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期末考试题目与答案
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评估环境质量B. 监督污染源C. 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D. 以上都是2. 下列哪个参数不是大气污染物?A. 二氧化硫B. 氮氧化物C. 二氧化碳D. 颗粒物3. 水质监测中,常用的物理指标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 温度B. pH值C. 溶解氧D. 悬浮物4. 土壤污染监测中,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重金属的检测?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C. 色谱法D. 生物指示法5. 噪声监测的主要频率范围通常是:A. 20Hz-20kHzB. 50Hz-50kHzC. 100Hz-100kHzD. 200Hz-20kHz二、填空题1. 环境监测可以分为________监测、________监测和________监测。
答案: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2. 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严重影响的颗粒物,通常用________表示。
答案:PM2.53. 水质监测中,________是指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是评价水体自净能力的重要指标。
答案:溶解氧4. 土壤污染程度的判断通常依据________标准来进行。
答案:国家或地方环境质量5. 噪声监测时,声级计的单位是________。
答案:分贝(dB)三、判断题1. 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不会受到监测人员技术水平的影响。
(错)2. 环境监测只针对已经出现污染的环境进行。
(错)3. 水质监测中,化学需氧量(COD)是反映水体有机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对)4. 土壤污染的治理和修复通常比大气和水体污染更为困难。
(对)5. 噪声污染只对人类的生活和健康产生影响,对其他生物没有影响。
(错)四、简答题1. 简述环境监测的基本原则。
答:环境监测的基本原则包括系统性、连续性、代表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系统性原则要求监测工作全面覆盖各种环境要素;连续性原则要求监测工作持续进行,以掌握环境变化趋势;代表性原则要求监测点位和样本能够代表整体环境状况;准确性原则要求监测数据真实可靠;及时性原则要求监测结果能够快速反馈,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最新环境监测期末考试题目与答案

8、大气连续自动监测的子站布设应满足代表性、可比性、满足仪器设备正常运转所需其他物质条件。
9、监测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时,可用三氧化二铬将一氧化氮氧化成二氧化氮后测定。
10、噪声监测数据统计结果中的L50表示有5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值,它表示测定结果的噪声平均值。
六、简答题:(共40分)1、如何分别测定烟气中的正压、负压和全压,请画图说明。
(7分)(根据绘图的完整性给分,全压、静压和动压、正压、负压画错一个扣1.5分)2、请简述BOD、COD、TOD、TOC之间的关系,如何根据其关系确定有机物的类型。
(8分)BOD<COD<TOD(2分)根据TOD与TOC的比例关系判断有机物的种类:(2分)水样的TOD/TOC为2.67左右时,主要是含碳有机物;水样的TOD/TOC>4.0时,有大量的含S、P的有机物;水样的TOD/TOC<2.6时,有含硝酸盐、亚硝酸盐的有机物(4分)3、如何根据水样的甲基橙碱度(M)和酚酞碱度(P)确定水样是何种物质的碱度。
(10分)当水样的酚酞碱度为P,继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消耗酸量为M,总碱度为T:M=0时,P=T,水样中只含有NaOH;(2分)P>M时,P>T/2,水样中NaOH和CO32-;(2分)P=M时,水样中只含有CO32-;(2分)P<M时,P<T/2,水样中CO32-和HCO3-共存(2分)P=0时,M=T,水样中只有HCO3-(2分)4、请设计出一套监测某污灌区蔬菜中有机质监测的方案。
(10分)(每步2分)第一步:收集资料,调查污染区域的环境;第二步:布点,根据不同地形、地地貌特性进行布点,根据种植面积,灌溉条件选择合适的布点方法;第三步:采样,采样过程中注意不伤害植株和根系;第四步:制样:将样品在阴暗处风干,风干后利用四分法进行缩分,过筛,而后利用有机溶剂进行抽提;第五步:用气相色谱分析法进行分析测试。
七、计算题:(共30分)2、测定大气中SO2时,吸收液体积为50ml,采样流量为0.20L/min,采样1小时,现场温度15℃,压力为105kPa,取采样液10ml,测得吸光度为0.155,已知标准曲线回归议程是y=0.0345x+0.0048(y为吸光度,x 为SO2μg),求SO2的浓度。
环境监测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什么?A. 确定污染源B. 评价环境质量C. 控制污染D. 以上都是2. 以下哪个不是环境监测的常规项目?A. 空气质量B. 水质C. 土壤D. 噪声3.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采样方法有哪些?A. 随机采样B. 系统采样C. 等距采样D. 以上都是4.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个指标不属于物理污染?A. 温度B. 辐射C. 噪声D. 重金属5.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个指标属于生物污染?A. 悬浮颗粒物B. 细菌总数C. 化学需氧量D. 氨氮6.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个方法不适用于水质监测?A. 色谱法B. 光谱法C. 质谱法D. 重量法7.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个指标是评价大气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A. 二氧化碳B. 一氧化碳C. 氧气D. 氮气8.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个指标是评价土壤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A. 土壤湿度B. 土壤温度C. 土壤pH值D. 土壤有机质含量9.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个指标是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A. 水温B. 水压C. 水色D. 水质10.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个指标是评价噪声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A. 分贝B. 赫兹C. 频率D. 波长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环境监测的基本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 环境监测中,大气监测主要关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指标。
3. 环境监测中,水体监测主要关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指标。
4. 环境监测中,土壤监测主要关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指标。
5. 环境监测中,噪声监测主要关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指标。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2. 阐述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3. 描述环境监测中数据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试题一、选择题1. 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 评估环境质量- B. 为环境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C. 促进环境教育- D. 所有以上选项2. 以下哪项不是环境监测的对象?- A. 大气- B. 水体- C. 土壤- D. 月球表面3. 环境监测中,水样的采集应遵循什么原则?- A. 随机采样- B. 均匀采样- C. 代表性采样- D. 任意采样4. 环境监测中,大气污染物的监测通常采用哪种方法? - A. 直接观察- B. 实验室分析- C. 遥感监测- D. 以上都是5. 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A. 样本的代表性- B. 监测时间- C. 监测方法的准确性- D. 所有以上因素二、填空题1.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2. 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生物等。
3. 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取决于______、______和______。
三、简答题1. 简述环境监测中常用的监测方法。
2. 描述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流程。
四、案例分析题某地区进行环境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超过了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监测和治理建议。
### 环境监测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D. 所有以上选项2. D. 月球表面3. C. 代表性采样4. D. 以上都是5. D. 所有以上因素二、填空题1.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评估环境质量、为环境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和促进环境教育。
2. 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等。
3. 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取决于样本的代表性、监测时间和监测方法的准确性。
三、简答题1. 常用的环境监测方法包括现场监测、实验室分析、遥感监测和自动监测系统等。
这些方法可以针对不同的环境介质和污染物进行监测,以获取准确的环境数据。
2. 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流程通常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验证、数据分析和数据报告。
《环境监测》期末复习试题3套及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环境监测》期末考试试卷(A卷)学学 学学 学学 学学一、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2分,共30分)1.环境监测按监测目的可分为 。
A、常规检测B、特定目的监测C、空气污染监测D、研究性监测2.优先监测是对环境中 的污染物进行的监测。
A、潜在危害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低B、潜在危害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C、潜在危害小,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D、环境中所有3.消减断面通常设置在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 米处。
A、500B、1000C、1500D、20004.进行大气污染监测的区域内有多个污染源,且分布比较均匀时,宜选用布点法。
A、同心圆布点法B、网格布点法C、扇形布点法D、功能区布点法5.可疑数据是否剔除,判断的方法有: 。
A、狄克逊检验B、与算术平均值比较C、格鲁布斯检验D、与中位数比较6.可吸入颗粒物是指粒径 的颗粒物。
A、<100μmB、>100μmC、>10μmD、<10μm7.测定含有机物水样中的金属元素时,需对样品进行 预处理。
A、萃取B、蒸馏C、消解D、离子交换8.用电极法测定F-,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剂的作用是: 。
A、增加水样总离子强度,使电极得到响应B、中和强酸、强碱,调节pH为中性C、恒定离子强度,消除干扰离子和酸度影响D、避免F-被瓶壁吸附9. 测定空气中NO x时,吸收液能与 反应,最终生成玫瑰红色偶氮染料。
A、NO B、NO2 C、NO3- D、N2O10.测定烟气中烟尘浓度时,采样点的烟气流速应当较采样速度 。
A、大B、小C、相等D、无所谓11.测定水样的电导率常用于推测水中 。
A、有机物的含量B、金属化合物含量C、色度D、离子总浓度或含盐量12.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NO3--N时,应选用 比色皿,应选用的仪器是: 。
A、石英,紫外分光光度计B、玻璃,紫外分光光度计C、石英,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D、石英,气相色谱仪13.测定工业废水中的汞、砷、六价铬及强致癌污染物时,采样点应设在。
环境监测试卷(含答案).

环境监测期末考试试卷一.填空1.环境监测的特点:“三高”是指: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分辨率高“三化”是指:自动化、标准化、计算机化。
2.最有代表性的污染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是最典型的二氧化硫型污染;洛杉矶烟雾事件是最典型的光化学烟雾型污染。
3.BOD, COD是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两个最重要的指标。
4.为评价完整江河水系的水质,需要设置的断面有: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削减断面5.衡量数据精密度最常用也是最好的方法是偏差6.原子发射光谱是光能提供能量,化学发光法是化学能提供能量.7. 监测数据: 7.50, 14.06, 0.0500, 0.508, 0.1000有效数字位数为:3 , 4 , 3 , 3 ,4 .8. 重金属最主要的危害是,重金属具有富集作用.9.测TSP最常用的方法是:重量法,最常用的滤材是玻璃纤维滤膜和聚氯乙烯滤膜。
10.工业废水中的污染物分为两类,第一类污染物有:重金属有毒有害类有机物二.回答问题1.什么是标准曲线和吸收曲线?并画出示意图。
所谓标准曲线使用分光光度计来测量一系列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以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的曲线。
是一条直线。
所谓吸收曲线是有色物质对不同波长单色光的吸收程度,以波长为横坐标x,吸收度为纵坐标y。
作图,得出的一条曲线。
2. 容量分析中什么是返滴定法?并举例说明。
返滴定法:当试液中被测物质与滴定剂反应很慢或滴定剂直接滴定试样时反应不能立即完成,此时可加入过量滴定剂,使与被测物质反应,待反应完成后,再用另一种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滴定剂。
(如:在强酸性溶液中,准确加入过量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加热回流,将水样中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有机物)氧化,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胺标准溶液回滴,根据所消耗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量计算水样化学需氧量。
2.、Al3+的滴定,Al3+对二甲酚橙等指示剂有封闭作用。
Al3+与EDTA配位缓慢,需要加过量EDTA并加热煮沸,配位反应才比较完全。
环境监测期末试题答案(全)

1.制订环保标准的原则是什么?是否标准越严越好? 不是越严越好,制度要充分体现科学性和现实相统一,才能满足既保护环境质量的良好状况,又促进国家经济技术发展的要求,制度要符合4个原则:(1)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2)既要技术先进,又要经济合理(3)与有关标准,规范,制度协调配套(4)积极采用国际标准3,怎样用重量法测定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总悬浮颗粒物(TSP):总悬浮颗粒物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100um的颗粒物。
通过具有一定切割特性的采样器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空气使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和总悬浮颗粒物被截留在已知质量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的重量差及采样体积计算出PM10和TSP 浓度。
4水样在分析测定之前,为什么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哪些内容?环境水样所含组分复杂,并且多数污染物组分含量低,存在形态各异,所以在分析测定之前,往往需要进行预处理,以得到欲测组分适合适合测定方法要求的形态、浓度和消除共存组分干扰的试样体系。
在预处理过程中,常因挥发、吸附、污染等原因,造成欲测组分含量的变化,故应对预处理方法进行回收率考核。
预处理包括消解(湿式消解法,干灰化法))、富集和分离(气提顶空和蒸馏法,萃取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共沉淀法)。
5.用富集采样法对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浓缩采样常用的方法有哪些(至少列出5种)?(一)溶液吸收法(二)填充柱阻留法(三)滤料阻留法(四)低温冷凝法(五)静电沉降法(六)扩散(或渗透)法(七)自然积集法(八)综合采样法7.简述大气颗粒物采样的仪器组成。
气体采样器一般由收集器、流量计和抽气动力系统三部分组成。
收集器:一般有以下几种:①吸收管:气泡吸收管和多孔玻璃吸收管,主要用于吸取气态或蒸汽态的污染物,后者还可采集雾态气溶胶,如喷洒的农药乳剂。
冲击式吸收管主要用于采集烟尘和颗粒物。
②滤料采样夹:用于采集烟尘和颗粒物。
滤料有用无机物的,如玻璃纤维膜、石英滤膜;也有用有机物的,如醋酸或硝酸纤维膜、氟树脂膜、聚四氟乙烯膜和尼龙膜等。
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环境监测中的“三同时”制度是指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区域性开发建设项目的污染治理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A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B 同时规划、同时施工、同时使用C 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施工D 同时设计、同时规划、同时投产答案:A解释:“三同时”制度要求污染治理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以确保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以下哪种方法不是大气污染物监测中常用的采样方法()A 直接采样法B 富集采样法C 自然沉降法D 溶液吸收法答案:C解释:自然沉降法通常用于颗粒物的监测,而非大气污染物的采样。
直接采样法、富集采样法和溶液吸收法是大气污染物监测中常用的采样方法。
3、测定水样中化学需氧量(COD)时,常用的氧化剂是()A 重铬酸钾B 高锰酸钾C 过氧化氢D 次氯酸钠答案:A解释:在测定水样中化学需氧量时,通常使用重铬酸钾作为氧化剂,通过化学氧化反应来测定水样中有机物的含量。
4、以下哪种噪声测量仪器适用于测量环境噪声的频谱()A 声级计B 频谱分析仪C 噪声统计分析仪D 个人噪声剂量计答案:B解释:频谱分析仪能够对噪声进行频谱分析,了解噪声在不同频率上的分布情况。
5、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常用的前处理方法是()A 干法灰化B 湿法消解C 微波消解D 以上都是答案:D解释:干法灰化、湿法消解和微波消解都是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测定常用的前处理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二、多选题1、环境监测的目的包括()A 评价环境质量B 追踪污染源C 确定环境容量D 预测环境变化趋势答案:ABCD解释: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多方面的,通过监测可以评价环境质量状况,追踪污染源,确定环境容量,为环境管理和规划提供依据,同时也能够预测环境变化趋势,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2、以下属于水质物理指标的有()A 温度B 色度C 浊度D 电导率答案:ABCD解释:温度、色度、浊度和电导率都是水质的物理指标,能够反映水的物理性质和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监测期末考试题目
与答案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环境监测》试卷(答案)(时间 100分钟)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9、监测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时,可用三氧化二铬将一氧化氮氧化成二氧化氮后测定。
表示有5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值,它表示测定10、噪声监测数据统计结果中的L
50
结果的噪声平均值。
六、简答题:(共40分)
1、如何分别测定烟气中的正压、负压和全压,请画图说明。
(7分)
(根据绘图的完整性给分,全压、静压和动压、正压、负压画错一个扣分)
2、请简述BOD、COD、TOD、TOC之间的关系,如何根据其关系确定有机物的类型。
(8分)
BOD<COD<TOD(2分)
根据TOD与TOC的比例关系判断有机物的种类:(2分)
水样的TOD/TOC为左右时,主要是含碳有机物;
水样的TOD/TOC>时,有大量的含S、P的有机物;
水样的TOD/TOC<时,有含硝酸盐、亚硝酸盐的有机物(4分)
3、如何根据水样的甲基橙碱度(M)和酚酞碱度(P)确定水样是何种物质的碱度。
(10分)
当水样的酚酞碱度为P,继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消耗酸量为M,总碱度为T:M=0时,P=T,水样中只含有NaOH;(2分)
P>M 时,P>T/2,水样中NaOH 和CO 32-;(2分)
P=M 时,水样中只含有CO 32-
;(2分)
P<M 时,P<T/2,水样中CO 32-和HCO 3-共存(2分)
P=0时,M=T ,水样中只有HCO 3-(2分)
4、请设计出一套监测某污灌区蔬菜中有机质监测的方案。
(10分)(每步2分)
第一步:收集资料,调查污染区域的环境;
第二步:布点,根据不同地形、地地貌特性进行布点,根据种植面积,灌溉条件选择合适的布点方法;
第三步:采样,采样过程中注意不伤害植株和根系;
第四步:制样:将样品在阴暗处风干,风干后利用四分法进行缩分,过筛,而后利用有机溶剂进行抽提;
第五步:用气相色谱分析法进行分析测试。
七、计算题:(共30分)
2、 测定大气中SO 2时,吸收液体积为50ml ,采样流量为min ,采样1小时,现
场温度15℃,压力为105kPa ,取采样液10ml ,测得吸光度为,已知标准曲线回归议程是y=+(y 为吸光度,x 为SO 2μg),求SO 2的浓度。
(15分)。
解:y=+ ,y=
可得:x=μg(5分)
吸收液中共含SO
2
为5×=μg
采样体积为:×60=(5分)
标态下的体积为:V0=
大气中SO
2
的浓度浓度为:=m3(5分)
2、为比较用双硫腙比色法和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的汞含量,由六个合格实验
室对同一水样测定,结果如下表所示,问两种测汞方法的可比性如何(t
6,
=;
t
6,=;t
5,
=;t
5,
=(15分)
方法 1 2 3 4 5 6
双硫腙比色法
冷原子吸收法
(7分)
查表得
(6)
=(4分)
t=<=
(6)
P>
差别无显着意义,即两种分析方法的可比性很好。
(4分)
八、论述题(15分):
根据你所学的环境监测知识,请论述环境监是技术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以下4条占3分,其他的根据发挥情况给分)
答:1、从单一的小区域监测扩展到大区域,甚至跨区、跨国监测;
3、从瞬时个别监测扩展到连续自动监测;
4、从传统容量监测到仪器监测,从单一的仪器分析到多个大型仪器联用分析;
5、从布点监测到利用遥感仪器立体多方位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