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实验设计

合集下载

生理学自主实验设计

生理学自主实验设计

生理学自主实验设计生理学自主实验设计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设计和实施实验,使学生能够加深对生理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并提高他们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在本实验中将探讨力度与心脏输出量之间的关系。

心脏输出量是指心脏每分钟排出的血液量,它取决于两个因素:心脏的收缩力度和心脏的心率。

也就是说,当心脏的收缩力度增加时,心脏输出量也会相应增加。

为了准确地测量心脏输出量,可以利用同时测量心脏收缩力度(即心肌收缩力)和心率的方法。

三、实验材料和设备1. 呼吸测量仪2. 心电图仪3. 自制的心脏收缩力度传感器4. 衰减剂量控制器5. 血压计6. 静脉注射器7. 生理盐水8. 用于体表呼吸运动记录的电极四、实验步骤1. 实验前,先从被试中挑选出符合条件的人员,进行血压和心率的初步测量,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被试者需要保证在实验过程中始终处于放松状态。

2. 将被试者放置在实验床上,将心电图电极和体表呼吸运动记录电极固定在被试者身上。

3. 通过静脉注射器向被试者体内输入0.9%的生理盐水,注射速度为5毫升/分钟。

4. 利用自制的心脏收缩力度传感器,先进行力度的测量,然后开始测量心率。

5. 在输液时,使用衰减剂量控制器来控制生理盐水的剂量,使其每分钟增加5毫升。

6. 在实验过程中,让被试者尽可能保持放松,记录下最终的心脏输出量。

7. 实验完成后,测量血压和心率,并将所有数据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五、数据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在最终测量的时刻,被试者的心脏输出量与输液速率呈现正相关的关系。

2. 随着输液剂量的增加,被试者的心脏收缩力度逐渐增加。

3. 在心脏收缩力度相同的情况下,心率的变化对心脏输出量的影响不大。

六、实验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进行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案均符合要求,并且对被试者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

2. 在实验过程中,必须要注重被试者的安全和舒适,应尽可能避免造成任何身体上的影响。

幼儿园实验探究:科学小实验自主设计与展示

幼儿园实验探究:科学小实验自主设计与展示

幼儿园实验探究:科学小实验自主设计与展示在幼儿园教育中,科学实验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它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探究欲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造力。

而幼儿园实验探究活动中,科学小实验自主设计与展示更是一种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方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幼儿园科学小实验自主设计与展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开展这样的活动。

一、科学小实验自主设计的重要性1.激发幼儿的探究欲科学小实验自主设计能够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和实践,探索事物的规律和原理。

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幼儿需要自己思考、提出问题、寻找解决方法,这样的过程能够激发他们的探究欲和求知欲。

2.培养幼儿的创造力科学小实验自主设计需要幼儿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有趣的实验内容和形式。

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在实践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更加喜欢并乐于参与科学学习。

3.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科学小实验自主设计强调的是幼儿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

在实验的过程中,幼儿需要亲自动手制作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实践来感知、认知和理解科学知识。

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幼儿提升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二、开展科学小实验自主设计与展示的方法1.提供多样的材料和资源为了让幼儿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需要为他们提供多样的材料和资源,如玻璃器皿、溶液、泡沫纸、小型实验器材等。

这些材料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设计出不同的实验内容和形式。

2.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和构思实验方案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幼儿提出问题,促使他们通过“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从而引导幼儿进行实验思维。

教师还需要帮助幼儿构思实验方案,提醒他们在实验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做好实验记录等。

3.组织实验展示和共享在幼儿完成实验设计后,教师可以组织实验展示和共享活动。

在这个环节,幼儿可以向同学、家长或老师展示他们设计的小实验,共享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让他们的劳动成果得到认可和肯定。

自主设计实验要求

自主设计实验要求
自主设计实验要求
• 第13-14周安排自主设计实验内容,每个同学独立 设计实验,包括原理,所用仪器、试剂,步骤, 独自完成,同组的两个同学,一周各来一位。实 验结束时须先将实验结果给老师检查后才能离开, 之后进行结果处理,完成实验报告。 • 第14周来做实验的同学做完实验后负责玻璃仪器 的清点及赔偿工作。 • 第11周将自主设计实验的设计报告先交给老师判 断是否可行。无法开展的实验酸酶为研究对象, 开展酶学性质的定量研究,包括温度,pH,抑制 剂,激活剂,抑制类型等。 • 除了碱性磷酸酶及碱性磷酸酶测活所需的试剂由 老师配置提供外,其他试剂需要自己配置所需的 浓度。
可以提供的未配置试剂包括这学期开展实验所用的 试剂,以及下列试剂:
FeCl2, FeCl3 NaF CaCl2.2H2O KI, KNO3 PbSO4 ZnCl2 CoCl2 EDTA 脲 磷酸二氢钾(或钠),磷酸氢二钾(或钠) 酒石酸钾钠

高中物理实验的创新:十个有趣的自主设计

高中物理实验的创新:十个有趣的自主设计

1. 高中物理实验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然而,传统的物理实验往往缺乏趣味性和创新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在高中物理教育中,探索创新的实验设计变得尤为重要。

2.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十个有趣的自主设计的高中物理实验,旨在让学生在享受实验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学习成果。

3. 第一个实验是 "水上漂浮"。

通过改变不同物体的形状、密度和表面积,学生可以观察到物体在水中的漂浮情况。

这个实验既有趣又直观,使学生能够理解浮力和密度的概念。

4. 第二个实验是 "万有引力"。

学生可以利用简易的装置模拟地球引力对物体的吸引作用。

他们可以自主调整物体的质量和距离,观察到引力的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万有引力定律。

5. 第三个实验是 "磁场与电流"。

学生可以使用自制的线圈和电池,观察到电流通过线圈时产生的磁场。

他们可以自主改变电流的方向和强度,探索磁场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6. 第四个实验是 "声音的传播"。

学生可以设计一个简易的声音传播装置,观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差异。

他们可以尝试使用不同材料和形状的容器,进一步理解声音传播的原理。

7. 第五个实验是 "光的折射"。

学生可以利用透明介质和光线模拟器,观察光线从一种介质到另一种介质时的折射现象。

他们可以自主改变入射角度和介质的折射率,了解光的折射规律。

8. 第六个实验是 "简单机械"。

学生可以设计自制的简单机械装置,如杠杆、轮轴和斜面,观察力的平衡和机械优势。

通过这个实验,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力的作用和机械原理。

9. 第七个实验是 "电路与电阻"。

学生可以使用电源、电线和电阻器等元件,搭建简单的电路,观察电流的变化和电阻对电路的影响。

他们可以自主调整电阻的大小和连接方式,进一步探索电路的特性。

10. 第八个实验是 "热传导"。

高中物理实验自主探究教案

高中物理实验自主探究教案

高中物理实验自主探究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探究,了解平抛运动的规律。

实验材料:
1. 一台具有计时功能的手机或计时器
2. 一支笔和纸
3. 一块平滑的地面
4. 一枚小球(如网球或乒乓球)
实验步骤:
1. 在纸上绘制一个平滑的竖直直线,作为小球滚动的轨迹。

2. 将小球放在绘制的直线上,以适当的角度拉动小球,让它沿直线滚动。

3. 使用手机或计时器记录小球滚动的时间。

4. 重复以上操作多次,记录每次滚动的时间。

实验数据记录及分析:
1. 将实验数据记录在纸上。

2. 计算每次小球滚动的平均时间。

3. 分析实验数据,观察小球滚动的时间与初始速度、滚动距离的关系。

实验结论:
1. 小球的滚动时间与初始速度成正比。

2. 小球的滚动时间与滚动距离的平方根成正比。

实验总结: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到平抛运动的规律,并深入理解了加速度、速度和位移之间的关系。

希望同学们能继续深入探究其他运动规律,提高物理实验能力。

牛血清白蛋白的提取与鉴定自主设计实验

牛血清白蛋白的提取与鉴定自主设计实验

牛血清白蛋白的提取与鉴定自主设计实验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牛血清中白蛋白的提取和鉴定方法。

实验原理:牛血清中的白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血浆蛋白,提取牛血清白蛋白一般采用碳酸铵沉淀法。

实验步骤:1.首先,将牛血液收集到干净的离心管中,然后离心10分钟,以分离血浆和红细胞。

2.将分离得到的血浆转移至一个新的离心管中,并加入2mL的碳酸铵溶液,充分混合。

3.将混合液在4℃下孵育30分钟,然后在3000g下离心20分钟。

4.倒掉上清液,得到沉淀。

5.使用0.9%的氯化钠溶液将沉淀洗涤3次,每次离心10分钟。

6.吸去上清液,将沉淀溶解在适量的生理盐水中,得到白蛋白溶液。

鉴定牛血清白蛋白的方法有很多,这里我们以SDS-电泳为例进行鉴定:1. 准备1.5mm厚度的10%分离凝胶和4%集中凝胶。

2.将提取得到的牛血清白蛋白样品和已知浓度的蛋白标准品分别加入适量的2×样品缓冲液,进行蛋白样品的变性处理。

将样品在100℃水浴中加热10分钟。

3. 将蛋白样品和蛋白标准品以及预染色标记的蛋白质分子量标记物(Marker)加载到凝胶孔中,并进行电泳。

4.样品电泳结束后,将凝胶转移到显色/脱色缓冲液中,进行凝胶染色。

5.在染色后,观察凝胶中蛋白质的迁移情况,并用相应的软件或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

根据分子量标记物的迁移位置,可以确定牛血清白蛋白的迁移位置,并据此进行鉴定。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操作货真价实,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注意个人防护。

2.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消毒操作,避免细菌的污染。

3.实验设备及试剂用前要检查是否完好,避免实验过程中的故障。

4.实验室操作要注意卫生,实验后要做好清洁工作。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通过SDS-电泳方法成功提取并鉴定牛血清白蛋白,并确定其迁移位置。

根据其迁移位置可以进一步研究牛血清白蛋白的性质和功能。

实验改进及扩展:1.可以尝试不同的提取方法,如层析法、电泳法等,比较不同方法的效果。

自主设计性实验教案

自主设计性实验教案

自主设计性实验教案教案标题:自主设计性实验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3. 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科学思维能力;4. 强化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2. 实验变量的定义和分类;3. 实验结果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方法。

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和设备;2. 实验记录表格;3. 实验安全措施。

教学过程:引入:1. 引发学生对实验设计的兴趣,可以通过提出一个有趣的科学问题或现象来引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

探究:1. 讲解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包括确定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步骤、选择和控制变量、记录实验结果等。

2. 分组让学生自主设计一个实验,可以提供几个实验问题供学生选择,或者让学生自由发挥创造力提出实验问题。

3. 指导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步骤,设计实验步骤和控制变量,并提供必要的实验材料和设备。

4. 强调实验安全措施,确保学生的实验过程安全。

实施:1. 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 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

总结:1. 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并进行结果分析和讨论。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设计的经验和教训,强调实验设计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拓展:1. 鼓励学生设计更复杂的实验,挑战自己的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

2. 提供更多的实验资源和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实验设计和科学思维能力。

评估:1. 根据学生的实验记录和结果分析,评估学生对实验设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可以进行小组或个人展示和口头述评,评估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教学延伸:1. 在其他科学课程中引入实验设计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2. 鼓励学生参加科学竞赛或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更广阔的实验设计平台和机会。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反思教学过程和方法,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和指导策略。

自主设计实验报告

自主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探究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

2. 探究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的过程。

光照是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实验通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培养植物,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分析光合作用的效率。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水稻种子、土壤、水、培养皿、遮光纸、光源、温度计、电子天平、尺子等。

2. 实验仪器:光照培养箱、显微镜、植物生长箱、计时器、数据记录表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水稻种子分为甲、乙、丙三组,每组50粒。

2. 实验处理:(1)甲组:正常光照条件下培养;(2)乙组:光照强度降低50%条件下培养;(3)丙组:光照强度降低75%条件下培养。

3. 实验步骤:(1)将水稻种子浸泡24小时,洗净;(2)将洗净的种子均匀播种在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土壤;(3)将培养皿放入光照培养箱中,分别设置甲、乙、丙三组的光照强度;(4)每天定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5)每隔3天测量一次植物的生长状况,包括株高、叶片数量、叶片面积等;(6)实验进行15天后,统计各组植物的生长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甲组:在正常光照条件下,植物生长状况良好,株高、叶片数量、叶片面积均较高。

2. 乙组:在光照强度降低50%的条件下,植物生长状况较差,株高、叶片数量、叶片面积均较甲组低。

3. 丙组:在光照强度降低75%的条件下,植物生长状况最差,株高、叶片数量、叶片面积均较乙组低。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效率有显著影响。

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植物光合作用效率逐渐降低。

2. 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越高,植物光合作用效率越高。

3. 光照强度降低50%和75%时,植物光合作用效率分别降低了30%和50%。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通过改变光照强度,探究了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取大豆异黄酮糖苷和苷元并比较其免疫能力的强弱实验设计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10级临床医学院(妇幼保健)石惠卿10级临床医学院(妇幼保健)罗玉云10级临床医学院(妇幼保健)林冬华10级临床医学院(妇幼保健)彭书杰10级临床医学院(妇幼保健)刘颖慧摘要大豆异黄酮是一种生理活性物质,更是人体生理生化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它对调节人体新陈代谢,预防中老年疾病有一定的意义。

研究和开发含有大豆异黄酮的各种新产品,不仅可以提高大豆的附加值,而且可创造出乐观的经济效益,经调查,市场对大豆异黄酮的年需求量在1500吨,而目前的年产量为500吨。

因此大豆异黄酮的研究与开发就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本次试验着重于异黄酮糖苷和苷元的提取,及其在免疫功能上的差异的研究。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糖苷,异黄酮苷元,免疫目录1.前言 (2)2.实验目的 (3)3.实验原理 (4)4.实验器材与试剂 (5)5.实验步骤 (6)6.结果预测及分析 (8)7.可行性评估 (8)8.注意事项 (9)9.参考文献 (9)1.前言大豆是豆科植物的成熟种子,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其结构与雌激素相似,是一类植物雌激素。

大豆异黄酮有很多方面的药理活性,包括抗癌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和更年期综合症以及免疫调节作用。

经研究发现,大豆异黄酮主要在肠道被吸收,吸收率为10%~40%。

目前对大豆异黄酮功效性质的研究报道很多,但关于大豆异黄酮糖苷和苷元免疫功能对比实验研究尚少,为明确大豆异黄酮糖苷及其苷元组分的生理作用,本次实验对比研究大豆异黄酮糖苷和苷元对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2.实验目的2.1从大豆中提取异黄酮糖苷及苷元2.2对大豆异黄酮糖苷及苷元进行定性鉴定2.3对大豆异黄酮糖苷及苷元进行定量鉴定2.4比较大豆异黄酮糖苷和异黄酮苷元对小鼠血液中溶血素含量的影响2.5通过本实验,比较出异黄酮糖苷和异黄酮苷元免疫功能的大小,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3,实验原理:3.1异黄酮糖苷及苷元的提取原理异黄酮类化合物属于多酚类化合物,它的母体为3一苯基苯并毗哺酮.异黄酮类化合物常温下为固体,熔点在11℃以上,性质稳定,易于贮藏。

易溶于有机溶剂如氯仿、二甲基甲酸胺、乙醇等,不溶于水、甲醇等极性溶剂。

本次试验以大豆为原材料,制备异黄酮糖苷。

后用酸水解法得异黄酮苷元。

3.2异黄酮糖苷及苷元的定性鉴定原理异黄酮糖苷为含糖衍生物,所以可以发生molish反应,产生紫环。

而异黄酮苷元为结合与糖的非糖部分,不会与molish反应。

3.3异黄酮糖苷及苷元对血液中溶血素的影响比较异黄酮糖苷和异黄酮苷元可促进小鼠分泌溶血素,以鸡红细胞悬液为免疫原进行免疫,鸡红细胞悬液可与小鼠体内的溶血素发生免疫反应,通过测定溶血素光密度值来推断糖苷和苷元的免疫功能强弱。

3.4小鼠粪便中糖苷和苷元含量的测定通过测定小鼠粪便糖苷和苷元的含量,从而间接测出小鼠对糖苷和苷元的吸收多少来推断糖酐和甘愿的免疫功能强弱。

4实验器材与实剂4.1实验器材抽滤装置、索氏提取装置、烘箱、恒温水槽、旋转蒸发器、回流装置、分光光度计、电动搅拌器、温度计、小试管、试管夹、标签、锥形瓶、量筒、烧杯、蒸发皿、圆底烧瓶、石棉网、胶头滴管、铁架台、漏斗、玻璃棒、灌胃器、微量加量器、布氏漏斗、酒精灯、滤纸、棉花、棉签、高速冷冻离心机、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分析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

4.2实验材料及试剂材料:豆粉200g,活体小鼠12只,80%乙醇溶液,1mol/L盐酸溶液,乙酸乙酯,molish试剂,浓硫酸、50mmol/L醋酸钠缓冲液—甲醇—乙腈(体积比为40:40:20)混合液、流动相II为50mmol/L醋酸钠缓冲液(pH5)—甲醇(体积比为80:20)混合液、甲醇—水(体积比为30:70)混合液、甲醇—体积分数为0.1%的乙酸水溶液(体积比为23:77)、5%生理盐水鸡红细胞悬液、生理盐水、补体溶液4.3 5%生理盐水鸡红细胞悬液配制方法:鸡血红细胞置于Alsever氏液中在4摄氏度下冰箱保存,临用前用生理盐水洗涤3次,配成5%混悬液即可。

补体溶液配制方法:补体以2~3只豚鼠血清混合,用生理盐水配成10%。

5实验步骤5.1从大豆中提取异黄酮糖苷5.1.1称取200g粒度为20到60目的豆粉置于烘箱中通风干燥32h,至其变为恒重。

5.1.2干燥后的豆粉进行索氏提取,去除残留油脂,直至回流液变为无色时将滤纸筒放入烘箱干燥。

5.1.3每次称量30g脱脂豆粉的样品加入80%乙醇溶液(原料与溶剂比1:20),在恒温水浴中回流恒速搅拌提取4h,对所得粗提液真空抽滤两遍,弃去滤渣。

5.1.4收集的粗滤液在70摄氏度下旋转蒸发,除去大量的乙醇溶液,浓缩产物通风干燥转化为固体。

5.2 大豆异黄酮苷元的制备5.2.1 称取200g粒度为20到60目的豆粉置于烘箱中通风干燥32h,至其变为恒重。

5.2.2干燥后的豆粉进行索氏提取,去除残留油脂,直至回流液变为无色时将滤纸筒放入烘箱干燥。

5.2.3每次称量30g脱脂豆粉的样品加入80%乙醇溶液(原料与溶剂比1:20),在恒温水浴中回流恒速搅拌提取4h,对所得粗提液真空抽滤两遍,弃去滤渣。

5.2.4收集的粗滤液在70摄氏度下旋转蒸发,除去大量的乙醇溶液,浓缩产物通风干燥转化为固体。

5.2.5将异黄酮糖苷试样用六倍体积1mol/l盐酸溶液水解4小时,水解产物经乙酸乙酯提取,蒸馏,冷冻干燥,得大豆异黄酮苷元。

5.3 大豆异黄酮糖苷和异黄酮苷元的定性鉴定5.3.1将大豆异黄酮糖苷和异黄酮苷元制成溶液。

5.3.2加两滴Molish试剂,摇匀。

5.3.3倾斜试管,沿试管壁小心加入1ml浓硫酸,勿摇动。

5.3.4小心竖直后观察两层液面交界处的颜色变化。

5.4 大豆异黄酮糖苷的定量鉴定5.4.1制备色谱柱NovaPakHRC18(100mm*25mm i.d.,6um),流动相为甲醇—体积分数为0.1%的乙酸水溶液(体积比为23:77)5.4.2操作仪器使流速为20Ml/min.检测波长为260nm,进样体积1ml.5.4.3峰面积定量,外标法计算。

5.5 大豆异黄酮苷元的定量鉴定5.5.1制备色谱柱NoPakHRC18(100mm*25mm i.d.6um),流动相为甲醇—体积分数为0.2%的乙酸水溶液(体积比为81:19)5.5.2操作仪器使流速为30Ml/min ,检测波长为260nm,进样体积1ml.5.5.3峰面积定量,外标法计算。

5.6异黄酮糖苷及苷元对血液中溶血素的影响比较5.6.1 随机取健康小鼠雌雄各6只。

分为三组,一组为正常雌雄对照组,2组为异黄酮糖苷雌雄组,3组为异黄酮苷元雌雄组。

剂量是40~100mg/kg,每组4只,按剂量连续灌胃21天,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

5.6.2 所有组小鼠都要进行本试验,每只小鼠腹腔注射5%生理盐水鸡红细胞悬液0.2ml进行免疫,免疫7天。

5.6.3摘眼球取血,室温下放置1h,用长针将凝血与管壁分离,使血清充分渗出。

5.6.4取血清用生理盐水稀释100倍,取稀释血清1ml,与5%鸡血红细胞悬液0.5ml,10%补体0.5ml混合,在37摄氏度保温30min,0摄氏度下终止反应。

5.6.5离心后,取上清液于UV-11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540nm处比色,记录光密度值OD,另设不加血清空白对照,取其上清液作为比色时调“0”基准。

以光密度值读数作为判断血清溶血素指标,比较各组差异。

5.6.6 分别收集对照组和实验组小鼠粪便烘干,恒重取10g,用色谱甲醇溶解,过0.45um滤膜后,HPLC对粪便中大豆异黄酮糖苷和苷元进行检验。

试验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豆异黄酮含量。

色谱条件:色谱柱HypersilODS2C18柱,250mm*4.6mmID,5um.流动相:甲醇/水=40+60:柱温30摄氏度:流速1.0ml/min;进样量:10ul:检测波长260nm分析时间35min/样品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外标法计算。

5.7 小鼠粪便大豆异黄酮糖苷和异黄酮苷元残留含量测定5.7.1分别收集各组小鼠粪便5.7.2HPLC法测量大豆异黄酮糖苷小鼠组粪便中糖苷的含量5.7.3HPLC法测量大豆异黄酮苷元小鼠组粪便中苷元的含量6结果与分析6.1对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按5.6步骤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试验,结果见表1组别鼠数(只)剂量 (ml/只) 光密度值(OD)(X+SD)苷元雌鼠 2 0.4苷元雄鼠 2 0.4糖苷雌鼠 2 0.4糖苷雄鼠 2 0.4空白雌鼠 2 0空白雄鼠 2 06.2小鼠粪便中糖苷和苷元的测量按照5.7步骤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测量,结果如下:组别糖苷苷元(mg)(mg)苷元雌鼠——苷元雄鼠——糖苷雌鼠——糖苷雄鼠——空白雌鼠————空白雄鼠————6.3结果预测与讨论:6.3.1若实验结果测得糖苷小鼠组的光密度值大于苷元小鼠组,且糖苷小鼠组的糖苷排出量大于苷元小鼠组的苷元排出量,则糖苷的免疫功能强于糖苷。

6.3.2若实验结果测得糖苷小鼠组的光密度值大于苷元小鼠组,且糖苷小鼠组的糖苷排出量小于苷元小鼠组的苷元排出量,则无法证明糖苷和苷元的免疫功能强弱。

6.3.3若实验结果测得糖苷小鼠组的光密度值小于苷元小鼠组,且糖苷小鼠组的糖苷排出量大于苷元小鼠组的苷元排出量,则苷元的免疫功能强于糖苷。

6.3.4若实验结果测得糖苷小鼠组的光密度值小于苷元小鼠组,且糖苷小鼠组的糖苷排出量小于苷元小鼠组的苷元排出量,则无法证明糖苷和苷元的免疫能力强弱。

7.可行性报告7.1 在实验5.4中,通过对小鼠溶血素光密度的测定以及对大豆异黄酮糖苷与大豆异黄酮苷元的吸收来比较大豆异黄酮糖苷与大豆异黄酮苷元在免疫功能上的差异。

7.3 本实验所用的小鼠数目有限,故忽略小鼠个体差异对实验所造成的影响。

7.4 由于本实验中大豆异黄酮苷元的制取是通过大豆异黄酮糖苷的水解所得,为节约时间,可一次性制得大量大豆异黄酮糖苷,以备后需。

7.5 本次实验只是从表面上去探讨大豆异黄酮糖苷与大豆异黄酮苷元免疫功能的差异,至于大豆异黄酮成分如何在体内作用,以及糖苷和苷元的进一步提取有待专家的进一步研究论证。

8注意事项8.1 molish反应非常灵敏,0.001%葡萄糖和0,0001%蔗糖既能发生阳性反应,因此不可在样品中混入纸屑等杂物。

8.2对小鼠的管为何去学操作要快速准确。

若小鼠挣扎,应调整姿势。

参考文献【1】闫作梅,顾雪峰,韩俊,大豆异黄酮的功能和开发前景的研究进展[J]. 大豆通报,2006(1):34—36.【2】皮雄娥,费迪波,王龙英等。

大豆黄酮及其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J】.饲料工业,2005,26,(4):11-14【3】付雪梅,王之盛,代天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