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合集下载

音乐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音乐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音乐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近期,我们音乐兴趣小组开展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让我们一同来回顾一下吧!首先,我们举办了一场音乐分享会。

在这次活动中,每个成员都带来了自己喜爱的音乐作品,无论是古典还是流行,无论是摇滚还是爵士,每个人都有机会分享自己的音乐心声。

这场分享会不仅让我们互相了解了更多的音乐类型,还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每个成员的音乐品味。

通过分享音乐,我们建立了更加紧密的联系,也拓宽了自己的音乐视野。

接下来,我们组织了一次音乐欣赏会。

在这次欣赏会中,我们一起聆听了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包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莫扎特的《小夜曲》等。

每个成员都带着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来欣赏这些音乐,我们互相分享了对音乐的感悟和思考。

通过这次欣赏会,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音乐的内涵和表达方式,也提升了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

除了分享和欣赏,我们还组织了一次音乐创作活动。

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

有的成员写了歌词,有的成员谱写了曲调,有的成员弹奏了乐器。

我们一起合作,互相倾听和鼓励,最终创作出了一首属于我们小组的原创音乐作品。

这次创作活动让我们体会到了音乐的无限魅力,也让我们更加珍惜每一个音符的诞生。

此外,我们还组织了一次音乐讲座。

我们邀请了一位专业的音乐老师来给我们讲解音乐的历史和发展。

在讲座中,我们了解到了音乐的起源和演变,学习了一些音乐理论知识。

这次讲座不仅增加了我们对音乐的了解,还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音乐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性。

通过这次讲座,我们更加坚定了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最后,我们组织了一次音乐演出。

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艺,无论是独唱、合唱还是乐器演奏,每个人都倾注了自己的心血。

在演出中,我们互相欣赏和支持,为彼此的表演鼓掌喝彩。

这次演出不仅是对自己音乐能力的一次锻炼,也是对我们团队合作和默契的考验。

通过这次演出,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音乐的力量和魅力。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音乐兴趣小组的成员们更加了解了彼此,也更加热爱和追求音乐。

小学音乐兴趣小组活动记录整理

小学音乐兴趣小组活动记录整理

小学音乐兴趣小组活动记录整理活动一:音乐欣赏活动时间:2024年9月1日活动内容: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带领孩子们进行了一场音乐欣赏会。

我们选择了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包括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让孩子们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艺术。

我们先给孩子们简单介绍了每个作品的背景和特点,然后播放了相应的音乐。

孩子们专注地听着,有时跟着音乐摇摆,有时鼓掌喝彩。

活动结束后,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了感受和体会。

活动反思:这次音乐欣赏活动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了音乐的多样性,开阔了他们的音乐视野。

孩子们对音乐充满了兴趣和热情,在欣赏过程中表现出积极的参与和投入。

我们也发现,他们对不同类型的音乐都有自己的喜好,有些喜欢动感的流行音乐,有些喜欢安静的古典音乐。

这让我们更清楚了解到了每个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活动二:音乐创作活动时间:2024年3月15日活动内容:在本次活动中,我们给孩子们介绍了音乐创作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我们先播放了一段简短的音乐作品,然后请孩子们尝试用乐器或声音模仿这段音乐,并加入一些自己的创意。

孩子们通过不断尝试和探索,创作出了一些有趣的音乐小作品。

我们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活动反思:音乐创作活动是一个锻炼孩子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的好机会。

孩子们在活动中展示了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他们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用音乐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维。

我们发现,孩子们在音乐创作中有不同的侧重点,有些更注重旋律的创作,有些更注重节奏的创作。

这让我们更加了解到了每个孩子的特点和天赋。

活动三:音乐表演活动时间:2024年6月10日活动内容:在本次活动中,我们组织了一场小型音乐表演,让孩子们展示自己学到的音乐技能和成果。

孩子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曲目,并分成小组进行排练和表演。

在表演过程中,他们不仅发挥了自己的才艺,还学会了团队合作与互助。

孩子们在舞台上展示了自信和快乐,感染了在场的观众。

活动反思:音乐表演是一个展示孩子才艺和个人魅力的好机会。

电子琴兴趣小组活动记录1

电子琴兴趣小组活动记录1
手指练习
手指练习
用更多的手指弹奏时,要注意手指、手腕的姿势;如:五个手指
自然弯曲,用手指尖触键,不要塌指;抬手时,手腕要放松。
乐曲《小白船》。
小结
学生能够接受,完成较好。
电子琴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时间
2019.4.10
地点
器乐排练室
学生人数
8人
辅导老师
许倩 李至杰
活动内容
指法练习
1、用右手进行指法练习。
学生人数
8人
辅导老师
许倩 李至杰
活动内容
低音谱表
1、乐理知识-低音谱表
低音谱表是由五条横线和低音谱号组成。
2、演奏指南-在伴奏键盘上演奏
乐器的调节:首先找到音色选择键,然后根据乐曲的要求选出需
要的音色;并将自动和弦模式调到OFF位置。
C大调手位: 将左手5、4、3、2、1指,分别放在伴奏键盘上的C、D、E、F、G五个琴键上。
小结
学生能够接受,完成较好。
电子琴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时间
2019.6.12
地点
器乐排练室
学生人数
8人
辅导老师
许倩 李至杰
活动内容
3/4拍与附点二分音符
视唱练习八条、乐理知识--3/4拍与附点二分音符
3/4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数三拍。
附点二分音符:在音符后面加一个附点,称为“附点音符”。附点表示要将前面音符的时值延长一半,所以,附点二分音符应数三拍。
(根据键盘准确找出1——7的位置)
2、指操:12 12 12 12 34 34 34 34 54 54 54 54
32 32 32 32 12 12 12 12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入基本乐理学习。

电子琴社团活动记录【三篇】

电子琴社团活动记录【三篇】

电子琴社团活动记录【三篇】电子琴是一种电子键盘乐器,属于电子合成器。

它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大多配有声音存储器波计,用于存储各种乐器的真实声音波形,并在演奏时输出。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电子琴社团活动记录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一、指导思想电子琴以其丰富的音色,多变的节奏,较容易掌握的演奏方法赢得了学生的喜爱。

当学生把会唱的歌通过转变成琴声演奏出来时,都会充满了成就感和自豪感。

让孩子们学习电子琴,不但能锻炼他们的意志,而且有助于开拓智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与能力,让孩子们产生美感享受,陶冶他们的情操。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任务是在学生掌握电子琴的基本弹奏技能,熟悉五线谱识谱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功能。

1.重新认识乐谱,能够根据乐谱演唱出来弹奏曲目,拿下节奏。

2.能根据键盘准确找出1——7的位置,能初步根据所学简谱弹奏曲目。

3.培育学生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发展审美能力。

4.让学生保持良好的演奏姿势和学会正确的演奏技巧。

三、教学重点1.掌握正确的弹奏姿势,培养严格的视谱习惯。

2.训练手指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初步掌控音色和基本节奏型的运用,单指和弦和多指和弦的掌控。

3.进一步加强手指的独立性,训练手指灵活、流畅地弹奏。

4.强化对声部以及对音色、音量控制能力、能够较完整地整体表现音乐形象。

5.掌握音色组合、音色、节奏伴奏的替用、转换、恰当地运用,以为歌曲配弹伴奏。

四、教学原则1.在弹奏技术训练中,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

2.必须遵从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强化配弹歌曲演奏的训练。

3.教学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来用启发式教学。

五、教学措施1.趣味互动学习掌握歌曲。

2.童趣的鼓励掌控音符的自学。

3.通过学习五线谱掌握认知能力及合作能力。

4.通过趣味的游戏,使学生积极主动回去自学音符,提升自学的兴趣。

5.通过手指练习的学习,能主动去认识乐谱。

6.通过故事使学生能够过在欢乐中掌控手型。

音乐兴趣小组活动计划、记录、总结1500字

音乐兴趣小组活动计划、记录、总结1500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音乐爱好小组活动方案、记录、总结音乐爱好小组活动方案、记录、总结活动方案:为了让成员们更好地呈现自己的音乐才华,增进彼此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我们预备举办一次音乐爱好小组活动。

具体方案如下:1. 时间:活动将于下周六下午2点开头,估计持续两个小时。

2. 地点:在学校音乐教室进行。

3. 活动内容:a. 个人表演:每个成员都可以预备一个自己宠爱的歌曲或乐曲,进行个人表演。

期望每个人在前一天提前告知自己预备演奏或演唱的曲目,以便支配时间。

b. 合奏演出:我们也将尝试进行一次合奏演出,期望成员们能够乐观参与,共同争辩和打算合奏的曲目。

c. 相互学习:我们可以相互沟通和共享自己的音乐阅历,相互学习新的技巧和学问。

期望成员们能够预备一些问题或者话题,作为进行沟通和争辩的素材。

4. 资源预备: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a. 乐器:成员们应当自行预备所需要的乐器或设备,如吉他、钢琴、鼓等。

假如个别成员没有自己的乐器,可以提前告知,我们可以挂念联系和借用。

b. 音响设备:找学校借用音响设备,保证演出和合奏的音效。

记录: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我将会记录以下内容:1. 成员的表演曲目和演出状况。

2. 合奏曲目的选择和排练状况。

3. 成员的反馈和意见。

4. 沟通和争辩的内容和结果。

总结:通过这次音乐爱好小组活动,我们取得了以下收获和总结:1. 成员们的个人表演都表现出了很高的水平和热忱,呈现了他们的音乐才华。

2. 合奏演出遇到了一些困难,需要更多的排练时间和沟通合作。

但是,成员们对合奏的爱好和热忱是很高的。

3. 成员们在沟通和共享中提出了很多有意思的问题和观点,大家彼此学习到了很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 大家期望能够定期举办这样的音乐爱好小组活动,以提升自己的音乐技巧和增进彼此之间的沟通。

5. 我们还需要更好地预备活动细节,如时间支配、乐器资源等方面,以提升活动的效果和质量。

总体来说,这次音乐爱好小组活动是一个很好的开头,我们取得了很多成果和进步。

腰鼓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腰鼓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腰鼓兴趣小组活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活动手册》第三单元“鼓乐飞扬”,具体内容为腰鼓的制作与演奏。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腰鼓的起源与发展,学习腰鼓的基本演奏技巧,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腰鼓的起源、发展及其在我国民间音乐中的地位。

2. 学会腰鼓的基本演奏技巧,能独立完成一首简单的腰鼓曲目。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音乐素养,激发学生对民间音乐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腰鼓的基本演奏技巧。

教学重点:腰鼓的制作过程、演奏方法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腰鼓、鼓槌、教学光盘、音响设备。

2. 学具:每组一套腰鼓、鼓槌、纸张、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腰鼓舞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腰鼓的特点及其在民间音乐中的地位。

2. 制作腰鼓:教师讲解腰鼓的制作过程,学生跟随步骤进行制作。

3. 学习演奏技巧:教师示范腰鼓的基本演奏技巧,学生模仿练习。

4. 实践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进行腰鼓演奏练习,期间教师巡回指导。

5. 团队协作:各小组合作完成一首腰鼓曲目,进行展示。

六、板书设计1. 腰鼓的起源与发展2. 腰鼓的基本演奏技巧3. 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人分享腰鼓的制作过程及演奏技巧,共同完成一首腰鼓曲目。

答案:根据课堂上所学,向家人介绍腰鼓的制作过程、演奏技巧,并带领家人进行演奏练习,共同完成一首腰鼓曲目。

2. 课后拓展:了解其他民间乐器,如锣、鼓、笛等,了解它们的演奏方法和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了腰鼓的起源、发展及其演奏技巧,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腰鼓知识的掌握程度,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民间音乐的美,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同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参加腰鼓比赛、演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腰鼓的基本演奏技巧。

2023年小学生音乐兴趣小组活动总结音乐兴趣小组活动记录及总结(4篇)

2023年小学生音乐兴趣小组活动总结音乐兴趣小组活动记录及总结(4篇)

2023年小学生音乐兴趣小组活动总结音乐兴趣小组活动记录及总结(4篇)2023年小学生音乐兴趣小组活动总结音乐兴趣小组活动记录及总结篇一在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中都比拟留意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这个根底理念,这一理念常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妙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

在课堂中奇妙地把音乐根底学问有机地渗透到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中,注意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魅力,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并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对音乐律动的参加放在重要位置。

一方面,上课时留意琴声美、语言美,让学生体会美的想象力,从而使学生进而喜爱上音乐活动课。

另一方面,通过倾听音乐、表现音乐、音乐制造等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抱负境地所吸引、所沉醉,与之产生情感的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才智,以利于学生养成安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每节课至少要留出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表现自己,鼓舞学生在他人面前自信地表演,树立学生的自信念。

每节课还设计一些值得讨论、可争论的.问题,让学生制造性地思索答复。

注意进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并且从不用教师的思维定势去约束学生,应敬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及理解,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

如在观赏《友情地久天长》时,是让学生先听音乐,然后依据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及理解,发挥自己的想像,无论学生觉得音乐在表现什么,教师都不去压抑学生,而是鼓舞学生勇于表达自己个人的观点,爱护和鼓舞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

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主要是通过供应开放式的音乐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奇怪心和探究愿望。

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是进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

通过小组学习,学生们从中可挖掘自身的很多潜力,如:组织力量、交际力量、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等。

在上《军港之夜》这一课时,让学生分组进展演奏,每组自己推选一名组长,再由组长来组织、安排每个人的演奏任务。

音乐兴趣小组活动记录(整理后)

音乐兴趣小组活动记录(整理后)

音乐兴趣小组活动记录(整理后)
日期:[日期]
地点:[地点]
参与人员:[参与人员]
活动内容
本次音乐兴趣小组活动旨在分享大家对音乐的喜爱和理解,以
及提升音乐技能。

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分享音乐心得:每位参与者有机会分享自己在音乐方面的心
得体会,可以是喜欢的音乐类型、推荐的歌曲或演唱者,或者个人
在音乐创作、演奏等方面的经验。

2. 合奏表演:参与人员一起合奏一首乐曲,以提高团队合作和
音乐协调能力。

乐曲的选择可以根据小组成员的意愿和能力来确定。

3. 音乐技巧分享:有经验的成员可以分享一些音乐技巧和乐器
演奏的技巧,帮助其他成员提升自己的音乐水平。

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取得了以下成果:
1. 参与人员积极分享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和心得体会,大家互相交流和借鉴,增强了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合奏表演中展现出了良好的团队合作和音乐协调能力,每位成员都积极参与,使乐曲表现更加出色。

3. 音乐技巧分享环节中,一些有经验的成员分享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帮助其他成员提高了音乐技能。

后续计划
为了进一步提升音乐兴趣小组的活动效果,我们计划:
1. 组织更多的音乐分享和演奏活动,加强小组成员间的交流和互动。

2. 鼓励成员自主研究和提升音乐技能,可以定期组织一些乐器演奏和创作的培训课程。

3. 深入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可以组织参观音乐会或音乐展览,拓宽大家的音乐视野。

希望以上计划能够促进音乐兴趣小组的发展和成长,让更多的人感受音乐的魅力。

以上为音乐兴趣小组活动记录(整理后),感谢各位的参与和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次:第二周辅导教师:地点:器乐教室参加人员:器乐队成员活动内容:教会学生演奏的口型、呼吸方法和演奏姿势。

活动过程:教师先简介我校的艺术教育的相关情况和口风琴的一些相关知识,然后教学生吹响口风琴,教师先示范演奏的口型,讲解注意要领,然后逐个检查,并纠正存在的问题,要他们注意微笑、收唇,放松,照镜子,吹孔对准嘴唇中间,口风要纯净。

在讲述吸气方法时,让学生两手掐腰,深呼吸,用气息把手顶开,体会气息的感觉。

在练姿势时,先由教师示范,然后逐个检查,并要求学生课后对照镜子多练习。

活动效果:通过学习大多数学生基本掌握了口风琴演奏的口型、姿势及呼吸方法,实现了上课目标,还有个别同学收唇不到位,口风偏杂,还有一些同学呼吸方法不正确。

周次:第三周辅导教师:地点:器乐教室参加人员:器乐队成员活动内容:检查上节课内容,开始学习基本指法。

活动过程:教师先检查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考察他们的掌握情况,如有问题,进行单独纠正,然后让学生对照书上的基本指法进行练习,要求手指要放松,指导学生一起演奏1、2、3、三个音。

接着教师带领学生唱曲谱,讲解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和全音符的奏法,然后学生自由练习,教师流动指导,对吹错的同学进行纠正,最后全体同学在教师指挥下集体演奏本课所学乐曲,对学生本课出现问题提出改进方法。

活动效果:通过本课学习,大部分同学都能准确演奏乐曲,基本实现了上课目标,有的同学口风偏杂,有的节奏感不好。

周次:第四周辅导教师:地点:器乐教室参加人员:器乐队成员活动内容:检查上节课内容,学习低音6指法,吹奏小夜曲,吹起芦笙跳起舞。

活动过程:教师先检查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考察他们的掌握情况,如有问题,进行单独纠正,并带领学生齐奏上节课学习乐曲。

低音6指法可以让学生先看书自学,然后请同学示范,教师逐个检查。

然后讲解八分音符的演奏方法,并带领学生视唱小夜曲和吹起芦笙跳起舞的曲谱,边打拍边唱,基本唱熟后再让学生自己练习,要求学生演奏时速度一定要慢,教师流动指导,逐个检查,对吹错的同学进行纠正,最后全体同学在教师指挥下集体演奏本课所学乐曲。

活动效果:通过本课学习,大部分同学都能准确演奏乐曲,基本实现了上课目标,部分同学节奏不好,另外,还有不少同学演奏速度过快,没有养成好的演奏习惯。

周次:第五周辅导教师:地点:器乐教室参加人员:器乐队成员活动内容:检查上节课内容,复习小夜曲,吹起芦笙跳起舞,学习低音5的演奏方法,并根据书本乐曲进行巩固练习。

活动过程:教师先检查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考察他们的掌握情况,如有问题,进行单独纠正,然后提醒大家要注意速度,并指挥学生齐奏。

然后讲解低音5的指法和演奏方法,并提出注意事项,手放松,不漏气,唇放松,气要缓。

接着让学生自己练习几分钟,然后教师逐个检查,并进行指导。

在学生已掌握演奏方法后,再带领学生视唱侗笛声声,小喇叭和钟声,每唱过一首,紧接着让学生吹奏巩固,再学习下一首,先自己练习,然后教师再打拍带领学生齐奏,最后教师提出课后要求。

活动效果:通过本课学习,大部分同学都能准确演奏乐曲,基本实现了上课目标,主要问题是低音5的演奏方法一些同学还掌握不好,有嘴唇紧和手指紧、漏气现象。

周次:第七周辅导教师:地点:器乐教室参加人员:乐器队成员活动内容:本课主要任务是检查上节课内容,特别是上节课问题较多的同学,重点检查。

活动过程:教师先带学生唱两遍上节课学习的乐曲,然后打拍子指挥学生集体演奏几遍,接下来学生自由练习,教师流动指导。

本次上课,由于练习时间比较少,不少学生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同学嘴唇紧,有点口风偏,有的手指漏气,有的吸气不够深,有点节拍不对,教师逐个进行检查,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提出要求,写在他们课本上,要求他们以后对照不足之处进行练习。

活动效果:本课学生问题比较多,可要求学生课后多练习。

周次:第八周辅导教师:地点:器乐教室参加人员:乐器队成员活动内容:检查上节课内容,抽查部分同学,特别是上节课问题较多的同学,然后全体同学齐奏。

学习4的指法,并结合书本乐曲进行练习。

活动过程:教师先检查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考察他们掌握情况,特别是上次低音5吹不响的同学,然后教师打拍,,学生齐奏侗笛声声,小喇叭和钟声,接着教师教4音的指法,学生练习后齐吹。

再学生熟练吹奏4音后,教师弹琴,带领学生视唱过小桥和各族儿童心连心,唱熟后再让学生自主练习,教师流动指导,在大家基本练熟后,全体学生齐奏这两首乐曲,教师打拍控制速度,最后教师对本课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出课后要求。

活动效果:通过本课学习,大部分同学都能准确演奏乐曲,基本实现了上课目标,低音5的演奏方法一些同学还是掌握不好,新学习的4音指法一些同学反应有点慢。

周次:第九周辅导教师:地点:器乐教室参加人员:乐器队成员活动内容:检查上节课内容,抽查部分同学,特别是上节课问题较多的同学,然后全体同学齐奏。

新学习低音7的指法,并吹奏练习2和练习3。

活动过程:教师先检查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考察他们掌握情况,并对有错误的同学进行纠正。

接着教师要求学生自学低音7的指法,教师抽查并带领学生齐吹。

接着教师弹琴,学生唱练习2和练习3的曲谱,在基本唱熟后让学生自由练习,教师流动指导,对于学生演奏上的错误进行纠正,最后教师打拍,学生齐吹这两首乐曲,总结部分,教师对本课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出课后要求。

活动效果:通过本课学习,大部分同学都能准确演奏乐曲,基本实现了上课目标,近期同学们都进步很大但个别同学演奏速度依然偏快。

周次:第十周辅导教师:地点:器乐教室参加人员:乐器队成员活动内容:检查上节课内容,学习5音指法及演奏方法,学会演奏《新年好》和《生日快乐》。

活动过程:教师先检查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考察他们掌握情况,并对有错误的同学进行纠正。

然后教师讲解5音指法及演奏要领,并结合低音5进行练习,演奏练习1,接着教师带领学生唱新年好和生日快乐的曲谱,唱熟后让学生自由练习,教师流动指导,要求大家速度要慢,不要急,在同学们都练熟后教师指挥齐奏,教师对本课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办法。

活动效果:通过本课学习,大部分同学都能准确演奏乐曲,基本实现了上课目标,个别同学对于5音与低音5的区别依然演奏不好,容易混淆。

周次:第十二周辅导教师:地点:器乐教室参加人员:乐器队成员活动内容:检查上节课内容,学习6音指法及演奏方法,学会演奏欢乐颂和卖报歌。

活动过程:教师先检查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考察他们掌握情况,特别是上次吹错的同学,种点检查后集体检查,全体同学齐奏。

学生先自学6音指法,教师讲解6和低音6在演奏方法上的区别,让个别同学做示范,并吹奏练习1,本课新学乐曲为欢乐颂和卖报歌,先带学生视唱曲谱,唱熟再吹,欢乐颂演奏时提醒学生注意附点的奏法和八分音符的奏法,讲卖报歌时注意十六分音符的奏法,在同学们都练熟后教师指挥齐奏,教师对本课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办法。

活动效果:通过本课学习,大部分同学都能准确演奏乐曲,基本实现了上课目标,个别同学对附点的节奏掌握不好,另外中低音混淆的情况依然存在。

周次:第十三周辅导教师:地点:器乐教室参加人员:乐器队成员活动内容:检查上节课内容,学习7音指法,吹奏练习2和练习3。

活动过程:教师先检查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考察他们掌握情况,并对有错误的同学进行纠正。

然后教师讲解7音指法及演奏方法,并把低音7结合起来练,注意气息的急与缓的控制。

教师弹琴,学生跟着视唱练习2和练习3,唱熟后让学生自由练习吹奏,教师流动指导,在同学们都练熟后教师指挥齐奏,教师对学生存在问题进行纠正,提出课后要求。

活动效果:通过本课学习,大部分同学都能准确演奏乐曲,基本实现了上课目标,一些同学气息和口风控制不好,可让他们多跑步,练习气息。

周次:第十四周辅导教师:地点:器乐教室参加人员:乐器队成员活动内容: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学习高音1指法,吹奏找朋友和上学歌。

活动过程:教师先检查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考察他们掌握情况,并对有错误的同学进行纠正。

然后教师讲解高音1指法及演奏方法,如何把中音1和高音1演奏清楚,并让部分同学起来示范。

教师弹琴,学生跟着视唱练找朋友和上学歌,唱熟后让学生自由练习吹奏,教师流动指导,在同学们都练熟后,抽查部分同学,教师进行点评,最后教师打拍指挥齐奏,并提出课后要求。

活动效果:通过本课学习,大部分同学都能准确演奏乐曲,基本实现了上课目标,还是有部分同学对高低音的气息缓与急掌握不好,高音1吹不上去,要多练习。

周次:第十五周辅导教师:地点:器乐教室参加人员:乐器队成员活动内容:检查上节课内容,复习高音1指法,吹奏江苏民歌茉莉花。

活动过程:教师先检查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考察他们掌握情况,并对有错误的同学进行纠正。

然后教师播放江苏民歌茉莉花,让学生欣赏,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唱。

接着教师带领学生视唱茉莉花的曲谱,唱熟后让学生自由练习吹奏,教师流动指导,在同学们都练熟后,抽查部分同学,教师进行点评,最后教师打拍指挥齐奏,并提出课后要求,要求他们课后多练,争取演奏的更熟练、更流畅。

活动效果:由于本曲很多学生都比较熟悉,因此本课完成情况很好,大部分同学都能准确演奏乐曲,个别同学节奏感不好。

周次:第十六周辅导教师:地点:器乐教室参加人员:乐器队成员活动内容:检查上节课内容,复习《茉莉花》,复习《友谊地久天长》。

活动过程:教师先检查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考察他们掌握情况,并对有错误的同学进行纠正。

然后教师打拍,学生齐奏茉莉花。

接着教师播放友谊地久天长录音,让学生欣赏,然后讲解本曲的节奏,带领学生视唱本曲的曲谱,唱熟后让学生自由练习吹奏,教师流动指导,在同学们都练熟后,抽查部分同学,教师进行点评,最后教师打拍指挥齐奏,并提出课后要求,下次争取演奏的更连贯自然,初中学生主要问题是气息不足,只有靠多锻炼身体,包括练长音和跑步。

活动效果:通过本课学习,大部分同学都能比较准确演奏乐曲,部分同学嘴唇有点紧,音色较杂,声音没有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