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空气的成分教案
初中化学《空气的成分》教案

初中化学《空气的成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成分,知道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探究空气成分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 实验探究空气成分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的计算。
2. 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观察、讨论、讲解相结合的方法。
2.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源,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集气瓶、水槽、烧杯、滴定管等。
2. 实验试剂: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等。
3. 课件和教学素材。
教案内容请提供具体的教学过程、步骤、问题和答案等详细内容。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空气的照片,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探究空气的成分: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空气的成分。
3. 讲解空气的成分:讲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让学生理解空气的组成。
4. 练习与应用: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空气成分的研究。
七、教学步骤1. 实验准备:介绍实验器材和试剂,演示实验操作步骤。
2.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3.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空气的成分。
4. 知识讲解:讲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让学生理解空气的组成。
5. 练习与讨论:布置练习题,学生相互讨论,解答问题。
八、问题与答案1. 问题:空气中有哪些成分?答案:空气中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杂质等成分。
2. 问题: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是多少?答案: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约为0.94%,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0.03%,水蒸气和杂质的体积分数约为0.03%。
空气的成分教案初中

空气的成分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其比例。
2. 让学生掌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方法。
3.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空气的成分及比例。
2.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方法。
教学难点:1. 空气的成分及比例的记忆。
2.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玻璃片、集气瓶、蜡烛、柴火等。
2. 实验材料: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空气是什么?我们每天都在呼吸空气,那么你们知道空气是由哪些气体组成的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空气的成分。
二、新课讲授(15分钟)1. 讲解空气的成分及比例: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
2. 讲解二氧化碳的性质:不支持燃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 讲解氧气的性质: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三、实验操作(15分钟)1.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a.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个集气瓶,装满水,盖好玻璃片。
b. 将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用蜡烛燃烧集气瓶内的氧气。
c. 观察蜡烛燃烧情况,待蜡烛熄灭后,取出集气瓶,水会倒流进入集气瓶内。
d. 计算集气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
2. 分析实验结果:a. 讨论实验现象,引导学生理解氧气含量的测定原理。
b. 分析实验数据,总结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复述空气的成分及其比例。
2. 强调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复习空气的成分及其比例。
2. 完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报告。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了解了空气的成分及其比例,掌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操作规范,观察仔细,能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
但在实验数据的处理方面,部分学生还需加强。
初中化学《空气的成分》教案

初中化学《空气的成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成分,知道空气中的主要气体及其体积分数。
2.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探究空气成分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空气的成分及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
2. 实验探究空气成分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空气成分的实验探究。
2. 空气中各气体体积分数的计算。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集气瓶、水槽、烧杯、玻璃片、澄清石灰水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气体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介绍空气的成分,讲解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及作用。
3. 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探究空气成分。
4. 分析: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空气的成分及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
5. 练习: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空气成分的重要性及环保意识。
7.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空气成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反思: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自己总结空气成分的知识点,以及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七、课后作业:1. 请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的空气污染现象。
2. 请根据空气成分的知识,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 请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谈谈自己对空气成分与环境保护的认识。
八、课堂评价:教师应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实验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
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九、教学拓展:1.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空气污染及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观察自然界中的空气污染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空气的成分》化学教案_4

《空气的成分》化学教案《空气的成分》化学教案或许你从来没有留意过空气.或许空气不过就是那么一种最平常、最简洁的东西罢了。
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了《空气的成分》化学教案,欢迎阅读!一、教学目标1.通过试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并对空气的成分有进一步的了解。
2.通过争辩和分析,能主动与他人沟通,对试验观看的结果能用文字、化学语言进行表述,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3.保持和增加对化学现象的惊奇心和探究欲,进展学习化学的爱好。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用探究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难点】用探究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老师活动】老师想请大家先来猜一个谜语:“说是宝,真是宝,动物植物离不了,看不见,摸不着,越往高处越稀有”谜底是什么?【同学回答】空气。
【老师引导】对,谜底就是空气。
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人们对空气的熟识比较晚。
17世纪以前人们始终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成分的`物质,18世纪才熟识到空气的简洁性。
空气毕竟是由什么组成的呢?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下。
环节二:新课讲授【老师提问】请同学们阅读空气的组成的相关资料,并回答以下问题: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成分分别是多少?【同学回答】氮气约78%、氧气约21%、稀有气体(主要成分氩气,约0.934%)、二氧化碳约0.034%和其他气体0.002%。
【老师补充】二氧化碳含量呈逐年递增趋势。
【老师引导】在学校科学的课程中,我们已经知道空气中约含1/5体积的氧气。
那怎样通过试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过渡性问题,不需回答。
)【老师提问】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加热或点燃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氮气是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气体,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
依据这一点,我们可以实行怎样的方法来测定氧气的含量?【同学回答】燃烧确定量的空气,测量消耗掉的气体的体积即可。
【老师活动】据此我们设计了一个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试验装置图。
初中化学教案《空气的成分》

初中化学教案《空气的成分》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3.引导学生关注空气质量,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难点: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小学自然课学过的关于空气的知识。
(2)提问:空气是由哪些气体组成的?2.探究空气的成分(1)分组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空气的成分?(2)展示实验:将空气通过水银气压计收集,观察水银柱的变化。
(4)进一步实验:将空气通过石灰水,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3.学习空气的组成(1)讲解空气的组成: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
(2)展示空气成分的体积分数:氮气占78%,氧气占21%,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占0.97%。
4.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分组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2)展示实验:将燃烧的木条放入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的燃烧情况。
(4)讲解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1%。
5.课堂小结(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提问:如何保护空气质量?6.作业布置(1)整理课堂笔记,巩固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四、课后反思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呼吸的空气中,氧气占多大比例吗?学生:不知道,老师。
教师:那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实验,看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是多少。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将燃烧的木条放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学生:木条熄灭了。
教师:对,木条熄灭说明集气瓶中的氧气已经被消耗完了。
那么,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个实验来推测了。
(1)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什么吗?学生:氮气?教师:很好,空气中氮气含量最多,占78%。
那氧气呢?学生:氧气占21%。
教师:没错,氧气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它支持燃烧,也支持我们的呼吸。
化学《空气的成分》教案

化学《空气的成分》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空气的概念及其成分;2、掌握主要气体的名称、分布和性质;3、认识二氧化碳、氧气和氮气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4、了解空气污染的成因和对环境的危害。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请学生谈谈空气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起源和组成。
2、引导学生回忆各种天气状况下感受到的不同的空气成分。
二、新课讲解1、讲解空气的组成空气是由气体、固体和液体组成的,其中气体为主要成分。
空气中的气体有氮气、氧气、氩气、二氧化碳、氦气等成分,其中氮气和氧气占空气中的体积分数最大,分别约为78%和21%。
气体成分 | 摩尔分数氮气(N2) | 78.084%氧气(O2) |20.946%氩气(Ar) | 0.934%二氧化碳(CO2) | 0.040%氦气(He) | 0.0005%2、讲解主要气体的名称和性质氮气:无色、无味、无毒,不可燃,不支持燃烧和生命活动。
氧气:无色、无味、无臭,可燃,支持燃烧和生命活动。
二氧化碳:无色、无味、易溶于水,不可燃,不支持人的呼吸和生命活动。
氩气:无色、无味、无毒,不可燃,不支持燃烧和生命活动。
3、讲解二氧化碳、氧气和氮气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二氧化碳是生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大气中的重要温室气体。
氧气是人和其他生物体呼吸的必需品,是火和生物燃烧的必需品。
而氮气则是生物体合成蛋白质的重要原料。
4、讲解空气污染的成因和危害空气污染是指大气中某种或某些物质浓度升高,超过了自然界环境容量,使空气质量降低,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过程。
导致空气污染的因素有化石燃料的燃烧、机动车尾气、工业废气、生活废弃物等。
5、让学生思考如何减少空气污染。
三、板书设计蓝利剑:看见、听见;黄利器:看不见、听不到;(标出各种气体成分的排比式)四、巩固练习1、请根据下面的表格回答问题。
气体成分 | 摩尔分数氮气(N2) | __________%氧气(O2) | __________%氩气(Ar) | __________%二氧化碳(CO2) | _________%氦气(He) | _________%2、总结空气污染的成因和危害,并提出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
九年级化学空气教案精选5篇

九年级化学空气教案精选5篇九年级化学空气教案【篇1】目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知道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用途,空气污染及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组成,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联系生活经验,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初步了解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学习方法之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空气的组成的实验探究,激发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培养合作和勤于思考的科学作风,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
重点:了解空气的组成及空气污染与防治。
难点:能否用红磷以外的物质来测定空气的组成。
课型:探究型,多媒体课时:二课时实验准备:集气瓶、水槽、燃烧匙、单孔橡皮塞、烧杯、导管、弹簧夹、酒精灯、红磷、水、火柴。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出示一幅蓝天、白云、草地、人、动物图片提问1:这幅图片上除了蓝天、白云、草地、人、动植物外还有什么?——空气提问2: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是什么气体?——空气。
讨论:请说出空气与我们的关系。
2、新课探究:空气的组成阅读:课本思考:二百多年前,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那他是如何研究的呢?拉瓦锡的结论是什么?结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1/5。
[实验2-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反应停止后,水槽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约占瓶内体积的1/5结论: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推论:空气中剩余的约4/5体积的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
探究:1、在实验中发现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小于1/5,可能的原因是什么?2、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3、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探究参考:1、少于1/5的可能:红磷的量不足,温度没冷到室温就观察,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当燃烧到一定程度时,瓶内氧气含量低,红磷不能继续燃烧。
2、如果红磷的量不足反应结束后瓶内有残余氧气;氧气含量低时,红磷熄灭,氧气剩余。
初中化学空气成分教案

初中化学空气成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空气的组成和结构。
2. 掌握空气中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和少量的其他气体的含量。
3. 知道空气对人类的重要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
1. 空气的主要成分。
2. 氧气和氮气在空气中的含量。
3. 空气的重要性及环境影响。
三、教学难点:
1. 空气中其他气体的含量。
2. 空气中各种气体的作用。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
1. 知识讲解:介绍空气的组成及主要成分,让学生了解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在空气中的含量比例。
2. 实验演示:进行吸氧实验、燃烧实验等,直观展示空气成分的实验现象。
3.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讨论空气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和环境影响。
五、教学过程:
1.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介绍空气的组成及主要成分。
2. 进行吸氧实验和燃烧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讨论氧气的作用。
3. 讨论空气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以及空气污染的影响。
4. 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空气的成分和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意识到了空气对人类及环境的重要性。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实验和案例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空气成分的作用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空气
的成分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一节空气的成分(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空气的组成。
2.理解纯净物、混合物概念,会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3.通过对空气成分的研究,学会测定混合气体中某种气体的实验方法。
重点: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难点:区分纯净物与混合物
学习过程:
学习任务一:认识空气的组成
活动1:请结合生活经验及教材图示,完成下列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
1.通过日常生活及小学学习,你知道空气中所含的气体有。
2.通过动植物的呼吸活动,可说明空气中含有;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说明空气中含
有;干燥的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会变松软,可说明空气中含有。
另外,还可通
过,可说明空气中含有等。
3.从教材P60的图示可看出: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其次是。
另外,还含有
等。
小结:空气中各成分体积分数:。
活动2:按照教材P61的实验程序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完成下列问题
1.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前铜丝的颜色为色,实验后变为色,这说铜与发生了化学反应。
2.记录实验数据。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为 mL,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体积为 mL,消耗掉氧气的体积为 mL。
3.实验结论。
拓展反思:
1.用加热铜丝的方法,不同小组结果差别较大,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小结:①实验装置漏气;②加热的温度达不到反应温度;③推动活塞次数不足;④读数时没有冷却到室温。
2.如图,利用燃烧红磷的方法也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你认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小结:①利用化学反应在密封容器中把氧气消耗掉;②利用气体压强显示装置读数。
3.能否采用燃烧硫或碳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你认为选择的药品应符合什么条件
小结:①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②生成物不是气体。
学习任务二:认识混合物与纯净物
过渡:物质组成可大体分为两类,一类像空气那样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另一类像氧气那样是由同种物质组织的线净。
活动1:请根据下列10种物质组成,将其分成两类。
①水、②食盐水、③酒精、④白酒、⑤氧气、⑥空气、⑦海水、⑧氮气、⑨二氧化碳、⑩糖水。
由同种物质组成的有:(填序号)。
由不同物质组成的有:(填序号)。
小结:线净物是。
混合物是。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会了什么研究方法还有什么收获
当堂训练:
1.下列关于空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成分
B.空气的成分中,氧气占21%、氮气占78%
C.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就是空气
D.动物的呼吸会导致空气中的氧气逐年减少,二氧化碳逐年增多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
B.澄清的石灰水
C.二氧化碳
D.冰水混合物
课下探究:(或放在空气测定后,作为活动3的内容来实施)
通过阅读空气成分的发现史,写一写自己的体会或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