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练习题本试题仅作复习之用并非考试试题
环境监测 质量管理考试题库

第五章质量管理分类号:Q一、填空题1.国家环境标准包括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基础标准、标准和标准、答案:污染物排放(或控制)环境监测方法(或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环境标准样品2.我国化学试剂分为四级,优级纯试剂用G.R表示,标签颜色为色,分析纯试剂用A.R表示,标签颜色为色,化学纯试剂用c.P表示,标签颜色为色。
答案:绿红蓝3.生物样品采集中,应特别注意防止和样品的。
答案:沾污代表性4.气体标准的传递是指将国家一级标准气体的传递到上的过程。
标准传递的逆过程称为标准的溯源,当进行系统误差分析时,可逆向逐级检查各步骤对误差的贡献,追踪原因,从而保证监测数据质量。
答案:准确时值例行工作所用的标准气体5.在空气和废气监测中,如果现场污染物浓度不清楚,采气量或采样时间应根据和确定。
答案;标准规定的浓度分析方法的测定下限6.在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实验室分析中,对有些斜率较为稳定的校准曲线,在实验条件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使用以前的校准曲线时,必须测定个标准点,测定结果与原曲线相应点的相对偏差均应小于%,否则应重新制备曲线。
答案:两57.在水污染源在线监测中,运行维护人员每月应对每个站点所有自动分析仪至少进行1次质控样试验,采用国家认可的两种浓度的质控样进行试验,质控样品浓度应接近浓度,另一种应超过相应排放标准邃廑!堡型壁昌至尘塑0定次,质控样测定的相对误差应不大于标准值的±%。
答案:废水实际210二、判断题1.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整个环境监测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
()2.进行水样分析时,应按向批测试的样品数,至少随机抽取l O%~20%的样品进行平行双样测定。
()答案:正确.3.对拟修约的数字,在确定修约位数后必须连续修约到所确定的位数。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对拟修约的数字,在确定修约位数后应该一次修约获得结果,而不得多次连续修约。
4.仪器校准、空白试验、标准物质对比分析和回收率测定,都是减少系统误差的方法。
环境保护质量保证复习题

河南省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复习题参考书《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简称《水质保手册》一、填空题1.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对整个(环境监测)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是通过配套实施各种(质量控制)技术和(管理规程)而达到保证各个(监测环节)工作质量的目的。
2. 为确保监测数据的质量,使取得的监测数据真实地反映环境质量,要求监测数据应达到(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完整性)五性的要求。
3. 实验室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实验室间质量控制)。
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有(自控)和(他控)两种方式,实验室间质量控制是各参加实验室处于(受控)条件下,由有经验的(实验室)主持进行。
4. 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室的基础工作[(方法选择)、(容、量器皿校准)、试剂和实验用水的纯化、(仪器设备定期检定)],空白试验,(检出限),(校准曲线),平行样、加标回收、标准样分析,(质量控制图)。
5.实验室间质量控制由(常规监测)之外的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执行,对某些实验室的(监测分析质量)进行评价的工作,常实施于诸多部门或众多实验室之间的(协作实验)中。
可以通过共同分析一个(统一样品)实现,也可以用对(分析测量系统)的现场评价方式进行。
1-5题《水质保手册》P56.质量保证管理工作经历了(质量管理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共三个阶段。
7.平行样分析反映数据(精密度),加标回收率分析反映数据(准确度),空白试验反映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和分析人员的(技术水平)。
《水质保手册》P3238.常规监测质量控制技术包括(平行样分析)、(加标回收率分析)、(密码样和密码加标样分析)、(标准样分析)、(室内互检)、(室间外检)、(方法比较分析)、(质量控制图)《水质保手册》P3269.环境监测仪器应按国家(计量法)的规定定期进行(检定)和(校验),贴上(合格)(绿色)、(准用)(黄色)和(停用)(红色)三色标志。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考核试卷

16.下列哪种情况可能导致监测数据失真?()
A.监测设备校准不准确
B.监测方法选择合适
C.监测人员操作熟练
D.监测样品保存得当
17.在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中,监测数据审核的主要目的是()
A.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B.降低监测成本
C.提高监测速度
D.减少监测工作量
18.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原则?()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年__月__日得分:_______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主要目的是()
6.下列哪个指标不属于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评价?()
A.精密度
B.准确度
C.灵敏度
D.特异性
7.在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中,内部质量控制主要包括()
A.空白试验、平行样分析、标准物质分析
B.空白试验、加标回收试验、质控样品分析
C.空白试验、平行样分析、加标回收试验
D.空白试验、标准物质分析、质控样品分析
8.下列哪种情况需要进行监测数据的外部质量控制?()
16. A
17. A
18. D
19. A
20. D
二、多选题
1. ABC
2. ABCD
3. ABC
4. ABC
5. ABC
6. ABC
7. AB
8. ABC
9. ABC
10. ABCD
11. ABC
12. ABCD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基本知识复习试题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基本知识复习试题-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基本知识复习试题一.填空题1.质量保证的目的是保证监测数据具有、、、、和。
答:代表性;完整性;精密性;准确性;可比性。
2.常用于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技术有分析、分析、值测定,还有对比分析,分析方法实验和的应用等。
答:平行双样;加标回收率;空白实验;标准物;比较;质控图。
3.分光光度法分析中校准曲线的一元线性方程为,其中a为回归直线和纵轴的交点,即,b为曲线的斜率,也是方法的,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为,用表示该曲线的剩余标准差。
剩余标准差能说明回归直线的。
答:y=a+bx; 截距;灵敏度;r; S E;精密度。
4.按GB6682-92标准,分析实验室用水分级,原子吸收光谱用水为级水,其电导率测定在25℃时,,一般化学分析实验用水为级水,其电导率测定在25℃时,。
答:三、二;≤0.10ms/m(≤1.0µs/cm)、三、≤0.5ms/m(≤5.0μs/cm)。
5.空白实验是指用代替样品,其它所加试剂和操作步骤与样品测定。
答:纯水;完全相同。
6.在分光光度法中常将与之间的关系用式表示,即。
答:自变量;因变量;线性相关;一元线性回归方程;y=a+bx。
7.在环境监测分析中通常规定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用来表示,一般要求应。
答:r;≥0.999。
8误差按其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分为、、和答:系统误差;随机误差;过失误差。
9.绝对误差是与之差,相对误差为与的比值。
答:测量值;真值;绝对误差;真值。
10.当前我省计量认证合格证书有效期为年,有效期满前个月应向省技术监督局提出计量认证的。
答:五;6;复查申请。
11.计量认证的复查依据的规定进行。
答:计量认证评审。
12.衡量实验室内测定结果质量的主要指标是:和。
答:精密度;准确度。
13.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对监测结果的质量要求是样品具有:、,测定数据应具有符合要求的、和。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HJ630-2011)练习题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 HJ 630-2011 )一、填空题1. 数据处理时应保持监测数据的 ,确保 、 地反映监测结果。
答案:完整性 全面 客观2. 内审中发现的问题应按程序采取 或 ,对潜在的问题应采取有效 的。
答案:纠正 纠正措施 预防措施3. 与监测工作有关的标准和作业指导书都应 、 、并便于取用。
答案:受控 现行有效4.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空白样品测定结果一般应 。
答案:低于方法检出限5. 采样校准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时,仅限于 使用。
答案:其线性范围内6. 加标回收实验的方式有 、 和基体加标平行。
答案:空白加标 基体加标7、量值溯源是指测量结果通过具有适当准确度的中间比较环节,逐级往上追溯至 或国家计量标准的过程。
答案:国家计量基准8、 是指以概率论及统计检验为理论基础而建立的一种既便于直观地判断分析质量,又能全面、连续地反映分析测定结果波动状况的图形。
答案:质量控制图9、程序文件是规定质量活动方法和要求的文件,是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应明确控 制目的、适用范围、职责分配、活动过程规定和相关质量技术要求,具 。
答案:可操作性10、 是针对特定岗位工作或活动应达到的要求和遵循的方法。
答案:作业指导书 (HJ 630-2011)中,记录包括和 。
(HJ 630-2011)中,文件控制是指应建立并保持质 、审核、批准、标志、 、保管、修订和废13. 指实验室自身对其测量设备或参考标准、基准、传递标准或工作标准以 及标准样品 /有证 标准物质(参考物质)在相邻两次检定(或校准)期间内进行核查,以保 持其检定(或校准)状态的 置信度,使测量过程处于受控状态,确保检(校)验结果的质 量。
答案:期间核查14. 指测量结果通过具有适当准确度的中间比较环节,逐级往上追溯至国家 计量基准或国家计 量标准的过程。
答案:量值溯源15. 环境监测质量体系应建立质量体系文件,包11、《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答案:质量记录 技术记录 12、《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 量体系文件的控制程序,保证文件的 止等活动受控,确保文件现行有效。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考核试卷

D.监测设备的先进性
13.以下哪些情况下需要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
A.数据出现异常值
B.监测方法发生变化C.仪器设备行维修D.监测任务完成后
14.环境监测中,加标回收实验的目的有()
A.评价分析方法的准确性
B.评价样品预处理的效果
C.评价实验室操作的稳定性
D.评价质量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2.加标回收实验步骤包括在样品中添加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然后与样品一起进行分析。该实验的作用是评价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实验室操作的稳定性。
3.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措施包括方法确认、设备校准、精密度控制和数据审核等。这些措施通过确保实验过程的标准化和数据的准确性来保障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在发现和解决监测数据质量问题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例如通过定期审核和评估,发现数据异常,及时采取措施纠正,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9.分析准确性质量控制有效性
10.完善的体系严格的管理高素质的队伍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基本原则包括科学性、规范性和公正性。它们在监测工作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权威性,从而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7.平行双样实验主要用于评价采样过程的准确性。()
8.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措施会增加环境监测的成本。()
9.任何环境监测数据都可以通过质量控制措施来提高其准确性。()
10.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性可以通过定期的内部和外部审核来评估。()
(完整版)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试卷试题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及答案应用化学系《环境监测》试卷(含答案)(说明:考试时间110分钟)一、填空(本题共10分,每小题1分)1、我国环境标准中的“三级”指国家级、地方级、行业级;2、水中氨氮是指以游离氨(NH3)或铵盐(NH4+)形式存在的氮。
3、误差的大小是衡量准确度高低的尺度.4、对河流污染的监测,布设在进入城市、工业排污区的上游、不受该污染区域影响地点的断面称为对照断面。
5、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水样的COD时,所用催化剂为Ag2SO4.6、测定80.0ml水样的DO,消耗0。
010mol/L的Na2S2O3 14.24ml,该水样的DO(O2,mg/L)为14。
24。
7、两份水样pH值的测定结果分别为4.0和7.0,这两份水样的氢离子活度相差1000倍。
8、I2+2S2O32—= 2I- + S4O62-9、用容积为20L的配气瓶进行常压配气,如果原料气的纯度为50%(V/V),欲配制50ppm的SO2标准气,需要加入2ml原料气。
10、将下列数值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14。
0500→14.0 ; 14。
1501→14.2。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采集废水样,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采样监测A类污染物,在总排污口采样监测二类污染物。
A、一B、四C、三D、二2、用于采集总悬浮颗粒的滤膜在采样前、后应在A条件下称重。
A、恒温、恒湿B、装有变色硅胶的干燥器内干燥后C、105 5℃烘箱内烘干D、室内自然干燥3、实验数据中对于可能会歪曲试验结果,但尚未经检验断定的测量数据称为B .A、离群数据B、可疑数据C、正常数据D、剔除数据4、环境监测实行C监测原则。
A、总体B、平均C、优先D、综合5、大气污染物监测布点时,对有多个污染源构成污染群,且大污染源比较集中的地区,一般采用 A 布点法.A、同心圆B、扇形C、网格D、分散式6、标准状态下测定某汽车尾气中CO含量为2.8mg/m3,若用ppm表示,则CO含量为 A ppm。
环境监测 质量管理考试题库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根据产生原因,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过失误差。
11.使用天平称量物质前,应开启侧门平衡天平内和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
答案:正确
12.对于第一类水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 一
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 ) ·
答案:正确 . 13.空白试验反映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和分析人员的经验与技术水平。( ) 答案;正确。 14.常规监测质量控制技术包括平行样分析、明码样分析、密码样分析、标准样品分析、 加标回收率分析、室内互检、室间外检、方法比对分析和质量控制图等。( ) 答案;正确 15.系统误差又称恒定误差或可测误差、偏倚。( ) 答案:正确 1 6.实验室间质量控制是在各参加实验室处于受控的条件下,由有经验的实验室主持进 行。( ) 答案:正确 17.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工作实行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不实行 分级管理。(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分为国家和 省级两级管理。 1 8.开展环境监测时,选择监测分析方法的原则是首选国家标准分析方法。( ) 答案;正确 1 9.剧毒试剂应由两个人负责管理,加双锁存放,共同称量,登记用量。( ) 答案;正确 20.根据《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质量管理机构(或人员)的主要职责中不包括:组 织开展对下级环境监测机构监测质量、质量管理的监督与检查。(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根据《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组织开展对下级环境监测机 构监测质量、质量管理的监督与检查是质量管理机构(或人员)的主要职责。 21.样品在采集、运输、保存、交接、制备和分析测试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确保样品质量。( ) 答案;正确 22.内部质量控制的方式不包括空白样分析。( )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采取密码样、明码样、空白样、加标回收和平行样测试等方 式都是内部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23.对环境监测人员实施持证上岗考核时,对没有标准样品的环境监测璎目,可采取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练习题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环境,是指影响人类和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
(×)2.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制定严于国家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并且必须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后才能生效。
(√)3.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制定严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并且必须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后才能生效。
(×)4.开展社会委托性监测工作是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的法定职责。
(×)5..环境监测项目同时有国际、国外和国内行业监测分析方法标准时,优先首选国际标准。
(×)6.《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和《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是我国环保部门的行业标准方法。
(×)7.通过实验室资质认定的环境监测站所出具的监测报告均具有法律效力。
(×)8.环境监测结果通常用三位有效数字表示。
(×)9.监测结果的最后一位不能小于检出限。
(√)10.质量方针就是由某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1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3838-2002)将地表水水域功能划分为Ⅰ、Ⅱ、Ⅲ、Ⅳ、Ⅴ、Ⅵ和劣Ⅵ类。
(×)12.实验室体系文件主要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三大类。
(×)13.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工作原则是分级响应,属地管理。
(×)14.天平是国家规定的强制检定计量量具,应定期由计量部门检定。
(√)15.在生活饮用水源地和Ⅲ类水域内不得新建排污口。
(×)16.环境监测数据的五性是指代表性、可比性、准确性、精密性和可靠性。
(×)17.“十一五”期间国家实行排放总量控制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化学需氧量和氨氮。
(×)18.测量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过失误差。
(√)19.气体污染物浓度通常用3单位表示,有时也可用3、、、%表示。
(×)20.空气质量标准中含有:2、、2、、10、等指标。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1. 当水面宽>100m时,在一个监测断面上应设置 C 条采样垂线。
A. 6B. 5C. 3D. 22.等比例混和水样为 A 。
A. 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所采水样量随时间与流量成比例的混合水样。
B. 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按等时间间隔采等体积水样的混合水样。
C. 在某一时段内,从水中不连续地随机(如地点)采集的样品按比例混和所得的混和水样。
3.测定水中余氯时,最好在现场分析,如果做不到现场分析,需在现场用过量 C 固定,且保存时间不应超过 C 小时。
A. 12B. 12C. 6D. 244. 下列项目中, D 采样时,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
A. 化学需氧量B. 氨氮C.D. 生化需氧量5.标准溶液浓度通常是指C 的浓度,否则应予校正。
A. 16℃B. 18℃C. 20℃D.22℃6.海洋环境调查监测中,对于样品容器的材质选择,常用的玻璃容器一般不适合于 A 的贮存。
A. 痕量重金属样品B. 有机化合物样品C. 生物样品D. 无机化合物样品7.对于流速和待测污染物浓度都有明显变化的流动水,精确的采样方法是D 。
A. 在固定时间间隔下采集周期样品B. 在固定排放量间隔下采集周期样品C. 在固定流速下采集连续样品D.在可变流速下采集流量比例连续样品19.首次确立了公众参与原则,鼓励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以适当方式参与环境决策的法律是 B :A. 《环境保护法》B.《环境影响评价法》C.《大气污染防治法》D.《行政许可法》8.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和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的水体属于C 类水体。
A.Ⅱ B. Ⅲ C. Ⅳ D. Ⅴ9.验收监测应在工况稳定、生产负荷达到设计能力 B 的情况下进行。
A . 50%以上 B. 75%以上 C. 85%以上 D . 95%以上10. 用参比方法对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进行验收时,二氧化硫至少应获取C 个数据对以进行准确度计算。
A、3个B、6个C、9个D、12个11.根据《水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 356-2007),在进行实际水样比对时,比对试验数应不少于3对,其中 B 对比对结果必须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A、1对B、2对C、3对12.对有明显生产周期、污染物排放稳定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时污染物的采样和测试频次一般为 B 个周期。
A、1个;B、2-3个;C、4-5个;D、5个以上13.主要污染物减排监测是对C 进行核定。
A、污染源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浓度B、污染源数量及其分布C、污染源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总量D、污染源排放趋势1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 D 。
A.检举B.控告C.投诉D.检举和控告15、我国《水污染防治法》中所说的“油类”是指 D 。
A.任何类型的油B.动物油C.矿物油D.任何类型的油及其炼制品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校准曲线的特征指标有。
A. 回归方程B. 精密度C. 截距D. 斜率E. 剩余标准差F. 线性相关G. 线性相关系数2.水质监测采样时,下列项目中哪些不用在现场加入固定剂处理。
A. 砷B. 硫化物C. 生化需氧量D.硝酸盐氮E. 叶绿素a3.下列项目中必须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的监测项目有。
A. 烷基汞B. 六价铬C.活性氯D. 高锰酸盐指数E.氨氮4.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中规定的国控重点污染源包括:A.占全国主要污染物工业排放负荷65%以上的工业污染源;B.城市污水处理厂;C.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D. 装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上火电厂5.地表水环境质量定性评价分为优、等级。
A. 良好B. 轻度污染C. 中度污染D. 重度污染6、原子吸收光谱仪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
A. 原子化器B. 分光系统C. 光源D. 检测器E.空气压缩机7. 检测地表水中金属镉()的含量在1-10范围内的水样,可应选择以下那种仪器方法进行检测。
A.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B.火焰原子吸收法C. 法D. 法E. 分子光谱法8. 气相色谱常用的检测器有A . B. C. D . E.9. 四极杆质量分析器常用的扫描方式:。
A. 全谱扫描B. 选择离子扫描C. 轰击电离D. 化学电离E. 场致电离10. “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监测方案要求,国控重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监测中废水监测包括以下必测项目。
A、悬浮物B、C、氨氮D、废水流量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实行实验室资质认定的法律依据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2. 《广东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试行)》规定:地级以上市、县(市、区)级环境保护监测机构领导和监督辖区内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
(×)3. 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18918-2002),大气中氨、硫化氢、臭气浓度、甲烷监测点应高于厂界或防护带边缘的浓度最高点。
(×)4. 根据《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75-2007),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每个固定污染源的总测定小时数不得小于锅炉、炉窑总运行小时数的75%,每小时的测定时间不得低于45分钟。
(√)5.监测可溶于水的废气污染物时,必须保持采样管的温度不低于80℃。
(×)6.采用化学吸收法监测采集废气样品时,吸收瓶应置于水槽中,则可保证吸收效率。
(×)7、夜间噪声是指晚二十二点至晨七点之间的期间的噪声。
(×)8、酸雨是指<5.0的酸性降水。
(×)9、环境监测数据的五性是指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可靠性。
(×)10、建立辖区内环境监测标准、技术规范和规定、质量管理工作的动态信息库,是地级以上市环境监测机构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方面的职责。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某监测站对某没有脱销装置的火电厂直排冷却水进行监测,报出监测结果为15,2,氨氮16。
请分析这组数据的合理性。
答:数据不合理。
理由是:火电厂的直排冷却水一般来自河水和或海水,在正常情况下不增加、和氨氮浓度,没有脱销的火电厂不存在重大氨氮污染源,监测结果氨氮浓度偏高,并且与的比值关系不正常。
2、某监测单位监测某造纸厂排放的废水,报出的为118,5为113。
请分析该组数据合理性,并简述原因。
答:监测结果不合理。
和的比值关系不正确。
3、某燃煤电厂装机容量为4×30万千瓦,分别配套了石灰湿法脱硫设施。
某监测站2007年采用定电位电解法对其进行每季度一次的监督性监测,报出的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为:8.13,10.5 3,31.2 3,12.6 3,请分析这组数据可能存在的问题。
答:⑴数据的有效数字表达不正确。
⑵监测浓度偏低,不能反映污染源正常的排污情况。
4、测定烟气二氧化硫应注意哪些问题?答:①应使用加热式采样管,采样前采样管要更换滤料,采样管预热到120℃左右。
采样系统连接好后,要进行漏气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