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期末考试题目与答案
环境监测期末考试题

环境监测期末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A. 工业生产排放B. 交通车辆尾气C. 农业生产活动D. 家庭生活垃圾焚烧2. 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由于哪种元素过量引起的?A. 氮B. 磷C. 硫D. 铁3. 噪声污染的主要防治措施不包括以下哪项?A. 源头控制B. 传播途径阻断C. 音量增强D. 受体保护4. 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土壤污染的修复?A. 土壤替换B. 化学洗涤C. 热力处理D. 微生物降解5.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什么?A. 评价环境质量B. 监督污染源C. 制定环保政策D. 所有以上目的6. 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方法通常不包括哪一项?A. 紫外分光光度法B. 原子吸收光谱法C. 气相色谱法D. 生物指示法7. 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监测的范畴?A. 物种多样性调查B. 生态系统功能评估C. 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研究D. 社会经济统计分析8.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生物指标不包括以下哪项?A. 藻类B. 地衣C. 蚯蚓D. 家鸽9.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A. 环境现状评价B. 环境影响预测C. 环境风险评估D. 所有以上内容10. 以下哪种气体不属于温室气体?A. 二氧化碳B. 甲烷C. 氨气D. 氟利昂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空气质量指数(AQI)是衡量空气污染程度的指标,其值越大表示空气污染越________,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________。
2. 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采样质量控制、分析测试质量控制以及________质量控制。
3. 在水环境监测中,pH值是表示水体酸碱度的指标,pH值小于7表示水体呈________性,大于7表示水体呈________性。
4. 环境噪声监测时,通常采用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方式进行监测。
5. 土壤污染的主要类型包括有机污染、无机污染和________污染。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1. 请简述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环境监测期末试卷及答案

《环境监测》课程A卷专业班级:命题教师:审题教师:学生姓名:学号:考试成绩: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5分,共20分)得分:分1.环境监测2.环境优先污染物3.酸度4.高锰酸盐指数(CODMn)5.二次污染物6.环境标准7.生物监测8 .土壤背景值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得分:分1、环境监测的特点:______ 、______ 、______。
1、综合性、连续性、追溯性2、为评价完整江、河水系的水质,需要设置____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__ 、______ 、______、______。
3、3、选择水质监测的分析方法的原则:__①灵敏度和准确度能满足测定要求;②方法成熟;③抗干扰能力好;④操作简便。
____ 、______ 、______、______。
第1页共10页4、化学需氧量测定中,加入硫酸-硫酸银的作用是:_控制溶液反应处于酸性条件下,催化氧化还原反应快速进行_____、______。
5、LD50表示______,TLm表示______。
LD50表示半数致死量,TLm表示半数存活浓度6、氨氮测定时,加入酒石酸钾钠的作用是__消除钙镁等金属离子的干扰____。
7、生物监测的步骤包括1、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2、生物样品的预处理:消解和灰化,提取、分离和浓缩 3、污染物的测定______ 、______、______。
8、大气采样时要求相对高度是 __1.5m_____。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得分:分1、BOD和COD都可表示水中的有机物的多少,但COD<BOD。
(X)2、污水中BOD测定时,所用稀释水应含有能分解该污水的微生物。
(√)3、系统误差能通过提高熟练程度来消除。
( X )4、实验室之间的误差一般应该是系统误差。
(√)5、水的色度一般是指表色而言的。
( X )6、大气污染物的浓度与气象条件有着密切关系,在监测大气污染的同时还需测定风向、风速、气温、气压等气象参数。
最新环境监测期末考试题目与答案

8、大气连续自动监测的子站布设应满足代表性、可比性、满足仪器设备正常运转所需其他物质条件。
9、监测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时,可用三氧化二铬将一氧化氮氧化成二氧化氮后测定。
10、噪声监测数据统计结果中的L50表示有5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值,它表示测定结果的噪声平均值。
六、简答题:(共40分)1、如何分别测定烟气中的正压、负压和全压,请画图说明。
(7分)(根据绘图的完整性给分,全压、静压和动压、正压、负压画错一个扣1.5分)2、请简述BOD、COD、TOD、TOC之间的关系,如何根据其关系确定有机物的类型。
(8分)BOD<COD<TOD(2分)根据TOD与TOC的比例关系判断有机物的种类:(2分)水样的TOD/TOC为2.67左右时,主要是含碳有机物;水样的TOD/TOC>4.0时,有大量的含S、P的有机物;水样的TOD/TOC<2.6时,有含硝酸盐、亚硝酸盐的有机物(4分)3、如何根据水样的甲基橙碱度(M)和酚酞碱度(P)确定水样是何种物质的碱度。
(10分)当水样的酚酞碱度为P,继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消耗酸量为M,总碱度为T:M=0时,P=T,水样中只含有NaOH;(2分)P>M时,P>T/2,水样中NaOH和CO32-;(2分)P=M时,水样中只含有CO32-;(2分)P<M时,P<T/2,水样中CO32-和HCO3-共存(2分)P=0时,M=T,水样中只有HCO3-(2分)4、请设计出一套监测某污灌区蔬菜中有机质监测的方案。
(10分)(每步2分)第一步:收集资料,调查污染区域的环境;第二步:布点,根据不同地形、地地貌特性进行布点,根据种植面积,灌溉条件选择合适的布点方法;第三步:采样,采样过程中注意不伤害植株和根系;第四步:制样:将样品在阴暗处风干,风干后利用四分法进行缩分,过筛,而后利用有机溶剂进行抽提;第五步:用气相色谱分析法进行分析测试。
七、计算题:(共30分)2、测定大气中SO2时,吸收液体积为50ml,采样流量为0.20L/min,采样1小时,现场温度15℃,压力为105kPa,取采样液10ml,测得吸光度为0.155,已知标准曲线回归议程是y=0.0345x+0.0048(y为吸光度,x 为SO2μg),求SO2的浓度。
环境监测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什么?A. 确定污染源B. 评价环境质量C. 控制污染D. 以上都是2. 以下哪个不是环境监测的常规项目?A. 空气质量B. 水质C. 土壤D. 噪声3.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采样方法有哪些?A. 随机采样B. 系统采样C. 等距采样D. 以上都是4.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个指标不属于物理污染?A. 温度B. 辐射C. 噪声D. 重金属5.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个指标属于生物污染?A. 悬浮颗粒物B. 细菌总数C. 化学需氧量D. 氨氮6.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个方法不适用于水质监测?A. 色谱法B. 光谱法C. 质谱法D. 重量法7.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个指标是评价大气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A. 二氧化碳B. 一氧化碳C. 氧气D. 氮气8.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个指标是评价土壤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A. 土壤湿度B. 土壤温度C. 土壤pH值D. 土壤有机质含量9.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个指标是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A. 水温B. 水压C. 水色D. 水质10. 环境监测中,下列哪个指标是评价噪声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A. 分贝B. 赫兹C. 频率D. 波长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环境监测的基本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 环境监测中,大气监测主要关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指标。
3. 环境监测中,水体监测主要关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指标。
4. 环境监测中,土壤监测主要关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指标。
5. 环境监测中,噪声监测主要关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指标。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2. 阐述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3. 描述环境监测中数据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环境监测》期末复习试题3套及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环境监测》期末考试试卷(A卷)学学 学学 学学 学学一、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2分,共30分)1.环境监测按监测目的可分为 。
A、常规检测B、特定目的监测C、空气污染监测D、研究性监测2.优先监测是对环境中 的污染物进行的监测。
A、潜在危害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低B、潜在危害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C、潜在危害小,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D、环境中所有3.消减断面通常设置在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 米处。
A、500B、1000C、1500D、20004.进行大气污染监测的区域内有多个污染源,且分布比较均匀时,宜选用布点法。
A、同心圆布点法B、网格布点法C、扇形布点法D、功能区布点法5.可疑数据是否剔除,判断的方法有: 。
A、狄克逊检验B、与算术平均值比较C、格鲁布斯检验D、与中位数比较6.可吸入颗粒物是指粒径 的颗粒物。
A、<100μmB、>100μmC、>10μmD、<10μm7.测定含有机物水样中的金属元素时,需对样品进行 预处理。
A、萃取B、蒸馏C、消解D、离子交换8.用电极法测定F-,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剂的作用是: 。
A、增加水样总离子强度,使电极得到响应B、中和强酸、强碱,调节pH为中性C、恒定离子强度,消除干扰离子和酸度影响D、避免F-被瓶壁吸附9. 测定空气中NO x时,吸收液能与 反应,最终生成玫瑰红色偶氮染料。
A、NO B、NO2 C、NO3- D、N2O10.测定烟气中烟尘浓度时,采样点的烟气流速应当较采样速度 。
A、大B、小C、相等D、无所谓11.测定水样的电导率常用于推测水中 。
A、有机物的含量B、金属化合物含量C、色度D、离子总浓度或含盐量12.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NO3--N时,应选用 比色皿,应选用的仪器是: 。
A、石英,紫外分光光度计B、玻璃,紫外分光光度计C、石英,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D、石英,气相色谱仪13.测定工业废水中的汞、砷、六价铬及强致癌污染物时,采样点应设在。
石大成人教育《环境监测》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环境监测》课程综合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按照监测的目的和性质,环境监测分为、和三类监测。
2、水质监测中常测定的物理指标主要有、、、(列举四个)。
3、用于大气采样的仪器一般由、和三部分组成。
4、生物受污染的途径主要有、和三种形式。
5、土壤主要有、、、等几部分组成。
6、污染源监测的内容包括、、。
烟气的、、是烟气的基本状态常数。
7、环境噪声的来源主要有、、、等四类。
8、采集工业废水时应在车间或车间设备废水排放口设置采样点监测污染物;在工厂废水总排放口布设采样点监测污染物。
9、与其它环境要素的污染物相比,大气污染物具有随和变化大的特点。
10、大气污染监测常用的布点方法包括功能区布点法、布点法、布点法和布点法。
11、固体废物按化学性质可分为和;按它的危害状况可分为和。
12、植物样品的采集原则有、和。
二、判断题(请在括号内用“√”或“×”表示正确与否。
)1.采集一定深度的土壤样品时,应依各剖面层自下而上进行采集。
()2.采集石油类水样时,要先用水样洗涤采样瓶三次,再取样。
()3.网格状布点法适于对面源进行大气布点采样。
()4.如果水体的监测结果显示含氮化合物主要是有机氮和氨氮,表明这是一新近受污染的水体。
()5.测定硅、硼项目的水样可使用任何玻璃容器。
()6.剖析树木的年轮可知,遭受大气污染的树木的年轮较窄。
()7.在用硝酸-高氯酸消解水样时,一般将硝酸和高氯酸一起加入到水样中进行消解。
()8.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控制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
()9.在分析测试中,空白试验值的大小无关紧要,只须以样品测试值扣除空白试验值就可以抵消各种因素造成的干扰和影响。
()10. 储存水样的容器都可用盐酸和重铬酸钾洗液洗涤。
()11.为测定溶解氧,采样时应用塑料瓶作为盛水器。
()12.利用pH计测得某地下水的pH值是7.6528。
()13.采集石油类水样时,不能用水样洗涤采样瓶。
()14.测定BOD5时所用的稀释水必须DO达到饱和。
环境监测试题库及答案

环境监测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A. 水质监测B. 大气监测C. 噪声监测D. 电磁辐射监测A. 科学性B. 客观性C. 实用性D. 保密性3. 下列哪项不属于环境监测的基本方法?A. 实验室分析B. 现场监测C. 模型预测D. 社会调查A. 数据审核B. 数据整理C. 数据统计D. 数据保密A. 监测目的B. 监测方法C. 监测结果D. 监测建议二、判断题1. 环境监测是为了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 环境监测可以全面了解环境质量状况,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 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必须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4. 环境监测报告应定期编制,及时反映环境质量状况。
()5.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核心内容,必须加强其建设和完善。
()三、简答题1. 简述环境监测的基本任务。
2. 简述环境监测的主要方法。
3. 简述环境监测数据的重要性。
4. 简述环境监测报告的主要内容。
5. 简述如何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环境监测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A. 气相色谱仪B. 质谱仪C. 水质自动监测仪D. 红外光谱仪A. 仪器校准B. 样品保存C. 人员培训D. 数据传输8.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监测的基本程序?A. 监测方案设计B. 样品采集C. 数据处理D. 报告编写A. 数据的完整性B. 数据的准确性C. 数据的合理性D. 数据的安全性A. 监测目的B. 监测方法C. 监测结果D. 监测经费二、判断题6. 环境监测可以全面了解环境质量状况,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7. 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必须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8. 环境监测报告应定期编制,及时反映环境质量状况。
()9.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核心内容,必须加强其建设和完善。
()10. 环境监测可以全面了解环境质量状况,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1. 简述环境监测的基本任务。
12. 简述环境监测的主要方法。
环境监测期末考试题目与答案

8、大气连续自动监测的子站布设应满足代表性、可比性???、?? ?满足仪器设备正常运转所需其他物质条件?? ????。
9、监测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时,可用????三氧化二铬???将一氧化氮氧化成???二氧化氮????后测定。
10、噪声监测数据统计结果中的L50表示????有5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值??????,它表示测定结果的???噪声平均值?????。
六、????????简答题:(共40分)1、如何分别测定烟气中的正压、负压和全压,请画图说明。
(7分)(根据绘图的完整性给分,全压、静压和动压、正压、负压画错一个扣1.5分)2、请简述BOD、COD、TOD、TOC之间的关系,如何根据其关系确定有机物的类型。
(8分)??BOD<COD<TOD(2分)????根据TOD与TOC的比例关系判断有机物的种类:(2分)????水样的TOD/TOC为2.67左右时,主要是含碳有机物;????水样的TOD/TOC>4.0时,有大量的含S、P的有机物;????水样的TOD/TOC<2.6时,有含硝酸盐、亚硝酸盐的有机物(4分)3、如何根据水样的甲基橙碱度(M)和酚酞碱度(P)确定水样是何种物质的碱度。
(10分)当水样的酚酞碱度为P,继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消耗酸量为M,总碱度为T:????M=0时,P=T,水样中只含有NaOH;(2分)????P>M时,P>T/2,水样中NaOH和CO3?2-;(2分)????P=M时,水样中只含有CO3?2-;(2分)????P<M时,P<T/2,水样中CO3?2-和HCO3-共存(2分)????P=0时,M=T,水样中只有HCO3-(2分)4、请设计出一套监测某污灌区蔬菜中有机质监测的方案。
(10分)(每步2分)第一步:收集资料,调查污染区域的环境;第二步:布点,根据不同地形、地地貌特性进行布点,根据种植面积,灌溉条件选择合适的布点方法;第三步:采样,采样过程中注意不伤害植株和根系;第四步:制样:将样品在阴暗处风干,风干后利用四分法进行缩分,过筛,而后利用有机溶剂进行抽提;第五步:用气相色谱分析法进行分析测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监测A卷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
(1~10题为单选题,每小题1分;11~15为多选题,每小题2分。
共20分)1. A2. D3. C4. A5. C6. A7. D8. D9. D 10.C11.ABCD 12.ABC 13.AD 14.BD 15.ACE二、判断题(你认为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1.√2.×3.√4.×5.√6.×7.×8. √9.√ 10.×三、名词解释1、生化需氧量(BOD)是指由于水中的好氧微生物的繁殖或呼吸作用,水中所含的有机物被微生物生化降解时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
2、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之间以及它们与大气正常组分之间的反应产生的新的污染物。
3、环境标准:就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染、促使生态良性循环,同时又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依据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政策,对环境中有害成分含量及其排放源规定的限量阈值和技术规范。
4、环境优先污染物:经过优先监测原则选择的污染物。
一般为具有较强的毒害性物质。
5、静态配气法:把一定量的气态或蒸气态的原料气加入已知容积的容器中,再充入稀释气体,混匀制得。
四、填空(10分,每空0.5分)1.环境信息的捕获传递解析综合 2、<5m,水面下0.5m处;5—10m,水面下0.5m处,河床上0.5m处。
3、消除干扰,浓缩水样。
4、103—105°C5、功能区布点法、网格布点法、同心圆布点法、扇型布点法6、酚,二苯碳酰二肼。
7、1.5m 8. 11.4; 42.7; 13.0五、简答题(共25分,每小题5分)1. 化学耗氧量是指在给定的条件下,1L水中各种还原性物质(主要指有机物)与强氧剂反应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相当于氧的量,以mg/L表示。
1. COD测定过程如下:水样20mL(原样或经稀释)于锥形瓶中,加入 HgSO4(消除Cl-的干扰),混匀(1分);然后加入0.25ml/L(1/6K 2Cr2O7)10mL,沸石数粒并混匀,连结回流装置(1分);自冷凝管上口加入AgSO4-H2SO4溶液30mL,混匀,加热回流2h(保持溶液的黄色,沸腾时开始计时)后冷却(1分);自冷凝管上口加入80mL水于反应液中并取下锥形瓶(1分);向锥形瓶中加试亚铁灵数滴,用0.1mol/L硫酸亚铁按标准溶液滴定,终点由蓝绿色变成红棕色。
2、空气直接采样法和富集采样法各适用于什么情况?怎样提高溶液吸收法的富集效率?当空气中的被测组份浓度较高,或者监测方法灵敏度高时,可用直接采样法。
当空气中污染物浓度较低,直接采样法不能满足分析方法检测限的要求时,应采用富集法对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浓缩。
(3分)溶液吸收法的吸收效率主要取决于吸收速度和样气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
欲提高吸收速度,应选择吸收效能好的吸收液。
除采集溶解度非常大的气态物质外,一般都选用伴有化学反应的吸收液。
增大被采气体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的有效措施是选用结构适宜的吸收管(瓶)。
(2分)3、答:采样位置应选在气流分布均匀稳定的平直管段上,避开弯头、变径管、三通管及阀门等易产生涡流的阻力构件。
一般原则是按照废气流向,将采样断面设在阻力构件下游方向大于6倍管道直径处或上游方向大于3倍管道直径处。
当条件难于满足时,采样断面与阻力构件的距离也不应小于管道直径的1.5倍。
断面气流流速在5m/s以下。
根据烟道断面的形状、尺寸大小和流速分布情况确定采样点的位置和数目。
4 、以河流为例,说明如何设置监测断面和采样点?为评价完整江河水系的水质,需设置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对于某一河段,只需设置后三种断面。
背景断面:设在基本上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段;对照断面:设在河流进入城市或工业区以前的地方,避开各种废水、污水流入或回流处,一个河段只设一个。
控制断面:设在排污口下游污水与河水基本混匀处,在流经特殊要求地区的河段上也应设。
削减断面:通常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米以外的河段上。
(4分)根据监测断面处水面的宽度确定断面上的采样垂线,再根据采样垂线处水深确定采样点的数目和位置。
(1分)5.原子发射分光光度法是根据每种原子或离子在热或电激发下,发射出特征的电磁辐射而进行元素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优点:多元素同时检测,分析速度快缺点:无法检测非金属元素:O、S、N、X。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气态的基态原子外层电子对紫外光和可见光的吸收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优点:灵敏度高,准确度高,选择性极好;缺点:多元素同时测定有困难;对非金属及难熔元素的测定尚有困难;对复杂样品分析干扰也较严重; 四、计算题(共20分) 1、(10分)DO(O 2,mg/L)=(M ×V ×8×1000)/V 水 BOD 5=﹝(p 1-p 2)-(B 1-B 2)f 1﹞/f 2经计算 p 1=6.75 mg/L p 2=4.36 mg/L B 1=8.30 mg/L B 2=8.15 mg/L 则 BOD 5=1011.16 mg/L2、(10分,下列每项2分)采样体积 V =30×8×0.5=120(升) V 0=120×(273/297)×(99/101.325)=107.77 (升)SO 2总量 2.6×50/10=13(μg )SO 2(mg/m 3)=13/107.77=0.12(mg/m 3) SO 2(mL/m 3)=22.4×0.12/64=0.042 mL/m 3环境监测B 卷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一. 选择题。
(1~10题为单选题,每小题1分;11~15为多选题,每小题2分。
共20分) 1. C 2. D 3. A 4. A 5. C 6. B 7. B 8. A 9. A 10.D11.BC 12.AC 13.AB 14.ABD 15.AD 二、填空(14分,每空1分)1. 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削减断面2. 还原性物质;有机物3.综合性 连续性4. 91.7%; 相对比较5. 17.4;33.76. 交通、建筑施工、工业7. L eq (或L Aeq ,T )8. 环境质量标准 污染物控制标准 环境方法标准 国家 企业三、判断题(你认为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 6.√ 7.× 8.√ 9.× 10. ×四、 名词解释1、环境优先污染物:经过优先监测原则选择的污染物。
一般为具有较强的毒害性物质。
2、动态配气法:使已知浓度的原料气与稀释气按恒定比例连续不断地进入混合器混合,从而可以连续不断地配制并供给一定浓度的标准气。
3、 二次污染物;是一次污染物在空气中相互作用或他们与空气中的正常组分发生反应所产生的新污染物。
4、控制断面 : 为了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而设置。
一般设置在排污口下游500~1000m 处。
5、 瞬时水样: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即采集的分散水样。
五、简答题(共25分,每小题5分)1、水样分析测定前,为什么要进行预处理?主要的预处理方法有哪些,其主要目的各是什么?环境水样所含组分复杂,且多数污染组分含量低,存在形态各异,所以在分析测定之前,需要进行预处理,以得到欲测组分适合测定方法要求的形态、浓度和消除共存组分干扰的试样体系。
(2分)主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①水样的消解:目的是破坏有机物,溶解悬浮性固体,将各种价态的欲测元素氧化成单一高价态或转变成易于分离的无机化合物;(2分)②富集与分离:当水样中欲测组分含量低于测定方法的下限时,就必须进行富集;当有共存干扰组分时,就必须采取分离措施。
(1分) 2、简要说明静态配气法的原理,有什么优缺点?静态配气法是把一定量的气态或蒸汽态的原料气加入已知容积的容器中,再充入稀释气体,混匀制得。
标准气的浓度根据加入原料气和稀释气量及容器容积计算得知。
(2分)其优点是所用设备简单,操作容易,但因有些气体化学性质较活泼,长时间与容器接触可能发生化学反应,同时容器壁也有吸附作用,故会造成配制气体浓度不准确或其浓度随放置时间而变化,特别是配制低浓度标准气,常引起较大的误差。
(3分)3、测定烟气中烟尘的采样方法和测定气态和蒸气态组分的采样方法有何不同?为什么?测定烟气中烟尘时:①需采用多点采样。
因为烟道内同一断面上各点的气流速度和烟尘浓度分布通常是不均匀的。
②等速采样。
采气流速大于或小于采样点烟气流速都将造成烟气误差。
采气流速大于采样点烟气流速时,由于气体分子惯性小,容易改变方向,而尘粒惯性大,不容易改变方向,所以采样嘴边缘以外的部分气流被抽入采样嘴,而其中的尘粒按原方向前进,不进入采样嘴,从而导致测量结果偏低;采气流速小于采样点烟气流速时则相反。
(3分) 测定烟气中气态和蒸气态组分,不需要多点采样,只要在靠近烟道中心的任何一点都可采集到具有代表性的气样;也不需要等速采样。
原因:气态和蒸气态物质分子在烟道内分布比较均匀,同时气体分子质量极小,可不考虑惯性作用。
(2分)4、答:采样位置应选在气流分布均匀稳定的平直管段上,避开弯头、变径管、三通管及阀门等易产生涡流的阻力构件。
一般原则是按照废气流向,将采样断面设在阻力构件下游方向大于6倍管道直径处或上游方向大于3倍管道直径处。
当条件难于满足时,采样断面与阻力构件的距离也不应小于管道直径的1.5倍。
断面气流流速在5m/s 以下。
(3分)根据烟道断面的形状、尺寸大小和流速分布情况确定采样点的位置和数目。
(2分)5、测定过程:采样—提取—分离—测定。
首先用玻璃纤维滤膜采样,将已采样滤膜置于索氏提取器内,加入环己烷提取剂.在水浴(98℃)上连续加热提取8h ,提取液于浓缩器中加热减压浓缩,或真空升华提取后用环己烷溶解定窖后,供层析法分离。
(3分)用乙酰化纤维薄板或乙酰化滤纸层析分离。
所得苯并(a)花斑点用丙酮洗脱,以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
以367nm 光激发,测定其在405nm 的发射荧光强度F 405,计算标准和样品的相对荧光强度(F)及大气颗粒物中DaP 的含量。
(2分)六、计算题(共28分)1、(10分,正确作图6分,镉的含量基本正确4分) 所作直线与x 轴交点约为0.24×1.9=0.456水样中镉的含量 0.456×50/20=1.14(μg/ml ) (或12÷20×1.9=1.14)2、(10分,下列每项2分)采样体积 V =30×12×0.5=180(升) V 0=180×(273/293)×(100/101.325)=165.52 (升)SO 2总量 3.0×100/10=30.0(μg )SO 2(mg/m 3)=30.0/165.52=0.181(mg/m 3) SO 2(mL/m 3)=22.4×0.181/64=0.063 mL/m 3-4-2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