来表达函数关系,各自有它们的优点,但是如果作为函数的定义,还有欠缺。
因为这两种方法都还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而没有提示出函数的本质来。
19世纪中期,法国数学家黎紧吸收了莱布尼茨、达朗贝尔和欧拉的成果,第一次准确地提出了函数的定义:如果某一个量依赖于另一个量,使后一个量变化时,前一个量也随着变化,那么就把前一个量叫做后一个量的函数。
双曲线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及应用

双曲线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及应用双曲线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及应用一个十分重要的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应用新课标高一数学在“基本不等式ab ”一节课中已经隐含了函数y =x +象、性质与重要的应用,是高考要求范围内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知识.那么在高三第一轮复习课中,对于重点中学或基础比较好一点学校的同学而言,我们务必要系统介绍学习y =ax +(ab ≠0)的图象、性质与应用.2.1 定理:函数y =ax +的直线为渐近线的双曲线.(ab ≠0)表示的图象是以y=ax和x=0(y 轴)首先,我们根据渐近线的意义可以理解:ax 的值与的值比较,当x 很大很大的时候,的值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起决定作用的是ax 的值;当x 的值很小很小,几乎为0的时候,ax 的值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起决定作用的是的值.从而,函数y =ax +(ab ≠0)表示的图象是以y=ax和x=0(y 轴)的直线为渐近线的曲线.另外我们可以发现这个函数是奇函数,它的图象应该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由于函数形式比较抽象,系数都是字母,因此要证明曲线是双曲线是很麻烦的,我们通过一个例题来说明这一结论.例1.若函数y =是双曲线,求实半轴a ,虚半轴b ,半焦距c ,渐近线及其焦点,并验证双曲线的定义.分析:画图,曲线如右所示;由此可知它的渐近线x 和x=0两条直线;由此,两条渐近线的夹角的平分线y=3x 就是实轴了,得出顶点为A (3,3),A 1(-3,-3);∴ a=OA =23,由渐近线与实轴的夹角是30º,则有=tan30º,得b=2 , c=a +b =4, ∴ F 1(2,23)F 2(-2, -23) .为了验证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在曲线上任意取一点P (x,)满足PF 1-PF 2=43即可;PF 1-PF 2=2x 3(x -2) +(-(x +2) +(=(+-23) -(+23) =43所以,函数y =表示的曲线是双曲线.(在许多地方,老师把这个曲线形状形象概括为“双钩曲线”,其实很不准确的.)2.2五种表现形式表现 1:函数y =ax +(a >0,b >0)的双曲线大概图象如下:渐近线含双曲线部分的夹角是锐角,在⎡b ⎡和⎡⎡a ⎡⎡, +∞) 上函数分别是单调递⎡⎡⎡, 0⎡和 0,a ⎡⎡⎡b ⎡⎡上函数分别是单a ⎡调递减的;在x=-处有极大值,在x=有极小值;值域是-∞, -2ab 2ab , +∞.表现 2:函数y =ax +的双曲线大概图象如下:渐近线含双曲线部分的夹角是锐角,在(-∞, -⎡在⎡-, +∞) 上函数分别是单调递减的,, 0⎡和 0,a ⎡⎡⎡b ⎡上函数分别是单调递增的;在x=-处有极小值,在x=处有极大值;值域是-∞, -2ab 2ab , +∞.表现 3:函数y =ax +(a >0,b线大概图象如右:此时,渐近线含双曲线部分的夹角是钝角,∵y '=a ->0,所以,函数在(-∞, 0) 和(0, +∞) 上函数分别是单调递增的,每一个单调区间上的值域都是R .表现 4:函数y =ax +象如右:此时,渐近线含双曲线部分的夹角是钝角,∵y '=a -(a 0)的双曲线图函数分别是单调递减的,每一个单调区间上的值域是R特别,后面两个函数的单调性很“单纯”引起重视,在高考中也多次应用,注意总结.表现 5:函数 y =(x≠0) 是等轴双曲线,以轴、y 轴为渐近线,在两个区间(-∞, 0) 和(0, +∞) 别是单调递减的.这个学生在初中就应该掌握了的函数2、3应用举例与重点推广这个函数最大有用处就是它的单调性,因此往往是利用的它在某个区间上的单调性来求函数的值域,或比较大小,或求最值等.例2.已知x >y >0 , xy=1 ,求x +y x -y的最小值及此时x 、y 的值解:∵x >y >0 ,∴x-y>0, 又 xy=1,∴x +y x -y(x -y ) +2xy=(x -y ) +⎡⎡x y 0⎡x =⎡⎡⎡解混合式⎡xy =1得:⎡⎡⎡2y =⎡x -y =⎡⎡⎡x -y ⎡x +y x -y取得最小值为22.-2x -11x -10解:令x+2=t 则 x=t-2 代入得 y =-2t +-3 由x≥0得t ≥2, 而y =-2t +-3在[2, +∞)上是减函数的,所以y ≤-5, 值域为(-∞, -5] 例11.已知f (x ) =x -a ⋅a -2 (1)若a >0,求f (x ) 的单调区间(2)若当x ∈[0,1]时,恒有f (x ) <0,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 x ≥a ⎡(x -) -解:f (x ) =x x -a -2=⎡ 2⎡-(x -a ) 2+a -2, x ≤a ⎡24⎡当a >0时,f (x )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 和(a , -∞) ,单调递减区间为, a ⎡.⎡2⎡(2)(i )当x =0时,显然f (x ) <0成立,此时,a ∈R (ii )当x ∈(0,1]时,由f (x ) <0,可得x -令 g (x ) =x -则g (x ) =1+h (x ) =1-<a <x +, (x ∈(0,1]); h (x ) =x +(x ∈(0,1])>0,∴g (x ) 在要求区间内是单调递增,可知[g (x ) ]max =g (1)=-1<0,∴h (x ) 在要求区间内是单调递减,可知[h (x ) ]min =h (1)=3此时a 的范围是(—1,3)综合i 、ii 得:a 的范围是(—1,3)从上面几个例子可以看出,形如y =mx +n ax(m ≠0,a ≠0)函数值域不但可以用二次方程的△判别式来求,也可以用这个双曲线函数的单调性来求,尤其对于自变量不是自然的定义域,而是某个限制的范围时候,更要利用这个函数的单调性来解决了.重点推广:到此我们来看看函数y =性质呢?cx +d ax +b(ad ≠bc ,a ≠0)究竟是什么样的图象与ad -bc a b a )cx +d ax +b它可以通过变形化为y =,继续ad -bc a,因此,函数y =ad -bc a(ad ≠bc ,a ≠0)的图象是可以从xy =过平移而来的,从而y =cx +d ax +b(ad ≠bc ,a ≠0)的图象也是等轴双曲线,渐近线是x =-在(-∞, -ad -bc aad -bc a, +∞) 两个区间上都具有相同的单调性,>0时都是单调递减,(a >0,b >0)要与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一样,作为高三复习时候的基本函数,要熟练理解和应用,.例4.已知正项数列{a n }满足a 1=a (0a n 1+a n求证a n ≤a 1+(n -1) a分析:本题有别的证法,这里就用数学归纳法结合上面函数的单调性思想来处理; i)n=1时 a 1=a,符合求证结论 ii设n=k时 a k ≤a 1+(k -1) aa k 1+a k则n=k+1时候, a k+1≤, 而a k ≤a 1+(k -1) a,因此,考虑函数f(x)==1- 在区间(-∞, -1) 和区间(-1, +∞) 都是递增函数,(0,1)⊂(-1, +∞) ,所以f(x)=在0,1)也是递增函数,从而,a k 1+a k1+(k -1) a 1+a 1+(k -1) aa 1+(n -1) a1+(k +1-1) a,所以 n=k+1时, 不等式也成立.综上所述,a n ≤对任意n 是正的自然数都成立.cx +d ax +bad ≠bc ,a ≠0)的图象也是等轴双曲线,渐近线是x =- b a ) 和(-的两条直线,在(-∞, -它是函数y =ax +, +∞) 两个区间上都具有相同的单调性的应用要得到巩固,(ab ≠0)的图象、性质的知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角函数的图象、性质及应用(高中数学知识点讲解)

(5)不能认为y=tan
x在定义域上为增函数,应在区间
kπ-
π 2
,kπ
+
π 2
(k∈Z)内
为增函数.
知能拓展
考法一 关于三角函数图象的问题
例1 (1)(2018广东茂名化州二模,9)已知函数f(x)=Asin(ωx+φ)(A>0,ω>0,0<
φ<π)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且f(α)=1,α∈
求φ及ω,从而
得到f(x)的解析式,由f(α)=1求α,进而得cos
2α
+
5π 6
.
A = 5,
(2)①根据已知表格中的数据可得方程组
π 3
ω
+
φ
=
π 2
,
解之可得函数f(x)的
5π 6
ω
+
φ
=
3π 2
,
解析式,进而可补全表格.
②由①并结合函数图象平移可得,g(x)=5sin
2
x
+
2θ -
π 3
-2x
实质上是y=tan
x与y=
π 3
-2x的复合,应
按复合函数单调性求解.
方法总结 三角函数的单调性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
1.已知三角函数解析式求单调区间
(1)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应遵循简单化原则,将解析式进行化简,并注意复合
函数单调性规律“同增异减”.
(2)求形如y=Asin(ωx+φ)或y=Acos(ωx+φ)(其中ω>0)的单调区间时,要视“ωx
2π ω
=4×
7π 12
-
π 3
=π,得ω=2,故f(x)=3sin(2x+φ),将
2020年高考数学备考——单峰函数的图象性质及其应用(共22张PPT)

小结: 1.研究函数的角度是多多视角多层次的;
你学的越多,方法内容越丰富。
2.经典的例习题,需要反复、多联系、 多变化的去认识。并将经验复制到一类问题中。
3.不给自己设限,学而知之,会者不难。
3.换元多样结论记忆法
lnex x ; lnx x 1
lnex ex 1; ln 1 1 1
xx
lnx2 x2 e
1. 4.相近拓展类比记忆法
y xex ; y xlnx 等
1. 5.数列叠加叠乘应用
1 1 lnx x 1 x
1 ln n 1 1
3
1 ,1,1,e上的零点情况。
1
e
01
e
一、三、函数应用举例
3.已知关于 x 的方程 lnx x2 2ex a 有实根,
x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e2
1 e
01
e
一、三、函数应用举例
4.若 a ln2 ,b ln3 , c ln5 ,试比较a,b,c 的大小。
一、三、函数应用举例
x
7.若不等式ea x 对任意 x 恒成立,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0,e
01
e
一、三、函数应用举例
8.已知 a,bR 且b a e ,证明: ab ba 。
blna alnb lna lnb ab
01
e
证明方法两种
8.9.已知 a,b e,3, , 且a b ,试从 ab 中
2
3
5
ln2 ln4 24
ba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函数图象及其应用武安市第十中学李冉一.教学内容分析:本堂课安排在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结束之后,第三章教学之前,对所学常见函数模型及其图像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对函数图像有个系统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加强学生的看图识图能力,探究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另一方面,着重探讨函数图像与方程的联系,渗透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及数形结合思想,为第三章作了很好的铺垫,承上启下,衔接自然,水到渠成。
学生对函数与方程的关系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应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学生认为较简单的问题入手,由具体到一般,建立方程的根与函数图像的联系。
另外,函数与方程相比较,一个“动”,一个“静”;一个“整体”,一个“局部”,用函数的观点研究方程,本质上就是将局部的问题放在整体中研究,将静态的结果放在动态的过程中研究,这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函数与不等式等其它知识的联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生在学完了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后,对函数的性质和基本初等函数及其图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把握,但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又存在能力差异,导致不同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能力的差距很大。
因此进行本堂课的教学,应首先有意识地让学生归纳总结旧知识,提高综合能力,对新知识的传授,即如何利用函数图像解决方程的根的问题,则应给足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充分化解学生的认知冲突,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突破难点。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以上这三点在函数这一章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本章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
因此,在教学中应多考虑初高中的衔接,更好地帮助学生借由形象的手段理解抽象的概念,在函数这一章,函数的图像就显得尤其重要而且直观。
三.设计思想:1.尽管我们的教材为学生提供了精心选择的课程资源,但教材仅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所思考的依据,在具体实施中,我们需要根据自己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处理,比如调整教学进度、整合教学内容等,本节课是必修1第二章与第三章的过渡课,既巩固了第二章所学知识,又为第三章学习埋下伏笔,对教材做了一次成功的加工整合,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材功。
2.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实现有效教学。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教学。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首先设计一些能够启发学生思维的活动,学生通过观察、试验、思考、表述,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活动性;其次,设计一些问题情境,而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均来自学生的真实水平,要么定位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要么定位在一些学生很容易掌握的知识上,保证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轻松地解决问题。
随着学生的知识和信息不断丰富,可以向学生介绍更多类型的问题情境或更难的应用问题情境,渗透数学思想,使学生学会问题解决的一般规律。
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预设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但课堂教学不能过分拘泥于预设的固定不变的程序,应当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不及的体验。
一堂好数学课应该是一节不完全预设的课,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真实的情感、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内容丰富,多方互动,给人以启发。
四.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所学函数模型及其图像特征,使学生对函数有一个较直观的把握和较形象的理解,缓解因函数语言的抽象性引起的学生的心理不适应及不自觉的排斥情绪。
2.通过练习的设置,从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函数模型的广泛适用性,贯穿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观点,充分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加强学生的看图识图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觉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3.通过对所给问题(例题1、2)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动与静,整体与局部的辨证统一关系,发展学生对变量数学的认识,体会函数知识的核心作用。
4.结合具体的问题,并从特殊推广到一般,使学生领会函数与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体验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及等价转化思想的意义和价值。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常见函数模型的图像特征和实际应用。
通过课堂师生互动交流,共同完成对相关知识的系统归纳,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增加学生的直观体验,深化认识,突破重点。
教学难点:利用函数图像研究方程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学习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像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找解题思路,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实现难点突破。
六.教学过程设计:环节设置 问题驱动 学情预设 设计意图(一)目标设疑,学生解疑,温故知新(约8分钟)提问1:我们学过哪些基本初等函数?对它们的大致图像还有印象吗? 试回忆所学并完成表格(后附) 练习1.(后附) 提问2:若将“1>a ”改为“0>a 且1≠a ”,又该如何选择?回顾常数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21,1,3,2,1-=a 的图像。
(板书结合多媒体演示、实物投影)所有的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才能纳入其认知结构中,才可能成为下一个有效的知识。
教师必需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切实掌握本节课的重点。
辅以多媒体直观演示能使教学更富趣味性和生动性。
试回忆所学并完成表格:函数名称函数解析式函数大致图像 常数函数 k k y (=为常数) 平行与x 轴的一条直线一次函数 b k b kx y ,(+=为常数)一条直线 二次函数c b a c bx ax y ,,(2++=为常数,0≠a )一条抛物线反比例函数 k k xky ,0(≠=为常数) 一条双曲线指数函数 )1,0(≠>=a a a y x (多媒体演示) 对数函数 )1,0(log ≠>=a a x y a (多媒体演示) 幂函数a a x y a ,0(≠=为常数)(多媒体演示)练习1.如图6-1当1>a 时,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x a y -=与x y a log =的图像是( D )提问2:若将“1>a ”改为“0>a 且1≠a ”,又该如何选择? 环节设置 问题驱动 学情预设 设计意图 (二)演练巩固,深化理解,学以致用(约35分钟) 练习2.(后附) 提问3:你能否写出通话收费S (元)关于通话时间t (分)的函数表达式?这样的函数称为什么函数? 例1.(后附) 师:从函数图像上可以分析函数的性质(如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等),除此之外,函数图像还有什么妙用吗?请看例2。
例2.(后附) 适当引导,点拨,引发认知冲突,学生探究解决。
变式一:若方程以问题为驱动,讲练结合,引入对具体实例的详细剖析,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探讨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和函数与方程的等价转化,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板书结合多媒体演示) 练习2:借助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这是很重要的一类函数模型,在实际问题中有较广泛的应用。
本题要求写出函数解析式,大约5分钟可完成。
例1:借由函数图像解决函数性质(值域)是函数图像的重要应用,以概念定义方式呈现,以分段函数的形式考察,足见题目设计的新颖,对学生较有吸引力和挑战性,给足学生思维、探究、讨论的时间,大约10分钟方可完成。
例2:恰当的问题情境,能(1)新教材为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探索留有比较充分的空间,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空白空间,目标问题化,问题设疑化,过程探讨化,再给予学生发挥的空间,促进他们主动地学习和发展,让空白的地方丰富多彩也是学习方式丰富的表现。
(2)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地思考,数学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解题,解题教学重点是向学生暴露思维过程kx x =--322有解,k 取何范围?提问:一定要画出具体的函数图像吗?不画图有没有办法直接给出k 的取值范围呢?师:数和形是数学的两种表达形式,在本例中,我们借由函数图像(形)解决方程的根的个数判断(数),以形辅数,这种思想方法称为数形结合。
变式二:依照这样的解题方法,你能否判断方程4ln =+x x 的根的个数?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这个问题涉及本课题的核心内容,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大约20分钟可完成。
具体可能的认知冲突有二: 认知冲突一:方程k x x =--322的根的个数判断,真的要解方程吗?有其他办法吗?认知冲突二:如何作函数322--=x x y 与k y =的图像?结合多媒体辅助演示,作函数322--=x x y 与ky =的图像,利用函数图像交点个数判断方程根的个数。
和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
例题的设计以阶梯式呈现,给学生较为充分的时间,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教师在评讲时,有意识地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从而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实现难点的化解与突破。
(3)学习函数和方程的相互等价转化,注意相关内容的前后联系,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系统认识,促进思维的深刻性。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
练习2.某地区电信资费调整后,市话费标准为:通话时间不超过3分钟收费0.2元,超过3分钟后,每增加1分钟多收费0.1元(不足1分钟按1分钟收费)。
通话收费S (元)与通话时间t (分)的函数图像可表示为( B )提问3:你能否写出通话收费S (元)关于通话时间t (分))60(≤<t 的函数表达式?这样的函数称为什么函数?例1.若定义运算⎩⎨⎧<≥=∙)()(b a a b a b b a ,则函数x x x f -∙=33)(的值域为( A )(A) (B) (C) (D) 图6-2),.(),0.(),1)[(]1,0)((+∞-∞+∞+∞D C B A例2.当∈k 时,方程k x x =--322有两解?有三解?有四解呢?无解呢?环节设置 问题驱动 学情预设 设计意图(三)理论升华,思维拓展,总结评价(约2分钟)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那些内容?哪些方法?哪些数学思想?(课堂小结后附) 课后作业:(后附) 1.写下本节课的学习心得体会。
2.完成三道课后习题总结学习内容,归纳学习方法,提升数学思想,拓展学生思维,完成总结评价。
提纲挈领,理清基本内容,形成知识体系,提升数学思想,使本节内容不再浮于表面。
课堂小结:本节课复习了常见函数模型及其图像特征,体会到利用函数图像解决函数性质的形象和直观,学习函数和方程的相互等价转化,体会函数方程思想与数形结合思想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