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行车组织》区段站工作组织课程设计(附大图)

合集下载

行车组织课设

行车组织课设

行车组织课设(最新版)目录1.行车组织课设的概念与意义2.行车组织课设的内容3.行车组织课设的实施步骤4.行车组织课设的注意事项正文一、行车组织课设的概念与意义行车组织课设是指通过模拟实际道路交通环境,对行车组织进行系统性、科学性的设计和安排,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保证交通安全,降低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

行车组织课设是交通工程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行车组织课设的内容行车组织课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交通流理论:研究交通流的基本特性、交通流的分布规律以及交通流的变化规律等内容。

2.交通组织设计:根据交通流的理论,对道路交通进行组织和设计,包括道路的分段、信号控制、道路拓宽等。

3.交通管理:研究交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交通指挥、交通控制、交通执法等内容。

4.交通规划:根据城市规划和交通需求,制定交通发展规划,包括交通线路设计、交通枢纽设计等内容。

三、行车组织课设的实施步骤1.确定课题:根据教学要求,选择合适的课题,如交通信号设计、道路拓宽设计等。

2.收集资料:通过查阅书籍、文献、网站等,收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

3.设计方案:根据交通流理论和实际需求,设计行车组织方案,包括信号控制、道路拓宽等内容。

4.模拟实验:通过模拟软件或实际场地,对设计方案进行模拟实验,验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5.撰写报告:整理实验数据和结果,撰写行车组织课设报告。

四、行车组织课设的注意事项1.注重实践:行车组织课设需要结合实际道路交通环境进行设计,注重实践操作和实际应用。

2.严谨科学:行车组织课设需要遵循交通流理论和交通组织设计原则,进行严谨的科学分析和设计。

3.安全第一:在设计和实验过程中,要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4.团队协作:行车组织课设需要学生进行团队协作,共同完成课题研究和实验设计。

西南交通大学行车组织2-1

西南交通大学行车组织2-1

西南交通大学 5
第一章 概 述
第一章 概 述
第一节 车流组织的概念 第二节 列车编组计划的内容与作用 第三节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程序及编制资料 第四节 车流径路的选择 第五节 编组方案优选的三大因素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PR of China
西南交通大学 10
第一章 概 述
我国铁路在车流组织方面的做法大体如下:
在装车量较大的车站(或地区)组织始发直达列车; 在卸车量较大、产生空车较多的车站(或地区)尽量组织空
车直达列车; 未纳入始发直达列车和空车直达列车的重空车流向就近的技
术站集中,按车流去向、流量大小和流程远近分别编入各种 适当的列车,主要是技术直达列车、直通列车和区段列车, 逐步输送至终到站; 在中间站到发的零星车流一般用摘挂列车或区段小运转列车 输送; 在枢纽地区到发的零星车流一般用枢纽小运转列车输送。
货 物 运 输 计 划
货流




编 组 计
运 行


车流
列车流
组流上线 安排运行
货流、车流、列流相互关系示意图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PR of China
西南交通大学 8
第一章 概 述
二、车流组织的含义及一般做法
把车流转变成列车流的工作叫做车流组织, 把车流转变成列车流的方案叫做编组方案。 车流组织主要解决两大问题:
西南交通大学 3
第一章 概 述
学习重点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内容与作用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要素及其计算 技术站单组列车编组计划编制的原理与方法

(完整版)西南交大《铁路行车组织》第1篇习题答案

(完整版)西南交大《铁路行车组织》第1篇习题答案
3
13
4
4
4
14
5
5
6
6
计划表
11+17
13-1
13-1
12-2
13+5
12-1
12-2
12-1
14-1
12+6
11-3
11-5
11+14
11-6(代2)
11+6
14-2
14-1
13-3
14+4
DF5-23
19钩6推13溜25调车程
10+10
10-1
10-1
10+5
8+9
9-2
9-2
9+5
11-1
DF5-12
11-1
11-1
10-1
8-6
8-1
9-1
8-2(代2)
11+3
17钩5推12溜22调车程
第4题
一般在大车组前开口,以便第一钩把大车组摘走,减轻车列的调动重量。
二批
一批
(
)
7
1
1
1
2
8
4
9
3
3
10
7
2
5
6
计划表
10+34
10-5
10+15
11-8
DF5-24
11-1
10-3
12-4
12+8
18钩6推12溜24调车程
二批
一批
(
)
( )
9
1
2
10
8
3
9
4
4
11
5
6

西南交通大学《铁路车站与枢纽》枢纽区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

西南交通大学《铁路车站与枢纽》枢纽区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

西南交通大学〈铁路车站及枢纽》课程设计枢纽区段站设计说明书学 号: __________ 201 _______学生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班 级:交运20班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_西南交通大学序浙文逆兴李时间:2018年6月目录第一章绪论 (1).主要任务第二章 车站基本情况确定 (2)第一节站型选择 (2)第二节第三方向引入第三章车站设备配置第一节客运设备配置第二节货运设备配置 (6)第三节机务设备配置 (7)第四节车辆设备配置 (8)第五节运转设备配置 (9)、调车线 .设备、站房位置 ................................................................................................................................................. 5 ..............、站台位置 (6)............... 、到发线 ...................................................................................................................................................... 9 ...............1.1 .1.1一.车站概述 ............................................................................ .1 ................................................................................................................................................ 2 ..............三、机走线四、 机待线 .......................................................................... 13 ...........五、 机车岀入段线 ................................................................... 13 ...........第四章车站设计参数 (14)第一节线间距 (14)第二节道岔级渡线配置 (15)一、 道岔辙岔号码 ..................................................................... 15.二、 确定线路连接的曲线要素 .......................................................... 16.三、 道岔坐标计算表 (17)第三节到发线有效长 (26)第五章车站通过能力计算 (27)第一节到发线使用方案 (27)第二节 道岔分组方案及咽喉区道岔组占用时间 (27)一、 道岔分组方案 .................................................................... 27.二、 咽喉区道岔组占用时间计算 ....................................................... 2.8.第三节咽喉通过能力计算第四节 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 (34)一、 各车场占用时间计算 (35)二、 各车场方向别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表 ................................................ 36.第五节车站最终通过能力计算 六、牵出线 ..................................................................................................................................... 13 ..........3338第六章自我评价39第一章绪论车站概述根据区段站在路网中的位置示意图可知,该站为衔接三个方向的有改编作业的区段站该站衔接的A和B两个方向在一条直线上,衔接的C方向则在A和B的垂直方向上。

行车组织课设

行车组织课设

行车组织课设一、行车组织概述行车组织是铁路运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高效和有序。

行车组织的主要任务是合理安排列车运行计划,确保列车安全、准时、快速地到达目的地,满足旅客和货物的运输需求。

二、车站与线路布局车站与线路布局是行车组织的重要基础。

在车站布局方面,应考虑车站的性质、规模、位置等因素,以满足旅客出行和货物运输的需求。

在线路布局方面,应考虑线路的技术标准、通过能力、运输性质等因素,以确保列车能够安全、快速地运行。

三、列车运行图编制列车运行图是行车组织的核心,它规定了列车的始发站、终到站、运行时间、停靠站等要素。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应考虑运输需求、线路通过能力、车站作业能力等因素,以提高列车运行的效率和质量。

四、车站行车作业车站行车作业是行车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列车的到达、出发、解体、编组等作业。

车站行车作业应严格执行作业计划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列车能够安全、准时地完成各项作业。

五、区间行车作业区间行车作业是指列车在区间内的运行和作业。

区间行车作业应严格执行列车运行图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列车能够安全、准时地完成各项作业。

同时,还应考虑列车的速度控制、信号显示等因素,以确保列车能够正常运行。

六、特殊情况下的行车组织特殊情况下的行车组织是指在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情况下进行的行车组织。

在这种情况下,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确保列车能够安全、快速地到达目的地。

七、设备与技术管理设备与技术管理是行车组织的重要保障。

应加强对设备的技术管理,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还应加强对技术的研发和管理,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行车组织的效率和安全性。

八、安全管理及措施安全管理是行车组织的首要任务。

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确保行车组织和运输过程的安全性。

同时,还应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区段站行车工作组织-课程设计

区段站行车工作组织-课程设计

D 站主要车流分析指标: 1、车站办理车数(办N )发重空接重空办=N N N +=1705+1705=3410(车) 式中 接重空N ——接入重空车总数;发重空N ——发出重空车总数。

2、中转重车数(中重N )无调重有调重中重=N N N +=687+810=1497(车) 式中 有调重N ——有调中转重车数;无调重N ——无调中转重车数。

3、中转空车数近似地取接入和发出空车数的较小值,即57。

4、装车数(装U )为151。

5、卸车数(卸U )为90。

6、接空车数(接空N )为118。

7、排空车数(排空N )为57。

8、无调中转车数(无调中N )无调空无调重无调中=N N N +=810+55=865(车)式中 无调空N ——无调中转空车数。

无调中转车数占接入重空总车数的比重(无调接总σ)为:1705865==接重空无调中无调接总N N σ=50.7% 9、改编车数(改N )空卸有调空有调重改=N U N N N ∆+++=687+2+90+61=840(车)式中 空N ∆——本站装车用的补充空车数,在接入空车数大于发出空车数时,近似地取两者之差。

否则,近似地取零。

改编车数占接入总车数的比重(改接总σ)为:1705840==接重空改改接总N N σ=49.3% 车站各线路使用方法到发线容车数:3.1430-机效l L m -=(车)调车场线路容车数的计算: 调车线容车数:3.1475.0效L m ⨯=(车) 调车线最大容车数:3.14max 效L m =(车)调车作业时间标准的计算 一、解体调车作业时间标准二、编组调车作业时间标准三、取送调车作业时间标准调车机车分工方案:一调:解体列车兼专用线取送货车;二调:编组列车兼货场取送货车。

实际工作中,如其中一台调机工作紧张,则另一台调机可与其协同作业。

无改编中转列车作业时间标准:35到达解体列车作业时间标准:30自编始发列车作业时间标准:25。

区段站工作组织课程设计(A)

区段站工作组织课程设计(A)

区段站工作组织课程设计说明书第一章 绪论简述车站的位置、性质、设备及主要任务第二章 确定车站工作量第一节 编制D 站车流汇总表 第二节 D 站车流分析第三节 绘制D 站车流图和列流表第三章 确定车站线路专门化第一节 分工原则第二节 计算车站主要线路的容车数到发场:M=(L 有-L 机-L 守-30)/14.3 调车场:M=L 有/14.3第三节 车站线路分工方案第四章 D 站调车作业时间标准的确定第一节 调车作业时间标准的确定1、 解体2、 编组3、 取送第二节 确定D 站调车机车数量及分工1、 调车工作量∑t 调=∑t 解+∑t 编+∑t 调移+∑t 整场+∑t 取送+∑t 其他作业 2、 调车作业中断时间∑t=∑t 调车整备+∑t 交接班+∑t 吃饭+∑t 非生产性等待 3、 调车机车台数M=∑t 调/(1440-∑t 中断) 4、 调机分工第五章 确定D 站技术作业过程第一节 制定列车的技术作业过程 第二节 制定货车技术作业过程t 待送=30分 小时列集3 t第六章 编制车站日计划图第一节 日计划图的定义、作用和内容 第二节 编制车站日计划图 第三节 D 站工作设计分析 第四节自我评价区段站工作组织课程设计(A )一、 原始资料:1. D 站的线路平面图。

(附件1)2. D 站的邻接区段及其技术特征。

注:(1)建设型和人民型机车长度为24米。

首车长8米。

(2)列车起停车附加时分:分=货起3t ,分=货停2t , 分=客起2t ,分=客停1t3. 旅客列车运行时刻表。

(附件2) 4. 货物列车到达时刻表及编组内容。

(附件3) 5. 货物列车出发时刻表。

(附件4) 6. D 站的装卸工作任务。

(附件5) 7. D 站的列车编组计划。

(附件6)8. D 站的各项单项作业时间标准。

(附件7)二﹑设计要求:1.确定车站工作量。

2.确定车站线路的使用方法。

3.计算各种调车作业时间标准。

4.确定调车机车需要台数及分工。

车站行车组织课程设计

车站行车组织课程设计

车站行车组织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车站行车组织的基本原理,理解车站行车信号、联锁设备的工作机制。

2. 使学生了解车站行车规则,包括列车进出站、换乘、调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3. 帮助学生掌握车站行车安全知识,了解安全防护措施及紧急情况处理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车站行车组织问题的能力,能设计简单的车站行车方案。

2.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能正确使用车站行车设备,如信号灯、轨道电路等。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能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共同解决车站行车组织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行业的热爱,激发他们为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做出贡献的意愿。

2.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注重安全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引导学生关注交通运输领域的最新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掌握车站行车组织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这些具体的学习成果展开,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车站行车组织原理:介绍车站行车信号、联锁设备的工作机制,包括信号灯、轨道电路等设备的功能及操作方法。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第3章“车站信号与联锁设备”。

2. 车站行车规则:讲解列车进出站、换乘、调度等环节的基本规则,分析不同情况下的行车组织方法。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第4章“车站行车组织规则”。

3. 车站行车安全知识:阐述安全防护措施、紧急情况处理方法以及事故预防策略。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第5章“车站行车安全与防护”。

4. 车站行车方案设计: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设计简单车站行车方案的能力。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第6章“车站行车方案设计”。

5. 实践操作与团队协作: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操作,如模拟操作信号灯、轨道电路等设备,开展小组讨论,共同解决车站行车组织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